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爱莲说》说课稿
《爱莲说》说课稿
![《爱莲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e29f89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7c.png)
《爱莲说》说课稿《爱莲说》说课稿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爱莲说》是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下)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导学生重视德行,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三、教学思路1、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
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2、语文学习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充分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和习惯,并且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
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加强了课文的朗读环节,以语气作为切入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带动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加强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开放式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等教学方法巩固学生的文学积累。
《爱莲说》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
![《爱莲说》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51435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5.png)
《爱莲说》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爱莲说》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爱莲说》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1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
根据相关的教学理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设计。
一、说教材研究好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所以,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爱莲说》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九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花之君子”。
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借写莲花来写人,寄寓了自己不慕虚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说”这种文体,且文中含有一些文言现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二、说学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本节课,我所面对的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掌握了简单的文言知识和修辞手法,逻辑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提炼概括能力有所增强。
然而,他们阅读的文体较少,没接触过“说”这种文体,生活阅历不够,很难理解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和学情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要求,我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说”这种文体,准确、流畅地背诵《爱莲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朗读,掌握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背诵《爱莲说》,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难点:体会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精神,培养学生“出淤泥而不染”的思想意识。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a8f37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7.png)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爱莲说》,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能力,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讨论、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文言文阅读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一篇散文,全文短短六句,以赞美莲花的品质,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分析莲花的象征意义,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2.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联系实际生活,体会作者的道德观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观。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标记生字词。
3.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中莲花的象征意义,联系实际生活,谈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3.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分析莲花的象征意义,阐述作者的人生态度。
3.5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3.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小测,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发展。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爱莲说》课文文本。
5.2 辅助材料相关注释资料、参考译文、教学PPT等。
5.3 教学设施黑板、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6.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6.2 讨论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和个人感悟的理解。
6.3 探究法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深入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思想。
6.4 案例分析法选取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3c0b1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7.png)
初中七年级语⽂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范⽂(精选5篇)初中七年级语⽂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范⽂(精选5篇) 作为⼀名优秀的教育⼯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初中七年级语⽂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范⽂(精选5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七年级语⽂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1 ⼀、教学⽬标1、积累⽂⾔词句2、理解借物喻⼈3、了解对⽐烘托4、背诵本篇⽂⾔ ⼆、课时安排1、课时:⼀节课2、课型:读说课 三、主导教学: 诵读与品析 四、课堂导⼊: 教师先出⽰鲁迅先⽣七律《莲蓬⼈》中的四句诗“扫除腻粉呈风⾻,褪却红⾐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并解释⼤致意思,然后顺势启发:濂溪先⽣是谁?莲蓬⼈为什么要向他表⽩⾃⼰的⼼志呢?从⽽导⼊新课。
五、课堂结构(四⼤板块) 第⼀板块:点读课⽂,说字词句段意思(10分钟) 1、要求学⽣“点”着课⽂课⽂注解,逐字逐句地读课⽂,读通课⽂,读懂意思。
2、以四⼈为⼀⼩组,互相讨论,共同翻译字词句 第⼆板块:诵读课⽂,说句式语⾔特点(10分钟) 1、学⽣听课⽂录⾳,要求重点听语⾳语⽓语调。
2、学⽣对照课⽂录⾳,⾃由诵读课⽂两遍。
3、教师要求学⽣说句式语⾔特点。
学⽣说的内容可能有以下⼏点:①句式多样,或骈句。
或散句;或长句,或短句;或排⽐句,或独词句。
②语⽓多变。
或陈述,或疑问,或感叹。
③节奏和谐。
“蕃、丹、染、焉”,“直、枝、植”等韵脚交错分布,出落有致。
④表达⽅式多样。
百字短⽂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炉。
⼀个“爱”字连缀全⽂,⽂笔简练,情感丰富。
第三板块:品读课⽂,说课⽂运⽤⼿法(15分钟) (⼀)说借物喻⼈⼿法。
1、教师要求学⽣从课⽂中找出描写莲花的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不可亵玩焉。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e57c9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0.png)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爱莲说》全文。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文章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境。
