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局部解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部局部解剖
面部又称颜面部。
所谓颜面部系指上起发际,下达下颌骨下缘,两侧至下颌支后缘之间的部位。
通常以经过眉间点及鼻下点的两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上1/3、中1/3和下1/3三等分,颌面部系由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组成。
一、面部分区及表面解剖
(一)面部分区
根据面部形态及解剖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各区:
眶下区、颧区、颊区、腮腺咬肌区、面侧深区、颧面区和颞面区。
1.眶区 (orbital region) 四周以眶缘为界,为视器所在。
2.鼻区 (nasal region)上界鼻根点,下界鼻底,两侧界为内眦与鼻翼点的连线,该区内为鼻所在。
3.唇区(上界鼻底,两侧界为唇面沟,下以颊唇沟与颏区分界。
唇区为口所在。
4.颏区 (mental region) 上界为颏唇沟,两侧界为口角的垂线,下以下颌下缘为界。
5.眶下区 (infraorbital region)上为眶下缘,内邻鼻区,外侧界为上颌骨颧突根部的垂线,下界为唇面沟中点至上颌骨颧突根下缘的连线。
6.颧区 (zygomatic region)上界为颧弓上缘,下界为颧骨下缘,前界为上颌骨颧突根部,后界是颧弓后端。
7.颊区(buccal region)前界唇区和颏区,后界为咬肌前缘,上邻眶下区和颧区,下界为下颌下缘。
8.腮腺咬肌区(Parotideomasseteric region)上为颧弓及外耳道下缘,前为咬肌前缘,后为胸锁乳突肌、乳突、二腹肌后腹的前缘,下以下颌下缘为界。
9.面侧深区 (deep region of lateral face)位于颧弓和下颌支的深面,前为上颌骨的后面,后界为腮腺深叶,内为翼外板,外以下颌支为界。
该区亦即颞下间隙及翼颌间隙的范围。
10.额面区 (frontofacial region)上界为发际,下界为眶上缘,两侧为上颞线。
11,颞面区 (temporofacial region)后界为发际,下界为颧弓上缘,前上界为上颞线。
(二)面部表面标志
面部许多临床常用的表面解剖标志。
l.睑裂 (palpebral fisure):为上睑和下睑之间的裂隙,常用以作为面部垂直比例的标志。
正常睑裂的宽度和高度分别约为3.5cm和l.0-1.2cm。
2.睑内侧联合 (medial papebral co-mmissure)和睑外侧联合 (lateral palpebral commissure):为上、下睑在内侧和外侧的结合处。
3.内眦 (medial angle of eye)和外眦 (Iateral angle of eye):分别为睑内侧联合和睑外侧联合处所成的角。
内眦钝圆形,外眦锐角形,外眦较内眦约高3-4mm,为面部垂直比例作垂线的标志。
4.鼻根 (radix nasi)、鼻尖 (apex nasi)和鼻背 (dorsum nasi):外鼻上端连于额部者称为鼻根;前下端隆起处称鼻尖;鼻根与鼻尖之间称为鼻背。
5.鼻底 (base of the nose)和鼻孔 (nostril):锥形外鼻之底称鼻底;鼻底上有左、右卵圆形孔,称为鼻孔,又称鼻前孔。
6.鼻小柱 (columella nasi)和鼻翼 (alae nasi):两侧鼻前孔之间的隆嵴称鼻小柱;鼻前孔外侧的隆起称鼻翼。
7.鼻面沟 (nasofacial sulcus):为鼻外侧之长形凹陷。
沿鼻面沟作手术切口,愈合后
瘢痕不明显。
8.唇面沟 (labiofacial sulcus):为上唇与颊部之斜行凹陷。
沿唇面沟作手术切口,愈合后瘢痕不明显。
在矫治修复时,唇面沟常用以作为判断面容恢复情况的指征。
9.鼻唇沟 (nasolabial sulcus):鼻面沟与唇面沟合称为鼻唇沟。
10.口裂 (oral fissure):为上唇与下唇之间的横形裂隙。
11.口角 (angle of mouth):口裂两端为口角,其正常位置约相当于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施行口角开大或缩小术时,应注意此关系。
12.唇红 (vermilion):为上、下唇的游离缘,系皮肤与粘膜的移行区。
13,唇红缘 (vermilion border):为唇红与皮肤之交界处。
14.唇弓(labial bow)和人中点 (人中切迹):上唇的全部唇红缘呈弓背状称唇弓;唇弓在正中线微向前突,此处称为人中点。
15.唇峰和唇珠:人中点两侧的唇弓最高点称为唇峰 (唇弓峰),上唇正中唇红呈珠状向前下方突出名唇珠 (上唇结节).
