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典数字诗欣赏
关于数字的古诗句
关于数字的古诗句
嘿,朋友!你可知道,在咱们古代的诗词世界里,数字那可是有着
神奇魔力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你瞧,杜甫这简简单单的几
个数字“两个”“一行”,是不是就把那春天的活泼景象给生动地勾勒出来啦?就好像一幅色彩鲜艳的画直接展现在咱们眼前,这得多妙啊!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的这句诗,“七八”“两三”,这几个数字,把那夜晚的宁静和些许的寂寥,是不是都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不就像在咱们心里轻轻敲了几下,让咱们也感受到了那份独特
的氛围嘛!
还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这“千里”“一层”,难道不
是在激励着咱们不断追求更高更远吗?就好像是在跟咱们说:“加油啊,前面还有更美的风景等着呢!”
你说,这些诗人咋就这么厉害,几个数字用得如此巧妙,让咱们读
着读着就沉醉其中啦?这数字在古诗里,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
开了一扇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
在我看来啊,这些包含数字的古诗句,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诗
人情感和智慧的结晶,让咱们能穿越时空,感受到他们当时的心境和
所见所闻,实在是太珍贵啦!。
绝妙数字诗,美不胜收
绝妙数字诗,美不胜收“诗词世界”旗下原创诗词平台立足原创,打造精品一、经典古诗词中的数字诗古人留下的宝贵的数字诗,入情入理,充满智慧。
1.写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风雪天触景生情,吟下一首传至今日的数字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宋代邵康节的数字诗恬和平淡: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元代徐德可的《夜雨》凄切感人: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斗孤馆入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2.情诗西汉卓文君给夫君司马相如的一首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作男。
这位著名才女,一首由一到万,再由万到一的诗,可以说字字血,声声泪,终使其夫回心转意。
宋代才女朱淑真,知丈夫另觅新欢,临终前也写一数字诗《断肠谜》:下楼来,余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不回,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可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靠,千种相思一撇消。
撇开此诗词中对于薄情寡义之人沉痛伤心的斥责之意,这乃是一则巧妙而又含蓄的数字谜,只须将其中的每一句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正好顺次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在戏剧《牡丹亭》第三十几出《如梳中》,也有一段数字诗:十年窗下,遇梅花冻九才开,夫贵妻荣,八字安排,敢你七香车稳情载,六宫宣你朝拜,五花诰村你非分处,论四德,似你那三从结愿谐,二指大泥金报喜,一轮皂盖飞来。
8首很有意思的数字诗,别具匠心朗朗上口
8首很有意思的数字诗,别具匠心朗朗上口•诗词的题材、风格是很广泛的,其中有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数字诗,可谓匠心独运,它将一、二、三……九、十,甚至百、千、万等数字融入整首诗中,别开生面,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山村咏怀》(北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诗人在阳春三月时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诗兴大发而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绪、对大自然的喜爱和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二、《咏月》(清·李调元)十九日,月八分圆,七才六颠。
五更四点鸡三唱,怀抱二月一枕眠。
李调元是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很有才气,很多人不服,据说有一次,有六位才子邀李调元饮酒作诗,想为难一下他,要求把数字的排列顺序颠倒过来,用在诗中。
于是,李调元很随意地就吟出了这首诗,还顺便把这六个才子奚落了一顿,“七个才子六个癫”后来成了老百姓常说的一句俗语。
三、《怨郎诗》(西汉·卓文君)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卓文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著名的蜀中四大才女之一,除了这首数字诗外,她还有一首《白头吟》(还存争议)——“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据说,司马相如在事业上取得少许成就之后,就产生了纳妾之意,寄了一封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信送给妻子卓文君,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因为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忆亦无意,这是夫君在暗示自己,以往的情意已经淡漠了……所以她回以这首《怨郎诗》旁敲侧击,倾诉衷肠。
与数字有关的古诗句
与数字有关的古诗句数字里的诗与远方:古人的浪漫计数法嘿,你知道吗?那些流传千古的古诗里,藏着不少数字的秘密,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计数,更是情感的载体,让人一读就心生欢喜,或是感慨万千。
来来来,咱们一起揭开这些数字背后的诗意面纱吧!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 (宋·邵雍《山村咏怀》)想象一下,你漫步在乡间小道上,数着步子,一里、两里、三里...远处炊烟袅袅,隐约可见四五户人家,那份宁静与美好,是不是瞬间就让你忘了尘世的烦恼?例子:周末郊游,我沿着小路走,嘴里不自觉地哼起了这句诗,“一去二三里”,每走一步都像是穿越到了那幅画中,心情也跟着轻快起来。
