中药的四气五味

合集下载

四气五味名词解释

四气五味名词解释

四气五味名词解释味指五味的特征,即甘、辛、酸、苦、咸。

“五味”即五脏的精气所化,为中医最基本的用药指导原则。

五味:指甜、酸、苦、辣、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五味: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咸入肾,甘入脾。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个内脏。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个内脏。

五行: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用以说明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概念。

五运六气:古人根据一年的天时气候变化规律所总结出来的。

五行生克:将五行学说应用到具体病证上。

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寒凉:药性寒凉,如干姜、附子等。

辛温:药性温热,如肉桂、细辛等。

酸苦甘辛咸:五味。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个内脏。

五行: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用以说明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概念。

四象:指木、火、土、金、水五行。

五味:指甜、酸、苦、辣、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四性:指寒、凉、温、热四种不同的药性。

两纲:指寒、热两纲。

四性:指寒、凉、温、热四种不同的药性。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类辨证方法。

四性:寒凉:味辛、性凉、无毒或味酸、性寒、有毒的药物。

温热:味辛、性温、无毒或味苦、性热、有毒的药物。

药物的五味,各自都具有相应的性能和作用。

但五味并不是相互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保持着协调平衡的状态。

例如辛能散,苦能泄,咸能软,淡能补,这就是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味有四气五味。

味分四种,即甘、酸、苦、辛。

所谓四气,就是寒、热、温、凉;所谓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

味有阴阳属性。

“五味”属性,归经而言,是指归于五脏。

所谓归经,就是进入体内,循行的路线。

归经的主要部位是五脏。

因此五味所归的五脏,实际上是五味对五脏的作用,是对脏的作用。

药物的四气,温热和寒凉,具有不同的性质。

对于一定的疾病来说,既可以治疗其寒证,也可以治疗其热证。

药物的四气,不仅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的四种药性,还包括了药物的升降浮沉的四种趋向。

中药四气五味的主要内容

中药四气五味的主要内容

中药四气五味的主要内容
一般情况下,中药的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效,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

具体内容如下:
1.四气:在中药方面,所谓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四气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而归纳出来的。

寒凉与温热是对立的两类药性,寒凉的中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功能,温热的中药通常具有回阳救逆、助阳、温里散寒的功能。

2.五味: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根据五行理论具有特定的作用,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如辣椒、姜、葱等;苦味具有燥湿泻火的功效,如甘薯、玉米、小麦等;苦味具有燥湿、泻火的功效,如苦瓜、莲心、野菊花等;辛味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功效,如柑橘、柠檬等;咸味具有软硬泻下的功效,如海带、海虾、龟板等。

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建议患者遵医嘱用药。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第一节四气】】】1、含义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

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2、确定依据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也称寒凉药,多具清热降火、凉血解毒、滋阴退热、泄热通便、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止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也称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通经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3、所示效用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

寒凉药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火咳嗽、高热神昏、热极生风、脉洪而数等阳热证)温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四肢厥冷、脘腹冷痛、面色苍白、中寒腹痛、肺寒喘咳、寒疝作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厥脱等阴寒证)。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具体表述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通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5、阴阳属性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6、临床应用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寒证—热药;热证—寒药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

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药的药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等方面。

四气指的是寒、凉、温、热,五味包括苦、甘、酸、辛、咸。

这些特点反映了中药对人体的作用方式和疗效表现。

升降沉浮则是指中药在体内的运行方向和作用方式,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实现疾病的治疗。

君臣佐使则是中药配伍原则中的重要概念,包括主药、辅药、佐药和使药,各自起到不同作用,共同配合完成治疗目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旨在帮助更多人了解中药的疗效机制和运用方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简要概述本文的主题,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以及君臣佐使的原理,分析其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

最后的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探讨这些理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种结构,希望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从而提升对中医药的认识和理解。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基本理论,揭示中药的药性归经、用药规律和配伍原则。

通过对中药的四气五味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从而在临床应用中更加得心应手。

同时,深入探讨中药的升降沉浮和君臣佐使的原理,可以帮助医师更加灵活地运用中药药性,定制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实现“以药调药”的最佳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药的运用原则和规律,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促进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正文2.1 中药的四气五味中药的四气五味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它描述了中药性味归经所表现出的特性。

