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隋炀帝的功过与性格

合集下载

隋炀帝是个怎样的人

隋炀帝是个怎样的人

隋炀帝是个怎样的人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与隋唐历史有关的电视剧中,杨广总是以一副荒淫无道、昏君的形象示人。

那历史上是这样吗?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隋炀帝是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隋炀帝是个怎样的人从某些方面来说,隋炀帝杨广并不是一位昏君。

文化上,隋炀帝下令官员们号召当地文人编著地方志,隋炀帝这一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

除此之外,隋炀帝还派遣朝廷官员去张掖,收集与西域相关的书籍和作品。

随后,根据搜集著有《西域图记》一书,里面讲述了各民族的风俗文化、衣服习俗等,是一本著名的地理学作品。

除此之外,隋炀帝下令在全国修建大量的学校,方便学子的求学,并且注重对古典书籍的收集与整理。

隋炀帝让官员们寻找遗散的文著,然后进行整理与保护。

隋炀帝时期的藏书量是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时期。

隋炀帝还开创了科举制度,虽然科举制度到唐代时期才逐步完善起来。

隋炀帝登基后,他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设立了进士科。

隋炀帝实行的进士科,不仅考察了人才的文辞,还注重考察了学子的人品。

隋炀帝为政期间的改革措施,推动了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说隋炀帝是昏君在于,隋炀帝太过于急功好利。

登基之后,他不断地发动对吐谷浑、高句丽等国家的战争,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除此之外,隋炀帝贪图享乐,追求享奢的生活,他命人在洛阳东都重新修建了宫殿,浩大的工程费用都由百姓们支付。

隋炀帝在后宫中网罗了大量美色,以至于后来,他无心兼顾朝政,只知和妃嫔们玩乐。

隋炀帝荒淫无道的故事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文帝杨坚之子。

公元600年封为太子,杨坚死后,杨广登基,是为隋炀帝,开始了对隋朝的统治,也见证了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初期,其母独孤皇后很有政治才能,在政事上还能有所帮衬,也能时时警醒他。

而后,独孤皇后去世,隋朝盛世也基本初定,安逸的生活让他开始萌生享乐的思想。

隋炀帝好色,众人皆知,在其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迎娶了萧皇后,皇后花容月貌,温柔娴静,杨广与其过了二十多年的幸福生活。

隋焬帝人物评价

隋焬帝人物评价

隋焬帝人物评价隋炀帝杨广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皇帝,历史评价他是穷奢极欲的皇帝,实际上他同时又是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但最终他又应了”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不作不死的皇帝。

1、少时便有令名,朝野属望。

史书记载:”美姿仪,少聪慧。

”十三岁封为晋王,察父皇母后简朴,便只与萧妃共起居,后庭有妾也只是充数皆不育,示以无私宠。

大臣用事者,倾心与之交。

中使至王府,不分贵贱,皆曲承颜色,临走还赠与厚礼。

婢仆往来者,无不称之以仁孝。

2、好学,善属文,深沉严重。

初学虞信,为晋王时,引才学之士柳鈇、虞世南等百余人师友待之。

《全隋诗》收录其诗四十余首,可从现存一首《夏日临江》可见其才华: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

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

逍遥有余兴,怅望情不终。

3、崇尚儒教,信奉佛教,尊重道教。

杨广崇敬儒教和孔子,立孔子后人为绍圣侯。

笃好佛教,请高僧授戒,造西禅定寺、隆圣寺等数十,设道场,所度僧尼一万六千余人,筑刻新像三千八百多躯,修治旧像十万多躯,装补及缮写经书六百二十藏。

对于道教,给予很高政治地位,调节和缓和道佛关系,安排整理道教经书。

4、典定科举制度,整理典籍藏书。

杨广增设进士科,形成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策、明经试经术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且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

兴办学校,网罗学者整理典籍成书一百三十部,一万七千多卷。

大兴城和洛阳建有大藏书殿,成规模宏大的秘书省,藏书达37万卷,77000多类图书,藏书量为历代之最。

5、改革官制,颁布《大业律》,迁都洛阳。

杨广改革官制设五省、二台、五监、十二卫、十六府。

杨广修订律法,改革文帝较残酷的条文,除十恶之条。

为十八篇,五百条。

五刑之内,降从轻典者,二百余条,颁布实行,谓《大业律》。

迁都洛阳,大造宫室,亦是当时政治经济决定之必然选择。

6、疏通水运,营隋朝大运河。

当时就促进了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迅速繁荣起来,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

【隋朝历史】隋炀帝的功与过

【隋朝历史】隋炀帝的功与过

【隋朝历史】隋炀帝的功与过鉴于顾颉刚的古史辨思想,有感于“层累造成的中国古史观”造成当代对前古事件的看法的偏裨,籍此而探究人们口中的暴君——隋炀帝!《论语子张》中有这样一句话“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也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意思是说,纣干的坏事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由于他处在忙国之君的下流地位,人们就把他当作坏的偶像,把天下所以的坏事都归到他的头上了,这说明历来相传的纣的罪恶都是陆续加上去的,《尚书》中只说,纣只是一个糊涂人,贪酒、不用贵戚旧臣、登用小人,听信妇言,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而已。

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样荒淫无道、残暴不仁的暴君,只是后世因他处于亡国之君位,把一切的坏事推到他身上而已,而且经过历史层层的累积,造成后世隋炀帝暴君的形象!故此,我们不得不深思,隋炀帝究竟是不是像我们想象那样无道?造成我们对隋炀帝否定评价的莫过于不恤民力修筑大运河,不顾民苦数征高丽,奢华耗费三游江都,这些历来都是人们揭隋炀帝短的焦点所在,的确,这都是劳民伤财的举措,直接加速了隋朝灭亡,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他们的历史作用。