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唐·杜甫《绝句》)这画面多生动啊!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嬉戏,一抬头,一行白鹭展翅高飞,直冲云霄。
数字“两”和“一”,把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
例子:清晨,我在窗前站定,正好看到这一幕,心里默念着这句诗,感觉整个人都被这份清新和活力包围了。
3.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夜空中,稀疏的星星点点,山前偶尔飘来几点细雨,这意境,多像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数字在这里,成了营造氛围的高手。
例子:夏夜散步,抬头望天,数着星星,耳边传来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我轻声念出这句诗,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三千尺,多么夸张的数字,却恰好形容出了瀑布那势不可挡的壮观与震撼。
李白的想象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例子:站在瀑布前,水雾扑面而来,我闭上眼,耳边是轰鸣的水声,心里默念着这句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而下。
5.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唐·贾岛《剑客》)十年,对于一把剑来说,是漫长的磨砺;对于剑客来说,是无尽的等待与坚持。
这数字背后,藏着的是对成功的渴望和对自我的超越。
含有数字的古诗20
1. 《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亭台,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赏析:这首诗把“一”到“十”这些数字巧妙地嵌入诗中,描绘了一幅自然宁静的乡村景象,展示了乡村风景的淡雅和恬静。
2.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赏析:此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四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3.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大雪纷飞中一位孤独的渔翁形象,营造出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表达了他内心的孤寂和清高。
4.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诗中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
5.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所见,后两句写所想,把哲理与景物、情势融合得天衣无缝。
6.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古诗词】带数字一到十的古诗及赏析
【古诗词】带数字一到十的古诗及赏析
1.《山村咏怀》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赏析: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咏雪》郑燮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赏析:这首诗歌主要表达的意思是雪花的多,白和美。
诗句之中的一三五等这些数字都是一个虚数,并不是真的只有那么几片雪花,郑板桥使用数字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告诉人们雪景的美妙以及美好,在人们的眼前展现一幅大雪纷飞的美好景象。
3.《一轮明月满乾坤》吴承恩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赏析:《一轮明月满乾坤》是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三十六回里的律诗。
此诗浑厚大气,仿佛一种嘹亮的诵读穿越在茫茫时空,从一到十的数字倒叙排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雕细琢。
夜色静美,万籁俱寂,从大地到苍穹,从繁华城池到港口渔船,景物布置得非常合理。
4.《怨郎诗》卓文君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创作背景:相传,司马相如在事业上取得少许成就之后,就产生了纳妾之意,寄了一封十三个字的信送给妻子,卓文君倍感伤怀,便回以这封著名的《怨郎诗》。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古代与数字有关的诗歌欣赏
古代与数字有关的诗歌欣赏1、宋代女诗人朱淑贞的《断肠谜》,用猜谜的形式得出数字: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休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这首诗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连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2、相传汉代司马相如官拜中郎将后,有休妻之意,给妻子卓文君写了一封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一眼就知丈夫无“亿”(意)自己,悲愤的写下了集规劝、正义与情意于一体的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悬念,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玄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赖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等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3、清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是有名的数字诗: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4、宋朝理学家邵雍把一到十七连起来的《蒙学诗》:一去两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5、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
但因为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他屡试不中。