学会通过诗句理解人物情感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莲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爱莲说》全文的学习与理解。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文章主题和意境的把握。
2.2 教学难点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来把握人物情感。
文章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在课堂上多次朗读《爱莲说》,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妙和韵律。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朗读,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3.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来把握人物情感。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3 讲解法对生字词进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书写。
对文章的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莲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莲花的美。
引出《爱莲说》这篇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朗读与讨论让学生多次朗读文章,感受语言的美妙和韵律。
分组讨论,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来把握人物情感。
4.3 讲解与学习讲解生字词,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书写。
讲解文章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背诵《爱莲说》。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2 评价通过学生的背诵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比较学习选取其他描写莲花的古诗词,让学生与《爱莲说》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表达手法和情感。
引导学生探讨不同作者对同一题材的不同表达方式。
6.2 文化探究让学生深入了解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初中语文说课稿《爱莲说》(精选5篇)
![初中语文说课稿《爱莲说》(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1e344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7.png)
初中语文说课稿《爱莲说》初中语文说课稿《爱莲说》(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说课稿《爱莲说》(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语文说课稿《爱莲说》1一、说教材。
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
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和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文章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并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三、说教学重难点: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
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作为本课的重点。
把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结构方式作为本文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开火车的游戏形式巩固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千法,朗读为本。
朗读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感知中领悟。
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
要能自然成诵才行。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a7c28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b.png)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一、教材分析《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全文仅一百四十四字,但语言优美,寓意深刻。
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的高洁品质,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本课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
三、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生字词,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体会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莲花的喜爱,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分析莲的形象和品质。
4. 讲解课文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抄写课文,加强记忆;选取一篇类似的文章进行阅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莲的形象和品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情感教育法,以课文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七、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学能力。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爱莲说》说课稿
![《爱莲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d00c7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4.png)
《爱莲说》说课稿一、选题背景《爱莲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绝,名为《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部分,语言简练、优美,被誉为“千古绝唱”。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爱莲说》的诗意、格律及韵律形式;2.了解现代诗歌中“莲花”这一意象的运用情况,探究“莲花”在诗歌中所代表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注重感性体验,鼓励学生通过欣赏和品味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情和意蕴,激发学生的文学情感。
2.运用现代思维方式,通过比较《爱莲说》和现代诗歌中的莲花意象,探究“莲花”这一意象在文学中的变化和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爱好文学、热爱生活的意识和情感;2.形成尊重、欣赏和借鉴文学遗产的价值观念。
三、课堂教学设计1.导入部分:展示莲花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与体验部分:a.诵读《爱莲说》,感受文学语言的优美和诗意的深刻。
b.学习诗歌的格律和韵律形式,掌握古诗的韵律之美。
c.通过现代诗歌中莲花意象的运用,比较莲花在文学中的传承和变化。
d.结合文本分析,探究“莲花”这一意象在诗歌中所代表的情感和意义。
3.巩固与反思部分:a.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b.给学生留下思考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用PPT或图片展示莲花,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识别莲花,描述莲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学习与体验部分a.听取《爱莲说》诵读请学生齐诵《爱莲说》,感受文学语言的优美和诗意的深刻。
教师可以重点讲解文中的文学修辞手法和表达的特殊情感。
b.学习《爱莲说》的格律和韵律形式教师讲解《爱莲说》的格律和韵律形式,包括诗句的长度、韵脚的押韵方式等内容。
c.比较现代诗歌中莲花意象的运用引导学生对现代诗歌中莲花的意象进行比较,涉及现代诗人如余光中、舒婷等人所作诗中的莲花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d.探究莲花在诗歌中所代表的情感和意义分析《爱莲说》中对莲花的描写,让学生探究其中所蕴含的莲花象征意义。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d0b50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2.png)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一、教材分析《爱莲说》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北宋文学家周敦颐的《周元公集》。
