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国家司法考试原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国家司法考试原题及答案(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f8bba6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1.png)
2020年国家司法考试原题及答案(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属于刑事案件的侦查机关?A. 公安机关B. 检察机关C. 审判机关D. 司法行政机关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2. 下列哪些属于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A. 律师B.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C. 代理人D. 证人答案:AB三、判断题3.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的责任是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其合法权益。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4. 请简述刑事诉讼中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四个阶段的顺序。
答案:侦查阶段 -> 起诉阶段 -> 审判阶段 -> 执行阶段五、案例分析题5. 甲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抓获,并移送检察机关起诉。
请分析甲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甲在刑事诉讼中享有辩护权、申请回避权、上诉权等权利,同时有配合调查、如实供述罪行等义务。
六、论述题6. 请论述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治国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等。
七、材料分析题7.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20年1月,李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过侦查,公安机关认为李某构成犯罪,移送检察机关起诉。
检察机关审查后,认为证据不足,决定不起诉。
问题:请分析此案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李某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在此案中,公安机关负责侦查阶段,收集证据并抓获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负责起诉阶段,对案件进行审查,认为证据不足可以不起诉;李某作为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辩护权、申请回避权等权利,同时有配合调查、如实供述罪行等义务。
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ff2a2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c.png)
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单选题】关于法律关系,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B. 法律关系是根据道德规范产生的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C. 法律关系是根据社会规范产生的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D. 法律关系是根据个人意愿产生的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答案:A解析: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得以实现的形式,是社会内容和法的形式的统一。
2.【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法律事实?A. 签订合同B. 发生交通事故C. 履行合同D. 一个人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答案:ABCD解析: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
选项A、B、C、D均属于法律事实。
二、简答题1. 请简述法律关系的定义及其特征。
答案: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1)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得以实现的形式,是社会内容和法的形式的统一。
(2)法律关系是法律事实产生的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3)法律关系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具有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三、案例分析题1. 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甲将其房屋出售给乙,乙支付房价款。
合同签订后,甲将房屋交付给乙,乙未支付房价款。
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合同法,乙有哪些权利和义务?(2)根据合同法,甲有哪些权利和义务?(3)如果乙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房价款,甲有哪些救济途径?答案:(1)根据合同法,乙的权利包括:获得房屋的所有权、按照合同约定要求甲交付房屋。
乙的义务包括:支付房价款、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2)根据合同法,甲的权利包括:要求乙支付房价款、要求乙履行合同义务。
甲的义务包括:交付房屋、履行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
(3)如果乙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房价款,甲的救济途径包括:要求乙支付房价款、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解除合同并要求乙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
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62e24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c.png)
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答案解析根据题目要求,本文档将为您提供2020年司法考试卷一的真题及答案解析。
题目一题目: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故意伤害罪?A. 捅伤他人致其重伤B. 轻微碰撞导致他人受伤C. 无意中打破他人骨折D. 无意中使他人受到轻微伤害答案解析: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对他人身体造成伤害的行为。
根据题目中的选项,只有选项A中的行为是故意的,因为“捅伤他人致其重伤”明显是有意的行为。
选项B、C和D中的行为都是无意的或轻微的,不符合故意伤害罪的要求。
因此,正确答案为A。
题目二题目: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 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B. 拒不配合调查并故意隐瞒罪行C. 直接承认罪行但拒绝提供更多证据D. 向被害人道歉并赔偿其损失答案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之一。
选项A中的行为符合这个要求,因为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表明了对犯罪行为的认识和悔罪态度。
选项B中的行为是拒不配合调查并故意隐瞒罪行,这种行为通常会被认为是对司法机关的抗拒,不符合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要求。
选项C中的行为是直接承认罪行但拒绝提供更多证据,这种行为虽然表明了对犯罪行为的认识,但未提供更多证据可能使得案件的审理受到影响,不符合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要求。
选项D中的行为是向被害人道歉并赔偿其损失,这种行为可能会在量刑阶段考虑到,但并不属于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之一。
因此,正确答案为A。
以上是2020年司法考试卷一的真题及答案解析。
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2020年司法考试全真真题解析(卷一)
