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资源与环境概论》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72分)1、资源科学2、农业资源资源3、土地资源4、农业土壤5、自然土壤6、土地规划7、土地管理8、气候资源9、气候生长期10、作物生长期11、积温12、气候生产力13、生物资源14、生物多样性15、植物养分资源16、社会环境17、生物富集18、生物积累19、生物放大20、环境科学21、粒级22、土壤质地23、土壤环境静容量24、土壤环境动容量25、土壤环境的缓冲性26、生化需氧量27、化学需氧量28、硝化作用29、反硝化过程30、农用化学物质31、全球变化32、可持续农业33、恢复生态学34、农药残留35、农业环境管理36、农业环境保护法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65分)1、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主要环境问题包括:、、、。
2、资源至少包括、两个要素。
3、资源研究中的综合性技术方法有、、。
4、资源学研究中的专门化技术、、、、、。
5、资源优化配置包括、。
6、资源保护包括、两个方面。
7、农业资源保护的核心是。
8、土地的特性可以分为、两大类。
9、土地的分类、、、、、、、。
10 、地学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1、影响水资源丰缺的主要因素、、、。
12、三基点温度是指、、。
13、太阳辐射对植物的作用表现为、、。
14、农业光能资源的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5、在自然条件下,农田水量平衡中的水分支出项主要是、,合称蒸散。
16、资源动物包括、、、、、、。
17、资源植物、、、。
18、肥料资源的构成包括、、。
19、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包括、两个方面。
20、食物链的类型有、、、。
21、现代环境伦理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22、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3、与土壤物理性状有关的因素有、、、、等。
24、水体的化学污染包括、。
24、水体物理性污染包括、、等。
25、水体的生物性污染是指、等的污染。
26、反映水体被污染的程度的主要水质指标有、、。
27、水体人为污染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完整版)资源与环境概论复习资料(完整版)
资源环境概论复习题目录:1、生态系统2、最适温度3、生物资源4、水体自净5、全球变暖6、积温(活动和有效)7、光合作用8、光照强度9、日较差10、气候生产力11、土壤环境容量 12、光能利用率 13、自然资源 14、农业自然资源(分类和特点)15、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16、农业投入产出 17、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8、人类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 19、水资源 20、水循环21、三基点温度 22、生长期 23、种植业 24、森林资源 25、我国资源的总体特征 26、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27、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山西气候资源特点)28、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29、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30、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1、农业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32、农业环境 33、水循环中的大小循环 34、最高温度 35、无霜冻期和无霜期 36、我国草地资源利用情况37、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其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
包括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2、最适温度: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
3、生物资源: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
4、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以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的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逐步恢复原有水质的过程。
5、全球变暖: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渐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6、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活动积温: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
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
生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7、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三版课件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三版课件第1章信息系统开发概论
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
任一组织系统
资金流
伴随物流而产生的资 金的流动过程
物流
实物的流动过程
4
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 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 统和数据资源组成的人造 系统,目的是及时、正确 地收集、加工、存储、传 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 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 和控制。
人
软件
交互功能
硬件
数据
图 信息系统定义模型 5
6、适用范围
求已明确并且变化较少的信息系统
19
1.2.3原型法
1、基本思想
首先要对用户提出的初步需求进行 总结,然后构造一个合适的原型并运行, 此后,通过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对原型 运行情况的不断分析、修改和研讨,不 断扩充和完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直至 得到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为止。
图 工作流程 20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可描述为
➢ 客观事物是由对象组成的,对象是在原事物基础 上抽象的结果。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可以通过各种 对象的某种组合结构来定义和描述;
1、基本思想
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 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如系 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
在前三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在系统调查时,应从最顶 层的管理业务入手,逐步深入至最基层。在系统分析,提出新系统方案和系统设计时, 应从宏观整体考虑入手,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然后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
1初始期
2普及期
由于人们对计算机信息处理需求的 增长,造成财务支出大幅度上涨, 企业领导不得不对之进行控制,注 重采用成本/效益去分析应用开发, 并针对各项已开发的应用项目之间 的不协调和数据冗余等,进行统一 规划。这一阶段的效益可能比第二 阶段还要低。
环境学概论1
第二节 大气污染和污染物
一 大气污染
• 1 概念: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 某些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 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人和生 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 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人类活动 生产活动 生活活动 自然过程 自净作用 • 大气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三 环境要素与环境质量
