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完整)《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思考与习题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
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解:a )U=-RI=50V b )U=RI=—50V.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U 3=50V.试求(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图1—36 题1-2图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U =220V ,I = -1A,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图1-37 题1-3图解:a)P=UI =-220W ,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c)P=—UI=220W ,为负载;d )P=UI =—220W ,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 、B 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 、350W 、150W ,若已知电流I =20A,方向如图所示.a) b)Ia) b) c) d)(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 、U CD 、U EF 、U GH 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解:(2) U AB =—75V,U CD =50V,U EF =17。
5V ,U GH =7.5V(3) U AB +U CD +U EF +U GH =0.1—5 有一220V 、60W 的电灯,接在220V 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电工电子技术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图1-1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
图1-1正确答案是:5 A题目2图1-2所示电路中,电压U ab数值是()。
图1-2正确答案是:10V题目3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正、负接线端用“+”、“‒”号标出,现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示数为10 A,有关电流、电压方向也表示在图中,则()正确。
图1-3正确答案是:I1=10 A,U=12 V题目4图1-4所示的电路中包含()条支路,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该电路,需要列写()个方程。
图1-4正确答案是:5,3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时,当其中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他电源应置零,即电压源()、电流源()。
正确答案是:短路,开路已知电路某元件的电压u和电流i分别为u=10cos(ωt+20°)V,i=5sin(ωt+110°)A,则该元件的性质是()。
正确答案是:电阻在RLC串联电路中,如果调大电感,则电路()。
正确答案是:感性增强在三相电路中,三相对称负载为星形连接,三个线电流均为4A,则中线电流为()。
正确答案是:0A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40分)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是电位降低的方向,可据此来判别电流源或电压源上电流或电压的关联性。
选择一项:对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只是对相同的外部电路而言,对电源内部是不等效的。
选择一项: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论依据是电荷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对电路中各元件的种类、性质需加以限制。
选择一项:错叠加定理是用来分析计算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
选择一项:错在交流电路中,为了研究多个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关系,常常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参考,称为参考正弦量。
选择一项:对电感元件具有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电容元件具有通低频、阻高频的特性。
选择一项:错因为电流I与功率因数cosφ成反比,所以功率因数越小,电流在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耗越小。
选择一项:错由对称三相电路有功功率P=3UPIPcosφ=√3ULILcosφ可知,相位差φ既是相电压和相电流间的相位差,也是线电压和线电流的相位差。
《电工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一答案
03 电子技术基础题目解析
半导体器件题目解析
半导体材料特性
二极管与三极管
解答涉及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热敏 性和光敏性等特性,以及其在电子器 件中的应用。
针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符号、工作原 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进行深入解 析,并讨论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PN结形成与特性
详细解析PN结的形成过程、工作原理 和特性,包括单向导电性、击穿电压 等概念。
提高实践能力
除了理论学习外,还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 过参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 解和应用。
