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势能和电势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电势能和电势ppt课件
重力做功具有跟路径无关的特点,静 电力做功是否也具有这一特点?
如图 10.1-2,在电场强度为 E的匀强电场中任取A、B两点, 把试探电荷q沿两条不同路径从 A点移动到B点,计算这两种情 况下静电力对电荷所做的功。
把q沿直线AB从A点移动到B点。在这个过程中,q受到的静电力F 与位移AB的夹角始终为θ,静电力对q所做的功为
能 (electric potential energy),用Ep表示。
如果用WAB 表示电荷由A点运动到B点静电力所做的功,EpA 和EpB分别表示电荷在A点和B点的电势能,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当WAB为正值时,EpA > EpB ,表明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当WAB为负值时, EpA < EpB ,表明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这跟重力做正功或负功时,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相似。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置于 A 点的电荷,如
果它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几倍,其电势能也变
为原来的几倍,电势能与电荷量之比却是一定 的,与放在 A 点的电荷量多少无关。它是由电
➢这个结论虽然是从 匀强电场得出的, 但可以证明对于其
场中该点的性质决定的,与试探电荷本身无关。 他电场同样适用。
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之比,叫作电场 在这一点的电势(electric potential)。如果用φ表示电势,用Ep表 示电荷q的电势能,则
2.如图,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N为对称线上的两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
( AC )
B.M点场强一定大于N点场强
C.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D.将电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
3.将带电荷量为6×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 服电场力做了3×10-5J的功,再从B移到C,电场力做了1.2×10-5J 的功,则
如图 10.1-2,在电场强度为 E的匀强电场中任取A、B两点, 把试探电荷q沿两条不同路径从 A点移动到B点,计算这两种情 况下静电力对电荷所做的功。
把q沿直线AB从A点移动到B点。在这个过程中,q受到的静电力F 与位移AB的夹角始终为θ,静电力对q所做的功为
能 (electric potential energy),用Ep表示。
如果用WAB 表示电荷由A点运动到B点静电力所做的功,EpA 和EpB分别表示电荷在A点和B点的电势能,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当WAB为正值时,EpA > EpB ,表明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当WAB为负值时, EpA < EpB ,表明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这跟重力做正功或负功时,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相似。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置于 A 点的电荷,如
果它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几倍,其电势能也变
为原来的几倍,电势能与电荷量之比却是一定 的,与放在 A 点的电荷量多少无关。它是由电
➢这个结论虽然是从 匀强电场得出的, 但可以证明对于其
场中该点的性质决定的,与试探电荷本身无关。 他电场同样适用。
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之比,叫作电场 在这一点的电势(electric potential)。如果用φ表示电势,用Ep表 示电荷q的电势能,则
2.如图,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N为对称线上的两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
( AC )
B.M点场强一定大于N点场强
C.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D.将电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
3.将带电荷量为6×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 服电场力做了3×10-5J的功,再从B移到C,电场力做了1.2×10-5J 的功,则
电势能和电势ppt课件
重力场中,重力:地球和 物体之间存在的吸引力
电场中,电场力:电荷之间的 作用力
有重力就有重力势能Ep= mgh 有电场力就有相应的电势能EP
Ep由物体和地面间的相对位置 EP由电荷在电场中相对位置
决定与零势能面选取有关
决定,与场力做功,电势能改变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就减少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就减少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就增加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就增加
2.可以证明:在非匀强电场中也适用,即: 静电力做功与电荷运动路径无关,只与电荷的 始末位置有关.
移动物体时重力做功与运动路径无关,同一物 体在地面附近的同一位置具有确定的重力势能.
3
二、电势能
1、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而具有的与 位置有关的势能叫做电势能。符号:Ep
4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有什么关系? 回顾一下: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有何关系?
12
练一练:
4、一个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的A
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了5×10-6J的功,
那么 (
)
A.电荷在B处时将具有5×10-6J 的电势能
B.电荷在B处将具有5×10-6J 的动能
C.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5×10-6J
D.电荷的动能增加了5×10-6J
A
B
13
练一练:
5、将带电量为6×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
b
A.电子的电势能始终增多
B.电子的电势能始终减少 +
O
+
C.电子的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D.电子的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a
15
练一练:
7.如图所示,点电荷的静电场中电场线用实线表
示,但其方向未标明,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
1.4《电势能和电势》ppt课件物理课件PPT
离导体表面越近, 等势面的形状与导体 表面越相似。
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上各点的电势处 处相等,整个导体是一个等势体。
因为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 处处为零,在导体的任意两点间移动电 荷电场力都不做功,表明导体内各点 (包括表面)的电势都相等,所以整个 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第一章 静电场
第四节 电势能和电势
试探电荷静止的放入电场中,将如何运动?
E
+
F
电荷做加速运动,一段时间后获 得一定的速度,试探电荷的动能增加.
讨论:什么能转换为动能的呢?
将试探正电荷q在电场强 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沿几条不 同路径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 力对电荷做功分别为多少?