大运河,历来人们对它都褒贬参杂,既否定它是不恤民力,劳民伤财的工程,也肯定它在沟通南北、加强对东南方统治的历史作用,但试问一下,那一项庞大的工程,不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支持?阿房宫不用,长城不用?后世的王朝不是不想构筑宏伟的工程,而是鉴于秦、隋因耗民力而灭亡的教训而已,但后世哪能再现长城的宏伟、隋大运河的伟绩!在此,我们先考察一下隋炀帝建造大运河的目的所在,以探寻其功过。

大运河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部分组成。

“(大业元年)辛亥,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

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土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凤?、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

”“(大业)四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千河,北通涿郡。

”此两段,是大运河的主体。

简要论述和评价隋炀帝

简要论述和评价隋炀帝

简要论述和评价隋炀帝简要论述: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隋朝第二位皇帝,统治期间达1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非常有争议的皇帝。

他在外交、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多成就,但他的暴政和奢侈行为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灾难。

1. 改善外交关系在隋炀帝的统治时期,他大力改善了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

他和突厥、高句丽、朝鲜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使得中原地区的交通和贸易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此外,他还派遣使者到印度、波斯等国家,拓展了中国的交际圈。

2. 军事征服为了扩大自己的疆域和巩固统治,隋炀帝进行了多次军事征服,如征伐南方的陈朝和北方的突厥,最终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北方的草原地区。

这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和统一有着深远的影响。

3. 经济发展隋炀帝也积极开展经济建设,如加强对河道和灌溉系统的维护和建设,发展造纸和丝绸等传统产业,促进贸易等。

这些举措都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经济水平和国力。

4. 暴政和奢侈尽管隋炀帝在外交、军事和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他的暴政和奢侈行为也为中国带来了很多的灾难。

他频繁征收赋税和劳役,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最终导致民变的爆发。

同时,他也在奢侈和纵欲方面大行其道,造成了国库财政的极大浪费。

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隋炀帝的规律性越来越明显。

他的政治机变使得他在汉朝后又孕育出一波大一统王朝。

虽说隋朝历经13代的天子,但正统历程不过61年,短暂而又轰轰烈烈,即便是在今天的历史中也十分出彩,但也是伴随着内部关闭、边界临界、大建肆意、封建道德处于“反数学”的形势。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想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不是一朝一代均可做到的,其繁杂而又艰巨的步伐,首先在自身的前途追逐中,需要做好选择和蓝图。

再主要的是在政治和道德教育方面大力发展和落实。

【历史】隋炀帝的历史功过

【历史】隋炀帝的历史功过

隋炀帝的历史功过隋炀帝,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其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

他,继承父亲杨坚的遗志,以雷霆万钧之势,统一了分裂的中国,开启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然而,他的功过是非,却如同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波澜迭起,引人深思。

在隋炀帝的统治下,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他推崇儒家思想,整顿官场,选拔贤能,使得朝政焕然一新。

他亲政励精,锐意进取,使得国家迅速走向强盛。

正如史书所言:“炀帝即位,天下大治,海内清平。

”隋炀帝的功绩,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更在于他开拓进取的胆识和气魄。

他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修建了东都洛阳,使中原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设立进士科,选拔人才,使得国家人才济济。

然而,隋炀帝的过失,也是不容忽视的。

他好大喜功,贪图享乐,使得国家财政空虚,民不聊生。

他征发民工,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导致民怨沸腾。

正如史家所评:“炀帝好大喜功,轻启边衅,致民不聊生,国力日衰。

”最令人惋惜的是,隋炀帝晚年昏庸,荒淫无度,导致国家陷入内乱。

他听信谗言,诛杀忠良,使得朝政更加腐败。

最终,在叛乱和民变的夹击下,隋朝灭亡,隋炀帝也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回首隋炀帝的一生,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不堪回首的往事。

他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却也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正如古人所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隋炀帝的功过,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隋炀帝的功过,已成为过去。

然而,他的故事,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警示后人,勿忘历史,珍惜当下。

让我们以史为鉴,汲取历史智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历史书写中的隋炀帝析论

历史书写中的隋炀帝析论

《长江丛刊》2019.0829历史书写中的隋炀帝析论■何庭勇/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摘 要:在文献记载和历史学家的笔下,隋炀帝总是以一个“暴君、昏君、亡国之君”的负面形象出现在我们眼中,其历史建设性的一面难以窥见。

历史书写中的隋炀帝总是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以《隋书》为代表的传统正史给予隋炀帝“荒淫无道、好大喜功”等极为否定的评价。

建国以来通史著作中隋炀帝的地位仍然较为低下,反之欧美、日本史学家却以新的视角给予隋炀帝更多关注和较高评价。

关键词:隋炀帝 历史书写 人物形象一、隋炀帝及其形象简括隋炀帝,即杨广。

名英,小字阿摐,隋朝第二位皇帝。

开皇元年封为晋王,后南下平陈。

开皇二十年立为太子,继位后改年号为大业。

大业十四年,江都兵变,为叛军縊杀,唐朝谥为炀帝。

在位期间,政绩斐然:营建东都,修建大运河;置进士科,开创科举;西巡张掖,开发西域;三征高丽,穷兵黩武。

而这样一位政绩卓著的帝王,何以背负千古历史骂名呢?隋的速亡造就了隋炀帝“亡国之君”的称谓。

唐朝修史给予其谥号,谥曰 “炀”,即荒淫昏暴之意。

按《谥法》 :“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

”隋炀帝在历史上总是声名狼藉,其历史形象的塑造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其一、弑父继位。