关注新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工电子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需要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拓展相关学科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叉,可以拓 展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如物理学、数学、计算机 科学等。
05 电机与变压器基础题目解 析
变压器工作原理及特性参数计算
变压器工作原理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变换电 压和电流来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分 配。主要构件包括铁芯和绕组, 铁芯上绕有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
特性参数计算
包括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 容量、变比、空载电流、空载损 耗、短路阻抗和效率等。这些参 数对于变压器的选择和使用具有
02 电路基础题目解析
直流电路题目解析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串并联计算
掌握元件的基本性质,熟练运用串并联公式进行计算。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理解定律原理,能够准确运用在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中。
电源的等效变换
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方法,能够简化电路结构。
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应用
理解定理条件,能够运用定理求解复杂直流电路。
四川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5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采用()是电力电子装置中最有效、应用最广的一种过电流保护措施。
A.直流断路器B.快速熔断器C.过电流继电器2.晶闸管属于()。
A.不可控器件B.全控器件C.半控器件3.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L足够大)时的移相范围是()度。
A.180B.90C.1204.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是()。
A.逆变电路B.整流电路C.斩波电路5.下面哪种功能不属于变流的功能()。
A.有源逆变B.交流调压C.变压器降压D.直流斩波6.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自然换相点是()。
A.交流相电压的过零点B.本相相电压与相邻相电压正半周的交点处C.比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的自然换相点超前30度D.比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的自然换相点滞后60度7.如某晶闸管的正向阻断重复峰值电压为745V,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为825V,则该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应为()。
A.700VB.750VC.800VD.850V8.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阻性负载电路中,控制角α的最大移相范围是()。
A.0度-90度B.0度-120度C.0度-150度D.0度-180度9.在单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中,两对晶闸管的触发脉冲,应依次相差()度。
A.180度B.60度C.360度D.120度10.可实现有源逆变的电路为()。
A.单相全控桥可控整流电路B.三相半控桥可控整流电路C.单相全控桥接续流二极管电路D.单相半控桥整流电路11.α=()度时,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电路,输出负载电压波形处于连续和断续的临界状态。
A.0度B.60度C.30度D.120度12.变流装置的功率因数总是()。
A.大于1B.等于1C.小于113.变流器工作在逆变状态时,控制角α必须在()度。
A.0度-90度B.30度-120度C.60度-150度D.90度-150度14.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当触发角α=0º时,输出的负载电压平均值为()。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三 答案
1、 N 型半导体可通过在纯净半导体掺入五(三)价元素而获得。
(√ )2、 P 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就是空穴,因此带正电。
( × )3、二极管在反向截止区的电流大小主要与温度有关。
( √ )4、 稳压管正常稳压时,应工作在正向导通区域。
( × )5 、 三极管的发射区与集电区就是同类型半导体,因此,发射极与集电极就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 × )6、 环境温度升高时双极型三极管的I CBO ,β,U BE 都升高。
( × )7、 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的三极管,一定就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 × )8、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的三极管,一定就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 ×)9、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
( ×)10、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 √ )11、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各级静态工作点的计算不用考虑前后级的影响。
