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案例分析题
关于工程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关于工程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960be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9.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工方”)于2019年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施工方负责开发商开发的某住宅小区的建设工程。
合同约定工期为18个月,合同总价为人民币1亿元。
合同签订后,施工方按照约定进行了施工,但工期延误,实际工期超过24个月。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的原因,导致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开发商多次要求施工方整改,但施工方未按期完成整改。
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因工期延误、工程质量问题及工程款支付等问题产生纠纷。
二、争议焦点1. 施工方是否构成违约,应承担何种责任?2. 开发商是否应支付工程款,以及支付比例如何确定?3. 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如何划分?三、案例分析(一)施工方违约责任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施工方未按合同约定工期完成工程,且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已构成违约。
1. 工期延误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施工方未按合同约定工期完成工程,给开发商造成了工期延误损失,应承担工期延误违约责任。
2. 工程质量问题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给开发商造成了经济损失,应承担工程质量问题违约责任。
(二)工程款支付及比例确定1. 工程款支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施工方违约,开发商有权要求施工方支付违约金。
建筑实务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建筑实务案例分析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3bb4d6cc17552706220892.png)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背景资料某写字楼工程,地下 1 层,地上 10 层,当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时,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整了装修施 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了装饰工程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如下图: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一事件:事件一: 工作 E 原计划 6 天,由于设计变更改变了主要材料规格与材质,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E 工作计划改为 9天完成,其他工作与时间执行网络计划。
事件二:一层大厅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一盏大型水晶灯(重 100kg )安装在吊顶工程的主龙骨上。
事件三: 由于建设单位急于搬进写字楼办公室, 要求提前竣工验收, 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技术人员, 施工 单位项目经理及设计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竣工验收。
2.用标号法找关键线路,计算工期,如下图所示。
则实际关键线路为:问题:1.指出本装饰工程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工作),计算计划工期。
2.指出本装饰工程实际关键线路(工作),计算实际工期。
3.水晶灯安装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竣工验收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答案: 1.用标号法找关键线路,计算工期。
如下图所示。
则计划关B -C ―F -G ;计划工期为 17 天。
B - E ―H ;实际工期为 19 天。
3.不正确。
因为根据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必须增设附加吊杆。
4.不妥当。
因为竣工验收应分为三个阶段:(1)竣工验收的准备:施工单位自查合格。
(2)初步验收(预验收):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填写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将全部资料报送监理单位,申请竣工验收。
经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向建设单位提出质量评估报告。
(3)正式验收: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组由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
案例二背景资料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 23723 ㎡,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 1 层,地上 12 层,首层高 4.8m,标准层高3.6m,顶层房间为有保温层的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
建筑工程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建筑工程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eb2bb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0d.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企业,乙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
2010年,甲公司通过投标获得了乙公司开发的某住宅小区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
双方签订了一份施工合同,约定甲公司负责该住宅小区的土建、安装、装饰装修等工程的施工,工期为2年。
合同中还约定,甲公司需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支付乙公司一定的工程款,并在工程竣工后一年内办理产权证。
在施工过程中,甲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施工任务,并于2012年完成了竣工验收。
然而,在办理产权证的过程中,甲公司发现乙公司提供的土地使用权证存在瑕疵,导致无法办理产权证。
甲公司多次与乙公司协商,要求乙公司承担相应的责任,但乙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