1 环境要素(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 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 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包括自 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因素。 • 自然环境要素 :通常是指水、大气、生物、 阳光、岩石、土壤等。 • 人工环境要素:包括综合生产力、技术进 步、人工产品和能量、政治体制、社会行 为、宗教信仰等。
• ②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 件,包括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构以及同社会制 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 的观念与机构等。它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发展的社会 劳动中形成的,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 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 所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以及所积累的物质文化等 构成的总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直接影响到自 然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人类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 政治制度,如对环境的认识程度,保护环境的措施, 都会对自然环境质量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近代环 境污染的加剧正是由于工业迅猛发展所造成的,因 而在研究中不可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截然分开。
• 环境要素→环境结构单元→环境整体(系 统) • 例如:由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水 圈;由大气组成大气层,整个大气层总称 为大气圈;由生物体组成生物群落,全部 生物群落构成生物圈。
2 环境质量
• 所谓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 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 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 显然,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这种状 况的形成,有来自自然的原因,也有来自人为的原 因,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更为重要。例如污 染可以改变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的合理与否,同样 也可以改变环境质量,此外人群的文化状态也影响 着环境质量。因此,环境质量除了所谓的大气环境 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城市环境质量 之外,还有生产环境质量、文化环境质量。
第1章 信息资源概论
5. 按加工处理程度划分
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一次信息、二次信息、
6
1.1 信息概述 1.1.3 信息的性质
普遍性 客观性 无限性 相对性 抽象性 动态性
7
1.1 信息概述
依附性 传递性 共享性 转换性 可伪性 增值性
物质
能量
信息
8
1.1 信息概述
1.1.4 信息的功能
信息是宇宙万物有序运行的内在依据; 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中介; 信息是维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因; 信息是智慧的源泉,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信息是管理的灵魂。
22
1.2 信息资源
2. 基于概率的信息度量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 信宿) 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 信宿 ) 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 消除的不确定 程度大, 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 程度大 , 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 ; 消除的不确 定程度小, 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 定程度小 , 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 。 如果事先 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 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 , 那么消息中所包 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 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
30
1.3 信息化
(2)日本的信息化建设
1991年,日本宣布成功研制出第五代计算机并行网 络系统。 1992年,日本又开始研制能模拟人的形象思维的第 六代计算机。 1994年,日本通产省和邮政省提出建设全国范围的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计划。 此外,日本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修改 广播法、取消CATV方面的限制、开放日本广电市场, 实施电子商务推动计划等。
26
1.2 信息资源
(1)R1的计算公式:
R1=
(2)R2的计算公式:
U1+U2+U3+U4 M
R2=S1+S2 V1+V2+V3+V4+V5+V6 S1= M W1+W2+W3+W4+W5 S2= M
环境学概论(第一章)
人类发展初期的环境问题是因过度的采集和狩猎,消灭了 居住区周围的许多物种,破坏人们的食物来源,使其生存受 到威胁。因而这一时期,人类总是在迁徒。
(二) 第一次浪潮时期的环境问题
第一次浪潮,即原始农业、畜牧业、新石器时期。这 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使用农具,建立灌 溉系统,过定居的生活等,人们不再频繁迁徒了,解决了 生存的危机,有稳定的生活,但是,“刀耕火种”,“反 复弃耕”导致土壤破坏,出现水土流失,使沃土变成了不 毛之地。这就是以土地破坏为特征的人类第二个环境问题。
拯救地球
环 境
世 界 关 注 的 焦 点
发 展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已成为 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的诞生
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 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 科学。 它是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 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环境学概论
主讲教师:李剑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8
农 业 现 代 化
科技发展
人类生活水平 的提高
工业技术
自 然 资 源
人口过剩、粮食短缺、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剧
人类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了生态环境破 坏,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大气污染
水土流失
水体污染
垃圾围城
矿山开采,破坏森林
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则更明确地指出,“环境,是指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 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 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 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 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二)环境的组成
第一章环境生态学概论
4.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1)更加往宏观的方向发展:个体生态学、种群生 态学、生态系统、生物圈、全球生态学(能量和物 质的流动无国界)。
(2)广泛应用系统理论(系统生态学):建立系统 的仿真模型,仿真生态系统的行为和各种管理措施。 应用最优化原理来控制和管理生态系统。
(3)与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的结合:生态经 济学。
生态意识、生态艺术、生态运动、生态伦理。 多样化的世界才是稳定的、可持续的、美好的!