( × )12、 多级放大器中,后一级的输入电阻相当于前一级的负载。
( √ )13、 多级放大电路输入电阻为各级输入电阻之与。
( × )14、 多级放大电路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各级电压放大倍数之与。
( × )1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级一般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 √ )16、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引入负反馈,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引入正反馈。
( × )17、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加,带负载能力强。
( × )18、 串联负反馈使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 × )19、 当输入信号就是一个失真信号时,加入负反馈不能使失真得到改善。
( × )20、 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负反馈能稳定电路的输出电压。
( √ )21、 逻辑函数 1=+++=C B A C B A F 。
( √ )22、 逻辑函数0=++B A B A 。
( × )23、 逻辑函数A A =⊕1 。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第一章1-1 填空题1.实际电气设备包括电工设备、联接设备两个部分。
电工设备通过联接设备相互联接,形成一个电流通路便构成一个实际电路。
具体分析实际电路时,总是将实际元件理想化,在一定条件下突出其主要电磁性质,忽略其次要性质,这样的元件所组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简称电路。
2.关于电流的方向,有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之分,应加以区别。
带电粒子规则运动形成的电流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这种客观存在的电流方向便是电流的实际方向。
习惯上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相反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3.对于电压的方向,应区分端电压、电动势两种情况。
端电压的方向规定为高电位端(即“+”极)指向低电位端(即“-”极),即为电位降低的方向。
电源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低电位端(“-”极)指向高电位端(“+”极),即为电位升高的方向。
4.在分析计算电路时,常可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其参考方向。
不加说明,电路图中所标的电压、电流、电动势的方向均为参考方向。
选定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是电路分析的第一步,只有参考方向选定以后,电压电流之值才有正负。
当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
5.若某个元件对外只有两个联接端钮,这样的元件称为二端元件。
若某个电路单元对外只有两个联接端钮,这个电路单元整体称为二端网络。
6.对二端网络的外部电路而言,如果两个二端网络的伏安关系相同,那么,它们对二端网络的外部电路的作用也就相同,也就是说,这两个二端网络等效。
7.回路是一个闭合的电路。
从回路任一点出发,沿回路循行一周(回到原出发点),则在这个方向上的电位降之和等于电位升之和。
8.电路中的每一分支称为支路,一条支路流过同一个电流,称为支路电流。
电路中3条或3条以上的支路相联接的点称为结点。
在任一瞬时,流向某一结点的电流之和应该等于由该结点流出的电流之和。
9.电阻元件联接方式主要有:串联联接、并联联接、三角形联接、星形联接、桥式联接等。
四川大学电工电子期末考试题2010-2011卷
2010-2011上电工技术基础A 卷试题及答案一.(每小题2分,共20分)1. 用一只额定值为110V/100W 的白炽灯和一只额定值为110V/40W 的白炽灯串联后接到220V 的电源上,当将开关闭合时( 3 )。
(1)能正常工作 (2)100W 的灯丝烧毁 (3)40W 的灯丝烧毁 2. 在图示电路中,当电阻R 2增大时,则电流I 1( 1 )。
(1)增大(2)减小(3)不变3. 在图所示电路中,在开关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当开关闭合后,( 1 )。
(1)i 1,i 2,i 3均不变 (2)i 1不变,i 2增长为i 1,i 3衰减为零 (3)i 1增长,i 2增长,i 3不变4.在RLC 串联电路中,阻抗模( 2 )。
(1)iv Z =(2)IVZ =(3)IVZ ~~=5.在图所示的三相电路中,有两组三相对称负载,均为电阻性。
若电压表读数为380V ,则电流表读数为( 1 )。
(1)76A (2)22A (3)44A6.50Hz 的变压器用于25Hz 时,则( 3 )。
(1)φm 近于不变 (2)一次侧电压V 1降低(3)可能烧坏绕组7.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如果电源频率升高,则转速( 1 ),电流( 2 )。
转速:(1)增高 (2)降低 (3)不变 电流:(1)增大(2)减小(3)不变8.三相异步电动机在正常运行中如果有一根电源线断开,则( 3 )。
(1)电动机立即停转(2)电流立即减小(3)电流大大增大9.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转矩T st与转子每相电阻R2有关,R2愈大时,则T st ( 3 )。
(1)愈大(2)愈小(3)不一定10.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ϕcos的ϕ角是指在额定负载下( 2 )。
(1)定子线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2)定子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3)转子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二.(10分)图示电路的三个节点电压分别为v1 = 10 V, v2 = 14 V and v3 = 12 V.(a) 求电流i b.(b) 求CCVS的系数r.解:三.(12分)要使电阻R L中的电流i b为-2 mA,电阻R L的值应为多大?(提示:用戴维宁定理求解)Answer: R L = 12 Ω解四. (10分)图示电路原已稳定,t = 0时将开关S 闭合,求:S 闭合瞬间(t = 0+ ) 各支路电流及储能元件上的电压。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1题略(a)u=iR+Us(b)u=-iR+Us1-2题略解:设各支路参考电流I1、I2、I;参考电压U AB,电压源Us、电流源Is。