关于隋炀帝弑父继位的历史记载,史书中有详细的描述。

且不论历史记载的真实性,就隋炀帝继位而言,杨广作为隋文帝次子,在封建传统嫡长子继承制下,本身不具备继承帝位的正统性,必然为传统史书所诟病。

其二、为政期间的举措造就了隋炀帝历史人物形象。

营建东都、修建运河,劳民伤财,不惜民力。

三征高丽,急功近利,穷兵黩武。

广置离宫,巡狩四方,骄奢淫逸,荒淫无道。

其三、隋朝速亡奠定了隋炀帝“亡国之君”的人物形象。

传统史家认为,隋末农民起义直接导致了隋的灭亡,而农民起义皆由炀帝为政举措的过失造成。

诚然,隋朝的灭亡在很大程度上与隋炀帝的治国理政密切相关,然而历史上王朝的覆灭必然是多种历史因素所导致的结果,将其全部责任归咎于王朝统治的君主,难免有失公允。

炀帝功过人物介绍300字

炀帝功过人物介绍300字

炀帝功过人物介绍300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隋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展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才华和远见,但同时也因其奢华和暴政而饱受争议。

他成功统一了南北
朝,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再次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他还修建了大运河,这一工程不仅在当时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杨广的统治也充满了暴政和奢侈。

他频繁发动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百姓生活困苦。

同时,他的个人生活也十分奢华,追求享乐,不惜耗费巨资。

总的来说,杨广是一个功过参半的人物。

他的功绩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的过失也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他的统治风格和个人品行都留下了深
刻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历史两千字论文--隋炀帝的功与过

历史两千字论文--隋炀帝的功与过

隋炀帝的功与过九年一班林涵在历史长河之中,隋朝仿若一颗流星,耀眼而短暂。

而其末代君主隋炀帝杨广被认为是犹如秦始皇嬴政一般的暴君,导致了隋的覆灭。

其实,隋炀帝对国家与历史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

隋炀帝屡建战功。

开皇十年(590年),他奉命与杨素一起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取得大捷。

登基之后,他御驾亲征,平定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横扫突厥,合并陈国。

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受命讨伐陈国,他指挥有序,作战英勇,所率大军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攻破陈国,是南北地区大部分得以统一。

杨广严令军人不得作乱,所到之处,百姓“秋毫无犯”,陈国财资也一概不取。

神州南北,“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他开疆扩土,使隋朝版图南至安南,北达辽西,再一次恢复了中国大一统的宏伟局面。

隋炀帝重视文化。

他绝不像秦始皇一样焚书坑儒。

恰恰相反,他崇尚儒家经典。

令手下大臣人人藏书,所藏之书还均需抄写五十副本以备丢失。

宫中他自设修文殿,妙楷台,各金碧辉煌,炉香不绝。

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000多类的图书。

他一即位,就恢复了被隋文帝废除的国子监,太学。

“炀帝即位,复兴教诱。

”遣大臣于国家中四处寻觅,若发现德才兼备者无论出身,都可送于京城任职做官。

更为重要的是,隋炀帝沿袭文帝的科举制,又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

他在选拔人才同时,更为注重人才的品德素质,“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必有德行功能,灼然显著者,擢之”培养了许多正直的人才。

此后,科举制沿袭了千年,成为了中国最具重要地位的选官制度。

而科举制的兴荣发展,与隋炀帝密不可分。

隋炀帝一统治国,又互通开放。

609年,他亲自西巡,自陇西,穿祁连,到达河西走廊,畅通丝绸之路,进一步促成了新疆,西藏等西北地区成为中国版图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是绝无仅有的。

从此之后,西域客商络绎不绝,小国朝贡也往来不断。

为后来唐朝的繁荣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迁都洛阳,建造了繁华昌荣的洛阳城,极具统一战略。

人物评说——隋炀帝

人物评说——隋炀帝

人物评说——隋炀帝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是隋王朝的第二代皇帝,年号“大业”,公元604年至618年在位,统治国家14年。

杨广是一个亡国之君,炀帝是他死后唐朝给他的谥号,谥曰“炀”,乃是荒淫混暴之意。

也因此千百年来,无论是官方正史,还是民间野史,都把隋炀帝看成是一个暴虐昏庸的皇帝。

然而,如果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隋炀帝看成一个研究的对象而不是一个批判的对象,对他的全部历史,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思考而探究时,就会对他的是非功过得出比较公正的评论。

作为一代封建帝王,隋炀帝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人物,他的所作所为都同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必须扩大视野,宏观审视,确切地把握出现隋炀帝的那个历史时代的特征。

隋炀帝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天下由大乱达于大治,从长时期分裂走向重新统一。

时势造英雄,大变革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时代需要伟大的领袖人物来创功立业,开创新局面。

隋炀帝正好处在中古社会鼎盛发展的起点上,他的许多活动都带有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也可以说他确实是一个应运时代很有作为的皇帝。

这一点单从隋炀帝平定江南的过程中就可以看的出来。

隋文帝在解除北方突厥的威胁和灭梁以后,便部署了平陈的战役。

当时杨广为晋王,被任命为主帅,“总管九十,兵五十一万八千,皆受晋王节度”。

开皇九年(589年)晋王杨广进入建康,以施文庆等“结尾民害,斩于石阙下,以谢三吴”,“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开皇十年,南方发生士族土豪的叛乱,晋王奉命到扬州去镇压,在平定南方叛乱中功不可没。

其次,从隋炀帝当政以后,设立进士科,正式设立科举进士的制度,影响及唐直至清代,这种“学而优则仕”,比靠门第血统选官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他还对官吏的选举考核和勋爵制度做了一系列改革。

他兴办学校,整理图籍,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隋炀帝还对典章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文官,并对其职任、轶爵、考课等加以调整,使其更符合实际和便于操作。