![2020年司法考试全真真题解析(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eb1633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4.png)
2020年司法考试全真真题解析(卷一)一、题目一解析本题为2020年司法考试卷一中的第一题。
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案例,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1.1 案例分析案例中描述了一起民事纠纷案件,涉及两个私人间的合同纠纷。
根据案件描述,甲方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未履行合同义务,乙方因此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已支付的款项。
1.2 法律问题根据案情,本案涉及以下法律问题:1. 是否构成合同违约行为?2. 甲方是否应当返还已支付的款项?3. 乙方是否有权要求解除合同?1.3 解决方法针对以上法律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解决方法:1.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合同条款,确定甲方是否未履行合同义务。
如果确实存在违约行为,可以考虑采取法律救济措施,如要求甲方履行合同或索赔赔偿。
2. 针对第二个问题,如果甲方确实未履行合同义务,乙方有权要求返还已支付的款项。
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来实现返还款项的目的。
3. 针对第三个问题,乙方如果认为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在解除合同时,需要考虑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和程序,并确保解除合同的合法性。
以上是对2020年司法考试卷一中第一题的解析和解决方法。
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二、题目二解析本题为2020年司法考试卷一中的第二题。
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法律条文,解释其中的法律概念和规定。
2.1 法律概念解释根据题目给出的法律条文,我们可以对其中的法律概念进行解释:1. 民事责任:指因违反民事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包括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2. 过错责任: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因过错行为导致他人权益受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无过错责任: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因客观原因导致他人权益受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强制责任: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法律对特定行为主体规定了必须承担责任的一种责任形式。
2.2 法律规定解释根据给定的法律条文,我们可以解释其中的法律规定:1. 根据《合同法》,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对违约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其答案
![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59424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c.png)
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其答案一、选择题1. 关于法律规则的分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 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C. 任意性规则和强行性规则D. 综合性规则和单一性规则答案:B2.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法律原则?A. 法律规则的具体内容B. 法律规则的推论依据C. 法律规则的制定依据D. 法律规则的灵活运用答案:B3. 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法律解释仅限于法律条文的含义B. 法律解释仅限于法律实施过程中C. 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相互独立D. 法律解释应当遵循合法性、合理性和合目的性原则答案:D4. 下列关于司法审查的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司法审查仅限于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B. 司法审查仅限于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审查C. 司法审查不受行政诉讼管辖范围的限制D. 司法审查应当以法律规范为依据答案:A5. 下列关于合同法的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合同的成立以意思表示一致为要件B. 合同的生效以双方当事人具有行为能力为要件C. 合同的履行以合同标的的实际交付为要件D. 合同的解除以一方当事人严重违约为要件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述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
答案: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概念内涵不同:法律规则是具体规定法律关系、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的规范,而法律原则是指导法律制定和适用的基本观念和价值取向。
(2)适用范围不同:法律规则具有明确性和具体性,适用于特定的法律事实;法律原则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适用于广泛的法律事实。
(3)作用机制不同:法律规则通过具体规定法律关系、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来实现法律目的;法律原则通过指导法律制定和适用来保障法律目的的实现。
(4)形成过程不同:法律规则的形成通常经过立法程序,具有较高的明确性和稳定性;法律原则的形成则涉及立法、司法和执法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2. 请简述法律解释的合法性原则。
2020年司法考试1卷《法理学》精选试题1完整篇.doc
![2020年司法考试1卷《法理学》精选试题1完整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d6a2f7755901020207409cbc.png)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精选试题1D)。
A.侦查监督B.工作监督C.舆论监督D.群众监督3、关于守法,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广义的守法,就是法的实施B.守法包括对行政规章的遵守C.根据授权性法律规范积极主动地行使权利、实施法律是一种守法行为D.守法主体在本义上仅指公民4、不属于当代中国守法的范围的是(D)。
A.地方性法规B.法院的裁定书C.特别行政区的法律D.习惯5、法的实施的最终保障手段是(C)。
A.道德观念B.守法意识C.国家强制力D.社会监督6、下列不属于执法活动的是(B)。
A.工商局给某企业颁发营业执照B.人民法院对王某的盗窃一案进行审理C.县物价局进行物价大检查D.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7、狭义的法的执行是指国家(A)。
A.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B.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C.权力机关的执法活动D.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8、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并不意味着不受(D)的监督A.党员B.妇联C.消费者协会D.权力机关9、按照狭义的解释,下列哪一种行为属于司法活动?(C)A.某人认为自己未达到法定婚龄而拒绝同女友结婚B.海关工作人员认为某人有走私嫌疑而查办该案件C.检察机关根据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D.审判员办案途中发现两个人口角,而依事实和法律对其进行劝解10、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B)。
