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浅谈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趣味性原则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断参与到学习中来。
对于外国人学汉语,其语言来源与汉语不同,语言习得速度、语言技能能力等与汉语母语人群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
一、趣味性原则的适用性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基本原则之一,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首先,它适用于各类汉语学习者,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大众汉语教学的学生以及汉语专业人士,都可以从趣味性教学中受益。
其次,它适用于各级不同的学习阶段,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进阶学习者,都会受到趣味性教学的积极影响。
最后,它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无论是在教室、在线或自主学习环境等都能运用趣味性教学的模式。
二、趣味性原则的基本理论趣味性原则是一种通过游戏、情境、语言游戏等形式的教学,以提升学习效果、增加学生参与度与成本效益的方法。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中,趣味性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
它以情趣性、主动性、逼真性等多元素为基础,多方位地传授知识以及启发学生思考。
在现代对外汉语教学中,趣味性原则是通过某些具体活动来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展示才艺、完成任务和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
趣味性教学中,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
三、趣味性原则的实际运用趣味性原则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多种不同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几种包括:1. 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趣味性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制造一个充满汉语语言环境的场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通过模拟商业交流、旅游等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其中学习汉语。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模拟各种语言环境,培养他们的实际语言技能和经验。
2. 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趣味性教学方式。
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汉字游戏、汉字拼写、难词解释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学习任务。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1. 引言1.1 现状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经济的崛起,对外汉语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成语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成语的特殊性质,很多外国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他们往往只是从表面理解成语的意思,而无法深刻领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这就导致了在实际交流中应用不当,甚至产生误解的情况。
成语的教学方法和教材设计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很多教材中对成语的教学往往停留在简单的背诵和填空练习,缺乏足够的实践和应用环节。
这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成语,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教育者和学者们共同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成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2 重要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成语是汉语文化的精华,是汉语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成语,学生不仅能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深刻理解汉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成语作为汉语特有的表达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能够体现汉语的深厚底蕴。
通过成语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领略古人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成语在汉语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熟练掌握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地道、深刻,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和质量,增强交流的效果和感染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不仅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必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理解和认同的重要途径。
成语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和重视。
2. 正文2.1 成语的定义与特点成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是由四字以上的词语组成的固定词组。
它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不可随意拆分或更改顺序,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
成语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固定性:成语是由一定的词语组成的固定词组,不能随意更改或拆分,具有固定的格式和结构。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趣味性原则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趣味性原则外语学习是一个长期而且枯燥的过程,而趣味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它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有趣、生动、温馨。
因此,我们应该以趣味性为出发点,来构建优质的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愉悦、更积极的投入其中。
一、什么是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它是以生动、有趣、活泼、富有情感等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它是在教学课程中增加富有趣味性的元素,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趣味性原则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感到无聊,那么学习效果肯定不会很好。
如果能让学生感到有趣,学生就会对学习更加积极,认真投入,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2.促进记忆:趣味性是一种具有情感色彩的形象,而人类记忆是建立在感悟力和情感力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此,趣味性教学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深刻印象,促进记忆深刻。
3.提高学习效率:有趣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愿意去接受新事物,有效地减少非学习时间,增加知识的积累。
4.培养学生的热爱: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更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当教学内容富有趣味性,学生就会对中国文化产生新的热爱,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实现趣味性原则1.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多种电脑软件、多媒体教学工具等,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让学生记忆和掌握知识。
