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安医大-妇幼保健学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课件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十一章“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详细内容包括: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特点。
2. 了解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并能分析这些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3. 学会运用生长发育评价指标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重点: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生长发育曲线图、身高体重秤。
2. 学具:笔记本、计算器、生长发育评价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长发育照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什么规律?2. 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关于生长发育评价指标的例题,详细讲解计算方法和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学生生长发育评价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并评价一名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六、板书设计1. 儿童生长发育基本规律2.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3.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列举并解释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三个主要因素。
(3)运用生长发育评价指标,评价一名6岁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2. 答案:(1)儿童生长发育基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
(2)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遗传、营养、环境、疾病等。
(3)生长发育评价示例:根据身高、体重、年龄等数据,计算出该儿童的BMI值,然后根据BMI值所在范围,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应用掌握程度如何?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生长发育评价指标,如头围、胸围、上臂围等,并尝试运用这些指标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综合评价。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其评价儿科学课件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其评价儿科学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学会使用生长发育的常用评价指标,并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评价。
3. 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常见问题,并掌握相应的评价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生长发育的常用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教学重点: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生长发育曲线图、身高体重秤。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儿童生长发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长发育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讲解生长发育的常用评价指标。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使用身高体重秤,测量并记录组内成员的身高、体重,计算BMI指数。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使用生长发育曲线图进行儿童生长发育评价。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案例,独立完成儿童生长发育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基本原理2. 生长发育常用评价指标:身高、体重、BMI、头围、胸围等。
3.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生长发育曲线图、生长速度等。
七、作业设计身高:110cm,体重:18kg,头围:50cm,胸围:60cm。
2. 答案:根据生长发育曲线图,该5岁儿童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均在正常范围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长发育评价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准确性。
2. 拓展延伸:介绍生长发育异常的评价方法,如生长激素缺乏症、肥胖症等。
引导学生关注生长发育相关疾病,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长发育的常用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2. 使用生长发育曲线图进行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步骤。
3. 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评价方法。
一、生长发育的常用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1. 身高:身高是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通常使用厘米(cm)表示。
2. 体重:体重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通常使用千克(kg)表示。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介绍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是为了评估儿童身体发育状况而制定的一套参考指标和方法。
儿童的体格发育对其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准确评价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对于提供适当的保健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的相关内容。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的意义保障健康发展儿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评价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身体发育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保障儿童的健康发展。
