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史永革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各国间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这就对以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改革学校现有的课程结构,改革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民族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研究性学习是地理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地理课堂教学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学地理强调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对各种地理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即要求学生既具备地理知识素质,又要具备地理实践能力素质。所谓地理实践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运用地理知识去处理和解决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小到看地图辩方向,大到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等,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显然用过去传统教学方法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层面上的教学活动很难实现。而研究性学习在此方面恰恰具有特长。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出现,决不是为了取代和削弱地理课堂教学,相反,它有赖于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地理学科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又会促进学生去加深,去拓展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它们之间是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关系。
地理教学中引进研究所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拟地理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地理信息,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其因果关系,并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即通过学生广泛的接触社会,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当然,“地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仍是一种“学习”,只不过是一种“像地理学家一样工作的”学习。这种活动更多的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地理教学中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引入,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欢乐;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这样的过程,教师可以动态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引导学主生动参与教学过程,依据情境和素材,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加强了地理课的实用价值,有利于培养能力并提高学习效果。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积累经验,经实践后可能形成一些课程,旅游地理、环境保护、地质与古生物、气象观测、酸雨测定、地球科学热点问题等内容为学习对象的研究性学习恰恰是校本课程中的拓展型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需要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探究性和过程性,显然地理研究性学习更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的这些特点。这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目前的地理教学引入研究性学习特别应该注意以下几种教学方式的运用
1.地理案例教学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好途径
所谓地理案例教学,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
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案例和案例教学能够提供地理情境材料,又能优化探究式教学的过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研究性学习地理的好途径。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案例教学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提出案例--引导确定研究主题--讨论解决地理问题--拓展、培养地理能力。案例教学的实施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思想,即以具体的实际问题入手,提出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按照教师设计和揭示的活动程序让学生独立和合作进行研究,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
这样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尤其在新教材(下册)其教学也是这样要求的。在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中,教材的编排也是从案例教学的角度来进行的。在介绍每一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分布及发展都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如大牧场放牧业就是以阿根廷为例,商品谷物农业就是以美国为例,通过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展开讨论,归纳总结出美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时,绝不能拘泥于课本的案例,若这样,就没有正确理解案例教学的精髓。在课本案例的基础之上,教师应结合当地的典型案例来组织教学。我在进行“工业区位的选择”一节的教学时在指导学生对课本中鞍钢和宝钢区位这两个案例的分析基础上,投影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位置示意图,让学生分析外商为何会选择此地进行投资建厂?有哪些有利的因素吸引着外资?连云港市要进一步发展还必须完善哪些条件?这个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时代特点,学生很感兴趣,从情感上非常关注和投入,都积极的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思维活跃。通过分析,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技、市场、人才、劳动力素质、信息政策等因素在工业区位选择中的作用日益提出,呈增强的趋势。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地价低、劳动力丰富等条件对现阶段中国的工业区位的选择也有重要作用,而原材料在工业特别是新兴工业的区位选择中的作用日益下降。通过个案分析,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地理事物有一般性感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并能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为后面学习工业地域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进行地理案例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编写乡土气息浓郁的案例,进而培养学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建设祖国的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
2.创设开放式课堂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需要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学会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及表达思想交流成果等。
创设开放式的课堂也是现代教育的迫切需求,目前的教育正向着解放学生的思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展开其思维、全面提高学生各种素质,使其向能动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
我们施教的对象,来自社会生活。他们携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他们最终还要返回到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去,这就决定了教学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因而在教学中总是设法将学生置于社会的生活之中,或是创设一种模拟的社会氛围。与此同时,还尽量使全体学生参与活动,避免出现少数参与,多数为旁观者的现象。在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全体学生都有显示自我的机会,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例如,在讲完了工业生产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后,可让全班同学分成三个组,分别扮演三个角色:代表政府的市长,代表环保检测部门的环保局长以及化工厂厂长。市长要求工业发展带动全市的经济发展,同时还要求给市民以洁净的环境;而化工厂长重经济效益轻环保效益;环保局则检测环境有关数据,限制工厂污染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工厂的效益。扮演三种不同角色,同学们查询有关资料,咨询有关职能部门,写出总结,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大辩论。同学们为了自己的观点展开了唇枪舌战,辩论场面十分热烈。最终辩论结果是三者得到共同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