2.趣味游戏模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游戏,在课堂上适时开展,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让学生通过游戏来进行学习。
3.绘画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视觉的方式来呈现课堂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吸收知识,同时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美。
4.故事情节教学模式:根据知识点的不同,可以运用小故事、情境模拟、语言对话等方法来生动形象且感情色彩更加浓郁地去传递知识。
谈对外汉语教学范文
目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外语,其中对外汉语教学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对外汉语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中文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使其在实际交流中能够自如地运用中文。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谈谈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学目标的明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目的,从而在学习中更加专注和努力。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实际应用需求。
如何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 学生的语言背景: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知识背景。
2. 学生的交际能力:包括口语、听力、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交际技能。
3. 学生的兴趣爱好:考虑到每位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和学习内容的偏好不同,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定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4. 学生的应用需求:根据学生学习中需要用到的情境或应用领域,制定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对外汉语教学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教师讲解、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例如,对于口语训练,可以采用对话、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对于阅读训练,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课外阅读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中文语言知识。
三、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选择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手段方面,以往教师主要采用课堂板书和黑板报告等传统教学手段,但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多种先进的教学设备也被广泛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
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丰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社交类教学模式、游戏式教学等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文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和发展策略
汉语教学和学习的汉语语法系统。加强汉语本位理 受学习环境。
论研究可以帮助对外汉语教育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汉
三、结语
语,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提高
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是推广我国文化的重要方式,
教学者专业理论素质,扩宽理论视野,在理论反思 能够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地
中奠定深厚的教育教学知识储备,使得师资力量提 位。现阶段,对外汉语教学还没有完全适应汉语热的
二、对外汉语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多媒体,用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等将复杂、晦涩、难
(一)“本位”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团 懂的知识点进行分解,使之容易理解。在课堂上,教
队理论水平
师可以增加一些跨文化训练,有效利用典型案例,提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以什么作为汉语或汉字 高学习者对于所学语言和文化的敏感度。通过角色扮
的最小单位进行教学,是一个值得人们考究的问题。 演、互动、体验和讨论等方式,学习者可以了解汉语
学者马建忠将“词类”作为“句读”的基础,之后 背后蕴藏的独特文化情调,寻找与本国文化的不同之
出现的“字本位”“词本位”或者是“句本位”观点, 处并进行理性分析,学会从中国人的眼光看待问题,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趣味性原则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趣味性原则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趣味性原则引言: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语言技能,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中引入趣味性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和增强学习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趣味性的原则和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是教师引入趣味性的首要任务。
学习汉语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过程,因此,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1.1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应尽量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通过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兴趣,可以设计符合他们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从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1.2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到汉语学习。
例如,可以通过游戏、竞赛、表演等形式,将学习过程转变成娱乐和趣味的活动,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汉语水平。
二、提高参与度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
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习者可以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汉语知识和技能。
2.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提高学习者参与度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学习者可以相互激励和借鉴,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2.2虚拟实境教学利用虚拟实境技术开展汉语教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真实和具体的语言环境。
例如,通过虚拟实境游戏,学习者可以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语言训练和交流,增强学习的实践性。
三、增强学习效果通过增加趣味性,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而增强学习效果。
3.1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真实的情境创设,让学习者置身其中,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并加入趣味元素,可以让学习者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增强学习效果。
