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动脉血压ppt课件

动脉血压ppt课件

编辑版ppt
8
从动脉血压的形成因素分析高血压发病 机制:
决定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是心输出 量和外周阻力,前者取决于心肌收缩力和 血容量,后者取决于全身小动脉的收缩状 态.因此,凡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和血容量 特别全身小、微动脉的收缩而使其官腔 狭窄的因素,均能引起高血压.
编辑版ppt
9
1、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增加→心脏→正性变时、变力、 变传导→血压↑ ( 同时作用于血管,使其广泛收缩)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
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
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 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 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 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 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编pt
7
高血压
1、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2、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 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3、高血压病因不明(原因多方面),称之为原发性高血 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 4、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 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 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从动脉血压形成机制分析: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编辑版ppt
1
一.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
动脉血压:动脉血管内血液 对血管壁的压强。
编辑版ppt
2
动脉血压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 以下步骤:
1.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循环
系统中血液充盈的程度可用循环系统平 均充盈压来表示,约为0.93kPa (7mmHg),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

动脉血压的形成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的形成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考点】动脉⾎压形成及影响因素。

【解析】(1)动脉⾎压的形成。

动脉⾎压的形成有赖于⼼射⾎和外周阻⼒两种因素的相互作⽤。

⼼舒缩是按⼀定时间顺序进⾏的,所以在⼼动周期的不同时刻,动脉⾎压的成因不尽相同,数值也不同。

⼼每收缩⼀次,即有⼀定量的⾎液由⼼室射⼊⼤动脉,同时也有⼀定量的⾎液由⼤动脉流⾄外周。

但是,由于存在外周阻⼒,在⼼缩期内,只有⼤约1/3的⾎液流⾄外周,其余2/3被贮存在⼤动脉内,结果⼤动脉内的⾎液对⾎管壁的侧压⼒加⼤,从⽽形成较⾼的动脉⾎压。

由于⼤动脉管壁具有弹性,所以当⼤动脉内⾎量增加时,迫使⼤动脉被动扩张,这样,⼼室收缩作功所提供的能量,除推动⾎液流动和升⾼⾎压外,还有⼀部分转化为弹性势能贮存在⼤动脉管壁之中。

⼼室舒张时,射⾎停⽌,动脉⾎压下降,被扩张的⼤动脉管壁发⽣弹性回缩,将在⼼缩期内贮存的弹性势能释放出来,转换为动能,推动⾎液继续流向外周,并使动脉⾎压在⼼舒期内仍能维持⼀定⾼度。

由此可见,⼤动脉管壁的弹性在动脉⾎压形成中起缓冲作⽤。

(2)影响动脉⾎压的因素 ①每搏输出量:当每搏输出量增加时,收缩压必然升⾼,舒张压⼒亦将升⾼,但是舒张压增加的幅度不如收缩压⼤。

这是因为收缩压增⾼使动脉中⾎液迅速向外周流动,到舒张期末动脉中存留的⾎液量虽然⽐每搏输出量增加以前有所提⾼,但不如收缩压提⾼的明显。

这样由于收缩压提⾼明显⽽舒张压增加的幅度不如收缩压⼤,因⽽脉压增⼤。

如每搏输出量减少,则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

因此,收缩压主要反映⼼室射⾎能⼒。

②⼼率:若其他因素不变,⼼跳加快时,舒张期缩短,在短时间内通过⼩动脉流出的⾎液也减少,因⽽⼼舒期末在主动脉内存留下的⾎液量就较多,以致舒张压也较⾼,脉压减⼩。

反之,⼼率减慢时,舒张压较低,脉压增⼤。

因此,⼼率改变对舒张压影响较⼤。

③外周阻⼒:如果其它因素不变,外周阻⼒加⼤,动脉⾎压升⾼,但主要使舒张压升⾼明显。

因为⾎液在⼼舒期流向外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外周阻⼒,因外周阻⼒加⼤,⾎液流向外周的速度减慢,致使⼼舒期末存留在⼤动脉内的⾎流量增多,舒张压升⾼,脉压减⼩。

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动脉血压是指在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过程中,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

它由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值表示,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动脉血压的形成涉及多个生理因素和调控机制。

本文将探讨动脉血压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首先,心脏泵出的血液量是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心脏每次收缩时排出的血液量决定了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

当心脏泵出的血液量增加时,动脉血压将升高;反之,当心脏泵出的血液量减少时,动脉血压将降低。

其次,外周血管阻力是影响动脉血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外周血管阻力取决于血管的直径和血管壁的张力。