无奈之下,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二、争议焦点1. 乙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2. 乙公司应当承担何种违约责任?三、案例分析1. 乙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公司提供的土地使用权证存在瑕疵,导致甲公司无法办理产权证,属于乙公司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因此,乙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2. 乙公司应当承担何种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以下违约责任:(一)继续履行;(二)采取补救措施;(三)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乙公司提供的土地使用权证存在瑕疵,导致甲公司无法办理产权证,给甲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
因此,乙公司应当承担以下违约责任:(1)继续履行:乙公司应当尽快解决土地使用权证的问题,协助甲公司办理产权证。
(2)赔偿损失:乙公司应当赔偿甲公司因无法办理产权证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乙公司提供的土地使用权证存在瑕疵,导致甲公司无法办理产权证,属于乙公司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
![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ad293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1.png)
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
一、项目背景
某市政府决定在市区新建一座高层办公楼,该项目旨在提升市政府形象,满足办公需求,提升城市的现代化程度。
二、项目规划
1.选址:根据市区规划,选址在市中心的空地上,确保便捷交
通和视觉效果。
2.设计:由知名建筑设计公司负责,确保建筑外观独特、现代化,内部满足办公需求。
3.施工:选择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建筑施工团队,制定
合理的施工计划,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三、施工过程
1. 土地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安全和施工条件。
2. 基础建设:进行地基加固和深基坑支护,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
3. 主体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包括框架和墙体的搭建。
4. 室内装饰:进行办公楼内部的装修,包括地板铺设、墙面涂料、照明等。
5. 外立面施工:完成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确保建筑的外观效果。
6. 环境工程:进行环境工程,包括供水、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安装。
7. 室内设施:安装电梯、空调等办公楼必备设施,确保正常使用。
四、案例总结
该高层办公楼项目按照规划和设计完成的,从选址到施工均经过精心安排和操作。
在施工过程中,团队注重质量和安全,确保了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使用效果。
项目完成后,市政府的形象得到提升,办公环境满足了需求,展示了城市的现代化。
该案例展示了一个成功的建筑工程项目,从规划到施工都经过了认真的考虑和操作。
在实践中,注重质量、安全和合理施工计划的制定是确保工程顺利完成的关键。
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可以为今后的建筑工程项目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全国监理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
![全国监理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https://img.taocdn.com/s3/m/f0a64e6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a.png)
全国监理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本试卷均为案例分析题(共6题,每题20分)。
要求分析合理,结论正确;有计算要求的,应简要写出计算过程。
试题一(20分)某工业项目有较多的焊接作业,在焊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现场有一些易燃材料存在火灾乃至爆炸隐患。
专业监理工程师口头要求操作人员暂停焊接,将易燃材料清除出现场后再继续焊接。
但焊接人员认为清理现场易燃材料不是他们的事,且工期紧迫,因而仍继续焊接作业。
该工程于2013年11月1日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2016年1月该工程供热系统的部分供热管道出现漏水,导致业主停产检修。
经检验发现,漏水部分的供热管道的管壁太薄,与原设计文件要求不符,且与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报验的材料不符。
如果全部更换厂房供热管道需工程费50万元,同时将造成该厂部分车间停产,经济损失30万元。
对此,业主提出如下要求:(1)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更换厂房全部供热管道,并赔偿停产损失的80%(共计人民币24万元);(2)要求监理单位对更换供热管道施工进行免费监理,并对停产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赔偿停产损失20%(共计人民币6万元);施工单位对业主的要求答复如下:该厂房供热管道已超过保修期限,因而不予保修,也不同意返工,更不同意赔偿停产损失。
问题:1.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此火灾和爆炸隐患应如何处理?2.施工单位应承担什么责任?说明理由。
3.指出建设单位提出要求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4.对供热管道漏水问题,监理单位应承担什么责任?【参考答案】1.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此火灾和爆炸隐患应如何处理?答:(1)工程监理单位对此火灾和爆炸隐患应按以下方式进行处理: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建设法规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建设法规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bc936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7.png)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行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然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违规建设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和居民生活。