A.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B.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18周岁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D.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司法考试题库司法考试辅导司考一卷资料司考二卷资料司考三卷资料司考四卷资料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精选试题2D)。
A.欧洲封建割据时期作为一象征的教会法B.在欧洲大陆通行的罗马法C.英格兰各地的习惯法D.适用于英格兰全境的法律2、有选择地借鉴吸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的方法,在法学上一般称为(B)。
A.法的全球化B.法的移植C.法的现代化D.法的国际化3、法的继承是指(C)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和继受。
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答案全解
![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答案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1695527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f.png)
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答案全解一、选择题1. 关于法律规则的分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 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C. 任意性规则和强行性规则D. 综合性规则和单一性规则【答案】B解析:法律规则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规则的内容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按照规则的内容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选项A、C、D的分类均不正确。
因此,选项B正确。
2.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法律原则?A. 法律规则B. 法律概念C. 法律原则D. 法律规范【答案】C解析:法律原则是法律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指导性的基本观念和准则。
选项A、B、D均不属于法律原则。
因此,选项C正确。
3. 关于法律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是同一概念B. 法律解释权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C. 法律解释应当遵循文义解释、目的解释和体系解释的顺序D. 地方性法规可以对法律进行解释【答案】C解析: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文本的含义、内容和适用范围进行阐明和解释的活动。
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不是同一概念,选项A错误。
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解释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选项B错误。
地方性法规无权对法律进行解释,选项D错误。
法律解释应当遵循文义解释、目的解释和体系解释的顺序,选项C正确。
4. 甲公司因乙公司违约而遭受损失,欲向乙公司主张权利。
关于甲公司的权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请求权B. 形成权C. 抗辩权D. 执行力【答案】A解析: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要求他人为特定行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
甲公司向乙公司主张权利,属于请求权,选项A正确。
形成权是指权利人单方面意思表示即可产生、变更或消灭法律关系的权利,选项B错误。
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专题训练与答案解析(1)
![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专题训练与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54bd2febb14e852458fb57ab.png)
2020年司法考试答案解析(卷一)
![2020年司法考试答案解析(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fef29fc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9.png)
2020年司法考试答案解析(卷一)一、刑法1. 罪名成立的要件是什么?罪名成立的要件包括两个方面: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
- 客观方面要件: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
犯罪行为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犯罪结果是指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后果或危险行为。
- 主观方面要件:犯罪主体的犯罪故意或过失。
犯罪故意是指犯罪主体明知或应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犯罪结果,但仍然坚持实施;犯罪过失是指犯罪主体由于疏忽、粗心等原因造成了犯罪结果。
只有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要件同时满足时,罪名才成立。
2.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是什么?正当防卫是指在面临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而采取的合法防卫行为。
根据刑法规定,正当防卫必须满足以下要件:- 非法侵害存在:必须存在非法的、正在进行的侵害行为。
- 防卫必要性:必须是为了排除非法侵害,合理地采取的防卫行为。
- 防卫限度:防卫行为的措施必须在必要的限度内,不得超过应当采取的限度。
只有当正当防卫的要件齐全时,才能认定为合法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
3.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有什么区别?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刑法中的两种基本形态。
- 故意犯罪:犯罪主体明知或应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犯罪结果,但仍然坚持实施。
故意犯罪包括故意犯罪和故意犯罪未遂。
- 过失犯罪:犯罪主体由于疏忽、粗心等原因造成了犯罪结果。
过失犯罪包括过失犯罪和过失犯罪未遂。
区别主要体现在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程度上。
故意犯罪要求主观故意明确,而过失犯罪则是主观故意不明确。
4.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盗窃罪是刑法中的一种财产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犯罪客体:盗窃罪的客体是指可动产物。
这些物品必须具有物权关系,可以被占有和转让。
- 犯罪主体:盗窃罪的犯罪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公民。
- 犯罪行为:盗窃罪的犯罪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将他人可动产物占为己有的行为。
- 犯罪构成: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是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事实行为。
2020司法考试卷一的真题和答案详解
![2020司法考试卷一的真题和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ad2299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c.png)
2020司法考试卷一的真题和答案详解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根据《立法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A. 北京市政府B.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C. 天津市人民政府D. 天津市人大答案:B解析:《立法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北京市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无权制定地方性法规。
2. 甲公司将其拥有的某项专利权转让给乙公司,乙公司支付了专利权转让费。
