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光学知识点整理教学教材
(完整版)初二光学知识点整理

光学知识点知识点整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 排直队要向前看齐. 打靶瞄准②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132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像可能放大,也可能宿小。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小孔成像原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证明像长和物长之比等于像和物分别距小孔屏的距离之比。
4、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初二光学知识点整理

初二光学知识点整理光学知识点整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光源是能够发光的物体,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太阳、萤火虫是自然光源,而蜡烛、霓虹灯、白炽灯是人造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真空或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需要介质。
但大气层不均匀,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会发生弯折,例如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包括激光准直、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4.光线是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理想物理模型,虽然实际并不存在。
5.光速是指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速在真空中为C=3×108m/s=3×105km/s,而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在水中,光速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为真空中速度的2/3.当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光年是长度的单位,表示光在1年时间内所走的路程。
1光年等于9.46×10^15米,不是时间的单位。
光会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发生反射,使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会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这就是光的反射。
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我们可以进行实验。
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在平面镜上竖直地放一张纸板,使其上的直线垂直于镜面。
然后,将一束光沿着某个角度射向纸板,经过平面镜的反射后,记录下光的径迹。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有两种类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镜面反射是指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光学的初步知识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物理光学的初步知识北师大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光学的初步知识学习方法指导:本章复习光学的初步知识。
光学是用几何的方法研究光路、光的传播规律及其应用。
学习的重点是:光的反射定律。
用光路图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路径。
学会画光路图,用作图法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是常用的、重要的、基本的方法,也是学好光学的基础。
1. 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例如:2. 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整理知识,例如:(1)光的传播特性: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的可逆性。
(2)光学器件对光线的作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但对光即不会聚,也不发散;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成像知识:小孔成像是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面镜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4⎧⎨⎩3. 养成规范作图的习惯几何光学有很多做图题,画光路图时,要养成规范作图的习惯。
凡是实际光线都要画实线,并且要在光线上画出箭头表示光线传播的方向;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画虚线,并且不可以画箭头,因为它不是实际光线;法线要画虚线,以区别所画的光线,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要用几何作图法或量角器。
知识点:(一)光源、光线和光束宇宙间的物体不论其大小与种类,其中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光源。
在研究光现象时,我们常常根据光源的大小将光源分为点光源和面光源。
当发光物体的大小远远小于它到观察者的距离时,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发光点,称为点光源。
那些不能作为一个发光点来看待的光源,则称为面光源。
在描述与研究光的传播时,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行进方向,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它可以表示沿箭头方向传播的极细的一束光。
对于光线的概念,我们应该认识到(1)光线的概念是人为引入的,是对实际存在的一束极细的光的抽象。
(全面版)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全面梳理

(全面版)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全面梳理光的传播与反射-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和波动传播。
-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 光的镜面反射:光线与光滑表面发生反射,光线方向发生改变。
- 光的散射:光线遇到粗糙表面,沿不同方向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与透射- 媒质界面上光线的折射现象:光线从一种媒质射入另一种媒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满足一定关系。
- 光的全反射现象:当光线从光密媒质射入光疏媒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会完全反射回去。
- 光的透射:当光线从一种媒质射入另一种媒质时,一部分光线会进入另一种媒质并继续传播,这个现象称为透射。
光的色散与光的成像- 光的色散:光在通过不同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导致出现各种颜色。
-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是三种基本的光原色,可以通过合成获得其他颜色。
- 光的成像:利用透镜将光线聚焦,形成实像或虚像。
- 人眼的成像:由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成,通过折射和调节焦距来实现成像。
光的干涉与衍射- 光的干涉:光通过两个或多个波源时,波峰和波谷叠加,形成干涉条纹。
干涉分为构造干涉和破坏干涉。
- 光的衍射:光通过一个孔或缝隙时,波的弯曲现象导致光线的扩散。
衍射现象具有衍射图案和衍射级次的特点。
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光振动方向的特性。
偏振光具有束缚性和方向性,可以通过偏振片进行筛选。
- 光的偏振处理:利用偏振片进行光强的调节和控制,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调制。
以上是初二物理光学的主要知识点梳理。
希望对您有帮助!。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光学知识点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光学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人教版物理的光学知识点:
1. 光的传播:光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光速。
2.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沿着一条直线传播。
3. 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4. 平面镜反射规律:平面镜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共面,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延长线在镜面上的交点到镜面的间隔相等。
5. 凸透镜与凹透镜:凸透镜是中央较厚的透镜,凹透镜是中央较薄的透镜。
6. 透镜成像:透镜成像遵循以下规律:(1) 凸透镜成像具有实像和虚像两种情况,凹透镜只能成虚像。
(2) 物距、像距和透镜焦距之间满足透镜公式:1/物距 + 1/像距 = 1/焦距。
7. 球面镜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能形成实像和虚像,规律与透镜成像类似。
球面镜成像还遵循以下规律:(1) 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实像,物距大于焦距时,成虚像。