如图所示,联立方程。
I1+ I2-I=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ΣI=0I1 R1+U AB-Us=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ΣU=0U AB=I R2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I R参数代入I1+ 2-I=0I1 +U AB-2=0U AB=I解得I1=0I=2AU AB=2V所求电流I=2A。
1-3题略解:(1)设电压源Us1、电压源Us2。
如图所示,联立方程。
-I1+ I2-I3=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节点A):ΣI=0-I1 R1+U3-U S1=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回路1):ΣU=0I2 R2+U3- Us2=0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回路2):ΣU=0参数代入-0.003+ 0.001-I3=0-0.003·10000-30+U3=00.001·20000+U3- 80=0解得I3=-2mAU3=60V(2)说明元件3是电源,电压源Us1、电阻R1、R2是负载输入功率,电压源Us2、元件3是输出功率。
(3)演算电路功率总输出功率:P O=P US2+ P3=Us2·I2+(- I3)·U3=Us2·I2- I3·U3=80·0.001 -(- 0.002)·60=80mW+120mW=200mW总输入功率:Pi=P US1+ P R1+ P R2=Us1·I1 + I12·R1 + I22·R2=30·0.003 +(0.003)2·10000 +(0.001)2·20000=90mW +90mW+20mW=200mW电路功率演算结果:总输入功率等于总输入功率,功率平衡。
解:设各支路参考电流I1、I2;参考电压U A、参考电压U B,电压源Us1、电压源Us2、电压源Us3。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解析
第1章电路的基本知识1.1电路的概念 (1) 略(2) 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导线和开关)等部分组成。
A •电源的作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B •负载的作用: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C •中间环节的作用:传递、分配和控制电能。
1.2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1) 零、负电位、正电位 (2) 3、1.5、3、1.5、0、3 (3) -7,-5 1.3电阻 (1) 3: 4 (2)查表1.3,知锰铜合金的电阻率 J =4.4 10亠」m1.4欧姆定律 (1)电动势、内压降(2)当R= R 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其特点是电路中电流为零,电源端电压等于电 源电动势;当R=0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其特点是短路电流极大,电源端电压等于。
由于I =0.22A=220mA . 50mA ,故此人有生命危险。
1.5电功与电功率P 40(2)略(3) W 二Ult =220 0.2 7200 = 316800J思考与练习一、 判断题1" 2. X 3. V 4. X 5. V 6. X 7. X 8. V 9. X 二、 选择题1. C2. C3. B4. B5. B6. B7. C8. B根据t ,得1RS 3 0.21 10 P 4.4如0二=1.43 m(3)U 220R "1000= 0.22 A(1)t=W 二空£=25h三、填空题1 •正、相反;2•参考点;3•负极、正极; 4 •高、低、低、高; 5•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R - ; 6• 1800、土 5%; 7. 220S四、计算题1 • U ab =V a -V b =10 - 5 = 5VU bc *b-V c =5-(-5) =10 V U ac 二V a-V c =10 -(-5) =15V U ca - —U ac - - 15VR = U420门I0.2 220100 10(2)U =IR =2 100=200V(3) U r =lr =2 10 =20V 4.( 1)P =UI = 220 4 =880W(2)W 二 Pt =880 1800 =1584000J2 2(3) Q =l Rt =4 0.5 1800 =14400J(4) E =W -Q =1584000 -14400 =1569600 J第2章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2.1电阻的连接(1) I mb =0.5AR 1 4U 2 = IR 2 =0.5 20 =10V U U U 2 =210 =12VR 2故 P 2』P 二10 28 =14WR 2 202. I24 120= 0.2A 3・(1)(2)由于P P 2 R 1 U 2 R 2 R 1WORD 格式整理10(3) (a ) R ab(b) R ab(R R)RR 」R 3(R R) R (c) R ab=R=1门R (2 R)RR(汀)R32 —Q 52.2基尔霍夫定律 (1) 5、3、6、3 (2) 假设I 2、I 3的方向和回路绕行方向如图 I 1 R 1 1 3R 3 = E 1 12 R 2 T 3 R 3 = E2 0.008 I 2 =丨3 0.008 50 8OI3 =3 I 丨2艮 +8013 =12解得 =0.0245 A=24.5mA =0.0325 A=32.5mA R 2 = 384门2.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 I s =—、不变、并、E — I s r 、不变、r (2) ( a )把两个电压源等效变换为电流源,如图- ----1Q0Q200 n 10¥ a -O rn,evO匸(a)2.2( a )所示。
《电工电子技术》 第二版 习题答案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7、在RL串联电路中,UR=16V,UL=12V,则总电压为(B)
