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教学设计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课《说勤奋》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课《说勤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7e64d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e.png)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课《说勤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三教学难点:领会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时数: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板书:13说勤奋(边说边板书)2、解题谁来说说,题目中的“说”,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课题“说勤奋”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呢?3、归并问题,把握学习目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出示自读要求:①画出生词,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②读准字音。
借助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
③读顺句子。
对于比较难读的长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④读通全文。
把课文多读几遍,想想每一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2自读课文3小组内学生交流学习情况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逐段试读课文。
A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
“宋、砸”是平舌音。
“枕、稍、础、拙”是翘舌音。
“馁”的声母是n。
“卵”的声母是l。
B指导读好长句子,注意句中的停顿。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
C读后引导学生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不要求说全面)D引导分段。
指名说说自然段的意思。
思考讨论:课文是分几部分来谈勤奋的?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三、精读感悟,明白文章说明的道理。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1256f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5.png)
养猪技术沟通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与各位共同探讨养猪技术的沟通交流。
养猪技术作为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养猪效益、确保产品质量、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通过交流分享养猪技术,我们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推动我国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我想谈谈养猪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养猪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支柱行业,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养猪业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一方面,养猪业产能过剩,导致养猪产品供需不平衡;另一方面,疾病防控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养猪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养猪效益,实现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我想分享一下我个人的养猪技术心得。
作为一名养猪技术人员,我对于如何提高养猪效益和保障产品质量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和实践经验。
首先,良好的养猪环境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猪舍设计、保障空气质量、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等方式,为猪只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其生长发育。
其次,疾病防控是确保养猪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加强对养猪疾病的监测和防控,采取科学的养殖管理措施,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
同时,养猪废水和废弃物处理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我们需要做好废物的收集、处理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我期待与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与互动。
我相信,在共同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更加有效的养猪技术和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我期待着与各位分享和学习更多的养猪技术,共同推动养猪业的发展!。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15说勤奋》优秀教学案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15说勤奋》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ec468b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1.png)
5.作业小结: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勤奋的基本概念,理解勤奋对于学习、成长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准确地阐述勤奋的定义,识别勤奋的表现,分析勤奋的必要性,并掌握培养勤奋品质的方法。
在知识与技能层面,学生需要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1.能够列举出勤奋的定义和表现,理解勤奋的内涵。
具体操作如下:
1.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勤奋的定义、表现和必要性。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探讨勤奋者成功的原因,从而总结出勤奋的品质。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勤奋品质,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法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本节课中,我运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化对勤奋的理解。
1.结合教材内容,详细阐述勤奋的定义、表现和必要性。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勤奋者成功的原因,从而总结出勤奋的品质。
3.讲解如何培养勤奋品质,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三)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本节课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以下讨论:
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汇报。
在过程与方法层面,学生需要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勤奋的定义和表现。
2.运用实例分析,认识勤奋的必要性。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https://img.taocdn.com/s3/m/ed13b88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f.png)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教学目标1.听懂、细致观察、概括归纳勤奋的内涵。
2.感受勤奋的重要性,培养勤奋的习惯,增强自尊、自信、自立的意识。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勤奋的实践过程表述出来。
4.能够根据文本中的提示,正确地用课文中学习到的词语造句、写作。
5.能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不同人的职业与工作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其他领域的勤奋。
教学重点1.理解勤奋的概念,并领悟勤奋与成就的关系;2.阅读并理解课文,认识不同职业中不同的勤奋表现形式;3.小组讨论探讨勤奋,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勤奋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准备1.小黑板、彩笔;2.课本、课文录音;3.视频素材、图片等多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课堂主题“说勤奋”的目的,并与学生一起思考勤奋的意义及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根据勤奋的内涵,带领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勤奋行为。
【讲授】(15分钟)1.理解勤奋的概念:–展示一幅勤奋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勤奋作出初步的概念理解;–定义勤奋:勤奋就是持之以恒、刻苦努力地去做事;2.认识勤奋的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勤奋与成就的关系,引导学生阅读参考材料“关于勤奋的一些例子”;–观看勤奋者的成功视频,让学生感受勤奋的重要性。
3.小组探讨:不同职业中的勤奋表现形式:–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别讨论防伪码设计师、足球教练、配音演员等职业对勤奋的实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彩笔在小黑板上勾画各职业勤奋的具体过程。
【训练】(25分钟)1.听音写字–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听一遍,然后要求复述;–听第二遍后,学生跟读课文,边读边写;–师生组成双方要求朗读给对方听。
2.造句–练习课文的生字生词,学生根据提示造句,并将自己的作品用展示给全班同学;–教师在坚定承担辅助的角色,装作有“刁钻”的学生提问,沟通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提高语境灵活运用能力。
【复述】(10分钟)1.组内复述:设置以勤奋为话题的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观点交流,并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完成课文的复述。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学设计1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16a6d8f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4a.png)
2、细读第三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文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较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何他一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3、学习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提升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或困惑?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2、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知道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学习进程
一、学情调查
课文例举了哪些人物通过勤奋取得成功的?你还可以例举出哪些事例来?
