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削切削用量选取参考表
切削用量及选择

精选版课件ppt
14
3、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
(3) 进给量f与刀具耐用度的关系
当增大进给量后,切屑厚度增大,由切屑带着走的热量增 多,同时切屑与前刀面的接触长度增加,散热面积增大。 通过测试得知,切削温度随进给量的增加而升高,但温度 的升高幅度不及切削速度显著。
(4 )背吃刀量ap与刀具耐用度的关系
下课件ppt
33
4.分段切削背吃刀量
如果牙型较深,螺距较大,可分几次进给。每次进给 背吃刀量用螺纹深度减精加工背吃刀量所得的差按递减规 律分配。
螺纹分段切削示意图
常用螺纹切削进给次数与背吃刀量可参考表3-7~表3-9
精选版课件ppt
34
总结
1. 切削用量确定的步骤
背吃刀量的选择 →进给量的选择→切削速度的确定→校验 2. 提高切削用量的途径
13
3、 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 (1)刀具耐用度 所谓刀具耐用度,是指一把新刀从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 达到磨损标准为止,在这期间所使用的总的切削时间, 用T表示。
(2) 切削速度vc与刀具耐用度的关系
切削速度是影响刀具耐用度的主要因素,其原因是当提高 切削速度时,单位时间的金属去除率会成正比例增加,刀 具与工件间的摩擦加剧,消耗于金属变形和摩擦的无用功 增加,因而产生过多的热量。因此,提高切削速度的结果 是:摩擦热大量的积聚在切屑底层而来不及传导出去,从 而使切削温度急剧升高,使刀具的耐用度大大降低。
精选版课件ppt
16
切削用量的选择:基本原则
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 其次要在机床动力和刚度允许的范围内,同时又满足已加 工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的情况下,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 最后利用《切削用量手册》选取或用公式计算确定最佳切 削速度。
机械加工切削全参数推荐表

常用材料机械加工切削参数推荐表共 26 页2015年9月目录1 切削用量选定原则 (3)2 车削加工切削参数推荐表 (3)2.1 车削要素 (3)2.2 车削参数 (3)3 铣削加工切削参数推荐表 (11)3。
1 铣削要素 (11)3.2 铣削参数 (11)4 磨削加工切削参数推荐表 (20)4.1 磨削要素 (20)4。
2 平面磨削 (20)4。
3 外圆磨削 (21)4。
4 内圆磨削 (22)1 切削用量选定原则选择机械加工切削用量就是指具体确定切削工序的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及刀具耐用度。
选择切削用量时,要综合考虑生产率、加工质量和加工成本.从切削加工生产率考虑: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中任何一个参数增加一倍,都可提高生产率一倍。
从刀具耐用度考虑:应首先采用最大的切削深度,再选用大的进给量,然后根据确定的刀具耐用度选择切削速度。
从加工质量考虑:精加工时,采用较小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
2 车削加工切削参数推荐表2。
1 车削要素切削速度v:工件旋转的线速度,单位为m/min。
进给量f:工件每旋转一周,工件与刀具相对位移量,单位为mm/r。
切削深度a p:垂直于进给运动方向测量的切削层横截面尺寸,单位为mm。
Ra :以轮廓算术平均偏差评定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单位为μm.d w :工件直径,单位为mm.切削速度与转速关系:m/minr/minv:切削速度,工件旋转的线速度,单位为m/min。
n:工件的转速,单位为r/min。
d:工件观察点直径,单位为mm。
2.2 车削参数45钢热轧状态(硬度:187HB)外圆车削45钢热轧状态(硬度:187HB)内圆车削45钢调质状态(硬度:28~32HRC)外圆车削45钢调质状态(硬度:28~32HRC)内圆车削40Cr钢热轧状态(硬度:212HB)外圆车削40Cr钢热轧状态(硬度:212HB)内圆车削40Cr钢调质状态(硬度:28~32HRC)外圆车削40Cr钢调质状态(硬度:28~32HRC)内圆车削H62硬化状态(硬度:164HB)外圆车削H62硬化状态(硬度:164HB)内圆车削2A12—T4固溶处理并时效状态(硬度:105HB)外圆车削2A12-T4固溶处理并时效状态(硬度:105HB)内圆车削TC4固溶处理并时效状态(硬度:320~380HB)外圆车削TC4固溶处理并时效状态(硬度:320~380HB)内圆车削3 铣削加工切削参数推荐表3。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Ⅰ:车削A面。
1.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灰口铸铁HT200。
σb=145 MP a。
铸造。
加工要求:粗、半精车A面并保证28mm的工序尺寸,R a=3.2µm机床C3163-1。
转塔式六角卧式车床。
刀具:刀片材料。
r =12. a o=6-8 b= -10 o=0.5 K r=90 n=15 2、计算切削用量。
(1)已知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为3±0.8mm 。
实际端面的最大加工余量为3.8mm 。
故分二次加工(粗车和半精车)。
长度加工公差IT 12级取-0.46 mm (入体方向)(2)进给量、根据《切削简明手册》(第3版)表1.4 当刀杆尺寸为16mm×25mm,ae≤3mm时,以及工件直径为Φ60mm时(由于凸台B 面的存在所以直径取Φ60mm)ƒ=0.6-0.8mm/r.按C3163-1车床说明书取ƒ=0.6mm/n。
由于存在间歇加工所以进给量乘以k=0.75—0.85 所以:实际进给量f=0.6×0.8=0.48 mm/r按C3163-1车床说明书ƒ=0.53mm/r(3)计算切削速度。
按《切削简明手册》表 1.27 ,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寿命选T=60min)刀具材料YG6V=C v/(T m·a p x v·f y v) ·kv其中:C v=158 x v=0.15 y v=0.4 M=0.2修正系数K o见《切削手册》表1.28k mv=1.15 k kv=0.8 k krv=0.8 k sv=1.04 k BV=0.81∴Vc =158/( 600.2·20.15·0.530.4) ·1.15·0.8·0.8·0.81·0.97=46.9(m/min)(4)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ns=1000v c/ dw=229.8(r/min)按C3163-1车床说明书n=200 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V=40.8m/min(5)切削工时,按《工艺手册》表6.2-1由于铸造毛坯表面粗糙不平以及存在硬皮,为了切除硬皮表层以及为下一道工步做好准备T m=(L+L1+L2+L3)/n w x f=0.33(min) L=(65-0)/2=32.5 L1=3、L2=0、L3=02、精车1)已知粗加工余量为0.5mm。
切削 用量的合理选择

