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选修课试题2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课后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选项中,属于《诗经》中“风”的篇章是()。

A. 《关雎》B. 《生民》C. 《七月》D. 《鹿鸣》答案:A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代诗人()的作品。

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的诗句是()。

A.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B. 金玉良缘,天作之合C.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D.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答案:A4.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先生的是()。

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子夜》答案:D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的诗句。

A. 王安石B. 孟浩然C. 杜甫D. 李白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范仲淹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_。

答案:屈原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的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水调歌头》4.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_______的景色。

答案:滕王阁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其中“岳”指的是_______。

答案:泰山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所著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司马迁的生平充满传奇,他因替李陵辩护而遭受宫刑,但仍然坚持完成了《史记》的创作。

他的史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而且其文笔生动、叙事详实,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他性格复杂多面。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大学语文(二)》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大学语文(二)》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大学语文(二)》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A.正确B.错误2.用“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来喻指()A.贤者不知道如何投奔贤主B.贤者们迷茫的心情C.贤者择木而栖却难得知遇D.贤主们并不需要贤者3.《庄子》文章独具风格,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言辞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A.正确B.错误4.()运用古代神话作为寓言,是先秦时期最富有文学色彩的散文作品。

A.《孟子》B.《庄子》C.《老子》D.《荀子》5.志人小说的出现,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品评人物、清淡玄学的风尚有关。

()A.正确B.错误6.现代诗歌是指()以来用白话写作的诗歌A.八十年代之后B.解放前期C.新中国成立D.“五四”运动7.先秦时代没有说诗的专著,至西汉初,传诗的有四家,即宋、鲁、韩、毛。

()A.正确B.错误8.《麦琪的礼物》作品的特点是()A.用了不少夸张B.渲染的手法来叙事写人C.语言幽默诙谐,喜剧故事中浸染着悲剧色彩D.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9.“诗仙”是指()A.杜牧B.杜甫C.白居易D.李白10.八九十年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是王蒙、王安忆。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C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BCD9.参考答案:D10.参考答案:A。

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

A. 指桑骂槐B. 杯弓蛇影C. 掩耳盗铃D. 明日复明日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古代典籍?()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礼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松间照C. 清泉石上流D. 孤帆远影碧空尽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5.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哪位文学理论家的观点?()A. 刘勰B. 钟嵘C. 韩愈D. 柳宗元6.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作者是曹雪芹B.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C. 王熙凤是贾母的侄女D. 该书共有一百二十回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哪首诗?()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赤壁赋》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其中“修远”的意思是()。

A. 遥远B. 长久C. 艰难D. 曲折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

A.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哪位古代文人的名言?()A. 孔子B. 荀子C. 墨子D. 韩非子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_________。

1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_________》。

1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其中“泪”指的是_________。

最新大学语文试题二答案

最新大学语文试题二答案

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10字。

简述郭沫若历史剧的主要特点。

答:郭沫若以学者、剧作家、诗人这三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他的历史剧创作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当他创作历史剧的时候,他是以科学家、历史学家在做渊博的准备,而以革命诗人在进行丰富的构思,最后再以戏剧家的绚丽风格去落笔。

所以,他的作品才是这样的征引旁博、才气纵横、想象大胆、联想奇胜。

”     由于作者的历史知识非常渊博,还给了他选择历史素材以表现历史人物和主题思想的充分自由。

他下笔行文之际,似乎总能给人一种如鱼在水似的优裕自如的感觉,而不是如有些历史剧作者那样,由于历史知识修养不足,欲放而有捉襟见时之虞,欲收则又难免有穷蹙拘谨之态。

   郭沫若的历史剧,是真正的历史学家写的历史剧,无论在见解上或创作上都独树一帜,具有作者的独到的功夫。

也可以这样说,警辟、新颖的见解,突兀、奇特的构思,灵活自如的驾驭历史素材的能力以及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一个明显特色。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表示。