过了一年,又到开考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就再去应试,但路途遥远,当他赶到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了,他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官,准他补考。
主考官要求他用一到十个数字做一对联。
秀才想到自己的艰苦,就脱口道: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经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考官暗暗称奇,又要求秀才从十到一作一对联。
秀才便朗声道: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赏析:数字诗
数字入诗萌芽于先秦,形成于两汉至南 北朝,鼎盛于唐。唐代诗人偏爱数字,几近 离开数字无法成诗的地步。 古诗词中数词的运用之妙令人叹为观止。 单调乏味的数字一经进入形象思维的领域, 就会把本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获得 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奇妙的美学效果。
一、杂数诗。就是诗歌中运用数字没有定数和规律, 只根据诗歌的需要来写,古代的数字诗大多属于这 一种。
二、“十”字令诗。这是数字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就是将“一”到“十”十个数字嵌入诗中。 山村咏怀 北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咏雪 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看不见。
• 一行二三里,停车四五回。 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郭沫若)
一声长啸进考场,两眼回望爹和娘。
三生有幸坐中间,四周都是白痴郎。 ——高考作文 五分钟后看试卷,六月飞雪白茫茫。 七号考试就不利,八号放榜心慌慌, 九族十亲哭断肠。
题苏轼画《百鸟归巢》
明 伦文叙
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1. 集成对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的《江雪》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 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 一生一梦里。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 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
这首带过曲构思和写法皆甚为独特。连用二十 一个“一”字,含义各异,层次分明地反映了对 如梦人生的慨叹。
四、数字回环诗。就是诗歌中一到万(或十)几个 数字回环使用。
“千山”与“万径”相对,读来琅琅上口,节律优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的《绝句》 诗中“两”与“一”相对,显示了诗的整齐美。
12首经典而有趣的数字诗
12首经典而有趣的数字诗一、《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六月,在好友成都尹、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严武经严武的大力推荐下,杜甫被朝廷任命为节度使署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这就是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的由来。
杜甫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即景寄情托志的七言绝句。
全诗对仗工整,宛如在描绘一幅咫尺万里的壮阔山水图。
实际上含有深意,表达了杜甫将要登上严武的官船,即将纵横天下的喜悦之情。
二、《长相思·出塞》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681年,康熙平定了三潘之乱,解决了清朝的心腹之患。
第二年的三月,康熙决定出山海关至盛京(今辽宁沈阳)告祭祖陵。
纳兰性德作为康熙的一等侍卫,随扈东巡。
在前往山海关的途中,冰雪未销,面对荒凉辽阔的景象,纳兰性德不由得思念京城的家乡亲人,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可以与唐宋名篇一较高下的边塞词。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一”字反复出现,突出了塞外路途遥远、席地狂风、铺天暴雪的景象。
“夜深千帐灯”这一句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篇之间转换的关键。
夜深人静之时,也是思亲想家的时候,纳兰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的衷肠无人可倾诉,“聒碎乡心梦不成”,只得将思念之情付之于笔端,这首词写得可谓是水到渠成。
三、《懊侬歌》东晋民歌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
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懊侬歌》多数为东晋时期的民歌,现存十四首,这是其三。
“懊侬”即“懊恼”的意思,那这首诗表现得是在为什么懊恼呢?读完这首浅白明了、富含韵味的诗,我们就明白了,这是在巧妙地表现恋情:诗人巧用数字,后三句“三千三”减去“一千三”还有“二千”,这是出门在外的男子不停地计算回家行程,把他那种归心似箭、祈盼早日回家与女友相会的急切心情生动地表现出来。
四、《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一些关于数字的古诗
一些关于数字的古诗
嘿,你知道吗?古诗里的数字可真是奇妙无比呀!就像“两个黄鹂
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个黄鹂”和“一行白鹭”,多么生动形
象啊!你想想,那两只黄鹂叽叽喳喳地在翠绿的柳树枝头欢叫,还有
那排成一行的白鹭直直冲向湛蓝的天空,这画面是不是一下子就浮现
在你眼前啦?
再看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就把那
乡村的景象描绘得如此清晰。
仿佛你就走在那乡间小路上,走了一两
三里地,就看到四五户冒着炊烟的人家,多么宁静祥和啊!这数字的
魅力,是不是让你惊叹不已呢?
还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哎呀呀,那七八颗星星在遥
远的天边闪烁,而两三点雨滴却在山前洒落。
这数字的运用,多妙啊!就好像在跟你讲述一个宁静夜晚的故事。
“百张云样乱花开,七字文头艳锦回”,哇哦,这“百张”云样的东西
乱纷纷地开放,那“七字”文头又艳丽似锦地回来,这是多么富有想象
力的场景呀!