关于该专利权的转让,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应当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B. 应当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审批C. 专利权转让自合同签订之日起生效D. 应当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答案:A解析:《专利法》第10条规定,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
专利权转让不需要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批,只需要进行登记和备案,因此选项B和D错误。
3. 下列哪一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A. 甲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作品B. 乙为学校教学需要,复制少量著作权人的作品C. 丙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时,复制图书中的部分内容D. 丁将购买的正版CD转换为数字格式供自己欣赏答案:A解析:《著作权法》第48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包括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利用作品。
因此,选项A正确。
选项B、C、D都属于合理使用或者法定许可的情形,不构成侵权。
二、简答题1. 简述《立法法》中规定的不予制定法律的情况。
答案:《立法法》第9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国家主权的事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民事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诉讼和仲裁制度;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https://img.taocdn.com/s3/m/112d42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0.png)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特殊主观方的是()。
A. 故意B. 过失C. 故意和过失D. 直接故意正确答案:D2.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A. 客观要件B. 主观要件C. 结果要件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3. 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的行为客观上要求()。
A. 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B. 限制对方的人身自由C. 违背法定程序D. 惩罚犯罪分子正确答案:B4.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客观要件包括()。
A.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B. 未经许可C. 惩罚犯罪分子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5. 犯罪的刑罚种类包括()。
A. 主刑B. 附加刑C. 剥夺政治权利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两种不同的主观故意形态。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犯罪性质,但仍然故意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
而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由于疏忽、粗心或疏于管理等原因,未能采取必要的注意措施,致使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
2. 简述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包括: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和未经许可。
主观要件是犯罪人的故意,即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非法的,并有意实施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
3. 什么是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体指的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即犯罪人。
犯罪人可以是自然人或者法人,只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能成为犯罪主体。
4. 简述犯罪的刑罚种类。
犯罪的刑罚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是对犯罪人直接施加的刑罚,如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死刑等。
附加刑是在主刑之外对犯罪人的其他权利进行限制或剥夺,如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等。
5. 简述犯罪的构成要件。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是指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行为和客观结果。
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主观故意或过失。
2020司法考试卷一的真题和答案详解
![2020司法考试卷一的真题和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4ec2c2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3.png)
2020司法考试卷一的真题和答案详解本文档将对2020年司法考试卷一的真题进行详解和答案解析。
第一题题目:请简要阐述我国刑法中的过失犯与故意犯的区别。
答案:过失犯与故意犯是刑法中两种不同的犯罪形态。
过失犯是指犯罪人由于疏忽、轻信、不负责任或不具备应有的专业技能,致使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
故意犯则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种后果,并有意为之的犯罪行为。
过失犯与故意犯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人的主观故意程度不同,过失犯是无意识的,而故意犯是有意识的。
第二题题目:请分析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在现行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合法行为。
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法防卫的条件、合法防卫的限度和正当防卫的效果。
合法防卫的条件包括被侵害的权益必须是合法的、非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采取的防卫行为必须是必要的等。
合法防卫的限度是指在必要的范围内进行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正当防卫的效果是指对于采取正当防卫行为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第三题题目:请简述我国刑法中的减刑、假释和暂时出所的基本情况。
答案:减刑、假释和暂时出所是我国刑法中的三种刑罚执行方式。
减刑是指对已经判决的刑罚进行减轻的一种方式,根据犯罪人在服刑期间表现的情况,可以减少刑期。
假释是指对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期满前提前解除刑罚或者将剩余刑期免予执行的一种方式。
暂时出所是指对处于刑罚执行阶段的罪犯,因特殊情况暂时离开监狱,但仍然受到监管的一种方式。
这三种刑罚执行方式在我国刑法中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和程序。
以上是对2020年司法考试卷一的真题和答案的详解。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0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试题及答案2完整篇.doc
![2020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试题及答案2完整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92f317f577232f60dccca13a.png)