为什么说隋炀帝有功有过

为什么说隋炀帝有功有过

为什么说隋炀帝有功有过隋炀帝杨广是北周和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复杂的时期。

他的治下固然有功,但也有过。

今天我将会从版本史料和研究的角度,探讨隋炀帝杨广有功有过的问题。

**有功之处**1. 合并北方隋炀帝杨广因其“一统天下”的豪情和野心,开创了大唐盛世的兴办之基,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位千古名君。

他接受北周衣钵,先后击败东魏、巴蜀、南梁、高丽、交趾、吐谷浑、安西国、末罗奚等,这样就统一了中国大陆,夷平了各路藩镇,扫清了周朝末年的混乱氛围。

虽然他是靠铁腕政策合并北方的,但也正是因为他的成功,才有了大唐盛世的兴盛和繁荣。

2. 政治制度为了巩固权力,隋炀帝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

他研究旧制度,取消九品中正制,增设魏徵举斌制,进一步改善制度,加强中央政治权利,加强官员的管辖和管理能力,不断加强国家的统一行政能力。

同时,隋炀帝也加强了宣传,鼓励文艺和科学的发展。

他注重文化建设,投资兴建大型工程和城市建设,修建各种建筑物和道路。

由此可见,隋炀帝在政治制度改革方面举行了一系列长远的政策。

这对于改变世俗丛生的故事和学问余闲的低语格局,推动了中国的历史形态和内部结构。

3. 垦荒开疆杨广治下,开始兴修和开拓戍地。

他南垦荒地、北开疆略,对中国的疆域问题进行了整合和规划。

他大力推行垦荒开疆,外围疆域较明显扩大。

他推行的开垦荒地,使得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水利发达,为日后的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打下了基础。

垦荒开疆,不仅解决了河山荒芜的问题,而且改善了民生,使盛唐之时的发展,能够走上更为基础和稳健的步伐。

4. 外交手腕杨广也有外交手腕。

他为了巩固国境安乐,带领军队在高昌和突厥的战争中获胜。

他也依靠修建运河,加强和中外的交流与贸易,经营和增加了国家的财富和贸易团队。

他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大量互利的经济贸易关系,加强了南北的经济联系程度,促进了贸易价格的稳定,稳定了局势,同时也加强了民族间的信任和观察。

5. 士人政治隋炀帝尚武好文,推崇士人。

评隋炀帝

评隋炀帝

评隋炀帝隋炀帝在中国古代皇帝群体中被评价的一直不高,而且一大部分一部分人因为《隋唐演义》等小说中形成了对隋炀帝的看法,但大部分关于隋朝的史书对隋炀帝的看法大致相同。

虽然隋炀帝很有才华,有过很多功绩,但我对隋炀帝还是持痛恨的看法,因为他的那些错误,迅速使诺大的隋朝从繁荣走向了灭亡。

隋炀帝是隋朝的罪人。

炀帝从文帝那里接手了一个繁荣的隋帝国,“强宗富室,家道有余”,“中外仓库,无不盈余”《隋书·食货志》那他究竟是怎样把隋朝带入了不复之地那。

①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使举国就役。

出征高句丽,征调民夫200万人,修建东都和开凿运河,征发民夫2000万,运输队队伍“首尾相属,不绝者千里”。

这是在隋炀帝统治早期的大工程,这些大型工程致使“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才”,同时,农民所负担的兵役和其他徭役也极为繁重,男丁不敷征用,妇女也被拉来充役。

为了躲避徭役兵役,农民不惜伤残自己的肢体,称作“福手福足”。

可见徭役征发的频繁和程度之深。

②频繁对外战争意欲“开疆扩土”。

隋炀帝本人才华横溢,但继位后频繁对周边进行战争。

大业元年,隋炀帝令刘方攻占城,并征讨契丹;大业三年和大业四年,隋炀帝派朱宽前往琉球,务求“慰抚”该国,但琉球不从,大业六年派将领攻打琉球。

击杀其主,俘男女数千而去;大业四年,隋臣裴矩指示高车袭击吐谷浑,吐谷浑向隋朝请求援军。

隋炀帝趁机出兵,于隔年灭吐谷浑。

并设置四郡;大业八年,隋炀帝进攻高句丽发兵“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水军在平壤城下遇伏大败,隋炀帝率领的陆军经辽东,取平壤,也遭遇顽强抵抗。

七月被迫下令回军。

其后,大业九年和大业十年,隋炀帝又两次出征高句丽。

由于高句丽的抵抗和国内政局动荡而草草罢兵。

“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

”《资治通鉴》③好大喜功,骄奢淫逸。

修建东都,建造龙舟巡游江南。

杨广下江南时,在龙舟选有1000,名美女,让她们穿白衣,在船前拉纤,杨广在船上观赏时,看上了“殿脚女”吴绛仙,当即纳为嫔妃。

评价隋炀帝

评价隋炀帝

评价隋炀帝内容提要: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但也是亡国之君,对于他,世人从来没有什么好的评价,因为他残暴,而且使隋朝灭亡。

但我们还是应该客观评价他,不能否定他的历史功绩,如开凿大运河,而且隋朝的灭亡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原因。

关键词: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三征高丽;对外政策;隋亡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28年),又名杨英,小字阿摩,是隋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至618年在位,年号“大业”,在位14年。

杨广是亡国之君,炀帝是他死后唐朝给他的谥号。

《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逸周书·谥法解》谥曰“炀”,乃荒淫昏暴之意。

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凡的影响力,但自隋朝灭亡以来,对于隋炀帝的评价,都不怎么客观。

其实,隋炀帝虽然是隋朝的末代皇帝,却不能忽视他的历史作用。

(一)争夺皇位的斗争隋炀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糜(摐),高祖第二子也。

谥法云:好内远礼曰炀,逆天虐民曰炀。

”[1]因其“美姿仪,少敏慧,”故“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

”[2]隋建立之前即被封为雁门郡公,隋朝建立之后,被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当时只有十三岁。