你说这些古诗里的数字,是不是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诗句中跳跃,给古诗增添了无尽的魅力呢?它们可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带着情感、带着画面、带着故事的呀!这些古诗,不就是诗人用数字给我们编织
的一个个美丽梦境吗?我觉得呀,数字在古诗里真的是太重要啦,没有它们,古诗可就少了好多趣味和韵味呢!。
【古诗词】带数字一到十的古诗及赏析
【古诗词】带数字一到十的古诗及赏析古诗词自古以来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不乏运用数字一到十来表达情感和意境的佳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带有数字一到十的古诗词,并赏析其内涵和风华。
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之作,诗中运用了数字一,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人用“一轮明月”来象征着世间的孤单,而通过“思故乡”来表达对乡愁的思念之情,使整首诗意融入了人情的美感。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诗中运用了数字九。
诗人以“九月九日”为背景,表达了异乡游子的思乡之情。
通过“遥知兄弟登高处”这句,揭示了异乡游子对故乡的念念不忘。
而最后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则以数字九来隐喻出兄弟之间的离别,使整首诗显得深情而有味道。
三、《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另一首佳作,诗中运用了数字一和十。
诗人以“一层楼”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志向,通过“更上一层楼”来传递对人生不断进取的精神。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生活智慧,给人留下深深的感悟。
四、《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诗中运用了数字三。
孟浩然以第一句“春眠不觉晓”来表达春天的宁静和人们沉浸在美梦中的愉悦感。
接着通过“处处闻啼鸟”来比喻春天的醒来,展现生机勃发的大好时光。
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则借花落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的无常与人生的短暂,使整首诗充满哲理。
五、《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孤舟万里心。
鸣櫂歌声度,乘兴万事成。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诗中运用了数字五。
杜牧以“牛渚西江夜”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之情。
通过“孤舟万里心”来抒发自己在远方的寂寞与思念。
最后两句则将自己的心情与动力结合,通过“乘兴万事成”来表达对未来的乐观和向往,使整首诗充满力量和激情。
10首经典数字诗
10首经典数字诗传说清代才子李调元曾调往两江任主考官。
一次,李调元和当地六位才子同游西湖。
早听说这六位才子狂妄自负,目空一切。
一开始,六才子就请李调元用一到十咏两江事物。
李调元笑笑说,数字入诗不过就是文字游戏,何难之有?于是随口吟诵出第一首诗: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得五六七包粉,打扮八九十分娇。
六才子嘴上连连叫好,但还不死心。
他们又让李调元将数字从十到一再化出一首即景诗来。
李调元满饮一杯美酒,吟出第二首:月儿十九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
五更四点鸡三唱,二月怀抱一枕眠。
看似信手拈来,儿戏之笔,实则暗含对六才子的揶揄,且无可挑剔。
六才子这才心服口服,从此对这位主考大人十分敬重。
数字,看似单调、枯燥,最初与人类相遇时,它被当做计算的工具。
而后几千年,经由中国知识分子的灵思妙想,变幻着有画面、有音律、有触觉、有呼吸、有喜怒哀乐的诗意世界。
在这个没有时空限制的世界里,古今人横来纵往,交流着精神和灵魂的自由。
数字诗,是中国诗词里的一朵奇葩。
或许它只是为了提醒疲于奔忙的人们,在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也可以感受不一样的趣味人生。
1、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
3、咏竹清郑燮一两三支竹竿,四五六片绿叶。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
4、一清何佩瑜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5、一字诗清纪昀一篙一撸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6、渔夫·浪花有意千重雪南唐李煜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对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7、渔夫·一棹春风一叶舟南唐李煜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蚕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8、泥菩萨民间流传一声不响,二目无光。
三餐不吃,四肢无力。
五官不全,六亲无靠。
七窍不通,八面威风。
(久)九坐不动,(实)十足无用。
经典收藏: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数字诗,妙不可言!
经典收藏: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数字诗,妙不可言!