3.2故事教学故事教学是一种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故事教学可以引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心得(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需求日益增长。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我有幸参与了这一领域的教学实践。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挑战与乐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挑战1. 语言环境的缺失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汉语这一语言,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真实的汉语环境。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尽可能接近真实语言环境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2. 文化差异的冲突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
例如,一些成语、俗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对应的意义。
这就需要教师耐心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3. 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
如何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4. 教学资源的不足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优质的教学资源。
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教材和辅助材料,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乐趣1. 成就感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看到学生从零基础到能够流利地进行日常交流,我为他们的进步感到自豪。
这种成就感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信心。
2. 丰富的教学活动对外汉语教学形式多样,如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跨文化交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交流,了解了他们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
这种跨文化交流让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人生阅历。
四、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心得1. 重视语言环境的建设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接近真实汉语环境的教学氛围。
例如,通过播放汉语电影、歌曲,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得到锻炼。
2. 关注文化差异,加强文化教学在教学中,我注重讲解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浅谈
4、科学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应该遵循科学的方法和程序,系统地组织教学 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同时,还要注重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文字,避免出现歧 义或误解。
三、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的方 法
1、直接法
1、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直接引入相关的文化内容,让学习者通过直接 的体验和感知来了解中华文化。例如,可以通过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名胜古迹、 风俗习惯等,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一、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的意 义
1、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1、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的运用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在对外 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避免因为文化差异 而产生的误解和困惑。
2、增强学习者的文化意识
2、增强学习者的文化意识
文化的导入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等,从而 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中国的文化。这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应对 文化差异,也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浅 谈
目录
01 一、对外汉语教学文 化导入的意义
03
三、对外汉语教学文 化导入的方法
02
二、对外汉语教学文 化导入的原则
04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蕴含着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教授汉语知识, 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习 者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加深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本次演示将从对外汉语 教学的文化导入的意义、原则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内容摘要
另外,社交互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导入形式,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口语表达。
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认知(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上升,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特点、实践认知以及挑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对外汉语教学是指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活动,旨在使学习者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汉语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通常包括课堂教学、自学、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1. 文化性: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传播。
教师需要将汉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相结合,让学习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
2. 交际性:对外汉语教学注重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汉语进行沟通。
3. 个性化:由于学习者的背景、兴趣、需求等因素的差异,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根据个体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4. 互动性:对外汉语教学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
5. 适应性: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认知1.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材。
同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
2. 教学方法的运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初级阶段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中级阶段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运用能力;高级阶段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提高学习者的思辨能力。
3. 课堂管理: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注学习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例如,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考试、口语测试等评价学习者的汉语水平。