(2) 凹透镜成像的物距总是成虚像。
8. 光的折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满足正弦定律:n1*sinθ1 = n2*sinθ2。
以上是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光学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光学知识点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光学知识点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光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光的概念和特性:介绍光的本质和传播方式,例如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直线传播和能量传递的特点。
2. 光的反射:介绍光线在平面镜、曲面镜和水面等不同表面上的反射规律,明确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关系。
3. 光的折射:介绍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规律,包括斯涅尔定律和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的概念。
4. 光的色散:介绍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光的折射角也不同,从而形成色散现象。
5. 光的成像:介绍光线经过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以及光的阴影和光的衍射。
6. 光的光谱:介绍光的光谱是由连续谱、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组成的,可以通过光谱分析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7. 光的干涉和衍射:介绍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包括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等规律。
8. 光的偏振:介绍光的偏振现象,包括线偏振光、偏振镜和偏光片等。
以上是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光学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追问。
初二光学知识点整理(最新整理)

通过上述表格,可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常用):(2)像距越大,成像也越大.(类似于小孔成像)(3)成实像时物距①成实像时(异侧):u↑,vu,v(5)物距u=f时,为成像最大点.物体越靠近焦点,成像越大(6)成实像时,物距口决二: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6、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七、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之前,看不清远处的景物,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之后,看不清近处的景物,用凸透镜矫正。
八、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的。
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光学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光学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物理的一些光学知识点:
1. 光的传播
- 光是一种电磁波,沿直线传播的速度快、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
- 光线遇到平面镜或者光滑的表面时,会发生反射。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垂直于表面的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光的折射
- 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入射角、折射角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和折射角遵循折射定律。
4. 光的色散
- 光线经过一个棱镜或水滴等时,会分离成各种颜色。
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从而发生色散现象。
5. 光的干涉
- 光线汇聚或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分为构造干涉和破坏性干涉,其中构造干涉是指波峰和波谷叠加,增强光的强度;破坏性干涉是指波峰和波谷相互抵消,减弱光的强度。
6. 光的衍射
- 光通过一个狭缝或物体边缘时,会出现弯曲和扩散的现象,称为衍射。
衍射现象证明了光是波动性的基本特点。
7. 光的偏振
- 光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上的现象称为偏振。
偏振现象可以通过偏振片实现。
这些知识点是八年级上册物理中光学部分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了解光的基本特性和光学现象的产生原理。
初二物理 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学科:物理授课时间:2020年 4 月30 日(星期)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要点二、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1、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物体的影子。
如下图:(2)日食、月食: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在地球上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全食,如Ⅰ区。
在月球半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某一侧的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偏食如Ⅱ区,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即伪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中部发出的光,只能看到太阳周围的发光环形面,这就是日环食,如Ⅲ区。
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同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如下图所示。
当月球全处于Ⅰ区时,地球上夜晚的人会看见月全食;若月球部分处于本影区Ⅰ、部分处于半影区Ⅱ时,地球上夜晚的人会姓名性别年级初二第次课课题光学课程性质预习复习冲刺同步其他学生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签字教研组长:家长:看见月偏食,但要注意,当月球整体在半影区时并不发生月偏食。
(3)小孔成像: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如图所示:成像特点:倒立、实像成像大小: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和小孔的距离,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1)利用激光准直引导掘进机直线前进。
(2)排队时看齐。
(3)射击瞄准,瞄准点、准星、缺口三点一线。
要点诠释:1、影子分为本影和半影,如果是一个点光源只能形成本影如图甲所示;如果不是点光源(两个或几个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与半影。
如图乙所示:2、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如: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要点三、光的传播速度1、光的传播速度: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约为3×108m/s。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材第二章光学知识点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网络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海洋生物、宇宙中的恒星;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c=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①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的眼镜。
②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整理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的发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及其规律。
初中物理光学主要学习光的性质、光的传播以及光的反射和折射等基本知识。
下面将对初中物理光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光的性质1.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
2.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常数,约为3.0×10^8m/s,光在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会降低。
二、光的传播1.光的传播模型:光的传播可以用光线模型来描述,即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传播方向:光的传播方向与光线的传播方向相同。
3.光的逆反射:光的逆反射是指光在垂直于平面镜的法线上与镜面发生的反射。