2)根据机床说明书,取机床实际进给量 =0.51mm/r。 3)检验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进给量。参考CA6140车床说 明书,查出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最大进给抗力为:FMfmax= 3528N。 计算切削时进给力为:
统、工件刚度以及精加工时表面粗糙度要求,确定进给量。
3)根据刀具寿命,确定切削速度。 4)所选定的切削用量应该是机床功率所允许的。
1.2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方法
1.背吃刀量的合理选择
背吃刀量一般是根据加工余量来确定。 粗加工(表面粗糙度Ra=50~12.5μm)时,尽可能一 次走刀即切除全部余量,在中等功率的机床上加工,取 ap=8~10mm;加工余量太大或余量不均匀、工艺系统刚性 不足或者断续切削时,可分几次走刀。 半精加工(Ra=6.3~3.2μm)时,取ap=0.5~2mm。 精加工(Ra=1.6~0.8μm)时,取ap=0.1~0.4mm。
1.5切削用量的优化概念
切削用量的优化是指在一定的预定目标及约束条件下, 选择最佳的切削用量。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种条件(加工零件、机床、刀 具、夹具等)都在变化,很难确定出一组最合理的切削用 量数值。
利用切削用量优化的方法,在确定加工条件下,综合 考虑各个因素,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能找出满足高效、 低成本、高利润和达到表面质量要求的一组最佳的切削用 量参数。实际切削用量的优化过程就是建立优化目标的数 学模型,用计算机求极值。主要目标函数有三个。
床功率是否允许。 在实际生产中,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既可参照有关 手册的推荐数据,也可凭经验根据选择原则确定。
1.3车削用量的合理选择例题
车铣刨磨钻切削用量表

0.15~0.2 0.15~0.2 0.15~0.2 0.15~0.2 0.15~0.2
项 目
铰 刀 直 径 /(mm)
工作材料 切削用量
用高速钢铰刀铰孔的切削用量
铸铁
钢及合金钢
v/(m/min)
So/(mm/r)
v/(m/min)
So/(mm/r)
铝铜及合金
v/(m/min)
So/(mm/r)
6~10 10~15 15~25 25~40 40~60
225~275
21
90
275~325
18
75
325~375
15
60
375~425
12
53
175~225
27
100
225~275
21
83
275~325
18
70
325~375
15
60
375~425
12
45
车削铸铁、铸钢件的切削速度
工件硬度/HBS
100~140 150~190 190~220 220~260 260~320 300~400
0.05~0.1 0.1~0.2 0.2~0.3 0.3~0.45
v/(m/min) 12~30
So/(mm/r)
0.05~0.1 0.1~0.2 0.2~0.3 0.3~0.45
v/(m/min) 8~15
So/(mm/r)
0.03~0.08 0.08~0.15 0.15~0.25 0.25~0.35
0.2~0.4 0.05~0.2 0.2~0.4 0.05~0.2 0.1~0.3 0.05~0.1 0.2~0.4 0.05~0.1 0.1~0.4 0.05~0.03
车削切削用量选取参考表

