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药学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纲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纲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中药的基本理论:中医药学的基本概念、中药学的发展历程、中药的性味归经等。
2. 中药药性与归经分类:各种中药的性味、毒性、功效、归经归脏等特点。
3. 中药药材的认识与鉴别:中药材的来源、主要特征、鉴别方法等。
4. 中药制剂与处方:中药的制剂形式、制剂工艺、药物制剂的配伍禁忌。
5. 中药药效与药物相互作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药物相互作用的避免与处理。
6. 中药贮藏与质量控制:中药的贮藏方法、质量控制的指标与方法。
7. 中药的临床应用: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原则、方剂的选择与应用。
8. 中药的药物安全与不良反应:中药的安全用药原则、中药的不良反应与处理方法。
9. 中药的炮制与煎服:常见中药的炮制方法、药物煎服的原则和方法。
10. 中药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实践:中药的现代研究方法、中药
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纲的大致内容,具体考纲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机构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中药学》考试大纲
《中药学》考试大纲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1、 掌握中药、2、 熟悉下列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学术价值:《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集注》。
中药的产地、采收与炮制中药的性能掌握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熟悉升降浮沉的含义、临床意义及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10、掌握毒药与毒性的含义及引起毒性的原因。
四、配伍与应用掌握配伍的目的。
掌握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
中药学和本草的概念。
1、熟悉道地药材的含义。
2、 了解植物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3、熟悉炮制的含义。
4、5、熟悉炮制的目的。
熟悉五种炮制大法。
1、熟悉四气的含义。
2、 掌握五味及其作用。
3、掌握四气五味对临床用药的意义。
4、熟悉归经的含义、理论基础 5、掌握归经确定的依据。
6、 7、 8、掌握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9、掌握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
1、 2、 3、 掌握十八反、 4、 九畏的内容, 掌握妊娠用药禁忌。
九畏与相畏的区别。
5、 了解服药禁忌。
6、熟悉用量的含义。
熟悉确定用量的依据。
掌握特殊的煎药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
7、 8、 9、掌握服药方法。
五、解表药1、2、掌握解表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事项。
解表药的分类。
3、掌握下列药物功效、应用: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 细辛。
4、5、熟悉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生姜、香薷、辛夷、藁本、苍耳子。
熟悉下列药物的用法:香薷、荆芥、辛夷。
6、7、 掌握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麻黄、桂枝、香薷、苍耳子。
掌握麻黄与桂枝、麻黄与香薷、荆芥与防风、等相似药物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掌握下列药物的功效、应用:薄荷、蝉蜕、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
9、熟悉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升麻、蔓荆子、淡豆豉。
10、了解下列药物的用法:葛根。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大纲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大纲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1.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基本观念-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中医学的特点与基本内容2.中医病因病机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储藏学说-内外邪气学说-病机学说的应用3.中医诊断学-四诊法及其应用-掌握常见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判断疾病的分型与辨证论治4.中医治则治法-中药的基本治疗法则-中药的配伍禁忌-中药的剂型与用法第二部分:中药学知识1.中药的基本知识-中药的起源与发展-中药的取材与加工-中药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2.中药药物学-常见中药的药用价值与功效-常见中药的药理作用与药动学特点-常见中药的毒副作用与禁忌3.中药处方学-中医经典方剂的基本应用与调配-常见中成药的使用与剂型选择-中药处方的调配方法与技巧4.中药制剂学-中药的剂型分类与制剂方法-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的制备与应用-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与应用第三部分:中药药物评价与临床应用1.中药质量评价与标准-中药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中药的质量标准与监管2.中药药效评价与药理研究-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中药的药效评价与临床应用研究3.中药临床应用与中西医结合-常见疾病的中医诊疗与中药治疗-中药与西药的合用与药物相互作用-中医疗效评价与中西医结合的应用前景第四部分:中药药事管理与安全使用1.中药鉴定与质量控制-常见中药的鉴别与质量控制方法-中药质量控制的规范与标准2.中药药事管理与合理使用-中药饮片的储存与保管-中药处方的审核与发药-中药不良反应与药物安全使用3.中药药师的职业道德与规范-中药药师的职业道德准则-中药师的职业责任与责任-中药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与规范以上是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大纲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知识、中药药物评价与临床应用以及中药药事管理与安全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考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学习和理解,提升自己的中药知识水平,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执业药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中医药行业的重要考试之一,旨在评估考生是否具备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本大纲旨在规范考试内容和要求,确保考生能够全面准备并顺利通过考试。
二、考试科目1. 中医基础理论该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医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包括中医基本概念、经络学、脏腑学、病因病机学等内容。
考生需要理解中医理论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2. 中医临床综合中医临床综合科目考察考生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能力和知识,包括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
考生需要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正确运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3. 中药学中药学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中药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掌握情况,包括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物学等。
