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之路”线上学习心得--张敏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精选3篇)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精选3篇)名师之路篇1我有幸聆听了郭、蒋、赵x等几位名师的课,各位名师精彩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深。
一、语文课堂要简约、扎实。
几位名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在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在他们的课堂中,让我感受到平实与质朴、扎实与简单。
尤其是在赵x老师执教的《落花生》一课,环节设计简单、清晰,教学伊始赵老师就向学生提出“能提问,会思考”这一要求,并明确本课的三个学习目标:自读“落花生”、共议“落花生”、仿写“落花生”。
接着让学生一一提出问题,老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重点研读了第10自然段,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明白父亲所说话的含义。
最后,还让学生以其它水果为例,练习说话。
整堂课简约、扎实,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线”的新教学理念,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方法要切实、有效。
蒋xx老师所执教的“看新闻,写故事”作文课,让我更是对作文教学豁然开朗。
想想自己,上作文课时,总觉得无从下手,不是讲如何选材,就是讲如何构思布局,不曾意识到作文方法对学生的重要性。
但听了蒋老师的课后,我明白了一节作文课,完全可以教给学生一个写作的方法,如:本节课,他就教给学生怎样用“好像在说”,在他轻松幽默的引导下,学生基本上学会了如何用“好像在说”这一写作方法。
此外,他还做了精彩的讲座,讲座主要是围绕“写作是有方法的”这一主题,他通过研究第一手资料,总结出了几十个写作的方法。
听完后,我茅塞顿开,只要我们也能坚持为学生讲一些切实、有效的写作方法,长此以往,还怕学生写不出好文章吗?本次“名师之路”研讨会,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和思考,在以后的教学教研过程中,我会沿着“名师之路”指引的方向,再多一层思考,多一份责任,多一点提升,不断开拓教学教研新天地!名师之路心得体会篇22月22号,我们一行六人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名师之路”西部六省第(2)届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
听课心得体会(张敏)

人生中的重要一课2016年10月10日,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我有幸聆听了四位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看到经验丰富的他们轻松自如的驾驭课堂之上,我既佩服又羡慕,回想自己一个月以来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深刻的认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王宪秀老师的课堂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轻松、自由,学生学起来丝毫没有疲惫感,反而学的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在教学《秋天》这一课时,他让学生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谈一谈对秋天的印象,因为正值秋天,学生感受深刻,所以积极性非常高,每个学生都愿意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从而有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他语气柔和,语言颇富亲和力,让大家听起来很舒服,很享受。
并且王老师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活动,这一点令我印象深刻!在对作者思想感情把握的教学中,他不是简单的陈述和引导,而是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加以动作表演亲自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学生的兴致高昂,都纷纷伸出双手迎接美丽的秋天:“啊!秋天到了!”张文华老师是我接触最多的一位语文老师,我们同在一个办公室,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稳重,非常认真。
刚开学的那几天我会迷茫、会不知所措,当我在教学上遇到问题时她会主动的、耐心的帮助我,在这之前我就听过张老师的几节课,她上课时要点讲解的非常细致,非常明白,包括每一个字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他最令我佩服的一点就是很会抓住学生的心理,然后巧妙的转换到教学内容上,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听张老师一节课并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因为她会变换多种方式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dtnl》这一课的教学中,她就采用了自编儿歌和顺口溜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生活!陈芳老师和张萌萌老师的课堂同样非常灵活,多媒体的利用特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我们看到了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孩子。
张萌萌老师在教授《四季》这一课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她还巧妙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以表演、绘画的形式充分的展示自我,这样既收获了知识又获得了乐趣,使学生走出课本,走进大自然。
张敏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体会
高一语文张敏
这次参加九校联谊教研活动,听了两位《散文阅读专题复习——表现手法》的公开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一、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
高三散文阅读复习,不是传授而是激发和唤醒,所以老师要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材料,引发学生的思考。
所选题例都是学生已经接触过,有他们自己见解在内,并且具有典型性的。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变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
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只作恰如其分的点拨,不能一问一答的大包大揽。
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师的激励到位
两位老师都是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针对学生的问题回答,再由学生自己去总结升华,归纳答题要点,明确答题思路。