提供个体化干预每个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都有所不同,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或保健专家提供个体化的干预措施,以满足儿童特定的生长需求。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指标生长曲线生长曲线是评估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工具。
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和身高,可以制作相应的生长曲线图,比较儿童的身高与同龄儿童的平均值,从而评估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
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是另一个常用的评估儿童体格发育的指标。
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通过比较儿童的BMI与同龄儿童的平均值,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存在体重过轻或超重的问题。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方法体检定期进行儿童体格发育评估的首选方法是体检。
体检内容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检查骨骼和肌肉发育情况,评估儿童的生殖器发育,观察儿童是否存在先天性畸形或异常。
系统回顾系统回顾是一种分析儿童体格发育状况的方法。
通过收集儿童的生长数据和发育过程中的问题,结合家族遗传特点和环境因素,综合评价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的误差和限制个体差异儿童的体格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同样年龄的儿童之间可能存在身高和体重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在评估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时,需要考虑个体差异的存在。
地区和民族差异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存在差异。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需要根据具体地区和民族的特点进行调整,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总结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是评估儿童身体发育状况的重要工具。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
研究生班讲义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王惠珊)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1、身长(length) 身长为头部、脊柱与下肢骨骼长度的总和。
新生儿出生时仅50厘米。
0~6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生后第2年身长共增长10厘米左右,以后儿童身高(height)每年增长值波动在5~7.5厘米左右。
接近青春期儿童身高每年增长达8厘米左右,女童较男童略早开始2年。
身高估算公式:2~10岁儿童身高(厘米)= 年龄 X 7 + 702、体重(weight) 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3公斤, 6个月内婴儿体重每月平均增长600克~700克,6~12个月体重每月平均增长250克~300克,之后儿童体重每年增长约2公斤。
接近青春期儿童体重每年增长可达6公斤左右。
体重估算公式:小于6月婴儿体重 = 出生体重(公斤) + 月龄 x 0.77~12月婴儿体重 = 6(公斤) + 月龄 x 0.251~10岁儿童体重(公斤)= 年龄 X 2 + 7(或8)3、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新生儿出生时头围34厘米,1岁内增长迅速,上半年8厘米,下半年4厘米,1岁时达46厘米。
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48厘米。
若有头小畸形,提示脑发育不良;若头围过大,则要怀疑脑积水。
4、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 胸廓与肺的发育可以用胸围测量。
胸围在第一年发育最快,1~1岁半超过头围,第二年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平均增长3厘米,以后每年平均增加约1厘米。
5、上臂围(arm circumference) 测量上臂围可以筛选营养不良儿童。
1~5岁儿童上臂围多在12.5~13.5厘米间,>13.5厘米示营养良好,<12.5厘米为营养不良。
6、坐高(sitting height) 坐高指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坐高可显示躯干的生长。
儿童1岁后身高增加主要是下肢增长,坐高占身高的比例随年龄而降低。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课件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课件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我们介绍了儿童生长发育的本质,它的特点以及它在个体生命发展中的重要性。
2. 评价指标:课程中,我们详细解析了如身高、体重、头围和胸围等关键指标,并讨论了它们的正常范围及其在评价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3. 评价方法:我们不仅讲解了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体重等评价方法的原理,还通过实际案例演示了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进行评估。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深刻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并认识到它在健康成长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关键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而如何灵活运用这些评价方法进行实际评估,则是我们教学中的难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们准备了一系列的辅助工具:精心设计的PPT课件、醒目的黑板以及充足的粉笔。
学生们则需要带上他们的笔记本和彩色笔,以便记录和整理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1. 我们通过展示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儿童生长发育图片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接着,我们深入讲解了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它的内涵和外延。