四气指的是寒、凉、温、热,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

中药之四气五味

中药之四气五味

中药之四气五味四气五味中药的口诀就是四气五味。

四气是什么?寒、热、温、凉。

五味呢,酸、苦、甘、辛、咸。

对应的是肝、心、脾、肺、肾。

所以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

你想要学好药物,你就先学什么?先学四百、五百味二里头的要药、妙药、圣药。

你上网搜要药、妙药、圣药,它会出现几十,近百种,比如说肺痈的要药是什么?肠痈的要药呢,对。

鱼腥草跟败酱草分别是肺肠痈的要药。

这个眼红热的要药是什么?对,桑叶。

鼻塞的要药是什么的?苍耳子这些都是要药、妙药。

代表头痛的代表药是什么?川芎啊。

川芎辛散。

上行什么的?头面。

乳腺增生的代表药是什么?乳房胀痛的,轻则是陈皮,重则是橘叶。

要分轻重,轻的呢,有一个轻的乳腺增生,她拿陈皮30克泡茶就治好了。

重的呢,重的在江西那边一个很厉害的。

胀了4、5年的,橘叶10到15克泡茶也吃好了,所以这就是乳腺增生的代表药。

痹痛代表药,它既能补血也能活血,鸡血藤。

反应要灵敏,鸡血藤一砍开来,它会流血的,入血分。

它砍开来横切面像车轮一样,轮状的药善转动。

所以它这个一入体内,它就善于流通气血。

单一味鸡血藤泡酒治疗痹痛非常好,它补血、活血止痹症。

好!腰痛的代表药是什么?杜仲。

痛得像断了一样,杜仲你看一拗断了它那个丝会连在一起。

所以杜仲入腰肢,它是腰部的代表药。

膝盖痛的代表药呢,牛膝。

它硕大像膝盖,非牛膝不到膝。

腹痛的,腹胀的代表药是什么?腹胀的话你要用两个,一个就是这个胸满用什么?用枳实。

腹满用厚朴,所以说满胀的代表药枳实,腹满的厚朴。

所以有些人吃东西满胀,心胸又不开朗,枳实、厚朴连用。

它就宽胸通腹。

而少腹痛的代表药是什么?小茴香。

少腹就是肚子,肚脐还要再以一下的小肚子。

所以小茴香你打成粉,拿来敷脐那肚子冷痛的效果相当好。

咽痛的代表药呢,不管是什么样的咽痛用它都好,热性的、寒性的,桔梗开肺利咽。

所以桔梗甘草汤,咽痛效果良。

所以咽喉疼痛的话,你想要最普通又不伤身体,桔梗二十、三十,甘草十克煮成汤水,开咽利嗝。

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寒凉—清热、泻火、解毒—治疗热证
温热—祛寒、温里、助阳—治疗寒证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辛——发散、行气、行血—治疗表证、气滞血瘀证
甘——补益、和中、缓急—治疗虚证、缓和拘急疼痛
通泄—用于热结便秘
泄降泄—用于咳喘
苦—清泄—用于热盛心烦
苦温—用于寒湿证
燥—燥湿—用于湿证
苦寒—用于湿热证
酸——收敛固涩—用于虚汗、久泻等证
咸——软坚散结、泻下—用于瘰疬、痰核、痞块、热结便秘等证(淡)—渗湿利水—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药物的四气五味

药物的四气五味

药物的四气五味药物的四气五味:一、四气:寒热温凉(平)。

二、五味:1、甘味能补虚缓急;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

滋润,渗下。

能补五脏。

人参、麦冬、饴糖、甘草,质润而善于滋润、补五脏。

猪苓、茯苓等利尿药。

2、酸味能敛肺涩肠;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酸味,故酸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月经过多、白带不止等病证。

如乌梅、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3、苦味能降泄燥湿;有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清热泻火、降气平喘、止呕止呃、通利大便、清热燥湿、祛寒燥湿、泻火坚阴的药物多具苦味,故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气逆喘咳、呕吐呃逆、大便秘结、湿热蕴结、寒湿滞留等病证。

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

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

苍术、黄连,燥湿。

黄柏、知母泻火存阴(坚阴)。

4、咸味能软坚散结;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咸味,故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症瘕痞块等病证。