三、按表面粗糙度选择进给量的参考值
工件材料
粗糙度等级(Ra)
切削速度(m/min)
刀尖圆弧半径
0.5
1
2
进给量f mm/r
碳钢及合金碳钢
10~5
≤50
0.3~0.5
0.45~0.6
1
0.3
1.1
0.3
—
—
—
—
>18~30
1
0.3
1
0.3
1.1
0.3
1.3
0.4
1.4
0.4
—
—
>30~50
1.1
0.3
1
0.3
1.1
0.4
1.3
0.5
1.5
0.6
1.7
0.6
>50~80
1.1
0.3
1.1
0.4
1.2
0.4
1.4
0.5
1.6
0.6
1.8
0.7
>80~120
1.1
0.4
1.2
0.4
1.2
铸铁及铜合金
16×25
40
0.4~0.5
—
—
—
—
60
0.6~0.8
0.5~0.8
0.4~0.6
—
—
100
0.8~1.2
0.7~1
0.6~0.8
0.5~0.7
—
400
1~1.4
1~1.2
0.8~1
0.6~0.8
切削用量选择

卧式数控车床切削用量选择作者:杨树诚单位:沈阳第一机床厂技术部日期:2005年09月本文着重提醒读者1.不要轻易按刀具样本的推荐值确定切削速度,那样刀具寿命很低。
一般情况下,硬质合金刀片可按刀具样本推荐值的0.64~0.71倍选择切削速度。
2.确定精加工和半精加工的进给量着眼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它还和刀尖半径有关。
文中列表表明三者对应关系,供选择进给量参考。
3.条件允许时希望粗加工吃刀深尽量大。
一方面有效提高生产率;一方面也为了消除表面硬皮.切除砂眼等缺陷,从而保护刀尖不与毛坯接触。
精加工时也不希望吃刀深太小,以免产生刮擦对粗糙度不利。
4.表5~表12列举了外圆.端面.内孔加工,切槽,车螺纹的切削用量推荐值。
供一般情况下采用。
目录一.原始资料 (1)二.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 (1)三.吃刀深αp (2)四.进给量f (2)五.切削速度V (4)六.切削用量推荐值 (5)切削用量选择关键词: 刀具耐用度 切削速度 表面粗糙度 进给量 吃刀深在售前服务编制加工工序卡以及调装设计中,都需要确定切削用量及计算节拍时间。
本文就卧式数控车床如何合理选择切削用量进行探讨。
一. 原始资料:无论编制加工工序卡-即制定工艺方案还是调装设计都需要掌握以下资 料,做为刀具选择.卡具设计以及选择切削用量的依据。
.1 工件图:包括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粗糙度和其他技术要求。
特别强调的是本序 加工的部位必须明确,用于及可能影响装卡部位的形状要表示清楚。
2.毛坯图:毛坯形状.尺寸,加工余量,材料.硬度等。
3.生产纲领:即年产量或单件时间,这对招标项目尤为重要。
4.验收要求:机床验收时对工件考核什麽项目,有无Cp 值和其它要求。
5.用户对工件定位基准.卡紧面.辅助支承 等要求,或指定参考的卡具样式。
6. 对刀具选择要求:用国产刀具或国外指定厂家 的刀具,特殊刀具是否自备等。
7. 用户单位,件名.件号等也应标明,以便管理。
二 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1. 总的要求:保证安全,不致发生人身事故或设备事故;保证加工质量。
车削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三要素获得最佳组合,此时的高生产率才是合理的。
◆ 2. 刀具寿命 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寿命影响的大小,按顺 序为v、f、ap。因此,从保证合理的刀具寿命出发,在确定切
削用量时,首先应采用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然后再选用大的
接近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 粗车以提高生产率为主,在生产中加大切削深度,对提
高生产率最有利,其次适当加大进给量,而采用中等或中
等偏低的切削速度。
5
◆
粗车铸、锻件毛坯时,因工件表面有硬皮,为保护
刀尖,应先车端面或倒角,第一次切深应大于硬皮厚
度。若工件夹持的长度较短或表面凸凹不平,切削用 量则不宜过大。 粗车应留有精车余量。粗车后的精度
6
二、 刀具寿命的选择原则
◆切削用量与刀具寿命有密切关系。在制定 切削用量时,应首先选择合理的刀具寿命, 而合理的刀具寿命则应根据优化的目标而 定。一般分最高生产率刀具寿命和最低成 本刀具寿命两种,前者根据单件工时最少 的目标确定,后者根据工序成本最低的目 标确定。
7
◆1. 根据刀具复杂程度、制造和磨刀成本来 选择。复杂和精度高的刀具寿命应选得比 单刃刀具高些。 ◆2. 对于机夹可转位刀具,由于换刀时间短, 为了充分发挥其切削性能,提高生产效率, 刀具寿命可选得低些。
(1)几何因素 (2)物理因素 (3)工艺因素
从切削过程的物理实质考虑,刀具的刃口圆角及后面 的挤压与摩擦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严重恶化了表 从几何的角度考虑,刀具的形状和几何角度,特 面粗糙度。在加工塑性材料而形成带状切屑时,在前刀 从工艺的角度考虑其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主要 别是刀尖圆弧半径、主偏角、副偏角和切削用量中的 面上容易形成硬度很高的积屑瘤。它可以代替前刀面和 有与切削刀具有关的因素、与工件材质有关的因素和与加 进给量等对表面粗糙度有较大的影响。 切削刃进行切削,使刀具的几何角度、背吃刀量发生变 工条件有关因素等。 化。积屑瘤的轮廓很不规则,因而使工件表面上出现深 浅和宽窄都不断变化的刀痕。有些积屑瘤嵌入工件表面, 更增加了表面粗糙度。切削加工时的振动,使工件表面 粗糙度参数值增大。
浅谈车削加工中切削用量的选择