16.人中 (philtrum):上唇皮肤表面正中,由鼻小柱 (鼻中柱)向下至唇红缘的纵行浅沟称为人中。
17.人中嵴 (philtrum crest):人中的两侧各有一条与其并行的皮肤嵴,自鼻孔底伸延至唇峰称为人中嵴。
上述鼻、唇部的表面解剖,在鼻、唇部的畸形或外伤治疗中,均为重要标志。
18.颏唇沟 (mentolabial sulcus):为下唇与颏部之间的横形凹陷。
19.颏下点 (menton):为颏部正中最低点,常用以作为测量面部距离的标志。
20.耳屏 (tragus):为外耳道前方之结节状突起,临床常在其前方,颧弓根部之下,检查下颌骨髁突的活动情况。
在耳屏前方约1cm可触及颞浅动脉的搏动。
21.眶下孔 (infraorbital foramen):位于眶下缘中点下约0.5cm,其体表投影为自鼻尖至眼外角连线的中点。
眶下孔是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
22.颏孔 (mental foramen):位于下颌体外侧面,成人多位于第二前磨牙或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中点微上方,距正中线约2-3cm。
颏孔为颏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
23.腮腺导管 (parotid duct)的体表投影:为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
颊部手术时了解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将有助于避免腮腺导管的损伤。
(三)面部比例及其他关系
1.面部水平比例系指面部长度的比例,即三停,又可分为大三停、小三停和侧三停。
(1)大三停:即我国古代画论中所称之 "三停"。
沿眉间点、鼻下点作横线,可将面部分成水平三等分。
发际至眉间点为面上1/3,眉间点至鼻下点为面中1/3,鼻下点至颏下点为面下1/3。
眼、鼻位于面中1/3,口腔位于面下1/3。
颅面畸形主要表现为面上1/3及面中1/3比例失调,牙颌面畸形主要为面中1/3及面下1/3比例异常。
(2)小三停:系指鼻下点至口裂点、口裂点至颏上点 (颏唇沟正中点)、颏上点至颏下点又将面下1/3分为三个基本相等部分,其中上1/3为上唇高度,下2/3为下唇及颏的高度。
男性上唇高度约为24mm,下唇及颏高度约为5Omm。
女性约少4mm。
(3)侧三停:以耳屏中心为顶点,分别向发际中点、眉间点、鼻尖点和颏前点做连线,形
成三个夹角,其夹角差小于10。
则符合颜面美的要求。
2.面部垂直比例系指面部正面宽度的比例。
沿两眼内外眦作垂线,可将面部在眼裂水平分为五等份,每一等份的宽度与一个眼裂的宽度相等,即两眼内眦间距,两眼裂宽度和左右外眦至耳轮间距相等,称为"五眼。
正常眼裂宽度平均为
3.5cm,两外眦宽度平均为9.5cm。
此外,鼻翼的宽度与两眼内眦间的距离相等,即3.5cm。
鼻的长度和宽度比例约为1:0.7。
闭口时口角的大小与眼平视时角膜内缘之间的距离相等。
3.面部黄金比黄金比(golden proportion)又称黄金分割。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将木棒按不同比例折断,多次进行比较,发现短段与长段之比为1:1.618=0.618时最美。
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 (Plato)将此比称为黄金分割。
此后,欧洲人将此比例关系广泛应用于建筑和生活等领域中。
