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职业病危害及防治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一、粉尘污染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岩石尘等粉尘污染非常严重。
这些粉尘进入人体会导
致职业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
因此,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的管理,使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对于容易飞扬的物质,如煤尘、矸石等,需采用湿法降尘技术。
3、应按照规定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二、噪声污染
煤矿作业现场噪声污染严重,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会导致职业性听力损伤和神经病变。
因此,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合理设计煤矿作业场所和机器设备,降低引起噪声污染的源头。
2、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引导职工佩戴防护耳塞或耳罩。
3、避免在休息区或生活区设置与工作有关的区域,避免工作噪声对生活造成干扰。
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危害之一,例如煤与矸石垮塌、地质构造裂缝等。
这些灾害给井下工作带来巨大的潜在危险,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开采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灾害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加强对潜在灾害区域的巡查和监测。
3、采取正确的工作方式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职工的安全。
四、化学品危害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化学物质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害气体如直接吸入人体会出现各种疾病或生命危险,因此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对开采工作区域定期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以及进行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
的设置。
2、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的化学品和工艺流程。
3、指导职工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罩等。
浅谈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
关键词 煤矿职业危 害 职业病危害防治 中图分 类号 T D7 8 + 2 ;R1 3 6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5 — 2 8 0 1 . 2 0 1 6 . 1 1 . 0 3 0
就 是 瓦斯 。 它 是 在 煤 矿 生 产 作 业 期 间 , 自煤 岩
层 内 向 外 溢 出。 积 聚 过 多 会 造 成 瓦 斯 事 故 ,
收稿 日期 2 0 1 6 — 0 7 — 2 6
( Y a n k u a n g g r o u p B e i s u C o a l Mi n e , S h a n d o n g Z o u c h e n g 2 7 3 5 0 0 )
Ab s t r a c t : I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 t h e b r i e f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f t h e c u r r e n t c o a l mi n e o c c u p a t i o n h a r m f a c t o r s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c u r r e n t c o a l mi n e o c c u p a t i o n h a z a r d c a u s e s a r e a n a l y z e d , a n d a s e r i e s o f e fe c t i v e me a s u r e s ha t t p r e v e n t a n d r e d u c e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o c c u p a t i o n d i s e a s e we r e p u t f o r wa r d , wh i c h l a y a s o l i d he t o r e t i c a l f o u n d a t i o n or f he t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
振动控制技术
振动控制技术的原理:通过控制振动源、传递路径和接收点来减少振动对煤矿工人的危害。
振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在煤矿机械设备、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等环节应用振动控制技术,降低振动对工人的影响。
2
振动控制技术的效果:降低振动强度,减轻工人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振动控制技术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为煤矿工人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煤矿职业危害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技术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
粉尘危害
粉尘来源: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岩尘等
1
危害:粉尘吸入人体,可能导致尘肺病、呼吸道疾病等
2
预防措施:加强通风、除尘,佩戴防尘口罩等
3
治理方法:采用湿式作业、喷雾降尘等方法减少粉尘产生和扩散
03
振动防护措施:使用减振设备、加强个人防护、定期体检等
04
振动危害的预防:加强设备维护、优化作业环境、提高工人安全意识等
粉尘防治措施
加强通风:保持工作场所空气流通,降低粉尘浓度
01
佩戴防尘口罩: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防止粉尘吸入
02
湿式作业:采用湿式作业方式,降低粉尘产生
0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粉尘危害
04
噪声防治措施
控制噪声源:采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噪声产生
隔声降噪:使用隔声材料,降低噪声传播
吸声降噪:使用吸声材料,吸收噪声
消声降噪:使用消声器,消除噪声
个体防护: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噪声对个体的影响
加强管理:制定噪声管理制度,加强噪声监测和治理