滚瓜烂熟毫不气馁名列前茅有所作为
2、练习正确流畅地课文。
(二)展示交流:
1、小组内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2、选择你以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全班同窗听听。
二、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讨———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
学习引导:
1、默读课文,思考: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如何证明这个观点的?
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
思考主要写了什么?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二)展示交流
1、在适才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交流你对有关句子的品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讨——有情感地朗诵、背诵课文
学习引导
1、练习有情感地朗诵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2、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五、总结提升
1、学完了本课,你在语言积累方面的收获是: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https://img.taocdn.com/s3/m/5efda2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7.png)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说勤奋”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勤奋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格,同时考虑到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教学步骤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了解勤奋的内涵及其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2.掌握古代诗词《劝学》的音韵、格律和意义;3.能朗读并理解文学作品《小蝌蚪找妈妈》中的语言表达;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勤奋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生对勤奋的认识和理解,对古代诗词《劝学》的乐感和意义理解;2.难点: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小蝌蚪找妈妈》的语言表达,感悟勤奋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1)教师介绍勤奋的内涵及其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我感受,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个人的不足和进步空间。
(2)通过听一首歌曲《我要做点什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意愿,拉近学生与老师的情感距离。
2. 学习古代诗词《劝学》(1)教师向学生介绍古代诗词《劝学》,并指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字词和句式。
(2)小组合作,让学生试着背诵《劝学》,并通过讨论、互相听读等方式提高诗词的乐感和理解。
3. 学习文学作品《小蝌蚪找妈妈》(1)教师播放或向学生讲述文学作品《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小组合作,边听边读,分析《小蝌蚪找妈妈》中体现勤奋的语言表达,如“我要变成大青蛙”、“我还会游泳”,感悟勤奋的内涵。
4. 总结与复习(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勤奋的认识和理解。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思考、学习、总结身边的勤奋事例,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适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2)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多方面进行教学评估。
六、教学反思教师认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实施,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加深对勤奋内涵的理解,同时也对《劝学》和《小蝌蚪找妈妈》中体现勤奋的语言表达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苏教版四上说勤奋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上说勤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4b99f2af45b307e87197f2.png)
苏教版四上《说勤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五个二类字,理解并会用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了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五个二类字,理解并会用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了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评价设计:1、预习阶段,认真读准每一个生字,并划出不懂的地方。
提前收集有关勤奋的人物故事和有关勤奋的名人名言。
2、在精读课文阶段充分朗读课文,读懂勤奋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了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提前收集有关勤奋的人物故事和有关勤奋的名人名言。
教师:1.准备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对教学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改进。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有理想,我们如何实现呢?(由此引出学生的思考:只有通过勤奋学习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
从而引出“勤奋”。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6课。
板书课题:16说勤奋2、解题:“说”就是谈、讲的意思。
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证明的?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课件:一遍警枕稍微期末毫不气馁急起直追习惯学校基础剥离远渡重洋名列前茅(要求:读准词语,吐字清晰声音响亮)3、检查读书情况(1)分段指名读课文,教师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同桌交流(只要求说出大体意思就行。
)(4)给课文分段出示课件: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根据提示把课文分成三大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https://img.taocdn.com/s3/m/d822ad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7.png)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一、教学目标1. 了解勤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2. 借由小故事和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奋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3. 通过阅读相关课文,培养学生计划、自律、锻炼等好习惯;4.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二、教学重难点1. 动手制作勤奋海报,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勤奋的认识;2. 培养学生自律、规划和锻炼等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勤奋。
那么,勤奋具体指什么呢?请同学们举手发表自己对勤奋的理解。
2.学习勤奋①引入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勤奋的重要性。