A、28V;
B、20V;
C、2V。
5
阻元件上的电流 i,如用电流表测量该电路中的电流,其读数为多少?电路消耗的功率
是多少瓦?若电源的频率增大一倍,电压有效值不变又如何?(8 分)
R2 I2
I5
c A5
得I3=-7mA A4=13mA A5=-3mA
图 1-32
2、在图 1-33 所示电路中,有几条支路和结点?Uab和I各等于多少?(8 分)
解:3 条支路,两个结点,Uab和I都等于 0。
3、分别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求解图 1-34 电路中的电流I3。设US1=30V,US2=40V,
(错)
2、正弦量可以用相量表示,因此可以说,相量等于正弦量。
(错)
3、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等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
(错)
4、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都是相量图。
(错)
5、功率表应串接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用来测量电路的视在功率。 (错)
6、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越高,阻抗就越大;频率越低,阻抗越小。 (错)
有元件都是线性关系,与直流、交流、正弦、非正弦无关。
五、计算题:(共 26 分) 1、在图 1-32 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I=10mA,
R1 I1 b
I4 A4
I1=6mA,R1=3KΩ,R2=1KΩ,R3=2KΩ。求电流
I
a
R3
表A4和A5的读数是多少?(8 分)
解:对a列KCL方程:I-I1-I2=0 得I2=4mA 对左回路列KVL:6×3+2I3-4×1=0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
解:I=U/R=220/8=27.5A,纯电阻电路 ui 同相,所以:i = 27.5 2 sin 314 t A;电流
表测量的是有效值 27.5A,电路消耗的功率 P=UI=220×27.5=6050W;纯电阻电路与频率
无关,所以当频率增大一倍、电压有效值不变时电路消耗的功率不变。
3、某线圈的电感量为 0.1 亨,电阻可忽略不计。接在 u = 220 2 sin 314 t V 的交流
有元件都是线性关系,与直流、交流、正弦、非正弦无关。
五、计算题:(共 26 分) 1、在图 1-32 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I=10mA,
R1 I1 b
I4 A4
I1=6mA,R1=3KΩ,R2=1KΩ,R3=2KΩ。求电流
I
a
R3
表A4和A5的读数是多少?(8 分)
解:对a列KCL方程:I-I1-I2=0 得I2=4mA 对左回路列KVL:6×3+2I3-4×1=0
6、纯电容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7、在RL串联电路中,UR=16V,UL=12V,则总电压为(B)
A、28V;
B、20V;
C、2V。
5
阻元件上的电流 i,如用电流表测量该电路中的电流,其读数为多少?电路消耗的功率
是多少瓦?若电源的频率增大一倍,电压有效值不变又如何?(8 分)
R2 I2
I5
c A5
得I3=-7mA A4=13mA A5=-3mA
图 1-32
2、在图 1-33 所示电路中,有几条支路和结点?Uab和I各等于多少?(8 分)
解:3 条支路,两个结点,Uab和I都等于 0。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与答案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求图所示各电路中的电压。
答案:(a )U=6V;(b)U=8V;(C)U=-8V求图所示各电路中的电流。
答案:(a)I=3A;(b)I=-2.5A(c)I=-2A如图所示,当取c 点为参考点时(0c =V ),V 15a =V ,V 8b =V ,V 5d -=V 。
求:(1)?ad =U ,?db =U ; (2)若改取b 为参考点,a V 、c V 、d V 各变为多少伏此时ad U 、db U 又是多少伏答案:(1)C 点为参考点时:Uad=20V,Udb=-13V;(2)b 点为参考点时:Va=7V,Vc=-8V,Vd=-13V,Uad=20V,Udb=-13V如图所示,试比较a 、c 两点电位的高低。
(1)b 、c 两点用导线连接; (2)b 、d 两点接地;答案:(1) a 点比c 点电位高5V ; (2)a 点比c 点电位低3V ; (3)无法确定如图所示,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各元件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
答案:(a )P=15W,发出功率;(b )P=8W ,发出功率;(c )P=32W,吸收功率如图所示,计算各段电路的功率,并说明各段电路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
答案:(a )P=2W,吸收功率; (b )P=280W ,吸收功率;(c )P=120W,发出功率; (d )P=80W,发出功率;有一个电阻为20Ω的电炉,接在220V 的电源上,连续使用4小时后,问它消耗了几度电W=度有一2k Ω的电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mA ,求电阻器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此时消耗的功率为多少答案:U=100V ;P=5W如图所示,已知1R 消耗的功率40W ,求2R 两端的电压及消耗的功率。
答案:U2=30V ;P=60W如图所示,已知开关S 断开时,V 10ab =U ,开关S 闭合时,V 9ab =U ,求内阻S R 。
答案:Rs=Ω如图所示,求各支路电流。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与思考题答案