本案例将以某房地产开发商违规建设为例,分析其违规行为、法律依据及处理结果。
二、案情简介某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于2015年取得一块位于市区中心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设一栋住宅楼。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采取了以下违规行为:1. 未按规划审批要求进行建设。
开发商在未取得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改变了建筑设计方案,将原本规划的住宅楼层数由18层增至24层。
2. 未按规划要求进行绿化。
开发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按规划要求进行绿化,导致绿化面积严重不足。
3. 未按规划要求进行配套设施建设。
开发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按规划要求建设地下停车场、公共设施等配套设施。
4. 违规使用建筑材料。
开发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存在安全隐患。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审批要求进行建设,不得擅自改变建筑设计方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城市绿化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设计要求,确保绿化面积。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规划要求进行配套设施建设。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合格的建筑材料。
”四、处理结果1. 规划部门责令开发商立即停止违规建设,并依法撤销了其规划许可证。
2. 建设部门对开发商使用的不合格建筑材料进行了没收,并处以罚款。
3. 绿化部门要求开发商按照规划要求进行绿化,并对其进行了罚款。
4. 质量监督部门对开发商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存在安全隐患,要求其立即整改。
工程施工案例分析题(3篇)
![工程施工案例分析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bd0ca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7.png)
第1篇一、案例分析背景某住宅小区工程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包含住宅楼、商业楼、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
该项目由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某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工程进度滞后、质量不达标、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
以下是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几个典型案例。
二、案例分析1. 工程进度滞后(1)原因分析: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执行不到位,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及设计变更频繁等原因,导致工程进度滞后。
(2)案例分析:针对该问题,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确保工程进度。
2. 质量不达标(1)原因分析: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对原材料质量把关不严、施工工艺不规范、验收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2)案例分析:针对该问题,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完善验收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3. 安全事故频发(1)原因分析: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2)案例分析:针对该问题,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三、案例分析总结1.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确保工程进度。
2. 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完善验收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4. 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5. 强化项目负责人责任,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四、案例分析启示通过本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1. 施工单位应重视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问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试题(一)参考答案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试题(一)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59567802d276a201292e66.png)
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案例一】【问题1参考答案】A工程的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进口设备抵岸价=货价+海外运输费+海外运输保险费+关税+增值税+外贸手续费+银行财务费用货价=600〔万美元〕海外运输费=300×1000=30〔万美元〕海外运输保险费=600×0.2%=1.2〔万美元〕银行财务费=600×0.5%=3〔万美元〕到岸价〔CIF价〕=600+30+1.2=631.2〔万美元〕关税=631.2×25%=157.8〔万美元〕增值税=〔631.2+157.8〕×17%=134.13〔万美元〕进口设备抵岸价=600+30+1.2+157.8+134.13+9.468+3=935.598〔万美元〕=5800.7076〔万元〕进口设备运杂费=〔500×0.5×1000+50×1000〕110000+5800.7076×〔0.1%+0.3%〕=47.402〔万元〕进口设备购置费=5800.7076+47.402=5848.11〔万元〕国产设备购置费=国产设备原价+运杂费=9500×〔1+0.3%〕=9528.5〔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国产设备购置费+进口设备购置费〕×〔1+费率〕=〔9528.5+5848.11〕×〔1+4%〕=15991.67〔万元〕【问题2参考答案】A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3000×〔1+15%〕×〔1+18%〕×〔1+4.5%〕×〔1+3.41%〕=4399.26〔万元〕【问题3参考答案】B工程的建设期贷款利息:实际利率=〔1+8%/4〕4-1=8.24%第一年建设期贷款利息=50000×30%/2×8.24%=618〔万元〕第二年建设期贷款利息=〔50000×30% +618+50000×50%/2〕×8.24%=2316.92〔万元〕第三年建设期贷款利息=〔50000×80%+618+2316.92+50000×20%/2〕×8.24%=3949.84〔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总额=618+2316.92+3949.84=6884.76〔万元〕【问题4参考答案】拟建工程主厂房工艺设备投资C2=C1f〔Q2/Q1〕n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30000×〔4.5×105/3×105〕0.8×1.1=45644.3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设备、建、安、其他建设费总额=45644.34×〔1+1×10%+1×20% +1×10%〕+1000=64902.08〔万元〕根本预备费=64902.08×10%=6490.21〔万元〕涨价预备费P=∑I