本文以莲为喻,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质。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感受文中深刻的哲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3)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会运用莲的品质来感悟人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2. 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的理解;3. 课文大意的把握和主题思想的领悟。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特殊的句式和用词;2. 莲的品质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莲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莲的品质。
通过展示莲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对莲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莲的品质,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剖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莲的品质与人生哲理的联系。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6. 总结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莲的品质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熟练朗读和背诵,加强文言文阅读训练。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莲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莲的美丽和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莲的品质与人生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b373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d.png)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式,翻译并解释重点句子。
(3)分析莲花的象征意义,了解作者对莲花的赞美和向往。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朗读和背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莲花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式,翻译并解释重点句子。
(3)分析莲花的象征意义,了解作者对莲花的赞美和向往。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莲花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氛围。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欣赏教学法: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莲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莲花的美丽。
(2)简要介绍作者周敦颐及其作品《爱莲说》。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节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和句式的理解问题。
3.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式,翻译并解释重点句子。
(2)示范朗读和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语气和节奏。
4.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谈谈对莲花的印象和感受,引导他们理解莲花的象征意义。
(2)分析作者对莲花的赞美和向往,感受作者的情感。
5. 课堂小结: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精神。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爱莲说》说课课件(共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爱莲说》说课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b02d7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3.png)
1.评点法。一般的地方读过,重点的 地方讲解,层次段落之间评论,全文 讲完后总结。
2.谈话法。以师生的相互问答为主 要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3.讨论法。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师 生之间的交流共同组成。
学法:
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小 组式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并通过默读、齐读和自由读 等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探究意识、合作能力。
第二个是课文中作者列出了哪几种花?这些花分别有哪些人喜 欢?(莲花一周敦颐;菊花一陶渊明;牡丹一众人。)
第三个是找出课文原句,说出作者对文中提到的几种花各持什么
态度。(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这些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菊花,花之隐逸者。牡丹,花 之富贵者。莲花,花之君子者。)
②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有关难字难句的问题。
③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前四个问题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
组内交流;后三个问题由学生在组内交流。七个问题再分别展示, 教师点拨。
第一个是作者把“莲”比作什么?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作 者把莲比做君子:“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些语句 是描写莲的。)
PART 06
说教学过程
你能说出关于莲花的古诗句吗?(如“小荷才露尖尖角,
壹 1.新课导入 早有蜻蜓立上头” 本文是描写莲花的什么同学们想知 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此时教 师板书课题——爱莲说
①解读标题。“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 文章,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
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积累更多文言文知识。
PART 04
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莲以及其他植物的象 征意义;学习托物言志和 象征的手法
语文版语文七下《爱莲说》word说课稿3篇
![语文版语文七下《爱莲说》word说课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50453216fc700abb68fc9e.png)
《爱莲说》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语文教师。
我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说课内容共分六个环节。
1教材分析《爱莲说》是繁花似锦的古代散文园地里的奇葩。
它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2课,与本课另一篇短文《陋室铭》相似,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但又与其有很大的区别:《爱莲说》的句式更富于变化,语言讲究骈散结合。
全文119字,虽然篇幅短小,却字字珠玑,笔笔传神,句句融情。
《爱莲说》写“莲”是实,写“爱”是虚,以实托物,以虚言志,境界深邃,读之如品香茗,唇齿留香。
二、学情分析莲在齐市很少见,学生知之甚少,因此,课前需收集有关“莲”的知识信息,以此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八年级大部分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能利用工具书,教材的注解,理解大意。
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能力。
学生受年龄和阅历地影响,理解主题会有难度,我将结合时代背景做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通过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一)、知识与技能1. 朗读并背诵课文2. 积累文言字词3. 了解文章思想内容,领略作者的情怀(二)、过程与方法1. 学习向文本质疑的方法2. 在朗读赏析的过程中,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培养学生对正直人格的仰慕教学重点:1. 学习向文本质疑的方法2. 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四、教法学法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因此,依据课标精神,本文设想以课堂质疑的方式展开教学。
学生通过自学与合作学习,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质疑分为三个环节:整体感知—质疑解惑---总结整理,从不同方面解读文本,运用多向性质疑、逆向性质疑、类比性质疑三种方法,通过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来完成教学目标。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4b0dc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7.png)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教案5篇《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你知道《爱莲说》教案怎么写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欢迎阅读。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1教学设想:《爱莲说》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我在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说”的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爱花吗?生:(略)师:既然爱花,那么请你说出一种你喜爱的花,并说出喜爱的原因。