数字是本来是很抽象的,它给人们可能会产生一种单调、乏味的感觉,而诗歌却是形象思维的,它给人一种情感的寄托。
数字入诗,别有一番情趣。
数字诗犹如一枝奇葩,在我国古代诗苑中格外的引人注目。
可以描写优美景色,意境深远。
比如宋朝理学家邵康节的一首很出名的启蒙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人在二十字诗中,巧妙运用了十个数字,描绘出了一幅旅途风光,展示了一幅朴实自然的乡村风俗画。
很多孩子,都觉得背古诗是一件特别老火的差事。
怎么才能让孩子爱上读诗,爱上传统文化?家长又该怎样引导学生阅读些什么内容?下面这30首数字诗,不仅好读、易背,而且非常有趣,分享给孩子看看!。
含数字的古诗词名句欣赏
含数字的古诗词名句欣赏数字诗又称数名诗、数诗、杂数诗等,是嵌名诗的一种,每句都嵌同一个数字,如果嵌在首位的则为藏头数字诗。
数字诗中的数字是抽象的,而诗歌是要用形象思维的,然而这两者结合,可以产生很多奇妙意境的好诗。
数字嵌入的诗歌,可以是豪放的,“黄河入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可以是细腻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是沉痛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可以是感伤的,“六朝如梦鸟空啼”;可以是愤怒的,“一朝封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可以是夸张的,“孤臣霜发三千丈”;可以是讽刺的,“三千宠爱在一身”;也可以是欢快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不过,这些诗中的数字,仅是作“镶嵌”之用,真正的数字诗,必须是以数字为主体,如南朝民歌中的“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
已行一千三,剩有二千在。
”可以解读为是一个长途行者的倦歌——他在不停地算里程;也可理解是一个远离家乡,归心似箭的男子的情歌,期盼着早一点与心上人见面。
——其实,路还长着呢,心理描写非常准确。
另一首“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个位基数词全无遗漏,又描绘了一幅恬淡宁静的田园风光,用之作为蒙童读物,真是一举两得。
电视台曾播放过的《宰相刘罗锅》,内中有一处情节:乾隆皇帝手持一枝鲜艳的红花,将花瓣一片片地剥落抛撒,口中念念有词,“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刘墉信口接了一句,“飞入草丛都不见”。
众人大笑。
这出戏编得并不好,红花入草丛怎会都不见?明显有疏漏之处。
故事的“原产地”是出自明朝布衣才子徐文长。
一个冬日,他踏雪孤山,见放鹤亭内一群秀才正借酒赏梅,便进前求饮。
秀才们不识泰山真面目,道是诗人聚会,不会写诗者不能在此喝酒。
徐文长便“一片一片又一片”地作起咏雪诗来,前三句尚未念完,众秀才已是笑骂成“一片”了,纷纷说道:你这俗子是否只认识得数字和“片”字?想不到第四句“飞入梅花都不见”一出,秀才们顿时大惊失色。
历史上奇妙的数字诗(24首)
历史上奇妙的数字诗(24⾸)唐·王建《古谣》⼀东⼀西垄头⽔,⼀聚⼀散天边霞。
⼀来⼀去道上客,⼀颠⼀倒池中⿇。
宋·邵康《⼭村咏怀》⼀去⼆三⾥,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九⼗枝花。
宋·释⼦涓《偈》⼀⼆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
循环逆顺数将来,数到未来⽆尽⽇。
元·宋绩⾂《⼀字诗》⼀簑⼀笠⼀髯叟,⼀丈长杆⼀⼨钩。
⼀⼭⼀⽔⼀明⽉,⼀⼈独钓⼀海秋。
明·吴承恩《⼀轮明⽉满乾坤》⼗⾥长亭⽆客⾛,九重天上现星⾠。
⼋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响,⼀轮明⽉满乾坤。
明·伦⽂叙《题百鸟归巢图》 天⽣⼀只⼜⼀只,三四五六七⼋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间千万⽯。
清·吳荃佩《春闺》以溪西鸡齐啼为韵内填“⼀去⼆三⾥,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九⼗枝花”。
字字花开,不许连⽤。
⼋家烟树四邻齐,六七楼台画阁西。
⼗⾥杏花红⼊座,⼀村杨柳绿围溪。
⾦闺暖透三春梦,⽟枕寒消五夜鸡。
九尽韶光亭外望,⼆莺来去绕枝啼。
烟村四绕唱晨鸡,六九冰消七⾥溪。
⽟燕⼀双帘外去,⾦钗⼆⼋座中齐。
花开三五亭台北,枝憾秋千院宇西。
绿到邻家春已⽼,⼗分感念鸟频啼。
清·吳荃佩《闺怨》以溪西鸡齐啼为韵内填“双、两、半、尺、⼨、丈、引、⼀、⼆、三、四、五、六、七、⼋、九、⼗、百、千、万”,字字皆花开,不许连⽤。
四照花开九曲溪,⼗分梦引到辽西。
三千⾥对⼀轮⽉,⼆六时惊五夜鸡。
两地双栖七⼣愿,半笺尺素万怀齐。
⼨衷百丈情⽆著,⼋字眉痕泪暗啼。
红尘栗六⽔盈溪,七⽉怀⼈感塞西。
⼀别双飞千⾥雁,⼗年半梦五更鸡。
⼆三意绪两相引,⼋九韶光咫尺齐。
万丈情波⽅⼨地,四时最怕百禽啼。
选⾃《碧云阁诗钞》清·易顺⿍《天童⼭中⽉夜独坐》 青⼭⽆⼀尘,青天⽆⼀云。
天上唯⼀⽉,⼭中唯⼀⼈。
清·郑板桥《咏雪》⼀⽚⼆⽚三四⽚,五⽚六⽚七⼋⽚。
千⽚万⽚⽆数⽚,飞⼊梅花总不见。
古诗词欣赏|数字诗:数中自有黄金屋,数中自有颜如玉(珍藏)
古诗词欣赏|数字诗:数中自有黄金屋,数中自有颜如玉(珍藏)
丨数字诗丨
万岭千山百里云,
十花九树八成荫。
七家六五四双燕,
三李二桃一片春。
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三二一,从大到小的数字,从远到近地描绘出美不胜收的景象:放眼望去,群山连绵不绝、白云层层叠叠,有花、树、燕子、桃李,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春光!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寻美好,享春光
笑对人生,海阔天空,春暖花开
发给
20首经典数字诗,流传千古,第一首都会背诵