例如,古埃及胡夫大金塔,其高度和底边长度符合黄金比。
头面部各器官和部位间也存在着这种关系。
颏至眼外眦距比颏至发际距,颏至口裂距比颏至鼻翼间距;眼外眦距与面宽度间距比,口裂宽度与眼外眦间距比,鼻底宽与口裂宽度比等。
面部黄金比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它能从垂直比例与水平比例关系对同一器官进行定位,例如:眼外眦距与面宽度间距比和颏至眼外眦距与颏至发际距均为黄金比,来说明眼外眦的垂直和水平位置关系。
4.其他关系
(1)鼻、眼、眉关系:通过内眦所作的垂线,可见鼻翼的外侧缘、内眦和眉头内侧缘,在同一直线上;通过鼻翼与眉梢的连线,外眦在此连线上;通过眉头与眉梢的连线,该线通常呈一水平线,与上述二线相交成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的顶点位于眉头下方。
(2)鼻、唇、颏关系:连接鼻尖与颏前点所构成的Ricketts美容线,以确定下唇是否位于该线上。
(3)颏唇沟深度:为颏唇沟至下唇突点与颏前点连线的垂线距离。
正常约为4mm,下颌前份根尖截骨术可影响颏唇沟的形态。
(四)美容角
在颜面的局部与器官之间、器官与器官之间,或者局部与局部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该角度与颜面美的关系密切,故称为美容角。
从侧面观察较为明显,现分述如下:
1.鼻额角 (nasofrontal angle) 由鼻根点分别与眉间点和鼻尖作连线,两线相交构成鼻额,正常为125。
-135。
(图5-26)。
鼻额角的大小决定于额部形态和鼻尖突度。
2.鼻面角 (nasofacial angle)沿眉间点至颏前点画线,沿鼻尖至鼻根点画线,两线相交构成鼻面角。
鼻面角的正常范围是36。
-40。
颏部、下颌骨的正颌手术常可造成该角度的变化。
3.鼻唇角 (nasolabial angle)为鼻小柱与上唇构成的夹角,正常为90。
-100。
(图5-26)。
上颌骨手术对鼻唇角的影响较明显。
4.鼻颏角 (nasomental angle)由鼻尖分别至鼻根点和颜前点连线,两线相交构成鼻颏角,正常为120。
-132。
上、下颌骨手术均可影响该角度变化。
5.颏颈角 (mentocervical angle)测量时由颈点至颏下点作连线,再沿眉间点向颏前点作连线,两线相交成颏颈角。
正常约为85。
下颌骨、颏部的正颌手术、整形外科手术、面颈部皮下脂肪吸除术等,可改变颏颈角的角度。
(五)面部皮肤皱纹线和面部Langer皮肤裂线
面部皮肤皱纹线与面部Langer线为两种不同的结构,现分述如下:
l.面部皮肤皱纹线按照皱纹产生的原因,面部皱纹线主要分为两类
(1)动力性皱纹线:(dynamic wrinkles)系面部表情肌收缩牵拉皮肤的结果。
表情肌属于皮肌,它们起于骨面或筋膜,止于皮肤,收缩时肌纤维缩短,牵引皮肤形成与肌纤维长轴相垂直的皮肤皱纹线。
该线一旦形成,即使此部表情肌不收缩,皱纹线亦不会完全消失。
因此,动力性皱纹线为老化的征象。
面部主要的动力性皱纹线如下:
(2)重力性皱纹线 (gravitation wrjnkles):系因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肌肉松驰、骨萎缩和皮肤弹性减弱松弛下垂所致。
如在上睑部,皮肤下垂形成 "肿眼泡";在下睑,因眶隔萎缩,眶内脂肪疝出,致使皮肤臃肿下垂,形成 "眼袋"。
nger皮肤裂线 (Langer cleavage lines) 1934年,Duputren用圆锥穿刺尸体皮肤时,其穿刺口不呈圆形,而呈宽窄不一的线状裂缝,且身体不同部位其裂缝排列方向亦不相同。
