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市变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城市变迁原因

关键词:城址变迁兴衰变迁功能变迁自然条件漕运盐法军事文化

摘要:扬州城有着2400多年的建城历史,其间数次被毁城,又数度重新兴起,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其城市变迁的过程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且各个历史时期兴起的原因会各有侧重。本文分别从城市规模、城市兴衰、城市功能三方面的变迁原因各有侧重地来反映扬州城市变迁的原因。

一.城市规模的变迁

(一)城址的变迁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左传》前486年记载:“鲁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吴国在今扬州西北蜀冈建立了最古老的扬州城——邗城。

吴王夫差胜越后,一心要北上伐齐,为解决进军路线问题,决定从邗地开凿邗沟,利用相隔于江、淮间的天然水道和湖泊人工开凿一条贯通江淮的水道,连接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建筑邗城主要用于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用来屯兵储粮。

2400多年前,江淮一带为长江的泛滥平原,地势低湿,只有蜀冈一带平坦宽广且地势较高,有利于军事防守。从周围环境看,南有长江天险,东有小茅山,西有观音山,用于屯兵储粮十分安全。另外,蜀冈周围河湖密布,既解决了城市用水问题,又便于航运,邗沟的开凿使军事补给品往来江淮的运输更加便利。

这些地理条件上的优越性使得扬州古城一直建在蜀冈之上一千多年,直到隋唐以后才逐渐废弃。

江岸南移,运河兴起

隋时,江岸已经移到扬子津以南,蜀冈下形成大面积平原,随着人口增加,经济的发展,蜀冈下平原也开始形成街巷,炀帝在扬子津筑有临江宫。但当时江都城的主要部分仍在蜀冈之上,不过其时已经开始向蜀冈下平原扩展,为唐代后扬州城的修建奠定了基础。

唐代,扬州发展到鼎盛时期。在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随着城市的繁荣,及安史之乱后北人大量南迁,扬州人口迅速增加,工商业发展迅速,其城区规模也不断扩大。此时长江北岸不断南移,唐中叶以后,由于瓜州的并岸,长江岸线一下向南推移了二十多里,人们纷纷向蜀冈下的大面积平原移居,这里迅速发展成繁荣的居民区和工商业区。形成了唐时扬州的上、下两重城——罗城和子城。子城仍蜀冈上旧城基础上修建。

军事影响

唐末军阀混战,广陵城遭到严重破坏。958年,周世宗令重修广陵城。因扬州为南北征战的前沿阵地,城大空旷难守,故在城东南筑“周小城”,至此扬州城完全移至蜀冈之下。

北宋时期,江岸持续南移,地势平坦宽阔,且国家统一,蜀冈上的古城从此废弃不用。1166年,宋大城全部建成。到1175年,由于金兵入侵,在蜀冈上重新建“宝祐城”,“以备战争需要”。同时在两城之间,筑夹城,疏两濠,形成三城上下呼应的军事城池格局。元后,军事作用减弱,宝祐城逐渐废弃。

明1357年,扬州历经征战后十室九空,同样因为城大难守,截元代宋大城城西南角筑城。此地由南北向市河相通,利于居民用水和交通运输,且地势稍高,便于防守。

商业发展,倭寇犯扬

由于旧城远离运河,人口的增加,以及大批盐商为了方便盐运都移居到了城外东南的运河沿岸,两淮盐运使也设于此。1555年,倭寇犯扬,为确保商贾安全及税银的征收,在增筑新城。

(二)城市结构的变迁

汉广陵城

隋江都城

东城安置亲王和文武百官,并驻扎禁卫部队的主力。罗城的性质主要是城市的居民区和工商业区。

唐扬州城――子城和罗城

唐扬州子城为扬州大都督府,淮南节度使官衙府署所在地,所以又称“衙城”或“牙城”。范围包括隋江都宫城和东城的全部,面积约2.8平方公里。把官府行政机关设在城市西北高地上,这种居高临下的布局形式与洛阳城颇为相似。这不仅有利于领导机关的管理和安全,也提高了子城的防御能力,既便于控制罗城,又不妨碍罗城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更能体现封建统治的尊贵和威严。