3. 随后,我们通过实例解析了各种评价指标,并讨论了它们在实际评价中的应用。
4. 我们重点演练了评价方法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化理解。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精心设计,以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为主题,详细列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如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使得学生能够一目了然。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设计得既实用又具有挑战性:1. 简述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列举并解释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主要评价指标。
3. 运用我们所学评价方法,对一个具体案例进行评估。
妇幼保健学--第八章儿童体格生长及其评价
此百分数显示了上、下身比例的改变,比坐高 绝对值更有意义。
坐 高
测量方法
婴幼儿仰卧位测量 顶臀长即为坐高
3岁以上的小儿坐在坐 高计凳上, 高计凳上,骶部紧靠量 板,挺身坐直测量
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
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
(四)头围
自眉弓上缘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 长度为头围。 反映脑、颅骨的发育。 头围测量在2 头围测量在2岁以下最有价值。 头围过小提示脑发育不良;过大 提示可能为脑积水。
体重
估算公式: 1~6个月小儿: 体重(kg)=出生体重(kg) +月龄× 体重(kg)=出生体重(kg) +月龄×0.7 7~12个月小儿: 12个月小儿: 体重(kg) =出生体重(kg) 体重(kg) =出生体重(kg) +6×0.7 + (月龄-6)× (月龄-6)×0.25 2~12岁小儿: 12岁 体重(kg)=年龄× 体重(kg)=年龄×2+8
头围
正常参考值
新生儿为34cm 新生儿为34cm 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均增长6cm 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均增长6cm 6个月时44cm 个月时44cm 1周岁时头围约46cm 周岁时头围约46cm 2岁时约为48cm 岁时约为48cm 5岁时为50cm 岁时为50cm 15岁时约为54~58cm,接近成人 15岁时约为54 58cm,接近成人
妇幼保健学
第八章 儿童体格生长及其评价
生长、发育的概念 生长、
生长:指小儿身体各器官、 生长:指小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 化。可用测量的方法表示其量的变化。 可用测量的方法表示其量的变化。 发育:指细胞、组织、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 的成熟。 的成熟。为质的变化。 的变化。
(一)生长发育评价标准的制定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
+2s
中上
102.5 103.3 104.1 104.9 105.7 106.4 107.2
+3s
上
106.3 107.2 108.0 108.8 109.7 110.5 111.2
单项指标评价法的优点: 简单易行 测量技术易掌握 较客观
量具较方便、简单、便宜
该评价法的缺点: 只能用单项指标评价,不能对小儿体形做评价,也不能
➢ 生长水平 ➢ 生长速度 ➢ 匀称度
教学资料整理
• 仅供参考,
对发育动态作评价
要对儿童的体型作出综合评价需要使用多项指标评价
—— 身高别体重评价法
男童的身高体重表 (身高别体重)
身高 -3s -2s -1s 平均值 +1s +2s +3s
厘米 下
中下
中- (中位数) 中+
中上
上
……
118.0 16.1 17.9 118.5 16.2 18.0 119.0 16.4 18.2 119.5 16.6 18.4
常用的身长(高)计算公式 2 ~ 12岁儿童身高(cm)= 年龄(岁)×7 + 77
头围、牙齿
➢ 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 牙齿:是临床常用的观察指标,也是骨 成熟的一个主要指标。
(口腔保健科专题)
三、体格生长的测量(托幼机构)
1、常用测量指标:体重、身高 2、常用指标的测量及注意事项:
常用指标的测量及注意事项
❖ 儿童营养不良包括: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 此类小儿应列入体弱儿管理
体格发育评价注意事项:
1、准确计算年龄到“月” 2、准确测量(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
量部位) 3、使用国家统一推荐使用的评价标准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体格评价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1、身长(length)身长为头部、脊柱与下肢骨骼长度的总和。
新生儿出生时仅50厘米。
0〜6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生后第2年身长共增长10厘米左右,以后儿童身高(height)每年增长值波动在5〜7.5厘米左右。
接近青春期儿童身高每年增长达8 厘米左右,女童较男童略早开始2年。
身高估算公式:2〜10岁儿童身高(厘米)=年龄X 7 + 702、体重(weight)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3公斤,6个月内婴儿体重每月平均增长600克〜700克,6〜12个月体重每月平均增长250克〜300克,之后儿童体重每年增长约2公斤。
接近青春期儿童体重每年增长可达6公斤左右。
体重估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于6月婴儿体重=出生体重(公斤)+月龄x 0.77〜12月婴儿体重=6(公斤)+月龄x 0.251〜10岁儿童体重(公斤)二年龄X 2 + 7(或8)3、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新生儿出生时头围34 厘米,,1岁内增长迅速,上半年8 厘米,下半年4厘米,1岁时达46厘米。
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48厘米。
若有头小畸形,提示脑发育不良;若头围过大,则要怀疑脑积水。
4、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胸廓与肺的发育可以用胸围测量。
胸围在第一年发育最快,1〜1 岁半超过头围,第二年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平均增长3厘米,以后每年平均增加约1厘米。
5、上臂围(arm circumference)测量上臂围可以筛选营养不良儿童。
1〜5岁儿童上臂围多在12.5〜13.5厘米间,>13.5厘米示营养良好,<12.5厘米为营养不良。
6、坐高(sitting height)坐高指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坐高可显示躯干的生长。
儿童1岁后身高增加主要是下肢增长,坐高占身高的比例随年龄而降低。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技术规范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技术规范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技术规范是指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评估的一系列指标和方法的规范。