三、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满足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镜面反射:镜面反射是指光在光滑平面上发生的反射,光线经过反射后与入射方向呈等角。
3.光的形象:镜面反射使得物体的形象被反射到观察者的眼中。
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满足折射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比等于折射角的正弦比。
2.折射率:折射率是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量度,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
3.折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折射率较大的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4.折射率相关规律:光从一个介质进入到另一个折射率较大的介质中时,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小;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光经折射后沿界面传播。
五、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现象:光在经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因折射率不同而发生偏折,产生不同的颜色。
2.光谱:经过色散后,将会形成一条连续的颜色带,称为光谱。
3.白光分光:将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4.彩色光的合成:将不同颜色的光合成时,可以产生其他颜色的光。
5.彩色光的消减:彩色光在相加时可以发生消减,即颜色相反的彩色光与彩色光相混合后会产生黑色。
光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物理学科,对于理解光的性质以及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都有很重要的帮助。
八年级物理光学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光学第一章知识点一、光的概念及性质光是人们能够直接感知到的一种电磁波辐射,它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电磁波理论是最基本的光学理论,它把光视为一种电磁波,它的速度是固定且非常快的。
光的性质有:直线传播、折射、反射、干涉、衍射和偏振。
其中,折射是光线通过介质表面时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反射是指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方向的现象。
干涉和衍射是光学的现象,后者指光线传播时会弯曲绕过障碍物,前者是指两个或多个波面干涉所产生的互相强化或互相抵消的现象。
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的电场向量只在某个平面内振动的现象。
二、光的传播与光线光的传播是指光从一处到另一处的过程,可以分为直线传播和曲线传播两种形式。
在物理学中,常说的“光线”并不是真正的光线,而是表征光传播方向的一条射线。
光线只是人为的虚构概念,它并不存在于真实光学中。
三、光线的反射与折射光线的反射是指光线照到物体上,并且回弹到原来入射的方向的现象。
在反射光线照到物体表面时,可以得出反射定律。
光线的折射是指光线穿过介质,方向发生了改变的现象。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可以得出折射定律。
四、光的波动模型光学传统的观点认为光是以波动形式传播的,这种观点依据于被物体表面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所证明。
在光的波动模型中,光的波长、频率和速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光速不变理论”。
五、光学仪器光学仪器分为常用光学仪器和专用光学仪器两大类。
常用光学仪器包括显微镜、望远镜、透镜、反射镜、棱镜等;专用光学仪器包括激光器、光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等。
通过对光学仪器的研究和利用,可以加深对光学的理解和应用。
光学作为应用广泛的一个学科,涉及到工业、医药、通讯、交通等各个领域。
八年级物理光学第一章的知识点涵盖了光的概念、性质、传播、反射、折射、波动模型和光学仪器等方面的内容,是打好光学基础的重要一步。
(完整版)初二光学知识点整理

光学知识点知识点整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 排直队要向前看齐。
打靶瞄准②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③日食月食的形成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像可能放大,也可能宿小。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小孔成像原理: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证明像长和物长之比等于像和物分别距小孔屏的距离之比。
4、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一册光学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一册光学教案教材:《初中物理八年级上》人教版教学内容:光学学习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速度。
2.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并能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3. 了解光的成像规律,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能够运用成像公式计算。
教学重点:1. 光的反射和折射。
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1. 光的成像公式的应用。
2. 镜面和透镜成像的区别和联系。
教法:1. 归纳法。
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归纳总结出光的传播方式、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等知识点。
2. 讲解法。
在归纳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可更加深入理解光的反射、折射和成像的规律。
3. 演示法。
通过实验、模拟或视频演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教学过程:一、对学生的调查问卷1. 你对光学有何了解?2. 你认为光的传播方式是怎样的?3. 你是否知道光的反射和折射?4. 你听说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吗?5. 你觉得光学的学习有什么意义?二、引入知识1. 展示图卡,介绍光的传播方式。
让学生了解直线传播和弯曲传播。
2. 展示图卡,让学生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
引导学生认识到光的反射与角度有关。
3. 展示图卡,让学生观察发生折射时的现象。
介绍折射定律。
三、学习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1. 通过张贴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表格,加深学生对此的了解。
2. 展示图卡,让学生观察反射和折射现象,并让他们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 给学生一些有关反射和折射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进行探究和讨论。
四、学习光的成像1. 展示图卡,让学生认识到物体成像的常见方式,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成像。
2. 通过模拟、实验或视频,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凸透镜和凹透镜产生的成像。
3. 给学生一些有关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问题,并鼓励他们探究和讨论。
五、仿真实验1. 让学生进行实验或使用模拟器,观察射线的反射和折射,以及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的过程。
2.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模拟计算各种问题。
初二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初二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初二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等现象。
在初二物理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光学知识点,下面就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光的传播与反射1. 光的传播:光在真空中直线传播,遇到介质边界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
2. 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光线的入射方向、反射方向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二、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规律:光线通过两个介质的交界面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2. 折射率:介质对光传播能力的衡量,通常用n表示,n=c/v,其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v为介质中的光速。
三、光的色散与反色散1. 色散:不同频率的光波在通过介质时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导致光的分离现象。
2. 反色散:将彩色光通过一个棱镜后,彩色光会重新合成白光。