20首经典数字诗,流传千古,第一首都会背诵2022-07-08 07:00·橘猫美学社插画师 | 池汐每一首能流传下来的诗词,都经过时光严苛的检验,能让我们耳熟能详,再三品读的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古诗词之美,一字一句,情真意切,一平一仄,朗朗上口。
今日,便分享一些关于“数字”的诗词,平仄起伏间,数字之妙,可让诗词妙趣横生,更添趣味。
01《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02《宫词二首·其二》唐·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03《天童山中月夜独坐》清·易顺鼎青山无一尘,青天无一云。
天上唯一月,山中唯一人。
04《咏雪》明·郑燮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05《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06《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07《梅花》宋·王安石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08《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09《渔父》五代·李煜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10《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1《题诗后》唐·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12《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3《长命女·春日宴》五代·冯延巳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1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鹤,清风半夜呜蝉。
别具一番韵味的数字诗
别具一番韵味的数字诗厦门站家长帮2016-11-26阅读原文支持家长帮,支持信息共享,请分享给您的朋友们!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有特色的,便是诗歌,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甚至是一本书,古诗总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而古代的数字诗精巧有趣,才情纵逸。
从一到十,从百到千有着整齐的建筑美,极具诗情画意。
《古谣》(王建)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
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李煜)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李煜)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对春。
一壶酒,一芊纶,世上如侬有几人?《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佚名)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
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句一离别,一喜一伤悲。
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
《登山》(唐寅)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起,四海五湖皆一望。
《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崂山钓鱼台一字诗》(宋继臣)一蓑一笠一髯叟,一丈长杆一寸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
《天童山中月夜独坐》(易顺鼎)青山无一尘,青天无一云。
天上唯一月,山中唯一人。
《一字诗》(何佩玉)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一字诗》(陈沆)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一字诗》(纪晓岚)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悬念,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经典数字诗欣赏
一、“十”字令诗。
这是数字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将“一”到“十”十个数字嵌入诗中。
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共20 个字,把10 个数字全用上了。
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2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这是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
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
3 、相传苏轼与同窗赴京赶考,学友因为天气耽搁担心迟到,感叹成诗曰:一叶孤舟,做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苏轼劝勉道: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