t[〔1+f〕m〔1+f〕0.5〔1+f〕t-1-1]式中,I t——建设期第t年的静态投资;f——建设期物价年均上涨率;m——从投资估算到开工的日期;t——建设期的某一年。
建筑工程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b58d6d4b35eefdc8d333a9.png)
目录【案例分析题一】 (2)【案例分析题二】 (5)【案例分析题三】 (7)【案例分析题四】 (9)【案例分析题五】 (12)【案例分析题六】 (13)【案例分析题七】 (15)【案例分析题八】 (18)【案例分析题九】 (21)【案例分析题十】 (23)【案例分析题十一】 (26)【案例分析题十二】 (29)【案例分析题十三】 (32)【案例分析题十四】 (33)【案例分析题十五】 (36)【案例分析题十六】 (38)【案例分析题十七】 (40)【案例分析题十八】 (43)【案例分析题十九】 (45)【案例分析题二十】 (47)【案例分析题二十一】 (50)【案例分析题二十二】 (52)【案例分析题二十三】 (54)【案例分析题二十四】 (56)【案例分析题二十五】 (58)【案例分析题二十六】 (61)【案例分析题二十七】 (63)【案例分析题二十八】 (65)【案例分析题二十九】 (68)【案例分析题三十】 (72)【案例分析题三十一】 (76)【案例分析题三十二】 (79)【案例分析题三十三】 (83)【案例分析题三十四】 (87)【案例分析题三十五】 (91)【案例分析题三十六】 (94)【案例分析题三十七】 (99)【案例分析题三十八】 (101)【案例分析题一】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05000m2,混凝土现浇结构,筏板式基础,地下3层,地上12层,基础埋深12.4m,该项工程位于繁华市区,施工场地狭小。
工程所在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下水流从北向南。
施工单位的降水方案计划在基坑南边布置单排轻型井点。
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基坑进行验槽,并对基底进行了钎探,发现地基东南角有约350 m2软土区,监理工程师随即指令施工单位进行换填处理。
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时,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阳台在拆模时沿阳台根部发生断裂,经检查发现是由于施工人员将受力主筋位置布置错误所造成的。
事故发生后,业主立即组织了质量大检查,发现一层大厅梁柱节点处有露筋;已绑扎完成的楼板钢筋位置与设计图纸不符;施工人员对钢筋绑扎规范要求不清楚。
工程施工案例分析例题
![工程施工案例分析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9bd06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0.png)
工程施工案例分析:某大型购物中心建设项目一、工程背景某城市中心区域拟建一座大型购物中心,该项目占地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包括地上8层和地下2层。
主要功能分为商业区、办公区、餐饮区和停车场等。
工程采用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工程合同价为10亿元人民币,预计建设周期为2年。
二、施工过程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期,施工方进行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和施工现场勘察。
根据勘察结果,施工方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管理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同时,施工方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协调,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手续齐全。
2. 地下室施工地下室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环节。
施工方采用了明挖法和暗挖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基坑开挖,同时进行了降水和加固措施,确保基坑稳定。
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严格遵循施工方案,加强监控量测,确保工程质量。
3. 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进行。
施工方合理配置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和结构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对钢筋加工、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进行了严格把控,确保工程质量。
4. 机电安装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是购物中心的关键设施,包括供电、供水、排水、通风、空调、消防等系统。
施工方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严格把控管线布置和设备安装,确保机电系统运行稳定。
同时,施工方进行了系统调试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5. 装修工程装修工程是购物中心开业前的最后一道工序。
施工方根据设计方案,选择了合格的材料和施工队伍,严格把控施工质量。
在装修过程中,施工方加强了与设计方的沟通,确保装修效果符合要求。
三、案例分析1. 工程难点(1)基坑开挖深度较大,稳定性要求高;(2)地下水位较高,降水和加固措施要求严格;(3)主体结构施工涉及楼层较多,施工组织和管理难度大;(4)机电安装系统复杂,协调配合要求高;(5)装修工程标准高,施工周期紧张。
2. 施工亮点(1)采用明挖法和暗挖法相结合的基坑开挖方式,提高了施工效率;(2)严格遵循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3)加强监控量测,及时调整施工措施;(4)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难题;(5)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建设工程案例法律分析题(3篇)