四、光的干涉1. 干涉现象: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而产生的光波的加强或减弱。
2. 干涉条纹:干涉现象在屏幕或观察面上形成的亮暗相间的条纹。
五、光的波长与频率1. 波长:光的波长是指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2. 频率:光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点的波峰或波谷的个数。
光学作为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初二光学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折射现象和干涉效应等。
同时,光学知识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的光学器件、光通信等领域,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初二光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通过系统地了解这些知识点,相信大家对光学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这个总结对大家的复习和学习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

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一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3、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5、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6、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2)、能力目标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团体间的合作、交流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三、复习内容*讲述光现象。
重点是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凹镜和凸镜的作用及这些知识的应用。
四、知识梳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特点、光速实例及应用色光颜料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定义规律现象基本知识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成像规律及应用透镜凹透镜基本知识红外线对光的作用紫外线五、教学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应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还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
二、基础练习做下面一组填空题: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月亮、烛焰、眼睛和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太阳、烛焰。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在我国古代墨经中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并明确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
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三、复习过程(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应用: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八年级光学的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光学的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光学的知识点总结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和变化等问题。
光学作为一门科学,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八年级光学的知识点。
一、光的特性1.光的传播性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而且在传播过程中,光的速度是不变的,为常量c。
2.光的直线传播。
当光线通过透明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光的传播方向始终是直线。
3.光的可见性。
我们所能看到的东西都是因为它们能反射或者发射光线,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它们的样子。
二、光的反射和折射1.反射。
光线在平滑物体上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而光线在粗糙物体上的反射叫做漫反射。
2.折射。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穿过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的角度叫做入射角度,而折射后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度。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三、光的色散和成像1.色散。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因此光的色散现象就会出现。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早上和晚上能够看到美丽的日出和日落,因为此时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导致光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产生了色散现象。
2.成像。
我们所看到的图像都是由光线在我们的眼睛上形成的,而光线能够形成合适的图像是因为光线能够聚焦到我们的视网膜上。
通过凹面镜和凸面镜,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成像效果。
其中,凹面镜成像结果是倒立和减小的,而凸面镜成像结果是正立和放大的。
四、光的干涉和衍射1.干涉。
光的干涉现象指的是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发生变化的现象。
其中分为同相干和非同相干两种。
2.衍射。
衍射是波在物体上发生的一种现象,即波沿直线传播时,碰到不规则、不规则物体时而发生曲折弯曲、分散、扩散。
光的衍射现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在激光加工、光学检测、生物学研究、光存储等方面应用广泛。
总结八年级光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光的特性、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色散和成像,以及光的干涉和衍射等方面。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知识点上学的时候,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知识点1第二章光现象必考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l、光源的特点光源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它光源射出的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被误认为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所指的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子:种树、排队、挖掘隧道、打枪、影子、手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3、光的传播速度光速与介质有关,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3×108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4、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5、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理想模型。
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光的反射所遵循的规律称为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
法线:从光的入射点O所作的垂直于镜面的线ON叫做法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用符号i表示。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用符号r表示。
注意:①对应于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②反射光线的位置是随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的,即入射光线是“因”,反射光线是“果”,所以叙述反射定律时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八年级上册光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光学知识点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光的传播、相互作用和现象。
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教材中,笔者学习了很多与光学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成像等。
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光学知识点:光的传播光是电磁波,它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299792458米/秒。