(6分)荧.光屏(yín yíng)筑巢.(.cháo cáo)捕.捉(pǔbǔ)侵.蚀(qīn qǐn)栖.息(qīxī)揭.开(jiēxiē)二、拼音写字我最棒。

(6分)lǚyóu biān fúqīng lǎngbǔjiùyúguàn ér chū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6分)zhē zh é sh é1.他身体不好,不要折.______腾他。

2.一根筷子,轻轻一折.______就折.______了;十根筷子放在一起,怎么折._____也不弯。

ji ē ji é3.树上结.________了不少苹果。

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尔雅

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尔雅

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尔雅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尔雅)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尔雅》中“释诂”一章所解释的词是:A. 风雅B. 尔雅C. 雅正D. 雅言答案:D2. “尔雅”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其含义是:A. 近于雅正B. 尔虞我诈C. 温文尔雅D. 尔雅之堂答案:A3. 《尔雅》是中国古代的词典,其主要特点是:A. 只收录单字B. 只收录复音词C. 收录单字和复音词D. 只收录成语答案:C4. 下列关于《尔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儒家经典之一B. 是中国最早的词典C. 由汉代学者编纂D. 包含对词语的解释答案:A5. 《尔雅》中“释亲”一章主要解释的是:A. 亲属称谓B. 亲属关系C. 亲属制度D. 亲属礼仪答案:A6. 《尔雅》的编纂者是:A. 孔子B. 荀子C. 扬雄D. 未知答案:D7. 在《尔雅》中,“释草”一章主要涉及的内容是:A. 草药的用途B. 草本植物的分类C. 草的文学意象D. 草的种植技术答案:B8. 下列哪一项不是《尔雅》的分类方式:A. 释诂B. 释言C. 释训D. 释史答案:D9. 《尔雅》中“释虫”一章主要解释的是:A. 昆虫的分类B. 昆虫的生活习性C. 昆虫的文化意义D. 昆虫的药用价值答案:A10. 《尔雅》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文字学B. 词典编纂C. 文学创作D. 历史研究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尔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_____词典。

答案:按意义分类12. 《尔雅》的“释名”一章主要解释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事物的名称13. 在《尔雅》中,“释鱼”一章主要涉及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鱼类的分类14. 《尔雅》的编纂目的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

答案:解释经典中的难懂词语15. “尔雅”在《论语》中的含义是指_____________。

大学语文网课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网课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网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作者是曹雪芹,续作由高鹗完成。

C.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D. 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变迁。

答案:B(《红楼梦》的续作并非由高鹗完成,而是有多个版本,高鹗的版本是流传最广的。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这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

)3.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创作的是: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边城》是沈从文的作品。

)二、填空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_。

答案:各地的民歌。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

3. 唐代诗人杜甫被誉为“诗圣”,其代表作之一《春望》中的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的深深忧虑。

答案:国家兴亡。

三、简答题1. 简述《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梗概。

答案:《水浒传》中,武松在回家探亲途中,醉酒后在景阳冈遇到一只猛虎。

武松凭借勇气和智慧,最终赤手空拳打死了猛虎,因此声名大振,成为梁山好汉之一。

2.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是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

曹操试图统一中国,但在赤壁遭遇了联军的顽强抵抗。

联军利用火攻战术大败曹军,这场战役阻止了曹操的南下扩张,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以其机智、勇敢、变化无穷著称。

他具有反抗封建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代表了民间对正义和反抗压迫的渴望。

大学语文选修课试题

大学语文选修课试题

23.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象征南宋国势衰微的景物有( AE )A.落红 B.芳草C.蛛网 D.飞絮E.斜阳2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具有( ABCD )A.深厚的情感蕴涵 B.鲜明的对比色彩C.新奇的意象群落 D.清楚的情感逻辑E.古朴的语言风格25.下列《断魂枪》的语句中,属于孙老者肖像描写的有( CDE )A.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 B.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C.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 D.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E.嘴上几根细黄胡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27.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闻:听说学识、学问28.以为是殆幸运儿殆:大概是29.使人属孟尝君属:从属嘱托、哀求30.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卒:最后31.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且:有将近32.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有经:有原则33.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征:招请34.宛在水中坻坻:水中沙滩小洲35.可是皇室的余荫,也还给她带来了许多幸运余荫:剩留下来的荫庇、保佑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两句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反映当时社会不公平、阶级对立。