考生需要了解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等基本知识,并能够正确运用中药进行临床应用。
4. 中医药文化基础该科目考察考生对中医药文化基础的了解情况,包括中医历史文化、中医名家经典、中医养生保健等。
考生需要理解中医药学的历史渊源和传承发展,并能够将中医药文化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三、考试形式与要求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进行,将考察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试题形式多样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考试时间根据不同科目而定,但总体时长不超过6小时。
考试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具备准确辨证能力和科学诊疗能力。
同时,对中医药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四、考试评分与合格标准考试按科目分别评分,总分满分为100分。
每个科目的具体评分标准将根据考试情况和命题要求而定。
合格标准为总分60分及以上,并且各科目分数不低于60分。
五、考试准备与备考建议1. 全面复习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2. 熟悉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常见疾病诊疗流程和方法;3. 注重中药学科目的学习,了解中药的基本特性和应用场景;4. 关注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了解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经典著作;5. 多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命题风格;6. 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掌握时间管理技巧,合理安排备考计划。
2023执业中药师大纲
2023执业中药师大纲2023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共分为八个部分,包括中药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药学、中药鉴定学、临床中药学和法律法规与药事管理等内容。
第一部分:中药基础理论本部分主要涵盖中药的起源、发展及中药学名词、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中药学的发展历程、中药的分类和鉴别、中药学名词的解释以及中药药材的贮藏等知识。
第二部分:中药学本部分主要包括中药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与运用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中药药材的分类、性味归经和主要功效;掌握中药的运用原则以及中药饮片的制作和贮藏等知识。
第三部分:方剂学本部分主要包括方剂的组成和配伍原则、方剂的应用和养生调理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方剂的基本构成、配伍原则和方剂的应用方法;熟悉中药方剂的养生调理作用和预防保健等知识。
第四部分:中药药理学本部分主要包括中药的药理学基础、中药的药效与药物作用等内容。
考生需要具备中药的药理学基础知识,了解中药的主要药效和药物作用机制,掌握中药的毒性及不良反应等知识。
第五部分:中药制药学本部分主要包括中药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和药物分析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了解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原则和药物分析技术等知识。
第六部分:中药鉴定学本部分主要包括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中药鉴别、品质鉴定和中药指纹图谱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中药鉴别的基本理论和鉴定方法;掌握常用中药药材的鉴别特点;了解中药的品质鉴定和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等知识。
第七部分:临床中药学本部分主要包括中药的临床应用和中药的用药安全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常见病种和常用方剂;了解中药的剂量选定和临床用药安全注意事项等知识。
第八部分:法律法规与药事管理本部分主要包括药物管理法律法规和中药药事管理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药物管理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了解中药药事管理的基本规范和流程等知识。
以上是2023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
执业中药师2023年考试大纲
执业中药师2023年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概述执业中药师考试是一项评估中药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资格考试。
该考试旨在确保中药师具备在中药领域从事临床实践、药物管理以及药品研发等工作的必备知识和能力。
本部分将介绍执业中药师考试的背景和目标。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2.1 药物学-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药性、药味及功效- 中药炮制与质量控制- 中药药物配伍禁忌2.2 中药学- 中药药材的分类、处理与贮藏- 中药鉴别与质量评价- 中药提取工艺及药材资源保护- 中药制剂的制备与加工2.3 中药配伍学- 中药药对的疗效与禁忌- 中药配伍规律- 中药配伍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中药配方的设计与应用2.4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基本原理- 中药对于疾病的治疗作用- 中药在机体内的代谢与排泄- 中药药效评价与安全性评估2.5 中药临床应用学- 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方案- 中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中药联合西药的应用- 中药在特定人群中的使用注意事项第三部分:考试方式执业中药师考试将采取计算机化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和实际操作题等。
考试题型将全面评估考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第四部分:考试时间与地点具体的考试时间和地点将在考试通知中告知考生,请考生及时关注相关信息,确保按时参加考试。
第五部分:考试报名与准考证领取考生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流程进行考试报名,并准备相关材料。
报名成功后,考生将获得准考证,准考证为参加考试的必备文件。
第六部分:考试评分与合格标准6.1 考试评分考试采用标准化评分,每个题目的得分方式将在考试说明中给出,总分以百分制表示。
6.2 合格标准考生需根据评分标准,达到规定的总分及各科目分数线,方可视为合格。
第七部分:考试成绩与证书颁发7.1 考试成绩查询考试成绩将在规定时间内发布,考生可通过指定平台查询个人成绩。
7.2 证书颁发成绩达到合格标准的考生将获得执业中药师资格证书。
证书将由相关部门颁发,具体颁发时间和方式将另行通知。
中药学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药学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药物的药性是从药物用用于机体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一般说来,2.四气的作用:一般来讲,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等功效。
但药性寒热主要反应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基本倾向,并非具体功效。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即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
五味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五味是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附属于酸甘的涩味和淡味等。
药味的确定,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1)辛,能散、能行,一般具有解表、行气、行血等作用,多用于治疗表证、气滞和血瘀等病证,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
(2)甘,能补、能缓、能和,一般具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等作用,多用于治疗体虚多汗,久泻拘挛疼痛等病证。