5. 教师自身素质: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汉语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法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法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法指的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汉语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对外汉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对外汉语教学法进行浅析,探讨其特点、挑战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以语法为主线,注重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语言形式的训练。
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实际应用。
这种教学法无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学习动力缺乏,难以提高汉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交际法交际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较为常见和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法。
它将语言学习视为一种交际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交际法中,学生参与到语言交流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实际交际活动来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这种教学法强调实际应用和真实交际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给学生设置具体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还需要运用其他技能和能力,如听力、阅读、组织信息等。
通过完成任务,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以语境为根底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将语言的学习和应用置于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语言交际。
情境教学法注重语言的功能和语境,通过模拟或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应用。
这种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五、技术辅助教学法随着科技的开展,技术辅助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技术辅助教学法通过使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智能手机应用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交流。
技术辅助教学法可以增强教学的灵巧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浅谈对对外汉语的了解和认识
浅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解与认识XXXXX班 XXX 2010XXXXXXXX——“上大学了吧,什么专业啊?”——“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是做什么的啊?汉语还用得着学吗?”——“……”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这样的对话已经是家常便饭了,特别是在老家跟亲戚朋友在一起的时候。
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这样说:说得通俗点,就是教外国人说中国话。
但是后来在学习中,从黄河老师那里得知,这种解释是不对的。
现在我已经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马上就要踏入考研的大军了,我告诉自己,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这两年来学到的知识,认真思考一下,重新认识自己所学的对外汉语专业,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坦白说,在从高考完出成绩,到填报志愿,再到收到录取通知书,到学校报到,在这一些列的过程中,我对对外汉语的了解就仅限于我给亲戚朋友们解释的那句“教外国人说中国话”,当高中班主任给我推荐对外汉语专业的时候,我感觉这个专业应该有着很好的就业前景,同时自己也喜欢相关的课程内容,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后来有学姐告诉我说,对外汉语就是“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这才稍稍觉得似乎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同时,在日后专业课的学习等中也慢慢懂得了一些曾经没想过的东西。
牟老师在给我们上第一节“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课的时候就告诉我们,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项事业,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于是我试着让自己想的更深一些,我提醒自己,对外汉语教学并不是随便一个会讲普通话的中国人就可以的,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理论基础,正如牟老师课上所讲,这个理论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又包括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学,即所谓的教什么、如何学、怎么教、用什么科技手段的问题。
阅读了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的《试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与能力》一文后我们知道,作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有语言学知识、汉语言文字学知识、外语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而对外汉语教师所需要的综合素养能力也是很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能够把话表述清楚;课堂组织能力,可以当好教练;表演能力,必要时表情、身段、语音、语调;理解能力,能听懂学生的问题;科学研究的能力,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亲和能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好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会用计算机。
浅议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建议
浅议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建议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在非汉语背景的学习者中普及汉语,并教授汉字、汉语拼音、词汇、语法、句子和对话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议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以及提出建议。
二、现状分析1. 需求增加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对学习汉语的需求与日俱增。
2.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主要以传统的教室授课为主,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以被动接受的方式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3. 教材内容滞后很多教材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汉字、拼音和基础语法等方面,缺乏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的教材内容,并且教材更新缓慢,无法及时反映社会变迁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4. 师资力量不足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力量存在一定的不足,既有教学经验丰富但学科知识不够系统的老师,也有知识体系完整但缺乏教学经验的新教师。
三、建议1. 多样化教学方法应该更多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与学生互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任务型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同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音频、视频、网络等,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2. 开发优质教材教材应与学生需求相结合,加入更多实用的社交用语、文化背景、实践场景等内容。
同时,教材应及时更新,反映社会变迁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此外,可以加强教材辅助资源的开发,如电子教材、在线作业和学习平台等,提供更多学习途径和与教师的互动。