它是基于对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和观察,对儿童进行系统、科学地评估和监测的标准。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情况、早期发现和干预发育异常,以及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计划有着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技术规范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一、评价儿童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评价儿童体重时,应注意儿童的年龄和性别。
儿童的体重可以根据生长曲线进行评估,标准的生长曲线应包括年龄、性别和地区因素。
2.身高:身高是评价儿童生长的重要指标。
评估儿童身高时,应采用标准的身高测量方法,如使用专业的身高测量仪器,并确保儿童站立直立。
3.头围:头围是评价婴儿脑部发育的指标。
测量婴儿头围时,应将卷尺围绕于额部前突点、顶部和枕部,确保卷尺紧贴皮肤,且松紧适宜。
4.胸围:胸围是评价儿童胸廓发育的指标。
测量儿童胸围时,应将卷尺围绕在乳头水平线上,确保卷尺松紧适宜。
二、儿童体格生长评价的方法1.基于生长曲线的评价:通过与标准的生长曲线进行比对,评估儿童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等指标的生长状况。
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和地区因素,判断是否存在生长发育异常。
2.生长类型的评价: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生长过程,判断儿童的生长类型,如生长速度,生长曲线的形态等。
根据生长类型的评价结果,可以判断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3.日常观察与记录:通过观察儿童的饮食、睡眠、精神状态等日常活动,并进行记录,以了解儿童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有规律。
观察儿童是否存在生长发育异常的风险因素。
三、儿童体格生长评价的技术要求1.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儿童体格生长时,应使用科学、准确的评价方法,如使用标准的测量工具、参考标准的生长曲线等,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评价结果的对象性和客观性:评价儿童体格生长时,应尽可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对象性,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儿童的身体发育是评价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儿童的体格发育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发育异常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是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结合相关的生理指标和数据,制定出来的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能够帮助医生和家长全面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首先,儿童的身高体重是最基本的生长发育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应该与其年龄相适应,符合相应的生长发育曲线。
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应该是逐渐减缓的,即所谓的“生长曲线”。
如果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速度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就需要引起重视,可能存在生长发育异常的问题。
其次,儿童的头围和胸围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头围的增长与脑部发育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头围的增长应该与身高和体重的增长相匹配。
而胸围的增长则反映了儿童的胸廓和肺活量的发育情况,对儿童的呼吸功能和体能发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另外,儿童的牙齿发育情况也是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牙齿的换牙过程和牙齿的排列情况能够反映出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如果儿童的牙齿发育过早或者过晚,都可能意味着潜在的生长发育问题。
最后,儿童的生殖器官发育情况也是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青春期前的儿童来说,生殖器官的发育情况能够反映出其内分泌系统的正常与否,对于青春期后的儿童来说,生殖器官的发育情况则能够反映出其性成熟的程度。
总之,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来进行评价。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能够帮助医生和家长及时发现和解决儿童的生长发育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干预,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儿童体格生长与评价
儿童体格生长与评价儿童体格生长与评价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评估儿童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的过程,它是儿童健康发展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儿童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的检测与评估,可以了解儿童的生长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下面将从儿童体格生长的指标、儿童体格评价的方法和意义以及儿童体格生长评价的应用角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儿童体格生长指标1.身高:反映儿童的身体高度,常用单位是厘米。
身高的增长是儿童发育过程中最明显、最直观的变化之一,也是最易于观察和测量的指标之一2.体重:反映儿童身体的质量,常用单位是千克。
体重的增长是儿童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儿童健康的评估和饮食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3.头围:反映儿童头部的大小,常用单位是厘米。
头围的增长与儿童脑部的发育有关,是评估儿童脑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
4.胸围:反映儿童胸部的大小,常用单位是厘米。
胸围的增长与儿童肺部和心脏的发育有关,是评估儿童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