浅谈煤矿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新版)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浅谈煤矿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新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浅谈煤矿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新版)摘要:尘肺病是目前煤矿严重的职业病。
发病人数约占我国尘肺病人总数的40%以上。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煤矿工人在井下生产过程中吸入较多的粉尘所致。
为了加强职业病的防治,国家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煤炭行业制定了《煤炭工业尘肺病管理细则》、《职业病防治法》中明确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此,提出了煤矿粉尘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煤矿职业病(尘肺病)危害与防治在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亦称粉尘),如打眼、爆破、落煤、装运、提升等。
特别是采掘工序产生的粉尘量为最多,约占全部矿尘的80%,而其中几乎有80%的矿尘进入风流中,成为浮尘。
矿尘包括煤尘和岩尘。
由于它们的存在状态不同,把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浮尘;沉落下来的粉尘叫落尘;浮尘和落尘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
矿尘的危害性大小与矿尘的成分、粒度及浓度有关,直径小于5mm的矿尘为呼吸性矿尘。
这类矿尘能进入人体的肺部,导致尘肺病,危害性最大。
因此,对矿井防尘的基本原则是:降低产尘量,防止矿尘变化成有危害的悬浮物。
一、尘肺病害与综合防尘1、尘肺病危害实际结果与实际情况表明:矿尘是一种极为有害的物质,能刺激人的呼吸系统,使呼吸道发炎并增发呼吸失调的机率,井下职工长期吸入含有矿尘的空气引起的肺部纤维增生性疾病,也就是患了尘肺病。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危害因素,职业病问题成为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制定和实施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势在必行。
二、危害分析:1. 粉尘危害: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矸石尘等粉尘物质对工人的呼吸系统和肺部造成严重危害,易导致职业性肺病。
2. 化学物质危害:煤矿中存在的一些有害化学物质,如煤气、硫化氢等,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危害。
3. 噪音危害:煤矿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噪音、爆破噪音等会对工人的听觉系统造成伤害,严重时可导致职业性听力损失。
4. 体力劳动危害:煤矿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易导致工人浮现劳动强度过大、疲劳等问题。
三、整改措施:为了减少煤矿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以下整改措施被提出:1. 粉尘控制措施:a. 安装粉尘采集装置,对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有效采集和处理,防止粉尘扩散。
b. 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减少粉尘浓度。
c.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保护工人的呼吸道和眼睛免受粉尘侵害。
2. 化学物质控制措施:a. 严格控制煤矿开采中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减少对工人的危害。
b. 加强化学品储存管理,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储存。
c. 提供工人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降低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风险。
3. 噪音控制措施:a. 对噪音源进行隔离、消声和降噪处理,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影响。
b. 采用降噪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保护工人的听觉健康。
4. 体力劳动改善措施:a. 优化工作流程,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歇息时间。
b. 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备,如护腰带、护膝垫等,减少对工人身体的伤害。
c. 加强对工人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人的职业卫生意识。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煤矿是煤炭资源的开采和生产基地,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随着煤矿深度开采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煤矿职业危害问题也日益突出。
煤矿工作环境恶劣,作业条件艰苦,工作强度大,煤矿事故频发。
据统计,煤矿事故是造成劳动者伤亡和身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煤矿职业危害及其防治对策,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煤矿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1. 煤尘危害: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煤尘,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煤尘环境中容易引发煤尘肺病,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
2. 有毒气体危害:煤矿内部存在着一定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一旦浓度过高,会危及生命安全。
3. 噪音危害:煤矿机械设备的运行、氢气爆炸产生的气浪声以及工人作业时的喧闹声等,都会对工人的听力造成严重损害。
4. 机械伤害:煤矿内大型机械设备多,工人在操作和维护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5. 人为因素危害:由于煤矿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工人在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中,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吸毒等心理问题,从而引发意外伤害。
以上种种危害,都严重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治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工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知识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工人能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具,掌握逃生自救的技能。