当血管收缩时,血管壁受到收缩肌肉的挤压,血管直径减小,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导致动脉血压升高;反之,当血管扩张时,血管直径增大,外周血管阻力减小,动脉血压降低。

血液粘稠度也对动脉血压的形成有影响。

当血液粘稠度增加时,血液流动会受到更大的阻力,从而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血液粘稠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血浆浓度、红细胞数量和形态等。

最后,血管壁的弹性对动脉血压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

血管壁的弹性决定了血管对血液流动的适应性。

当血管壁弹性降低时,血管对血液流动的反应变差,动脉血压容易升高。

动脉血压除了受到以上生理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多种生理和生活方式因素的调节。

这些调节因素包括神经系统、激素系统、血管活性物质及重要的生活习惯。

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调节动脉血压。

交感神经通过释放肾上腺素使心脏收缩力增加、血管收缩,从而提高动脉血压;而副交感神经通过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收缩力降低、血管扩张,从而降低动脉血压。

激素系统中的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也起到调节动脉血压的重要作用。

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加会导致血管收缩和心脏收缩力增加,从而升高动脉血压;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以通过收缩血管和增加血容量来提高动脉血压。

此外,一些生活习惯也可以影响动脉血压。

血压的相关知识_PPT幻灯片

血压的相关知识_PPT幻灯片
提纲
• 什么是血压 • 血压形成的条件 • 血压的影响因素 • 血压的调节 • 血压的分类
血 压?
血压
• 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所 施的侧压力,一般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 测量血压时,是以血压和大气压作为比较的, 用血压高于大气压的数值表示血压的高度。 一般用血压计在肘窝部肱动脉处测量 ,它通 常以mmHg(毫米汞柱)或kpa(千帕)进行计量。 1KPa=7.5mmHg, 1mmHg=0.133KPa
血压的影响因素
前负荷 循环血量、体位等
心 每搏量 后负荷 动脉血压


出 量
心缩力

动Hale Waihona Puke 、脉心率体






周 小A口径 神经、体液因素



血压的调节
• 神经调节 • 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肾上腺 素能β受体,导致心率 ↑ ,心肌收缩力 ↑ ,心输出量↑ ,血管收缩,血压 ↑ ;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导 致心率 ↓,心肌收缩力 ↓ ,心输出量 ↓ ,血管扩张↓ ,血压 ↓ 。 (2)压力感受器机制 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血管壁外膜上,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当动脉血压 升高时,感觉末梢受压力影响兴奋增加,而发放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达心血 管中枢,改变心血管中枢的活动,使降低反射的活动增强,通过传出神经纤维 影响心脏和血管的活动,使心脏收缩↓ ,血管扩张,外周阻力↓ ,血压↓ , 而保持动脉压在一定的水平.反之亦然。 (3)化学感受器系统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附近存在着化学受体(感受器),对血 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极为敏感。在机体缺氧状态下,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 后,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速,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但当血压下降时,感 受器受到刺激,它们可发出信号,通过血管舒缩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以调节 动脉血压,使之恢复正常。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PPT课件.pptx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PPT课件.pptx
↑肾小球内压
压力依赖性途径
细胞因子
细胞外基质
直接损伤肾脏
非压力依赖性途径
减少肾小管的钠水重吸收降低血容量
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
ARB
减少蛋白尿
抑制细胞增殖肥大延缓肾纤维化
主动脉夹层、破裂
血管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Ang II 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组织重塑
炎症
心脏长时间超负荷→左心室肥厚→收缩压提升
内容提要
高血压病因和发病机制
1
2
3
正常血压的形成和调节机制
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
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 1.早期多无症状 2. 精神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少数患者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被发现
高血压主要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
血管紧张素的生理作用
血管紧张素I(Angiotensin I):对多数组织、细胞来说,不具有活性血管紧张素II (Angiotensin II) :最重要收缩血管:微动脉收缩血压升高;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多促进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释放醛固酮直接促进肾小管对 Na+、水的重吸收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通过接头前调制)作用于脑的某些部位,使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活动加强增强渴觉,导致饮水行为
心脏(左室肥厚、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脑(TIA/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肾脏(蛋白尿/终末期肾病)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视网膜(出血、渗出、视神经乳头水肿 )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高血压
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AS激活贯穿于整个心血管事件链
LVH =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PPT课件ppt课件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PPT课件ppt课件