A
沿直线
B
q
ө
A
甲
电场力做功为多少?电势能如何变化?
W=E q L= 103 J
A
q EpW13 0J
即电势能减少 103 J
BE
F
要想确定电荷q在B 点的电势能,该怎么办?
( 提示:类似于重力势能的确定 )
类似重力势能,首先要确定零电势能处.
设A点的电势能 EPA0
W ABEPA EPB
E PB W AB 130 J
由以上的推导我们发现了什么?
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在匀强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 的功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 但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推广:非匀强电场也适用.
我们学过了什么物理 量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 初末位置有关?
重力场与电场的类比
重力场
电场
m mg
场方向
地球
+q qE
场方向
-q qE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电势能和电势优秀ppt课件
(3)F点电势高 越高;同一正试探电荷在电势越高的点,电势能越大
(2)在电场中,同一负试探电荷的电势能越大的点,电势
越低;同一负试探电荷在电势越高的点,电势能越小
(3)正的试探电荷电势能为负值的点的电势小于负的试探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1.4电势能和电势(共48张PPT)
电荷电势能为负值的点的电势。
我们通过静电力的研究认识了电场强度, 现在要通过电势能的研究来认识另一个物理量——电势,
它同样是表征电场性质的重要物理量。
电势
理解并掌握电势的定义。 掌握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
电势
规定 则 电荷q在任意一点A的电势能
与q成正比
反映了电场 本身的性质
该比值是一个与q无关,仅与电场及A点的位置有关的量。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1.4电势能和电势(共48张PPT)
问题与练习
在重力场中可以把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它的质量的比值定义为重力势。如果物 体在地面上的重力势能为0,试写出重力势的表达式。
因
故
可见,重力势为gh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1.4电势能和电势(共48张PPT)
在地图中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势的高低; 与此相似,在电场的图示中常用等势面来表示电势的高低。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1.4电势能和电势(共48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电-1势能1和.4电电势势优能秀和p电pt势课(件共48张PPT)
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试探电荷q 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沿几条不同路径从A 点移动到B 点, 我们计算这几种情况下静电力对电荷做的功。
沿直线AB移动:
电势能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电势能和电势》PPT教学课件
关。确定电荷的电势能,首先应确定参考点
标矢性 电势能是标量,有正负但没有方向
栏目导航
3.判断电势能大小的方法 (1)做功判定法:无论是哪种电荷,只要是电场力做了正功,电 荷的电势能一定是减少的;只要是电场力做了负功(克服电场力做 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是增加的。 (2)电场线法: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电势能一定减少, 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电势能一定增加;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 向移动,电势能一定增加,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电势能一定减 少。
栏目导航
合作探究 攻重难
栏目导航
静电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变化
1.电场力做功正、负的判定 (1)若电场力是恒力,当电场力方向与电荷位移方向夹角为锐角 时,电场力做正功;夹角为钝角时,电场力做负功;夹角为直角时, 电场力不做功。
栏目导航
(2)根据电场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判断曲 线运动中变化电场力的做功情况。夹角是锐角时,电场力做正功; 夹角是钝角时,电场力做负功;电场力和瞬时速度方向垂直时,电 场力不做功。
(3)若物体只受电场力作用,可根据动能的变化情况判断。根据 动能定理,若物体的动能增加,则电场力做正功;若物体的动能减 少,则电场力做负功。
栏目导航
2.电势能的性质
性质
理解
电势能是由电场和电荷共同决定的,是属于电荷和电场所 系统性
共有的,我们习惯上说成电荷的电势能
电势能是相对的,其大小与选定的电势能为零的参考点有 相对性
栏目导航
2.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1)电场线法: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2)场源电荷判断法:离场源正电荷越近的点,电势越高;离场 源负电荷越近的点,电势越低。 (3)电势能判断法:对于正电荷,电势能越大,所在位置的电势 越高;对于负电荷,电势能越小,所在位置的电势越高。
标矢性 电势能是标量,有正负但没有方向
栏目导航
3.判断电势能大小的方法 (1)做功判定法:无论是哪种电荷,只要是电场力做了正功,电 荷的电势能一定是减少的;只要是电场力做了负功(克服电场力做 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是增加的。 (2)电场线法: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电势能一定减少, 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电势能一定增加;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 向移动,电势能一定增加,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电势能一定减 少。
栏目导航
合作探究 攻重难
栏目导航
静电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变化
1.电场力做功正、负的判定 (1)若电场力是恒力,当电场力方向与电荷位移方向夹角为锐角 时,电场力做正功;夹角为钝角时,电场力做负功;夹角为直角时, 电场力不做功。
栏目导航
(2)根据电场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判断曲 线运动中变化电场力的做功情况。夹角是锐角时,电场力做正功; 夹角是钝角时,电场力做负功;电场力和瞬时速度方向垂直时,电 场力不做功。
(3)若物体只受电场力作用,可根据动能的变化情况判断。根据 动能定理,若物体的动能增加,则电场力做正功;若物体的动能减 少,则电场力做负功。
栏目导航
2.电势能的性质
性质
理解
电势能是由电场和电荷共同决定的,是属于电荷和电场所 系统性
共有的,我们习惯上说成电荷的电势能
电势能是相对的,其大小与选定的电势能为零的参考点有 相对性
栏目导航
2.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1)电场线法: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2)场源电荷判断法:离场源正电荷越近的点,电势越高;离场 源负电荷越近的点,电势越低。 (3)电势能判断法:对于正电荷,电势能越大,所在位置的电势 越高;对于负电荷,电势能越小,所在位置的电势越高。
电势能和电势ppt课件
重力做功特点 定义重力势能Ep=mgh
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WG=-∆Ep
重力做功特点:与路径无关.