还有些咸味药走血分,有清热凉血作用,主治热入营血的病证。

多为动物药、矿物药。

有治惊悸、瘲瘛,如龙骨、牡蛎。

5、辛味能发表行散;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

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故辛味药多用治外感表证及气滞血瘀等病证。

薄荷、姜、桂枝等。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

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一些渗湿利尿药多具有淡味。

涩味与酸味药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来标明药性。

苦寒通便除热: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苦寒,酒洗)厚朴半斤(苦温,炙,去皮)枳实五枚(苦寒,炙)芒硝三合(苦寒)小承气汤方大黄四两(苦寒)厚朴二两(苦温炙,去皮)枳实三枚(苦寒,大者,炙)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苦寒去皮,清酒浸)甘草二两(炙,味甘平)芒硝半斤(味苦寒)白头翁汤方白头翁二两(味苦温)黄连(苦寒)黄柏(苦寒)秦皮(味苦微寒)各三两辛甘助阳: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味甘平)干姜二两(炮,味辛热)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干姜一两半(味辛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温)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四两(去皮,味辛温)甘草二两(炙,味甘平)苦甘: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半斤(味甘平)甘草二两(炙,味甘平)黄芩二两(味苦平)黄连三两(味苦寒)四逆散方甘草(炙,甘平)枳实(破,水渍炙干,苦寒)柴胡(苦平)芍药(味苦平)甘寒:猪苓汤方猪苓(去皮,甘平)茯苓(甘平)阿胶(甘平)滑石(碎,甘寒)泽泻(甘寒)各一两苦甘开降与辛甘发散法合用: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味苦平)黄芩三两(味苦平)半夏半升(洗,味辛平)生姜三两(切,味辛温)人参三两(味甘微寒)甘草三两(味甘平)大枣十三枚(掰,味甘平)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去皮,味辛温)生姜三两(切,味辛温)芍药六两(味苦平)甘草三两(炙,味甘平)大枣十二枚(掰,味甘平)胶饴一升(味甘温)三、疑问:麻黄味苦却能发表,居然不是辛味。

中药的四性与五味

中药的四性与五味

中药的四性与五味中药的四性:寒热温凉,是中药进补治疗的依据中药的药性万物各有特性,中药亦然。

因其性味不同,每一味中药所针对的病症也不尽相同。

所以,在用药之前,应先了解各种药材的性味,然后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择药材治病养生,这样才能使药材真正发挥功效,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中药有“四性”之说,所谓“四性”,又称“四气”就是指寒、凉、温、热四种药性。

四性之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向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

1、寒性中药寒性中药属阴,有清热解暑、泻火通便、消除热证的功效,多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疽水肿等诸多热性病症。

代表中药有黄连、黄芩、金银花、知母等。

2、凉性中药凉性中药也属阴,具有清热泻火、滋阴除烦的功效,用于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等热证,代表中药是西洋参、薏苡仁、罗汉果等。

3、温性中药温性属阳,具有温阳利水、温经通络、清风祛寒、温中补虚的功效,多用于中寒腹痛、寒疝作痛等寒证,代表中药有大枣、当归、川芎、龙眼肉等。

4、热性中药热性属阳,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的功效,多用于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症。

代表中药有肉桂、附子、炮姜等。

平性中药:平性属阴,有健脾开胃、强壮补虚的功效,用于脾胃不调、腹胀积滞、干瘦无力等症,代表中药有阿胶、枸杞子、甘草、芡实、银耳等。

……………………………………辛.酸.甘.苦.咸,五味中药补五脏中药的五味:所为的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有些中药还具有法淡味咸涩味,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五味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1、辛味药辛味药具有发散表证、行气行血的作用,多用于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如紫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

此外,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

中药的四气五味你知道多少

中药的四气五味你知道多少

中药的四气五味你知道多少?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都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四气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

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

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症。

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症。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为寒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寒凉药如,黄连、黄芩、葛根等,多有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

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是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温热药麻黄、青皮、附子、细辛等,多有升压和强心作用。

五味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五行学说总结归纳而成,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

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

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主治热证、火证、湿证。

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

至于燥,则用于湿证。

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

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坚阴的意义。

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

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

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

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

中药学四气五味

中药学四气五味

第一节四气《神农本草经》序例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这是有关药性基本理论之一的四气五味的最早概括。

每味药物都有四气五味的不同,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历代本草在论述药物的功用时,首先标明其“气”和“味”,可见气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之间、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

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

然从四性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两性的区分。

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药性的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甘草等。

平性能否入性,医家见解不同。

有的主张“平应入性”,如《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平性药占100余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卷前绪论中说:“五性焉,寒热温凉平。

”第一个提出五性分类法。

如天麻性平,凡肝风内动,惊厥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可见无论文献记载,还是临床实践,均显示平性是客观存在的,“平”应入性。