2. 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配备必备的劳动保护设备。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作业规程》等法律法规,强化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对煤矿生产工艺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
3. 加强环境治理,控制职业危害源头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煤矿间歇性喷射和久饥耐饱试验的次数,减少煤尘释放浓度,减少有毒气体的生成。
在矿井中采用更加科学的通风系统,降低有毒气体浓度。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1. 引言1.1 煤矿职业危害现状煤矿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同时也是一个高危行业。
由于煤矿作业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职业危害问题日益凸显。
煤矿职业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煤尘对健康的影响,煤矿作业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长时间暴露在煤尘环境中会引发呼吸道疾病、肺部疾病等健康问题;其次是有毒气体的危害,煤矿内部常常积累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工人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毒气体中容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煤矿作业中存在着各种危险机械设备,操作不当易发生事故;高温环境也会给工人带来较大伤害,煤矿深处温度较高,工人长时间暴露易导致中暑等问题。
煤矿职业危害现状严峻,对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加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意识,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煤矿职业健康监测机制至关重要。
只有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才能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与安全。
1.2 煤矿职业危害的严重性煤矿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长期接触煤矿环境中的有毒气体和煤尘会严重威胁矿工的健康。
煤尘可引起矿工患上煤尘肺病,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一些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等对矿工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均有严重危害,甚至导致中毒死亡。
煤矿中存在许多机械设备,若操作不当或设备老化可能会造成事故伤害矿工。
煤矿坍塌、爆炸、火灾等事故常常发生,给矿工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损失。
煤矿中的高温环境也会给矿工带来身体上的严重伤害,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易患中暑、晕厥等疾病。
由此可见,煤矿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
【200字】1.3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重要性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重要性在于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与安全,维护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
煤矿职业危害如果得不到有效防治,将会对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而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给煤矿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更会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煤矿作业场所是一种具有较高职业病风险的工作环境,工人在这里长期接触煤尘、噪音、高温等因素,容易患上煤炭工人职业病,如煤工尘肺、噪音性聋等。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
本文就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1.控制煤尘污染煤尘是煤矿作业过程中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为了控制煤尘的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湿法喷洒降尘剂,降低煤尘浓度;(2)提高采煤机、输送机等设备的密闭性能,避免煤尘外扬;(3)加强通风系统的改建,确保煤矿作业场所的通风良好;(4)使用矿工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保护工人的呼吸道不被煤尘侵害。
2.防止噪音污染(1)在源头上减少噪音的产生,选择低噪音设备;(2)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如加装隔音罩、适当间隔设备等;(3)工作人员佩戴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设备,降低噪音对耳朵的伤害。
3.控制高温、高湿环境(1)改善通风设备,提高空气流通;(2)设置通风降温设备,如风冷机、冷却塔等;(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4)提高工人的防暑水平,加强防暑设备配备,如饮用矿泉水、佩戴隔热服等。
4.健康监测和保健定期进行工人的职业病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问题。
此外,还需要进行职业病教育和宣传,提高工人对职业病防治的意识和水平。
对于已经患病的工人,应及时进行治疗,并关注其康复情况。
5.加强管理和监督完善煤矿作业场所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建立职业病防治监督机制,加强对煤矿作业场所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加强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宣传培训,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落地实施。
总之,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从源头控制煤尘、噪音等污染物的产生,改善工作环境,保护工人的健康。
此外,还需要进行健康监测和保健工作,加强管理和监督,保障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摘要】煤矿工作是一个高危险性职业,工人们常常面临煤矿职业危害的威胁。
煤尘危害、瓦斯危害和物理因素危害是最常见的。