课程概要
第一章 环境生态学概论
第一节 环境生态学有关概念
一、生态学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二、环境与环境问题 三、环境生态学的概念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基础
一、与生态学相关学科 二、生态学等级单元 三、生态平衡 四、环境的自净作用
(20世纪60年代至今) 生态学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 ,深入到自然科学和 社会(人文)科学中,形成各自的分支学科。渗入到 人类社会各种活动甚至思维和意识中。
形成的主要学派
①北欧学派:以注重群落结构分析为特点。 代表人物: G. E . Du Rietz ②法瑞学派:注重群落生态外貌,强调特征种的作用。 代表人物是 J.Braum-Blanquet ③英美学派:以动态和数量生态为特点。代表人物是 Clements和Tansley ④前苏联学派:植物(群落)与地学结合。代表人物: B.H.Cykayeb
陶渊明甚至把世俗生活比做牢笼,认为回归自然 生活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生态学的形成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科学探索活动再 度兴起,崇尚科学调查与科学实验。一些生态学的 理论开始形成,生态学达到一呼即出的境地。生态 学来源于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英语 biology就兼有“生物学”与“生态学”的两个含义。
第1章 信息资源概论
1.3.1 纸质文献资源性质与特点
纸质文献资源的存储与组织多从四个基本要素着手, 纸质文献资源的存储与组织多从四个基本要素着手, 即:信息内容、载体材料、记录符号和记录方式。在 信息内容、载体材料、记录符号和记录方式。 信息内容上,纸质文献与其它文献一样,是人类知识 信息内容 财富的物化。纸质文献的载体材料 载体材料就是纸张。纸质文 载体材料 献的记录符号 记录符号通常为文字和图表。纸质文献的印刷方 记录符号 印刷方 式经历了铅印、油印、胶印、木版印刷到电子自动化 印刷的发展演变过程,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及装订技 术的不断进步,使印刷型文献的产量和类型飞速发展。
1.3.2 纸质文献资源的类型与情报价值
纸质文献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 可以有多种划分方法。 按文献编撰方法和出版特点划分,可将纸质 文献划分为图书、期刊、报纸、会议文献、 科技报告等。
(1 )图 书 图书是人类积累、存储和传播知识的重要文献,也 是读者系统了解和掌握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文献 (2)期 刊
按信息资源产生的先后和加工深度可划分为: 按信息资源产生的先后和加工深度可划分为:一次 信息资源、二次信息资源、三次信息资源。 按信息资源传递范围可划分为: 按信息资源传递范围可划分为:公开信息资源、内 部信息资源、机密信息资源。 按信息资源的载体可划分为: 按信息资源的载体可划分为:印刷型信息资源、缩 微型信息资源、计算机阅读型信息资源、视听型信 息资源。
1.3 纸质文献资源
1.3.1 纸质文献资源性质与特点 1.3.2 纸质文献资源的类型与情报价值
1.1.1 信息资源基本概念
信息的涵义: 信息的涵义:信息是生物以及具有自动控制系 统的机器通过感觉器官或者细胞组织,或者具 有类似功能的设备部件与外界进行交流的一切 内容。 资源的涵义: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 资源的涵义: 的客观存在。
第1章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概论
Analysis and Design of Information System
第一章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第一章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
1.1信息的概念和特性
1.2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社会2.0
信息产业发展阶段 发展软、硬件产业 信息社会3.0
信息经济的推进阶段 电子商务及信息化
信息社会4.0 信息社会构建阶段 电子政务
1.2 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的概念
1967年,日本学者参照工业化一词提出 了信息化的概念。我国国家计委在《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 项规划》中界定了信息化的内涵,指出“信 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 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 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 保障的综合体系”。
的可鉴别的符号。
知识定义:
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
是用于生产的信息(有价值的信息)。
1.1 信息的概念和特性
数据(原始的事实)
某公司职工数据 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30,籍贯,辽宁,身高,1.68,体重,77,工资,4000 姓名,李四,性别,女,年龄,23,籍贯,山东,身高,1.55,体重,51,工资,3000
90
85
1#
2#
3#
4#
5#
6#
8#
9#
¿ ê Ä ±
1.1 信息的概念和特性
»·»»·» » ò »
ä ü Æ Ë Ó° Ó
15 %
Í Ä Æ ¶ È £ 2#» £ ¨ ú ©
环境保护概论完整版
3、北京市垃圾处理现状
(二)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1、城市垃圾的分类
2、物资回收
3、热能回收
编辑版pppt
30
城市垃圾
能源
焚烧 热分解
物资
分选技术 堆肥法
电力、沼气 燃烧油、气 纸、金属、玻璃
肥料
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模式
(三)城市垃圾的其他无害化处理 1、填埋 2、堆肥 3、焚烧 (四)北京市垃圾处理对策 1、减量化 2、无害化 3、资源化 4、产业化 (五)两种典型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利用 1、白色污染 2、废旧电池
1、改进热能利用技术,提高发电站效率
2、开发和利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能源
3、废热的利用
4、城市及区域绿化
编辑版pppt
38
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一、土壤污染 二、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 三、土壤污染的治理
编辑版pppt
39
一、土壤污染 (一)土壤及其组成 (二)土壤污染物及土壤自然净化过程
1、土壤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致病微生物 2、土壤自然净化过程 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理化学过程、 生物过程
编辑版pppt
15
二、水体污染及水体自净作用
(一)水体污染(定义、分类) (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1.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
质污染现象。
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造成感官污染;引起水质恶化;减少鱼类活动的空间;
藻类分解的有害物质伤害水生生物;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严重影响鱼类生存
编辑版pppt
32
第
环境噪声的特征与噪声源分类
六
噪声污染及防治
环境噪声的危害 噪声污染控制
资源与环境概论答案1