从前有个小学生,他是个非常勤奋的孩子,每次作业都是在第一时间完成。
他喜欢学习,也喜欢做家里的杂事。
他家里的爸爸妈妈,看到这样的孩子,倍感欣慰。
因为他非常勤奋,所以他的成绩每次都很优秀。
而且在成绩的大幅提高之后,他更有了自信和乐观的态度。
②通过讲解上面小故事,解释勤奋的重要性。
勤奋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够成为优秀的学生。
勤奋还能使我们的成绩得到提高,也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3. 学习习惯①阅读课文《制订学习计划,自律成为习惯》,引导学生形成规划习惯。
引领学生回顾自己现在在学习上的习惯,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规划自己今后的学习习惯,同时鼓励他们要自律。
②阅读《小学生运动会》,引导学生形成锻炼习惯。
引导学生了解学生运动会这个大型活动的背后,有无数热爱运动的少年儿童在平时坚持不懈地练习,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同时教导各应保持长期坚持的省盘性去锻炼身体。
③动手制作勤奋海报让孩子们动手制作勤奋海报,鼓励他们在人物选取、图片挑选、色彩搭配上下功夫,增强他们对勤奋的认识和理解。
4. 课堂小结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请同学们来回答。
勤奋是什么?请同学们来回答。
勤奋的重要性表现在哪?请同学们讲解自己的观点。
5. 课后拓展同学们回家后可以通过和父母、家人的沟通,进一步加深对勤奋的理解,自己动手设计勤奋海报,营造出自己的勤奋氛围,激发自己的勤奋精神。
[全]《说勤奋》苏教版四年级教学设计
![[全]《说勤奋》苏教版四年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e144d05f0e7cd1852536b2.png)
《说勤奋》苏教版四年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是怎样说“勤奋”这个道理的,初步知道用典型的事例、恰当的名言和不同的角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通过比较两个事例,培养学生的思辨力。
3.尝试运用“典型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言语实践中学会以理服人。
二、学情分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
说理文,不同于其他文体,它的教学核心不在理解课文中的事例内容,而在“理”,在“说”。
在“理”与“说”中,重点又在“说”,在学习作者如何“说”上,在学习作者如何“说”得让人心服口服上。
因为说理文所选事例的语言不同于记叙文的语言,它是简述,不是铺成;是陈述,不是描写。
教学说理文很容易落入“跟着课文内容跑”的窠臼,把语文课上成说教课,毫无语文味可言。
因此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说了什么理”“如何说理的”,还要思考“为何这样说而不那样说”,要讲出说理文的味儿,把教学重点引导到体会作者“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也就是“整合的典型化”“论证的合理化”上来。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说“勤奋”这个道理的。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典型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4教学过程4.1 第二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课前谈话,名言切入同学们,初次见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你瞧——喜欢吗?谁来读一读?老师特喜欢这些句子,猜猜为什么?你说到我心坎里了!你是我知音啊!我常常用它们来激励自己努力工作。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名言——可以上课了吧!活动2【讲授】(二)印象勤奋:始于人物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说勤奋。
指读课题这是一篇说理文,作者开门见山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还记得吗?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投影出示读)2.文中表达这个观点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快速找一找,画一画。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5说勤奋》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5说勤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09e15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4.png)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
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合作能力。
3.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方法和写作技巧,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3.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如“刻苦”、“持之以恒”等,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语文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勤奋的认识,要求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分析文章结构。
2.各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2.学生分享自己对勤奋的认识,教师总结:勤奋是通往成功的重要途径,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勤奋的文章——《15说勤奋》。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关注生字词和关键句子,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如:“文章中提到的勤奋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通过哪些例子来说明勤奋的重要性?”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勤奋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自己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内在动力。
2.理解到勤奋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价值观,学会尊重他人的努力和付出。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结合本节课所学,与家长进行一次关于勤奋的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请家长给予评价和建议。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说勤奋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说勤奋](https://img.taocdn.com/s3/m/00ca6e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8.png)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说勤奋一、教材分析1. 教材名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 教材内容本册教材主要涵盖了下列内容:•识字、阅读、写作、古诗文、语法及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倡导勤奋、自信、爱好自然、学会思考等核心素养;3. 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语文教学的学习,学生将会:•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提升识字和阅读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掌握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形成爱好自然、学会思考、热爱学习、团结协作等核心素养。
二、教学策略1.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板书法;•课堂讲解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2. 实施步骤本教案的实施步骤如下:1.准备阶段:指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计划、教具准备等。