一
度。
!
( m/ s 、
1 0 0 0x6 0
式中 :0 £ 一 工件 待加工表面 的直径 ,或 刀 具、砂 轮的直径 ( 咖): 工件 或刀具的转速 ( r / m i n ) 。 如果主运动为直线运 动 ( 如拉 、插 、刨 等) , 则切削速度 为直线运 动的平均速度 ,可用下 式计算 :
v :
刀具切削性能,使切削效率最高 ,加工成本 最低。在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切削速度对刀具 耐用度影响最大,进给量 ,背吃刀量影响较 小。刀具耐用度值不变 ,只要提高切削用量 三要素中任何一要素。另外两个要素就必须 有相 应 的改变 。合理 选择切 削用 量 的原则 是 :粗加工时 ,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 ,同时 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 ,应尽量保证金属切 除率和刀具耐用度 。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时, 应 在保 证加工 品质 的前 提下 ,兼顾 切削效 率 ,经济性和加工成本 。 三 、切 削 用量 的选取 方法 切削用量的总体选择方法: ①根据零件加工余量和粗、精加工的要 求,选择背吃刀量 印 。 国根据加工工艺系统允许的切削力。其 中包括机床进给系统、工件刚度 以及精加工 时表面粗造度要求 ,确定进给量 f 。 @根据刀具寿命 ,确定切削速度 @所选 定 的切削 用量应 该 是机床 功率 允许 的。
1 . 粗 加 工
, r— 隶 示进给量影响程度的指数
七 P —一切肖 0 条件与实验条件不同时的修
正系数 : 日 背吃刀量 ( m Ⅲ ) ; 卜— 一进给蠢 ( 姗/ r ) : 切肯 Ⅱ 速度 ( m / m i n ) 。 上述指数 或系数可从相关手册 中查取 . 粗 车时 的切 削用量 一般为 印= 2 - 5 硼, f = 0 . 3 - 0 . 7 m m / r ,在确 定 印 、f之后,可根 据刀具材料和机床 功率确 定切削速 度 2 . 精加工 在精加工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 要求都较高 ,加工余量小而均匀 。因此 ,确 定精加工切削用量时 , 应在保证质量 的前提 下 ,提高生产率 。 ①背吃刀量 a p的选择 印 由粗加工后 留下 的余量 决定 ,一般 印 不能太大 , 否则会影响加工质量 。 精加 工 般采用逐渐减 小 印 的方法来 保证加 工精
车削加工切削用量的选择

数控机床加生产效率为主,但也应考 率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切削用量应以保证加工质量 为前提,并兼顾切削效率和加工成本。粗车和半精车切削用量 的具体选择方法介绍如下: (1)粗车切削用量选择
数控机床加工的切削用量
2)进给量f
当背吃刀量确定后,再选出进给量f ,就能计算切削力。 该力作用在工件、机床和刀具上,应为它们的刚度和强度所 允许。也就是说,应在不损坏刀片和刀杆、不损坏机床进给 机构、不顶弯工件和不产生振动的条件下,选取一个最大的 进给量f 值。或者利用确定的和f ,求出主切削力Fz,来校验 刀片和刀杆的强度;根据计算出的切深抗力Fy来校验工件的 刚度;根据计算出的进给抗力Fx来校验机床进给机构薄弱环 节的强度等。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半精车和精车的背吃刀量较小,产生的切削力不大,所
以增大进给量主要受到表面粗糙度限制。在已知的切削速度v
(预先假设)和刀尖圆弧半径条件下,根据加工要求达到的 表面粗糙度,可利用计算的方法或手册资料确定进给量。
数控机床加工的切削用量
3)切削速度Vc
半精车、精车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f 较小,切削力对工艺系 统强度和刚度影响较小,消耗功率较少,故切削速度Vc主要受 刀具耐用度限制。需要注意的是,交流变频调速的数控车床低 速输出力矩较小,因此切削速度不能太低。
按上述原则,可利用计算的方法或查手册资料来确定进 给量f 值。 3)切削速度v
在背吃刀量和进给量选定后,根据规定达到的合理耐用度 值,就可确定切削速度v。
数控机床加工的切削用量
1.切削用量选择原则
a 要提高生产效率应尽量增大背吃刀量 p、进给量f 和切
削速度 v 。事实上,在提高切削用量时会受到切削力、切削
数控车削中切削用量的选择