物体在重力场中由于在某个位置具有能量----重力势能。
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也与路径无关
类比: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位置而也会具有能量---- 电势能
重力做功引起相应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做功也会引起相应势能的变化
3.电势能是相对的,具体数值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
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 多远算“无限远” 呢? 为0,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的电势能规定为0。
4.电势能为电荷和对它作用的电场组成的系统共有。 我们说某个电荷的电势能,只是一种简略的说法。
5.电势能是标量。
Qq
6.电势能的大小:
如图,若A→B电场力所做功为WAB
动能
从做功角度研究能量是我们常用的思路,静电力做功有什 么特点呢?
重力——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
问题:静电力对电荷做功与电荷的移动路径是否有关系?
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如图所示,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 沿直线从A移动到B. (1)静电力做的功为多少? (2)若q沿折线AMB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的功为多少? (3)若q沿任意曲线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的功为多少? (4)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WAB=-ΔEp
(3)如果规定B点为零势能位置,若电荷从A移动至B静电力对电荷做功为
WAB,则电荷在A点电势能是多少?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由WAB=EpA-EpB=EpA-0得:EpA=WAB. 结论: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
力所做的功.
电场强度为E=3000N/C,AB的连线
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WG=-∆Ep
重力做功特点:与路径无关.
物体在重力场中由于在某个位置具有能量----重力势能。
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也与路径无关
类比: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位置而也会具有能量---- 电势能
重力做功引起相应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做功也会引起相应势能的变化
3.电势能是相对的,具体数值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
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 多远算“无限远” 呢? 为0,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的电势能规定为0。
4.电势能为电荷和对它作用的电场组成的系统共有。 我们说某个电荷的电势能,只是一种简略的说法。
5.电势能是标量。
6.电势能的大小:
如图,若A→B电场力所做功为WAB
动能
从做功角度研究能量是我们常用的思路,静电力做功有什 么特点呢?
重力——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
问题:静电力对电荷做功与电荷的移动路径是否有关系?
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如图所示,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 沿直线从A移动到B. (1)静电力做的功为多少? (2)若q沿折线AMB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的功为多少? (3)若q沿任意曲线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的功为多少? (4)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WAB=-ΔEp
(3)如果规定B点为零势能位置,若电荷从A移动至B静电力对电荷做功为
WAB,则电荷在A点电势能是多少?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由WAB=EpA-EpB=EpA-0得:EpA=WAB. 结论: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
力所做的功.
电场强度为E=3000N/C,AB的连线
《电势能和电势》PPT优秀课件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电势能有正负,正负表大小)
2、电势能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与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变化关系相类比
类比猜想
重力场中,重力:地球和物体之间
存在的吸引力
有重力就有重力势能Ep= mgh
Ep由物体和地面间的相对位置决定
重力做功,重力势能改变
电场中,电场力: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4)电势能的大小:
在(3)的理解上我们可以认为: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
零势能位置
把它从这点移动到______________时静电力做的功。
2、电势能
(5)电势能的特性:
相对性:与零电势能面有关
系统性:电势能是相互作用的________所共有的,或者说是电荷
电荷
电荷
及对它作用的________所共有的。
(1)电场线法: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2)场源电荷判断法:离场源正电荷越近的点,电势越高;
离场源负电荷越近的点,电势越低。
(3)电势能判断法:对于正电荷,电势能越大,所在位置的
电势越高;对于负电荷,电势能越小,所在位置的电势越高。
练习、(多选)如图所示,某区域电场左右对称分布,M、N为对称线上的
于M点电场强度,选项B错误;由Ep=qφ可知,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
在N点的电势能,选项C正确;电子从M点移到N点的过程中,受到的静电
力与移动方向相反,静电力做负功,选项D错误。
有电场力就有相应的能,叫电势能EP
EP由电荷间的相对位置决定
电场力作功,电势能改变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就减少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就减少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就增加
(电势能有正负,正负表大小)
2、电势能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与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变化关系相类比
类比猜想
重力场中,重力:地球和物体之间
存在的吸引力
有重力就有重力势能Ep= mgh
Ep由物体和地面间的相对位置决定
重力做功,重力势能改变
电场中,电场力: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4)电势能的大小:
在(3)的理解上我们可以认为: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
零势能位置
把它从这点移动到______________时静电力做的功。
2、电势能
(5)电势能的特性:
相对性:与零电势能面有关
系统性:电势能是相互作用的________所共有的,或者说是电荷
电荷
电荷
及对它作用的________所共有的。
(1)电场线法: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2)场源电荷判断法:离场源正电荷越近的点,电势越高;
离场源负电荷越近的点,电势越低。
(3)电势能判断法:对于正电荷,电势能越大,所在位置的
电势越高;对于负电荷,电势能越小,所在位置的电势越高。
练习、(多选)如图所示,某区域电场左右对称分布,M、N为对称线上的
于M点电场强度,选项B错误;由Ep=qφ可知,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
在N点的电势能,选项C正确;电子从M点移到N点的过程中,受到的静电
力与移动方向相反,静电力做负功,选项D错误。
有电场力就有相应的能,叫电势能EP
EP由电荷间的相对位置决定
电场力作功,电势能改变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就减少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就减少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就增加
电势能和电势优质获奖ppt课件
要点二 电势能 1.定义:由于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的路径 无关,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电势 能.用Ep表示,单位是J.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1)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时,电荷电势能减少;电场 力对电荷做负功时,电荷电势能增加. (2)若用WAB表示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静电 力做的功,EpA和EpB表示电荷在A点和B点的电势能,则 有WAB=EpA-EpB.
