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市变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城乡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城乡关系的演变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城乡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得到了改善,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乡融合进程不断加快。
在这一过程中,扬州城乡关系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脱节到融合的演变与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扬州城乡关系改革开放以前,扬州城乡关系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对立态势。
城市经济发达,农村经济相对落后。
城市居民收入高、生活水平好,农村居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低。
城市人口密集,农村人口稀少。
城市和农村几乎没有交流与互动,城乡之间的隔阂和割裂非常严重。
城市的发展主要以工业和商业为主,农村则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扬州城乡关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城乡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城市化进程加快。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其次是农村经济得到了改善。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实现了脱贫致富,农业生产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再次是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最后是城乡融合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了城乡融合进程,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四、扬州城乡关系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在城乡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扬州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是城乡差距的存在。
尽管城乡差距已经得到了较大缩小,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存在,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是城市化进程不平衡。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些大城市发展较快,而一些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城市化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
再次是城乡融合进程仍需加快。
尽管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但城乡融合程度还不够高,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互动还不够频繁,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扬州的变化的文案
扬州的变化的文案扬州是江苏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扬州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老城市到新城市,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生活,扬州焕发出崭新的面貌和活力。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交通、旅游、教育和民生等几个方面来论述扬州的变化。
城市规划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座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文化中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扬州的城市规划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升级。
新城区的规划建设,与老城区的文化底蕴融合,新老交替,既保留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又注入了现代城市的活力。
在城市规划上,扬州市呈现出“新城”“古城”“水城”三大特点。
其中,扬州新城是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总称。
新城区总面积约280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开发区占面积为70平方公里,是全国首批2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古城区则是指扬州市境内古代城址所在地,包含东关街道、西关街道等地。
这里的老建筑和精美的园林仍然保留着清晰的历史印迹,成为游客来扬州时必去的地方。
水城区是指扬州独特的水上文化景观。
扬州自古以来就有“江南水城”的美誉,其水运交通网络发达、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成为了扬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交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扬州市的交通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运河客运站、汽车南站、火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的建成,使扬州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
此外,扬州市也在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目前已有1号线和2号线通车运营,成为扬州市公共交通主力军。
旅游扬州是一座充满着文化底蕴和美食的城市,近年来,扬州市加大了旅游推广力度,强调旅游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扬州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着名的个园、瘦西湖,还有汉晋文化遗址、宋代城墙等历史遗迹。
扬州的美食更是脍炙人口,特别是扬州炒饭、扬州锅盔等传统美食,在全国享有盛誉。
教育扬州市是江苏省一个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其中扬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也是江苏省一所重点支持高校,学校的教研实力一直居于省内高水平水平。
扬州市地质调查总结:岩性分类与地质历史探究
扬州市地质调查总结:岩性分类与地质历史探究。
扬州市地质调查总结:岩性分类与地质历史探究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扬州的地质变迁历史也颇为丰富多彩。
在进行近年来的地质调查过程中,我们对扬州市的地质地貌、稀有矿藏、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和总结。
本文分别从岩性分类与地质历史探究两个方面,对扬州市的地质情况进行了介绍。
一、岩性分类研究扬州市地质形成历史悠久,地质构造多样,地质岩性复杂。
我们对扬州市的地质岩性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整理。