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手术 称重,麻醉(20%乌拉坦5m1/kg),固定, 分离颈部血管和神经 ,动脉插管
实验步骤
二、仪器装置 三、调节参数 实验项目-循环实验 -家兔动脉血压调节 基本参数设置:增益:50;高频滤波30HZ; 直流(DC)输入。
观察项目
1.正常血压曲线 动脉血压随心室的收缩和舒张 而变化。 一级波(心搏波) 心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心室 舒张时血压下降。其频率与心率一致。 二级波(呼吸波) 动脉血压随呼吸而变化,吸 气时血压先是下降,继则上升,呼气时血压先是 上升,继则下降。其频率与呼吸频率一致。 三级波”低频率(几次到几十次呼吸波为一周期) 的缓慢波动。与心血管中枢的紧张性周期有关。
体液调节
E对α与β受体均有激活作用。 小剂量E使体内血液重新分配,对总外周阻 力影响不大,大剂量的E使外周阻力明显升高。 NE激活α受体,对β受体作用很小。 NE使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升高,但对心 脏的作用要比肾上腺素弱,而且在外源性给予 时,常因明显的升压作用而通过窦弓反射引起 反向性心率变慢,血压出现双峰曲线。
注意事项
1.本实验麻醉应适量,麻醉药注射速度,一般前1/3快推,中1/3 中速,后 1/3慢,同时注意角膜反射和呼吸变化,以免过量引起动物死亡。如果实验时 间过长,动物苏醒挣扎,可适量补充麻醉药物。 2.分离暴露颈动脉鞘时,需注意保持血管神经的自然位置,以便判定减压神 经。 3.每观察一个项目,必须待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项目。 4.每次静脉注射完药物后应立即推注0.5 ml生理盐水,以防止药液残留在针 头内及局部静脉中而影响下一种药物的效应。 5.实验中注射药物较多,要注意保护耳缘静脉。 6.实验结束后,必须结扎颈总动脉近心端后再拔除动脉插管。

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PPT课件

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PPT课件
实验原理-心电记录技术
材料和方法
观察对象:人
主要设备:
另,酒精棉球等
仪器连接-心电图导联
肢体导联 红色-右手 黄色-左手 绿色-左足 黑色-右足(接地)
仪器连接-心电图导联
胸导联 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 V2 与V4之间 V4 锁中线第五肋间内侧 V5 左腋前线第五肋间 V6 左腋中线第五肋间
动脉血压的测定 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实验目的
初步学习人体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辨认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 了解心电图的测量和分析方法 培养正确对待被检测者的态度
相关知识介绍
心电图各波测量
QRS
P—R
S-T
Q—T
P
QRS
T
实验原理
窦房结发出的兴奋按一定的时程和途径一次传向心房、心室 故:心脏电活动有一定的规律 机体是一个容积导体,可把心电活动传到体表 利用引导电极可在体记录到心电信号 心电信号必须经过放大、滤波
实验原理
心音的振动可传到体表 在合适的体表部位可听取或记录到心音 要较好、较全面捕捉到心音,必须借助一定的设备
方法和步骤
心音听诊 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心音图 (可心音、心电同时纪录)
材料和方法
观察对象:人
主要设备:
RM6240C系统记录心音图实验界面
仪器参数设置
实验结果
在心音图测量第1心音起点至第2心音起点的时间差 测量ECG的Q波起点至第1心音起点的平均时间差 分析讨论以上各项数据的生理学意义
讨论(分析): 各项指标是否正常
结论:正常心音图?
注意事项
保持安静 听诊器的管子保持通畅,并勿与其他物体摩擦 如呼吸音影响听诊,可令受试者暂停呼吸 轻按换能器,不要滑动

血液循环—动脉血压(正常人体功能课件)

血液循环—动脉血压(正常人体功能课件)
管容积相适应
♥ 循环血量↓(大失血)→ 血压↓(失血量超过20%) ♥ 血管容积↑(过敏、中毒性休克)→血压↓
♥ 循环血量↑或血管容积↓→ 血压↑(输血和缩血管药物)
⑤ 男性> 女性
(二)动脉血压的形成
前提:足够的血液充盈于心血管系统 基本因素:心室射血(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 辅助因素: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
(1) 缓冲血压波动 (2) 使血管内血流连续
(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 1. 每搏输出量↑→BP↑(收缩压↑为主), 脉压↑ 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大小
1 mmHg=0.133kPa
3. 生理变异:
① 年龄:新生儿 Bp 40 mmHg 右。出生后第 1 个月内 Bp 很快升高,到第 1 月末升高 80 mmHg,以后收缩压继续升高,到 12 岁时约 为 100 mmHg, 17岁达到成人水平。
② 活动 > 安静 ③ 站位 > 卧位
④日周期 (2 ~ 3 时最低,6 ~ 8 时和16~18时出 现高峰 )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脉压, pulse pressure)
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 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平均动脉压 = 舒张压 + 1/3脉压
2.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一般指主动脉压。因为在 大动脉中血压降落很小, 故通常将在上臂测得的肱 动脉压代表主动脉压。
我国健康青 年人安静时 血压正常值
收缩压:13.3 ~ 16.0 kPa (100~120 mmHg) 舒张压: 8.0 ~ 10.6 kPa (60~80 mmHg) 脉搏压:4.0 ~ 5.3 kPa (30 ~40 mmHg) >18.6/12.0 KPa (140/90 mmHg) —— 高血压 < 12.0/8.0 KPa (90/60 mmHg) —— 低血压