二、儿童体格评价的方法和意义儿童体格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生长曲线图、身高与体重的百分位数和BMI指数等。
1.生长曲线图:将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并绘制成曲线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儿童的生长状况。
生长曲线图通常按照年龄、性别和种族进行划分,能够提供详细的生长参考标准,帮助评估儿童是否存在发育迟缓、超重或肥胖等问题。
2.百分位数: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可以通过百分位数来表示。
百分位数是指将儿童的项指标与同龄儿童相比,确定其所处的百分比位置。
例如,一个身高百分位数为50%,意味着该儿童的身高处于同龄儿童中的中位数水平。
3. BMI指数:BMI(Body Mass Index)指数是用来评估儿童体重和身高之间关系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通过比较儿童的BMI指数与同龄儿童的平均值,可以评估儿童的体重状况,判断是否存在超重或肥胖等问题。
幼儿体格的生长特征及评价
幼儿体格的生长特征及评价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体格的生长特征对于幼儿的健康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期的体格生长主要表现为身高、体重、头围等方面的变化。
在评价幼儿体格生长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遗传、营养、运动等。
幼儿的身高是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0-3岁的阶段,幼儿的身高增长迅速,每年约增长10-12厘米。
这一阶段的身高增长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父母身高较高,那么幼儿的身高也会相对较高。
此外,营养也是影响幼儿身高的重要因素,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可以促进幼儿身高的增长。
幼儿的体重也是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幼儿的体重会有明显的增加,之后每个月的体重增长速度逐渐减缓。
在3岁之前,幼儿的体重增长主要受到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影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摄入量可以保证幼儿的体重增长正常。
此外,幼儿的体重增长也与运动有关,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幼儿的体重。
幼儿的头围也是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头围是反映幼儿脑部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正常的头围增长可以说明幼儿的大脑发育良好。
头围的增长主要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最为明显,之后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幼儿的头围增长主要受到遗传和营养的影响,营养充足的幼儿头围增长较快。
综合评价幼儿的体格生长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方面的变化。
在评价幼儿的体格生长时,需要综合考虑幼儿的遗传背景、营养状况、运动情况等。
如果幼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并且与同龄幼儿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那么可以认为幼儿的体格生长正常。
此外,还需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发育情况,如果幼儿在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的发展也正常,那么可以进一步确认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发展良好。
总结起来,幼儿体格的生长特征主要表现为身高、体重、头围等方面的变化。
幼儿的体格生长受到遗传、营养、运动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在评价幼儿的体格生长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并与同龄幼儿进行比较,以确定幼儿的体格生长是否正常。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四、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 感知的发育(sense and perception)
- 视感知发育
• 新生儿: 2个月: 20 cm视物清晰 头眼协调,目光水平跟随移动物体90°
4个月:
6个月: 1.5岁: 2岁: 5岁:
头眼协调好,目光跟随移动的物体180 °
眼手协调,目光跟随落地物体 区别形状 区别垂直线和横线 区别颜色
一、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营 疾
养 病
决定生长发育的潜力
孕母情况
生活环境
遗传
影响皮肤及毛发的颜色、 相貌特征、身材高矮、性成熟 的迟早、对疾病的易感性等, 也影响性格、气质和能力,体 重受遗传影响较小。
营养
营养是小儿生长发育 的物质基础,年龄越小受 营养的影响越大。
• 新生儿已存在痛觉,但不敏感,2个月才逐渐改善。 • 新生儿温觉比较敏感,对冷刺激比热刺激更明显。 • 新生儿触觉即高度敏感。 • 2~3岁:能辨别物体属性,如软硬、冷热、粗糙等。
生后 4~10 个月开始萌出,2~2.5 岁出齐, 12 个月不出为乳牙萌出延迟。 2 岁以内乳牙数=月龄﹣ (4~6)
三、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发育
• 肌肉与脂肪组织发育
▲ 肌肉组织:在胎儿期发育较差,生后随躯体 和四肢活增加逐渐发育。 ▲ 脂肪组织:主要是细胞数目增加和体积增大。 与营养和运动密切相关。
▲ 第1个条件反射:出生后 2 周左右即可形成,即抱起喂奶时出现吸吮动作。
四、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 神经系统发育
外观 神经细胞 髓鞘化 中枢 氧耗 同成人相似,但沟回浅,皮层薄 数量同成人,但树突、轴突短而少 4 岁左右完成 皮质下中枢较成熟 多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安医大-妇幼保健学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安医大-妇幼保健学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苏普玉第一节儿童体格发育一、相关概念生长(growth)是指细胞繁殖、体积的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机体各组织、器官在体积、重量和长度方面的增加以及化学成分的变化),属量变。
第一节儿童体格发育一、相关概念发育(development)指细胞、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和运动功能的获得(机体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成熟与完善),属质变。
第一节儿童体格发育一、相关概念成熟(maturity)生长发育结束时个体达到成熟,形态、功能全面达到成人水平,各器官、系统功能基本完善,骨骼钙化完成,性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