数控车削中切削用量的选择一、数控车削中切削用量的概念及意义数控车削中的切削用量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下,单位时间内去除的金属量。
它是衡量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数控车床加工中,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能保证产品质量。
二、影响切削用量的因素1. 刀具材料:不同材料的刀具对于不同材料的工件有着不同的适应性和耐磨性。
2. 刀具形状:不同形状的刀具适用于不同形状和精度要求的零件。
3. 切削速度:切削速度越高,单位时间内去除金属量越大。
4. 进给速度:进给速度越大,单位时间内去除金属量越大。
5. 切削深度:切削深度越大,单位时间内去除金属量越大。
6. 工件硬度:硬度较高的工件需要使用更耐磨损的刀具以及更小而深入地进行切割以提高切削用量。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1. 根据工件材料和形状选择刀具:不同材料和形状的工件需要使用不同的刀具,以达到最佳加工效果。
2. 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根据加工要求确定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3. 根据机床性能选择最佳切削深度:根据机床性能选择最佳的切削深度,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4. 根据刀具磨损情况及时更换:定期检查并更换磨损严重的刀具,以保证加工质量。
5. 选择合适的冷却液:根据不同材料和形状的工件,选择合适的冷却液以降低温度、减少摩擦、延长刀具寿命等。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切屑太长或太细怎么办?答:调整进给速度或者增大/减小齿数可以改变每个齿面上去除金属量,从而改变切屑形状。
2. 切削力过大怎么办?答:减小切削深度或者降低切削速度可以减小切削力,同时也可以延长刀具寿命。
3. 刀具磨损过快怎么办?答:增加冷却液的流量或者更换更耐磨的刀具可以延长刀具寿命。
4. 加工表面粗糙度过大怎么办?答:调整进给速度或者增大/减小齿数可以改变每个齿面上去除金属量,从而改善表面质量。
数控加工中切削用量的确定

数控加工中切削用量的确定曹永志1 (1. 廊坊技师学院, 河北廊坊065000 ; 2.嵩2杨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河北廊坊065000)摘要: 数控加工在当今的冷加工中应用越来越多, 其切削用量与普通机床有很大不同。
本文对数控加工中切削用量的确定做了简要的分析, 提供了一些选取原则和方法, 并对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以供数控操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 数控加工; 切削用量; 切削速度; 切削深度; 进给量中图分类号: TG5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7938 (2008) 05 - 0031 - 03随着数控机床在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操作者要在人机交互状态下即时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用量,编程人员必须熟悉刀具的选择方法和切削用量的确定原则,这样才能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优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水帄。
1 数控加工特点与切削用量的确定与传统加工相比,数控加工的显著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加工质量稳定; 适合复杂型面零件的加工;高速化、高精度、高效率;工艺复杂、一机多用;柔性化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刀具的切削用量的确定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 因此,数控加工中切削用量确定至关重要。
编程人员必须掌握切削用量确定的基本原则,在编程时充分考虑数控加工的特点。
2 数控加工切削用量的确定切削用量是在机床调整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它对切削力、功率消耗、刀具磨损、刀具耐用度、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等均有明显的影响。
因此,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对提高切削效率,保证加工质量和降低加工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谓“合理的”切削用量是指充分利用刀具切削性能和机床动力性能(功率、扭矩)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获得高的生产率和低的加工成本的切削用量。
要确定合理的切削用量,既要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切削用量,又要将理论上得出的切削用量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才能综合机床、刀具、加工材料确定最佳的切削用量。
刀具切削用量表

车削时,工件加工表面最大直径处的线速度称为切削速度,以v(m/min)表示。
其计算公式:v=πdn/1000(m/min) 式中:d——工件待加工表面的直径(mm)
n——车床主轴每分钟的转速(r/min)
工件每转一周,车刀所移动的距离,称为进给量,以f(mm/r)表示;车刀每一次切去的金属层的厚度,称为切削深度,以ap(mm)表示。
说明:①刀具材料代号说明
G —高速钢
YT —钨钛钴硬质合金
YG —钨钴类硬质合金
YS —超细硬质合金
YW —通用硬质合金
T —陶瓷
PCD —人造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PCBN —立方氮化硼复合片
②参数选择说明
A、粗车时,选用低的切削速度,大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
B、精车时,选用高的切削速度,小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
C、高速钢刀具精车时采用Vc小于10m/min的切削速度以控制积屑瘤产生,降低钢件粗糙度。
D、对铸钢件,粗车应选比较低的切削速度。
E、断续切削时,刀具前角适当减小。
F、刀具材料抗弯强度低,γ0应减小到0~5°。
车削切削用量选取参考表