如人参、熟地黄、饴糖、甘草等。
(3)酸,能收、能涩(即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治疗体虚多汗,久泻久痢,久咳久喘,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病证。
(4)涩,作用及应用与酸味相似。
(5)苦,能泄、能燥,一般具有通泄大便,降泄逆气,清泄实火,燥湿等作用,多用于治疗便秘、咳喘、呕吐、呃逆、实热和湿热、寒湿等病证。
(6)咸,能软、能下,一般具有软坚散结和泄下的作用,多用于治疗瘰疬、瘿瘤、痰核等病证。
(7)淡,能渗、能利,一般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药物升降沉浮趋向是与所治病证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
a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b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灭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
2023执业中药师大纲
2023执业中药师大纲一、大纲概述本大纲是2023年执业中药师的考试指导文件,旨在为准备参加考试的考生提供全面的复习方向。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中药学专业知识、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以及药事管理与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全面掌握大纲所列出的知识点,并在实际操作中熟练运用,以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二、大纲目录1、中药学专业知识1.1、中药与方剂1.2、中药材的鉴别与质量评价1.3、中药制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1.4、中药药理与毒理1.5、中药临床应用与评价2、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1、中药调剂与制剂2.2、中药储存与养护2.3、中药临床应用与评价2.4、药品分类管理与药品信息应用3、药事管理与法规3.1、药事管理基础知识3.2、药品注册管理3.3、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管理3.4、药品安全与风险管理3.5、药品监督管理三、大纲内容精要1、中药学专业知识中药学专业知识是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核心内容,要求考生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体包括中药与方剂的关系,中药材的鉴别方法与质量评价标准,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中药药理与毒理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类中药的临床应用与评价方法等。
考生应重点关注药物成分、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2、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主要考察考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中药学知识的能力。
内容包括中药调剂、制剂制备、药品储存与养护、临床应用与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涉及药品分类管理、药品信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
考生应熟练掌握药品的分类原则、药品说明书的内容以及药品监管的基本要求等。
3、药事管理与法规药事管理与法规是执业中药师必须掌握的法律知识和行业规范。
考试内容包括药事管理基础知识、药品注册管理规定、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管理规范、药品安全与风险管理以及药品监督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考生应重点掌握《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法律法规的内容以及药品监管的政策动态。
2023执业中药师大纲
2023执业中药师大纲2023执业中药师大纲一、中药学基础知识1.中药学的定义、学科体系和发展历程。
2.中药学的分类体系、药材分类和性味归经。
3.中药的药用部位的特征和药材质量标准。
4.中药的制备工艺和贮藏要求。
5.中药各种剂型和剂量的规定以及其临床应用。
6.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和有效性评价方法。
7.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中药作用机制和患者药物反应性的调节。
二、中药药理学1.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
2.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3.中药对机体的药理作用和机制的研究。
4.中药药理学在中药开发和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和价值。
5.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和安全监管标准。
三、中药化学1.中药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中药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分类和鉴定方法。
3.中药主要化学成分的分离提纯技术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4.中药化学在药物新开发和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与前景。
四、中药药残留分析1.中药药残留的概念、分类和研究方法。
2.中药中痕量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3.质谱分析法在中药药残留中的应用。
4.中药药残留的监测和检测技术。
五、中药药物学1.中药药物学的基本概念和要求。
2.中药药物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
3.中药药物学的药效学研究。
4.中药的剂型设计和开发。
六、中药药事管理1.中药药房的组织管理和卫生保健。
2.中药的制剂质量控制和药物安全管理。
3.中药药事管理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4.中药药品的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督体系。
七、中药临床应用1.中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传染病的临床应用。
2.中药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和临床实践。
3.中药和西药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
4.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总结:中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中药学的基础知识、药理学、化学等专业知识,对于执业中药师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学的发展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在中医诊疗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药师拥有扎实的中药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处理中药药材,合理配置中药配方,并能对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2023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一)考试大纲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大纲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主要考查中药学类考生从事药品质量管理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用于评价考生对中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识记、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这部分的专业知识是中药学学科的核心组成内容,也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体现执业药师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准。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药药性基础理论和中药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掌握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与性状鉴别,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控制等内容:熟悉中药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成分及中药药理关系。