(2)根据电场线确定: 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3)根据电荷电势能的变化: ①如果在两点间移动正电荷时,电势能增加,则电势 升高;电势能减少,则电势降低. ②如果在两点间移动负电荷时,电势能增加,则电势 降低;电势能减少,则电势升高.
题型 1
电势、电势能的计算
如果把q=+1.0×10-8 C的点电荷Q从无穷 远处移到电场中的A点,需要克服电场力做功W=1.2×10 -4 J,那么:
解析:首先画一条电场线,如图所示.
在中间位置附近画一点作为M点.因为由M→N电场 力做正功,而负电荷所受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反,则可确 定N点在M点左侧.由N→P电场力做负功,即沿着电场线 移动,又因1.0×10-3 J>6.0×10-4 J,所以肯定移过了M 点,即P点位于M点右侧.这样,M、N、P三点电势的高 低关系是φN>φM>φP.
(2)电场线法: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时电势 能逐渐减小,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时电势能逐渐增大; 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时电势能逐渐增大,逆着电 场线的方向移动时电势能逐渐减小.
(3)做功判断法:无论正、负电荷,电场力做正功, 电荷的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大.
要点三 电势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 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用φ表示.
《电势能和电势》ppt.教学课件
图1
解析 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EpA=qφA=-5×10-9×15 J=-7.5×10-8 J EpB=qφB=-5×10-9×10 J=-5×10-8 J WAB=EpA-EpB=-2.5×10-8 J.
重点探究
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电势能
导学探究 1.如图2所示,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
针对训练 (多选)如图4所示,在正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依次有 A、B、C三点,分别把带电荷量为+q和-q的点电荷依次放在这三点上, 关于它们所具有的电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上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们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pA>EpB>EpC
B.放上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们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pA<EpB<EpC C.放上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们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pA>EpB>EpC
即学即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只 有 在 带 电 体 只 受 静 电 力 作 用 的 条 件 下 , 静 场线方向移动时,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 )
(3)某电场中,带电物体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EpA=5 J,在B点具有的电势
√B.电势φ >φ ,场强E <E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A B 三、天然放射现象、原子核的组成
(2) 箱子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2=ρgh2=1×103kg/m3×9. 8 N/kg×0.5 m=4900 Pa,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
√A.若把一正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则静电力对该电荷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B.若把一正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则该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功,电势能增加 C.若把一负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则静电力对该电荷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解析 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EpA=qφA=-5×10-9×15 J=-7.5×10-8 J EpB=qφB=-5×10-9×10 J=-5×10-8 J WAB=EpA-EpB=-2.5×10-8 J.
重点探究
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电势能
导学探究 1.如图2所示,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
针对训练 (多选)如图4所示,在正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依次有 A、B、C三点,分别把带电荷量为+q和-q的点电荷依次放在这三点上, 关于它们所具有的电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上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们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pA>EpB>EpC
B.放上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们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pA<EpB<EpC C.放上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们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pA>EpB>EpC
即学即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只 有 在 带 电 体 只 受 静 电 力 作 用 的 条 件 下 , 静 场线方向移动时,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 )
(3)某电场中,带电物体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EpA=5 J,在B点具有的电势
√B.电势φ >φ ,场强E <E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A B 三、天然放射现象、原子核的组成
(2) 箱子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2=ρgh2=1×103kg/m3×9. 8 N/kg×0.5 m=4900 Pa,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
√A.若把一正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则静电力对该电荷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B.若把一正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则该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功,电势能增加 C.若把一负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则静电力对该电荷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电势能和电势 ppt课件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从地面搬到楼顶,重力势能 的变化不同,但是楼顶的“高度”是一定的。
匀强电场中任取一点A,取一点B,
并规定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为0,引入 A
E
B
检验电荷置于A,其电势能为EPA。则
+
q
F
从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功为WAB=EPA。
+2C …… -1C -2C …… 2E0 …… -E0 -2E0 ……
同理,在C点的电势能为: EpC=EpA-WAC=0-WAC=1.8×10-5 J
例 将电荷量为6×10-6 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 服静电力做了3×10-5 J的功,再从B移到C,静电力做了1.2×10- 5 J的功,则: (1)电荷从A移到B,再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改变了多少? (2)如果规定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 势能分别为多少? (3)如果规定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A点和C点的电 势能分别为多少?