然而也有不少医家认为虽称平性,但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性凉,炙用则性偏温,所以平性扔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绝对的平性,因此扔称四气(四性)而不称五气(五性)。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酸`咸`甘`苦`辛. -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如寒者热之(阐述了寒病用热药),热者寒之(阐述了热病用寒药),四气的作用. -五味与脏腑的关系:如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药的效用:辛味能温散,苦味能吐泄,甘味能缓补,酸味能收敛,咸味能润下软坚等.也是中医辩证施治基本理论之一. -药性具有:升`降`浮`沉的摡括性作用. -凡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浮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气薄者降而收(象秋),气厚者浮而长(象夏),味厚者沉而长(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这是一般的说法并非没有例外. -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升麻`葛根`细辛`羌活`独活`白芷`蔓荆子`藁本`辛夷`苍耳`木贼`生姜`葱白`西河柳`浮萍`香薷. -清热泻火药: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龙胆草`胡黄连`柴胡`青蒿`鳖甲`秦艽`地骨皮`知母`石膏`天花粉`薄荷`元参`菊花`桑叶`芦根`地龙`石斛`竹茹`牛黄`十大功劳`人中白`天竺黄`木蘭`东瓜子`草决明`马勃`熊胆`蕤仁`谷精草`龟板`炉甘石. -解毒杀菌药: -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蓝根`紫草`山豆根`马齿苋`蒲公英`紫花地丁`白头翁`苦参`鸭胆子`大蒜`大风子`夏枯草`常山`土茯苓`白藓皮`蟾酥`青黛`犀角`羚羊角`狼毒`玳瑁`穿山甲`砒石`败酱`蚤休`紫荆皮`雄慌`斑猫`铅丹. -化痰药: -半夏`桔梗`前胡`白前`瓜蒌`沙参`射干`麦门冬`紫菀`款东花`莱菔子`葶苈子`五未子`皂荚`白芥子`竹瀝`百合`海浮石`磞砂`薤白`灯笼草`橘络`硵砂. -止咳药: -贝母`杏仁`桑白皮`马兜铃`枇杷叶`白果`百部`蛤蚧`. -补气药: -人参`黄芪`党参`五味子`菖蒲`龙脑`樟脑`苏合香`麝香`合欢皮`茶(松罗茶)番木鳖`萱草. -理气药: -厚补`枳实`枳壳`青皮`陈皮`砂仁`白豆蔻`草豆蔻`沉香`木香`乌药`旋复花`代赭石`柿蒂`三稜`逢莪术`佛手`佩蘭`檀香. --补脾药: -白术`苍术`山药`莲子`芡实`白扁豆`甘草`大枣`蜂蜜`饴糖. -消食药: -神曲`麦芽`谷芽`山查`鸡内金. -泻下药: -大黄`芒硝`牵牛子`续随子`大戟`芫花`甘遂`巴豆`冬葵子`蘆荟`决明子`青礞石`郁李仁`胡麻`番泻叶`蓖麻子`藤黄. -渗湿利尿药: -茯苓`猪苓`泽泻`大腹皮`木通`车前子`萹蓄`瞿麦`滑石`灯心草`竹叶`海金沙`地肤皮`石苇`商陆`王不留行`防己`薏苡仁`木瓜`西瓜`萆薢`茵蔯蒿`蝼蛄`半边莲`赤小豆`水银`海藻`轻粉`瞿麦. -收涩药: -五倍子`地榆`诃子`椿樗白皮`石榴皮`肉豆蔻`补骨脂`乌梅`罂粟壳`龙骨`牡蛎`赤石脂`伏龙肝`禹余粮`海螵蛸`山茱萸`益智仁`金樱子`复盆子`莲鬚`荷叶. - 止汗药: -麻黄根节`浮小麦`五味子`黄莲`龙骨`牡蛎`山萸肉`. - 补精药: -肉苁蓉`锁阳`巴戟天`蛇床子`枸杞子`菟丝子`淫洋藿`沙苑蒺藜`韭子`仙茅`阳起石`海狗肾`蛤蚧`冬虫夏草`海马海龙`紫稍花`琐琐葡萄(藏葡萄). -滋阴补血药: -当归`川芎`地黄(生地黄`熟地黄)`阿膠`龙眼肉`鹿茸`鹿角`鹿角膠`玉竹`黄精`何首乌`女真子`桑椹`紫河车. -温热药: -附子乌头`肉桂`吴茱萸`干姜`高良姜`丁香`川椒`胡椒`筚拨`小茴香`硫黄`筚澄茄`, -止痛药: -乳香`没药`延胡索`金铃子`荔枝核`葫芦巴`五灵脂`白芍`续断`郁金`姜黄`洋金花(曼驼罗花)`黄腊`橘核. -逐瘀通经药: -桃仁`红花`赤芍药`藏红花`血竭`苏木`益母草`牛膝`刘寄奴`刺蒺藜(白蒺藜)`水蛭`虻虫`地鳖`土鳖`丹参`自然铜`芸台子. -止血药: -三七`白芨`仙鹤草`大蓟`小蓟`白茅根`藕节`茜草`蒲黄`艾叶`乌贼骨`棕榈皮`侧柏叶`槐花`百草霜`卷柏`降真香`猥皮`丝瓜`鸡冠花. -去风药: -天麻`天南星(虎掌)`钓藤`全蝎`蜈蚣`白殭蚕`蝉退`白花蛇`虎骨`青风藤`天仙藤`公藤(牻牛儿苗)`海桐皮`五加皮`骨碎补(申姜)`千年健`白附子`狗脊`威灵仙`桑枝`野葛`蜣螂(铁甲将军)`狶莶草`露蜂房`钻地风(地风). -安神药: -硃砂`琥珀`磁石`酸燥仁`柏子仁`远志`茯神`珍珠`密驼僧. -降血压药: -杜仲`夏枯草`桑寄生`黄芩`茺蔚子`槐花. -涌吐药: -瓜蒂`藜蘆`明礬(白矾)`缘礬(皂矾). -驱虫药: -槟榔`雷丸`贯众(管仲)`榧子`无荑`使君子`鹤虱`鹧鸪菜(海人草)`苦陈皮. -掌握了中药的药性;结合脏腑辩证;合理配伍;科学的炮制;季节的选择(夏不用热药,冬不用寒药).药有君`臣`佐`使;主病之药为君药,佐君之药为臣药,与君相反而相助之药为佐,引药至于病所(引经)者为使. - 掌握药性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