系统认识药品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并能够运用有关中药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中药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医执业医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之一。
中药学是指系统研究中药药性、功效、用法和剂量等方面的学科,因此,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不仅需要掌握中药的药性、药理、管理方式等基本理论,而且需要掌握中药的鉴别、制剂、配伍、使用等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有中药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中药学等。
其中,中药药理学涉及中药的药物化学、药理学、药效学等;药剂学涵盖了中药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药效和毒性评价等;药物分析学包括了中药成分定量分析、质量评价等;而中药学更是涉及了中药药材的鉴别、质量评价、采集储藏、炮制加工、配伍使用等方面。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在具体应用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中药制剂的选择和管理。
中药制剂是中医药治疗的主要药物形式,中医执业医师应掌握制剂的质量标准、药效、毒性、配伍等知识,能够正确选择和管理中药制剂。
二、中药鉴别和质量控制。
中药鉴别是中医执业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他们需要通过五官观察、比较鉴别和理化检验等方法来鉴定中药的真伪、质量、等级等;同时还需要了解中药药材的生态环境、种植方法、采收时间等,进一步提高中药的质量控制水平。
三、中药方剂的配伍。
中药方剂的配伍原则是中医执业医师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
中药方剂的配伍要根据病证、药物相互作用、毒副作用等因素,结合中药性味归经等药理方面的知识,进行选择和搭配。
四、中药的治疗应用。
中药执业医师应该掌握不同中药对不同疾病的治疗应用,而且要根据疾病的情况,在药物选择和配伍方面进行运用。
总之,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是中医药事业不可或缺的一环,掌握良好的中药学知识和技能对他们实施中医药疗法和提高中医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执业中药师 考试大纲
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药学专业知识:涵盖了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中药的制剂与剂型、中药的质量标准与鉴定等方面的知识。
2. 中药药理学:涉及中药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以及毒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了解中药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3. 中药药剂学:包括中药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中药制剂的基本制备方法和技能。
4. 药事管理与法规:主要考查考生对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掌握,要求考生了解药品注册、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管理规定。
5. 中药临床知识:要求考生掌握中药临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了解中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中药的合理用药原则。
总体来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中药学基础知识,熟悉中药的药理学、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中药的临床实践中。
中医执业医师2023笔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为了规范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保障患者健康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制定中医执业医师2023笔试大纲。
二、考试范围1. 中医基础理论2. 中医诊断学3. 中医内科学4. 中医外科学5. 中医儿科学6. 中医妇科学7. 中医针灸学8. 中药学9. 中医科研与科普10. 中医伦理学三、考试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1.1 中医基本理论1.2 中医诊断学基础1.3 中医预防保健1.4 中医药理学2.1 中医辨证论治2.2 中医望诊、闻诊、问诊、切诊2.3 中医病名与病因2.4 中医诊断技术3. 中医内科学3.1 中医肝病学3.2 中医心脏病学3.3 中医脾胃病学3.4 中医胸痛病学4. 中医外科学4.1 中医针刀4.2 中医外伤4.3 中医疮疡5. 中医儿科学5.1 中医小儿寒热病5.2 中医小儿腹痛5.3 中医小儿呼吸系病6. 中医妇科学6.2 中医妊娠病6.3 中医妇科炎症7. 中医针灸学7.1 中医经络学7.2 中医经络穴位7.3 中医针灸治疗技术8. 中药学8.1 中药资源学8.2 中药药性与药用8.3 中药质量评价9. 中医科研与科普9.1 中医学科研方法9.2 中医学术前沿9.3 中医医学科普10. 中医伦理学10.1 中医医疗伦理10.2 中医药产品伦理10.3 中医医患关系伦理四、考试形式1. 笔试形式2. 闭卷考试3. 单项选择题4. 多项选择题5. 简答题6. 案例分析题五、考试要求1. 严格遵守考场纪律2. 禁止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3. 不得抄袭及舞弊行为4. 考试过程中不得交谈5. 不得擅自离开考场六、考试评分标准1. 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2. 笔试成绩细则由考试委员会核定3. 笔试成绩一般以百分制记分七、考试报名及相关事宜1. 笔试报名时间1.1 报名时间为xx月xx日至xx月xx日1.2 逾期不再接受报名2. 报名资格要求2.1 拥有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2.2 符合相关报名条件3. 报名材料3.1 唯一识别信息明3.2 学历证书3.3 相关职业资格证书4. 考试地点及时间4.1 考试地点将于报名结束后公布4.2 考试时间将于报名结束后公布5. 考试费用5.1 笔试报名费用为xxx元5.2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相关部门八、考试后续1. 考试成绩公布时间1.1 笔试成绩将于xx月xx日前公布1.2 具体成绩查询方式请留意相关通知2. 合格证书及颁发时间2.1 合格证书将于成绩公布后xx天内发放2.2 具体发放时间地点请留意相关通知3. 教育培训3.1 未通过考试者可参加相关补习培训3.2 具体培训信息请关注相关宣传材料九、考试通知本大纲解释权归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委员会所有,并保留最终解释权。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1. 中医学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哲学、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等。
2. 中药学:包括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配伍禁忌等。
3. 针灸推拿学:包括经络学说、穴位定位与操作、常见病症的针灸推拿治疗方法等。
4. 中医内科学:包括内科疾病的辨证施治原则、常用方剂和药物等。
5. 中医外科学:包括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后护理等。
6. 中医妇科学:包括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产科护理等。
7. 中医儿科学:包括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预防保健等。
8. 中医眼科学:包括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验光配镜等。
9. 中医耳鼻喉科学:包括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听力康复等。
10. 中医皮肤科学:包括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皮肤病的预防保健等。
执业医师考试笔记 中药学