的功,则: (1)电荷从A移到B,再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改变了多少? (2)如果规定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势 能分别为多少? (3)如果规定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A点和C点的电势 能分别为多少?
(1)WAC=WAB+WBC=-3×10-5 J+1.2×10-5 J=-1.8×10-5 J 电势能增加了1.8×10-5 J (2)EpB=EpA-WAB=0-WAB=3×10-5 J
越低
C 电势能判断法:正电荷在电势能大的地方 电势高,负电荷在电势能小的地方电势高
课堂总结
一、静电力做功
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二、电势能
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符号EP。
匀强电场中任取一点A,取一点B,
并规定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为0,引入 A
E
B
检验电荷置于A,其电势能为EPA。则
+
q
F
从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功为WAB=EPA。
+2C …… -1C -2C …… 2E0 …… -E0 -2E0 ……
同理,在C点的电势能为: EpC=EpA-WAC=0-WAC=1.8×10-5 J
例 将电荷量为6×10-6 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 服静电力做了3×10-5 J的功,再从B移到C,静电力做了1.2×10- 5 J的功,则: (1)电荷从A移到B,再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改变了多少? (2)如果规定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 势能分别为多少? (3)如果规定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A点和C点的电 势能分别为多少?
的功,则: (1)电荷从A移到B,再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改变了多少? (2)如果规定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势 能分别为多少? (3)如果规定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为零,则该电荷在A点和C点的电势 能分别为多少?
(1)WAC=WAB+WBC=-3×10-5 J+1.2×10-5 J=-1.8×10-5 J 电势能增加了1.8×10-5 J (2)EpB=EpA-WAB=0-WAB=3×10-5 J
越低
C 电势能判断法:正电荷在电势能大的地方 电势高,负电荷在电势能小的地方电势高
课堂总结
一、静电力做功
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二、电势能
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符号EP。
《电势能和电势》PPT优质课件
E PA
4 10 5
A
V 20V
6
q
2 10
课堂训练
1.如图所示,点电荷+2Q、-Q分别置于M、N两点,O点为MN
连线的中点,点a、b在MN连线上,点c、d在MN中垂线上,
它们均关于O点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在c、d两点的加速度相同
B. a、b两点的电势相同
电势能增减的判断方法
(1)做功判断法
无论正、负电荷,只要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小;只要
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大。
(2)电场线判断法
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时,电势能逐渐减小;逆着电场线的方
向移动时,电势能逐渐增大。
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时,电势能逐渐增大;逆着电场线的方
向移动时,电势能逐渐减小。
C. 电子在c点的电势能大于d点的电势能
D. 将电子沿直线从a移到b,电子的电势能一直增大
课堂训练
解析:A.根据电场线分布的对称性可知,c、d两点的电场强度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则电场强度不同,由牛顿第二定律
可知,电子在c、d两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A不符合
题意;
B.MN间的电场线方向由M→N,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
取O点的电势能为零, 则:
EPA = q E L COSθ
E PA
ELCOS θ
q
新知探究
知识点 3 电势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之比,叫电场在
这一点的电势。用符号φ表示。
(2)公式:φ= /q.
新知探究
知识点 3 电势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势的单位是伏特,符号是V,且有1 V=1
4 10 5
A
V 20V
6
q
2 10
课堂训练
1.如图所示,点电荷+2Q、-Q分别置于M、N两点,O点为MN
连线的中点,点a、b在MN连线上,点c、d在MN中垂线上,
它们均关于O点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在c、d两点的加速度相同
B. a、b两点的电势相同
电势能增减的判断方法
(1)做功判断法
无论正、负电荷,只要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小;只要
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大。
(2)电场线判断法
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时,电势能逐渐减小;逆着电场线的方
向移动时,电势能逐渐增大。
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时,电势能逐渐增大;逆着电场线的方
向移动时,电势能逐渐减小。
C. 电子在c点的电势能大于d点的电势能
D. 将电子沿直线从a移到b,电子的电势能一直增大
课堂训练
解析:A.根据电场线分布的对称性可知,c、d两点的电场强度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则电场强度不同,由牛顿第二定律
可知,电子在c、d两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A不符合
题意;
B.MN间的电场线方向由M→N,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
取O点的电势能为零, 则:
EPA = q E L COSθ
E PA
ELCOS θ
q
新知探究
知识点 3 电势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之比,叫电场在
这一点的电势。用符号φ表示。
(2)公式:φ= /q.