2.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3.学习环节:采用学生自主、小组合作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勤奋”这一主题。
4.总结环节: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小组合作总结和全班总结,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其自信心。
5.作业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适当的作业。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可采用感性教学方法,如呈现一段勤奋的人士的故事、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勤奋”形成初步了解。
2. 学习•第一步:教师通过讨论、课堂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勤奋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步: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勤奋的好处和必要性,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奋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一些鼓励勤奋的话语。
•第四步: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有关勤奋的文章,加深学生对勤奋概念的理解,同时辅以课堂讲解和板书,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3. 总结•第一步:学生小组合作,总结勤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展示其对生活和学习的积极影响。
•第二步:全班总结,让每组汇报其总结内容,并鼓励同学们对讨论内容进行补充和改进。
(公开课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说勤奋》教案
![(公开课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说勤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9e0efc2f60ddccdb38a0aa.png)
16.说勤奋【教材分析】这是第七册的第16篇课文,也是一篇讲读课文。
《说勤奋》是苏教版教材中为数不多的说理性课文之一。
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文共4节。
第一节通过设问的形式明确地摆出了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第二节列举了司马光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第三节写的是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
第四节是对全文的总结,号召同学们不忘勤奋,一生勤奋,长大才能有所作为。
【学情分析】课文中的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难点,学生的理解可能只会就事论事。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文分两个课时进行讲授,主要是让学生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道理。
通过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以及大意;再读课文内容时,加深领悟。
最后是拓展升华,产生效应。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积累勤奋成才的材料,感悟文章内涵,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道理。
3.教育学生只有从小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准备】学生: 课前收集关于勤奋的名言以及因勤奋而获得成功的名人的事例;预习课文生字生词,朗读课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准备“青蛙卵剥离手术”的图片以及小视频。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明白文体特征;检查预习,理清脉络;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交流名言,感知“勤奋”;读悟明理,走进名人; 品读课文、加深领悟;拓展升华,产生效应;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交流名言,感知“勤奋”。
1.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勤奋的名言。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说勤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说勤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3b71004693daef5ff73d81.png)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说勤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说勤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说勤奋》第二课时教案怀德苑小学周晓丹一、教材和学情《说勤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讲义第七册中的第十五课。
因为第6课《徐悲鸿励志学画》与本课,还有后面的十六课《李时珍夜宿山寺》,这三篇课文有相似的地方,都讲述了勤奋成材的故事,因此我把他们组成一个教学单元,在学完第六课后就来学这篇课文。
本课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议论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知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遇的桥梁,不管天资伶俐的仍是基础较差的,通过勤奋都能成功。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奉献。
这篇课文用的文句超级有讲究,我感觉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好好体味这些词语。
比如说,作者写“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他在举例的时候就注意写司马光小时侯、长大了别离是怎么勤奋的来表现他的一生勤奋。
课文中的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关于学生来讲可能是难点,因此我让他们在找出童第周与司马光的不同的地方以后,再来感悟这句话。
要让学生知道不管天资伶俐的仍是基础较差的,通过勤奋都能成功,学生的明白得可能只会就事论事,因此我让他们读课外书去了解名人勤奋成材的故事,使说明那个道理更有说服力,从而激发他们内心期望成材、并为之尽力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一、能够抓住“一遍又一遍”“毫不气馁”等关键词读好课文,读出人物勤奋的品质。
二、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遇的桥梁”这一论点,重点学习课文二、3末节,知道不管天资伶俐的仍是基础较差的,通过勤奋都能成功。
3、介绍课外搜集到的名人勤奋的故事,从中受到教育或启发。
4、能提出一个自己以为值得讨论的问题。
三、教学流程(一)【课前活动】出色三分钟:有话悄悄说规那么:组织学生以一臂的距离排成几队,教师给每队第一名同窗看纸条上写的一句名人名言,然后让他们以说悄悄话的方式依次传给后面的学生,比比哪队传得快,传得准确。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说勤奋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说勤奋](https://img.taocdn.com/s3/m/754c4a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b.png)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说勤奋本文主要讲述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说勤奋。
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勤奋,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勤奋的具体表现。
2.读懂课文《勤奋》,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
3.学会感受课文中作者对勤奋的感受,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
4.能够在生活中表现出勤奋的精神,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勤奋》的主旨。