一、1、中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2、本草: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自古相沿把中药称本草。 3、中药学: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的学科。 《神农本草经》 《新修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中国药学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 《本经》 《唐本草》 《证类本草》 东汉末年 梁朝 唐朝 宋代 明代 清代 民国 陶弘景 苏敬等 22 唐慎微 李时珍 赵学敏 陈存仁 载药 5767 种 第一部药学专著,载药 365 种 载药 730 种 第一部药典,载药 844 种 载药 1558 种 载药 1892 种 载药 921 种 《神农本草经集注》 《本经集注》
二、道地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 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1、气候水土自然对药材的生产、气味的形成、疗效的高低都有密切的关系。 2、对道地药材的栽培研究,从道地药材栽培品种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的调查、地道药材生态型与生长环境关系 的研究到地道药材植化的研究、地道药材的药理生态研究及野生变家种的生态研究,动物驯养,从而在一定程度 上满足了部分短缺药材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效的地道药材生产,国家正在实施按国际科学规范管理标 准(GAP)建立新的药材生产基地。 3、中药的采收时节和方法对确保药物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 三、炮制,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 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1、中药炮制目的:1. 消除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或毒烈性。2. 增强药物的疗效。3. 便于制剂和储藏。4. 清除杂 质和非药用部分,使之纯净,便于服用。 2、主要方法:修治(纯净、粉碎、切制)、水治(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火治(炒、炙、烫、煅、 煨)、水火共治(蒸、煮、炖)、其他(制霜、发酵、精制、药拌) 四、药性: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 的作用。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1、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 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确定 依据:①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的药物, 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石膏、板蓝根。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症 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干姜。意义:①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 寒病投热药。②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③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据 情而定。④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2、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确定依据:多甘味能补 虚缓急;多酸味能敛肺涩肠;多苦味能降泄燥湿;多咸味能软坚散结;多辛味能发表行散; 3、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确定依据:①药物的质地轻重,凡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 种子、果实质重的药品多主沉降。亦有少数例外,旋覆独降蔓荆独升。②药物的气味厚薄,凡气味薄者 多主升浮,气味厚者多主沉降。③药物的性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品为阳性,多主升浮;而性寒凉, 味酸苦咸的药为阴性,多主沉降。④药物的效用,药品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意 义:升和浮,沉和降,都是相对的。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被动风散寒、涌吐、开 窍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类疾病的防治;沉降类药品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 热、利水渗湿、降逆止呕、止咳平喘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类疾病的防治。有少数药物
2023年中药执业药师考试大纲
2023年中药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2023年中药执业药师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在中药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
本次考试涵盖了中药学理论、中药制药学、中药学药理学、中药鉴定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应用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考试科目及内容1. 中药学理论考试重点:- 中药学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 中药分类及命名规范- 中药药材的特性、采集、鉴别和质量控制- 中药处方和配伍规律- 中药剂型和制剂工艺- 中药药性与功效- 中药药物代谢与药效学2. 中药制药学考试重点:- 中药炮制工艺和方法- 中药提取工艺与方法- 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 中药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法- 中药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 中药制剂的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3. 中药药理学考试重点:- 中药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 中药在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 中药与靶点的相互作用机制- 中药药效评价方法和指标- 中药药物相互作用及毒副作用- 中药配伍的药理基础4. 中药鉴定学考试重点:- 中药药材的鉴定方法和标准- 中药制剂的质量评价和鉴别方法- 常见中药鉴别要点和特征- 中药炮制及加工对鉴别的影响- 中药鉴定的仪器和设备使用三、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1. 考试要求:- 能准确理解、概述和解释与中药学相关的理论和知识- 对中药制剂、配伍原则及临床应用具有基本的了解- 具备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药效评价能力- 能够运用中药鉴定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中药药材和制剂的鉴定- 具备临床实践中中药合理应用和安全用药的认识2. 评分标准:- 每道选择题得分为1分,应用题和案例分析题根据综合考察内容给予相应的分值- 正确回答问题并提供详细解释的得分高于单纯回答问题的- 按照答题要求提供完整、清晰的论述和分析的得分高于简单回答的四、备考建议1. 学习参考资料:- 《中药学》- 《中药配伍学》- 《中药制剂学》- 《中药炮制学》- 《药理学》- 《中药鉴定与质量控制》2. 备考重点:- 理解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熟悉中药的特性、分类和命名规范- 掌握中药药材的鉴别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熟悉常用中药配伍规律和中药制剂的工艺方法- 增强对中药药理学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中药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知识- 熟悉中药制剂的合理用药和副作用五、考试注意事项1. 参加考试前,请务必阅读并遵守考场纪律和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药学第一单元药性理论细目一:四气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2.四气的作用细目二:五味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升降浮沉要点: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2.