1.第1题单选题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下列属于同一类的是()A、玻璃瓶、塑料袋B、废铜烂铁、破布料C、旧报纸、易拉罐D、烂菜叶、果皮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2.第2题单选题关于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叙述正确的是()A、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泄漏不属于突发性污染事件B、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污染范围往往很小C、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危害较轻,经济损失较小D、事故带有突发性,往往很难预防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3.第3题单选题近几十年来,我国沙漠化土地的主要成因是()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B、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气候变异C、人类工农业生产及其他生产活动D、大面积的污染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4.第4题单选题世界上公害事件中,哪一类的污染事故最多?()A、水污染事故B、食品污染事故C、土壤污染D、大气污染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5.第5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种和它的个体一样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B、与人类没有关系的生物物种可以不保护下来C、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会对人类自身产生威胁D、生物的入侵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6.第6题单选题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7.第7题单选题中国在现阶段人口问题上受到的最严重挑战是()A、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过快的增长速度B、年龄结构呈年轻化C、性别比不平衡D、人口素质低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8.第8题单选题我国水资源按人均占有径流量计算,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A、1/4B、1/5C、1/6D、1/3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9.第9题单选题人类关于环境必须加以保护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但一般认为,环境科学产生于()A、19世纪9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10.第10题单选题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B、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物质和技术基础C、经济高速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0.0批注:11.第11题单选题近百年来,人类所定的铜矿石最低含铜量标准不断降低,使铜矿可采储量不断增加。
环境概论(1)
二.环境的特征 (一)环境自身的特征
环境系统是一个有时,空,量,序变化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 统。系统内外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与交换。
环境外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进入系统内部,这个过程称为输入。 系统内部也对外界产生一定的作用,一些物质和能量排放到系统外 部,这个过程成为输出。
在一定的空间尺度内,若系统的输入等于输出,就出现平衡,成为 环境平衡或生态平衡。
环境概论(1)
二、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加剧的
1.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以前) 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以前,人类活动以生活活动为主,以生理代谢过程
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基本上是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的改造环 境。 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岁月里,虽已出现手工业作坊或工场,但因 规模小,生产不发达,所以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不突出。还处于 萌芽阶段。
是比“和”丰富的多,复杂的多。就是说,环境的整体性大于环境诸要素之 和。环境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的整体效应,是在个体效应基础上 的质的飞跃。
环境概论(1)
4.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
环境诸要素在地球演化史上的出 现,又先后之别,但他们又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从演化的意义上看,某些 要素蕴育着其它要素。(岩石圈的形 成为大气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岩石圈 和大气圈的存在又为水圈的产生提供 了条件,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蕴育 了生物圈,而生物圈又会影响岩石圈, 大气圈和水圈的变化。
环境概论(1)
2020/11/23
环境概论(1)
目标:
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生态过程的基本规律、自然界生命 系统与其支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活动对生 物圈各类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 生态系统的保育,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所开展的生态建设等知 识。
(完整版)信息资源建设
(完整版)信息资源建设第一章信息资源建设概论一、信息资源:经过人类筛选、组织、加工,并可以存取和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媒介信息的集合。
二、数字化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质载体中,以光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输,并通过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
三、网络信息资源: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可以获取和利用的所有信息资源的总和。
四、单机信息资源:指通过计算机存储和阅读但不在网络上传输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人们常称之为机读资料。
五、信息资源建设: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等活动,使之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