1、基岩类扬州市的基岩主要由花岗岩、二长岩、超镁铁质岩及榴辉岩等构成。
这些基岩的成因复杂,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它们都具有晶体互生的结构特征。
2、沉积岩类扬州市的沉积岩主要由砂岩、泥岩、粉砂岩、炭岩和灰岩等构成。
其中,灰岩主要分布于江南盆地和皖南山地的过渡部位。
研究表明,扬州市的沉积岩主要形成于古生代晚期和新生代早期,晚古生代是沉积岩发育的高峰期。
3、变质岩类扬州市的变质岩主要由片麻岩、云母片岩、绿岩、红云母片麻岩等构成。
研究表明,这些变质岩主要形成于太古宙晚期至古生代早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岩浆作用和区域压力变形。
二、地质历史探究扬州市地质历史的探究,不仅能够揭示扬州的地质构造和岩性演变历史,还可以为扬州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古生代在古生代,扬州地区位于华南陆桥上,主要由泥岩、砂岩及灰岩等构成。
这时期,扬州的地貌处于低平丘陵地带。
在这个时期,海面向西北方向逐渐淤积形成大小不一的几个内陆浅海盆地。
而在晚泥盆纪至早石炭世时,这些内陆浅海盆地逐渐被河流侵蚀而形成了一些比较大的河谷。
此时,扬州地区的红云母片麻岩和蓝片岩等变质岩开始形成;同时,也有少量火山岩及侵入岩发育出现。
这时期对扬州地区的主要影响是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
2、中生代在中生代,扬州地区属于中国东部的华南地区,地貌主要为瑶族山山脉,并分布着各种构造及地质单元。
此时,扬州地区一直处于海洋覆盖下,主要形成了珊瑚岩、浅滩石和海里砾岩等沉积岩。
?扬州变迁(十九)盐运之司
扬州变迁(十九)盐运之司十九、盐运之司大元帝国,是最开放的帝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心。
扬州,处于长江与运河的十字路口,又临近大海,地理位置类似于今天的上海,那时的上海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而扬州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扬州兴起,有地理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盐。
扬州是一块古老而又是新生的土地。
亿万年以前,扬州地区还属于扬子古陆的组成部分;五千年前,蜀冈之南已是茫茫大海。
在大海和长江的共同哺育下,逐渐形成沙洲群。
由于科氏力的作用,长江口江道主流不断右偏,使江口产生的沙群依次并入北岸。
北岸的沙嘴不断向东延伸,长江三角洲不断“长大”,形成扬泰古沙咀。
沙咀内侧的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
沙咀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平原。
西汉时期,扬泰古沙咀还经常受海潮侵袭,土地盐碱化严重,并不适于农业耕作。
吴王刘濞效法战国时齐国丞相管仲的办法,组织专门力量,从事海水煮盐,沿海地区的煮盐产业,便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了。
盐业成为古代扬州经济发展一大支柱,刘濞也因此被称为淮盐鼻祖。
为了收聚沿海所煮的大量海盐,在海陵镇(今为泰州市)建筑大仓廪,号曰“海陵仓”,用以贮盐待运。
为沟通生产地与销售地,以便及时疏销营利,刘濞征发大批民伕,人工开掘了从扬州茱萸湾向东、到泰州的运盐河,初称“邗沟”。
为区别于春秋时吴王夫差开挖的从扬州东郊向北直达淮水的南北向的古邗沟,后来就把这东西向的邗沟称为“运盐河”,就是今天通扬运河的前身。
通扬运河兼运粮食和其他物资,却以运盐的功能最为著名,将海盐集中运到扬州,再分运各地。
唐开元年间,江淮转运使在扬州“置输场、盐仓,以受淮盐”。
中唐以后,胡逗洲沙洲群“长大”,南通大部成陆,大海远离了扬州,盐场也迁到了东台、海安一线。
为了便于运输,老通扬运河也向东延伸到海安一带。
到了元代,设置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简称运司,专司运销淮南、泰州诸场海盐。
当时政府榷盐法规定,煮制归民,运销归官,私人不得贩运海盐。
近代扬州经济的衰退及其转型
格急 剧 上升 ,对 百姓 的生活 造 成 严重 影 响 ,同 时也 损 害 了 商人 的 利 益 ,增加 了他 们 的运 营 成 本 。 再 次 ,1 5 年 的太 平 天 国 81 运动 不 仅 对扬 州 带来 了致命 性 的 打击 .同 时对 扬 州经 济 也 造成 了掠 夺 性 摧毁 ,为 筹集 军饷 ,清 军 无休 止 的对 扬 州百 姓 和 商人 进 行勒 索 ,扬州 城市 及 周 边 的农 村遭 受严 重摧 残 ,再 加 上 大部 分 城镇 在 战 争 中被 烧成 焦 土 ,城 市 赖于 发 展 的经 济 基础 随 之荡
时扬 州 得 天独 厚 的地 理 优 势 、 以及 旅 游业 对扬 州经 济 的繁 荣 发
消 失 殆 尽 ,城 市 发展 几乎 出现 停 滞 。在 1 1 年 统计 的长 江 下 91 游 各城 市 6 个 民营企 业 中 ,扬 州 只有 一个 设 厂 时 间较 晚 的面粉 4 厂 。按 13 年1 月江 苏省 政府 公 布 的 《 97 2 工厂登 记 规则 》记 载 。 截 止 1 3 年6 9 6 月底 ,扬 州合 乎 工 厂法 的工 厂 只有 两个 ,而 且 资 金 规 模小 。工人 人 数少 。建 国前 夕 。扬 州城 区工 商业 户达 4 4 48 家 。摊 贩5 0 家 ,但 工业 基础极 其 薄弱 ,仅有 电厂 、面粉 厂 、 0余
商 业 的带 动 ,无锡 、常 州等 城市 经 济 迅速 发 展 ,而 在 明清 时期 繁 华 的扬 州 到 了清 末 民 初 由盛 转衰 发 展缓 慢 。 探 究近 代扬 州经
济 衰 退 的历 史根 源 。总 结其 经 验教 训 ,对 扬 州 乃 至 中国城 市 经
许 中 国商人 在 民间 开办 工 厂 。扬 州本 应 顺应 时代 潮流 工业 ,走城 市
扬州的城市风貌有哪些变迁值得了解
扬州的城市风貌有哪些变迁值得了解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
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变迁。
今天,让我们一同探寻扬州城市风貌那些值得了解的变迁。
曾经的扬州,是古代文化的繁荣之地。
隋唐时期,扬州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运交通,成为了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那时的扬州城,街巷纵横,商铺林立,热闹非凡。
瘦西湖畔,文人墨客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展现了扬州的秀美风光和人文风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扬州的城市风貌也经历了诸多变化。
在近代,由于种种原因,扬州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建设一度陷入停滞。
但改革开放以来,扬州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城市风貌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规划方面,扬州的布局更加合理科学。
过去杂乱无章的城区得到了重新规划和整合,形成了功能分区明确的现代化城市格局。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划分清晰,既提高了城市的运行效率,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道路交通的改善是扬州城市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
曾经狭窄的街道被拓宽,坑洼不平的道路被重新铺设。
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让扬州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市内的公共交通也日益完善,公交线路不断增加,地铁规划也在逐步推进。
如今,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城市的活力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建筑风格的变化也十分显著。
过去,扬州的建筑多以传统的中式风格为主,白墙黑瓦,飞檐翘角。
而现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与传统建筑相互辉映。