0.75
YT5
170-220
0.5
335-490
0.4
中碳
175~225
1
52
0.2
165
200
0.18
YT15
305
0.18
520
0.13
4
40
0.4
125
150
0.5
YT14
200
0.4
395
0.25
8
30
0.5
100
120
0.75
YT5
160
0.5
305
0.4
碳 钢
低碳
100~200
4、加工淬硬钢时,进给量应减小。硬度为HRC45-56时,乘以修正系数:0.8, 硬度为HRC57-62,乘以修正系数:k=0.5。
三、按表面粗糙度选择进给量的参考值
工件材料
粗糙度等级(Ra)
切削速度(m/min)
刀尖圆弧半径
0.5
1
2
进给量fmm/r
碳钢及合金碳钢
10~5
≤50
0.3~0.5
0.45~0.6
1
0.3
1.1
0.3
—
—
—
—
>18~30
1
0.3
1
0.3
1.1
0.3
1.3
0.4
1.4
0.4
—
—
>30~50
1.1
0.3
1
0.3
1.1
0.4
1.3
0.5
1.5
0.6
1.7
0.6
>50~80
1.1
切削用量及加工余量的合理选择

削用量及加工余量的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主要根据刀具耐用度和加工表面粗糟度,加工精度的要求。
切削用量愈大,刀具耐用度愈低。
切削速度Vc,进给量f和切削深度Ap刀具耐用度的影响不同,切削速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切削深度影响最小。
(1)切削深度的选择切削深度应根据加工余量确定。
1)粗加工时,在留有精加工及半精加工的余量后,应尽可能一次走刀切除全部粗加工余量。
若粗切余量过大,不能一次切除,这时,应将第一次走刀的切削深度取大些,可占全部余量的2/3~3/4,以使精加工工序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及较高的加工精度。
2)切削零件表层有硬皮的铸、锻件或不锈钢等冷硬较严重的材料时,应使切削深度超过硬皮或冷硬层,以避免使切削刃在硬皮或冷硬层上切削。
(硬皮深度可达0.07~0.5mm)3)当冲击载荷较大(如断续切削)或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应适当减小切削深度。
4)一般精切( 1.6!~ 0.8)时,可取=0.05~0.8mm;半精切( 6.3~ 3.2)时,可取=1.0~3.0mm.(2)进给量F的选择1)粗加工时,进给量主要受刀杆、刀具、机床、工件等的强度、刚度所能承受的切削力的限制,一般是根据刚度来选取。
2)精加工时,进给量主要受表面粗糙度要求的限制。
要求表面粗糙度小,应选取较小的F。
但F过小,切削厚度过薄,表面粗糙度反而大,而且刀具磨损加剧。
3)当刀具的副角较大,刀尖圆弧半径较大时,F可选较大值。
(3)切削速度的选择在保证刀具的经济耐用度及切削负荷不超过机床的额定功率的情况下选定切削速度。
1)粗车时,背后吃刀量和进给量均较大,故选较低的切削速度,精车时,则选较高的切削速度。
2)加工材料的加工性差时,切削速度选得低些。
如加工灰铸铁的切削速度比加工中碳钢低;而加工铝合金和铜合金的切削速度比加工中碳钢要高得多。
3)刀具材料的切削性能越好时,切削速度也可以越高。
如涂层硬质合金、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刀具的切削速度。
确定切削用量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Ⅰ:车削端面、外圆及螺纹。
本工序采用计算法确定切削用量。
1.加工条件工件材料:45钢正火,σb=0.60GPa 、模锻。
加工要求:粗车φ60mm 端面及φ60mm 、φ62mm 外圆,R z 200μm ;车螺纹M60×1mm 。
机床:C620-1卧式车床。
刀具:刀片材料YT15,刀杆尺寸16×25mm 2,k r =90°,γo =15°,αo =12°,r ε=0.5mm 。
60°螺纹车刀:刀片材料:W18Cr4V 。
2.计算切削用量(1)粗车M60×1mm 端面1)已知毛坯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为25.17.0+-mm ,考虑7°的模锻拔模斜度,则毛坯长度方向的最大加工余量Z max =7.5mm 。
但实际上,由于以后还要钻花键底孔,因此端面不必全部加工,而可以留出一个φ40mm 芯部待以后钻孔时加工掉,故此时实际端面最大加工余量可按Z max =5.5mm 考虑,分两次加工,αp =3mm 计。
长度加工公差按IT12级,取-0.46mm (人体方向)。
2)进给量f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3版)(以下简称《切削手册》)表 1.4。
当刀杆尺寸为16mm ×25mm ,αp ≤3mm 以及工件直径为60mm 时。
f =0.5~0.7mm/r按C620-1车床说明书(见《切削手册》表1.30)取f =0.5mm/r3)计算切削速度 按《切削手册》表1.27,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寿命选T =60min )。
νc =νανfy T C v x p m k ν(m/min )其中:C ν=242,x ν=0.15,y ν=0.35,m=0.2。
修正系数K ν见《切削手册》表1.28 ,即K Mv =1.44,K sv =0.8,K kv =1.04,K krv =0.81,K Bv =0.97。
车削切削用量选取参考表