六、藏书建设:符合图书馆任务与读者需求,系统地建立、发展、规划、组织藏书体系的全过程。
第二章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一、信息资源建设的支撑理论1、系统论(1)、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基本的方法论基础(2)、系统的联系性原则为信息资源体系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3)、系统的有序性原则对信息资源组织的理论指导意义(4)、系统的动态性原则要求信息资源系统建设必须适应社会信息需求的变化2、经济学理论(1)、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质是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2)、信息资源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学原理3、信息管理理论(1)、布拉德福定律(2)、普赖斯曲线:(3)、文献老化理论二、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1、实用性原则图书馆及其他类型信息机构,要从实际使用需要出发,规划、选择、搜集、整序、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要求是:根据图书馆服务任务的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根据图书馆服务对象的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2、系统性原则在信息资源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宏观和微观的信息资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注意信息资源系统与环境的联系。
系统性原则的依据: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信息资源自身的连续性;读者需求的系统性;保存和传递的系统性系统性原则的要求:以服务的重要学科为中心的一些重要的纸质文献、数字化文献和特藏书刊,要完整系统地收集;对与本馆服务任务直接相关的多卷书、丛书、连续出版物及重要工具书,要完整无缺,不能随意中断;要注意各学科间相互渗透、边缘交错的内在联系,广泛而有选择地收集相关学科、边缘学科以及供一般读者学习和阅读的基础书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一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与其他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同的特点特色化的内容:学科特色;专题特色;地方特色;文献类型特色4、共建共享原则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科学规划,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相互提供利用,建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资源与环境概论复习资料(完整版)
资源环境概论复习题目录:1、生态系统2、最适温度3、生物资源4、水体自净5、全球变暖6、积温(活动和有效)7、光合作用8、光照强度9、日较差10、气候生产力11、土壤环境容量 12、光能利用率 13、自然资源 14、农业自然资源(分类和特点)15、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16、农业投入产出 17、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8、人类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 19、水资源 20、水循环21、三基点温度 22、生长期 23、种植业 24、森林资源 25、我国资源的总体特征 26、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27、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山西气候资源特点)28、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29、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30、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1、农业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32、农业环境 33、水循环中的大小循环 34、最高温度 35、无霜冻期和无霜期 36、我国草地资源利用情况37、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其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
包括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2、最适温度: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
3、生物资源: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
4、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以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的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逐步恢复原有水质的过程。
5、全球变暖: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渐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6、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活动积温: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
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
生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7、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26
25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博帕尔农药厂的污染事故
1984年12月2日夜,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博帕尔农药厂,由于管理 混乱,地下储罐中40吨用以制造农药的异氰酸甲 酯(剧毒、低沸点、易燃液体)渗进了水,毒液 变成气体,罐内压升高而爆裂外泄,当地居民70 万人中有20万受到影响,其中5万人可能双目失 明,到1989年2月,共有3300多人丧失生命。毒 气泄漏使大批食品和水源遭受污染,4000头牲畜 和其他动物死亡,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这是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污染事故。
26
2020/8/26
1986年放射性污染事故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境内乌克兰基辅市郊 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Chernbly Nuclear Power Plant),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4号核反应堆 爆炸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造成环境严重污 染当即造成31人死亡,二百多人受严重放射性伤害, 数万人受到放射性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120亿卢布, 核污染飘尘扩散至周围国家,西欧各国乃至世界大 部分地区都检测到了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事 故发生多年后, 放射性污染带来的危害还在继续,
