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种智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是一种智慧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已成为一个突出的课题。可以说,在人的综合素质中,科学创造素质是决定一个人创造力的最根本的素质。当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本人从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已二十余年,也深深的感到创新的重要。下面就自己教学中的感受,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一、何谓创新

创造是指人们有目的地实现前所未有的事物的一种活动。创造是非常广泛的,它并不神秘。只要它具有开创性和新颖性。创造力是指人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主要是指能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能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性技能。就不同的人来讲,创造力有大小之分、高低之别,但绝没有有无之说。创造性思维是指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的思维活动,是人类心理的高级过程。它是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工构思,以全新的方式解决前人所未解决的问题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是独到开拓的思维活动,凡是没有有效方法可供直接利用的,不存在确定规则可以遵循的思维活动都属于此例。在创造性思维中,诸如类比、移置、组合、联想、启示、借鉴、中介、引申、简化、归纳、划分、分析、抽象、概括、沟通、扩充、模拟、变换、替代等方法,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所说的创新,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不同,一般思维是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一般的分析综合而后作出判断推理的过程。创造性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不受陈规旧习束缚,对旧有结论的否定并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判断一切问题。正是由于创造性思维的活动,马克思发现并总结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理论武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表现在:(1)思维的深刻性和概括性

即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事物变化与发展的根本原因,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它表现在教师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重新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织点。它是思维与想象、形象与抽象、发散与集中、正向与异向、多端与辩证思维的结合。在教学中,概念、原理等,往往是通过思维的概括性掌握的。

(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即教学要善于根据客观事实,独立思考,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不迷信、不轻信、不盲从,不满足现成的方法和答案,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表现出果断、怀疑、坚定、自信的品质。思维的创造性是以批判性为前提的。如果没有优秀的批判思维,照搬照抄,不求甚解,因循守旧,唯唯诺诺,就不会有创造,即便是有,那也必定是异想天开、想入非非之举。

(3)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这是指教学中要善于随机应变,依据教学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及时提出各种不同的方案和假设方法,并及时纠正自己的想法,调整原来的认识。能够周密的思考、正确的判断,在纵横交错、不断变换角度和方向中,开拓新思路,产生新见解,提高新水平,达到新境界。它表现为思维活动的速度和效度能力。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驾驶员、运动员和教师,都需要这种能力。

三、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政治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杰出人才的创造性思维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思维过程的简繁程度和思维结果的价值大小不同。政治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在他们所从事的领域内表现出的能力优于前人,称之为特殊的创造力,而多数人具有的是一般的创造力,他们在一定领域中表现的能力超于先前的自己。但这两种能力之间并无天然的鸿沟,一般的创造力积聚起来,会成为特殊的创造力。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以下几个特征:(1)想象力丰富,能独立选材。(2)能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3)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并观察敏锐。(4)思维活跃流畅,解答问题快捷,方法独到,见解卓越。(5)自主性强,自信、自重、自立,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不轻信他人。(6)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强烈的探究心。

四、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和作用

(1)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是关键,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就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知识创新能力。知识经济不是以物质产品为商品,而是

以知识的传播、增值、应用作为其商品。他的第一资源是人才的创造性智力资源。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对创造力的挖掘、训练、强化,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综合素质。

新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迫切要求中国教育模式变革转型。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以“应试教育”最为典型。它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以考试、考分为中心支配学校的一切活动,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手段和唯一标准。忽视全体学生和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技能的训练;只注重动脑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动手能力的发展;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知识的积累,强化知识的熟练程度,采取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手段,使学生被动、机械式地接受知识。这不仅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和教育方针,也扼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压抑了人才的成长,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相对欠缺,知识面狭窄。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需要

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一是要培养学生不迷信不盲从的良好品质。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代性强、针对性强,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不仅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能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要求学生大胆质疑,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坚持真理,探索真理。二是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就政治课而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不一定是人类未曾发现、未曾解决的新问题,更多的是他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或通过自己的思考掌握了即使是别人早已解决了的问题。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不满足于对知识掌握数量上的多少,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对社会上各种思潮、行为具有分析鉴别的能力,决不是墨守成规、人云亦云。三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张扬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对学生“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思维,,要扶持和鼓励。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教师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造。

(3)学生个人素质的体现

新世纪的人才素质应具备哪些特征呢?有人提出了“现代化人”的素质分析模型,对于我们思考新世纪的学生素质有一定的启发:(1)愿意接受新事物,思想上倾向于革新和变化;(2)乐于发表意见;(3)时间观念较强;(4)对人本身的能力较有信心;(5)计划性强;(6)普遍的信任感,对周围人较多的信任;(7)信奉并愿意遵循公平待人之原则;(8)对新教育感兴趣;(9)尊重他人;(10)富于进取心。也有人对强人(超群行为者)作了另一种描述,认为他们有十大特征:(1)热情;(2)适应性;(3)精力集中;(4)广集资源;(5)个人权威;(6)坚韧;(7)乐观;(8)创造性;(9)目标明确;(10)时间的有效性。其实,上述特征概括起来,不外是人才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说到底素质教育是塑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五、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因素很多,有生理遗传方面的,有传统习俗方面的,有客观环境原因,也有主观能动原因。从政治科的角度讲,最主要的因素还来自教师。第一,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深度、广度有限,有意无意地阻碍了学生开阔思路、富于联想和善于判断,而这些恰恰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第二,旧的权威式师道尊严教育的影响,使学生敬畏老师,把教师当成知识的化身和代表,学生视教师为知识的唯一源泉。以教师规定的内容来回答教师的问题,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至于自发、积极、主动求知则不多见。第三,教师对有棱角的学生不感兴趣,因为他们不大听话,爱提问题,好表现自我,钻牛角尖等等。对此,教师大都采取讽刺、挖苦、甚至刁难、打击等做法,从而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和思维的亮点。我认为,要克服上述弊端,教师首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来培养、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把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1)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一个民族如果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师要克服传统文化教育的消极影响,更新教育观念。传统的观念崇尚经验,反对创新;崇尚权威,反对怀疑;崇尚跟随,反对超越;崇尚持平,反对冒尖。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谨小慎微、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的“小绵羊”,而不会是独立自主、驰骋疆场的“千里马”。教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执著的追求,坚韧的意志,大无畏的精神和虚心好学的态度。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起源于惊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这既是一种寻根究底的求知情感,也是探索未知奥秘的钥匙,从而激发起进取的欲望。

(2)把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师要把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创新教育仍然注重知识的积累,因为积累知识是创造知识的基础,没有知识积累就没有知识创造。但它更重视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有知识不一定有能力,但有能力必然拥有知识。科学的方法是实现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桥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