生答:(略)师:看来,同学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师:咱们先一起欣赏一幅画(打开多媒体课件----国画“莲花”)。
《爱莲说》说课稿
![《爱莲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a6c82b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1.png)
《爱莲说》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本文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从语文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句式整齐,韵律和谐,是学生学习文言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范例。
同时,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高尚情操,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和阅读能力,但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提高。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形象生动、富有情感的文章往往更感兴趣,但对于文中所表达的深层思想可能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能够翻译全文,理解文章的大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翻译、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感受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借莲花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b729d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5.png)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爱莲说》说课稿(通用4篇)
![《爱莲说》说课稿(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2d1bd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4.png)
《爱莲说》说课稿(通用4篇)《爱莲说》篇1(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爱莲说》是八年级的一篇文言文,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
对于九年级来说则更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是知识点的整合。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3、教学重点:理解作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
4、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作者的理想的。
(二)学生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对八年级的文言文基础掌握得非常牢固,需要进行拓宽、拓深的练习。
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
这部分同学往往自尊心较强,教师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因材施教。
对于双差生要根据他们的弱点,选准切入点很啊抓基础,确保他们合格毕业。
(三)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活动安排:搜集写作背景给予本课相关的链接。
2、教师课前活动安排:准备好幻灯片和上课所用媒体;教学资料。
资料如下:写作背景《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
《宋史》上说他“博学力行”,并引用宋代著名文学家、江西诗派首领黄庭坚的话,评价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廉于取名而锐于取志,薄于微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虽然他一生担任过州县地方官吏,但他平时更喜欢游览各处名胜,潜心研究学问,是一个事必躬亲、处事公正、颇受时人拥戴的学者。
他厌弃封建社会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以素净、淡泊为足,以“饱暖”、“康宁”为乐。
特别喜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在江西南康郡为官期间,亲自率领部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并独出心裁地把莲池叫做“爱莲池”。
每当夏日炎炎,他漫步池畔,倾心欣赏,全神思索。
《爱莲说》说课稿
![《爱莲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31ef2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5.png)
《爱莲说》说课稿引言概述:《爱莲说》是唐代著名诗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千古名篇,以描绘莲花的妖娆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本文将从诗歌背景、结构、意境、修辞手法和主题等方面对《爱莲说》进行深入解读。
一、诗歌背景1.1 唐代社会背景: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鼎盛时期,文人雅士云集,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
1.2 诗人周邦彦背景:周邦彦是唐代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被誉为“莲花诗人”。
1.3 《爱莲说》创作背景:周邦彦在遨游莲花池时受到启示,写下了这首描写莲花之美的诗篇。
二、诗歌结构2.1 诗歌体裁:《爱莲说》是一首七言绝句,每句四个字,共四句。
2.2 压韵结构:每句的韵脚为“安然”、“不同”、“依依”、“翩翩”,形成为了优美的压韵。
2.3 篇章结构:整首诗通过描写莲花的妖娆之美,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感慨。
三、诗歌意境3.1 自然之美:诗中通过描绘莲花的容貌、姿态温和质,表现出莲花的高洁、纯净之美。
3.2 人生感慨:诗人借莲花之美抒发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表达了对纷繁世事的超然态度。
3.3 感情抒发:诗中融入了诗人对莲花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莲花的爱慕和敬仰之情。
四、诗歌修辞手法4.1 比喻手法:诗中通过将莲花比作仙子,运用比喻手法突出了莲花的高洁和漂亮。
4.2 拟人手法:诗中通过赋予莲花人性化的特征,如“安然”、“不同”,增强了莲花的神奇感和魅力。
4.3 对仗手法:诗中运用对仗手法,如“安然”、“不同”、“依依”、“翩翩”,使诗歌音韵和谐,意境深远。
五、诗歌主题5.1 自然之美:《爱莲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莲花高洁纯净之美的敬仰。
5.2 人生感悟:诗中借莲花之美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纷繁世事的超然态度。
5.3 情感抒发:诗中融入了诗人对莲花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莲花的爱慕和敬仰之情。
结语:通过对《爱莲说》的深入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诗歌中蕴含的高洁之美和深邃之意,更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敬仰。
《爱莲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爱莲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c4c9e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0.png)
《爱莲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爱莲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爱莲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引言《爱莲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其蕴含了深厚的文艺思想,形式独特、内涵深远。
本文主要从诗歌的细节入手,详细解析《爱莲说》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文艺特点。
正文一、诗歌创作背景唐代是一个封建社会繁荣的时期,百业兴盛,文化艺术得以蓬勃发展。
唐代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人情风物为主题,白居易创作《爱莲说》时正值唐朝初期,唐肃宗执政。
唐肃宗是一个喜欢莲花的皇帝,他的宠爱为莲花的兴盛作出了贡献,也间接地为白居易的《爱莲说》注入了灵感。
二、诗歌的形式特点《爱莲说》是一首绝句诗,分为三个部分,共16个字,符合唐代绝句的格式。
针对莲花,白居易运用了许多高度形象化的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使诗歌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三、诗歌的思想内涵1.莲花在诗歌中体现了养育之爱诗歌中“绿叶红花映晚照,清香扑鼻动微风”这两句是表现莲花娇艳的形象。
白居易以诗歌形式赞美了莲花之美,同时通过深化对莲花这一自然元素的审美探究,旨在令人在珍爱生命的过程中培养一种赓续关怀的情感。
2.莲花也象征了高尚的品格在李商隐《夜泊牛渚怀古》一诗中,也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其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与本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境相似,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句中的锦瑟,也有着象征高尚品格的意蕴,而植物本身即诸如莲花等花卉,同样也被认为象征着高尚的品格,虽存在不同,但他们共同的文化功能在于道德榜样的传承。