兰州火车站沙尘暴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2020/8/26
21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森林草场减少
森林草场减少
2020/8/26
22
湿地退化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每年环境污染的损失 超过2万亿元
占中国GDP的比重达到5%至6%。
——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
2020/8/26
24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世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全球环境进一步恶 化,影响广、范围大、危害严重的重大污染事 件多次发生。大量人工制取的化合物(包括有 毒物质)进入环境,在环境中经扩散、迁移、 转化和累积,不断地恶化环境,可以这样说, 今天的地球上已没有一块干净的土地。栖息在 爱尔兰海上的海鸟,体内含有高浓度的多氯联 苯;荒无人烟的南极大陆上生长的企鹅体内也 测到了DDT存在;北极附近格陵兰冰盖层中, 近几十年来铅和汞的含量在不断上升!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liclecology@ QQ群: 376860501
2020/8/26
教材与参考书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教材:王桥,张宏,李旭文. 环境地理信息 系统.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导论;赵小辉,北京大 学出版社,2013
15
2020/8/26
水资源严重缺乏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2020/8/26
16
水资源严重污染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2020/8/26
17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环保图片
土地生态恶化
2020/8/26
18
沙尘暴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2020/8/26
19
沙尘暴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2020/8/26
20
失……
13
2020/8/26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水污染非常突出 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
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
2020/8/26
14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我国的资源问题
以水资源为例,我国虽然江河纵横,湖泊众多, 但水的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量的1/4,可以 说是四个人喝一个人的水,居世界第88位。 目前,全国约有5000万人口和4000万牲畜的 安全饮水存在问题,约有一半耕地经常受到干 旱威胁。全国有三百多个城市缺水,一百多个 城市供水矛盾突出,地下水超采严重,部分水 源受到污染。
★中国13亿人口,相当于美、英、法、澳、 意、加、日7 个发达国家人口总和2倍, 超过了非洲和拉丁美洲两大洲人口总和。 有人形象地计算过,这13亿人口,如果排 成一线,可以绕地球赤道26圈。
8
2020/8/26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我们遇到了哪些问题
不科学的开发和利用资源的严重后果?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2020/8/26
学时分配 3 3 3 6 6 3 6 3 3
4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课程学习资源
5
2020/8/26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7
2020/8/26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据统计,我国每2秒钟就有1个婴儿出生, 每天大约出生5万人,每年出生大约1900万 人,减去同期死亡人口,每年净增人口大 约1300万左右,相当于一个澳大利亚人口 总和。
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
2020/8/26
生态平衡失调
10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请你也把 我带走吧!
不科学的开发和利用资源的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11
2020/8/26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2020/8/26
北京人说雾霾严重: 站在天安门广场,看 不见毛爷爷;合肥人 听见:哼!今早我们 打开钱包抽出一百元 ,也看不到毛爷爷啊 !
12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资源与环境问题
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全球有1.25亿人口生活在污浊 的空气中;
全球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24 小时就有150到20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
全球有12亿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区,14亿人口的生活 环境中没有生活污水排放装置;
全球每年土壤流失达200亿吨; 每年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超过270万吨; 全世界的森林以每年46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
课程总学时与学分为36。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成
绩70%。
3
2020/8/26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课程模块体系
课程模块 1 概论 2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 3 地理坐标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4 资源环境遥感 5 地理信息系统 6 资源环境信息统计分析方法 7 专题学术讲座 8 分组作品专题答辩与汇报 9 课程总结
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范文义,科学出 版社,2004
资源环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alysis, David O'Sullivan,Wiley,2010
2020/8/26
2
《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
课程目标与安排
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技术为手段,系统论述资源环境空间信 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存储和表达,为 环境保护工作提供资源环境空间信息支 持和管理决策依据的计算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