中药学“四气五味”是什么

中药学“四气五味”是什么

中药学“四气五味”是什么发布时间:2021-03-22T14:02:29.6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月21期作者:潘娜[导读]潘娜(泸县福集镇卫生院;四川泸州646100)四气五味作为中药最核心的理论,这其中所谓的四气五味和天地的关系比较密切,也可以说,中药的气味就是天地之气的偏性,在药物身上有了详细体现。

一、何为四气五味?四气,这里指的就是寒热温凉这四种不同的药性,也是性质,在理论当中,动物和植物都是生活在天地之间,这些是自然生长的,天带来的是寒热风湿,地带来的是酸甜苦辣,这些味道大不相同。

所以当人生病的时候,体内的四气五味的平衡就被打破,所以这时候中药的四气五味将会给人体带来补充和纠正。

如果人体过于寒,就需要用温药或者热药来温暖,如果身体过于热,就需要用凉药,也会用寒药来过渡它的热,这也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五味的作用在于辛散、咸软、酸收、甘缓、苦燥。

气味也分厚薄之分,可以简称为: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薄则通,味厚则泻。

这是一些基本原则,和定理是一样的。

四气五味,总体来说就是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也是中药药性理论中的基础支撑,因为药物都存在不同的性与味,两者都是药性的一方面,从古代开始,各类中药书籍都将药物的性味标明,便于对复杂的药物的共性和特性进行认知和临床用药的意义。

因为药性是依据实际情况多次验证得出的,也是在性质上对多种药物医疗作用的涵盖,同时药味的确定是通过口尝得出的,进而明确多种药物的不同滋味以及医疗之间的各种作用。

四气包括了寒、热、温、凉四种特性,也被统称为四性,寒凉与温热是呈现对立的,然而寒凉、温热两者存在程度各异,除此之外,还存在平性,其指的是药性平和,多数寒凉药都具有清热、泻火的疗效,对于各种热证有显著疗效。

温热药具有散寒、助阳等疗效,针对于多种寒证。

除寒、热、温、凉四种特性以外,针对一些药物,还会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药性加以区别,药物的四性是通过作用机体所反馈得出的,因为其症状具有寒热之分,故选择相对的性质进行治疗,可缓解热证的药物,例如黄岑、板蓝根可以治疗发热口渴,对于热证具有清热解毒的疗效,同时也证明了此类药物具有寒性,相反可缓解寒证的药物,都属温性,例如附子、干姜等,针对腹中冷痛等寒证均存在一定疗效,同时也证明了此类药物热性,所以“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都是基础的用药规则。

中药配伍原则“四气五味”

中药配伍原则“四气五味”

中药配伍原则“四⽓五味”中药的配伍原则很简单,根据中药的药性“四⽓五味”结合病症配合使⽤,“四⽓”指药物的“寒凉温热”;“五味”指:“⾟、⽢、酸、苦、寒”⼀般药物只有⼀味⼀性,各种药物配合使⽤的时候根据君⾂佐使组成⽅剂。