4 、吴承恩《西游记》中一段“红轮西坠”后天色已晚的景色描写:十里长亭无人
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声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5 、《归田琐记》中有一首诗,刻画的是过去的当官时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而后“荣归故里”赋“闲在家”的丑恶嘴脸,淋漓尽致,值得玩味。
一命之荣称得,两片竹板拖得,三十俸银领得,四乡地保传得,五十嘴巴打得,六角文书发得,七品堂堂考得,八字衙门开得,九品补服借得,十分高兴不得。
二、“一”字诗。
这是种只用“一”字。
1 、唐代王建有这么一首《古谣》: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路;一去一来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树。
这里短短的28 个字中有着矛盾的8 个“一”,但都统一在一幅风景画里,可见“一”字有多么强的表现力。
2 、元代无名氏有一首散曲: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
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全曲嵌“一”字竟多达二十二个。
作者在年华易逝、光阴催老、人生如梦的叹息中,寻求着自己的人生位置,情绪看似旷达,实则透露着辛酸,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 、清人王士祯作过一首《题秋江独钓图》,也是有名的数字诗:一蓑一笠一扁舟,一
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首诗总共用了九个“一”
4 、清人陈沆(也有人认为是北宋苏轼)有一首与此相似的诗: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这首诗中出现了十个“一”,比上一首还多一个。
两首诗都创造了一个渔翁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
5 、清代女诗人何佩玉也写过一首同样的诗:一花一枝一矶石,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
一水一寺中,一林黄叶一僧归。
连用十个“一”字却不使人感到重复,而是意境悠远,
妙趣横生。
6 、清代侯善渊的《一剪梅》是这么写的:一个尘劳一个忙,一自离别,一得真常。
一天精秀一天凉。
一点清光,一带凝阳。
一气相交一气张。
一结神丹,一命延长。
一灵透人一云房。
一对金童,一引仙乡。
全词60 个字里竟有16 个“一”,比起上面的两首诗,有过之而无不及,又是别有一番情趣和风味。
三、数字回环诗。
就是诗歌中一到万(或十)几个数字回环使用。
1 、卓文君写的,从一到万,从万到一: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2 、无名氏写的,用了万到一,十三个数字:
柳絮飘飞,万朵入云间,一去无归期,千般情不舍。
望断天涯,魂随魄也依,百转盼回归,寝无言,食厌味,倚门伫立,怎奈十月雪花漫天舞,不见伊人归,空叹息,重阳九,赏菊桂,登高远眺,形影孤单独自泣眼看八月中秋,叹,月圆人残缺,遥对蟾宫祷佳期七巧之期时,牛郎织女亦相会,便我独饮相思泪,谁怜惜?炎炎夏至六月心,心寒不觉身子温,只字片影无踪迹,一片忧伤没法医。
五五端阳划龙舟,江上游客皆成对,思念化作江水流,欲诉衷肠无知已。
转眼四月采桑节,忙里偷闲问鱼雁,可带佳音归?雁无语,振翅飞,鱼我声,潜水底。
看,三月桃红柳绿时,春色好,我心更劳累,枉费了一片心机,莫不是,二人相携漫步路,一切随风吹?犹自瞎猜疑。
忽听喜鹊啼不住,望君,笑挥手臂,喜孜孜,欲笑泪先滴!
3 、清代李调元写过这样一首数字诗,从一至十,再从十至一。
诗韵味浓厚,即情随
性,没有一点矫作。
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买得五六七色粉,打扮八九十分娇。
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五更四时鸡三唱,怀抱二月一枕眠。
四、杂数诗。
就是诗歌中运用数字没有定数和规律,只根据诗歌的需要来写,古代的数字诗大多属于这一种。
1 、最妙的要数明代诗人伦文叙给苏轼的画《百鸟归巢》配的诗:
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一只又一只”加起来就是2 只,“三四”相乘得12,“五六”相乘得30,“七八”相乘得56。
把2、12、30、56 加起来,总数恰好为100,与画题相合,可见诗人的机巧。
2 、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这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写的一道《麻雀》诗。
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员,饱食终日,贪污腐败,反对变法,故把他们比作麻雀而讽刺之。
3 、清人黄焕中的《闺怨》:
百尺楼台万丈溪,云书八九寄辽西。
忽闻二月双飞雁,最恨三更一唱鸡。
五六归期空望断,七千离恨竟未齐。
半生四顾孤鸿影,十载悲随杜鹃啼。
五、数字隐秘诗。
就是将数字用谜语的形式表现出来,十分有情趣。
1 、宋代才女朱淑真,临终前写的《断肠谜》算是这一类数字诗:
下楼来,金簪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整首诗暗含“一”至“十”十个数字,句句充满对负心人的谴责,倾诉自己无限的哀怨!诗中隐藏的数字,你能找出来吗?
2 、后人填了一首《玉房怨》,与上面的《断肠谜》大同小异:
元宵夜,兀坐灯窗下。
问苍天,人在谁家?恨玉郎,全无一点直心话。
叫奴欲罢不能罢,吾今舍口不言他。
论交情,曾不差。
染成皂,难说青白话,恨不能一刀两断分两家。
可怜奴,手中无力难抛下,我今设一计,教他无言可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