>50
0.4~0.55
0。55~0。65
0.65~0。7
5~2。5
≤50
0。18~0。25
0.25~0。3
0.3~0。4
>50
0.25~0。3
0.3~0.35
0。35~0。5
2。5~1。25
≤50
0.1
0.11~0.15
0。15~0。22
50~100
0.11~0。16
0.16~0.25
αp=0。13—0。4
4
34-145
0.4
69-290
76-335
0.5
YG6,YW1
150—855
0。15-0。3
αp=0.4-1。25
8
27—120
0.5
64-270
70-305
0。75
YG8,YW2
90-550
0.3-0.5
αp=1.25-3.2
钛合金
300~350
1
12——24
0。13
38-66
0.5
185—275
0。4—0.5
可锻铸铁
160~240
1
30—40
0。18
120—160
135—185
0.25
YW1,YT15
185—235
0.25
305—365
0.13—0。25
—
4
23—30
0.4
90-120
105—135
0.5
YW1,YT15
135—185
0.4
230-290
0.25—0.4
8
20-24
0。5
67—73
数控车削加工中的切削用量包括背吃刀量ap

数控车削加工中的切削用量包括背吃刀量ap、主轴转速n或切削速度vc(用于恒线速度切削)、进给速度vf或进给量f。
这些参数均应在机床给定的允许范围内选取。
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1)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粗车时,应尽量保证较高的金属切除率和必要的刀具耐用度。
选择切削用量时应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ap,其次根据机床动力和刚性的限制条件,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f,最后根据刀具耐用度要求,确定合适的切削速度vc。
增大背吃刀量ap可使走刀次数减少,增大进给量f有利于断屑。
精车时,对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加工余量不大且较均匀。
选择精车的切削用量时,应着重考虑如何保证加工质量,并在此基础土尽量提高生产率。
因此,精车时应选用较小(但不能太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并选用性能高的刀具材料和合理的几何参数,以尽可能提高切削速度。
(2)切削用量的选取方法①背吃刀量的选择粗加工时,除留下精加工余量外,一次走刀尽可能切除全部余量。
也可分多次走刀。
精加工的加工余量一般较小,可一次切除。
在中等功率机床上,粗加工的背吃刀量可达8~10mm;半精加工的背吃刀量取0.5~5mm;精加工的背吃刀量取0.2~1.5mm。
②进给速度(进给量)的确定粗加工时,由于对工件的表面质量没有太高的要求,这时主要根据机床进给机构的强度和刚性、刀杆的强度和刚性、刀具材料、刀杆和工件尺寸以及已选定的背吃刀量等因素来选取进给速度。
精加工时,则按表面粗糙度要求、刀具及工件材料等因素来选取进给速度。
进给速度νf 可以按公式ν f =f×n计算,式中f表示每转进给量,粗车时一般取0.3~0.8mm/r;精车时常取0.1~0.3mm/r;切断时常取0.05~0.2mm/r。
③切削速度的确定切削速度vc可根据己经选定的背吃刀量、进给量及刀具耐用度进行选取。
实际加工过程中,也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查表的方法来选取。
粗加工或工件材料的加工性能较差时,宜选用较低的切削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0
0.1
外圆纵车
(Kr=0°)
YG6
(用切削液)
f≥αp
208
0.4
0.2
0.28
f>αp
208
0.2
0.4
0.28
切断及切槽
YG6(不用液)
?
?
高速钢(不用液)
?
18
?
可锻铸铁
外圆纵车
YG8
(不用切削液)
f≤
206
0.15
0.20
0.2
f>
140
0.15
0.45
0.2
高速钢
(用切削液)
速度计算的修正系数
切深αp(mm)
进给量f(mm/r)
kMv
ksv
kiv
kkr
k,krv
krεv
kBv
kkv
150
60
1
1
1
1
1
1
1
KV
Tm
αpxv
fyv
切削速度? v(m/min)
主轴转速(r/min)
128
270
注:1、有批注的所有表格均需录入数据。????????????????????????????????????????????????????????????
公式中的系数和指数
CV
XV
yV
m
碳素结构钢σb=
外圆纵车
(Kr>0°)
YT15
(不用切削液)
f≤
291
f≤
242
0.15
0.35
0.20
f>
235
0.15
0.45
0.20
外圆纵车
(Kr>0°)
高速钢
(不用切削液)
f≤
67.2
0.25
0.33
0.125
f>
43
0.25
0.66
0.125
外圆纵车
(Kr=0°)
100
~1
~
~
~
—
400
~
1~
~1
~
~