二、体格测量指标及其意义1.纵向测量●指标:身高(3岁以后)、身长(3岁以前)、坐高(3岁以后)、顶臀长(3岁以前)、上肢长、下肢长、手长、足长等。
●意义: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骨骼系统的生长有关,特别是长骨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在全身各个系统中,骨骼是最稳定的系统之一,受遗传因素控制作用较强,外界生活条件的影响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够得到体现。
所以纵向测量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长期营养、疾病和其它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过程。
2.横向测量指标围度测量指标: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大腿围和小腿围等。
径长测量指标:肩围、骨盆围、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头前后径和左右径等。
意义围度测量指标主要是骨骼发育和皮下脂肪的综合反映;他不仅反映骨骼和皮下脂肪的生长发育情况,而且也是某些脏器发育状况的反映。
如头围能很好反映大脑的发育状况,胸围能反映肺组织的发育状况。
径长测量指标发育相应器官的骨骼发育状况。
如反映骨盆的发育状况。
3.重量测量指标:体重。
意义:体重反映了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重量的总和,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和水分占主要成分。
体重可呈双向变化。
体重的下降。
可由远期或近期营养造成。
研究还表明,体重下降可预示群体中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以及有阻碍生长发育的危险因素存在。
儿童各期保健-安医大-妇幼保健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曹秀菁第一节新生儿保健一.新生儿分类a.按胎龄分足月新生儿:胎龄满37-42周过期产儿:胎龄大于42周一.新生儿分类b.按出生体重分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g-4000g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2500g(<1500g为极出生体重出生儿)巨大儿:>4000g一.新生儿分类c.按出生后日龄分中期新生儿: 出生后1-2周晚期新生儿:出生满2周以上二.新生儿生理特点1.外观特点提示有窒息征象。
皮肤表面有一层薄的白色胎脂。
头尾超过胸围。
腹部膨隆、柔软。
四肢较短,呈外展屈曲。
指甲(趾)长到指(二.新生儿生理特点2.呼吸、消化特点第一声啼哭声为新生儿建立了正常呼吸功能但呼吸浅,速率快,约为30-50次/分钟,心率为120-140次/分钟,血液循环也有胎盘循环变为肺循环。
二.新生儿生理特点3.消化系统•哺乳:足月新生儿吸吮和吞咽反射强,所以,娩即可哺乳。
但新生儿胃容量较小,胃呈水平位,约肌尚不能完全关闭,故哺乳后出现溢乳二.新生儿生理特点3.消化系统‚大便: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左右开始出现胎粪,呈绿色或黑色粘稠糊状。
若24小时内仍不见胎粪,应检查有无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等。
以后,随着哺乳,大便转化为过渡性大便,后逐渐转为黄色。
二.新生儿生理特点4.免疫系统从母体获得的IgG对多种传染病有抵抗能力产儿从母体获得IgG少,IgA、IgM不能通盘屏障,因而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二.新生儿生理特点5.体格发育新生儿平均身长50cm,体重3kg。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一周内,由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快。
加之,体液失,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通常在第二周复到出生时体重。
二.新生儿生理特点6.生理性黄疸和暂时性凝血障碍生理性黄疸:正常新生儿生后第2-3天皮肤,口腔黏膜发生黄疸。
二.新生儿生理特点生理性黄疸发生机理:•宫内时胎儿血氧分压低,免除后血氧分压受热增高,致加速破坏,产生过多的未结合胆红素。
‚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肝细胞转化间接胆红素能力只有1%-2%,不能将过多的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ƒ胆道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结合胆红素转化为尿液排除一般持续7-10天,自行消失。
安医大儿童保健学课件02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其评价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作为专业工作者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作为家长儿童心理行为可以 测量吗?从心理行为的表现 可以推导他的年 龄?是即时行为还是具有预测效率?我的孩子的表现是什么水平?异常吗?有和后果?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心理行为发育评价的前提是获得儿童发育不同方面的信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如何获得信息?测量传统的心理测验现代的脑功能测验观察自然观察实验观测问卷封闭的开放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测验法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测验法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观察法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问卷法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问卷法气质特征含义举例活动水平运动时间与不活动时间的比例“他宁可坐着也不愿意动”,“他整天动个不停”生理功能的规律性饥饿、排泄、睡眠、觉醒的规律性“他晚上8点按时睡觉”,“他每天饥饿的时间都不一样”接触能力对陌生的人或陌生的环境的反应能力“他喜欢新来的人”,“他对每一种新事物开始都拒绝”适应性花多长时间才能适应新的刺激“他很快与新来的人相处”,“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时他总是感到不安”反应强度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强烈程度“他从不痛哭流涕”,“她高兴时呼叫,不高兴时喜欢哭”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通过谁获得信息?儿童本人监护人其他知情者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获得什么信息?发育的一个方面发育的多个方面依恋类型气质类型多动行为智力早期运动言语社会操作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怎样评价?常模(Norm):常模是指某种心理测验对被试集团的标准化样本的标准化测试,可获得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结果,这个标准量数,即称为常模。
常模是我们对个体测验结果提供比较和解释的标准。