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归经要点: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毒性要点:1.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2.结合具体有毒药物认识其使用注意事项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中药配伍的概念和意义要点:1.中药配伍的概念2.中药配伍的意义细目二: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1.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2.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配伍禁忌要点:1.“十八反”的内容2.“十九畏”的内容细目二:证候禁忌要点: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妊娠用药禁忌要点:1.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2.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细目四:服药饮食禁忌要点:1.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2.特殊疾病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剂量要点:1.中药剂量的含义2.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3.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剂量细目二:中药的用法要点:1.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2.服药时间第五单元解表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解表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2.解表药的配伍方法3.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发散风寒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生姜、香薷、细辛、辛夷、藁本、苍耳子3.下列药物的用法:麻黄、香薷、细辛、荆芥、辛夷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麻黄、桂枝、香薷、细辛、苍耳子5.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发散风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葛根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蔓荆子、升麻3.下列药物的功效:淡豆豉4.下列药物的用法:薄荷、桑叶、柴胡、葛根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薄荷、牛蒡子6.薄荷、牛蒡子与蝉蜕,桑叶与菊花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六单元清热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清热药的分类,各类清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2.清热药的配伍方法3.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清热泻火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芦根、天花粉、淡竹叶、决明子3.下列药物的用法:石膏、栀子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石膏、知母、栀子5.石膏与知母、芦根与天花粉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清热燥湿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黄芩、黄连、黄柏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龙胆草、苦参3.下列药物的功效:秦皮、白鲜皮4.下列药物的用法:黄芩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苦参6.黄芩、黄连与黄柏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清热解毒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板蓝根、青黛、贯众、土茯苓、山豆根、白花蛇舌草3.下列药物的功效:穿心莲、紫花地丁、马勃、马齿苋、鸦胆子、熊胆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穿心莲、青黛、鸦胆子、熊胆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穿心莲、射干、山豆根、鸦胆子6.金银花与连翘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五:清热凉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紫草、水牛角3.下列药物的用法:紫草、水牛角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5.生地黄与玄参、牡丹皮与赤芍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六:清虚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青蒿、地骨皮2.下列药物的功效:白薇、银柴胡、胡黄连3.下列药物的用法:青蒿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青蒿5.牡丹皮与地骨皮、黄连与胡黄连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七单元泻下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攻下药、润下药与峻下逐水药的性能特点、临床应用2.泻下药的配伍方法3.泻下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攻下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大黄、芒硝2.下列药物的功效:番泻叶、芒硝3.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5.大黄与芒硝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润下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2.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火麻仁细目四:峻下逐水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甘遂、牵牛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大戟、芫花、巴豆3.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第八单元祛风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祛风湿药的配伍方法2.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祛风寒湿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独活、蕲蛇、木瓜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威灵仙、川乌3.下列药物的用法:川乌、蕲蛇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川乌5.羌活与独活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祛风湿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秦艽、防己2.下列药物的功效:豨莶草、络石藤3.下列药物的用法:豨莶草、雷公藤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防己、雷公藤5.秦艽与防己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祛风湿强筋骨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桑寄生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五加皮3.下列药物的功效:狗脊4.五加皮与桑寄生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九单元化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化湿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2.化湿药的配伍方法3.化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藿香、苍术、厚朴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砂仁、豆蔻3.