煤尘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瓦斯则可能引发爆炸事故,而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等则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为了防止这些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如加强通风系统、佩戴防护设备、定期检查瓦斯浓度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煤矿工人受到危害的风险,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在面对煤矿职业危害时,工人们和管理者都应该重视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煤矿工人、危害、煤尘、瓦斯、物理因素、防治对策、安全措施、职业健康、工作环境、预防措施、职业安全管理。
1. 引言1.1 引言煤矿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工作场所,其中存在着多种职业危害因素,给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煤矿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煤尘危害、瓦斯危害和物理因素危害等。
这些危害因素严重影响着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状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煤尘是煤矿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产物,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煤尘环境中会导致职业性尘肺病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矿井中常常存在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一旦浓度过高就会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
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高温等也会给矿工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职业危害,必须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包括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提高矿工职业健康意识、配备有效的防护设备等措施。
只有全面认识和重视煤矿职业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才能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 正文2.1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对矿工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主要包括煤尘危害、瓦斯危害和物理因素危害。
首先是煤尘危害,煤矿中煤矿产生大量煤尘,长时间暴露在煤尘中会导致矿工患上煤尘肺病,严重影响呼吸系统功能。
其次是瓦斯危害,煤矿中煤层中含有大量的瓦斯,矿工在采矿作业中易受瓦斯中毒的威胁,严重情况下可导致爆炸事故发生。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引言概述:煤矿职业病是煤矿工人长期接触煤尘、矿石粉尘等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为了保护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煤矿企业应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来降低职业病危害。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
正文内容:1. 环境控制1.1 煤矿通风系统的改进:改进煤矿通风系统,增加新风量,保证矿井内空气流通,减少煤尘浓度。
1.2 煤矿湿法除尘技术的应用:采用湿法除尘技术,将煤尘与水接触,降低煤尘浓度,减少煤矿工人吸入煤尘的风险。
2. 个人防护2.1 煤矿工人佩戴防护用品:煤矿工人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煤尘对呼吸系统和眼睛的侵害。
2.2 煤矿工人定期体检:煤矿企业应组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保护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
3. 安全培训3.1 煤矿工人职业病危害知识培训:煤矿企业应对煤矿工人进行职业病危害知识培训,提高工人的职业病防护意识。
3.2 煤矿工人安全操作培训:煤矿企业应对煤矿工人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教授正确的工作方式和操作方法,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4. 管理设施改进4.1 煤矿粉尘管理设施的改进:改进煤矿粉尘管理设施,提高除尘效果,减少煤尘对工人的危害。
4.2 煤矿噪声管理设施的改进:改进煤矿噪声管理设施,降低噪声水平,保护工人的听力健康。
5. 监督检查5.1 煤矿职业病危害监测: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系统,对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2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检查:进行定期的职业病危害整改检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
总结:综上所述,为了降低煤矿职业病危害,煤矿企业应从环境控制、个人防护、安全培训、管理设施改进和监督检查等五个方面采取整改措施。
通过改进通风系统、应用湿法除尘技术、佩戴防护用品、定期体检、进行安全培训、改进管理设施以及建立监测和检查机制,可以有效降低煤矿职业病危害,保护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
煤矿企业应加强管理,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为煤矿工人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一、煤尘危害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的破碎、装卸、运输等操作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煤尘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煤矿工人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的工人容易患肺部疾病,如尘肺、职业性支气管炎等。
针对煤尘危害,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通风设备的改造和使用,保证工作场所空气的清新;二是提高煤矿工人的防护意识,配备合格的防尘口罩,减少对煤尘的直接接触;三是加强煤矿工人的健康体检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患病人员。
二、爆炸和火灾危害煤矿内部常年积聚着大量的可燃气体,一旦受到火花或高温物体的引燃,便会引发爆炸和火灾。