尔后,Langer重复了Duputren的试验,给出第一张人体皮肤裂线图,并指出皮肤裂线的排列方向是与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一致的,故称此线为Langer 皮肤裂线,简称Langer线。
3、面部皱纹线与Langer皮肤裂线的区别面部皮肤皱纹线与Langer线无论在产生原理或表现形式都是不同的:在面部,随年龄增长皮肤皱纹线清晰可见,且可作为衡量老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产生原理或是由于面部表情肌收缩牵拉皮肤所致;或是由于皮下脂肪减少、肌肉松弛、骨萎缩和皮肤弹性减弱,松弛下垂的结果。
Langer线在体表不能显现,仅能通过穿刺尸体皮肤,产生缝状裂线证实,其走向与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排列的方向一致,出生后其走向不再改变。
4.关于面部手术皮肤切口的选择面部手术皮肤切口的选择,究竟是按Langer线还是皱纹线进行,目前意见不一:一种意见认为:按皱纹线的走向作手术切口,因皱纹线走向与真皮内胶原纤维走向一致,且皱纹线深面的弹性纤维排列与表皮垂直,此类切口对两种纤维切断较少,创口张力小,故愈后瘢痕亦小;另一种意见认为:Langer线无论与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走向,还是与皮下小动脉走向都是一致的。
故沿此线作手术切口,皮肤张力小,血管损伤少,愈合后瘢痕亦小,外表美观。
从解剖学的角度认为,上述两种线虽其形成的原因不同,但在面部的大部分范围内,两者的走向基本是相似的,仅在下列数处有所差异:
眉间:皮肤皱纹线为垂直向,Langer线为水平向;
外眦:皮肤皱纹线呈放射状,Langer线为斜行;
下唇:皮肤皱纹线为不同方向,Langer线呈垂直向。
因此,目前认为面部皮肤皱纹线明显时,则为首选切口方向;不明显时则按Langer线切口。
至于眉间、外眦和下唇等处,术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切口方向。
二、皮肤
1.面部皮肤血管密集,血运丰富,因而组织再生和抗感染能力很强,有利于创口愈合,为美容整形手术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创伤时出血亦较多。
2.面部皮肤真皮内含有大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故皮肤富于韧性和弹性,这是保持面部皮肤紧张度、维持美容的重要因素。
3.面部皮肤富于皮脂腺、毛囊和汗腺,利于排出新陈代谢产物。
若腺管阻塞、细菌繁殖,可引起皮脂腺囊肿和疖肿。
4.面部皮肤是表情肌的止点,表情肌收缩时牵动皮肤,便面部形态出现丰富多彩的表情,术中应注意处理每一块表情肌与皮肤之间的关系,以免表情肌功能受损。
三、皮下组织
面部皮下组织疏松,皮肤易于伸展移动,有利于外伤缝合及整形美容手术。
但在颏部尤其是鼻翼的皮肤与皮下组织结合紧密,不易剥离,清创时必须注意,以免发生缝合困难。
面部皮下组织中有表情肌、皮下支持带连于真皮乳头层,加之真皮内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故当外伤或手术切开皮肤时,皮肤创缘易向内卷。
面部皮下静脉与颅内静脉窦关系密切,炎症时应注意有向颅内蔓延的可能。
皮下层内有面神经、血管及腮腺导管等穿行,手术除应注意皮肤皱纹及沟的走向外,更应避免上述重要组织的损伤。
四、表浅肌肉腱膜系统