3. 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研讨会、培训班和讲座,增进他们的教学经验,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以更好地适应教学要求。
4. 创新评估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估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难以全面评价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一、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习任何一门语言,刚开始都是很痛苦的。
有专家做过研究,汉语属于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
所以如何在学生学习的初期打消畏难情绪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一些话语来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汉语的某些特点甚至比英语等印欧语系都要简单易学:中文的名词、形容词完全不具词形变化,动词本身不具人称、时态、语态及语气。
只有助词、量词比较复杂。
英文中一个go在不同的情况下要变成goes,going,went,gone,have gone的不同形态。
很多使用英文多年的人未必可以很好地掌握时态的用法。
而中文就不会遇到这样的困扰。
汉语是一门很酷的语言。
对绝大多数外国人来说,汉字是充满神秘色彩的。
报纸上也说美国纹身店里最火的就属汉字纹身了,很多外国明星喜欢把汉字纹在身上,比如贝克汉姆身上所纹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和艾弗森身上的忠字。
贾斯丁比伯还曾因为汉字纹身的误会被广大网友嘲笑:比伯曾一度以为他胸前所纹的怂字的含义是follow your heart,几天时间里,微博转发就超过了几万次,原因很简单,总之这个全国通用的贬义词,离追随内心可相差十万八千里。
通过一些鼓励的话语来打消学生学习汉语的畏难情绪,从而使他们产生汉语学习的兴趣,这无疑是我们教师在教学初期应该做的。
二、纠正发音:贯穿教学始终如果学生刚学习中文不久,那么应该把纠正发音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
因为发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
许多汉语说得相当不错的学生,他们甚至可以准确地使用成語和俗语。
汉语是声调语言,有四个声调,声调所起到的区别词语的作用超乎了学生的想象,这是很多语言中所不具备的特征。
就算有些母语中有声调,去学习另外一种声调语言难度也很大。
所以纠正发音不论是对初学者还是高水平的汉语学习者都同等重要。
那么,如何纠正发音呢?纠音当然也是需要技巧的。
首先,我们在帮助学生纠音时要示范清楚。
务必把每个字都说清楚,避免省略、连读、吞音等现象。
谈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解和认识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型学科,搞好学科理论建设是该学科发展的核心。
本文概述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方面的热点问题。
对外汉语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如何在专业建设中凸显专业特色,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现状“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是1983年在为筹备成立的全国性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学术团体取名时首次提出并正式启用的。
自1950年7月清华大学最早设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至今,全国已有近400所大学开展了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
早在1978年,吕必松先生就提出“应当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建设;1984年,朱德熙先生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是一门学问,在国外,已经变成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1984年12月,教育部部长何东昌明确指出:“多年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型而又特殊的学科。
说它新型,是因为这门学科的名称、性质、内涵等问题,众多学者如吕必松(1999)、胡明扬(2000)、邢福义(2000)、陆俭明(2000)、赵金铭(2001)等发表的意见都不尽相同。
说它特殊,是因为在全国所有的学科中,只有这门学科有国家级的领导小组及专门的机构。
在讨论学科定位时,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的局限性,因为它无法用来指称对海外华人的汉语教学,也无法指称在世界其它地方进行的汉语教学。
在讨论学科地位时,人们又感到“对外汉语教学”似乎只落实在了“教学”二字上,而缺少理论色彩。
如潘文国(2004)“…对外汉语教学‟无法进入现行的学科体系”,“把建立学科的希望转移到…对外汉语‟上”。
也就是说应把学科和专业合二为一。
郭熙(2004)提出采用“对外汉语学”作为学科名称。
周健(2005)也提出:“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或…对外汉语‟作为学科名称是不合适的,我们建议把…对外汉语语言学‟作为本学科的正式名称。
谈谈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了解和认识
谈谈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了解和认识第一篇:谈谈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了解和认识谈谈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了解和认识关于“谈谈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了解和认识”这个问题,我想说,这个问题说难也不难,无非就是谈谈自己的认识,可是说简单又不简单,谈认识也要有点理论基础才可。
在图书馆里,我发现了有这么多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书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对外汉语综合课堂教学研究》、《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等等。
这我才真正明白,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听、说、读、写的综合性教学,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你懂汉语就可以教得了外国人的,它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
先来说一下“对外汉语教学”吧,首先,要更正以前的一个错误认识,就是将“对外汉语”等同于“对外汉语教学”。
实际上,“对外汉语”与“对外汉语教学”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对外汉语教学”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对外”修饰的是“教学”,而不是“汉语”。
而“对外汉语”口头来说也并无大碍,因为大家都明白,可作为学术用语就不可以了。
因为汉语虽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之分及普通话方言的区别,但却无对内对外的不同。
所以,对外汉语是不存在的,那所谓的对外汉语研究就不存在了。
因为从语法分析上来看,“对外汉语研究”不管修饰的是汉语还是研究都讲不通。
因为汉语无对内对外的说法,汉语研究也不可能分出专门的“对内汉语研究”和专门的“对外汉语研究”了。
其次,前面已经谈到并不是汉语学得好就可以教外国人,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又包括语言学(教什么),心理学(如何学),教育学(怎么教),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学(用什么科技手段)。
其中语言学的研究内容是本体论,即汉语本体研究。
那是不是可以说汉语本体研究是对外汉语中最基础的环节,没有汉语本体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便无法进行。
这是我对对外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的一个认识,这样一种单向的关系。
乍一看,我的这个看法挺有道理的,但是阅读完陆俭明教授在南京大学的演讲,就不得不承认,我的这个认识是比较片面的。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方法浅析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方法浅析从上世纪50年代起,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有关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学术著作和理论研究成果大量涌现。
虽然这些理论和研究成果对于现今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想要学好目的语,就要学好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想要教好一门语言,就要教好相关的文化。
对外汉语教师有责任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中国文化。