1、运⽤原则(⼀)四⽓是指寒凉温热四性。

运⽤原则是:“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

”温性,热性药如附⼦,⾁桂,⼲姜,吴茱萸等,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等作⽤,常⽤于治疗寒性症;寒凉性药如⽯膏,黄芩,黄连,黄柏等,多具有清热泻⽕,解毒等作⽤,常⽤于治疗阳热症。

温热与寒凉药同⽤,则多⽤于寒热错杂症。

(⼆)五味,是指⾟、⽢、酸、苦、寒、咸五味,“⾟散能⾏,“⽢能补能和”“酸能”,涩能收,“苦能泄能燥“,”“咸能软能下。

”运⽤原则是:⾟味药如⿇黄,川芎,半夏等多⽤于外邪袭表,⽓滞⾎瘀,痰湿等症;⽢味药如⽣地,⿅茸,黄芪,阿胶等多⽤于阴阳⽓⾎诸虚症;酸味药如⼭茱萸,五味⼦,乌梅,⾦英⼦,⽩芍等,多⽤于久病滑脱虚症;苦味药如⼤黄,葶苈⼦,槟榔,莪术等多⽤于瘀结,痰饮,积滞,⽓逆,湿阻等症;咸味药如芒硝,牡蛎,鳖甲,海藻,等多⽤于瘰疡,瘿瘤,⾎分瘀结,⼤便燥结等症。

⼤部份药物只具有⼀性⼀味,即使多味药也是其中⼀味为主,绝⽆⼆重性。

诚然单⾏是不能满⾜临床需要的,因此必须相互配伍运⽤。

2、配伍⽅法:⾟⽢温热法:⾟⽢发散以治寒症。

主要⽤于两种情况,⼀为发散风寒,如桂枝汤,⽤⾟、⽢、温配桂枝,配⽢草、⼤枣⽤于外感风(⼀)⾟⽢温热法寒症;⼆为发散风,寒,湿如桂枝附⼦汤,⽤⽢⼤热附⼦,⾟、⽢、温桂枝配⽢草,⼤枣⽤于风寒湿邪留着肌⾁,痹阻筋脉症。

⾟⽢化阳以治阴虚⾥寒症。

主要⽤于三种情况:⼀为⼼阳虚,如桂枝⽢草汤,⽤⾟⽢温桂枝⼊⼼助阳,配⽢草益⽓。

⼆药⾟⽢合(⼆)⾟⽢化阳化,阳⽓乃⽣,⽤于⼼阳虚⼼悸症;⼆为脾阳虚,如附⼦理中汤,⽢⾟⼤热附⼦,⼲姜配⼈参,⽩术,⽢草合化,温中助阳,益⽓健脾,⽤于脾虚寒吐利腹痛症;三为肾阳虚,如四逆汤,⽤⽢⾟⼤热附⼦,⼲姜温肾回阳,配⽢草益⽓补虚,合为⾟⽢化阳,回阳救逆要⽅,主治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四肢厥冷,腹痛吐利症。

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归经歌诀。

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归经歌诀。

中药的四⽓五味及归经歌诀。

1、中药性能歌中药主有⼏性能?四⽓五味及归经,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毒统⽽称。

2、四⽓歌四⽓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助阳⽓,温⾥散寒功效彰,寒凉清热并泻⽕,解毒助阴⼜抑阳,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法此为纲。

3、五味歌五味⾟⽢苦咸酸,治疗作⽤不同焉,⾟⾏⽓⾎主发散,⽢和补中急能缓,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酸能固涩⼜收敛,淡渗利⽔要记全。

4、中药七情歌相使⼀药助⼀药,相须互⽤功效添;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单⾏⽆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5、⼗⼋反药歌本草明⾔⼗⼋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蔘⾟芍叛藜芦。

6、⼗九畏药歌硫黄原是⽕中精,朴硝⼀见便相争;⽔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性烈最为上,偏与牵⽜不顺情;丁⾹莫与郁⾦见,⽛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若逢⽯脂便相欺。

⼤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莫相依。

7、妊娠服药禁忌歌元斑⽔蛭及虻⾍,乌头附⼦配天雄;野葛⽔银并巴⾖,⽜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戟蝉蜕黄雌雄;⽛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皂⾓同。

半夏南星及通草,瞿麦⼲姜桃仁通;硇砂⼲漆蟹⽖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8、六陈歌枳壳陈⽪半夏齐,⿇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药⽅知奏效奇。