罗城平面为长方形,面积约14平方公里,罗城可能有12或13座城门,城内布局如棋盘状,由若干规整的居民区------坊组成。坊外围以道路,没有发现封闭坊墙。

扬州罗城扩建与中唐,在此之前,城市承受了“安史之乱”北人南迁的巨大压力,来不及整体规划,沿运河自然形成了一些热闹的商住区,以至于后来出现城外设坊管理的特例。城内

河道纵横,人口众多,商业手工业高度发达,不住坊墙有利于经济活动。

宋三城

明清扬州城

二.城市兴衰的变迁

(一)地理位置

扬州位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漕运方便,交通便利,南北征战必经于此。因此,这里既成为社会稳定时南北要冲的交通枢纽及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为了战乱时首当其冲的牺牲品。从建城至明末,扬州共遭遇毁城与屠城十余次,被摧毁而废弃。而一旦社会安定,因其便利的水运交通,便迅速重新建城,经济恢复。

清乾隆时,扬州享渔盐之利,据交通冲要,是我国中部各省食盐供应得基地和南漕北运的咽

喉,发展成为全国著名商业城市。

(二)应运而生,漕运便利,

扬州的兴起与运河形成、发展的密切关系不言而喻,可以说扬州“应运而生”“随运而衰”。

扬州开凿的最早的人工运河即建城时的邗沟,其连通了江淮两大水系,使古邗城形成交通枢纽之势。隋代修通济渠,拓邗沟,开凿大运河,为扬州在唐朝的鼎盛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中原与江淮地区的交通主要靠水路,扬州位于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为南北货物重要的集散地,促进了全国各地物资的广泛交流。由于原材料来源广泛,技术交流频繁,扬州手工业也迅速发展,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唐代扬州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是江南粮、盐、铁的漕运中心和海外交往的重要港口,国内最大的商业中心,东南文化中心,此时有“扬一益二”之说。

清代扬州达到了其发展的顶峰。漕、盐、河为“东南三大政”,扬州条件最为优越,处于漕运枢纽地位,成为最繁盛的商品交易市场和集散地。

(三)盐法的改革

扬州东部靠海,汉时便“煮海为盐”,唐代盐法的改革更极大促进了扬州的繁荣。当时天下的赋税,盐利占了一半。而扬州作为海盐集中地,成为了全国最富饶的地方,奠定了他在全国盐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明代盐制改革,,推出纲盐制。使扬州盐商积聚了巨额的商业资本。清初沿用明朝纲盐制,同时实施了一系列保证其顺利实施的配套政策,促使了盐业的繁荣。“扬州繁华以盐胜”,扬州仅盐课一项就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1/4。

由于扬州所处的漕运的枢纽位置,以盐致利的富商们云集扬州,以手中的巨额资本,货物的交流与消费的需要推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促使扬州在清代社会经济发展到顶峰,是当时世界十大城市之一。

(四)政府的重视

隋朝时隋炀帝三下江都,开运河,大兴土木,奠定了扬州隋南都的地位。

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遭到很大破坏,生产凋敝。北人大量南迁。扬州位于淮南江北,经济繁华,吸引了许多人落户。其中不乏富商大贾,及有技术的能工巧匠。这使得政府的大部分财政收入及物品补给都主要依靠江淮地区,这使得居于要冲地位的扬州得到重视。

唐朝朝廷管理转运和囤积货物的机关,以扬州最多。钱货的流通,消费的需要,都促使了扬州的繁华。

清朝康熙、乾隆皇帝屡次南巡,为促进扬州的繁荣与声名远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文化事业的发展

扬州在历史长河中因战乱几经废弃,又几度崛起,不能不归功于其内在的、丰厚的文化底蕴。从隋炀帝时期,就很重视文化事业的建设。其发达的社会经济更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扬州书院的发展,七大藏书阁之一的“文汇阁”,私家藏书的盛行等都使无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