![建设工程案例法律分析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2bbe8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32.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A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拟在某市B区开发一个住宅项目,项目名称为“B区住宅小区”。
A公司委托B市C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C研究院”)进行该项目的建筑设计。
C研究院于2015年3月完成设计方案,A公司于2015年4月委托D监理公司对该项目进行施工监理。
2015年5月,A公司与B市E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E公司”)签订施工合同,约定E公司负责B区住宅小区的施工。
2015年6月,E公司开始进场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E公司发现设计方案存在多处不合理之处,导致施工难度加大,成本增加。
E公司多次向A公司提出修改设计方案的请求,但A公司以种种理由拒绝。
2016年2月,E公司因施工进度延误被A公司停工,并要求E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E公司不服,遂向B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1. 设计方案存在不合理之处,是否应由A公司承担相应责任?2. E公司因施工进度延误被A公司停工,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三、法律分析1. 设计方案存在不合理之处,是否应由A公司承担相应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设计人应当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设计,并保证设计质量。
设计人应当对设计文件进行必要的审查,确保设计文件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
”在本案中,C研究院作为设计人,应当根据A公司的要求进行设计,并保证设计质量。
若设计方案存在不合理之处,C研究院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建筑设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若设计方案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C研究院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综上所述,若设计方案存在不合理之处,A公司作为委托人,有权要求C研究院承担相应责任。
2. E公司因施工进度延误被A公司停工,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4834792483c4bb4cf7ecd1b7.png)
案例分析题工程案例一【背景资料】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一项建筑基坑工程的施工,基坑开挖深度12m,基坑南侧距坑边6m处有一栋六层住宅楼。
基坑土质状况从地面向下依次为:杂填土0-2m,粉质土2-5m,砂质土5-10m,黏性土10-12m,砂质土12-18m。
上层滞水水位在地表以下5m(渗透系数为0.5m/d),地表下18m以内无承压水。
基坑支护设计采用灌注桩加锚杆。
施工前,建设单位为节约投资,指示更改设计,除南侧外其余三面均采用土钉墙支护,垂直开挖。
基坑开挖过程中北侧支护出现较大变形,但一直未被发现,最终导致北侧支护部分坍塌。
事故调查中发现:(1)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本工程做了重大危险源分析,确认南侧毗邻建筑物、临边防护、上下通道的安全为重大危险源,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但未审批;(2)施工总承包单位有健全的安全制度文件;(3)施工过程中无任何安全检查记录、交底记录及培训教育记录等其它记录资料。
【问题】1.本工程基坑最小降水深度为多少?降水宜采用何种方式?2.该基坑坍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从技术方面分析、造成该基坑坍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的要求,本基坑支护工程还应检查哪些项目?4.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才能避免类似基坑支护坍塌?工程案例一参考答案:1. 地下水控制方法适用条件2. (1)边坡过陡,使土体本身稳定性不够,尤其是在土质差、开挖深度大的坑槽中,常引起塌方。
(2)雨水、地下水渗入基坑,使土体重力增大及抗剪能力降低。
(3)基坑(槽)边缘附近大量堆土,或停放机具、材料,或由于动荷载的作用,使土体产生的剪应力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
3.参见《建筑安全检查标准》4.(1)做好支护体系。
挖好一层支撑一层(2)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3)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点、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反复检查。
工程案例二: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3层,地上2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距邻近六层住宅楼7m。
建筑实务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建筑实务案例分析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f3951e227916888486d737.png)
案例分析题案例一背景资料某写字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0层,当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时,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整了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了装饰工程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如下图: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一事件:事件一:工作E原计划6天,由于设计变更改变了主要材料规格与材质,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E工作计划改为9天完成,其他工作与时间执行网络计划。
事件二:一层大厅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一盏大型水晶灯(重100kg)安装在吊顶工程的主龙骨上。
事件三:由于建设单位急于搬进写字楼办公室,要求提前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技术人员,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及设计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竣工验收。
问题:1.指出本装饰工程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工作),计算计划工期。
2.指出本装饰工程实际关键线路(工作),计算实际工期。