1.10 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 ①电源,提供电能;②负载,把电能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③导线,把电源和负载连接起来;④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2. 9.61×10-6m 23. 0.17Ω4. 50V5. 28.57A6. 断开时:I=0 U=0 闭合时:I= 6A U= 12V7. (1)R R 2=串 2R R =并 (2) R R 5.1=串 R R 31=并(3)R R =串 0=并R (4) ∞=串R R R =并8. 200.92Ω 8Ω9. 0.22A10.1A 12V 2V 0V2.9 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T=0.02s πω100=rad/s2.49.98V 45.04V3.25A 100rad/s 38°4.40° 1u 超前2u 40°5.R U =50V )30sin(250︒-=t u R ωV6.1=R I A )45sin(2︒+=t i R ω A7.149.17W 不安全8.Ω=10L X 03.0=L H9.Ω=200L X ︒-∠=•301.1L I A10.30=L U V 30=L Q var11.Ω=5C X F C μ94.636=12.Ω=47.318C X ︒-∠=•307.3184C U V13.5.2=C I A 95.124=C Q var14.Ω=220Z )20sin(2︒+=t i ω A15.)95sin(2105︒+=t u ωV 5.157=P W 5.157=Q var70.222=S V ﹒A 3.5 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星形联结 角形联结2.相同、相等、120°3.星形联结 中性点 零线 火线(相线或端线)4.不能5.︒-∠=•30220U U V ︒-∠=•150220V U V ︒∠=•03220UV U V ︒-∠=•1203220VW U V ︒∠=•1203220WU U V 6.三相三线制 三相四线制 三相四线制7.两种 线电压 相电压4.6 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能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2.400匝3.3300匝 1mA4.A B C E J5.B C6.A C D7.R n n 221⎪⎪⎭⎫ ⎝⎛5.5 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P N2.P N 正向偏置3.单向导电性4.0.5V 0.1V5.正向偏置 反向偏置6.反向击穿7.PN 发射极 集电极 基极8.NPN PNP9.放大 饱和 截止10.0.99 111.5012.正 反13.电压14.三极15.a) 导通 6V b) 导通 3V c) 导通 0V d) VD 1 截止 VD 2导通4V 16.5>i U V 时,VD 导通,U O =5V 5<i U V 时,VD 截止,U O =U i17.能 晶体管是由两个PN 结组成的18. I B = 40μA I C =2.04μA6.5 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整流2.45 1413.18 244.交流 平滑 电容 电感 并联 串联5.交流电源电压的波动负载的变化稳压6.调整管硅稳压管限流电阻发射极电阻7.(1)4.5V (2)0.45A 14.1 V8.22.22V 31.41V 300mA9.断路会出现半波整流反接造成二极管短路、容易烧坏二极管及电源10.略11.a)稳定b)损坏c)不工作7.7 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对错对错对对2.1)I C、I B、I CE 2)共基极共发射极共极电极3)阻容直接变压器4)截止饱和5)差动放大6)2 2 2 7)直接∞08)稳定放大倍数减小非线性失真抑制放大器内部的噪声3.晶体管V 电流放大直流偏置电源U CC保证三极管发射结正偏,极电结反偏;为输出信号提供能量基极偏置电阻R b与U CC配合控制基极电流I B的大小集电极电阻Rc 将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变换成电压放大作用耦合电容C1、C2隔离放大电路与信号源和负载之间的直流通路;使交流信号在信号源、放大电路、负载之间能顺利地传输4.使三极管在输入交流信号前处于放大状态,使电路不产生非线性失真5.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输入级一般为差动放大电路中间级是高增益的电压放大电路输出级采用射击极输出器6.略7.(1)I BQ= 0.0255mA I CQ=2.55mA U CEQ=4.35V(2)1319.6Ω(3)113.67 1319.6Ω3KΩ8.A u=5×104G u=20lg5×1049.0.9V10.a)2.2V b) 14V8.6 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1)对2)对3)错4)对5)错2.1)模拟信号在时间上和数字上均是连续变化的,数字信号在时间上和数值上的变化是断续的、不连续的。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接于B:UB>UE
若IC=βIB=56.5mA UCE=6-56.5×2=-107V,错误 三极管为饱和状态
接于C: UBE=-3V 三极管为截止状态
10-1 已知UCC=12V,当UCE分别为7V,11.5V,0.5V时,三极管为何状态。
10-6 已知β=50,画出微变等效电路;计算Q、Au、Ri、Ro。
RB1
RB2
RE
Rc
+12V
Rs
RL
Us
20KΩ
10KΩ
2KΩ
2KΩ
2KΩ
UB =
RB2
RB1 + RB2
· Ucc
=
10 × 12
10 + 20
= 4V
UE = UB-UBE = 4-0.7 = 3.3V
100K
30K
1K
uO
RB2
RE
İb
İc
rbe
βib
Ui
·
RB1
10-10 某放大电路不带负载时,开路电压U0′=1.5V,而带上5.1KΩ负载,开路电压U0=1V,求输出电阻ro =?
E0
RL
ro
-
+
U0
S
放大器
开路时 E0=U0′=1.5V
带上负载
1.5×5.1= r0 + 5.1
R3
11-5 求iL 与ui 的关系式。
∞
- +
uO
+
ui
R
R1
iL
RL
u+为虚地点 u-≠ ui iL= uO/(RL+R1) i-= u-/R1
《电工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一答案
IE
由KCL方程 2 1 IE IE 1A
US
I 由KVL方程 US 2 US IS 14 2 28W PV 10IE 10W
1-8 电路如图示电路中,流过8V电压源的电流是0。计算RX,IX,UX。
由KVL方程
((15000R5X0)I XRX
I
对左边回路列KVL方程:
I (R1 R2 ) E1 U1 0
I U1 E1 10 4 1A R1 R2 4 2
对右边回路列KVL方程:
E2 U2 E1 IR1 0 U2 E1 IR1 E2 4 4 2 6V
3
1-7 所示电路中,求恒流源的电压,恒压源的电流及各自的功率。 由KVL方程 10I 10 I 1A
1-4 求图示电路中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及流过电压源的电流。
US 1 4 4V