一、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的教学,这一点不能否认,但是语言教学是否要涉及文化方面的知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是否密切曾一度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
“虽然对外汉语教师都认识到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必要性,但由于缺乏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来指导,文化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一部分教师采取回避策略,只教语言,不谈文化。
”这就涉及到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问题,对外汉语教学应不应该教文化?回答是肯定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所包含的文化无处不在,而且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会闹很多笑话。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陈光磊认为:“了解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是学习一种语言的前提,否则语言教学就是不完整的。
”刘珣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除了汉语言本身,还包括与汉语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和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他还说:“语言教学必然涉及到一定的文化内容,也必须包括一定的文化因素的教学。
”吕必松也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强调了文化因素在语言理解和使用中的重要性,认为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必须结合在一起。
”许多语言学专家都认为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虽然对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所占比例的说法众说纷纭,但都不否认文化教学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张占一先生曾在1987年发表文章《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他认为,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可以分为两种——知识文化(cultural knowledge information)和交际文化(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应为“交际文化”。
浅议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建议
浅议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建议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建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
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汉语教学的质量和发展影响着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然而,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改善。
一、浅析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现状1. 教学内容单一当前很多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以口语和汉字学习为主,文化方面的涵盖较少。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对语言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可能导致学生对中国理解太过片面、肤浅。
2. 教师水平和素质不稳定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市场已经比较饱和,教师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往往不能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求,导致行业内人力资源流动性较大。
虽然有些教师水平和素质很高,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因为自身水平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3.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很多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缺乏针对性的创新,不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部分机构缺少方法论的指导,纷纷效仿欧美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语文中丰富的育人资源。
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的不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4. 泛滥的“母语教师”现象当前,有不少“母语教师”参与对外汉语教学,但该现象也引发了大量的争议。
母语教师的汉语水平及教学经验、教育理念、认识的差异可能带来“纯正汉语”丧失其“清晰易懂”的功能、文化背景修持、教学风格和内在素质等龃龉问题。
二、浅谈推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建议1. 加强文化教育对外汉语教学必须贯彻“语言学习从语言文化中来,而归于语言文化的实现之上”这一教育理念,重视汉语和汉语文化的内在联系。
大力加强文化教育,让汉语学习者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汉语更有意义,掌握汉语的水平也能够更加深入。
2. 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体系建设,提升教师的水平和素质。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三个特点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三个特点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汉字有表意作用,不少汉字能够“以形显义”,这一点与许多外国文字不同,教学中可以有限地利用。
但是作为汉语教师,教学中不能照搬汉语特征的研究成果,而是要将理论论证实践,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对于初学者,利用汉语与母语的对比,会让老外更好的理解汉字的特点,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也应以简单句为主,并逐步提高教学难度。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与文化因素相结合玛瑞欧IMCPI的课堂环境在学员中享有很高的口碑,因为它兼具中国韵味和西方特色。
中外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作为汉语教师,你和学员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
所以IMCPI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课程,除了学习汉语教学基础知识和方法外,也要多去了解国外的文化,对比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异同。
而一个充满文化艺术氛围的IMCPI课堂,能让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体会的不是学习有多困难,更多的是汲取知识的乐趣。
3、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最终目标在中国的老外学习汉语,最关键或者真正地目的,并不是想要什么“升级”或“金钥匙”此类的“应试结果”,往往他们也没有太多时间来进行汉语学习。
所以他们更希望能学以致用,尽快将汉语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
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培养和老外的交际能力。
大家在选择汉语培训机构时,也一定要关注他们的课程有没有注重培养大家的实践性,或线下活动是不是丰富等……比如,玛瑞欧IMCPI特有的特色“汉语角”,每年有超过400个老外资源,IMCPI对外汉语学员可以自由参加汉语角的文化活动,与老外谈天说地,交流文化。
生活圈子决定了你的生活层次,那么在我们的“汉语角”,你会拥有更多认识国际友人的机会,迈出跨文化交流的第一步,体验教外国人学中文的独特乐趣。
对于很重视实践经验的国际汉语教师行业,IMCPI一直走在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前沿,从2004年就已经开始研究教老外学中文的高效灵活实用的方法,并投入实践。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运用的基本要素。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词汇教学的重要性、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词汇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对外汉语学习者要想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流利表达的前提。