3.水晶灯安装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竣工验收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答案:1.用标号法找关键线路,计算工期。
如下图所示。
则计划关键线路为:B-C―F-G;计划工期为17天。
2.用标号法找关键线路,计算工期,如下图所示。
则实际关键线路为:B-E―H;实际工期为19天。
3.不正确。
因为根据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必须增设附加吊杆。
4.不妥当。
因为竣工验收应分为三个阶段:(1)竣工验收的准备:施工单位自查合格。
(2)初步验收(预验收):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填写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将全部资料报送监理单位,申请竣工验收。
经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向建设单位提出质量评估报告。
(3)正式验收: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组由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
案例二背景资料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23723㎡,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12层,首层高4.8m,标准层高3.6m,顶层房间为有保温层的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
建设工程案例分析题
![建设工程案例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68fd395a8102d276a22f1d.png)
工程案例分析题目录一、案例一……………………………2~3二、案例二……………………………3~6三、案例三……………………………6~9四、案例四……………………………9~14五、案例五…………………………14~17六、案例六…………………………17~21工程案例分析题案例一、背景材料:某工程项目,业主拟通过招标确定施工承包商,业主经过资格预审确定了A、B、C、D、E、F六家投标人作为潜在投标人,这六家潜在投标人在投标时出现以下情况:A 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主要依据设计图标、工程量清单、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书、有关法律法规等。
B 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首先确定了上级企业管理费及工程风险和利润,接着开始计算工料及单价。
研究招标文件C投标人在编制施工方案时,主要从工程量要求,技术要求、施工设备要求、施工利润要求、质量要求五个方面综合考虑。
工期、质量、成本、技术要求D 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按照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编制后,另外附加了工期需要延长10天的条件。
废标E 投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递交了一份补充文件提高了投标报价。
有效F 投标人的投标组织机构由本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还有懂得法律法规的人才问题1、A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的主要依据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B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的步骤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请改正。
3、C投标人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考虑的内容是否妥当,说出应考虑哪些内容?4、D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作废标处理是否正确?5、E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的补充文件是否有效?6、F投标人的投标组织机构人员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说出合理的组织人员。
参考答案1、A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的主要依据不妥。
理由: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书不能作为A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的主要依据。
2、B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的步骤不恰当。
正确做法:在编制投标文件时首先应研究招标文件3、C投标人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考虑的内容不妥。
正确做法:在编制施工方案时,主要从工期要求、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安全要求、成本要求等五个方面综合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案例分析题目录一、案例一……………………………2~3二、案例二……………………………3~6三、案例三……………………………6~9四、案例四……………………………9~14五、案例五…………………………14~17六、案例六…………………………17~21工程案例分析题案例一、背景材料:某工程项目,业主拟通过招标确定施工承包商,业主经过资格预审确定了A、B、C、D、E、F六家投标人作为潜在投标人,这六家潜在投标人在投标时出现以下情况:A 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主要依据设计图标、工程量清单、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书、有关法律法规等。
B 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首先确定了上级企业管理费及工程风险和利润,接着开始计算工料及单价。
研究招标文件C投标人在编制施工方案时,主要从工程量要求,技术要求、施工设备要求、施工利润要求、质量要求五个方面综合考虑。
工期、质量、成本、技术要求D 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按照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编制后,另外附加了工期需要延长10天的条件。
废标E 投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递交了一份补充文件提高了投标报价。
有效F 投标人的投标组织机构由本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还有懂得法律法规的人才问题1、A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的主要依据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B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的步骤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请改正。