B.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对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类别: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C.这段话的中心旨意是什么?管理国家要检讨主观原因,不要推卸责任,强调客观原因。

37.阅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B)国。

A、颛臾B、鲁C、齐D、宋2、韩愈《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C)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B、反对骈俪文风C、强调道是为文的根本D、阐述“无望其速成”的道理3、善于采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的作家是(A)A、孟子B、庄子C、孔子D、刘向4、下列属于鲁迅先生所说“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是(C)A、1927年B、清代C、汉代D、元代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A)A、选择要恰到好处B、安排要有条不紊C、层次要清晰明了D、轻重要分明得当6、鲁迅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A、中国文明的实质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C、奴化心态 D、中国历史的可怕7、下列人物与张巡不构成相互映衬关系的是()A、南霁云B、于嵩C、贺兰进明D、许远8、下列不属于作品主人公的是()A、李广B、沙子龙C、水生嫂D、王恺9、《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居是州”的“是州”指()A、柳州B、永州C、苏州D、徐州10、宋代作家中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苏洵11、“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A、《春秋》B、《论语》C、《尚书》D、《左传》12、其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的作家是()A、冰心B、朱自清C、巴金D、茅盾13、“海太大了,我太小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大海的性格是()A、温柔而沉静B、超绝而威严C、神秘而有容D、乐观而深沉14、朱自清《背影》中说:“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所用的方法是()A、动作描写B、表情描写C、铺垫手法D、侧面烘托手法15、有“七绝圣手”之称的作家是()A、李商隐B、王昌龄C、李白D、杜甫16、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A、曹操B、陆游C、辛弃疾D、苏轼17、《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18、《东篱乐府》是()A、诗集B、词集C、曲集D、文集19、对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家是()A、李白B、李商隐C、杜甫D、王维20、孙犁的作品多以()农村为背景。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1、写作《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提问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说明了行王道的初步措施。

(2)这段文字使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案:归纳法。

(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答案:用了排比句式,增强文章的气势。

2、写作《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提问问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这段话主要阐释了什么问题?答案: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案:归纳法。

(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答案:用了排比句式,进一步增强文章的气势。

3、阅读《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回答问题。

狗彘甲壳类人食而无人知晓检,涂抹存有馋莩而无人知晓播发。

人死去,则曰:“非我也,岁也。

”就是何异于刺人而杀死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有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狗彘甲壳类人食而无人知晓检,涂抹存有馋莩而无人知晓播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对照(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两句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充分反映了贫富悬殊、锋利阶级矛盾的现实。

同时也揭发了统治者罔顾百姓的非要。

(3)找出这段文字的喻体和被喻体。

答案:喻体:刺人而杀死之,曰:“非我也,兵也”。

本体(被喻体):人死去,则曰,“非我也,岁也”。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说理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论证b.归纳论证c.对比论证d.投影论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分为演绎法、归纳法、比较法三种,其中比较法又分为对比法和类比法。

大学语文教程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教程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教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踌躇(chóu chú)B. 叱咤(zhì zhà)C. 恣意(zì yì)D. 蹉跎(cuō tuó)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哪部作品?()A. 《滕王阁序》B. 《春江花月夜》C.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 《登鹳雀楼》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的哪种情感?()A. 思念之情B. 离别之情C. 欢聚之情D. 愤懑之情4.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B.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C. 王熙凤是贾母的儿媳 D. 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妻子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请问这首诗的体裁是()。

A. 五言绝句B. 七言律诗C. 五言律诗D. 七言绝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将进酒》。

2.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时期的__________所著。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在《望岳》中表达的__________。

4.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的__________。

5.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元代诗人__________的《摸鱼儿·雁丘词》。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