2. 意识到勤奋的重要性及其生活中的表现。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勤奋的意识及其行动。
2.表达对勤奋的看法。
四、教学内容1.新课导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简要介绍勤奋这个概念,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几个问题:什么是勤奋?为什么要勤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勤奋?2.阅读课文《勤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生字词,比如“勤奋”、“辛苦”、“鞠躬”等。
接着,老师可让学生阅读课文《勤奋》,让学生认真听、感受并理解课文中的情感。
3.集体讨论教师可会带学生进行集体讨论,询问学生对勤奋的理解和看法,引导学生分析勤奋对于学习、成才以及人生的意义。
同时,要从多个角度让学生展开讨论,如勤奋的作用、条件、方法、对于生活、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等。
4.小组合作教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针对勤奋这一主题,选择一个方面进行讨论,如勤奋与成功的关系、如何养成勤奋的习惯等等,讨论完毕后,各小组派代表现身讲述自己小组的成果。
5.査找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勤奋的含义,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阅读关于勤奋的文章后,归纳文章中关于“勤奋”的信息、看法、方法,培养学生的看文章技巧。
6.主题积累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勤奋的认识,教师可增设主题积累环节,邀请学生进行勤奋的演讲、朗诵、弹唱等各种形式的表达,最终达成鼓励学生勤奋的目的。
七、作业布置1.阅读与勤奋相关的文章,分析作者对勤奋的严重重视之处,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2.以自己的日常生活为例,描述勤奋的实际表现,比如说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等。
八、教学总结本课程的教学也是一种勤奋。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案——说勤奋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案——说勤奋](https://img.taocdn.com/s3/m/e64a7d7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2.png)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案——说勤奋一、教学目标1.了解勤奋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掌握如何陶冶学生的勤奋品质。
3.提高学生对勤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对勤奋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学生勤奋的表现特征3.勤奋的培养方法和实践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勤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掌握培养学生勤奋品质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勤奋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2.小组讨论法3.观摩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1.让学生自己口述勤奋的含义,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出勤奋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1.给学生阅读《子曰·学而篇》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段话,并引导他们回答以下问题:这句话对勤奋有什么启示作用?学习时勤奋的表现有哪些?2.谈论阅读材料中的华梦泉对勤奋的认识,让学生谈自己对勤奋的理解,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勤奋的相关故事或体验。
3. 实践1.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奋是有益的,并告诉他们勤奋是可以通过行动来落实的。
比如,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计划并努力去执行它,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我们也可以通过“挑战自我”来发挥勤奋精神,如每天坚持背10个单词,每周阅读1本书等。
2.给出一些勤奋培养的方法,如给自己定下目标并努力实践,培养自己的好习惯,阅读和学习新知识等。
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方法帮助学生落实学习行动。
4. 总结1.给学生反馈此次授课的重点并强调勤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知识,并提出一些实践性工作,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学习内容。
六、板书设计勤奋含义重要性学习时勤奋的表现勤奋的培养方法实践方法七、作业布置1.搜集相关勤奋的故事、新闻等材料。
2.制定一个关于勤奋的计划并在下节课前执行。
注:以上是一个伪代码,需要在文本编辑器或者其他软件中进行Markdown语法的处理,才能呈现出板块的效果。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案——说勤奋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案——说勤奋](https://img.taocdn.com/s3/m/b2103e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0.png)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案——说勤奋教材简介《苏教版语文》是针对小学生的语文教材,包含了一到六年级的内容。
本教案所选的是第七册的内容,主题为“勤奋”。
教学目标1.了解“勤奋”这一概念,掌握这个词汇的读音、意义、用法等基本知识;2.通过诵读相关诗词、故事、名言等文本,感受勤奋的力量,引导学生发扬勤奋精神;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勤奋及其重要性;4.培养学生勤奋的品质,使其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刻苦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学内容正文1.我会勤奋本文通过描述勤奋的表现,引导学生了解勤奋的形象、特征、意义等。
在课堂上可以配合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勤奋的力量。
2.《黄山谣》《黄山谣》是一首描写劳动精神、赞美劳动美的诗歌,适合作为本节课的主要文学作品。
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学习诗歌的背景、构成、语言表现等,通过诵读、分析让学生领略到勤奋的真谛。
3.故事篇目在课堂上可以选用多篇励志故事,例如《小小剪刀手》、《舒卡拉》等。
通过阅读、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勤奋取得成功的案例,焕发热爱生活的斗志。
4.名言警句在课堂上可以选用多条与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例如毛泽东的“革命是不干不净不坏的”,孔子的“有志者事竟成”,李连达的“后来者超过前人,离不开一个勤奋二字”等。
通过让学生学习、背诵这些名言,引导学生领悟勤奋的重要性,并运用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主题延伸1.家庭作业在家庭作业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制作一份关于勤奋的海报、画册、写一份话题作文或者进行其他形式的创意写作,AWAKEN创新语文思维。
2.学校任务学校方面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活动,如勤奋之星评选、鼓励组织学生去困难地区服务、支教等勤奋实践活动。
有效的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勤奋的意义深入人心。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适合讲解名言警句、故事等文本;2.案例法:课堂上可以引用成功人士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勤奋的重要性;3.互动法:通过课堂抢答、班级竞赛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勤奋教学设计苏教版