2018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二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动力包括(BCD)A.党的领导B.市场经济C.民主政治D.民众的法治需求3、下列属于公法范畴的是(AC)A.行政法B.婚姻法C.刑法D.公司法4、下列属于民商法法律部门的子部门的是(ABC)A.合同法B.商标法C.继承法D.反不正当竞争法5、下列属于法律部门划分原则的是(ACD)A.整体性原则B.比例原则C.均衡原则D.兼顾新法原则6、下列属于民商法的调整特点的有(ABCD)A.平等B.自愿C.等价有偿D.合意7、下列法律部门中没有以一部法典作为轴心法律规范的是(AC)A.行政法法律部门B.刑法法律部门C.经济法法律部门D.诉讼法法律部门8、下列属于权利要素的有(ABCD)A.资格B.主张C.利益D.可能9、下列属于权利和义务的特征的是(ABD)A.法律性B.明确性C.绝对性D.工具性10、下列权利属于基本权利的的是(AB)A.言论自由B.选举权C.名誉权D.知识产权11、下列属于公法责任的有(ACD)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诉讼责任12、下列属于制裁的是(ABD)A.罚款B.行政拘留C.国家赔偿D.有期徒刑13、下列属于现代法律价值观的是(ACD)A.法律至上B.三权分立C.法律统一D.法律独立14、法制现代化的静态目标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现代化(ABCD)A.法律制度B.法律规范C.法律组织机构D.法律设施15、以下属于法制现代化的动态目标的有(ABD)A.贯彻法治原则B.确立现代法律价值观C.完善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D.法律心理、观念和思想的现代化16、我国法制建设方针和要求是(ABCD)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17、村民于晓玲想到山上砍一棵树,父亲劝阻她说,砍树要经有关部门批准,否则违反《森林法》,于晓玲听从父亲的劝告没有砍树。
此案例中反映出法具有哪些(AC)功能。
A.指引功能B.评价功能C.教育功能D.强制功能18、学者们认为,法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
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其答案
![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081b7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0.png)
2020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其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的是()A.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B. 三年以下拘役C. 三年以下简易刑D. 三年以下管制答案:A2. 以下不属于公民权利的是()A. 人身自由B.C. 财产权D. 选举权答案:C3. 依法成立的公司,独立承担债务,不得使用其股东的财产进行偿还,这体现了()A. 个别责任原则B. 公司独立原则C. 公司债务优先偿付原则D. 公司财产独立原则答案:D二、判断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国刑法的基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答案:对2. 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权仅限于第一审案件。
()答案:错三、简答题1. 银行为了保护客户存款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银行采取了以下措施来保护客户存款安全:- 采用密码、指纹识别等技术手段来保护客户账户的安全;- 设置多重验证机制,确保客户身份的真实性;- 加强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阻止异常交易;-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防止客户个人信息泄露。
2. 公司独立原则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具体体现是什么?答案:公司独立原则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具体体现包括:- 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独立承担债务,不得使用股东的财产进行偿还;- 公司的财产与股东的个人财产相互独立,公司财产不属于股东的个人财产;- 公司享有独立的经营权利和利润分配权利,股东不能直接干预和支配公司的经营活动。
四、论述题请简要论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和重要价值。
答案: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我国宪法的根本原则;-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宪法的核心原则;- 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的重要价值包括:- 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以上是2020年司法考试卷一的真题及其答案。
2020年国家司法考试1卷法理学试题及答案(1)完整篇.doc
![2020年国家司法考试1卷法理学试题及答案(1)完整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ead01b975a8102d277a22f5e.png)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多选题]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动力包括(BCD)A.党的领导B.市场经济C.民主政治D.民众的法治需求3[多选题]下列属于公法范畴的是(AC)A.行政法B.婚姻法C.刑法D.公司法4[多选题]下列属于民商法法律部门的子部门的是(ABC)A.合同法B.商标法C.继承法D.反不正当竞争法5[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部门划分原则的是(ACD)A.整体性原则B.比例原则C.均衡原则D.兼顾新法原则6[多选题]下列属于民商法的调整特点的有(ABCD)A.平等B.自愿C.等价有偿D.合意7[多选题]下列法律部门中没有以一部法典作为轴心法律规范的是(AC)A.行政法法律部门B.刑法法律部门C.经济法法律部门D.诉讼法法律部门8[多选题]下列属于权利要素的有(ABCD)A.资格B.主张C.利益D.可能9[多选题]下列属于权利和义务的特征的是(ABD)A.法律性B.明确性C.绝对性D.工具性10[多选题]下列权利属于基本权利的的是(AB)A.言论自由B.选举权C.名誉权D.知识产权司法考试题库司法考试辅导司考一卷资料司考二卷资料司考三卷资料司考四卷资料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二)(1)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2)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
行为模式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
根据行为要求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种:(1)可为模式;(2)应为模式;(3)勿为模式。
它们的内容是任何法律规则的核心部分。
故D选项正确。
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
根据人们对行为模式所作出的实际行为的不同,法律后果又分为两种:(1)合法后果,又称肯定式的法律后果。
(2)违法后果,又称否定式的法律后果。
据此,这一法律规范三要素齐全,故A选项错误,当选。
2020年司法考试卷一:解析真题及答案
![2020年司法考试卷一:解析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9262b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3.png)
2020年司法考试卷一:解析真题及答案
本文将对2020年司法考试卷一的真题及答案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刑法
题目一
题目描述:某人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该判决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答案:该判决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刑法第XXX条,盗窃罪属于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应当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
题目二
题目描述:在紧急情况下,某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使用了暴力手段,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答案:该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根据刑法第XXX条,当个人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使用必要的暴力手段时,属于正当防卫。