煤矿爆炸和火灾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为了防止煤矿爆炸和火灾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对煤矿内部可燃气体的监测和控制,确保煤矿内部的空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二是加强对煤矿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防止设备的故障引发火灾;三是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煤矿内部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机械设备危害煤矿开采过程中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故障或操作不当,便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
煤矿工人在接触机械设备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为了防止机械设备危害,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煤矿机械设备的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二是提高煤矿工人的技能和操作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规范操作行为;三是配备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工人的身体安全。
四、工业毒物危害煤矿开采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工业物质也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工业毒物一旦接触到人体,便会引发中毒反应,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防止工业毒物危害,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规范工业毒物的使用和管理,尽量减少其对工人的危害;二是加强煤矿工人的个人防护措施,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三是加强工人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因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症状。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后果、防范措施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后果、防范措施煤矿生产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与振动,以及某些深度井工煤矿的硐室温度高、湿度大等不良的气象条件。
职业病危害后果主要有:1、生产性粉尘煤矿生产中,采煤、掘进、支护、提升运输、巷道维修等生产环节均产尘。
可引起矿工尘肺病。
2、有害气体由于井下放炮、煤氧化、煤中放出等,存在甲烷(CH4)、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氨气(NH3)等气体。
使人中毒受伤或死亡。
3、生产性噪声和振动煤矿噪声主要来源于井下机械化生产。
如风钻和局扇,这两样东西的噪声和振动特别大。
使人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等。
4、不良气候条件煤矿井下气温高、湿度大,不同地点风速大小不等和温差大等。
如长期在潮湿环境下工作的人易患风湿关节炎等。
职业病危害防范措施主要有:1、粉尘防护措施:1.加设喷雾洒水降尘设施。
2.以及湿式打眼和水炮泥的使用。
3.加强个人防护的用具。
4.分配合理的风量。
2、有害物质气体防护措施有:①消除毒物。
煤矿井下的有毒气体主要来源于炮烟和煤氧化、火灾等。
因为很多有毒气体是易溶于水的,通过加强通风和喷雾洒水排除和降低有毒气体含量,净化空气,是消除毒物危害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②加强个人防护。
炮后烟未散去或作业现场空气质量太差时,不要急着进入工作面,待烟散尽、现场空气质量好转时再进入工作面,还应用好防护服、防护面具、防尘口罩、自救器等。
3、噪声和振动防护措施有:噪音危害预防控制。
吸声,消音,隔音,隔振,卫生保健措施。
(1)控制噪声传播。
隔声:用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和隔声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防止噪声传播。
(2)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
利用耳塞防护。
合适的耳塞隔声效果可达30—40dB(A),对高频噪声的阻隔效果较好。
(3)合理安排劳动制度。
工作时间穿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工作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煤炭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其开采和利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煤矿开采作业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职业危害,给矿工的生命健康和身心健康带来威胁。
下面,就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探讨。
1、机械作业危害煤矿作业中,机械操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机械作业也是职业危害的重要来源。
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容易引起矿难和伤亡事故;机械设备的噪声和震动也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影响,如:听力损害、骨骼、肌肉损害等。
2、煤尘危害煤炭在矿井中开采时产生大量煤尘,矿工长期接触煤尘会引发煤尘肺病。
煤尘肺病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急、干咳等症状。
长时间接触煤尘还可能导致其他问题,如:牙齿黑渍、皮肤干燥、眼部疼痛等。
3、瓦斯危害瓦斯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经常产生的气体,矿工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瓦斯,会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心脏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会引起爆炸事故。
瓦斯安全是煤炭开采作业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点,应加强瓦斯检测和排放工作。
4、危险品贮存和运输危害矿山生产过程中,经常涉及各种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① 设备保养及掌握使用技巧② 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③ 机械设备的运行应该满足相关的作业条件④ 工人必须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避免操作机器时因身体不适而出现操作失误。