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动脉⾎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因素: (⼀)动脉⾎压的形成 1.⼼⾎管系统内有⾎液充盈:循环系统中⾎液充盈的程度可⽤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来表⽰,约为0.93kPa(7mmHg),是形成动脉⾎压的前提。

2.⼼脏射⾎:是形成动脉⾎压的⼀个主要因素。

⼼室肌收缩时所释放的能量可分为两部分,⼀部分⽤于推动⾎液流动,是⾎液的动能;另⼀部分形成对⾎管壁的侧压,并使⾎管壁扩张(压强能)。

3.外周阻⼒:指⼩动脉和微动脉对⾎流的阻⼒,是形成动脉⾎压的另⼀个主要因素。

4.主动脉和⼤动脉弹性储器作⽤:在⼼舒张期,⼤动脉发⽣弹性回缩,⼜将⼀部分势能转变为推动⾎液的动能,使⾎液在⾎管中继续向前流动。

(⼆)动脉⾎压的正常值 动脉⾎压是动脉内的⾎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

动脉⾎压在收缩期达到值称为收缩压,正常值13.3~16.0kPa(100~120mmHg)。

在⼼舒末期动脉⾎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正常值8.0~10.6kPa(60~80mmHg)。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正常值4.0~5.3kPa(30~40mmHg)。

⼀个⼼动周期中每⼀瞬间动脉⾎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加三分之⼀脉压,正常值13.3kPa(100mmHg)。

(三)影响动脉⾎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当每搏输出量增加时,收缩压升⾼,舒张压也升⾼,但是舒张压增加的幅度不如收缩压⼤。

每搏输出量对于收缩压的影响要强于对舒张压的影响。

2.⼼率:⼼率加快时,舒张期缩短,在短时间内通过⼩动脉流出的⾎液也减少,因⽽⼼室舒张期末在主动脉内存留下的⾎液量就较多,以致舒张压升⾼,脉压减⼩。

3.外周阻⼒:外周阻⼒加⼤,动脉⾎压升⾼,但主要使舒张压升⾼明显,收缩压的增加较⼩,脉压减⼩。

外周阻⼒对舒张压的影响要⼤于对收缩压的影响。

4.⼤动脉管壁的弹性:在⽼年⼈⾎管硬化时,⼤动脉弹性减退,因⽽使收缩压升⾼,舒张压降低,脉压增⼤。

但由于⽼年⼈⼩动脉常同时硬化,以致外周阻⼒增⼤,使舒张压也常常升⾼。

动脉血压形成机制PPT课件

动脉血压形成机制PPT课件

26
二、体 液 调 节 (全身、局部)
(一)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心率;心肌;骨骼肌、肝、心肌血管舒张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为血管的收缩(除心肌),升高血压 (二)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刺激交感N中枢和其末梢→兴奋→心脏活动加强、Bp升高 (三) 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或垂体后叶素)
(一)组成及功能
微A:总闸门,调节血压 和组织液生成。
后微A:分闸。
Cap.前括约肌:分闸,局 部代谢物调节。
真Cap.:营养性血管。
微V:微细的有物质交换 功能。
直捷通路
12
13
七、组织液的生成
(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1.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 压+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滤过压 >0 →组织液生成(动脉端),<0 →组织液回流(静脉端)
24
4.本体感受性反射
• 骨骼肌的肌纤维、肌腱和关节囊中有本 体感受器。肌肉收缩时,这些感受器受 到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血压 升高。
25
(四)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型式
•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中枢间存在相互作用,即 表现为一定整合型式的反应,使各器官之间的血流分 配能适应机体当时的功能活动的需要。 例如,当人的情绪愤怒或动物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出现 防御反应。 猫的防御反应表现为瞳孔扩大、竖毛、呼吸加深、 怒叫,最后发展为搏斗或逃跑;伴随防御反应的心血 管整合型式,最具特征性的是骨骼肌血管舒张,同时 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内脏和皮肤血管收缩,血 压轻度升高。
滤过
重吸收
14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三、动脉血压和脉搏 (一)动脉血压 1.正常值与测量
收缩压(Sp) 室缩中期 动脉血压升高到最高值 (12.0~18.7Kpa)
舒张压(Dp) 室舒末期 动脉血压降低到最低值 (8.0~12.0Kpa)
.
2.生理变异
(1) 年龄↑10岁→Bp↑1mmHg(血压随年龄增加而 升高,Sp升高比Dp升高更明显) (2)吸气<呼气Bp:吸气负压抽吸,血贮于肺中→ 回心血量↓→射血量↓→Bp↓ (3)活动>安静;站位>卧位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3)外周阻力
外周 舒张期 舒张期 舒张
阻力 血外流 存留血 压