很快又被授予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隋文帝还令项城公杨韶、安道公李彻对他辅佐引导。

杨广“好学,善属文,深沉严重,朝野属望,”[3]加之隋文帝及独孤皇后的钟爱,而且南下平陈有功,致使太子杨勇失宠,也就使他自己有机会夺得太子之位。

在杨广谋夺帝位的过程中,杨素、杨约、宇文述等人起了很大的作用。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因杨广调戏文帝后妃宣华夫人和私信被错误的送到文帝手中,使文帝决意废掉杨广的太子之位。

杨广急忙采取措施,派杨素、张横入宫弑帝,尔后又假诏杀故太子杨勇。

杨广通过弑杀父兄登极为帝。

杨广即位后,矫称高祖玺书召汉王谅入京,因谅与高祖有约:“若玺书召汝,敕字旁别加一点,又与玉麟符合者,当就征。

”[4]不合而反,“于是从谅反者凡十九州。

中国通史41集炀帝功过100字观后感

中国通史41集炀帝功过100字观后感

中国通史41集炀帝功过100字观后感
身为隋朝第二任皇帝,也是最后一个。

文艺地说,隋炀帝是一道明媚的忧伤。

他在他死去后的几百年里被后人褒贬不一。

可在我心中,隋炀帝是一个好皇帝。

杨广在历史书上被黑的`“体无完肤”,这就是我为他鸣不平的原因之一。

说句大实话,其实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一件为后人谋取福利的好事,即使在当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可在如今看了,我可不可以说他目光远大,很有谋略呢?我们不能从单方面来看待问题,当然也不能只从一个角度来看。

至于说隋炀帝是暴君,我觉得他在国家建设上其实很有想法,如若不是太急功近利结果闹得后来被黑,他老爹隋文帝一生兢兢业业创建起来的江山社稷也不会因此改朝换代了。

而且我个人认为隋朝虽然短暂却不失华丽,隋朝的两代皇帝都很有作为。

杨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是一个明君而且对我国的三省六部制有很大的贡献。

天时地利人和?唐朝就这么顺理成章的取代了大隋。

然而可笑的是,大唐的很多制度也都是从隋朝沿袭过来并有所改变的,而且隋朝有效地统一了中国。

我这并不是看不上唐朝的意思,我只是想提醒一下大家,其实隋朝的各方面不弱于唐朝。

所以总的来说吧,各有千秋,但不能单从史官编纂的来看待一个皇帝的极端。

为什么说隋炀帝有功有过?

为什么说隋炀帝有功有过?

为什么说隋炀帝有功有过?隋炀帝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功过,从外交政策到地方政策,都让人们对其称赞有加。

纵观历史,隋炀帝的主张和行动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深受后人们的赞誉。

一、外交成就1.结实韩魏同盟隋炀帝朝发动过多次成功的关中进攻,首先是将韩国推入隋统,并结实韩魏同盟,持续的南侵北讨,使得逐步的将魏、齐诸侯望尘莫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2.和突厥定缄在开始,突厥经常在中原地区进行反复的袭击,但隋炀帝采取外交手段,和突厥定缄,双方达成了《隋突厥条约》,外加采取经济策略干预,达到了安定内忧,外患除弊的目标,长久安抚中原。

3.取灞桥以东隋炀帝采取强硬政策,派遣使臣南征,终于在二次阻止西蜀反抗之后,收复灞桥以东,使得西域的局势也得以基本安定。

在此基础上,有序的派遣使臣去西域,将西域征服,宗教、文化活动加剧,形成了隋朝特色的文化审美。

二、文化建设1.实施开文令在文化方面,隋炀帝中兴开文令,修订了《礼记》、《诗经》等经典,完成了编修四书五经,传承和发展了中国文化,使得其在历史上继续流传至今。

2.施行方治另外,隋炀帝采取方治,实行中央集权,极大的提高了国家的统一性,对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整个百家争鸣的激烈革新运动也有利于推动历史的发展。

三、地方政策1.推行壶关计隋炀帝推行了壶关计,把当初的原始财政改革,解决了地方政府的财政紧张问题,大大改善了封建经济体制,促使宗室财政健全。

2.保护水渠另外,还有指示出台以防止灾害、保护水渠,这些措施大大推动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减少迁徙流亡,让当时的社会更加安定稳定。

综上所述,隋炀帝在历史上为中国带来了许多贡献。

他既有功于外交,又有功于地方政策、文化建设,都无可置疑的受到了当时人们的赞誉。

隋炀帝杨广的一生功过读后感

隋炀帝杨广的一生功过读后感

隋炀帝杨广的一生功过读后感第一篇哎呀,读完隋炀帝杨广的一生,我这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呐!杨广这哥们儿,一开始的时候,那也是雄心勃勃的主儿。

他修运河,这事儿可不得了!虽说劳民伤财让老百姓吃了不少苦,可你想想,那运河贯通南北,交通一下子就便利起来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那是杠杠的。

就好像给国家打通了一条大动脉,货物来来往往,文化交流也更频繁了。

从长远来看,这还真是个了不起的大工程。

不过呢,他三征高句丽,这可就有点折腾啦!一次不行还来三次,把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快耗尽了。

士兵们在战场上流血流汗,老百姓在家里也没好日子过。

这时候的杨广啊,就有点太固执,太好大喜功啦。

再说说他的生活,那叫一个奢华无度!到处建宫殿,搜罗奇珍异宝,美女成群。

这可把国家的钱都给花光啦,老百姓能不怨声载道吗?杨广啊杨广,你说你有能力有想法,要是能多听听老百姓的心声,别那么着急,别那么铺张浪费,说不定还能成为一代明君,流芳百世呢。