① 煤炭开采过程中需要进行湿法处理工作② 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减少煤矿的尘埃和有害气体的产生③ 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如戴上防护面罩、耳罩等物品① 加强瓦斯的检测和排放工作② 安装自动报警和监测装置③ 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④ 定期进行防爆技术培训① 在危险品储存、使用和运输中,必须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② 要严格控制危险品的量和种类③ 确保危险品罐车车身、阀门、管道等均完好无损④ 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总之,煤矿职业危害在煤炭开采作业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煤矿作业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对矿工的呼吸系统构成危害。
煤尘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长期吸入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肺癌。
煤矿需要进行粉尘防治。
一种方法是采用湿法作业,通过加水来控制粉尘扬尘。
矿工需要佩戴防护口罩来过滤空气,减少粉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定期清理工作场所和设备,保持清洁环境,也是粉尘防治的重要措施。
矿井内通风不良也是一个重要的职业危害。
矿井内通风不畅会导致氧气不足和有害气体积聚,从而引发中毒事故。
为了改善通风状况,煤矿可以采用机械通风或者自然通风的方式。
机械通风需要安装风机来增加氧气供给和排除有害气体,而自然通风则通过设置通风井和管道来实现空气流通。
矿井也应该设置及时报警装置,一旦发现有害气体超标,立刻通知矿工撤离。
地质条件也是煤矿开采中的一大危害因素。
在煤矿作业中,地质突泥、岩爆、地面下陷等事故频发,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煤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地质勘探,了解矿井周围地层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开采方案。
加强矿山巡查,定期检测地质情况,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
矿井内也应该安装地质监测仪器,监测地质活动和地面沉降的情况。
矿工也要接受地质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矿井内的火灾和爆炸也是一个重要的危害因素。
煤矿内含有大量可燃气体,一旦发生火灾或者爆炸,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煤矿需要加强火灾预防和灭火设施的建设。
安装火灾报警装置,及时发现火灾隐患;设置灭火器和消防栓,以备不时之需;进行定期的消防演练,提高矿工的灭火技能和火灾应急响应能力。
煤矿作业中存在着粉尘危害、通风不良、地质灾害、火灾爆炸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和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对策,如强化粉尘防治、改善通风条件、加强地质监测和防灭火设施建设等。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可以减少危害事故的发生,提升煤矿作业的安全性和保障矿工的权益。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摘要】煤矿是一个危险的工作环境,工人们容易受到煤矿职业危害的影响。
本文从煤尘危害、有害气体、噪音、体力劳动和化学品等方面分析了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针对煤尘危害,可以采取加强通风设备和佩戴防护口罩等措施。
在应对有害气体方面,可以定期检测空气质量和提高工作安全意识。
噪音危害可以通过佩戴耳塞或者采取隔离措施来减少。
体力劳动危害可通过合理调整工作强度和加强体能锻炼来预防。
化学品危害可通过加强化学品管理和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来减少。
强调了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煤矿安全发展方向和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关键词: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对策、煤尘、有害气体、噪音、体力劳动、化学品、安全发展方向、措施。
1. 引言1.1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同时也是一个高危行业。
煤矿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危害因素,如煤尘、有害气体、噪音、体力劳动和化学品等。
这些危害因素对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产安全和生活质量。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职业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护措施。
对于煤尘危害,可以通过加强通风、湿法降尘、装置除尘设备等措施来减少煤尘的产生和扩散。
针对有害气体危害,应加强通风排气,配备检测仪器,建立有效的防护区域。
对于噪音危害,可以通过降噪设备、隔声屏障等手段来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影响。
对于体力劳动危害和化学品危害,应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具,并对工人进行相关安全培训,以降低事故风险。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只有充分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有效保护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不断提升煤矿安全水平,为促进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2. 正文2.1 煤尘危害及防治对策煤尘是煤矿作业中最常见的危害因素之一,长期暴露于煤矿煤尘环境下会对矿工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煤尘中含有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等有害物质,如果长时间吸入会导致矿工患上矽肺等职业病。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1. 煤矿职业危害概述煤矿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与煤矿开采和利用相关的职业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矿工长期在封闭的工作环境下,接触到各种有害物质和有害环境,容易引发一系列职业病和健康问题。
以下是常见的煤矿职业危害:1.1 粉尘危害煤矿开采和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矿工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煤尘环境中,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病、慢阻肺等。
1.2 有毒气体危害煤矿中存在着一些有毒气体,如瓦斯、一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都具有严重的危害作用,会引发中毒和窒息等严重后果。