并多鼓励学生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交流自己的思考体悟,大方展示自己。
四、练习设计有层次性
练习设计重视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
在环节设置上,整个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每个问题都是扎扎实实得到解决。
由句到段,紧抓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从答案回归文本,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表达效果。
总之,本次校级教研活动,让我收获很多,感触很深,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加强学习,在实践中加强探索总结,争取进步。
读教师的绝活有感张敏

读教师的绝活有感张敏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责任——永恒的教育精神初中校区张敏我们世纪园学校的九大育人要素里面,有一条“海量阅读”,不仅指的是学生,还有我们老是的“每月一读”,四月份有幸读到了郭其俊老师的《教师的绝活》一书,书里的主人公都是一群普通的一线教师,他们深受学生的喜爱;书里也没有华丽的词藻,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最真实的情感。
有天偶尔在其他书中看到这样一则招聘教师的广告:“工作很轻松,但要全心全意,尽职尽责”。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哲理,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尽心尽责,就像经常给自己学生讲的一样,做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更优秀的自己。
下面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我的阐述:一、明确的目标读“小学大师——桂贤娣”一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桂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工作中充满了自信,这自信来自于对岗位的认同感,满足感。
每年开学第一天,她都要亲自站在教室门口,一个个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地手,并向每一位家长承诺:“我一定会将你的孩子送进重点中学”。
我才发现,我们老师只要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坚守那份清贫与充实的岗位,你就有了追求,你就有了可以研究的问题,可以克服的困难,也就有了一条光明的路。
犹如我们在座的老师,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个孩子绽放人性光辉,拥有出彩人生。
目标确定,我们要有行动,一个好老师,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植根于爱的教育,要智慧的爱,恰到好处的爱。
那份坚持与坚守,那种纯真与质朴,那种自信和潇洒,那份开朗与活跃,令我震撼,让我反思。
二、把每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教育无小事。
有人说:“要给人一阳光,你心中必须有太阳。
”我认为,作为一名首席导师,仅仅有热情和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洞察小事,善于处理小事的教师的责任心。
关注孩子的生活细节。
我们班里有个女生叫田玉冉,她是个性格内向,但是非常的乐于助人,讨人喜欢的好学生,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的手被冻裂,甚至还出现了出血现象。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含五篇)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含五篇)第一篇: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教师要有乐学的态度,才能使自己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娴熟的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我们要重视每一次培训课,下面给大家分享名师之路培训的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14曰14日,在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一行6人有幸赴西安参加了“名师之路”之“聚焦核心素养,关注课堂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小学教学研讨会。
会上,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赢得在场教师一次次掌声,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心灵震撼,使所有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
两天半的研讨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深很长。
他们对新课标准确深入的领悟、对教材独特而细致的理解、深入浅出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新课改的有一次华丽的转身,看到了语文“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生态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需名师指路。
此次去西安“取经”,收获是丰硕的,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在此,我粗浅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独具匠心、充满智慧的课堂我们分别听了全国名师刘飞耀和程翔教学不同学段的《故乡》,陈延军老师的《挑山工》、薛法根老师的《半截蜡烛》、以及赵志祥老师的《三笑》等课。
课堂上他们用独具磁性的声音、充满激情的动作、风趣幽默的语言,把课堂掀上一个又一个高潮,也让我们一线老师呼吸到了语文教学的新鲜空气。
灵动的课堂,亲切和谐;活跃的学生,真诚自然。
与其说学生在学语文,不如说在享受语文。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赵志祥老师的文言文《三笑》让我们见识了优秀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功底和素养,让我们见证了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范式的成功实践。
亮点一:基于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的目标意识。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

一路采撷一路收获,花香满径------“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10月23至25日,我有幸赴西安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儿童阅读教学研讨会,欣赏了张学伟、吴琳、陈延军、薛法根、李祖文、张立军、罗才军、岳君荣、王林波、赵志祥等十几位全国名师的教学风采,专家们对新课标准确而深入的领悟、对教材独特而细致的理解、课堂高超的教学艺术、诙谐幽默的教学风格、以人为本的情怀无不让人动容、敬仰,为之喝彩。
聆听他们的课堂,畅享了一场精神盛宴,至今回味无穷。