可惜啦,一步错步步错,把自己的江山都给弄丢了。

读完他的一生,我就感慨啊,做人做事都得有个度,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威风和面子,得把老百姓放在心里,不然再大的家业也得败光。

第二篇嘿,跟您聊聊我读完隋炀帝杨广一生功过的感受哈。

杨广这个人啊,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

他搞的那些大事,有的确实很牛。

比如说大运河,哇塞,这得多有远见和魄力才能干得出来!它让南北连接得更紧密,贸易繁荣起来,文化也相互融合,这功劳可不小。

但是呢,他也太能折腾了!为了自己的面子,修那么多豪华的宫殿,这得花多少钱啊?还有那频繁的战争,把老百姓折腾得苦不堪言。

这时候的他,好像已经迷失了方向,只想着自己的荣耀和欲望。

他的性格也是个大问题。

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身边要是有几个敢说实话的忠臣,给他提提醒,说不定也不至于走到那一步。

不过话说回来,杨广的一生也给我们后人很多教训。

做事情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得考虑长远,还得考虑老百姓能不能承受得住。

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不能滥用权力。

浅谈评价古代帝王的方法---以隋炀帝为例

浅谈评价古代帝王的方法---以隋炀帝为例

浅谈评价古代帝王的方法──以隋炀帝为例隋炀帝杨广(569—618)是隋朝的第二代君主,也是亡国之君。

他在位时间自公元605至618年,年号“大业”。

“炀”是其死后唐朝给予他的谥号,按旧礼所言,“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

可见隋炀帝是一位荒淫昏暴的帝王。

而且历来史书也将隋炀帝描绘成一位荒废政事的皇帝,但是史书的记载就真实可靠吗?《隋书》是由唐太宗李世民组织一批大臣编写的正史,这些大臣大都是经历过隋末农民起义的,他们对隋末社会状况的认识不可谓不深刻,况且他们又是唐朝忠臣,在编史时特别注意“以隋为鉴”。

他们所编写的《隋书》,以官方观点极力贬低隋炀帝,从而使得人们对隋炀帝也存有某些偏见。

《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及其率领的编写班子所编的史书,司马光编撰《通鉴》的指导思想是“资治”二字。

也就是说他希望人主能从历史的往事中,看到历史治乱盛衰的道理,以为借鉴,治理国家。

这种带有明显政治化倾向的史书当然也就进一步地丑化了隋炀帝。

历史上对于隋炀帝失真失实的评价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历史上的隋炀帝,不仅对我国的统一与巩固有贡献,而且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也有贡献。

为此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一、平陈之战开皇八年(公元588年)隋文帝杨坚任命晋王杨广统领50万大军伐陈。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军越长江天堑,韩擒虎、贺若弼率军破建康,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灭亡。

至此,隋朝也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使命,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的纷争混乱局面,当然这也是历史的大势所趋,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杨广作为此次平陈之战的总指挥,功不可没。

杨广“及陈平,执陈湘州刺史施文庆,散骑常侍沈客卿,市令阳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史暨慧,以其邪佞,有害于民,斩之右阙下,以谢三吴。

于是封府库,资财无所取,天下称贤”。

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他又再次平定江南地区的叛乱,沉重地打击了南方的土豪,有利于江南政局的稳定及国家的统一与巩固。

隋炀帝杨广五大功绩概述诗才也十分了得图

隋炀帝杨广五大功绩概述诗才也十分了得图

隋炀帝杨广五大功绩概述诗才也了得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坚的次子,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大体上是位积极、有进取心的人。

对于国政,他也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

主政后,他巡视边塞拓、开通西域、推动大建设。

然而最终因人民负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穷兵黩武,遂以残暴留名于世。

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君。

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在人民大起义的打击下,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将他缢死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杨广在位14年(604年——618年)“统一江山”、“修通运河”、“西巡张掖”、“三游江都”、“三驾辽东”可以概括他一生所为。

炀帝的功业:一、亲自指挥完成祖国统一(一统江山)公元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强盛的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

当时人们认为“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为南北......”当年符坚百万大军都没有突破长江天堑。

可见这是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

可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

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

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

“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

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

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

这要比李世民指挥部队平定各路农民起义与割据的小军阀要战功卓著。

隋炀帝杨广功劳盖世!!!二、下令修建完成大运河(修通运河)隋炀帝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

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功万代。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

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

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

修建大运河是凝聚中国之举。

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迫切需要。

简评隋炀帝

简评隋炀帝

简评隋炀帝隋炀帝杨广,一名英,小字阿摐,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世人皆道隋炀帝为暴君,但史学家却又多为其翻案。

他的是非功过究竟如何?本文从政治、文化、军事和心理四个方面来评价隋炀帝。

对隋扬帝的评价中,政治上的开运河、建东都、巡幸历来被说成暴政,认为这主要是为了游山玩水,但历史事实却绝不是游山玩水那么简单。

隋代是继分裂三百余年之后建立的一个统一封建王朝,巩固全国统一是摆在隋代君臣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

但江南士族和少数民族的反叛给隋朝带来极大的威胁和恐慌,大业六年,隋炀帝“宴江淮已南父老,颁赐各有差”。

企图用收买人心的方法加紧对江南的控制。

但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江南的控制,开运河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事了。

并且隋炀帝开运河在客观上也具备了条件。

隋代大运河由通济渠、山阳渎、江南河和永济渠四段组成,其中山阳渎是隋文帝于开皇七年所开,为灭陈作准备。

它基本上是沿袭吴邛沟故道,隋炀帝开运河主要是其它三段,在开渠中,人们只注意了使役丁男民夫,但却忽视了隋炀帝对军队的使用。

《资治通鉴》卷181:“诏发河北诸军百万穿永济渠”。

利用军队的力量开渠也多少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隋炀帝要建东都的原因在他的诏书中可以找到。