新知探究
知识点 3 电势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势的单位是伏特,符号是V,且有1 V=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P、Q各带何种电荷? (1)(2)把q=10-7C的正点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多少功? (2)(3)把q从B移到C电场力做多少功? (3)(4)把q从C移到A电场力做多少功? (4)(5)q从A出发经过B和C回到A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电荷做的 总功为多少?
3.如图所示,细线一端系着一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
3.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负电 势表示该处的电势比零电势处电势低.)
思考
在上面关于电势能和电势 的讨论及插图中,我们一直把试 探电荷q当作正电荷处理.请把q 当做负电荷,重复以上讨论.其结 果与上面的结果是否一致?
练习. 如图所示,在同一条电场线上有A . B
.C 三点,将 q 6 10 6 c 的点电荷由A点移
等势面 几种典型电场的等势面:
1、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面: 以点电荷为球心的一簇球 面
等势面
2、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中 的等势面: 两簇对称曲面
等势面
3、等量同种点电荷电场中 的等势面:
两簇对称曲面
等势面
4、形状不规则的带电导 体附近的电场线及等势 面
5、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 垂直于电场线的一簇平面
等势面
如图所示,虚线a、b和c是某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
势分别为a 、b 和c ,一带正电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
如实线KLMN所示。由图可知:AC
A、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B、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c
C、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 D、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动能减少
⑴电场方向由A→B还是B→A?
⑵电荷在哪点时电势能大?大多少?
A
B
电场的力的性质我们必须用场强E来描述,那 么电场的能的性质我们又应该用什么物理量来描 述呢?能否用“电势能”呢?
电场的能的性质也是电场本身的一种属性, 它只能由场源本身所决定,而与电场中有无放入 试探电荷无关。而电势能的大小是与试探电荷的 电量q有关的(因q越大,其所受电场力就越大, 具有的做功本领大,电势能也就大),故不能用 “电势能”来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我们引入一 个新的物理量——“电势”来表示它。
EpB
+
qq
也就是说,比值EpA/q的大小与试探电荷的正负及电量 q均无关,只与电场中该点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故其可
衡量电场的性质。
三. 电势
1. 定义: 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
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2. 公式:
EP
q
3. 单位: 伏特 符号为V
1 V = 1 J/C
对电势的理解
1:电势的相对性:某点电势的大小是相对于 零点电势而言的。零电势的选择是任意的, 一般选地面和无穷远为零势能面。
7、电势能是标量
由此可见,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电势能 与重力势能都很相似,所以大家在学习电势 能过程中应该多联系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 关系帮助理解电势能。
尽管重力做功与电场力做功很相似,但还是 存在很大差异 —存在两种电荷
正电荷顺电场线移动,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负电荷顺电场线移动,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正电荷逆电场线移动,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负电荷逆电场线移动,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川人(今河北景县人)向 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创立 新儒学。
2、董仲舒的新儒学的思想内涵
#思想来源:
动到B点,电场力做什么功?做多少功?电势能 变化了多少?在将该电荷由B点移到C点,电场 力做什么功?做多少功?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A
A 5V
C
C 2V
B
B 0
等势面
地理上,等高线表示地势的高低。 在电场中常用等势面来表示电势的高低。 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
等势面
等势面的特点: 1、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在同一等势面上的任意 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2、电场线总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任意两个等势面都不会相交; 3、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
EPA W 4 10 5 J
A
EPA q
4 2
10 10
5 6
V
20V
点评:电势的确定首先要确定零电势处, 且电势可以为负.
3.电势为负数时,负号表示方向吗?
1. 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
2.与电势能的情况相似,应先确定电场 中某点的电势为零.(通常取离场源电 荷无限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加一匀强电场后可使小
球静止于图示位置,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要使电场的场强最小,该电场场强的方向怎样?大小
如何?
O
垂直悬线斜向上方
mg sin
E
q
q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古代思想 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但在秦始皇“焚 书坑儒” 的思想统治之下终于划上了句号。 秦实行暴政,民心大失,二世而亡。代秦 而起的是西汉王朝,西汉统治者又如何吸 取秦亡史训,稳固天下民心呢?
例1.右图中MN为电场中某一条电场线方 向向右,在线取两点a、b 今将一电荷+q
从a移到b则( C )
A.电场力做正功,+q的电势能增加; B.电场力做负功,+q的电势能增加; C.电场力做正功,+q的电势能减少; D.电场力做负功,+q的电势能减少。
例2:A和B为电场中某条电场线上的点,
如图:将q=4×10-9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 点需克服电场力做功5 ×10-7J,则
三. 电势 电势: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那么怎样去衡量电场的能的性质、怎样去定义“电势”呢?
如图所示,设想把一试探电荷+q 放在电场中
某处A或B。它们在电场力F的作用下均移至无
限远处。则有:WA>WB
EpA-0>EpB-0
·B
EpA EpB
·A
q
q
E
同理可知:若试探电荷为-q,也有:
p
A
正电荷q在电场 强度为E的匀强 电场中由A运动 到M电场力做功 吗?做了多少功?