四、诗歌的艺术特点1.通过形象手法表现艺术美感《爱莲说》是一首高度形象化的诗歌,白居易成功地将文学范畴与美学范畴相结合,通过具体形象表现诗歌的美感,感染读者的心灵,是一首极具艺术性的诗歌。
2.运用多种修辞方式白居易在创作本诗时,运用了隐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方式,让诗歌更加入味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优秀9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95695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c.png)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优秀9篇)《爱莲说》教案篇一一、导入课文莲花又称荷花、芙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三、解题,揭示学习目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
“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四、整体感知1、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
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明确]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2、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明确]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
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明确]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
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说课稿《爱莲说》
![初中语文说课稿《爱莲说》](https://img.taocdn.com/s3/m/ed79187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5.png)
初中语文说课稿《爱莲说》中学语文说课稿《爱莲说》1说教材内容、目标及重难点:《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小品文,它文质兼美,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明哲保身、保持高尚情操的人生追求。
本文语言精炼、句式骈散相间,修辞多样,仅用119个字就制造出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品,令人赞美,耐人寻味。
由此,确立了本课的四个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积累精美的语言;2、品析重点语句;3、采纳多种方式的诵读,积累文言精品;4、通过对莲不慕名利、明哲保身、保持高尚情操形象的探究,培育同学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读出文章韵味,体会文章审美情趣,理解托物言志写法。
难点:衬托手法的运用。
说教法与学法:朗计教学是一种口头表达技能的训练,它与其它技能的培育相辅相成。
朗读又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手法,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这篇古诗文我预备采纳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品析美点、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在朗读中,主要从把握基调、读出节奏、读出感受三个方面,本着按部就班的原则,使同学在读中提高认识、加强体会。
在品析美点、合作探究中,充分调动同学发言的积极性,做到有思有讲、有讲有评、合作学习、沟通心得。
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带同学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中,吸引同学走进文本。
〔二〕、朗读指导,突出重点1、师范读,也可听录音或配乐朗诵,激发同学爱好。
2、指导朗读:第一轮:初读,读准音,把握基调。
第二轮:再读,读出轻重快慢。
第三轮:上心读,读出感受。
通过这反复朗读,同学对文章内容已有大略的了解。
进入第三个环节——〔三〕、品析美点,合作探究1、品析段落,积累词语。
梳理重点词语,用白话文连贯翻译。
2、品析写法,突出重点。
同学合作探究文章内容,总结出“莲——特点——品德——爱”的文章线索,师总结,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然后下定义说明。
3、突破难点——“正衬”、“反衬”师设疑: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欢,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生合作沟通,表达自己的'见解,老师总结:叹惋菊花是为了明哲保身而躲避现实,处世立场未免有些消极;鄙薄牡丹是为了追名逐利,攀附富贵,未免有些庸俗;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本色非常难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说课稿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导学生重视德行,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三、教学思路
1、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
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2、语文学习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充分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和习惯,并且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
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加强了课文的朗读环节,以语气作为切入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带动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加强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开放式讨论
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等教学方法巩固学生的文学积累。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
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以“荷花”为题材的中国画,创设教学情景。
导入语: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
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
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
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则抒发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
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中莲。
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二)诵读感知
1、解读标题
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章,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2、听课文录音,正音正字,注意停顿节奏和重音。
3、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体会文章作者的语气。
4、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5、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三)品读课文
1、学生对照注释理解句意,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有关难字难句的问题。
3、课堂练习: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二”。
4、分小组谈论回答以下问题,教师做适当的点评和归纳
(1)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2)这一语句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明确后板书莲花的品格“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
)
(3)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语句呢?
(4)君子是怎么样的人?
(5)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本设计力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
通过多层次诵读,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延伸拓展
1、你如何看待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谈谈你的看法。
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但对较消极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鼓励。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我设计这一环节, 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爱莲说》中的哪一句,并谈谈自己对这一句的理解。
3、让学生收集有关“荷花”的诗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