3、C投标人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考虑的内容是否妥当,说出应考虑哪些内容?4、D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作废标处理是否正确?5、E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的补充文件是否有效?6、F投标人的投标组织机构人员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说出合理的组织人员。
参考答案1、A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的主要依据不妥。
理由: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书不能作为A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的主要依据。
2、B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的步骤不恰当。
正确做法:在编制投标文件时首先应研究招标文件3、C投标人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考虑的内容不妥。
正确做法:在编制施工方案时,主要从工期要求、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安全要求、成本要求等五个方面综合考虑。
4、D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作废标处理是正确的。
5、E投标人递交的补充文件有效。
6、F投标人的投标组织机构人员不合理。
合理的投标组织人员由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法律法规人才组成。
案例二、背景材料:W水利建设项目(以下简称W项目)使用国债资金,在确定招标方案时,招标人决定W项目自行招标,并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选择施工队伍,评标方法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招标人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在招标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本次中招标向A、B、C、D、E共5家潜在投标人发出邀请,A、B、D、E潜在投标人均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了投标文件,C 潜在投标人没有提交投标文件事件2:评标委员会由5人组成,其中招标人代表1人,招标人上级主管部门代表1人,其余3人从省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专家名册中随机抽取产生。
事件3:在评标过程中,发现A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没有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格式进行编制。
事件4:在评标过程中,发现D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商务部分中有两处用大写表示的数额与小写表示的数额不一致。
问题:1、W项目招标人是否必须进行招标?为什么?2、W项目是否可以由招标人自行决定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确定施工队伍?为什么?需要审批的工程建设项目如果采用邀请招标方式,3、如何处理事件1—4?并简单陈述理由。
4、评标委员会根据什么条件推荐中标候选人,并如何确定中标人?在什么条件下招标人可依次确定排名第二、三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参考答案1、W项目招标人必须进行招标。
因为W项目使用国债资金,属于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其项目建设必须经过审批部门审批,其施工依法必须进行招标。
2、W项目可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确定施工队伍,但是需要得到项目审批部门的批准。
因为W项目使用国债资金,而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并需要审批的工程建设项目如果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按照规定应当得到项目审批部门的批准。
3、事件1:W项目招标向A、B、C、D、E共5家潜在投标人发出邀请,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C潜在投标人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投标文件,属于没有响应招标邀请,不再参与竞争。
小于3个的,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招标。
本事件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为4个,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事件2:评标委员会成员中有招标人上级主管部门代表1人,违反了“项目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督部门的人员不得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规定,应被剔除,应再从省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专家名册中随机抽取1人进入评标委员会。
事件3: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
A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没有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格式进行编制,视为没有在实质上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招标人对A招标文件应不予受理。
事件4:在评审过程中,发现D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商务部分中,用小写表示的数额与用大写表示的数额不一致,这属于投标文件的细微偏差,不影响投标文件的有效性,评标委员会应当书面要求D投标人在评标结束前予以修改。
4、评标委员会应当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具体方法标准,对所有的投标人和投标报价进行严格评审,特别是对报价明显较低的投标,必须经过质疑、答辩的程序,或要求投标人提出相关书面说明或证明资料,以证明其具有在满足工程质量。
工程前提下实现低报价的有力措施,保证其方案合理可行,而不是低于成本报价竞标。
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的投标,应当推荐为中标候选人。
W项目招标人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评标委员会应将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
当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因不可抗力提出不能履行合同,或者招标文件规定应当提交履约保证金而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提交的情况下,招标人可以确定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