在此,仅以印象最为深刻的两节课来谈谈我的感受。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张学伟老师执教的《鹬蚌相争》一节课,他“利用语文书教语言”的理念让人甚为赞同。
这是篇寓言故事,以往我们只教学生明白故事内容,感悟出道理就完成教学任务了,然而张老师却以生活中的“吵架”来演绎这堂课。
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反复地有感情地读出鹬(“你不松开壳儿,记等着瞧吧。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与蚌的话(“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
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并让学生在针锋相对的争吵中,体会到争吵的语言特点。
张老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吵架的场景,带着孩子学习“吵架”,引入“生活中家里那两口子是如何吵架的?班级里有没有会威胁人的人?人在吵架时会说什么话?”等问题,展开“生生互吵”、“师生互吵”这一有趣的教学环节。
于是“就你能!”“都怪你!”“小心点!”“等着瞧!”等特定场合中才能出现的语言引爆课堂!既让学生知道争吵时的语言特点,为后续写鹬蚌被抓后的对话做了很好的方法指导。
又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习作中应该怎样运用语言描写,体现人物的形象”这一习作难题。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学习语文的作用又落实到语言文字的应用上。
此时张老师设计拓展题目:假想被渔翁装在笼子里的鹬和蚌会说些什么?渔翁会说什么劝他们呢?这一问题把学生思考的角度从课本延伸到课外,从理解故事迁移到感悟故事道理上来。
“名师之路”学习体会

“名师之路”学习体会
在我参加“名师之路”学习之后,我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学到了
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和教学能力,还要有真诚的关爱和尊重学生的态度。
在课堂上,我见识到了一位名师是如何充满激情地教学,如何耐心地倾听学生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寻找答案。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老师,我应该不断
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关心和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此外,“名师之路”学习还教会了我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在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如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设计课程内容,如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这让我认识到,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可以大大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与其他学员的交流中,我也认识到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分享经验的重要性。
每个人
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华和教学方法,通过与其他学员的互动,我不仅学到了其他老师的
优点和经验,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升的方面。
这让我意识到,教师应该保
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知识,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总的来说,“名师之路”学习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反思,使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
教师的决心。
它让我明白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良师益友。
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近期,我通过参加“名师之路”培训课程,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收获。
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师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引导者,同时也是永远的学习者。
下面是我在学习“名师之路”课程中获得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提高自己思考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要善于观察和思考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与反思,并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发现,这样的思考过程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课程中强调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我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成长。
课程给出了很多培养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方法,比如通过讲述真实的生活故事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再次,课程中提到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并且以身作则地传授给学生。
在课程中,我了解到了很多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积极参加教育培训活动,与同行进行教学研讨等。
我相信通过这些方法,我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最后,课程中提到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课程给出了很多提高教师情感沟通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等。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情感沟通,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
张敏心得

德州市中学英语名师人选命题能力培训张敏花园中学德州市中学英语名师人选命题能力培训与12月1日在德州市委党校如期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并被专家们在命题方面的独特见解所折服。
这次培训共分为四部分,首先是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张春青教授以专家的角度给我们讲授了初中英语命题原则和技巧;其次部分教研员和优秀教师代表进行了命题研究论坛;再次是各县市选拔了几名教研员和命题专家给我们分享了他们自己的命题经验;最后我们德州市总教研员王玉青主任给我们做了一个完美的总结。