2. 描述《离骚》中屈原的形象。

3. 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4. 论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结合《论语》中的相关章节,谈谈孔子的“仁”学思想。

大学语文习题及参考答案2

大学语文习题及参考答案2

习题及参考答案2单项选择题1.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的记述线索是()。

A.偃竹B.论竹C.画竹D.友情答案:C2. 苏轼谈到头脑中的鲜活形象一呈现必须迅速抓住否则就会丧失时,所用的比喻性词语是()。

A.蜩蝮蛇蚹B.胸有成竹C.兔起鹘落D.庖丁解牛答案:C3. 李斯的《谏逐客书》能够说服秦王取消驱逐客卿成命的主要原因是()。

A.论点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切中要害B.反复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是非昭彰C.论据十分充足,事实胜于雄辩D.排比对偶联翩,气势充沛答案:A4. 《谏逐客书》中,作者先说驱逐客卿是“藉寇兵而赍盗粮”,后说驱逐客卿是“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这两者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是()。

A.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归纳法B.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归纳法C.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对比法D.前者是演绎法,后者是对比法答案:C5. 韩愈《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

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B.指出做学问就“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C.提出写文章要“惟陈言之务去”D.强调为文立言要以思想品德修养为本答案:D6.归有光《先妣事略》中“先妣”指称的是()。

A.死去的祖母B.死去的母亲C.死去的姐姐D.死去的妻子答案:B7.宗臣写《报刘一丈书》的导火线是()。

A.有感于明代普遍存在的官场腐败B.有感于刘一丈与父亲的友情C.有感于自己“常不见悦于长吏”D.有感于刘一丈信中的“上下相孚”答案:D8.《与友人论学书》一文的作者是()。

A.苏轼B.朱光潜C.胡适D.顾炎武答案:D9.小说《婴宁》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在过程是()。

A.狐母生狐女、埋荒山、求合葬的过程B.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的过程C.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D.婴宁隐于笑、惩恶徒、完心愿的过程答案:C10.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

”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讽刺B.反语C.暗示D.对比答案:C11.在《追悼志摩》一文中,胡适引用徐志摩“我攀登了万仞的高冈”的诗句,用来表示徐志摩()。

大学语文二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二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二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二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诗经》的分类?A. 风B. 雅C. 颂D. 赋答案:D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3.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哪部作品?A.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B. 第一部现代戏剧C. 第一部现代诗歌D. 第一部现代散文答案:A二、填空题4.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该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答案:曹雪芹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6.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_______”。

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三、简答题7. 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司马迁的生平充满传奇色彩,他因直言进谏而被处以宫刑,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反而更加坚定地完成了《史记》的编纂。

《史记》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思想,对后世的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说,如果只是学习而不进行思考,那么学到的知识就会变得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意义;反之,如果只是思考而不学习,那么思考就会变得危险,因为没有足够的知识作为支撑。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9.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诸葛亮是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精神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中国文化中,诸葛亮被尊为“智慧的化身”,他的形象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戏曲、影视、游戏等多种文化形式中都有广泛的体现。

大学语文大二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大二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大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的散文集的是:A.《呐喊》B.《朝花夕拾》C.《彷徨》D.《故事新编》答案:B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表妹是谁?A. 林黛玉B. 薛宝钗C. 王熙凤D. 贾探春答案:A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老舍创作的?A.《骆驼祥子》B.《四世同堂》C.《家》D.《茶馆》答案:C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哪部作品?A.《离骚》B.《九歌》C.《天问》D.《九章》答案:A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昌龄D. 李白答案:B7. 《边城》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 沈从文B. 巴金C. 钱钟书D. 老舍答案:A8.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哪位诗人的《赠汪伦》?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A9. 下列哪部作品是茅盾的代表作?A.《子夜》B.《家》C.《春蚕》D.《林家铺子》答案:A10.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出自王维的哪首诗?A.《相思》B.《送别》C.《山居秋暝》D.《鸟鸣涧》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__”三部分。