![说勤奋教学设计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5ea7e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6.png)
说勤奋教学设计苏教版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说勤奋教学设计苏教版,一起来看看吧。
说勤奋教学设计苏教版(一)一、教材解读:本课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
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文共4节。
第一节通过设问的形式明确地摆出了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第二节列举了司马光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第三节写的是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
第四节是对全文的总结,号召同学们不忘勤奋,一生勤奋,长大才能有所作为。
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总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你的理想是什么?(学生畅谈)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妙的理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那么,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呢?2、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板书:16说勤奋)3、解题。
“说”就是谈、讲的意思。
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宋、砸”是平舌音。
“枕、稍、础拙”是翘舌音。
“馁”的声母是n。
“卵”的声母是l。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案——说勤奋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案——说勤奋](https://img.taocdn.com/s3/m/fcb5ea0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0.png)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案——说勤奋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奉献。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理清课文层次。
2.能背诵第一段。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2.释题:说就是谈、讲的意思。
点处谈的内容是勤奋。
3.齐读课题。
4.课前质疑:你想通过这节课了解到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论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3.出示生字词:〔1〕纠正读音,辨析字形。
〔2〕指导书写,学生苗红。
4.再小声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
提醒学生注意句子的停顿。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那几段用具体事例说明勤奋?2.思考课文是分几局部来说勤奋的?3.讨论分段。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1.指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讨论这句话的意思,再把该设问句换个说法。
2.再通过比拟句子,讲解文中句子。
A.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B.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3.指导朗读第一段五、作业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司马光和童第周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2.能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2.齐背第一段。
二、讲读课文2、3自然段1.小声读课文,思考: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个中心,作者主要写了那两个人的勤奋成才的故事?整体感知。
2.讲读第二自然段〔1〕细读课文,了解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2〕讨论司马光的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指名朗读,师生点评,相机指点一遍又一遍、高声朗读、等词语在朗读时要着重强调,以表达司马光一生勤奋,终于取得了伟大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勤奋教学设计苏教版一、教材解读:本课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
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文共4节。
第一节通过设问的形式明确地摆出了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第二节列举了司马光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第三节写的是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
第四节是对全文的总结,号召同学们不忘勤奋,一生勤奋,长大才能有所作为。
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总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你的理想是什么?(学生畅谈)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妙的理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那么,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呢?2、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板书:16说勤奋)3、解题。
“说”就是谈、讲的意思。
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宋、砸”是平舌音。
“枕、稍、础拙”是翘舌音。
“馁”的声母是n。
“卵”的声母是l。
(2)读句子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3、再读课文。
同座可以讨论说课文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再集体讨论。
4、指导分段。
课文是分几部分来谈勤奋的?课文可以分几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3自然段)第三段:(第4自然段)三、指导书写。
1、练读生字。
2、自己记忆学习,说一说什么字感到困难,集体讨论怎么记。
3、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精读课文,加深感悟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词语。
2、复习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1)找出中心句。
(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2)这儿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意思吗?(3)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板书: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生齐读)(4)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用他们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5)你能说一说这一句话的意思吗?2、指导朗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1、阅读课文第二段。
思考: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
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读后交流,板书:司马光、童第周)2、细读第2自然段。
⑴同学们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从这个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看出司马光小时候就聪明过人)⑵司马光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用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抓住“19年时间”可见时间长,“著名”、“巨著”可见不同一般,可向学生简介《资治通鉴》,进一步更了解成就之大。