下列药物的功效:佩兰、草果4.下列药物的用法:砂仁、豆蔻5.苍术与厚朴、砂仁与豆蔻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单元利水渗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2.利水渗湿药的配伍方法3.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利水消肿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茯苓、薏苡仁、泽泻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猪苓3.下列药物的用法:薏苡仁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香加皮5.茯苓与猪苓、茯苓与薏苡仁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利尿通淋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车前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滑石3.下列药物的功效:通草、瞿麦、地肤子、海金沙、石韦、萆草4.下列药物的用法:车前子、滑石、海金沙5.车前子与滑石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利湿退黄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茵陈、金钱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虎杖3.大黄与虎杖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一单元温里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温里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2.温里药的配伍方法3.温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小茴香、丁香、花椒3.下列药物的功效:高良姜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附子、肉桂、吴茱萸、花椒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附子、肉桂、吴茱萸、丁香6.附子与干姜、附子与肉桂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二单元理气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理气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与适应范围2.理气药的配伍方法3.理气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陈皮、枳实、木香、香附、薤白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青皮、沉香、川楝子、乌药3.下列药物的功效:荔枝核、佛手、柿蒂4.下列药物的用法:木香、沉香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沉香、川楝子、薤白6.陈皮与青皮,木香、乌药与香附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三单元消食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消食药的配伍方法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山楂、莱菔子、鸡内金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神曲、麦芽3.下列药物的功效:稻芽4.下列药物的用法:鸡内金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麦芽、莱菔子第十四单元驱虫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驱虫药的配伍方法2.驱虫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槟榔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使君子、苦楝皮3.下列药物的功效:雷丸、榧子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第十五单元止血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止血药的选择使用与配伍方法2.止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凉血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小蓟、地榆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大蓟、槐花、侧柏叶、白茅根3.下列药物的用法:槐花4.大蓟与小蓟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化瘀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三七、茜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蒲黄3.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三七、蒲黄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三七、蒲黄5.三七、茜草与蒲黄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收敛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白及2.下列药物的功效: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白及细目五:温经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性能、功效、应用:艾叶2.下列药物的功效:炮姜第十六单元活血祛瘀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活血祛瘀药的配伍方法2.活血祛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活血止痛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川芎、延胡索、郁金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姜黄、乳香3.下列药物的功效:没药、五灵脂4.下列药物的用法:延胡索、五灵脂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郁金、乳香、没药、五灵脂6.郁金与姜黄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活血调经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鸡血藤3.下列药物的用法:牛膝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丹参5.川芎与丹参、红花与桃仁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活血疗伤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土鳖虫、马钱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自然铜、骨碎补、血竭3.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马钱子、血竭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马钱子细目五:破血消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莪术、水蛭2.下列药物的功效:三棱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莪术、三棱第十七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配伍方法2.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温化寒痰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半夏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天南星、旋覆花3.下列药物的功效:禹白附、白芥子、白前4.下列药物的用法: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旋覆花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旋覆花6.半夏与天南星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清化热痰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川贝母、浙贝母、瓜蒌、桔梗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竹茹3.