答案:颂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感时花溅泪3.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时期的______。

答案:司马迁4. 《水浒传》中,被称为“及时雨”的人物是______。

答案:宋江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月怀远》。

答案:张九龄6.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贴身丫鬟是______。

答案:晴雯7.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湖北大学语文慕课试题及答案

湖北大学语文慕课试题及答案

湖北大学语文慕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诗经》中的作品?A.《关雎》B.《离骚》C.《滕王阁序》D.《出师表》答案:A2. “床前明月光”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王安石答案:A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孟子答案:C5.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狂人日记》B.《边城》C.《家》D.《春》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________所著,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答案:曹雪芹7.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名句。

答案:王之涣8. “水调歌头”是一首________词牌名。

答案:宋词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宋代文学家________的名言。

答案:范仲淹10.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文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马致远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历史贡献。

答案: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撰写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司马迁因直言进谏被汉武帝处以宫刑,但他忍辱负重,完成了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

12. 阐述《水浒传》中“忠义”的主题思想。

答案:《水浒传》通过描写宋江、林冲等108位好汉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反抗封建压迫、追求正义的忠义精神。

小说中的人物虽然出身不同,但都具有反抗不公、追求自由的共同愿望,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民反抗精神的赞扬。

13. 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答案: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具有机智、勇敢、变化多端的特点。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二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二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诗经》中的诗篇?A.《关雎》B.《离骚》C.《蒹葭》D.《桃夭》答案:B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王勃答案:D3. 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是鲁迅的著作?A.《呐喊》B.《彷徨》C.《家》D.《狂人日记》答案:C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A. 范仲淹B. 欧阳修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A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哪部作品?A.《归去来兮辞》B.《饮酒》C.《桃花源记》D.《归园田居》答案:D6. 下列选项中,哪一部作品不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聊斋志异》答案:D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B8.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昌龄B. 李白C. 张九龄D. 王之涣答案:C9.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A.《送别》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相思》D.《春夜喜雨》答案:B1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A.《观沧海》B.《短歌行》C.《龟虽寿》D.《出师表》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出自他的诗作《________》。

答案:望岳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

答案:春晓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表妹是________。

答案:林黛玉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__》。

答案:周易5.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绰号是________。

答案:阿桂6.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李白的《________》。

大学语文专业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专业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汉语词汇的是()。

A. 手机B. 电脑C. 网络D. 竹简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以下哪篇古文?()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赤壁赋》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是什么意思?()A. 夭折B. 茂盛C. 娇艳D. 凋零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哪首诗?()A. 《静夜思》C. 《赠汪伦》D. 《庐山谣》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中的哪一章?()A. 《梁惠王下》B. 《公孙丑上》C. 《滕文公上》D. 《离娄上》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杜甫B. 李白C. 王安石D. 苏轼8.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哪首诗?()A. 《春江花月夜》B. 《望月怀远》C. 《夜泊牛渚怀古》D.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杜甫C. 李白D. 王维10.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哪首诗?()A. 《春晓》C. 《春日》D. 《春日行》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 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下一句是______。

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______”四字。

4. “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5. “______,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为政》。

6. “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离骚》中的名句。

大学语文选修试题汇总及答案

大学语文选修试题汇总及答案

大学语文选修试题汇总及答案# 大学语文选修试题汇总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内容主要分为哪三部分?A. 风、雅、颂B. 赋、比、兴C. 诗、书、礼D. 经、史、子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代表作?A. 《呐喊》B. 《彷徨》C. 《子夜》D. 《朝花夕拾》答案:C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白居易答案:C二、填空题1. 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风格以_________著称。

答案:豪放2.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_________时期骈文的代表作。

答案:初唐3.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_,该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答案:曹雪芹三、简答题1. 简述《史记》的作者、成书时间和主要内容。

答案:《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成书于公元前91年左右。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 请简述《离骚》的作者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的主要特点。

答案: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和诗人,因政治斗争被放逐,最终投江自尽。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采用楚辞体,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语言华美,情感深沉。