这些高楼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也为商业和办公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同时,在城市建设中,对于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的保护也越发重视,通过修缮和改造,让这些古老的建筑重新焕发出光彩。
城市的绿化和生态环境也有了质的提升。
扬州一直以其美丽的园林景观而闻名,如今,城市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公园、绿地随处可见。
瘦西湖、个园等著名园林得到了精心的维护和修缮,同时还新建了许多城市公园和生态湿地。
这些绿色空间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亲近自然,享受宁静。
扬州城的历史变迁1
课题名称:扬州城的历史变迁指导老师:陆新娥小组成员:袁晶(组长)李荣莉金曼林建熊伟业吴仇荣自春秋开始筑城,历经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至今,近7000年的文明史和2500年的建城史,给现在的扬州留下了数不清的历史文化遗产、遗存,其中,扬州城遗址面积约18.25平方公里,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古城遗址之一西汉,汉武帝刘彻在全国设置十三州刺史部,作为地方的监察机关,其中就有扬州刺史部。
其余十二州为交趾、并州、青州、兖州、荆州、幽州、徐州、朔方、益州、凉州、豫州、冀州。
这里的扬州范围也很广,是指今天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以及湖北、河南的部分地区。
而今天的扬州,在当时是属于徐州刺史部的。
东汉时期,州逐渐由地方监察机构演变为地方一级的行政机构。
扬州也变成了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治所先后从历阳(今安徽和县)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又迁到合肥(今安徽合肥)。
东汉末年分三国,在曹魏和孙吴分别都置有扬州。
魏的扬州治所仍在寿春,下辖淮南、庐江二郡,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安徽南部。
吴国的扬州治所在其都城建邺,下辖丹阳、会稽、建安、庐陵等十四个郡,范围相当于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南部、浙江、江西、福建以及湖北的部分地区。
西晋统一后,两扬州也合二为一,治所仍在建邺,辖今浙江和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
永嘉南渡后,又出现了扬州治所与都城同在建康的现象,并持续了整个南朝。
此时,现在的扬州隶属于当时的南兖州。
与此同时的北朝,北魏和北齐也先后置有扬州。
北魏的扬州大致在河北项城东北,北齐的扬州仍在寿春。
直到隋朝,扬州才是指今天的扬州。
而早在原始社会,今天的扬州这一地方便有了人类活动。
在西周时期,周公东征之后,淮夷便在此建立邗国。
至于“邗”字,《说文解字》里说:“‘邗’,从‘邑’,‘干’音,国名”。
在《诗经·伐檀》里有“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其中“干”是“河岸”的意思。
所以“邗国”,意为“建立在岸边的方国”。
扬州慢今昔对比的句子
扬州慢今昔对比的句子扬州,一个自古以来就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城市。
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扬州慢这一悠闲的生活方式早已深入人心。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如今的扬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扬州慢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从城市发展、生活习俗、人们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对扬州慢今昔进行对比,以探究扬州这座城市的变迁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之一。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其繁荣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在古代,扬州曾是长江流域的重要商贸城市,也是“东方第一城”之称。
当时,扬州因其发达的经济、繁荣的商业和独特的文化而声名远扬。
在这样一个繁华的城市中,扬州慢这种缓慢的生活方式便应运而生。
扬州慢并非懒散,而是一种悠然自得、不紧不慢的生活态度。
人们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可以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静心体味自然的风景,感受岁月静好的美好时光。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快速变迁,如今的扬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不断增长,科技的不断进步,都使得扬州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城市中高楼林立,交通便利,各种现代化的便民设施也日渐完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与此同时,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传统的扬州慢渐渐被现代化的快节奏所取代,人们生活中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已经很难再体会到过去那种悠闲自得的扬州慢。
除了城市的发展之外,生活习俗的变迁也是影响扬州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扬州慢习俗逐渐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替代。
比如,过去人们习惯于晨练、下棋、泛舟江上等方式来放松身心,而如今人们更多地选择去健身房锻炼、看电影、逛商场等方式来放松自己。
生活习俗的变迁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当然,无论是过去的扬州慢还是如今的现代生活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扬州的衰落
短暂的复兴
• 元、明两代,扬州经济发展加快。来扬州经商、传教、 从政、定居的外籍人日渐增多,其中仍以波斯人和阿拉 伯人为最。元时,几次整治运河扬州段,基本形成了今 天的走向,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漕运,扬州又迅速繁华 起来。明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了资本主义关 系的盟芽。扬州的商业主要是两淮盐业的专卖和南北货 贸易。盐税收人几乎与粮赋相等。商业扩大到旧城以外。 手工业作坊生产的漆器、玉器、铜器、竹木器具和刺绣 品、化妆品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防止倭寇再次入侵, 公元1556年,扬州又建“新城”。在文化上出现了睢景 臣等一批杂剧、小说家。在元末农民起义中,张士诚领 导的农民起义军坚持了16年。明朝灭亡后,为阻止清兵 南进,南明督师史可法率军坚守扬州,宁死不降,表现 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城陷后,清军屠城10日,死者 数十万。
其次,就是历代王朝的发展
•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今扬州市西北的蜀冈 之上筑邗城,这是见诸史籍的最早的扬州城池。
• 秦汉之际,项羽曾改广陵为江都,据说是项羽曾 想在此建立都城,遂取其临江的都城之意。