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因前款规定的同样原因不能签订合同的,招标人可以确定排名第三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
案例三、背景资料某工程项目难度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经有关招标文件主管部门批准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招标。
业主于2001年1月20日向符合资质要求的A、B、C三家承包商发出投标邀请书,A、B、C三家承包商均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了投标文件,最终确定B承包商中标,并于2001年4月30日向B承包商发出中标通知书。
之后由于工期紧,业主口头指令B承包商先做开工准备,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
B承包商按照业主要求进行了施工场地平整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但业主迟迟不同意签订工期承包合同。
2001年6月1日,业主书面函告B承包商,成双方尚未签订合同,将另行确定他人承担本项目施工任务。
B承包商拒绝了业主的决定。
后经过双方多次协商,才于2001年9月30日正式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
合同总价为6420万元,工期12个月,竣工日期2002年10月30,承包合同另外规定:⑴工程预付款为合同总价的25%。
⑵工程预付款从未施工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及构配件价值相承包商认为此时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已超过3年,拒绝派人返修。
业主被迫另请其他专业施工单位修理,修理费为5万元。
问题1、指出本案招标投标过程中哪些文件属于要约邀请、要约和承诺?2、业主迟迟不与B承包商签订合同,是否符合《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说明理由。
3、在业主以尚未签订合同为由另行确定他人承担本项目施工任务时,B承包商可采取哪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措施?4、本工程预付款时多少万元?工程预付款应从哪个月开始起扣?第1~7月份合计以及第8月、9月、10月,业主工程师代表应签发的工程款各是多少万元?(请列出计算过程)5、B承包商是否仍应对屋面漏水承担质量保修责任,说明理由。
屋面漏水修理费应由谁承担?参考答案1、要约邀请:业主的投标邀请书;要约:投标文件;承诺:中标通知书。
2、不符合规定。
根据《招标投标法》,签订合同应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30天内。
3、发包人代表接到工程量报告应在7天内按设计图样核实确认工程量,发包人代表收到已完工程量报告后7天内进行计量,从第8天起,承包人报告中开列的工程量即视为确认。
4、本工程预付款:6240万元×25%=1560万元。
本工程起扣点=6240万元-1560万元÷60%=3640万元,从第9个月起开始扣。
第1~7月:3000万元。
第8个月:420万元。
第9个月:510万元-(3930万元-3640万元)×60%=336万元。
第10个月:770万元-770万元×60=308万元。
5、承包人应承担屋面漏水保修责任,因为未过法定期,法定期为5个月。
保修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案例四、背景材料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件)》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合同约定:工期6各月;A、B工作所用的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合同价款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位计算;施工期间若与物价上涨,只对钢材、水泥和集料的价格进行调整,调整依据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材料价格指数。
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所列各项工作的估算工程量和施工单位的报价见表4-2,该工程的各项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按月匀速施工,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4-1所示。
事件2: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运抵现场后,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送检,但施工单位称:施工合同专用款并未对此作出约定,因此,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没有送检的义务,若一定要施工单位送检,则由建设单位支付材料检测费。
事件3:当时共进行到第3个月末时,建设单位提出一项设计变更,使D工作的工程量增加2000m3.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后,D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个月。
从第4个月开始,D工作执行新的全给用综合单价。
经测算,新单价中直接工程费为160元/m3,间接费费率为15%,利润率为5%,计税系数为3.41%。
事件4:由施工机械故障,G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了1个月。
第6个月恰巧遇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F、G工作的造价提高,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指数见表4-3。
施工单位随即向项目监理机案例分析思路1.本案例第一个问题是考核有关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的内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属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中的措施费。
2.本案例第二个问题是考核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的内容,在解答时要注意把握施工材料是由建设单位提供的。
3.在解答案例第三个问题时注意合同价款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费率;利润=(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率;税金=(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计税系数;全费用综合单价=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4.判断施工单位提出调整F和G工作单价的要求是否合理这一问题5.1.2.3.机构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确认或提出修改意见,书面向施工单位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