四、论述题1. 论述《水浒传》中“忠义”思想的体现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水浒传》中的“忠义”思想主要体现在梁山好汉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相互之间的义气。

他们虽然身处草莽,但仍然心系国家,反抗腐败,维护正义。

这种忠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人们追求正义和忠诚。

2. 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答案: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性格多情而又叛逆,具有超脱世俗的特质。

他不拘泥于封建礼教,追求真挚的感情和个性的自由。

贾宝玉的形象象征着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和对人性本真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
(×)1.《诗经》在诗歌创作上确立了我国浪漫主义传统。

(×)2.屈原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

("O )3.迄今有案可查的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东汉班固的《咏史》。

("O )4.《左传》是先秦历史散文中艺术性最高的著作,对后世史传文学影响深远。

(×)5.荀子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

(×)6.《孟子·天时地利人和章》认为“天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7.成语“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

(×)8.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陈子昂。

("O )9.北宋后期的“江西诗派”以黄庭坚为代表,提出了“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诗法主张。

(×)10.“不平则鸣”、“惟陈言之务去”的观点是欧阳修提出来的。

(×)11.《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O )12.《诗经·黍离》采用了重章复沓的结构和反复咏叹的抒情方式。

(×)13.《汉乐府·上邪》的抒情特色是委婉含蓄。

("O )14.《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是一首思妇诗,感情表达曲折细腻、委婉含蓄。

(×)15.《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庄公聪慧机敏,竭尽孝道。

("O )16.中国古代戏曲具有写意性的特点,即略其形而求其神。

("O )17.代表“五四”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诗人是郭沫若,他的《女神》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一代诗风。

("O )18.提出诗歌“三美”理论的是诗人徐志摩。

("O )19.赵树理《传家宝》中的“传家宝”是指李成娘想传给儿媳妇的三件宝贝:一把纺车、一个针线筐和一口装着破布的箱子。

("O )20.沈从文的《边城》是有关“湘西”主题最成熟的作品,也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作。