A
qF
M E
W=qE·|AM|
求试探电荷+q沿直线AB移动到B时电场 力做的功:
B
E
+q
A
F
M
W F cos • AB qE • AM
B
E
+q
A
M
W qE • AM
结论: 在匀强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的功 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但与 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对于非匀强电场也适用)
d
+q
AL
E
将+q由A移
做功的过程是一个到 场B力的对过电程荷电做
能那B量 么转 电化 场的 力过 做程 功, 的功为:
过程是什么W能电转=化qEd qEl cos
为什么能呢?
将-q由A移到B的过程,电场
力对电荷做功为:
W电= qEd qEl cos
电二荷、在电电场势中能具有的与电荷位置有关的
b a MN
L
K
等势面
如图所示,三个等差等势面上有a、b、c、d四点,若 将一个正电荷由c经a移动到d电场力做正功W1,若由c 经b移动到d电场力做正功W2,则:
A.W1 W2,1 2 B.W1 W2,1 2 C.W1 W2,1 2 D.W1 W2,1 2
D
a c
b d
1 2 3
能力提升:
汉初,接秦之敝,诸 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 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 卖子,就食蜀、汉。天下 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 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 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经济残败、百废待兴
修养生息、轻徭薄赋
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西汉建立之初, 经过秦末农民战争, 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恢复元气,汉 初实行休养生息的 政策。对外与匈奴 “和亲”,对内轻 徭薄赋。
2:电势的固有性: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的大小 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放不放电荷 及放什么电荷无关。
3:电势是标量
4:计算时EP,q, 都带正负号。
1.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将怎样变化?
1. 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
2.如何确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势? (提示:类比于电势能的确定.)
1. 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
1.如图所示,a、b、c、d为某电场中的等势 面,一带正电粒子飞入电场后只在电场力作 用下沿M点到N点的虚线运动.由图可知, 四个等势面电势Ua、Ub、Uc、Ud由高到低 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带电粒子在M、N两 点中,电势能较大的是_________点.
2.图一表示等量异种电荷P和Q形成的电场内的一簇 等势面,求
黄老之学
“黄”:黄帝的学 说
内容:治身(养生)、治国。
“老”:老子的学 说
基础:早期道家理论,结合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
核心:“无为而无不为” :“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 为” 作用: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到汉武帝时期为什么汉初的 黄老之学被新儒学所取代 ?
罢
独
黜
尊
百
儒
家
术
1、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原因 (新儒学的兴起)
核心:“无为而无不为” :“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
作用:?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汉初为何以之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2、黄老之学的兴起(汉初)
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楚汉战争
汉初的经济状况
3.如图所示,细线一端系着一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
3.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负电 势表示该处的电势比零电势处电势低.)
思考
在上面关于电势能和电势 的讨论及插图中,我们一直把试 探电荷q当作正电荷处理.请把q 当做负电荷,重复以上讨论.其结 果与上面的结果是否一致?
练习. 如图所示,在同一条电场线上有A . B
.C 三点,将 q 6 10 6 c 的点电荷由A点移
等势面 几种典型电场的等势面:
1、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面: 以点电荷为球心的一簇球 面
等势面
2、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中 的等势面: 两簇对称曲面
等势面
3、等量同种点电荷电场中 的等势面:
两簇对称曲面
等势面
4、形状不规则的带电导 体附近的电场线及等势 面
5、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 垂直于电场线的一簇平面
等势面
如图所示,虚线a、b和c是某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
势分别为a 、b 和c ,一带正电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
如实线KLMN所示。由图可知:AC
A、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B、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c
C、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 D、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动能减少
⑴电场方向由A→B还是B→A?
⑵电荷在哪点时电势能大?大多少?
A
B
电场的力的性质我们必须用场强E来描述,那 么电场的能的性质我们又应该用什么物理量来描 述呢?能否用“电势能”呢?
电场的能的性质也是电场本身的一种属性, 它只能由场源本身所决定,而与电场中有无放入 试探电荷无关。而电势能的大小是与试探电荷的 电量q有关的(因q越大,其所受电场力就越大, 具有的做功本领大,电势能也就大),故不能用 “电势能”来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我们引入一 个新的物理量——“电势”来表示它。
EpB
+
也就是说,比值EpA/q的大小与试探电荷的正负及电量 q均无关,只与电场中该点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故其可
衡量电场的性质。
三. 电势
1. 定义: 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
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2. 公式:
EP
q
3. 单位: 伏特 符号为V
1 V = 1 J/C
对电势的理解
1:电势的相对性:某点电势的大小是相对于 零点电势而言的。零电势的选择是任意的, 一般选地面和无穷远为零势能面。
7、电势能是标量
由此可见,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电势能 与重力势能都很相似,所以大家在学习电势 能过程中应该多联系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 关系帮助理解电势能。
尽管重力做功与电场力做功很相似,但还是 存在很大差异 —存在两种电荷
正电荷顺电场线移动,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负电荷顺电场线移动,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正电荷逆电场线移动,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负电荷逆电场线移动,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川人(今河北景县人)向 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创立 新儒学。
2、董仲舒的新儒学的思想内涵
#思想来源:
动到B点,电场力做什么功?做多少功?电势能 变化了多少?在将该电荷由B点移到C点,电场 力做什么功?做多少功?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A
A 5V
C
C 2V
B
B 0
等势面
地理上,等高线表示地势的高低。 在电场中常用等势面来表示电势的高低。 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
等势面
等势面的特点: 1、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在同一等势面上的任意 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2、电场线总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任意两个等势面都不会相交; 3、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
EPA W 4 10 5 J
A
EPA q
4 2
10 10
5 6
V
20V
点评:电势的确定首先要确定零电势处, 且电势可以为负.