第二部分:民法
题目一
题目描述:某人购买了一辆二手车,在交易后不久发现车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是否可以要求退货?
答案:可以要求退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XXX条,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发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可以要求退货。
题目二
题目描述:甲方和乙方签订了合同,但乙方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甲方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答案: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XXX条,当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且给对方造成了重大损失或者丧失了履行合同目的的可能性时,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以上是对2020年司法考试卷一的部分题目及答案的解析,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请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理论学习和实际案例分析,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2020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卷一)
![2020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53e370c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c.png)
2020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卷一)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A. 宗教自由B.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C.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主观方面B. 客观方面C. 犯罪主体D. 犯罪客体答案:D3. 关于合同法,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合同的成立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B. 合同的成立需要第三方同意C. 合同的成立不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D. 合同的成立需要单方意思表示答案:A二、判断题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答案:正确2. 在我国,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不能同时追究。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人权内容。
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人权内容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宗教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通信自由和秘密权等。
2. 请简述合同法中的履行原则。
答案:合同法中的履行原则包括:全面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保护原则和合同自由原则。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一: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甲将其房屋卖给乙,乙支付房价款。
合同签订后,甲反悔,拒绝交付房屋。
乙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1. 请分析甲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2. 乙有权要求甲承担哪些违约责任?答案:1. 甲的行为构成违约。
2. 乙有权要求甲承担房价款返还、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案例二: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约定甲将其车辆租给乙使用,乙支付租金。
合同签订后,乙将车辆借给丙使用,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甲车辆损坏。
1. 请分析乙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2. 甲有权要求乙承担哪些违约责任?答案:1. 乙的行为构成违约。
2. 甲有权要求乙承担车辆维修费用、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法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法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3d36d8b4b90d6c85ec3ac6a8.png)
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法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
A.治安管理处罚条例B.委任令C.逮捕证D.判决书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7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的,参照买卖合同的规则。
”该规定属于( )。
A.确定性规则B.准用性规则C.委托性规则D.授权性规则3.关于法律的起源与演进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B.法律的形成过程是法律日益脱离宗教、道德规范而成为独立的、专门的社会规范的过程C.社会公共事务的简化和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也是促进法律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D.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这些因素又是在政治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的4.关于法律起源一般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无强制性规范的调整发展为有强制性规范的调整B.由个别调整逐渐发展为规范性调整C.由原始社会的习惯发展为习惯法再发展为判例法D.由公法为主发展为公法和私法并重5.关于法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治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B.法律比法治更强调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至上、权利保障的内涵C.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D.实行法治表明公民的一切权利都由法律加以保障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归责原则中的“责任法定”要求的是( )。
A.法律责任应当由法律规范事先规定B.排除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C.任何责任主体都有权拒绝承担法律明文规定以外的责任D.排除对行为人的既往追溯7.按照我国宪法和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权解释的是( )。
A.最高人民法院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B.国务院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C.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D.法律专家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8.“甲规则适用于乙案件,丙案件在实质上与乙案件相似,因此甲规则也适用于丙案件”,是对下列哪种推理形式的表述? ( )A.演绎推理B.辩证推理C.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9.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不诉免责( )。
2020年司法考试原题答案详解(卷一)
![2020年司法考试原题答案详解(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c7cbc52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a.png)