• 汉初,高祖刘邦封其侄刘濞为吴王,领有3郡53 城,以广陵城为吴的都城。刘濞在广陵精心经营 40年,他召集流亡百姓,兴修水利,恢复农业, 发展手工业与商贸业,使广陵城迅速兴旺起来。 汉景帝时刘非为江都王,汉武帝时刘胥为广陵王, 均以吴王的都城为江都国和广陵国的都城。东晋 以后,大批北方移民接踵而来,广陵成为接纳移 民的重要侨郡所在,南北文化在此得到广泛交融。 陈宣帝太建十年(578),北周大将王轨取得淮 南之地后,改广陵为吴州。
• 民国元年(1912年)废扬州府,置江都县。1922年扬 州境内第一条公路兴建完成。1931年洪水泛滥,长江和 运河沿线决口 60余处,死于水灾、饥饿和疫病者数十 万。1925年中国共产党在扬州一带组织、领导人民进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据扬州。 1938年,新四军陈毅、粟裕奉命率部北渡长江,开辟苏 中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扬州人民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特别是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 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城乡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城乡关系的演变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及扬州的城乡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渐得到缓解,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渐成为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战略。
作为扬州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城乡关系的演变与发展更是充满了故事和变迁。
本文将通过对扬州城乡关系的演变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1.从封闭走向开放改革开放以前,扬州的城乡关系呈现出城市封闭、农村闭塞的状态。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的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
这种城乡二元对立的关系成为当时扬州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扬州的城乡关系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扬州开始走向开放,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多,城市对农村的投资也逐渐增加,农村也在城市的带动下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2.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扬州的城市化进程也加快了。
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
城市的建设不断扩大,城市的面貌也在不断改变,城市与农村的联系也逐渐紧密起来。
3.城乡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扬州的城乡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村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而是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升级,城乡之间的产业结构逐渐趋于一体化。
1.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扬州的城乡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日益紧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加,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也更为显著。
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随着对农村的投资增加以及农村多元化发展,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得到了缓解。
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主流。
随着城市与农村的联系不断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渐成为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战略,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开始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
扬州变迁(二十)运河名城
扬州变迁(二十)运河名城运河贯通了扬州江河,串联了扬州街巷,拉动了扬州经济,哺育了扬州城市,缔造了扬州的繁华,是扬州古老文明的摇篮。
从历史的角度说,没有古运河,就没有扬州古城;古运河的兴衰史,也就是扬州古城的兴衰史。
隋唐之前,扬州古城的政治中心还在蜀冈之上;中唐以后,扬州从军事城堡转向经济文化城市,罗城出现在蜀冈之下;到了宋代,扬州古城才真正移到扬州平原之上,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运河之城。
扬州平原为长江冲积而成,为河漫滩地,平均海拔约为5米。
北部有古邗沟、漕河、槐泗河等东西向河道;扬子津以南最为低洼,为古长江河道。
由于一千年来扬州先民的垦殖开发,平原被纵横交错的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错分布,形成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如今还有汊河、扬子津等古地名保留了下来。
唐代,穿扬州城而过的运河被称为官河,运河水系在扬州城市的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
官河年代多了,河泥淤积,河床变浅,水源不足,漕运常受阻。
扬州长史杜亚等曾进行过疏浚。
后来,盐铁使王播开挖了绕城而过的新运河,奠定了扬州古城的城市格局:四周运河环绕,城中河道纵横。
宋代有了“运河”这一名称。
为阻挡金兵,南宋初年起,扬楚运河渐遭破坏。
元世祖忽必烈以其雄才大略,确定了新的运河线路,打通了京杭大运河,淮扬间运河显得更为重要。
元中期,由于漕粮海运由长江以南出海,淮扬运河渐渐冷落。
明朝定都北京后,大运河是维系王朝统治的命脉,扬州的地位更加重要,成为享誉天下的“运河名城”。
陈瑄被明成祖封为平江伯、总兵官,负责整个运河的治理、船只的更新等工作。
陈瑄开展了淮扬运河的一系列治理,扬州运河因此也获得了生机。
1403年,陈瑄对瓜洲各坝、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在瓜洲运河临长江口处建了两座减水闸,蓄泄调节运河水位,确保了运口的通畅。
1407年,陈瑄主持疏浚真扬运河(即今仪扬河),使仪征运口更趋完善。
1409年,为了漕船的进出方便,陈瑄又主持开挖白塔河,增加了漕运的江北运口,方便漕船过江,还省去了瓜洲的盘坝之费。
近代扬州经济的衰退及其转型
近代扬州经济的衰退及其转型作者:陈鹏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1年第20期近代以来,长江中下游城市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因工商业的带动,无锡、常州等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在明清时期繁华的扬州到了清末民初由盛转衰发展缓慢。