U 5 4 0U 9V I 2A
2
1内 下-5阻 的一为电直R流流0及=电0负.5源Ω载,,电其负阻额载;定电(功阻2)率RL开为可路P调N电=。2压0试0UW求0;:,((额31定))电短额压路定U电工N流=作5I0状SV。态,
习题一
1-1 在图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已知,U=100V,I=-2A,试问, 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电源
电源
负载
负载
1-2 已知蓄电池充电电路如图所示。电动势E=20V,设R=2Ω,当端
电压U=12V时,求电路中的充电电流I及各元件的功率,并验证功
率平衡的关系。
RI U E
I 20 12 4A 2
11
(3)戴维宁定理:等效电路的电动势可用图(d)来求 U0 46 6 0 E U0 18V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第8页检验题解答: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
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
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
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
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4、原题修改为: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件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
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过测量得到:I 1=-2A ,I 2=6A ,I 3=4A ,U 1=80V ,U 2=-120V ,U 3=30V 。
试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解析: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I 1×U 1=-(-2)×80=160W ,元件1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1是负载;I 2与U 2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2=I 2×U 2=6×(-120)=-720W ,元件2获得负功率,说明元件2是电源;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3= I 3×U 3=4×30=120W ,元件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3是负载。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与答案
第 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1.1求图1.38所示各电路中的电压。
答案:(a) U=6V;(b)U=8V;(C)U=-8V1.2求图1.39所示各电路中的电流。
答案: (a)I=3A;(b)I=-2.5A(c)I=-2A1.3如图1.40所示,当取 c 点为参考点时(V c0 ), V a15V , V b8V , V d5V 。
求:( 1)U ad,U db?;(2)若改取 b 为参考点,V a、V c、V d各变为多少伏?此时U ad、 U db又是多少伏?答案:(1)C点为参考点时:Uad=20V,Udb=-13V;(2)b点为参考点时:Va=7V,Vc=-8V,Vd=-13V,Uad=20V,Udb=-13V1.4如图1.41所示,试比较a、 c 两点电位的高低。
(1) b、 c 两点用导线连接;(2) b、 d 两点接地;答案: (1) a点比c点电位高5V;(2) a 点比 c 点电位低 3V;(3)无法确定1.5如图 1.42 所示,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各元件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
答案:( a)P=15W,发出功率;( b) P=8W ,发出功率;( c) P=32W,吸收功率1.6如图1.43所示,计算各段电路的功率,并说明各段电路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
答案:(a) P=2W,吸收功率 ;(b)P=280W,吸收功率;(c)P=120W,发出功率;(d) P=80W,发出功率;1.7 有一个电阻为 20? 的电炉,接在 220V 的电源上,连续使用 4 小时后,问它消耗了几度电?W=9.68 度1.8有一2k?的电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mA ,求电阻器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此时消耗的功率为多少?答案: U=100V ; P=5W1.9如图1.44所示,已知R1消耗的功率40W,求R2两端的电压及消耗的功率。
答案: U2=30V ; P=60W1.10如图1.45所示,已知开关S 断开时,U ab10V ,开关S 闭合时,U ab9V ,求内阻 R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2.5%
• 解: 测量结果为各直接测量值之积商时
(n 1 1n 2 2n 3 3)
w (2uRt) 6%
• 3.2一只毫安表的接线如图,已知表头满 偏电流1mA,内阻900,各量限电流分 别为10mA,50mA,250mA,1000mA,求 分流电阻R1,R2,R3,R4.
I1=1000mA I2=250mA I3=50mA I4=10mA
Ω/V求出电路电流,再求出与表头
并联的分流电阻)
R1 R2 R3
R4
* Rf
U1 U2 U3 U4
表头,其电压降为150mV,量程为100μA
表头内阻: R0 1150m 00AV1.5K
改成5~10~50~250V电压表,要求电压灵敏度为 2kΩ/V:
5V量程内阻: r 1 R 0 /R /f R 1 5 2 K 1K 0
500
R4
* Rf
U1 U2 U3 U4
表头,其电压降为150mV,量程为100μA
电压表最大电流: 0.5mA 50A 0
量限扩大了:
5倍
Rf
1.5 37 5 51
R1 R2 R3
R4
* Rf
U1 U2 U3 U4
• 3.6 用一支内阻为9.3Ω的毫安表测量某 直流电路的电流,毫安表读数8mA,当 在该电路中再串联一个10Ω电阻时,仪 表读数变为7.2mA,问当不接毫安表时, 该电路的实际电流是多少?