此次我们乐陵共选拔了28名教师参加这次活动,我们首先聆听了张春青教授的精彩讲座,张春青教授以命题素养为前提开启了他的授课之旅,首先我们被带到评价对老师来说的重要性,张教授并以英语写作这样一个实际环节给我们展示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对于考试的质量意识,我们乘坐张教授这辆知识火车来到了命题过程这样一个环节,我们要首先测量拟测能力并找到足以代表拟测内容,也就是说这个内容必须具有代表性,才能为教学提供信息,支持学生学习。
最后张春青教授以阅读理解为实例,并让老师们通过实际操作真正了解命题的定义和意义,真的是用心良苦,让老师们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次部分教研员和优秀教师代表进行了命题研究论坛。
不听不知道,一听就入迷。
以前命题考试这样一个话题好像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现在突然这些命题专家一下子就在我面前,并讲述他们的命题过程,真是感觉很激动,各县市教研员临时组建了’试题论坛”,他们各抒己见,场面十分激烈,我们享受了一个丰盛的精神大餐。
从他们的精神中让我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
来自德城、临邑、禹城、武城和齐河五位英语名师分享了他们的命题团队以及命题过程,五位老师中我对来自德州九中的李娟老师的讲座所吸引,李娟老师从命题原则、试题难度、试题体现的特色、选材标准、解题思路等方面给老师们分析,每套试卷从听力、阅读和写作几个部分一一分析,然我们要在重视课本的基础上,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并渗透品德教育。
百师讲坛张敏

“百师讲坛”之小学数学观摩体会万善小学张敏按照教育局安排,我和学校部分教师参加了“百师讲坛”之小学数学观摩活动。
通过本次具有明显特色的观摩,我深深体会到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也由衷佩服这几位老师高教育教学水平,使我对数学这一门学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结合本次的观摩课,现将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从个方面向大家做一汇报。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为一个教育者,上好课的第一步必须是研究教材,备好课。
做为本次活动中的几位教师,从讲课内容上,可以明显感受到对于所授内容的潜心钻研,从教学目标到具体的落实方法,从重难点的把握到突破,牢牢紧扣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活动,不但完成了基本的教学目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进一步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培养了思维能力。
比如:引导学生自已想办法怎样去解决,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不但想出了好的办法,而且间接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本课的重点,解决了难点问题。
这主要是教师对于本课内容的准确把握和创造性的使用,没有局限于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是很巧妙的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2.课堂形式多样化。
在这次数学观摩活动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采取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来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在把儿歌带进了课堂,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3.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这次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最为深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耐心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适时给予鼓励和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去获得新知,变被动为主动,转客体为主体。
在摸索中前进(张敏)

在摸索中前进作者:张敏单位:黄河口镇第一小学在摸索中前进摘要:曾经我听一位老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
”果不其然,有时候感觉一篇文章有太多的东西要讲,怎么也完不成。
可是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不知道。
关键词:创造教语言兴趣盎然权利正文:与学生做练习时,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句话,“预言丰收是轻松的,它可以用彩笔描绘;创造丰收是艰辛的,它需要像小河一样流淌的汗水;庆祝丰收是快乐的,它可以用响鼓紧擂。
”说的多么符合我们现在的教学实际呀!原本预言的是那么美好,可实施起来是那么的难。
我作为刚刚从事语文教学三年的教师,一切还在摸索学习当中。
记得刚刚转为教语文时,一切是那么新鲜,老是在想终于不教数学了,语文教学多么轻松。
曾经我听一位老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
”果不其然,有时候感觉一篇文章有太多的东西要讲,怎么也完不成。
可是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不知道。
去年县教研室张翠枝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我有幸得到了张老师的指导,真是受益匪浅!张老师说:“教语文就是教语言,要放手给学生,不能老是一味的讲,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从那以后我改变了教学策略,以前总以为孩子们还小,理解不了太多,不敢放手,什么都亲自讲,反复讲,生怕学生听不懂,硬要学生把答案记在课本上,也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弄的老师累,学生更累,没想到从那以后我马上改变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画句子作批注,竟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蝙蝠和雷达》是我改变方法后的第一课,这是一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文章,首先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画出感兴趣的句子作批注。
本以为他们会说太难不会,没想到他们却兴趣盎然。
比如,张效振同学是这样说的:“蝙蝠这种动物真是太神奇了!他发出的超声波自己能听见,人们却听不见。
”赵宛如同学竟然画出了生动的图画,来表现蝙蝠与雷达的关系,还有好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课后我问同学们对这堂课的看法,竟然都说很好玩。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引言概述:"名师之路"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希翼走上的道路。
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来阐述我在"名师之路"上的学习心得。