探究近代扬州经济衰退的历史根源,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扬州乃至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隋唐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将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和经济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区连接起来,带动了扬州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扬州的政治及军事地位;唐时期,扬州作为“东南一大都会”成为长江下游区域内政治和经济中心城市,各区域间的联系得到加强,同时扬州的城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明清时期扬州经济达到鼎盛,当时扬州城内店铺林立、商贾如云,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康熙、乾隆的多次“巡幸”,使得扬州经济出现空前的繁荣,城市人口一度达到50多万人。
在扬州经济繁荣的背后两淮盐商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扬州盐业对推动扬州经济的兴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业兴则百业旺,盐业的兴盛带动了扬州地区商业、手工业、运输业、金融业等各行业的发展。
盐业的兴盛推动了扬州经济的繁荣及发展,盐商巨额财富在扬州的周转流通为扬州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带动了各行业的发展,但同时扬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旅游业对扬州经济的繁荣发展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到清后期扬州由于盐业的衰落、鸦片战争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经济开始出现没落,扬州城是典型的商业城市和消费城市,工业基础薄弱,再加上不注重对工业的投资,致使扬州经济在战争之后恢复缓慢,曾经的辉煌成为过眼云烟,扬州经济开始出现衰退。
近代扬州经济衰退的表现及其原因一、近代扬州经济衰退的表现。
扬州经济在清代后期即出现衰退。
扬州经济在清代康雍乾时期达到鼎盛,但到嘉庆至道光年间却急剧衰落。
嘉庆年间扬州开始“楼台倾毁,花木凋零”,道光年间“荒芜更甚”,“盐政裁来岁几经,旧城风景叹凋零。
扬州城市变迁原因
扬州城市变迁原因扬州城市变迁原因关键词:城址变迁兴衰变迁功能变迁自然条件漕运盐法军事文化摘要:扬州城有着2400多年的建城历史,其间数次被毁城,又数度重新兴起,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其城市变迁的过程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且各个历史时期兴起的原因会各有侧重。
本文分别从城市规模、城市兴衰、城市功能三方面的变迁原因各有侧重地来反映扬州城市变迁的原因。
一.城市规模的变迁(一)城址的变迁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左传》前486年记载:“鲁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吴国在今扬州西北蜀冈建立了最古老的扬州城——邗城。
吴王夫差胜越后,一心要北上伐齐,为解决进军路线问题,决定从邗地开凿邗沟,利用相隔于江、淮间的天然水道和湖泊人工开凿一条贯通江淮的水道,连接长江、淮河两大流域。
建筑邗城主要用于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用来屯兵储粮。
2400多年前,江淮一带为长江的泛滥平原,地势低湿,只有蜀冈一带平坦宽广且地势较高,有利于军事防守。
从周围环境看,南有长江天险,东有小茅山,西有观音山,用于屯兵储粮十分安全。
另外,蜀冈周围河湖密布,既解决了城市用水问题,又便于航运,邗沟的开凿使军事补给品往来江淮的运输更加便利。
这些地理条件上的优越性使得扬州古城一直建在蜀冈之上一千多年,直到隋唐以后才逐渐废弃。
江岸南移,运河兴起隋时,江岸已经移到扬子津以南,蜀冈下形成大面积平原,随着人口增加,经济的发展,蜀冈下平原也开始形成街巷,炀帝在扬子津筑有临江宫。
但当时江都城的主要部分仍在蜀冈之上,不过其时已经开始向蜀冈下平原扩展,为唐代后扬州城的修建奠定了基础。
唐代,扬州发展到鼎盛时期。
在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
随着城市的繁荣,及安史之乱后北人大量南迁,扬州人口迅速增加,工商业发展迅速,其城区规模也不断扩大。
此时长江北岸不断南移,唐中叶以后,由于瓜州的并岸,长江岸线一下向南推移了二十多里,人们纷纷向蜀冈下的大面积平原移居,这里迅速发展成繁荣的居民区和工商业区。
经济兴衰--扬州
经济兴衰————扬州作为一个扬州人,她的兴盛让我骄傲,她的衰微又让我痛心!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和西安,北京这些城市不同,扬州的经济崛起并不是和封建帝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她的崛起完全是靠自主的发展自我的运动。
扬州具有某些欧洲中世纪“自由市”的特点,20世纪以前的扬州经济发展依赖于著名的京杭大运河。
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运河的交汇处。
京杭运河连接了北京和杭州,其意义在于连接了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和经济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区。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
京杭运河是一条从北向南的河流而长江却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
长江把中国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农业地区湖北湖南连接到了京杭运河这条经济动脉。
因此,长江和京杭运河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命脉。
受益于此,扬州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历史的车轮随着扬州滚滚向前。
中国的传统战略物资——盐,同时推动了扬州经济的发展。
传统中国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政府能够控制盐和铁,政府就能控制全国的经济。
对于专制者来说,这也意味着控制了潜在的敌人的进攻能力。
因为敌人的士兵就会得不到足够的铁来制作兵器而也无法得到足够的盐作为给养。
政府指定扬州作为盐的集散地因为扬州正好位于京杭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
扬州附近的盐场生产了海盐之后运输到扬州。
在扬州,盐商们把盐贩卖到全国。
虽然在清朝时政府允许了私盐买卖,但是统治者依然严格地管制着。
所以,扬州的盐商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
京杭运河和盐,两种互利的因素共同促进了扬州的经济发展,奠定了经济大都的地位。
让人心痛,让人心酸。
曾今的盛世不再,曾经的繁华已逝。
只留一叶扁舟,孤独飘荡。
地理位置的变迁,交通条件的变化,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
大运河向来水源不丰,常年从黄河引水,但黄河泥沙甚多,对大运河道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道光初年,大运河已是“底高一丈数尺,两滩积淤宽厚”。
扬州依赖着运河便捷的水运,成为了两淮盐业的中心,然而,成也运河败也运河。
道光五年(1825年),黄河泛滥,夺淮入海,从黄河至长江一线的运河全被泥沙淤成平地,漕运、盐运被迫中断,江南的粮食不能及时运往京城。
中国古代至近代扬州的兴与衰
中国古代至近代扬州的兴与衰扬州的区位条件也是十分优越的,扬州处于长江与运河“T”字型交汇处,沟通南北的运河要道和连接东西的长江是其生长发展的命脉所在。
扬州居南北交通枢纽和明清两淮盐业中心的地位,使其成为沟通南北东西贸易的“四汇五达之衢”,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之一。
四方舟车、商贾荟萃,商业高度繁荣。
不仅如此,运河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国家政治、军事功能,从唐朝开始,扬州就成为东南漕粮转运京师的咽喉,一直至清中叶。
为了保证漕粮能顺利运达京师,历代王朝都加强对扬州的统治,并不惜巨资和代价对运河进行疏浚、整治,以保证国家命脉——运河的畅通,从而也确保了扬州在漕运中的咽喉地位和商业、贸易的繁荣。
在前近代时期,水运因其省时、省力、运输成本低等优点,一直是长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