首先在经济上洛阳优越于关中。

洛阳地处关东平原,广阔辽远,物产丰富,粮食充足,建都于此可解决缺粮问题。

其次,在地理位置上洛阳位于全国中心,四通八达,既免除了外族人侵对中央的威胁,又便于和全国联系,加强对各地的控制。

关中陆路交通不易,水路交通更难,而洛阳则不同。

另外,建立东都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从汉高祖起,历代帝王无不留意洛阳,但因当时“九州未一”,或“困其府库”而没能实现其目的。

最后主要是从政治上来考虑的。

隋政府为了发展社会生产,一直执行打击士族豪强的政策。

而关东历来是士家大族盘据之地,大业八年以杨玄感为首的士族豪强反隋活动,就是双方矛盾的总爆发,对关东地区的控制就更要加强。

关于巡幸,在执政前期,他“夙夜战兢,若临川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浅析隋炀帝的功过与性格The analysis of the evaluation of Emperor Yang姓名:付建锋学号:100703151系别: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专业:人文教育年级:2010 级指导教师:刘福洪摘要隋朝二世皇帝杨广在位十四年,期间,他取得了一系列功绩,如开运河、建东都、开科举等等。

然则取得如此重大功绩的炀帝,却最终落得个亡国之君的下场。

因而炀帝在学界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皇帝。

笔者认为,炀帝如此极端的表现与其性格特点是有密切联系的。

关键词:隋炀帝;功过;性格AbstractEmperor Yang as a Chinese ruler in famous short-lived Sui dynasty,suffers a lot from the writers who wrote the history in every period.When it comes to Emperor Yang,there is no other things but dissolute and brutal.In fact,though he made some mistakes,he still has something positive to be mentioned.It is so-called that someone did a good thing can not cover lots of evil things,so can the evil.The evaluation of Emperor Yang has certain signification in history.I intend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o Emperor Yang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objective.Key Words: Emperor Yang; achievements; mistakes隋炀帝作为中国著名短命王朝隋朝的亡国之君,饱受各时期修史者的批判。

提及隋炀帝,多与荒淫无道,凶残暴虐相联系。

实际上,炀帝在历史上的负面作为与形象虽不可否认,但仍然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

某些作为与建树的深刻意义还是有待进一步挖掘的。

近年来,学术界不少文章和言论对于炀帝的评价问题有了更多的角度。

比如袁刚先生就认为,炀帝并不是以往所说的暴君,而是对其功绩加以肯定,提出炀帝是位有重大历史贡献的暴君。

曹卫平先生甚至认为隋炀帝是位可以与秦始皇、汉武帝相提并论的杰出帝王。

韩隆福先生亦认为炀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军事家。

总之,学界已经开始更加理性深入的探讨隋炀帝的历史地位了。

而笔者认为,性格对于一个人的决策存在巨大影响,甚至于封建帝王来说,可以左右一个王朝的兴衰。

笔者自觉学力有限,但仍愿意对炀帝的极端作为与其性格的关系作点尝试。

1帝位的合法性本文虽以探究炀帝功过与性格的关系为目标,但基于部分史家对炀帝帝位来源不正的说辞,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帝位的合法性作些论述。

杨广作为文帝次子,碍于封建王朝立嫡长子的原则,本无缘帝位,而杨广最终却得以践极,这也引来了诸多修史者的非议。

事实上,杨广能够成功夺宗,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杨广具有超人的政治智慧。

杨广在由晋王向太子的身份转变中,其超高的政治智慧与隐忍能力得到充分展现。

在这个过程中,他极尽能力展示自己的恭孝仁厚,勤奋节俭,不好声色。

据《隋书》记载“高祖幸上所居第,见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1],又载“常观猎遇雨,左右进油衣,上曰‘士卒皆沾湿,我独衣乎!’乃令持去”[2]。

然《隋书》虽记载之,却又以“矫情饰貌”[3]称之。

且不论此评价中肯与否,而杨广的忍耐力可谓惊人。

他懂得相机而行,投文帝所好。

而反观太子杨勇,相较而言其政治智慧则逊色得多。

据《资治通鉴》记载“后遇冬至,百官皆诣勇,勇张乐受贺”[4]。

文帝得知后,颇为不满,“自是恩宠渐衰,渐生猜阻”[5]。

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事情发生于杨勇因装饰自己的铠甲而遭文帝斥责之后。

本有前车之鉴,杨勇尚且不知收敛。

《资治通鉴》又记载,太子宠妃云昭训之父经常出入东宫献宝取媚,左庶子裴政屡次进谏。

杨勇非但不听,反而“益疏政”[6]。

这可见杨勇并非是一个能虚心纳谏之人。

如此不懂谨言慎行,史书却以“率意任情”[7]称之。

笔者认为,这恰恰是杨勇缺乏足够政治素养,对政治斗争的微妙与残酷缺乏常识。

其二,晋王杨广的个人功绩。

杨广曾以行军元帅之职统率大军南下平陈,之后又平定南方叛乱。

在以武力镇压之后,文帝又任命杨广为扬州总管,出镇江都。

在之后的近十年时间内,杨广通过尊崇佛道两教以团结江左人士,大量提拔有威望的南人来消除江南地区对隋朝的抵制。

这一文化羁縻政策颇为奏效,此后南方再没有发生叛乱。

杨广的行政能力得到了文帝肯定,在被立为太子后,“高祖每避暑仁寿宫,恒令上监国”[8]。

而史书又称杨广有弑父篡位之恶行。

《大业略记》记载,“帝事迫,召左仆射杨素、左庶子张衡进毒药......而高祖暴崩”。

其证据有二,一是杨广在文帝病重期间调戏宣华夫人为文帝所知,二是杨广与杨素之书信被误送至文帝手中。

因而文帝大怒,欲废杨广,杨广迫不得已弑父。

笔者认为此二说皆不成立。

第一以杨广的政治智慧及隐忍力,断不可能在此时因女色而误事;第二既是送秘信,自当挑选精明之亲信,怎会误送至文帝之手。

两个原因皆不符情理,难免有史家恶意丑化炀帝的曲笔之嫌。

韩昇先生亦曾对杨广弑父说加以考证,认为此说断不能成立,即便是有变故的话,“应是隋炀帝和杨素为确保胜利接班而清除异己,打击的对象是竞争对手,而不是自家父亲”[9]。