正文内容:1. 培养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1.1 深入学习学科知识:作为一位教师,首先要对所教授的学科有深入的了解,不断学习和研究相关的学科知识。
1.2 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学理论,了解教育的本质和原理,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培养教学技能和方法:2.1 掌握教学技巧:学习并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巧,如提问技巧、课堂管理技巧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2.2 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发展教育心理素质:3.1 了解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3.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赋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4. 提升教育管理能力:4.1 课程设计与评估: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制定科学的评估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4.2 班级管理与沟通:学会有效管理班级,与学生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解决问题和协调关系。
5. 深化教育研究和实践:5.1 参预教育研究:积极参预教育研究,关注教育前沿问题,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
5.2 实践教育创新:积极参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如教育培训、学科竞赛等,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6. 不断反思和提升:6.1 反思教学实践: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找到改进的方法和途径。
6.2 继续学习和进修:不断学习和进修,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总结:在"名师之路"上,培养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提升教学技能和方法、发展教育心理素质、提升教育管理能力、深化教育研究和实践以及不断反思和提升是必不可少的。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前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的培训,这可真是一次让我大开眼界、收获满满的经历。
培训的那几天,就像把我丢进了知识的海洋,我拼命地游啊游,想要抓住每一滴珍贵的“知识水珠”。
给我们培训的老师,那可都是教育界的大咖,他们讲起课来,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演出,让我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其中有一位老师,他的授课方式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他不像有些老师那样,站在讲台上干巴巴地讲个不停,而是像个亲切的朋友,拉着我们一起探索知识的奥秘。
他讲的是一堂关于语文写作的课,这原本是个让很多同学头疼的课题,可在他的引导下,却变得妙趣横生。
他先是给我们展示了一篇小学生写的作文,那作文写得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通篇都是流水账,比如说“早上我起床,刷牙洗脸,然后吃了早饭去上学,到了学校开始上课,中午又吃了午饭,下午接着上课,放学后回家写作业,最后睡觉。
”这作文一出来,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老师呢,也跟着我们笑,然后他问我们:“你们觉得这篇作文怎么样?”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好!”老师接着问:“那不好在哪里呢?”这时候,课堂里安静了一会儿,然后有人说:“没有细节,太简单了。
”老师点点头,说:“对呀,写作文就像画画,如果只是简单地勾勒个轮廓,那能好看吗?我们得给它上色,加细节,这样才能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接着,老师就以这篇流水账作文为例,开始手把手地教我们怎么加细节。
他说:“比如早上起床,你不能就简单说起床,你得写一写闹钟响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是迫不及待地起来,还是想再多睡一会儿?你是怎么从被窝里爬出来的,是一下子就坐起来了,还是磨蹭了半天?还有刷牙洗脸,用的是什么牙膏,牙刷在嘴里动的时候是什么感觉?”老师一边说,一边还做着各种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在他的启发下,我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有人说:“吃早饭可以写一写早餐的样子,是热气腾腾的包子,还是金黄酥脆的油条。
”有人说:“上学的路上可以看到什么风景,是路边盛开的花朵,还是匆匆忙忙的行人。
读后感 张敏

读《这群有种的教师》有感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群有种的教师》一书描述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案例,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一番。
这本书记录的是教师借助网络成长、进步的真实故事,是真爱的堆砌。
从书中你看不到任何的矫揉造作,一丝假大空的理论,有的都是每位老师成功、失败的真实再现,有的都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学习、交流、进步。
这些优秀教师,除了少数几位不太熟悉之外,其余的早就在网络上风闻其大名,读过其文字。
从这本书中我读到三个关键词:草根、网络、勤奋。
她们大多来自一线,有的甚至来自最艰苦的乡村;他们中的大多数,通过网络唤醒专业意识,然后,又自觉地去实现专业化追求;他们无一不是通过勤奋,实现了自己的专业化成长,长成为一方优秀教师。
我每次阅读一个或两个老师的成长故事,然后用心去感悟,体会,很有收获! 读这本书让我有种到处在放火的感觉,而这火苗一旦进入心里,是会情不自禁地熊熊燃烧的。
书中所提到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注重细节、关注细节的有心人。
史长青说:“虚无的想象和消极的逃避都不是战斗,我还要通过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赢得属于自己的生命辉煌;我还要当老师,而是“明白”老师。
我暗下决心:改变,从现在开始,从真实的脚下开始。
”“当行为变得自觉时,一切都不成为问题。
朱雅芳说:每次备课,我都会这样想:假如我是个六、七岁的孩子。
这是位让我敬佩的老师。
从跟学生“定暗号”到“角色转换教育学生”再到“学生作品收集成书”。
这位有心的老师用点点滴滴的工作打动着每一个读者。
记得当时读她的案例之后,我随手记下:哈哈哈~真有她的。
一年级我曾经教过9年,没有常规训练点子也不少,却没想到过要给各种规则定个名——“暗号”,哈哈~!一个可爱的名字却可以让学生如做游戏般饶有兴趣去比赛,遵守各种规则。
正可谓:常规训练严、细、实,巧立名目趣味多。
曹丽玉:“学会一笑而过”是我的成长格言。