U R U14.92V RR2
U0
R1 U15V0 R1R2
U U U 0 7 .1 V
U10% 0 4.7% 3
• 3.6今有一只表头,其电压降为
150mV,量程为100μA,欲改成5~
10~50~250V电压表,要求电压
灵敏度为2kΩ/V;问应如何配制附
加电阻及分流电阻?(提示:先由
• 3.4.用0.5级、量限为300V、内阻
为10kΩ的电压表测量题3.4图中R1
上的电压,计算电压表内引起的测
量误差。如改用2.5级、量限300V、 内阻为1500kΩ的万用表直流电压档 测量该电压,再计算仪表内阻影响
产生的误差。
• 0.5级、量限为300V、内阻为10kΩ的 电压表测量时:
RR 1//R V1 1100 0.9K 1
• 待测电流的真值:
I0
200.2A 100
• 由于内阻的存在实际测得值:
I 20 16.76 mA 10020
仪表的基本误差是
I 1 k 0 0 A m 0 .5 % 2 5 1 .2 0 m 5
电流表内阻带来的误差是
A
I2II03.3mA
测量结果的总误差
I I1 I2 3.5 4m 5
A
• 3.7当用电位差计测功率时,测得标
准电阻Rn上的电压Un=0.20193伏, 分压箱输出端电压Uv=0.10051伏。分 压比Kf=200,其误差为±0.02%; Rn=1Ω,准确度为0.01级。若电位差
计每次测电压的相对误差为±0.01% , 计算测量功率时的误差。
• 直流电位差计测量直流功率 的电路
分
U x Rn RL
压 箱
I
电
位
II
差 计
PUxIx Kf U RnnUx
(kfunux R n)
PP
• 3.11用伏安法测电阻,若被测电阻
为200Ω,采用Rv=2kΩ的电压表, R1=0.03Ω的电流表,计算电压表
前,后接两种接线的接线误差。
U1 U2 U3 U4
改成5~10~50~250V电压表,要求电压灵敏度为
2kΩ/V: 5V量程最大电流:
I1
U1 r1
5 0.5mA 10
10V量程最大电流:
I2
U2 r2
100.5mA 20
50V量程最大电流: I3 250V量程最大电流:I4
U3 r3
U4 r4
500.5mA R11205R002 0.5Rm 3 A
• 接I1档时:
I0
I 0 ( R 0 R 2 R 3 R 4 ) ( I 1 I 0 ) R 1
• 3.3用量限为250mA、内阻为20Ω、 准确度为0.5级的电流表测量一电压
为20V、负载电阻为100Ω的电路中
的电流,求:(1)电流表内阻带来 的误差是多少?(2)仪表的基本误 差是多少?(3)测量结果的总误差 是多少?
第二章
• 2.5 有人想以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来间接
决定题2.5图中的支路电流I3,I3=I1I2。今电流表A1的读数为4.00A,A2的 读数是3.50A,如电流表量程为0~5A, 1.0级,估计测量结果I3中包含的最大可
能的相对误差。同时回答这种测量方式
是否可取?为什么?(±20%)
• 已知: K=1 , Am=5A,I1=4A, I2=3.5A
• •
求解::电流I3表引?起的最大可能的绝对误差:
I1 k 0 0 A m 1 % 5 0 .0A 5
I2 I10.0A 5
I3 ( I1 I2) 0 .1 A
I3
I3 I3
k00
0.120 % 43.5
AImm10000
• 2.6当用 D4L2R来计算题2.6图圆柱导
体电阻率时,测量值R的相对误差为 ±0.1%,L的相对误差为±0.2%,D 的相对误差为±1.0%,试估计ρ中的
10V量程内阻: r 2 R 2 r 1 1 2 0 K 2K 0
50V量程内阻: r 3 R 3 r 2 5 0 2 K 1K 0 0 250V量程内阻: r 4 R 4 r 3 R2 1 R 5 22 K 0 R 3 5RK 0 4 0
R2 10K R3 80K R440K0
* Rf
最大相对误差,同时分析哪一项测量
值对ρ的影响最大。
• 已知:
D 2 R
4L
R0.1%
L 0.2% D1.0%
• 求: ?
• 解: 测量结果为各直接测量值之积商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1 1n 2 2n 3 3)
(R L 2D)
2.3%
• 2.14 求电能的相对测量误差,已知:
W U 2 t u 1.5% R0.5%
电工电子测量技术
习题
解题过程注意事项:
• 1.画原理图; • 2.根据被测量选择对应的符号; • 3.绝对误差用小数表示,相对误差用百分数
表示;
• 4.计算前先写出所用的公式; • 5.误差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其+,-号不能
随便去掉或添加;只有在估算可能出现最大 误差时才绝对值相加并在其前加; • 6.没有说明计算绝对误差还是相对误差,两 个都要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