1976年Mitz和Peyronie对面部进行解剖研究,首先提出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SMAS)。
1991年Morales将SMAS的概念扩展到整个颅面颈部。
SMAS的提出,将面颈部整形美容外科,尤其是面颈部除皱上提术置于正确的解剖学基础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表浅肌肉键膜系统是指连续布于颅顶和面颈部浅筋膜深面的一层肌肉腱膜结构。
根据SMAS所含的结构不同,可将其分为肌性区、腱膜性区和混合性区。
SMAS的肌性区为表情肌,即上有枕额肌,前有眼轮匝肌、颧肌、提上唇肌、笑匝肌,后有耳周肌,下有颈阔肌。
腱膜性区实为上述肌肉的中间键,自上而下为帽状键膜、颞浅筋膜、耳前腱膜和胸锁乳突肌区的颈浅筋膜。
混合区处的肌肉和腱膜不甚连续和完整。
上述三区在浅筋膜深面相连续形成一层完整结构,在面神经的支配下参与完成表情功能。
成功地将SMAS与深部组织结构分离开而又不损伤重的血管和神经,是美容除皱术的关键。
在SMAS的深面,脂肪较少,不构成一连续的脂肪层。
深面有脂肪的区域如:颞区、咬肌区、下颌区较易剥离;无脂肪区与深部结合紧密,如腮腺区、胸锁乳突肌区需锐性分离。
五、面部皮肤支持韧带
面部皮肤支持韧带为致密结缔组织束,它们起自面颅骨骨面或筋膜,部分韧带伸向浅面,穿经SMAS和浅筋膜,止于真皮,部分韧带伸向浅部止于SMAS,它们具有直接固定或间接牵拉和支持皮肤的作用。
在行面部除皱术时,根据具体情况,切断某些韧带,藉以提高手术质量,取得理想的美容效果。
(一)颧弓韧带
颧弓韧带 (zygomatic ligaments,ZL) 为2-3条致密结缔组织束,位于颧小肌起点的后方,起于颧弓前端下缘或颧骨颊面,纤维束斜向前下穿SMAS和浅筋膜,呈扇形止于表皮。
面神经颧支走行在ZL的浅、深面甚至中间;面横动脉多数经过ZL的深面,少数穿过其中部。
(二)表浅肌腱膜系统-颧颊部韧带
表浅肌腱膜系统-颧颊部韧带 (SMAS-malar ligament,SMAS-ML) 由多务致密结缔组织束组戌,排列于咬肌前缘和颊脂肪垫之间,韧带上部起于咬肌起始部的咬肌筋膜表面前缘(或)颊咽筋膜,行向浅面止于SMAS;韧带下部起于下颌体近上缘骨膜,行向上、浅方向止于颈阔肌。
(三)颈阔肌前韧带
颈阔肌前韧带(anterior platysma ligaments,APL)不恒定,起于颈阔肌上缘,斜向前外止于颊部真皮。
(四)下颌骨韧带
下颌骨韧带 (mandibular ligaments,ML) 由8-15条结缔组织小束组成,在下颌骨体下缘之上约0.6cm处,距下颌角5cm,起于下颌骨体前1/3外侧面骨膜的条状区域,伸向浅面穿过肌束和脂肪团止于真皮。
(五)颈阔肌悬韧带
颈阔肌悬韧带(suspensory platysma ligaments,SPL)起于茎突下颌韧带表面、茎突舌骨肌及二腹肌后腹表面。
上部纤维止于与颈阔肌相续的SMAS的键膜性区,下部纤维止于颈阔肌深面。
SPL和附近的血管、神经关系密切。
面神经颈支穿出腮腺下极后紧贴SPL前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分支入颈阔肌;耳大神经在SPL后方向前上行,斜穿出该韧带上段,分支入腮腺;颈外静脉于SPL后方的胸锁乳突肌浅面下降。
(六)颈阔肌耳韧带
颈阔肌耳韧带(Platysma一auricular ligaments)是连于颈阔肌后上缘与耳垂后下方三
角形致密区之间的筋膜性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