只有词汇掌握到位,学习者才能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游刃有余。
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词汇也是语言的灵魂。
每个词汇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搭配,通过词汇的运用,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词汇教学不仅是学习外语的基础工作,而且也是外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词汇教学方法和技巧。
1. 词汇分类教学:根据词汇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汇。
按词性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按语义分类(动物、植物、食物、交通工具等)等。
2. 词汇联想教学:通过联想的方式帮助学习者记忆词汇,例如通过图片、故事、情景等手段帮助学习者联想词汇,加深记忆。
3. 词汇活学活用:在词汇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习者进行实际运用,而不只是死记硬背。
可以通过口头表达、写作练习、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习者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词汇。
4. 词汇拓展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词语搭配等方式拓展学习者的词汇量,使学习者掌握更多的词汇。
5. 词汇评估与反馈:词汇教学不是一次性的任务,需要通过评估学习者的词汇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帮助学习者弥补不足,提高词汇水平。
三、词汇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学习者的记忆能力和学习兴趣。
一些学习者对词汇教学缺乏兴趣,容易出现记忆困难的情况。
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词汇记忆能力。
浅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解认识
浅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解与认识很坦白地说,大学进入对外汉语专业并非我本意,我本最向往“记者”行业,但是无奈家长和老师的极力反对,从而选择了对外汉语专业,当时老师向我推荐的时候我看到学习课程里有中西方文化礼仪和第二外语等,觉得还蛮有趣的,于是抱着试探性的态度选择了对外汉语。
而现在作为一名即将踏入考研队伍的大三学生,作为一名已经学习了两年对外汉语的学生,现在谈起对外汉语专业来,其实我真的会不禁感叹。
以前当别人问起我对外汉语专业是干什么的,我都会简单地回答一句:“就是教外国人学说汉语”(虽然黄河老师说这种解释是不对的)。
但是现在真正让我谈起对外汉语来,我还是觉得自己几乎是一无所知,似乎知道的对外汉语都是表面接触到的现汉、古汉、语概……这些能代表了对外汉语吗?鉴于牟老师布置的作业,鉴于该考虑考研方向了,鉴于该给自己一个定位了,所以我觉得自己该搜罗点与对外汉语相关的专业问题了。
于是我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一些资料,增加了自己的一点认识。
其实,对于现在的我们觉得谈及对外汉语专业,不得不谈的就是就业问题(虽然牟老师说过不要写成就业感慨了,但是还是想说点啥)。
虽然世界兴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但是这种热潮好像没有给我们这种“科班生”带来太多欢喜。
而且我们也知道“对外汉语”仍处于“尴尬”境地,仍面对矛盾与问题。
当很多人怀着共同想法,只要母语是汉语的人都是天然的对外汉语教师,这样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体现在哪里呢,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又体现在哪里呢?而对外汉语专业的这种尴尬境,一方面是社会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却是学生分配不出去,造成对外汉语专业这种尴尬境地的原因与人们认为母语是汉语的人就可教汉语,从事教学工作门槛的提高与“京沪情结”等方面有关。
我觉得华东师范大学的潘文国教授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与对外汉语学科》一文中提到“‘对外汉语’成了一个学科似乎已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个学科的性质、内涵等等,可说绝大多数人心中还是无数的;这个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更不易说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学浅谈凤凰传奇的一首《最炫名族风》不仅红遍中国大江南北,也“炫”到了欧美听众的耳。
在中国你可以说这首歌的流行归结于它的亲和的旋律、曲风、曲词和演唱者,但对于外国听众,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中国文化已备受外国瞩目。
音乐无国界,而语言是无界“桥梁”。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近半世纪的摸索和探求,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教学,不同时期出现了许多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思想,但时代的发展是不停息的,与此同时对外汉语言学习者与日俱增的学习要求亟需更完善的对外汉语教学。
本文接下来先简要阐述近半世纪对外汉语言教学发展历程,包括从上世纪50初年代至70年代末的对外汉语教学开创阶段和从1978年到至今的发展阶段两个阶段。
然后介绍当下对外汉语教学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浅谈。
一、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开创期,在这20年的起步阶段,对外汉语教学新事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曲折发展,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验,基本教学方法以实践为大方向,加上政府的支持,逐渐让对外汉语教学教学走上了正规的教学道路。
初级阶段具体分为三个时期:初创时期、巩固时期和恢复时期。
初创时期对外教学事业的重要开端是1950年,应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要求,我国分别与这两个国家互换了5名留学生,同时又主动和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朝鲜等国进行学生交换总共接收了33名留学生。
自此开始了对外留学生的教学,目的为学生以后专业的学习克服语言障碍而掌握基本语言规范和技能的汉语预备教育。
虽然开创阶段的教学规模和师生数量都比较小,而且教学类型比较单一。
经初创时期的艰苦摸索和经验总结后,到1962年至1965年的巩固时期,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呈现了良好发展趋势,从教育规模上就可以看出,在这四年间我我国所收外国留学生3944名,比前11年的总和还要多,而且1965年的在校留学生数是1961年的7倍多。
同时国务院在1962年正式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所对外汉语教学为主任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北京语言学院前身)。
这些都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然而遗憾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我国不仅停止了接受外国留学生,还令国内外国留学生陆续回国。
所以在1966到1972年,对外汉语教学处于中断阶段。
随着70年代初的国内形势转变,对外汉语教学出现了转机,然后就到了1972年至1977年的恢复时期,对外汉语教学重整旗鼓,留学生招生工作在国内各大高校陆续恢复。
1973年12月28日,2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工作语言之一,将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推进了一大步,也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的助力器。
从1973年到1977年,全国共接受了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2288名留学生,分布在9个省市的28所高校。
这一时期尽管招生和教学工作经过艰辛努力逐渐恢复,但由于受到“文革”的严重冲击,各个高校接收学生的能力极其有限,教学规模也远未达到“文革”前的水平。
初创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强调语言技能培养,文化尚未纳入教学目的。
主要强调汉语的应用功能,突出汉语的工具作用,文化是语言相伴而生的产物,由于人们当时的认知局限,文化未被重视。
当时对应的教学内容也是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文化内容是自发进入教材,交际文化的教学更是少之又少。
1958年由邓懿等编写的《汉语教科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国内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
这部教材几种体现的是当时语言理论教学成果。