铸铁及铜合金
16×25
40
~
—
—
—
—
60
~
~
~
—
—
100
~
~1
~
~
—
400
1~
1~
~1
~
—
20×30????????25×25
40
~
—
—
—
—
60
~
~
~
—
—
100
~
~
~1
~
—
400
~
~
1~
~
~
1、断续切削、有冲击载荷时,乘以修正系数:k=~ 。
2、加工耐热钢及其合金时,进给量应不大于1mm/r。
425-580
8
34-55
110-145
130-170
YT5
170-220
335-490
中碳
175~225
1
52
165
200
YT15
305
520
4
40
125
150
YT14
200
395
8
30
100
120
YT5
160
305
碳 钢
低碳
100~200
1
43-46
140-150
170-195
YT15
260-290
f(mm/r)
v(m/min)
f(mm/r)
材料
v (m/min)
f (mm/r)
v(m/min)
f(mm/r)
说明
焊接式
可转位
易切碳钢
低碳
100~200
1
55-90
切削条件好,可用冷压Al2O3陶瓷,较差时宜用Al2O3+TiC热压混合陶瓷。下同。
4
41-70
135-185
160-215
YT14
215-275
??? 3、用YT车刀对钢件切断及切槽使用切削液时,车削速度乘以系数。
??? 4、成形车削深轮廓及复杂轮廓工件时,切削速度乘以系数。
??? 5、用高速钢车刀加工热处理钢件时,车削速度应减少:正火,乘以系数;
?????? 退火,乘以系数;调质,乘以系数。
??? 6、加工钢和铸铁的机械性能改变时,车削速度的修正系数kMv可按表《钢和铸铁的强度和硬度改变时车削速度的修正系数kM》计算。
2、计算所得的切削速度需进一步与《切削速度参考表》进行比较、优化。?????????????????????????????????
3、上述计算中:????????
??????????????????????????????????????????????????????????
4
9--21
32-56
41-66
YG6,YW1
8
8--18
24-43
26-49
YG8,YW2
高温合金
200~475
12-49
14-58
YG3X,YW1
—
—
185
立方氮化硼刀具
3--11
9-41
12-49
YG6,YW1
135
五、外圆车削时切削速度公式中的系数和指数选择表
加工材料
加工形式
刀具材料
进给量
(mm/r)
4
15-27
49-100
58-105
YG6,YW1
76-135
150-275
8
12--21
38-76
46-84
YG6,YW1
60-105
90-185
马氏体
175~325
1
20-44
87-140
95-175
YW1,YT15
120-260
350-490
>275HBS时宜用W12Cr4V5Co5及W2Mo9Cr4VCo8
520-580
—
4
34-33
115-125
135-150
YT14
170-190
365-425
8
27-30
88-100
105-120
YT5
135-150
275-365
中碳
175~225
1
34-40
115-130
150-160
YT15
220-240
460-520
4
23-30
90-100
115-125
YT14
90-105
145-205
高速钢
200~225
1
15--24
加工W12Cr4V5Co5等高速钢时宜用W12Cr4V5Co5及W2Mo9Cr4VCo8
4
12--20
不锈钢
奥氏体
135~275
1
18-34
58-105
67-120
YG3X,YW1
84-60
275-425
>225HBS时宜用W12Cr4V5Co5及W2Mo9Cr4VCo8
145-160
290-350
8
20-26
70-78
90-100
YT5
115-125
200-260
高碳
175~225
1
30-37
115-130
140-155
YT15
215-230
460-520
4
20
YT14
145-150
275-335
8
18--21
69-76
84-95
YT5
≤50
~
~
~
>50
~
~
~
5~
≤50
~
~
~
>50
~
~
~
~
≤50
~
~
50~100
~
~
~
>100
~
~
~
铸铁及铜合金
10~5
不限
~
~
~
5~
~
~
~
~
~
~
~
注:适用于半精车和精车的进给量的选择
四、车削切削速度参考数值表
加工材料
硬度
背吃刀量αp?? (mm)
高速钢刀具
硬质合金刀具
陶瓷(超硬材料)刀具
未涂层
涂层
v? (m/min)
YT15
(不用切削液)
f≥αp
198
f>αp
198
切断及切槽
YT5(不用液)
?
38
?
0.80
0.20
切断及切槽
高速钢(用液)
?
21
?
0.66
0.25
成型车削
高速钢(用液)
?
20.3
?
0.50
0.30
耐热钢1Cr18Ni9Ti? 141HB
外圆纵车
?
YG8(不用液)
?
110
0.2
0.45
0.15
高速钢(用液)
车削切削用量选取参考表
一、外圆车削背吃刀量选择表(端面切深减半)
轴 径
长?????????度
≤100
>100~250
>250~500
>500~800
>800~1200
>12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