自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历朝历代都对这条南北生命线极其重视。
京杭大运河是明清时期苏、杭、扬兴旺的命脉,“南海百蛮之入贡者,南方数百郡之求仕者,与夫工艺贸易之趋北者,今日杭州而明日苏。
天使之驰释而来者,北方中原士大夫之仕于南者,东辽西域幽朔之浮淮越江者,今日苏而明日杭,是故苏为孔道”。
[5]近代以来,中国被西方强国用武力和条约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由此导致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突变,而这种突变不是在一种和平的环境下有序地进行,战争、动乱、灾害……各种影响社会正常发展的因素此起彼伏。
在百年中国的巨变中,区域内的各种资源,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资源,还是社会的、文化的资源,都在日益增长,并被重新配置,由此导致不同城市的不同发展,有少部分城市获得了较多的资源,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多,经济实力增强;然而,大多数城市却在这一巨变的过程中,渐渐失去原有的优势和资源,趋向衰落。
苏、杭、扬等传统工商业城市由于多种原因而走向衰落,失去运河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是三城衰落的共同原因之一。
邻近的上海在五口通商后取代了苏、杭、扬的原有地位,在战争、政治、交通条件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两者开始了迅速的此消彼长,上海崛起后一方面吸引了大量苏、杭、扬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对其产生辐射带动,但应看到,在整个近代,前者都是主要的。
扬州城的历史变迁
扬州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禹贡》,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其一就为扬州。
其余八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这里的扬州并不是一个行政区划,而是指一片广大的自然区域。
其范围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以及广东省的部分地区。
至于为何叫“扬州”,《尔雅·释地》里说:“江南曰扬州”,公羊疏引李巡云:“江南其气惨劲,厥性轻扬,故曰扬州”。
释名云:“扬州州界多水,水波扬也”,释文引太康地记云:“以扬州渐太阳位,天气奋扬,履正含文明,故取名焉”。
到了西汉,汉武帝刘彻在全国设置十三州刺史部,作为地方的监察机关,其中就有扬州刺史部。
这个刺史部下辖九江郡、丹阳郡、庐江郡、会稽郡、豫章郡及六安国等五郡一国,管辖的范围为今天的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的部分,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和湖北英山黄梅、广济、河南固始、离城等地。
其余十二州为交趾、并州、青州、兖州、荆州、幽州、徐州、朔方、益州、凉州、豫州、冀州。
而今天的扬州,在当时是属于徐州刺史部的。
东汉时期,州逐渐由地方监察机构演变为地方一级的行政机构。
扬州也变成了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治所先后从历阳(今安徽和县)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又迁到合肥(今安徽合肥)。
东汉末年分三国,在曹魏和孙吴分别都置有扬州。
魏的扬州治所仍在寿春,下辖淮南、庐江二郡,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安徽南部。
吴国的扬州治所在其都城建邺,下辖丹阳、会稽、建安、庐陵等十四个郡,范围相当于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南部、浙江、江西、福建以及湖北的部分地区。
西晋统一后,两扬州也合二为一,治所仍在建邺,辖今浙江和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
永嘉南渡后,又出现了扬州治所与都城同在建康的现象,并持续了整个南朝。
此时,现在的扬州隶属于当时的南兖州。
与此同时的北朝,北魏和北齐也先后置有扬州。
北魏的扬州大致在河北项城东北,北齐的扬州仍在寿春。
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从此广陵才享有扬州的专名。
隋唐扬州的兴衰与地理条件的变化
隋唐扬州的兴衰与地理条件的变化王洪元(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青海西宁 810008)[摘 要]本文结合隋唐时期扬州的发展史以及当时地理条件的变化,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认为地理环境也是影响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隋唐;扬州;地理条件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se and Fall of Yangzhou and the Change ofGeographical Condition in SuiTangAbstract: By integrat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Yangzhou in the ages of SuiTang and the change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 at that time, the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se and fall of Yangzhou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 variety. It believes tha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which influences city,s rise and fall.Key words: SuiTang; Yangzhou; geographical condition城市发展既受社会因素影响,又受地理因素制约。
隋唐时期,运河沿线城市的兴衰往往与运河兴废、城址变迁等地理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扬州就是具有这种特点的城市之一。
扬州兴起于隋至唐初,运河的开凿使其成为东南物资的集散中心。
安史之乱后,运河成为唐王朝的经济命脉,扬州则成为转运南方财赋的惟一交通枢纽;城市的扩建为其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扬州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商业都会。
扬州变迁(二)邗城寻踪
扬州变迁(二)邗城寻踪今年是扬州城庆2500周年,扬州已知的最古老的城是邗城,可邗城地理原点依然是个谜,历史迷雾重重,众说纷纭,我们还是从地理历史角度解开这个谜团。
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扬州古文明,特定的历史条件成就了邗城曾经的辉煌。
20000年前,古长江、古淮河、古黄河已基本成型,古扬州低洼地带仍有古湖泊分布,蜀冈之上还覆盖蓊蓊郁郁的森林,动植物资源丰富,非常适宜古人生活,下草湾人已在这一区域活动。
距今15000年前后,由于末次冰期冷高峰的来临,森林退化,下草湾人面临严重的食物危机,他们不得不从上游山地向下游沼泽湿地的迁徙,向环境更适宜的下游“逐水而居”。
扬州处于河口三角洲地带,丰富的渔猎资源能满足他们的食物需求,他们后来被称为“干(hán)”人,他们后来建起了“邑”,就是后来的“邗城”。
他们在蜀冈之上打猎,在长江之畔捕鱼,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干人”借助独木舟最初在水乡泽国穿行,渔业得以大发展,食物来源随之丰富。
后来,他们划过长江,发现更富饶的江南。
古长江不再是天堑,古文明交流成为可能。
扬州处于古长江入海口处,蜀冈又突兀于江海之畔,自然成为南北交流的重要古渡口。
扬州先民与江南吴越民族之间有“理不清剪不断”的复杂关系。