2020年司法考试原题答案详解(卷一)第一题题目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对合同当事人的行为意思表示的一种认定,下列哪个行为能够构成意思表示?A. 口头表示B. 书面表示C. 默示表示D. 上述所有行为均能构成意思表示答案及详解D. 上述所有行为均能构成意思表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指当事人通过口头、书面或默示的方式,表达与订立合同有关的意愿。
因此,无论是口头表示、书面表示还是默示表示,都能够构成意思表示。
第二题题目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下的民事诉讼,不适用简易程序?A. 争议金额较大B. 案件事实复杂C. 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和证据没有争议D. 案件涉及重大公益诉讼答案及详解D. 案件涉及重大公益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简易程序适用于争议金额较小、案件事实较清楚、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和证据没有争议的民事诉讼。
而涉及重大公益诉讼的案件通常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和复杂性,因此不适用简易程序。
第三题题目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下的刑事诉讼,不适用简易程序?A. 案件罪名轻微B. 案件事实清楚C. 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和证据没有争议D. 案件涉及死刑答案及详解D. 案件涉及死刑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简易程序适用于案件罪名轻微、案件事实清楚、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和证据没有争议的刑事诉讼。
然而,涉及死刑的案件属于严重刑事案件,其复杂性和社会影响较大,因此不适用简易程序。
第四题题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个权利被视为公民的基本权利?A. 结社自由B. 出版自由C. 私人财产权D. 宗教自由答案及详解C. 私人财产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私人财产权被视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结社自由、出版自由和宗教自由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在宪法中没有被明确列举为基本权利,因此选项A、B和D都不正确。
第五题题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下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A. 一时冲动致人死亡B. 故意施用致人死亡的毒品C. 故意殴打致人死亡D. 故意驾驶机动车致人死亡答案及详解A. 一时冲动致人死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2020年司法考试原题答案详解(卷一)
![2020年司法考试原题答案详解(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a0619e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e.png)
2020年司法考试原题答案详解(卷一) 2020年司法考试原题答案详解(卷一)一、选择题1. 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多少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A. 1年B. 2年C. 3年D. 4年答案:B解析:根据《民法典》第20条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2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2. 下列关于合同履行的规定,哪一项是正确的?A. 当事人可以约定附条件的合同,但不得约定附期限的合同B. 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C. 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但不得约定定金D.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继续履行,但应当支付违约金答案:B解析:根据《民法典》第56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
二、判断题1. 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后因政策调整,房价上涨。
甲想解除合同,乙不同意。
此时,甲可以请求法院变更合同内容,按照新的房价履行合同。
答案:错误解析:根据《民法典》第53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继续履行,但应当支付违约金。
本题中,甲不能仅因房价上涨而要求变更合同内容,应按照原合同履行。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共同诉讼和必要共同诉讼的区别。
答案: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可以合并审理的诉讼。
共同诉讼分为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
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共同的,必须合并审理的共同诉讼。
例如,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债务等。
普通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可以合并审理的共同诉讼。
例如,多个债权人起诉一个债务人、多个侵权行为人等。
四、案例分析题1. 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甲向乙交付了一批货物,乙未支付货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
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
【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
【答案】ABCD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
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
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
学
生甲的论点是:①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
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
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
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
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
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
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
【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
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5[单选题]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
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
【答案】B
【解析】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
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法律行为是意志行为,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的表现。
题中魏明与桂敏登记结婚的行为引起婚姻关系的产生,是一种法律行为。
6[单选题]“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这段话是由谁阐述的?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亚里士多德
【答案】D
【解析】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是最早论述法治问题的先哲。
7[多选题]下列关于法律规范冲突的处理,不符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是?