答题指导:
判断题主要考核文学常识、文章基本特点、古诗词句等,属于客观题,难度较低,但覆盖面较广。

答题时一定要回忆已学知识,做到知识的准确完备。

二、选择题
1.《乐府诗集》的编撰者是( B )
A、汉代的刘向
B、宋代的郭茂倩
C、清代的赵殿成
D、近代的王国维
2.中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 C )
A、《乐章集》
B、《东坡词》
C、《花间集》
D、《漱玉词》
3.有中国文言小说压卷之称的作品是( C )
A、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C、曹雪芹的《红楼梦》
D、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
4.其词作表现人生失意、抒写羁旅行役之思,大量写作慢词,并善于使用铺叙手法的词人是( B )
A、苏轼
B、柳永
C、晏殊
D、李清照
5.20年代,文学研究会“人生写实派”的代表作家是( D )
A、郭沫若
B、郁达夫
C、巴金
D、叶圣陶
6.苏轼《前赤壁赋》所表达的主导思想是( D )
A、人生短暂、无常
B、人生永恒无尽
C、消极悲观
D、旷达超然
7.下面作品属于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的是( B )
A、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
B、郭小川的《青纱帐——甘蔗林》
C、艾青的《光的赞歌》
D、张志民的《祖国我对你说》
8.“天狗”的形象象征( B )
A、古老民族的觉醒、再生
B、彻底告别旧世界,破坏与反叛的情绪
C、对祖国母亲的无比热爱
D、对自我个性价值实现的的狂热、焦虑
9.40年代讽刺知识分子弊病的作品是( A )
A、钱钟书的《围城》
B、沈从文的的《边城》
C、老舍的《离婚》
D、赵树理的《传家宝》10.巧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故事表达坚贞不渝爱情的词句是( C )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1.《诗经》中“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的手法是( C )
A、赋
B、比
C、兴
D、比兼兴
12.《世说新语》是一部( A )
A、志怪小说
B、志人小说
C、传奇
D、章回小说
13.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C )
A、李白、杜甫
B、韩愈、孟郊
C、王维、孟浩然
D、杜牧、李商隐
14.“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C )
A、杜甫
B、韩愈
C、白居易
D、李商隐
15.下列诗作属于思妇诗的是( C )
A、《诗经·卫风·氓》
B、《诗经·秦风·蒹葭》
C、《古诗十九首诗经·行行重行行》
D、《诗经·王风·黍离》
16.下列表述不符合杜甫《新婚别》所表现的思想的是( D )
A、对战争造成的与丈夫的生离死别,新娘子内向充满了怨恨、不平
B、新娘子又是深明大义的,在国难当头之际,鼓励丈夫上前线
C、肯定了人民为支持平叛战争而舍弃个人幸福的牺牲精神
D、表现了人民对战争的深恶痛疾但又无力反抗的社会现实
17.戏曲《牡丹亭》表现的是( B )
A、崔莺莺和张生冲破封建礼教,争取爱情自由的故事
B、书生柳梦梅与杜丽娘鬼魂相爱,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喜结良缘的爱情故事
C、秦淮名妓李香君与复社党人侯方域的爱情生活和政治斗争
D、书生李益对名妓霍小玉的一见钟情和负心背弃
18.“宝玉挨打”前作者精心铺垫的三件事不包括( D )
A、金钏儿含羞投井之死
B、宝玉见贾雨村时的委琐
C、忠顺王府前来所要琪官
D、宝玉摔“灵通宝玉”
19.舒婷《致橡树》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是( C )
A、对比
B、排比
C、象征
D、反讽
20.下列作品不属于曹禺的是( A )
A、《边城》
B、《日出》
C、《原野》
D、《雷雨》
答题指导:
选择题也属于难度较低、覆盖面较广的客观题,考查的是最基本的知识内容。

做题的时候,如果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记得很准确,可以迅速从选项中将准确答案选出,这样可以节约做题时间;如果记得不是很准确,可以采取比较法和排除法进行选择,比较法就是具体比较各个选项和题目之间的关系,看哪个更靠近题目的意思,是题目要考察的知识点,排除法就是先将与题目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选项排除,在剩下的选项中再进行甄别。

比较法和排除法不是截然分开的,做题的时候应灵活掌握运用。

三、简答题
1.分析郭沫若《天狗》中“天狗”的象征含义。

答:天狗”是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反叛精神的象征,是“开辟洪荒的大我”;借“天狗”自由、无羁、破坏与反叛的形象,发出气吞一切的绝叫,用剥食自己皮肉、心肝等匪夷所思的夸张;艺术上想象奇特,句式短促,节奏跳脱,用语粗犷;直捷的呼喊和痛快淋漓的宣泄适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结合诗句展开说明)
2.简要分析徐志摩《再别康桥》音韵特点。

答:音韵非常优美,依依惜别的款款深情和诗歌的韵律节奏丝丝入扣地结合在一起,“音乐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诗歌每节两韵,节节转韵,“轻轻地”、“悄悄地”这类叠词的使用,奠定了诗歌舒缓轻柔的调子,流露出依恋之中的惆怅伤感情绪。

3.试分析白居易《长恨歌》一诗的艺术特色。

答:(1)首先是叙事、写景与强烈的抒情相结合,在叙事中抒情。

(2)其次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即虚实结合的选材特点。

(3)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

(4)语言韵律方面,本篇是律化的乐府歌行,以韵为主,间或以散句相间,既琅琅上口,又气韵生动。

(可以从四个方面作答,但要结合课本分别展开分析)
4.简要分析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一文“灯光”的象征性。

答:作者写了三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分别象征了昏昏欲睡、了无生气的旧家庭的命运,对被旧家庭葬送而无缘再见的姐姐的思念,和作者追求新的生活、新的理想的心理动力。

各点展开详细作答
答题指导:
简答主要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简要分析,需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在答题时也要结合作品举例说明。

四、作文
请以《人定胜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