增补:斑蝥荷叶马齿苋,犀⾓⽜黄不可从;禹余粮共⾚⽯脂,凌霄卫茅治未⼯。

黄柏⽪偕预栀⼦,伏龙没药莫相逢;王不留⾏⾚⼩⾖,王⽠商陆勿使攻。

神曲麦芽车前草,枳壳枳实⽤亦凶,⽞胡故纸吴茱萸,⿇仁蒺藜并⽊通。

槐实⿊姜冬葵⼦,滑⽯厚朴记在胸;外有破⽓破⾎者,仔细斟酌更有功。

9、引经报使药歌⼩肠膀胱属太阳,藁本羌活是本乡。

三焦胆与肝包络,少阳厥阴柴胡强。

⼤肠阳明并⾜胃,葛根⽩芷升⿇当。

太阴肺脉中焦起,⽩芷升⿇葱⽩乡。

脾经少与肺部导,升⿇煎之⽩芍详。

少阴⼼经独活主,肾经独活加桂良。

通经⽤此药为使,岂能有病到膏肓。

《中药学》四气五味

《中药学》四气五味

《中药学》四气五味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

中文名:四气五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另有淡、涩亦属于五味!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四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五味:酸、苦、咸属阴,辛、甘、淡属阳。

五味①辛味。

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

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故辛味药多用治外感表证及气滞血瘀等病证。

②甘味。

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

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甘味,故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③酸味。

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酸味,故酸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月经过多、白带不止等病证。

④苦味。

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清热泻火、降气平喘、止呕止呃、通利大便、清热燥湿、祛寒燥湿、泻火坚阴的药物多具苦味,故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气逆喘咳、呕吐呃逆、大便秘结、湿热蕴结、寒湿滞留等病证。

⑤咸味。

能下能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咸味,故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症瘕痞块等病证。

咸味药多入肾经,有较强的补肾作用,用治肾虚证。

还有些咸味药走血分,有清热凉血作用,主治热入营血的病证。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

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一些渗湿利尿药多具有淡味。

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病证。

由于《神农本草经》没有提到淡味,后世医药学家多宗五味之说,不言六味。

涩味与酸味药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来标明药性。

五味也有阴阳的分属,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味对五脏各部位有一定的选择性,《素问·宣明五气论》中有:“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之说。

中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与归经

中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与归经

05
四气五味与归经的综合应用
四气五味与归经的合运用原则
• 四气五味与归经的综合运用原则主要体现在药物的寒热温凉属性、 甘苦酸辛咸属性与脏腑经络归属的相互关系
• 药物的寒热温凉属性与脏腑经络归属的关系:如寒性药物多作 用于肺经,热性药物多作用于心经
• 药物的甘苦酸辛咸属性与脏腑经络归属的关系:如甘味药物多 作用于脾经,苦味药物多作用于心经
五味与药物功效的关系
• 五味与药物功效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药物的甘苦酸辛咸属性与药物 功效的对应关系
• 甘味药物:具有补气、生津、滋阴等作用 • 苦味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等作用 • 酸味药物:具有收敛、固涩、生津等作用 • 辛味药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 咸味药物:具有软坚、散结、滋阴等作用
四气与疾病的治疗关系
• 疾病有寒热之分,药物有温凉之异 • 治疗寒证宜用温热药物,治疗热证宜用寒凉药物 • 药物四气与疾病寒热相宜,以达到治疗目的
中药五味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五味是指药物的甘苦酸辛咸属性
• 甘味药物:具有补气、生津、滋阴等作用,如人参、甘草等 • 苦味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等作用,如黄连、黄芩等 • 酸味药物:具有收敛、固涩、生津等作用,如五味子、山茱萸等 • 辛味药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薄荷、生姜等 • 咸味药物:具有软坚、散结、滋阴等作用,如海藻、昆布等
四气的产生与药物的生长环境、气候条件、采收时间等因素有关
• 生长环境:如气候寒冷的植物多具有寒性,气候炎热的植物多具有热性 • 气候条件:如药物在寒冷环境中生长,其药性多偏寒;药物在炎热环境中生长,其药性多偏热 • 收采时间:如生长周期长的药物,其药性多偏温;生长周期短的药物,其药性多偏凉
四气的分类与代表性药物

中药的四气五味和归经

中药的四气五味和归经

中药的四气五味和归经、升降浮沉第一: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寒凉和温热是对应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疾病。

另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平和,称为“平”性。

但一般仍称四气。

第二: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辛味药具有发散和行气的作用,如生姜、紫苏、薄荷、陈皮、砂仁。