司马光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容易吗?从哪个词可看出来?(指出“终于”一词说明《资治通鉴》是司马光花费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怎样读好这一句?⑶自读课文讨论: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交流:a.小时候别人玩的时候他仍读书。
b.长大后用“警枕”的自励自勉。
⑷出示:小时候,别人玩的时候他仍读书。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
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你较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抓住:“每当”、“却”、“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等词体会司马光的惜时,读书次数多、时间长、程度深,以及对比手法更突出了司马光的勤奋)⑸文中“警枕”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⑹小结:司马光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天资聪颖过人,也同样需要勤奋,只有勤奋,才能获取成功的硕果。
出示“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⑺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3、细读第3自然段。
文章除了写司马光勤奋的事例外,还写到了童第周。
⑴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童第周与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从哪些词可看出来?(起步晚,基础差,抓住“17岁才进中学”、“学习成绩很差”)⑵但“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⑶“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付出艰辛的劳动)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简介“青蛙卵剥离手术”体会“高难度”。
⑸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会取得成功?交流:抓住“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天刚亮……就”、“睡觉前……总要……还”等词句体会,怎样读好这些句子?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⑹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勤能补拙”,用“”划出。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勤奋”的名言?(多搜集)⑺自由练读第3自然段。
⑻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4、谈人物对比比较这两位名人,你有什么发现?他们哪些地方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1)一个是古代,一个是现代。
(2)司马光从小聪慧,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3)不管你是聪明也好,笨也好,只要努力,都能成功。
不管你是聪明也好,笨也好,要想获得成功,都要靠勤奋。
教师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算暴自弃权。
作者通过一古一今两个人的典型事例再一次证明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
成功者的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
4、细读第三段。
⑴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作者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⑵齐读最后一句话,(抓住“只有……才能……才能”体会勤奋的意义)根据第三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司马光只有(),才能()。
童第周只有(),才能()。
⑶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⑷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5、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课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那种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精神,相信你们在人生旅途中有所作为,为人民、为社会作出贡献。
四、作业:具体见补充习题。
附板书设计:16说勤奋司马光(天资聪明)→编成《资治通鉴》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完成蛙卵剥离手术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指定段落朗读课文2.检查生字词3.通过预习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二、揭题(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
(板书:说)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带着以下问题去读课文:课文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功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1.让学生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2.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3.通过读课文,你还读懂了什么?三、精读感悟。
说勤奋,作者一开篇就摆明了自己的观点,接着又是如何举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同学们默读二、三节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例子,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他们的勤奋。
读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思考,用笔划出表现他们勤奋的词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让你的智慧通过笔尖凝结在书上,看谁最会读书。
1.学习第二节。
讨论:哪些地方说明司马光很勤奋?说说你的感受。
(注意关键词语)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出示《资治通鉴》的资料,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能不能把司马光刻苦、勤奋的精神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指导学生朗读2.学习第三节。
讨论:哪些地方说明童第周很勤奋?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抓重点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出示青蛙卵图片和剥离手术的资料,让同学想象他是怎么勤奋的,练习说话。
既然两个事例都是讲勤奋的,那么只举司马光的例子行不行,为什么?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四、拓展延伸1.除了司马光、童第周以外,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2.交流:还有许多身残志坚的人物,例如海论凯勒、张海迪……他们都用自己的实践向我们证明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所以我们说: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五、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希望同学们能以课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把这些名言和名人成功的事迹刻在心里,让它们时时刻刻鞭策自己努力向前,我们的生命会因此而更精彩,因为——(学生激情朗读)“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
”六、作业:搜集中外名人勤奋好学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16.说勤奋桥梁司马光通往理想境界童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