A.同一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B.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规定
C.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D.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答案】ABC
【解析】《立法法》第83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
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
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
用新的规定。
”《立法法》第86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
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一)同一机
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
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
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
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三)部门规章
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
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
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可见,同一
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发生冲突时,不能一概依
据新的一般规定处理,而要由制定机关作出裁决,而裁决结果可能
是适用新的一般规定也可能是适用旧的特殊规定。
故A选项错误,
当选。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
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
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可见,并不是
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便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规定,还需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故B选项错误,当选。
C选项
应由国务院裁决。
故C选项错误,当选。
D选项符合《立法法》的
规定。
题干要求选非,ABC应入选。
8[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
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
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不负刑事责任。
”该条款的内容属于哪种规范?
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命令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答案】A
【解析】按照法律规范的内容,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授权性规范具有指标法律关系主体可以选择为或
不为一定行为或要求别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规范。
授权规范是关
于主体权利的规定。
义务性规范包括命令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命令
性规范是要求法律关系主体应当从事一定行为的规范,即规定必须
为一定行为的义务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是规定法律关系主体不应当
从事一定行为的规范,即规定必须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性规定。
9[多选题]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法律关系范畴?
A.限制行为能力人之间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
B.奴隶主对奴隶之占有使用关系
C.政党社团章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D.无效的合同关系
【答案】BCD
【解析】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合法的社会关系。
某些领域的社会关系是法律所调整的,有些不恪地法律调整或法律
不宜调整的,如政党社团的内部关系。
法律关系是合法的社会关系,无效的合同关系不是法律关系,奴隶在奴隶社会是法律关系的客体,因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使用关系,不属于法律关系。
10[多选题]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之所以不能称为“法”,原因在于哪些方面?
A.它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浑然一体
B.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它不是用语言或文字表述的
D.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监狱等机关来保证实施的
【答案】BD
【解析】法的外部特征是:(1)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的社会规范。
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不能称为法的原因是氏族习惯不具备法的特征。
A、C项是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11[多选题]法的实现的评价标准具有复杂性。
下列社会事态中,哪些可以作为法的实现的评价标准?
A.刑事案件的发案率
B.普通公民对法律的了解程度
C.社会大众对社会生活中安全、秩序、自由等法的价值的切身感受
D.有关法律活动的成本收益的比率
【答案】ABCD
【解析】《法理学·宪法》教材第53页:法的实现的评价标准有:(1)人们按法定的行为模式行为的程度,是否能按授权性规定行使权利,按义务性规范履行义务;(2)刑事案件发案、案件种类、破案率及犯罪分子的制裁情况;(3)各类合同的履行率和违约率等数字统计;(4)公民和公职人员对法律的了解程度;(5)与其他因家或地区法律实施情况进行可比性研究;(6)社会公众对法的价值的切身感
受;(7)法的社会功能和目的是否有效实现及其程度;(8)有关法律活动的成本与收益的比率。
因此选ABC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