下列药物的功效:天竺黄、前胡、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川贝母、浙贝母、瓜蒌、海藻5.川贝母与浙贝母、瓜蒌皮与瓜蒌仁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止咳平喘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苦杏仁、百部、紫苏子、桑白皮、葶苈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紫菀、款冬花、枇杷叶、白果3.下列药物的用法:百部、白果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苦杏仁、白果5.苦杏仁与紫苏子、苦杏仁与桃仁、桑白皮与葶苈子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八单元安神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安神药的配伍方法2.安神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重镇安神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朱砂、磁石、龙骨2.下列药物的功效:琥珀3.下列药物的用法:朱砂、龙骨、琥珀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朱砂、磁石5.朱砂与磁石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养心安神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酸枣仁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柏子仁、远志3.下列药物的功效:合欢皮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柏子仁、远志5.酸枣仁与柏子仁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九单元平肝息风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平肝息风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2.平肝息风药的配伍方法3.平肝息风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平抑肝阳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石决明、牡蛎、代赭石2.下列药物的功效:珍珠母、刺蒺藜、罗布麻3.下列药物的用法: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代赭石5.决明子与石决明、龙骨与牡蛎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息风止痉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地龙、全蝎、蜈蚣、僵蚕3.下列药物的功效:珍珠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羚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全蝎、蜈蚣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牛黄、全蝎、蜈蚣6.羚羊角与牛黄、钩藤与天麻、全蝎与蜈蚣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单元开窍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开窍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与适应范围2.开窍药的配伍方法3.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麝香、石菖蒲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冰片3.下列药物的功效:苏合香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麝香、冰片、苏合香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麝香、冰片6.麝香与冰片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一单元补虚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补虚药的配伍方法2.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补气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西洋参、太子参、山药3.下列药物的功效:白扁豆、大枣、蜂蜜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人参、西洋参、黄芪、白术、甘草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人参、西洋参、黄芪、白术、甘草6.人参与党参、人参与黄芪、黄芪与白术、苍术与白术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补阳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鹿茸、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紫河车、巴戟天、补骨脂、冬虫夏草3.下列药物的功效:仙茅、肉苁蓉、益智仁、沙苑子、蛤蚧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鹿茸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鹿茸、肉苁蓉、补骨脂6.杜仲与续断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补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龙眼肉3.下列药物的用法:当归、熟地黄、阿胶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5.当归与熟地黄、当归与白芍、生地黄与熟地黄、白芍与赤芍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五:补阴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北沙参、麦冬、龟甲、鳖甲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百合、天冬、石斛、玉竹、枸杞子3.下列药物的功效:南沙参、黄精、墨旱莲、女贞子4.下列药物的用法:石斛、龟甲、鳖甲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北沙参、石斛、龟甲、鳖甲6.北沙参与南沙参、麦冬与天冬、龟甲与鳖甲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二单元收涩药细目一:概述要点:1.收涩药的具体功效与适应范围2.收涩药的配伍方法3.收涩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固表止汗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麻黄根、浮小麦细目三:敛肺涩肠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五味子、乌梅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诃子、肉豆蔻3.下列药物的功效:五倍子、赤石脂4.下列药物的用法:诃子、肉豆蔻、赤石脂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诃子、肉豆蔻、赤石脂6.五味子与乌梅、肉豆蔻与豆蔻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固精缩尿止带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山茱萸、桑螵蛸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海螵蛸、莲子、芡实3.下列药物的功效:金樱子、椿皮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桑螵蛸5.莲子与芡实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三单元攻毒杀虫止痒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雄黄、硫黄2.下列药物的功效:硼砂、白矾、蛇床子、蟾酥、蜂房3.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雄黄、蟾酥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雄黄、蟾酥第二十四单元拔毒化腐生肌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拔毒化腐生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升药2.下列药物的功效:炉甘石、硼砂3.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砒石、硼砂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升药、砒石、炉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