我们对个体测试结果的解释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常模样本的代表性。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怎样评价?Ⅰ.均数(Mean)Ⅱ.标准分(Standard Score):原始分的意义非常有限,往往不具有可比性。
※线性转换的标准分:当测量团体的原始分呈正态分布时,获得线性转换的标准分。
标准差分(Standard Deviation Score),“Z分”是最基本的线性转换标准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体格发育及其评价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苏普玉第一节儿童体格发育一、相关概念生长(growth)是指细胞繁殖、体积的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机体各组织、器官在体积、重量和长度方面的增加以及化学成分的变化),属量变。
第一节儿童体格发育一、相关概念发育(development)指细胞、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和运动功能的获得(机体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成熟与完善),属质变。
第一节儿童体格发育一、相关概念成熟(maturity)生长发育结束时个体达到成熟,形态、功能全面达到成人水平,各器官、系统功能基本完善,骨骼钙化完成,性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
二、体格测量指标及其意义1.纵向测量●指标:身高(3岁以后)、身长(3岁以前)、坐高(3岁以后)、顶臀长(3岁以前)、上肢长、下肢长、手长、足长等。
●意义: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骨骼系统的生长有关,特别是长骨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在全身各个系统中,骨骼是最稳定的系统之一,受遗传因素控制作用较强,外界生活条件的影响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够得到体现。
所以纵向测量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长期营养、疾病和其它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过程。
2.横向测量指标✓围度测量指标: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大腿围和小腿围等。
✓径长测量指标:肩围、骨盆围、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头前后径和左右径等。
▪意义围度测量指标主要是骨骼发育和皮下脂肪的综合反映;他不仅反映骨骼和皮下脂肪的生长发育情况,而且也是某些脏器发育状况的反映。
如头围能很好反映大脑的发育状况,胸围能反映肺组织的发育状况。
径长测量指标发育相应器官的骨骼发育状况。
如反映骨盆的发育状况。
3.重量测量指标:体重。
意义:体重反映了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重量的总和,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和水分占主要成分。
体重可呈双向变化。
体重的下降。
可由远期或近期营养造成。
研究还表明,体重下降可预示群体中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以及有阻碍生长发育的危险因素存在。
新生儿和婴儿体重的测量误差比身高小,此期体重可有效地反映营养状况。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1.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头尾规律:躯体发育: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儿童头部生长快于躯干和四肢。
2个月的胎儿头长为身长的1/2,出生时为身长的1/4,而成人头长为身长的1/8大运动发育:人类大运动发育亦遵循头尾发展规律。
抬头(2个月)翻身(4个月)坐(6个月)滚(7个月)大运动发展程序爬(8个月)走(12个月)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1.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近侧发展律(离心律)●体格发育:在婴幼儿期,儿童体格发育表现形式之一为躯干的生长先于四肢,四肢的近端生长先于远端,称之为近侧发展规律。
●手部动作:新生儿期只会上肢无意识乱动;4~5个月开始有取物动作,一把抓;10个月是才会用手拿东西;两岁左右才更准确。
简单摆弄(16周)大小鱼际(20周)四指和手掌(22周)拇指和四指(24 周)手抓握动作的发展程序拇指和食指(26周)一手传到另一只手(28周)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1.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向心律:⏹体格发育:在青春期,青少年身高发育遵循由足至小腿、大腿再到躯干的发育规律。
上肢突增的顺序依次为手、前臂和上臂。
⏹骨骺愈合:手的骨骺愈合由远及近顺序依次为:指骨末端、中端、近端、掌骨、腕骨、桡骨和尺骨近端。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2.生长发育的轨迹现象和关键期⏹轨迹现象(canalization):体格发育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和环境的压力使儿童向一定的方向发展。
⏹轨该轨迹有动态的、复杂的调控系统,其中遗传基因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2.生长发育的轨迹现象和关键期赶上生长(catch-up growth):它尽力使正在生长中的个体在群体中保持有限的上下波动幅度。
一旦出现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等不良影响,会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迟滞;而一旦这些阻碍因素被克服,儿童会立即表现出向原有生长轨道靠近和发展的强烈倾向。
有人把这种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叫做展赶上生长。
赶上生长的速度如何才是最佳?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2.生长发育的轨迹现象和关键期关键期(critical period;sensitive period): Lorenz20世纪30年代发表了《动物的情感世界》一文,引入“印迹”(imprinting)概念,即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特征,在出生后一定时期表现出来,并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固定下来,影响今后的行为;一旦超过这一时期,则行为就不会出现。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3.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体格发育的连续性:虽然各个时期生长发育的速度存在差异,但是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发育中的个体一直在连续发育。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3.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体格发育的阶段性:从生长发育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有的时期快,有的时期慢,因此生长发育速度曲线成波浪式。