因此杨广继位虽与宗法制之嫡长子继承制相悖,但也不至于“非法”。

他的优秀与杨勇的相形见绌,或许是左右文帝行废立的根本原因。

其谋取太子之位所采取的措施只是一种政治斗争手段,而这也充分证明,他有足够的政治智慧继承大统。

他的雄才大略也在他即位之后得以一一施展。

2炀帝的功绩正史中通常给炀帝冠以荒淫无道、穷兵黩武之负面评价,此种评价虽有其合理性,但却不能否定炀帝实际上也是位颇具雄心壮志且敢于作为的君主,这一点从其年号“大业”二字便可有所窥察。

而他也确实做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

2.1营建东都隋炀帝即位之初,就下诏兴建东都洛阳,而在此之前炀帝曾亲自对洛阳进行了实地考察。

《隋书》记载“十一月乙未,幸洛阳”[10]。

由此可见,炀帝对营建东都是有一番考量的。

而笔者认为,此不失为明智之举。

其原因有三:2.1.1洛阳建都条件好洛阳乃多朝古都,历史底蕴深厚。

平王东迁,定都洛邑;东汉亦以洛阳为都;及至魏晋,皆都洛阳。

且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路通,贡赋等”[11],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从经济方面考虑,大兴城已经难以供应中央政府机构的物资需求。

如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人饥”,文帝只能“率户口就食于洛阳”。

此时的洛阳,水陆交通发达,天下财赋聚集,其经济地位实际上已经超过长安。

而炀帝主张营建东都,减轻了大兴城的压力,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同时又是顺应经济中心南移趋势之举。

而其实早在隋建立之初,就想以洛阳为都,如今炀帝即位,营建东都,实为“奉先志”[12]之举。

2.1.2建都准备充分文帝代周称帝之后,励精图治、厉行节约,特别是平陈统一之后,国家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史称“开皇之治”。

“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13]。

可见隋朝建立后仅十来年,国家已经相当富裕。

事实上其物资储备之丰,及至唐建国二十年尚未用完。

如此雄厚的财力物力,给炀帝大展宏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而国家统一的完成,为营建东都提供了安定的政治环境。

人口的增长,又为营建东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2.1.3营建东都是战略需要炀帝在诏书中提及了汉王杨谅造反一事。

“今者汉王悖逆,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此由关河悬远,兵不赴急”[14]。

炀帝还举周迁殷人一例,来加以佐证。

这说明,杨谅叛乱,更是直接导致炀帝决定立刻营建东都。

而大兴城,偏于西方,对东方北齐故地、南方南陈故地控制力不够。

将政治中心向东都洛阳转移,以天下中心之势和便利的水陆交通,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对于国家的稳定有积极意义。

2.2开大运河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起自涿郡,止于余杭,以洛阳为中心,连接了南北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对于开展如此浩大工程的原因,有人归咎于炀帝贪图享乐,意欲游幸江南。

笔者认为,炀帝曾镇守江南十年,对于南方风土人情颇有领略,因此并不能排除他开凿运河是为了到江南游玩。

但其开凿运河的根本原因却绝不在此,而是出于政治经济交通之考虑。

古代交通运输方式选择性不大,水路交通虽然不如陆路交通便捷迅速,但却具有运力大,运输成本低的优点。

古代大宗物资如粮食贡赋都主要是依靠水运。

然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多是东西走向,要想将江南财赋运往北方政治中心,人工大运河的开凿很有必要。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长期大规模的战争,使得黄河流域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隋朝一统,虽然北方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并且有所发展,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不可避免。

战乱导致的大量北人南迁,使得江南得到了很大的开发。

江南的富庶,是炀帝决意开运河的经济动因。

再者,隋朝灭陈以后,南方地区仍然出现过叛乱。

开凿运河,加强对南方的管理,也是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

所以综上来看,开运河其实与营建东都是一体的。

东西两京加上南北走向的大运河,呈十字架型,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事实上,当时的隋朝疆域就是北周加上北齐再加上南陈故地,十字架将这三大地域牢牢地控制起来。

)而大运河的开凿所产生的伟大作用,却大大超乎了炀帝的想象。

笔者认为大运河对于中国的重要性远比长城。

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文明,促进了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修建大运河是凝聚中国之举。

大运河贯通南北,成为经济交流的大动脉。

运河沿岸良田得到灌溉,一些城市如扬州也随着大运河的开通而兴起。

乃至于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也赖于大运河将南方的物资输送到长安而得以维持更久。

唐朝诗人皮日休亦曾作诗云:“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对开凿大运河一事表示肯定。

2.3创科举制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借家世背景。

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

隋文帝时期,科举制出现雏形,到炀帝时,置进士科,科举制开始普遍盛行。

科举制以分科考试的形式来选拔官吏,强调任人唯贤。

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官吏的来源,给寒门士子提供了出将入相的机会,同时也起到了抑制世家大族特权的作用。

科举制沿用至清朝末年,为古代封建王朝选拔了无数优秀人才。

尽管后面发展成八股取士,但与炀帝时期的科举制差异很大。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其总体还是利大于弊的,而作为这一制度的肇基者,隋炀帝功不可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