“一笑而过”,谈何容易?何等的境界?我做不到。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作为一名学习者,我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习,特别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名师的重要性。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始终坚信“名师指引,学习不迷路”,所以我积极追寻名师之路,并且不断总结学习心得。
首先,名师之路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
传统的学习方法往往是被动的,注重的是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和记忆,而名师之路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名师们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注重让学生参与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名师的激励和引导,我学会了如何高效的学习和思考,学会了如何自主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为我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名师之路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态度。
名师们在教学中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他们以身作则,用自己优秀的品质和行为影响着学生。
名师们告诉我们,学习不仅是为了个人的成就和荣誉,更重要的是为了利他、为了造福社会。
他们教育我们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对社会有责任感,要追求真理、美善和完美。
这些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对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
最后,名师之路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目标。
名师们总是把教学与学生的未来联系在一起,他们告诉我们,学习是为了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为了追求个人的价值和幸福。
名师们教育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要明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为实现这个目标努力学习。
通过名师们的教育,我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坚定了追求这个目标的信心。
在名师之路上的学习心得让我更加明确了学习的意义和目标,并且提供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会成为名师之路上的一员,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传承下去,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听桂贤娣老师讲座有感(张敏)[5篇]
![听桂贤娣老师讲座有感(张敏)[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ce422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b.png)
听桂贤娣老师讲座有感(张敏)[5篇]第一篇:听桂贤娣老师讲座有感(张敏)听桂贤娣老师讲座有感张敏2016年11月6日我有幸聆听了省级优秀老师桂贤娣的讲座,听后让我感受良多:一位近50岁的老教师还能持有一颗童心是多么的不容易,这样一位教育界的名人还能够拥有一颗平常心态是多么的不容易,一位纯粹的农村教师能够成长成这样一位出色的教师是多么的不容易,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做一个能真正地培养好孩子、让孩子都爱戴、家长尊敬的老师是多么的不容易。
整个讲座中,桂老师没有做作之感,一直站着给我们讲。
桂老师说,她一直反对听讲座做笔记,要做笔记,说明讲座不精彩,如果精彩,就不愿停下来做笔记了,所以,她一直不要我们做笔记。
听着桂老师的讲座,我觉得好像回到了小学生涯。
讲着讲着我好像就是桂老师的学生,跟着她从乡村小学一直走到现在的钟家村小学。
她与机遇有缘,能够当一名教师是很大的机遇,机会是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她对教师岗位的深深热爱,近乎痴迷,为了教师岗位而默默无闻却又坚韧不拔的工作。
桂老师的这次讲课以生动的案例、诙谐的语言征服了我们每一位老师。
我们都沉浸在王老师的班级管理故事之中,感受着一位智慧教师的阳光心态,欣赏着一位智慧教师的阳光才艺展示,分享着一位智慧教师的阳光幸福。
与其说这是一场报告,不如说是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的阳光展示。
要做一名快乐、智慧的老师,这是我们所有做教师的目标和心声。
这份职业辛苦而琐碎,多半老师渴望躲开嘈杂的喧闹声,渴望撇开恼人的“问题学生”,渴望多一个宁静的个人空间。
若是进行一个幸福指数、快乐指数的调查,我想教师的数值一定是很低的。
然而聆听桂老师的教育故事,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到的却是快乐,是幸福,是智慧,是阳光。
静心反思,是啊,为什么同是教师,快乐对于我们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及、智慧总是呼之不出呢?那是因为我们缺少爱,不会爱,不会表达爱呀。
有了爱这个基础,快乐智慧就会愿意与你为伴。
对于此看,桂老师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名师之路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

名师之路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名师之路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2020-10-26名师之路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师之路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师之路的学习心得120xx年10月27日我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礼堂参加了“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堂”之全国小学数学课改十年成果教学回顾展望研讨观摩会。
我被名师们娴熟的教学技能,鲜明的教学特色,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的感染了、熏陶了。
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给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中让我汲取了新课改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经验,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潘小明校长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份纯、是一份真;刘延革老师的《数的推理》让人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强振球老师的《认识厘米》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张齐华老师的《平均数》、《确定位置找数对》风趣幽默,富有激情;贲友林老师的《找规律》表现得从容、镇定,他对学生总是循循善诱,让学生慢慢的来,慢慢的完成等等。