●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是在胎儿4个月至出生后1岁,第二次是青春发育早期。
体格发育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从胎儿4个月至出生后1年,是人类发育的第一个时期,身高、体重的生长都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称之为第一生长突增期;●第二阶段:2岁至青春期前,生长速度减慢并保持稳定,直至青春期前期,称之为稳定生长期,在此期中,部分儿童可见生长加速现象,多出现在6~7岁;●第三阶段:青春期发育开始后(女童约9~10岁,男童约10~12岁)生长速度再次加快,这是人类发育的第三时期,称之为第二生长突增期;●第四阶段:青春期突增后3年,生长速度下降,女性17~18岁,男性19~20岁,身高基本停止,这是人类发育的第四个时期,称之为生长渐止期。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4.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不同的组织分化发育成器官,不同的器官相互结合完成特定的功能便构成不同的系统。
器官、系统的发育类型,又称为器官、系统的生长,模式,是指器官、系统的成熟度随年龄而发生的变化。
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不是以同一样的速度和同一情况进行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4.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一般型代表组织器官: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骨骼、肌肉系统、主要脏器、血量等。
发育特点:有两个突增时期,即胎婴儿期和青春期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4.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型●代表组织器官:脑、脊髓、视觉和听觉器官、颅骨等。
●发育特点:发育最早,在6岁以前发育最快,特别是3岁以前,只有一个生长突增期。
(出生时脑重已达成人的25%,而此时体重只有成人的5%左右;6岁时脑重达1200克,约占成人的90%。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4.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淋巴系统型代表组织器官:淋巴结、胸腺、扁桃体等淋巴器官。
发育特点:在儿童其生长很快,到12岁左右发育到人一生的最高峰(成人的200%),随后我们的淋巴组织开始缩小在12岁时我们可以触及儿童颌下淋巴结节和腹股沟淋巴结,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但在8岁之前或20岁以后还能触及淋巴结则是一种异常情况。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4.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生殖系统型代表组织器官:除子宫以外的生殖器官。
发育特点:发育最晚,在青春发育期以前,生殖系统一直处于幼稚期,到了青春发育期我们的生殖系统开始加速发展,在短短的10年左右我们的生殖系统便发育成熟。
三、体格发育的年龄特征4.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子宫型代表组织器官:子宫、肾上腺。
发育特点:出生时体积较大,以后很快变小,随后保持幼稚状态,直至青春发育开始萌发,并和其他生殖系统一道发育成熟。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1.身高/生长出生时:达50cm,其中50%以上在妊娠中期完成。
出生后第一年:达25cm(女)~26cm(男)前半年每月增长约2.5cm0~6个月身长/身高(cm)=出生身长+月龄×2.5后半年每月增长1.2cm7~12个月(cm)=前半年身长+(月龄-6)×1.2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1.身高/生长出生后第二年:增长10cm ,平均月增长0.8cm第二年=第一年身长(75cm)+(月龄-12)×0.8 2岁后直至青春发育期:女童约在9~10岁,男童约在11~12岁),平均每年增长6~9cm以上。
2~10岁身长/身高cm=85+(年龄-2)*7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2.体重出生时:男婴为3.3±0.4Kg,女婴为3.2±0.4Kg10个妊娠月体重达3Kg,其中70%以上在妊娠后3个月完成 出生后第一年:出生后头3个月每月增加约700-1000g,3-6月每月平均增加约600-800g。
出生后1-6个月的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8 7-12个月每月平均体重增加约350g7-12个月(Kg)=出生体重+6×0.8+(月龄-6)×0.35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2.体重满1岁至10岁每年体重增加约2Kg1-10岁体重(Kg)=8+年龄×2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3.头围☐出生时:头围约34cm☐第一年:前半年增长约9cm,后半年增长约3cm(46cm)☐第二年:增长2cm,达48cm☐第三年:增长1-2cm,☐5岁时约50cm☐10岁时为52cm☐15~16岁达54~58cm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4.胸围☐出生时: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1岁时:胸围赶上头围(46cm)☐在1岁至青春期前(约10岁左右):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年龄(周龄)-1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5.颅骨◆前囟:前囟有两块额骨和两块顶骨组成,呈菱形。
出生时约为1.5~2cm,在生后数月随头围的增大而稍变大。
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多在1~1.5岁闭合。
◆后囟:出生或出生后2~3个月闭合。
◆骨缝:在生后稍分开,3~4月闭合。
早闭可见于小头畸形;晚闭可见于佝偻病、脑积水或克饤病。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6.脊柱新生儿:脊柱仅呈轻微后凸;3个月左右:随着抬头动作的发育,出现颈椎前凸;6个月左右:能坐时出现胸椎后凸;1岁左右: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6~7岁:这3个自然弯曲才为韧带固定。
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7.牙齿乳牙:20颗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盟出;12个月尚未出牙者可视为异常;最晚2.5岁出齐;2岁以内的乳牙数=月龄-(4~6)①②③④⑥⑤⑧⑦⑩⑨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四、体格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7.牙齿恒牙:28~32颗6岁左右开始盟出第一颗恒牙,第一恒磨牙,位于第二乳磨牙之后,7~8岁开始乳牙按盟出的先后顺序逐个脱落,代之以恒牙(其中,第1、2双尖牙代替第1、2乳磨牙);12岁左右盟出第2恒磨牙;18岁以后出现第3恒磨牙(智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