从古文字资料看,从寿梦到夫差,几代吴王自称邗王,可以反映邗城在吴国的重要地位,也可证明春秋早期吴国仍以邗为都。
后来徐夷族在泗洪一带建立了徐国,势力一直扩展到长江边,邗国才不得不向南迁徙,逐渐演变为吴国,而古邗城则迷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但吴人并没有忘记他们的故地,他们与周王朝又有着特殊关系(这在史书上多有记载,本文不作赘述),与徐国也保持着联系,他们经常从江南北返,扬州蜀岗地势高敞,成为他们最便捷的码头。
后来吴国在诸樊、余祭、余昧、王僚、阖闾时期,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吴国开始对江北大规模用兵,把长江北岸大片土地又夺了回来,吴国军队一直到达齐鲁南界。
这时候开凿运河沟通江淮,由水路运兵的任务,成为吴国的迫切需要,军事实力、控制区域则具备实施可能。
卅三、古城变迁
卅三、古城变迁扬州历史悠久,古代城池多次兴废变迁。
由于长江岸线南移和运河水道变化,古代城池位置大体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从蜀冈到平原的历史变迁过程。
从春秋吴国邗城—楚广陵城—西汉吴国都城—三国吴广陵城—东晋广陵城—隋江都—唐扬州子城,虽经多次兴废修筑,但其位置都在蜀冈之上,以“唐城遗址”为基础,且均为土城,城市性质都为军事城堡。
唐末至南宋时期,由于战争时起,城池兴废变迁频繁,城池位置,经考古挖掘显示由蜀冈上向蜀冈下过渡阶段,并出现蜀冈上下并存城池状况,如唐代子城与罗城,宋三城。
其中杨吴江都城、南宋堡寨城、宝祐城仍在蜀冈上唐子城范围,而唐罗城、宋大城已伸展至蜀冈下南达扬州城南运河。
宋代,扬州为“淮左名都”,手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
从宋大城起,扬州城池已完全离开蜀冈,在平原建设城市,城市性质已变为内河港口与经济文化兼容发展的都市。
南宋扬州城是宋金、宋元战争的军事前沿,南宋晚期形成了由大城、夹城、宝祐城构成的三城一体的“蜂腰城”。
元代,在扬州设置两淮都转运盐使司,扬州成为两淮盐业集散地,东关城外沿河两岸盐仓林立,盐运规模宏大。
扬州因盐业再次兴起,经济发达,后来还成为江淮行省首府。
元末,由于饥荒和战乱,扬州居民逃亡,邑里残破,《明太祖实录》记载,城中“仅余居民十八家”。
明代,永乐年间,随着首都北移,重开运河漕运,扬州再度成为南北漕运的咽喉,全国盐务中心和富商聚居最稠密的城市。
现存扬州老城区系明朝所筑,明代形成的扬州旧城、新城,已在蜀冈东南平原上相连,东南两面抵古运河、北界北城河,西至西门头道河,略成方形城厢。
商业区和手工作坊区继续向城市东部发展。
嘉靖时期,为防倭寇侵扰,知府吴桂芳开始修筑筑扬州外城。
明代新旧城共设有12座城门:南有安江门、挹江门(钞关)、南便门(徐凝门),东南为通济门,东为利津门(东关),东北为便门(便益门),北有镇淮门、广储门、拱宸门(天宁门),西为通泗门,中间旧城还有大东门和小东门。
扬州变迁(十二)扬子津渡
扬州变迁(十二)扬子津渡十二、扬子津渡扬州因江海而兴,因渡口而隆。
扬州背靠蜀冈,史前蜀冈之上还覆盖着蓊蓊郁郁的森林,动物资源丰富,成为华夏先民天然狩猎场所;扬州襟江带海,渔业资源众多,扬州自古就是华夏先民的渔猎家园;扬州又位于我国南北交汇地带,是华夏先民南北迁徙的必经之地,蜀冈突兀于江海之间,形成天然的渡口。
邗城是因渡口而兴起的城市,蜀冈是天然的大码头。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在蜀冈之上筑邗城,拉开了古扬州城的文明序幕。
到了隋朝统一之际的一千多年间,长江挟带的泥沙不断在北岸堆积,不断“长大”,长江主流江道南移,江岸移到三汊河、扬子桥、施桥一线,蜀岗下形成四十里宽的冲积平原。
东晋、南朝以来,陆续有人开垦成田,经过劳动人民多年开发,已经田畴相望,成为农业发达的地区。
公元605年,炀帝开邗沟,即“自山阳至扬子入江”,并在运河入江口的扬子津筑临江宫以临江观赏。
公元611年,二月,炀帝“升钓台,临扬子津,大宴百僚”。
其时,“京江岸于扬子,海潮内于邗沟,过茱萸湾,北至邵伯堰,汤汤焕焕,无溢滞之患”。
蜀冈下新淤涨的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沿运河两岸成为一些居民和工商业者云集的地区。
炀帝在蜀冈之上大修江都宫,建筑迷楼,辟隋苑、上林苑、长阜苑、萤苑等,并规定“江都太守秩同京兆尹”以提高扬州的地位。
凭藉这些政治因素,促进了扬州的繁荣。
经过隋炀帝十多年苦心经营,又开凿新的大运河,扬州成为长江、运河的十字路口,已成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扬州北郊,蜀冈如卧龙般蜿蜒绵亘。
名扬四海的千年古刹大明寺,就雄踞在蜀冈中峰之上,以“淮东第一观”而名闻天下。
蜀冈之下,就是瘦西湖,两千多年前,还是有名的渡口;一千多年前,这里已是繁忙的港口。
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住持,应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邀请,鉴真又先后组织六次出海远航,就是从蜀冈之下的港口出发,最终到达日本。
鉴真到达日本后,受到孝谦天皇和圣武太上皇的隆重礼遇,在日本建立了正规的戒律制度,还向日本人民介绍了医学知识、语言学、印刷术等科学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城市变迁原因关键词:城址变迁兴衰变迁功能变迁自然条件漕运盐法军事文化摘要:扬州城有着2400多年的建城历史,其间数次被毁城,又数度重新兴起,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其城市变迁的过程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且各个历史时期兴起的原因会各有侧重。
本文分别从城市规模、城市兴衰、城市功能三方面的变迁原因各有侧重地来反映扬州城市变迁的原因。
一.城市规模的变迁(一)城址的变迁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左传》前486年记载:“鲁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吴国在今扬州西北蜀冈建立了最古老的扬州城——邗城。
吴王夫差胜越后,一心要北上伐齐,为解决进军路线问题,决定从邗地开凿邗沟,利用相隔于江、淮间的天然水道和湖泊人工开凿一条贯通江淮的水道,连接长江、淮河两大流域。
建筑邗城主要用于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用来屯兵储粮。
2400多年前,江淮一带为长江的泛滥平原,地势低湿,只有蜀冈一带平坦宽广且地势较高,有利于军事防守。
从周围环境看,南有长江天险,东有小茅山,西有观音山,用于屯兵储粮十分安全。
另外,蜀冈周围河湖密布,既解决了城市用水问题,又便于航运,邗沟的开凿使军事补给品往来江淮的运输更加便利。
这些地理条件上的优越性使得扬州古城一直建在蜀冈之上一千多年,直到隋唐以后才逐渐废弃。
江岸南移,运河兴起隋时,江岸已经移到扬子津以南,蜀冈下形成大面积平原,随着人口增加,经济的发展,蜀冈下平原也开始形成街巷,炀帝在扬子津筑有临江宫。
但当时江都城的主要部分仍在蜀冈之上,不过其时已经开始向蜀冈下平原扩展,为唐代后扬州城的修建奠定了基础。
唐代,扬州发展到鼎盛时期。
在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
随着城市的繁荣,及安史之乱后北人大量南迁,扬州人口迅速增加,工商业发展迅速,其城区规模也不断扩大。
此时长江北岸不断南移,唐中叶以后,由于瓜州的并岸,长江岸线一下向南推移了二十多里,人们纷纷向蜀冈下的大面积平原移居,这里迅速发展成繁荣的居民区和工商业区。
形成了唐时扬州的上、下两重城——罗城和子城。
子城仍蜀冈上旧城基础上修建。
军事影响唐末军阀混战,广陵城遭到严重破坏。
958年,周世宗令重修广陵城。
因扬州为南北征战的前沿阵地,城大空旷难守,故在城东南筑“周小城”,至此扬州城完全移至蜀冈之下。
北宋时期,江岸持续南移,地势平坦宽阔,且国家统一,蜀冈上的古城从此废弃不用。
1166年,宋大城全部建成。
到1175年,由于金兵入侵,在蜀冈上重新建“宝祐城”,“以备战争需要”。
同时在两城之间,筑夹城,疏两濠,形成三城上下呼应的军事城池格局。
元后,军事作用减弱,宝祐城逐渐废弃。
明1357年,扬州历经征战后十室九空,同样因为城大难守,截元代宋大城城西南角筑城。
此地由南北向市河相通,利于居民用水和交通运输,且地势稍高,便于防守。
商业发展,倭寇犯扬由于旧城远离运河,人口的增加,以及大批盐商为了方便盐运都移居到了城外东南的运河沿岸,两淮盐运使也设于此。
1555年,倭寇犯扬,为确保商贾安全及税银的征收,在增筑新城。
(二)城市结构的变迁汉广陵城隋江都城东城安置亲王和文武百官,并驻扎禁卫部队的主力。
罗城的性质主要是城市的居民区和工商业区。
唐扬州城――子城和罗城唐扬州子城为扬州大都督府,淮南节度使官衙府署所在地,所以又称“衙城”或“牙城”。