光线是垂直于波前的直线,可以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
光源是发出光线的物体,如太阳、灯泡、火把等。
光源向四周辐射的光线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
反射反射是光线撞击物体表面后发生的现象,它使光线改变了方向。
反射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形式。
镜面反射是指光线从平滑的表面反射,如从镜子上反射的光线。
漫反射是指光线从粗糙的表面反射,如从纸张或白墙上反射的光线。
折射折射是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发生的现象,它使光线改变了传播方向和速度。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速度和方向都会改变。
这是因为不同介质中的光速度不同,如空气中的光速为299792458米/秒,而水中的光速为225000000米/秒。
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指光线经过透镜或凸面镜等物体时,在屏幕或底片上形成的像。
成像分为实像和虚像两种。
实像是指产生的像与物体本身在同侧,如凸透镜成像时产生的像。
虚像是指产生的像与物体本身在异侧,如平行线在凹透镜中汇聚时产生的像。
光的衍射和干涉光的衍射是指光线经过障碍物产生的弯曲和扩散现象。
光的干涉是指光线穿过两个或多个细缝、网格等产生的干涉现象。
它们是光学的重要现象,能够解释一系列光学现象,如人眼看到的彩虹和图案。
总结光学是非常有趣的物理学分支,它研究了关于光的传播、相互作用和现象,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奇与兴趣。
在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教材中,我们学习了很多与光学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成像等。
这些知识点是我们理解光学的基础,对日常生活中的光学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知识点知识点整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 排直队要向前看齐. 打靶瞄准②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132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像可能放大,也可能宿小。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小孔成像原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证明像长和物长之比等于像和物分别距小孔屏的距离之比。
4、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5、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1)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2)光年是长度的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1年时间所走的路程,1光年=3×108米/秒×365×24×3600秒=9.46×1015米注意:光年不是时间的单位。
二、光的反射1.反射:光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发生反射。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探究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2-2所示。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 和反射光OF 的径迹。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
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 两侧的角i 和r 。
【实验表格】角i 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实验现象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 =r )。
【注意】① 把纸板NOF 向前或向后折,将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 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 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如图2-3,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 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 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 叫做反射角。
4. 光的反射的两种类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这两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⑴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即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入射光线 图2-2 平面镜 反射光线 NFEO i r 入射光线 ENFO ir 反射光线 图2-3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5. 如果想在平面镜内看到全身像,镜子高度至少为身高的一半。
6. 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方法:● 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依据是光的反射定律。
● 当绘制完成的时候,图中必须包含以下元素:平面镜、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标好箭头)、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的标志(如果给出角度,还要标好角度)、法线(虚线)和垂直标志。
● 已知平面镜、入(反)射光线、入(反)射角时,先过入(反)射点作法线。
然后在法线的另一侧量出与入(反)射角相等的角,作出反(入)射光线。
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
● 已知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时,先作两线交角的角平分线,作为法线。
然后过两线交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
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
7、面镜: ⑴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可以用屏接到,也可以用眼睛看到。
虚像: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只能用眼睛看到,不能用屏接到。
平面镜的应用:水中的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
⑵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汽车头灯,天文望远镜。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路面拐弯处的反光镜。
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凹面镜 凸面镜☆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
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白色光不是单色光。
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复色光:由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色光(1)光的色散:太阳光用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的现象。
雨后的彩虹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颜料的混合原理是:两种颜料混合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掉了.色光的混合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了另一种颜色.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呢?通过用放大镜观察,就可以发现,电视机屏幕上显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光照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光会透过它。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就呈现什么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通过什么颜色的光,就呈现什么颜色。
2、看不见的光(1)光谱: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2)红外线:太阳光色散区域(光谱)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具有热效应所有物体都在不停的向外辐射红外线。
(3)应用:红外探测器﹑红外照相机﹑红外夜视仪﹑追踪导弹、遥控(4)紫外线: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应用:验钞机﹑紫外线杀菌。
特点: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荧光物质发荧光。
(6) 雾灯用黄光的理由:不易被空气散射,人眼对黄光敏感。
四、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五、透镜1、名词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