收缩期射血 收缩期
压 收缩
动脉血压
血外流
压略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动脉血压影响因素
Sp
DP
脉压
Bp
搏出量 心率 外周阻力
(明显) (明显) (明显)
有效血量
(明显)
大A弹性
(明显) (明显)
.
(二)血压
概念 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不流动时的侧 压力称体循环平均压(充盈压);流动时的侧压力称 血压(分动、静脉血压)。
公式 P=QR
.
各段血管 的压力梯度: 主 A:100mmHg 小A:85mmHg Cap:30mmHg V始:10mmHg 心房(大V):≈0
• 收缩压:心室收缩(中期)时动脉压达到的 最高值。正常值 (100~120mmHg)
• 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时动脉压降到的 最低值。正常值 (60~80mmHg)
• 脉 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正常 值 (30~40mmHg)
• 平均A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 血压的平均值。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 影响因素
.
(三)血压
• 定义: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 侧压力(侧压强)。
• 测血压时,用高于大气压的数值来衡量血 压的高低。单位:kPa 或 mmHg。从动脉 到静脉,血压逐渐降低。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一个 循环系统内
前提 的血液充盈
动 形成 两个 心脏射血
脉 血
因素 外周阻力
心输 每搏输出量 出量 心率

影响
血管顺 应性
主、大动脉弹 性贮器作用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1)心脏每搏输出量
搏 收缩期 管壁
形成血压的因素
• 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血液停止流动
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该数值的 高低取决于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 相对关系。 • 心脏射血 动能---推动血液流动 压强能---血管壁的侧压并使血管壁
扩张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出 射入主 承受

量 A血量
张力



舒张
舒张期存 血流
压略
留血量略 速度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2)心率
舒 舒张 舒张 舒 张 期血 期存 张 心 期 外流 留血 压 脉 率 收 收缩 收缩 收 压 缩 期血 期存 缩 期 外流 留血 压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 (一)动脉血压 – 动脉血压的形成 –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 (二)动脉脉搏*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1.动脉血压的形成
• 动脉血压 :动脉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 压强。
.
动脉血压的形成因素
• 一个前提:心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 盈。
• 二个必要因素: 1)、心脏收缩射血:提供血液流动的势
能和动能。 2)、外周阻力:主要指小、微动脉对血
流的阻力。与动脉血压成正比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血管顺应性
• 指血管内压力每改变1mmHg时血管容 积的变化值。C=△V/△P
• 影响动脉血压, C与△P成反比关系,即 顺应性愈高,则增加一定血量引起的血 压增值就愈小。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青年人)
右臂>左臂(=1.33kPa or 10mmHg) 上午>下午(8~11时最高,0~8时最低) 高原>平原;男性>女性
.
3.形成机制
前提 足够的血液充盈 闭合的血流环路
条件 心室射血 外周阻力
心室收缩 ↓
射血入主A + 外周阻力 ↓
推血(1/3)流动 + 大A扩张(2/3) (动能消耗) (势能贮存+缓冲力)(4)ຫໍສະໝຸດ 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收缩期
血 管
管壁可 扩张性
弹 舒张期
性 管壁回
缩力
----缓冲作用(贮存势能)
血液对 管壁张 力
收缩 压

血流快、 舒张 压
存留少 压
.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循环血量 血管容量
体循环平 均充盈压
血压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心室舒张 大A回弹 (势能释放)

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 上升到最大值=收缩

.
推血继续流动
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 降低到最小值=舒张

4. 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1)每搏出量↑→心缩期射入A血量↑→管壁侧压力↑

SP↑(明显)
血流速↑
↓ 心舒末期A血量↑(不明显)→ DP↑(不明显)
(2)心率↑→心舒期↓→心舒末期A血量↑→管壁侧压↓ 力↑
mmHg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120
脉压
100
pulse
pressure
80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平均动脉压 = 舒张压 + 1/3脉压
动脉血压的正. 常值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