3.电势为负数时,负号表示方向吗?
1. 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
2.与电势能的情况相似,应先确定电场 中某点的电势为零.(通常取离场源电 荷无限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加一匀强电场后可使小
球静止于图示位置,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要使电场的场强最小,该电场场强的方向怎样?大小
如何?
O
垂直悬线斜向上方
mg sin
E
q
q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古代思想 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但在秦始皇“焚 书坑儒” 的思想统治之下终于划上了句号。 秦实行暴政,民心大失,二世而亡。代秦 而起的是西汉王朝,西汉统治者又如何吸 取秦亡史训,稳固天下民心呢?
例1.右图中MN为电场中某一条电场线方 向向右,在线取两点a、b 今将一电荷+q
从a移到b则( C )
A.电场力做正功,+q的电势能增加; B.电场力做负功,+q的电势能增加; C.电场力做正功,+q的电势能减少; D.电场力做负功,+q的电势能减少。
例2:A和B为电场中某条电场线上的点,
如图:将q=4×10-9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 点需克服电场力做功5 ×10-7J,则
三. 电势 电势: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那么怎样去衡量电场的能的性质、怎样去定义“电势”呢?
如图所示,设想把一试探电荷+q 放在电场中
某处A或B。它们在电场力F的作用下均移至无
限远处。则有:WA>WB
EpA-0>EpB-0
·B
EpA EpB
·A
q
q
E
同理可知:若试探电荷为-q,也有:
p
A
正电荷q在电场 强度为E的匀强 电场中由A运动 到M电场力做功 吗?做了多少功?
A
qF
M E
W=qE·|AM|
求试探电荷+q沿直线AB移动到B时电场 力做的功:
B
E
+q
A
F
M
W F cos • AB qE • AM
B
E
+q
A
M
W qE • AM
结论: 在匀强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的功 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但与 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对于非匀强电场也适用)
d
+q
AL
E
将+q由A移
做功的过程是一个到 场B力的对过电程荷电做
能那B量 么转 电化 场的 力过 做程 功, 的功为:
过程是什么W能电转=化qEd qEl cos
为什么能呢?
将-q由A移到B的过程,电场
力对电荷做功为:
W电= qEd qEl cos
电二荷、在电电场势中能具有的与电荷位置有关的
b a MN
L
K
等势面
如图所示,三个等差等势面上有a、b、c、d四点,若 将一个正电荷由c经a移动到d电场力做正功W1,若由c 经b移动到d电场力做正功W2,则:
A.W1 W2,1 2 B.W1 W2,1 2 C.W1 W2,1 2 D.W1 W2,1 2
D
a c
b d
1 2 3
能力提升:
汉初,接秦之敝,诸 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 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 卖子,就食蜀、汉。天下 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 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 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经济残败、百废待兴
修养生息、轻徭薄赋
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西汉建立之初, 经过秦末农民战争, 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恢复元气,汉 初实行休养生息的 政策。对外与匈奴 “和亲”,对内轻 徭薄赋。
2:电势的固有性: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的大小 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放不放电荷 及放什么电荷无关。
3:电势是标量
4:计算时EP,q, 都带正负号。
1.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将怎样变化?
1. 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
2.如何确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势? (提示:类比于电势能的确定.)
1. 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
1.如图所示,a、b、c、d为某电场中的等势 面,一带正电粒子飞入电场后只在电场力作 用下沿M点到N点的虚线运动.由图可知, 四个等势面电势Ua、Ub、Uc、Ud由高到低 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带电粒子在M、N两 点中,电势能较大的是_________点.
2.图一表示等量异种电荷P和Q形成的电场内的一簇 等势面,求
黄老之学
“黄”:黄帝的学 说
内容:治身(养生)、治国。
“老”:老子的学 说
基础:早期道家理论,结合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
核心:“无为而无不为” :“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 为” 作用: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到汉武帝时期为什么汉初的 黄老之学被新儒学所取代 ?
罢
独
黜
尊
百
儒
家
术
1、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原因 (新儒学的兴起)
核心:“无为而无不为” :“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
作用:?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汉初为何以之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 2、黄老之学的兴起(汉初)
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楚汉战争
汉初的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