1.3 机械伤害煤矿作业中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工人受伤。
尤其是在矿井内部狭小的空间中作业,容易发生机械碰撞、坍塌等意外事故。
1.4 噪音危害煤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容易引发听力损害、心理问题等。
此外,噪音还会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2. 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为了保护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危害对工人的影响,煤矿企业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2.1 粉尘防治煤矿企业应加强粉尘控制工作,采取合适的湿法喷雾、通风、抑尘剂等措施,降低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
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定期进行矿工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2.2 有毒气体防治煤矿企业应加强瓦斯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监测和排放控制。
建立严格的通风系统,及时清理矿井内的有毒气体,并对矿工进行气体监测和培训,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2.3 安全设施的完善煤矿企业应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矿井内的通道、架空管道、安全出口等畅通无阻,为工人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眼镜等。
2.4 噪音控制煤矿企业应采取噪音控制措施,如修改作业方式、使用隔音设备、佩戴耳塞等,降低噪音对工人的伤害。
同时,定期进行噪音监测和评估,及时改进控制措施。
煤矿生产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及煤矿职业病防护措施
煤矿生产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及煤矿职业病防护措施文章栏目:职业病防治网一、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一)职业危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对劳动者健康和劳动能力的侵害,称为职业危害。
(二)职业危害分为三类:1、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2、劳动组织中的职业危害3、作业环境的职业危害(二)煤矿职业危害煤矿主要职业危害是生产性粉尘、有害气体、生产性噪声和振动、不良气候条件和放射性物质等。
1、生产性粉尘煤矿生产中,采煤、掘进、支护、提升运输、巷道维修等生产环节均产尘。
可引起矿工尘肺病。
2、有害气体由于井下放炮、煤氧化、煤中放出等,存在甲烷(CH4)、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氨气(NH3)等气体。
使人中毒受伤或死亡。
3、生产性噪声和振动煤矿噪声主要来源于井下机械化生产。
如风钻和局扇,这两样东西的噪声和振动特别大。
使人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等。
4、不良气候条件煤矿井下气温高、湿度大,不同地点风速大小不等和温差大等。
如长期在潮湿环境下工作的人易患风湿关节炎等。
5、放射性物质井下的氡气及其子体往往比地面高,对矿工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劳动强度大,作业姿势不良也是煤矿井下的特点,易造成矿工腰腿疼和各种外伤等。
二、职业病、煤矿主要职业病、职业禁忌症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但在法律上讲,职业病是指职工因受职业危害的影响引起的,由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诊断、报告等作了明确规定。
煤矿职业病主要是尘肺病。
噪声引起的听力下降或耳聋,振动引起的疾患和高温引起的疾患等。
1、尘肺病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在10%以上时叫矽尘,矿尘中游离SIO2含量越大对人的危害越严重。
当人肺部吸入矿尘以后,人肺组织呈弥漫性纤维化增生,肺功能衰竭,也就是尘肺病。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开采和利用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煤矿工作环境存在着许多职业病危害问题,给矿工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和健康,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应当得到重视和实施。
二、问题分析1. 煤尘危害:煤矿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煤尘是导致职业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呼吸系统和肺部造成严重损害。
2. 有害气体危害:煤矿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人体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有害。
3. 物理因素危害:煤矿作业中的噪声、震动、高温等物理因素也对矿工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 人为因素危害:煤矿管理不规范、操作不当等人为因素也是导致职业病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整改措施为了减少煤矿职业病危害,保障矿工的身体健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煤尘控制:a. 加强煤矿作业现场的通风设备,确保煤尘能够及时排出,减少矿工吸入煤尘的机会;b. 使用湿式喷雾系统对煤矿作业区域进行喷雾降尘,有效控制煤尘扩散。
2. 有害气体控制:a. 安装并定期检查有害气体检测仪器,确保煤矿作业区域的空气质量符合标准;b. 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及时排除有害气体。
3. 物理因素控制:a. 在煤矿作业区域设置隔音设备,减少噪声对矿工的影响;b. 提供适当的工作服装和装备,减轻矿工在高温环境下的不适。
4. 人为因素控制:a. 加强煤矿管理,制定和执行严格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b. 对矿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四、整改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整改措施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和评估煤矿作业区域的空气质量,确保有害气体浓度符合国家标准;2. 进行矿工职业健康体检,监测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3. 统计职业病发病率和矿工工伤事故率,评估整改措施对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效果。
五、结论通过实施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煤矿作业对矿工身体健康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煤矿职业病危害及防治