甘味的药多具有补养和缓急和中的作用,如党参、黄芪、熟地、甘草、大枣。

酸味的药多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诃子,五味子、山萸肉、金樱子。

苦味药多具有清热、燥湿和泻下的作用,如黄连、黄柏、大黄、苍术。

咸味药多具有软坚和润下的作用,如海藻、穿山甲、芒硝。

淡而无味的药则具有渗湿和利小便的作用,如茯苓、通草、滑石。

涩味药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的作用。

虽有七种滋味,但“淡附于甘”,涩味与酸味相同,故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归经就是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如龙胆草归肝胆经,藿香归脾胃二经。

又如,同是清热药物,鱼腥草可清肺热,竹叶可清胃热,莲子心可清心火,夏枯草可清肝火等。

关于归经,古人亦将它和“五味”相联系,认为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咸入肾,这种归纳对一部分药物是符合的。

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

升是上升,升提,能治中气下陷;降是下降、降逆,能治呕吐上逆;浮是轻浮,外行发散,治病位在表;沉是重沉、内行、泄利,治病位在里。

如羌活具发散作用,常用于风湿痛在上半身者;独活作用下行,用于风寒湿痹偏于下半身者。

配伍,就是按照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的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

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增进疗效,有些减弱疗效,有些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有些则产生不利于人体的作用,可归纳成药性“七情”。

十九畏歌: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蜜佗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性,丁香莫与郁金用,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石脂相遇便相欺。

中药四性五味

中药四性五味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

“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

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

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

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

“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

临床实践说明,药物的味与成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

《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确实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

”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

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

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中药的四气五味来自王老師講座節選00:0008:12中药分四种:寒、热、温、凉。

其实中药的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础理论。

寒热温凉是通行的说法。

寒要比凉更凉一些,热比温更热一些,所以有四种程度。

那么大家怎么样来体会寒、热、温、凉呢?你可以按照四季来体会。

温性的药就像春天一样的感觉,比如黄芪是温性的,你吃过后就有一种像春天这种温暖的感觉。

热性的药就像夏天的感觉,附子是大热的药,吃下去就像酷暑一样的感觉。

凉性的药就像秋天一样。

寒性的药像冬天一样。

一年四季就有药物的四种气力,实际上是四种性:寒、热、温、凉。

这是神农氏告诉我们的,他不告诉我们,我们就不知道,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黄连是寒的,能清热呢?你怎么会知道附子大热能驱寒呢?还是神农告诉我们的。

如果他不告诉我们,我们到现在也会不知道。

为什么西方文化不知道黄连是寒的,附子是大热的?因为神农没有告诉他们,所以我们要感谢老祖先,如果他们不告诉我们,随便从外边挖一个草回来,你怎么又会知道它是寒性的,还是热性的?肯定不知道。

寒、热、温、凉没人告诉我们,我们就不会知道。

比如:西瓜是寒性的,西瓜的瓤虽然是红色的,但是瓤是寒性的,所以西瓜是比较寒性的食物,脾胃弱的人吃多了会受不了,正因为它寒,所以夏天三伏天吃了可以解暑。

不是说红色的东西就不寒了?东西的性质还是要根据本草书来定。

比如茶,咱们《药性赋》后面都有,茶都是寒的,但是程度不同,红茶可能要好一点,绿茶是最寒的,因为它没有发酵,绿茶是直接炒制的,所以最寒,胃寒的人就不能喝绿茶。

好多朋友胃寒还喝绿茶,结果吃了很多药还是不见好,因为他们不明白这个道理。

同时清香型铁观音也是偏寒的,所以胃寒还老喝这个就伤身体了。

不光药物,食物也要知道它的性味。

比如生姜就是药食两用,炒菜也可以搁生姜,中药之中生姜也是一味很重要的药物。

有兴趣可以查查生姜,看看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有人说感冒就喝姜糖水,要看是寒性的感冒,还是热性的感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性——四气五味
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法除病邪,消除病固;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乃是因为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

把药物治病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方面,统称为药物的性能。

药物性能的认识和论定,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创造和逐步发展了中药基本理论。

是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气和五味: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

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

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

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

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素间。

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

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

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

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

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

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

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酸:酸有收敛、固涩作用。

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

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苦:有泄和燥的作用。

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

至于燥,则用于湿证。

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

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

咸: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

多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淡:有渗湿、利尿作用。

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

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

例如两种药物都是寒性,但是味不相同,一是苦寒,一是辛寒,两者的作用就有差异。

反过来说,假如两种药物都是甘味,但性不相同,一是甘寒、一是甘温,其作用也不一样。

所以,不能把性与味孤立起来看。

性与味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显示出有些药物的共性。

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