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成为语文识字教学源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生活成为语文识字教学的源泉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识字教学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分利用生活环境这一识字大课堂,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自己去发现汉字的资源,感受生活中的汉字文化,构建课内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大语文识字教学体系。
【关键词】生活识字教学快乐识字
《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生活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成为学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的舞台。因此,识字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开发识字资源,把单一的课堂教学与五彩斑斓的生活紧密相连,让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生活环境这一识字大课堂,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去发现汉字的资源,感受生活中的汉字文化,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快乐识字的愿望,还能使我们的识字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还提出,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也要走开放识字之路,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开展识字活动。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应当以“大语文观”
为指导,打破只局限于课堂、课本的做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在沸腾的生活中主动识字,建立一个识字教学的开放体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开放课堂教学,创建学生识字的途径
生活是很好的识字课本,社会也是很好的识字课堂,我们应当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利用学生日渐成熟的生活经验,巧妙地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这是增加识字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1.在新环境中识字
(1)认识同班同学的姓名。一年级学生在学完拼音后,我就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写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来认识同班同学的名字。课余时学生们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有的热情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姓名,有的好奇地寻找着同学们的名字。没有几天工夫,许多学生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作业本了。由于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全班学生姓名中近100个汉字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他们记住了。这个看似无意、实为有心的做法,使识字效果事半功倍。如我在教生字“佳”时,一学生说:“我的名字里有这个‘佳’字”;另一学生说:“这是‘舒肤佳’的‘佳’,我是在电视上认识这‘佳’的”。我在教“蚂蚁”一词时,一学生说:“妈妈前天给我买了一件‘小蚂蚁’牌子的衣服,我在吊牌上认识了‘蚂蚁’这两个字”。这样充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不光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知识,而且在更大的空间中学词、识字,
为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认识课程表。课程表中每天的课程安排是学生必须事先知道的,由于不认识汉字,读课程表也是一个障碍。从认名字比赛后,我就组织学生读课程表比赛,看谁先会读课程表。一张课程表汉字最多也不过几十个字,大多数学生一二天下来,就基本会读了。(3)认识校园。一年级的小朋友,对校园环境比较陌生和好奇,这时我就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置身于美丽的校园中,看着如茵的绿草、参天的大树、婀娜的花卉……着实让学生兴奋。四周一句句催人奋进的警示名言,一幅幅图文辉映的宣传画,一块块引人注目的物名标牌,更是识字教学极为宝贵的资源。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学生徜徉于学校的花坛边、林荫下,一边带他们认识标牌上的植物名称,一边指导他们认读护绿标语,孩子们就在这样的活动中了解校园、亲近学校,同时又在愉快的气氛中认识了许多与学校生活相关的汉字。
2.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这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边阅读边识字,边识字边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也是多认字的一种好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多认字、认好字。这是一种轻松有效的识字方法。所谓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就是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圈画、
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猜一猜、查字典等方法识记生字,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和生字见面,对一个个生字从陌生到熟悉,最后达到识字的目的。我们向学生推荐了一些内容浅显的课外读物,如韵语《三字经》、《百家姓》等。因为这些课外读物整齐押韵,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识字的效果比较好。我们还利用人手一册的《小学生必背古诗》,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活动。在此基础上还要鼓励一部分孩子走得快一点,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一些中外儿童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二、开放文本教材,关注学生的生活识字
教学应该是开放的教学、生活的教学、主体的教学,要努力为学生构建生活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发现和创新中成长。为此,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实施新课程的要求,要走出文本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凭借。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其实就在丰富的生活中,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在有心人的明眸里。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学习资源和课堂以外的学习渠道自主识字,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对文字的敏锐,让识字教学和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开放活动载体,促进学生的识字储备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勇于展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语文趣味识字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课的延续和必要的补充,能够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可以通过模拟创设情境开展识字活动,如“娃娃超市”、“参观动物园”、“闯迷宫”、“小小邮递员”、“商品包装展览会”等等;或在班里创建识字角,把课外习得的字写到识字角里,并让学生自己建立识字本,用粘贴、图画等形式把认识的字放进识字本里,增加学生的识字储备。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都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而参观、访问、春游等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还调动了课外识字的积极性。为此,我们要及时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活动来认识汉字,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学习汉字的成功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