范围包括隋江都宫城和东城的全部,面积约2.8平方公里。
把官府行政机关设在城市西北高地上,这种居高临下的布局形式与洛阳城颇为相似。
这不仅有利于领导机关的管理和安全,也提高了子城的防御能力,既便于控制罗城,又不妨碍罗城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更能体现封建统治的尊贵和威严。
罗城平面为长方形,面积约14平方公里,罗城可能有12或13座城门,城内布局如棋盘状,由若干规整的居民区------坊组成。
坊外围以道路,没有发现封闭坊墙。
扬州罗城扩建与中唐,在此之前,城市承受了“安史之乱”北人南迁的巨大压力,来不及整体规划,沿运河自然形成了一些热闹的商住区,以至于后来出现城外设坊管理的特例。
城内河道纵横,人口众多,商业手工业高度发达,不住坊墙有利于经济活动。
宋三城明清扬州城二.城市兴衰的变迁(一)地理位置扬州位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漕运方便,交通便利,南北征战必经于此。
因此,这里既成为社会稳定时南北要冲的交通枢纽及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为了战乱时首当其冲的牺牲品。
从建城至明末,扬州共遭遇毁城与屠城十余次,被摧毁而废弃。
而一旦社会安定,因其便利的水运交通,便迅速重新建城,经济恢复。
清乾隆时,扬州享渔盐之利,据交通冲要,是我国中部各省食盐供应得基地和南漕北运的咽喉,发展成为全国著名商业城市。
(二)应运而生,漕运便利,扬州的兴起与运河形成、发展的密切关系不言而喻,可以说扬州“应运而生”“随运而衰”。
扬州开凿的最早的人工运河即建城时的邗沟,其连通了江淮两大水系,使古邗城形成交通枢纽之势。
隋代修通济渠,拓邗沟,开凿大运河,为扬州在唐朝的鼎盛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中原与江淮地区的交通主要靠水路,扬州位于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为南北货物重要的集散地,促进了全国各地物资的广泛交流。
由于原材料来源广泛,技术交流频繁,扬州手工业也迅速发展,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唐代扬州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是江南粮、盐、铁的漕运中心和海外交往的重要港口,国内最大的商业中心,东南文化中心,此时有“扬一益二”之说。
清代扬州达到了其发展的顶峰。
漕、盐、河为“东南三大政”,扬州条件最为优越,处于漕运枢纽地位,成为最繁盛的商品交易市场和集散地。
(三)盐法的改革扬州东部靠海,汉时便“煮海为盐”,唐代盐法的改革更极大促进了扬州的繁荣。
当时天下的赋税,盐利占了一半。
而扬州作为海盐集中地,成为了全国最富饶的地方,奠定了他在全国盐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明代盐制改革,,推出纲盐制。
使扬州盐商积聚了巨额的商业资本。
清初沿用明朝纲盐制,同时实施了一系列保证其顺利实施的配套政策,促使了盐业的繁荣。
“扬州繁华以盐胜”,扬州仅盐课一项就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1/4。
由于扬州所处的漕运的枢纽位置,以盐致利的富商们云集扬州,以手中的巨额资本,货物的交流与消费的需要推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促使扬州在清代社会经济发展到顶峰,是当时世界十大城市之一。
(四)政府的重视隋朝时隋炀帝三下江都,开运河,大兴土木,奠定了扬州隋南都的地位。
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遭到很大破坏,生产凋敝。
北人大量南迁。
扬州位于淮南江北,经济繁华,吸引了许多人落户。
其中不乏富商大贾,及有技术的能工巧匠。
这使得政府的大部分财政收入及物品补给都主要依靠江淮地区,这使得居于要冲地位的扬州得到重视。
唐朝朝廷管理转运和囤积货物的机关,以扬州最多。
钱货的流通,消费的需要,都促使了扬州的繁华。
清朝康熙、乾隆皇帝屡次南巡,为促进扬州的繁荣与声名远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文化事业的发展扬州在历史长河中因战乱几经废弃,又几度崛起,不能不归功于其内在的、丰厚的文化底蕴。
从隋炀帝时期,就很重视文化事业的建设。
其发达的社会经济更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扬州书院的发展,七大藏书阁之一的“文汇阁”,私家藏书的盛行等都使无数文人墨客都留恋扬州,写下流传于世的文章。
三.城市功能的变迁(一)军事城堡春秋时期,扬州特有的地理位置使得最早的古扬州——邗城,因屯兵储粮而建,最初只是一个军事城堡。
三国时期,广陵介于南北之间,吴国水军北上攻魏,必须经由邗沟;魏国南下攻吴,必须经由广陵,因此广陵成为江淮军事重地。
东晋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元嘉之治,淮南一带较稳定,广陵地区的经济文化持续发展,当时的广陵算是一个淮南江北的大城市,一个军事重镇,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洗礼。
(二)政治经济文化重镇汉代刘濞被刘邦封为吴王后,迁都广陵,领有三郡五十三城。
刘邦死后,诸王各自培植自己的势力。
吴国内南有铜山,东靠大海,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吴王积极发展经济,“既山铸钱,煮海为盐”。
从邗沟支道开盐河,奠定了扬州水陆交通基础,也第一次把扬州带向了“国用饶足”的繁荣。
扬州真正开始转变为淮南经济文化重镇,应该从隋算起,而隋炀帝可以说是对于扬州的发展功不可没的人物。
隋文帝时期,调杨广为扬州总督镇江都。
直到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前,在江都共待了九年,使其对这里的秀丽风光、富饶物资和繁华景象都深有了解,与扬州结下不解之缘。
隋炀帝即位后,开通南北大运河,拓邗沟,是处于水运枢纽的扬州地位日益重要。
另外,炀帝曾三次巡游江都,建离宫,大兴土木,使江都的地位迅速提升到隋的三都之一。
文化方面,隋炀帝好读书著述,在扬州任总管时常令王府学士修撰图书,为此后编纂大型类书和官方藏书创造了条件,也为扬州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建道场,请高僧,宣扬佛教。
唐代扬州进一步发展,其繁盛仅次于西京长安,东京洛阳,政治地位更加显要。
唐最重要的两道之一—淮南道首府设在扬州,扬州大都督、盐铁转运使、扬子巡院也都驻于此。
清后,占盐、漕、河三大有利条件,出现经济和文化上的空前繁荣,列入世界十大城市之一。
(三)“日落花谢,长夜无歌”盐业衰落嘉道之后,盐商的资金大量流失于非经营开支,运营资本严重短缺,盐业衰败。
到晚清时期,扬州盐业行销的历史忠告结束。
随运而衰自嘉庆以后,贪污成风,河工失修。
后黄河改道,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和农民起义,无力修筑。
此后北方部分河道成平原,加之缺乏水源供给,运河从此南北隔绝,由主干线降为区域性河道,漕运改走海运使扬州丧失了中转港的地位。
光绪年间,铁路开通,昔日的交通要冲之地成了闭塞之地。
盐制改革纲盐制改为票盐制,使扬州失去了六省盐运集散地的地位和广阔的经济腹地。
随着扬州地位的一落千丈,盐业、金融业的衰退,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止步不前,扬州城市日见。
日军侵华,占领扬州后,城乡商业、手工业均遭破坏。
到建国时,商业经济一蹶不振,第宅园林也破乱不堪。
四.总结通过以上从扬州各方面变迁的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到扬州城市的变迁的原因主要是其处于南北冲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的丰富,运河的开凿,盐法的改革以及历代君王的重视。
近代扬州由于种种原因落伍了。
由于扬州是消费型城市,其工业发展先天不足,工业结构单一,层面单薄,规模小;另外扬州人民由于历史原因缺乏“人自为战”的竞争精神等许多原因,扬州城市近代化步履维艰。
现代的扬州在努力发展,立足城市建设,寻找属于自己的城市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扬州史述》《落日辉煌话扬州》《唐代扬州史考》《述论运河对唐代扬州城市建设的影响》《近年扬州城址的考古收获与研究》《扬州城市的空间变迁》《历代扬州城市平面布局考》《淮左名都扬州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