水城化乐宏宇煤矿——陈胜华
摘要:尘肺病是目前煤矿严重的职业病。
发病人数约占我国尘肺病人总数的40%以上。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煤矿工人在井下生产过程中吸入较多的粉尘所致。
为了加强职业病的防治,国家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煤炭行业制定了《煤炭工业尘肺病管理细则》、《职业病防治法》中明确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此,提出了煤矿粉尘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煤矿职业病(尘肺病)危害与防治
在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亦称粉尘),如打眼、爆破、落煤、装运、提升等。
特别是采掘工序产生的粉尘量为最多,约占全部矿尘的80%,而其中几乎有80%的矿尘进入风流中,成为浮尘。
矿尘包括煤尘和岩尘。
由于它们的存在状态不同,把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浮尘;
沉落下来的粉尘叫落尘;浮尘和落尘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
矿尘的危害性大小与矿尘的成分、粒度及浓度有关,直径小于5mm的矿尘为呼吸性矿尘。
这类矿尘能进入人体的肺部,导致尘肺病,危害性
最大。
因此,对矿井防尘的基本原则是:降低产尘量,防止矿尘变化成有危害的悬浮物。
一、尘肺病害与综合防尘
1、尘肺病危害
实际结果与实际情况表明:矿尘是一种极为有害的物质,能刺激人的呼吸系统,使呼吸道发炎并增发呼吸失调的机率,井下职工长期吸入含有矿尘的空气引起的肺部纤维增生性疾病,也就是患了尘肺病。
尘肺病是矿尘直接危害人体的一种严重性病症。
轻者表现为气喘、咳嗽、胸痛,使人丧失劳动能力,重者呼吸困难,心肺功能障碍,直至死亡。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煤矿的职业病危害比较严重。
截止1997年,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矿尘肺患者累计达17.5万人,现患病人数12.1万人,占全国所有尘肺病总患者的46.5%,每年要死亡2000至3000人,国有重点煤矿患病率为 6.33%,有三个矿务局尘肺患病率高达16%以上。
地方煤矿矿尘肺患病高于国有煤矿。
国有重点煤
矿尘肺病平均患病率为6.33%,国有地方煤矿尘肺平均患病率为8.11%,全国有些行业各种尘肺病例数处于增长的趋势,其中煤矿行业尤为明显。
2005年,煤炭行业尘肺病总数达到25万人左右,这个数字不含乡镇煤矿工人的尘肺发病,一大批工人将丧失劳动力,势必造成矿工的短缺,直接影响煤矿的发展,也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2、综合防尘的认识
由此可见,能否搞好本煤矿的综合防尘的工作,不仅直接关系矿工的身体健康和保护矿工劳动积极性,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声誉和社会企业的经济发展。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对于粉尘如果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煤矿井下粉尘就会日益增多,尘肺病患者也会越来越多,粉尘危害就会日益加重。
二、煤矿粉尘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为防止矿工患尘肺病,关键工作就是要搞好煤矿的综合防尘,最大限度地降低粉尘浓度。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对粉尘的综合防治措施是:
1、加强通风防尘
井下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与通风风量成反比,通风风量大粉尘浓度就低,通风对于有效冲淡采掘面的粉尘浓度有着致
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要抓好以下几项综合工作:(1)矿井通风排尘
采掘工作面的矿尘浓度与通风的关系非常密切,合理进行通风是控制采、掘工作面的矿尘浓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但风速要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范围。
采煤工作面为0.25—4m/s,岩巷为0.15—4m/s,风速不要过高或过低,过低不能把悬浮的矿尘及时排出矿外,过高则可能把沉积的煤尘吹扬起来,增加井下空气粉尘含量。
从防尘的角度来要求,采煤工作面风速控制在1.2—1.6m/s为宜,这个风速称为最优排尘风速。
岩巷掘进工作面的风若达到0.15m/s,这个风速能促使呼吸性粉尘保持悬浮状态,并随风流运动。
这个风速称为最低排尘风速。
但最优风速不是恒定不变的,它取决于被破碎煤、岩的性质,矿尘的粒度及矿尘的水分等。
(2)所有生产矿井实现机械通风,确保风流稳定并有足够的风量供给井下作业点,冲走粉尘;采掘工作面是产生粉尘最大的地点之一,所以,要特别加强对其通风风量保证,加强掘进工作面的管理,局扇能力要匹配,风筒无漏风,保证掘进迎头有足够的风量,有效冲走粉尘和炮烟。
2、坚持湿式打眼
在工作面使用电钻和风钻打眼时,将压力水经过炮杆中
间的水孔送至炮眼底部,将煤、岩粉尘湿润后从炮眼中冲洗出来,达到降尘目的。
3、放炮使用水炮泥
水炮泥是用盛水的塑料袋代替或部分代替炮泥充填于炮眼内,爆破时水袋破裂,在高温高压爆破的作用,大部分水被气化,然后重新凝结成极细的雾滴并与同时产生的粉尘接触,形成雾滴的凝结核或被雾滴所湿润而起到降尘作用,降尘可达80%。
4、安装防尘水管喷雾洒水
喷雾洒水的是将压力水通过喷雾器在旋转或冲击的作用下,使水流雾化成细散的水滴喷射于空气中,使雾体范围内的粉尘被湿润,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采掘工作面按规定安装防尘水管,在施工中能起到洒水降尘的作用。
5、加强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一般指佩带口罩,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措施,可以起到良好的防尘效果,让工人坚持佩带防尘口罩,以降低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6、其它防护措施
除执行以上技术措施外,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要从思想上、行动上关心和重视矿工的综合防尘
工作,对防尘工作要有长远的眼光,增加防尘工作的设施、设备的投入。
(2)进一步建立健全综合防尘责任制和相关规章制度,经常宣传有关防尘知识,使工人认识到防尘能够减少尘肺病发病率的优点。
(3)建立通风防尘管理机构,加强对通风防尘工作的领导,发挥通风安全管理人员在通风防尘工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为了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防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必须加强综合防尘技术,我们必须坚持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管理的原则,落实定员,定岗和井下巷道定期洒水降尘的工作,给井下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参考资料:
1、煤矿安全管理培训教材(贵州省安全技术培训中心)2005年3月;
2、矿长·工程师刘光荣主编(全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通风教材)
——北京:工业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