全书包括绪论、语音、语法三部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只是逐渐由重视语言理论学习向在语言理论指导下培养语言技能的方向转变。
然而,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固有联系,有关文化的内容还是不自觉地进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来。
这些文化的内容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纳入到教学实践,但是在教材中文化与语言自然融合,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这些文化内容受到时代背景和政治因素等的影响,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色彩。
二、对外汉语教学发展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的提出,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也开启了世界各国关注的大门,旋起了“中国文化热”,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陡然增多,推进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力度,文化研究随之引入对外汉语教学中。
从1978年到至今,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研究也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初步确定阶段和深入研究阶段。
1978年到1988年间,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教学开始觉醒,把中国文化概念开始纳入学科理论研究的框架。
国外语言学理论由重视语言结构形式向关注语言意义和功能的研究转变,在改革开放环境下也引进国内。
此时汉语文化教学关注点是不仅让学习者具备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还能在一定环境中恰当使用语言。
这就是1965年美国语言学家戴尔·海姆斯提出的“语言交际能力”。
1984年张占一先生发文首次提出了“交际文化”的概念,他认为在语言交际中可能会因为“缺乏有关某词、某句的文化背景知识而产生误解”,并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大类,“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人,在交际时,由于缺乏有关某词、某句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发生误解。
这种直接影响交际效果的文化知识,我们称之为`交际文化。
”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讨论最多、争议最大也是影响力最广的观点之一。
虽然赞同与质疑并存,张占一先生的“交际文化”概念提出可以看做是对外汉语教学开始文化研究的发端。
由于当时流行的听说法等教学方法效果不是很理想,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功能法作为一种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教学主要目标的新语言教学法,很快受到对外汉语教学界的重视,开始以功能、意念项目为纲来编排教学内容。
整体来看对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和文化渗透的增强,改变了过去“重语轻文”的体制。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探讨最热烈时期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一度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学科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
与初期不同的是,这个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文化教学的研究大胆质疑,并积极探索文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包括对文化的地位定义、文化内容划分,以及文化教学的研究等等。
对文化定位的定义探讨,显示了人们跳出了研究具体课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要素隐含的文化因素的狭隘圈子,站在整个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高度来重新审视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对文化的内容研究主要将文化内容进行分类划分,在编写教材中将日常交际文化和文化相关的深层传统观念、心理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紧密结合,这样为日后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988年9月出版的《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正式确定了“结构一功能一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开始了对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进行探讨,并在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文化教学。
后来也有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少的教学方案。
在教学实践中,对外汉语教学分为:在语言分项技能课中适当渗透文化教学和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两众教学方式。
但是80年代末提出的“结构一功能一文化”相结合的语言教学法原则虽在理论上得到对外汉语教学界的普遍认同,但是由于文化大纲还未出台,跟不上语言教学的步伐,所以在教学法上还没有得到普遍应用;在1995年后,随着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来临,语言作为文化软实力在各国竞争激烈。
汉语言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沟通工具,其价值也越来越大。
所以对外汉语教学受到教育部高度重视。
大力推动对外汉语言教学事业,相对于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的百家争鸣局面,90年代后期的文化教学研究相对平静,但平静中也有不少心意,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教学时间研究也有所发展。
此时对文化的定位问题视野更加开阔,对文化的分析也更加细致,同时以更新颖的角度关注交际文化的研究。
在相应的教学上,由于在前期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此时的教学方法也呈现丰富多样化。
2005年7月召的世界汉语大会,主题是“世界多元文化架构下的汉语发展”,更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将继续汲取相关学科的营养,审视文化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轨迹,探索文化教学创新之路,使之更加走向成熟。
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萌芽到柱状成长,近十年来,海峡两岸许多高校都成立了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专业的研究所。
如北大、北京语言大学、北师大、台湾师范大学每年都训练出为数可观的对外汉语老师。
这支新的师资队伍,比之早年来自三教九流的“边缘分子”,在专业训练上有很大的改进。
但只要稍稍留意各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所的课程,就不难发现,训练的重点依旧是在语言的结构和教学的技能上。
对中国文史知识的要求往往居于次要。
在这样情况下训练出来的老师,大多只是称职的“操练手”,而非“学者”。
“学者”可以兼为“操练手”,但“操练手”则无法兼为“学者”。
操练手往往只能在一、二年级的课上有效地进行领说对话,到了高年级的讨论课则不免捉襟见肘。
(哈佛大学中文部冯胜利教授在讲座中曾经提到汉语老师实际上是“操练手”的说法,老师要让学生“懂”,操练手要让学生“会”)尤其令人忧心的一个发展是时下对外汉语教学界,往往视中国文史出身的学生为非科班出身,唯有“应用语言学”、“课程设计”、“教学法”或“第二语言习得”等专业训练出来的学生为“正途出身”。
这样的发展使对外汉语教学只重视“技巧”和“功能”而忽略“内容”与“结构”。
换言之,在这一潮流和趋势下所训练出来的学生,恐怕是离学者日远,而离“匠人”日近了。
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师资培训就长远来看,绝不应该是“匠人化”的过程。
我们应该是在学者的基础上,让教师学得一点教学的技巧。
套句张之洞《劝学篇》中的老话,是“内容为体,技巧为用”。
而此处所谓内容则不外是中国文史和语言学的一般知识,而“技巧”则是课堂中的教具使用和课堂活动等等。
“体用”的分法当然意味着“本末”。
时下我们这一界所做的师资培训工作往往成了本末倒置,这一现象尤其以短期培训班体现得最为明显。
三、四天或一星期的培训受限于时间,当然只能讲些课堂规则等最粗浅的“教师须知”。
这只是入门的基本功夫,绝非对外汉语教学的精髓和堂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大,选读汉语学生人数的增加是可以预期的。
最让我们感到安慰的是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动机,已经由猎奇而转向实用。
然而,美好的远景意味着更重大的挑战和责任,我们必须在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和教法改进上,做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