一、非常关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几位专家用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和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用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达成共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展示了学生所思所想、所做。
是一个真实的课堂、灵动的课堂、以学论教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彰显课堂中生成的许多新资源,也体现了学生的认知差异,启发了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二、激励性语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名师的课堂教师善于发挥倾听、梳理、激活、点拨的作用,能适时的介入讨论,又能适时把问题抛给学生,始终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之间流转,以保证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的提高了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课堂生成千变万化,学生思考深入,精彩纷呈的回答绝不仅仅来自于个性思维的张扬,很多程度来自于教师一次恰当的引导,精彩的点拨,因此教师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画龙点睛”,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学习。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_0.doc

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3月23日至26日,我和老师到西安石油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中小学语文部编版新教材培训研讨会,会期三天。
培训会上,来自北京的高级教师吴琳、浙江省的特级教师张敏华、杭州市语文教研员曹爱卫、江苏省特级教师武凤霞、全国模范教师陈延军、以及江苏省青年语文教师许嫣娜为我们做了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示范课,名师们娴熟的教学技能,鲜明的教学特色,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的感染了、熏陶了我。
短短的三天时间,我不断的震撼着,反思着。
1、紧扣教学目标,大胆处理教材内容几位老师上的都是一年级的课文,一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识字,这个教学目标在几位老师的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虽然他们的教学方法不尽相同,手段各不一样,但是他们的课堂能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这就是一堂识字课。
吴琳老师的《姓氏歌》,从师生互动情节开始,老师介绍自己的姓氏“我姓吴口天吴,大家可以叫我吴老师”就是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后来的读生字、考生字、自认生字、圈出姓氏,和同学介绍自己以及家人的姓氏等等一些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生字在进行。
整堂课,既有趣,知识性强。
同样是一年级课文,张敏华老师的《人之初》,老师则通过对生字的认识剖析与理解,来学习每一句生涩难懂的句子。
如“人之初”本句的理解,则是通过认识生字“初”,初的意思是刚刚开始。
那么,春天刚刚开始,叫初春,夏天刚刚开始叫初夏,以此类推、、、初秋、初冬、、、那么人生刚刚开始,就叫做人之初,同时看婴儿图片,再读“人之初”,理解人之初的意思。
他的每一句话的教学,都是这样通过生字的教学来达到目的的,而每一个生字的学习都是用的刚才的方法,读字音,组词,看图片,整堂课就是这样一个教学过程的无数次反复,教学手段的重复使用,但是却简单而有效。
曹爱卫老师的《咕咚》一课的教学,独辟蹊径,教学手段极其简单,就是用我们常用的逐段教学,俗话也叫溜课文,但是她却在每一次溜课文的过程中,通过读,演等方式形象的把带有口字旁的形声字学习了,让同学们印象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名师之路”网上学习心得
太平中心小学张敏
2020年的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本着“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原则,我们一线的教师还是毅然得踏上了“线上教学”这一陌生而新鲜的教学之路。
纵然心中异常忐忑,但还是在摸索中不断地前行,而“名师之路”学术大咖们的直播公益课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的甘霖。
徐斌老师《计算教学的基本矛盾和处理策略》中讲到: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法则的过渡和演变过程。
通过学习,使我在计算类型课上有了更好的把握,同时在实际教学时实施算法多样化过程中有了明确的理论支撑。
徐长卿老师的《简约教学五疑策略和十“YU”评价》一讲中提到:教育应是经过复杂性思考而简单呈现的,应是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教育。
教学时应该做到:约取、博喻、简构。
顾亚龙老师《的把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六个“度”》最使我印象深刻,让我明白真正要做好数学教学,应该从最基本的教学设计上下功夫,钻研教材,要从数学的逻辑、知识的原点、文化的厚度、生活的宽度、生命的温度以及知识的通透度方面进行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环节。
顾老师用了丰富的案例来剖析自己的理论,让我们听众更容易理解也能联系到自己的课堂当中,特别是老师在讲:《年、月、
日》这一课时,能够结合地球自转、公转引入课题,能够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发现月份天数的特点,在讲课的同时还能利用故事拓展出2月为什么只有28天?让我们眼前一亮,原来知识是有起源的。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深刻的理解大月、小月和2月之间的区别了。
听了张宏伟老师的《全景式数学教育概要》一讲,刷新了我对数学教学的认识,使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思想就是:要通过全景式教育让学生更完整、更丰富、更立体的认识数学、进而去认识世界。
同时我也陷入了思考:既然教材上的内容不是数学的全部,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习到知识的完整面貌呢?
曹培英老师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反思性实践研究》一讲,对我来说是最及时和印象深刻的,老师通过罗列典型的课例来讲解问题解决教学的一些实践经验,使我受益良多。
特别是老师列举的《烙饼问题》一课,从课堂内容详细的步骤实施到对“烙饼模型”研究的质疑,也让我对这一课的教学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讲述《鸡兔同笼》问题时,曹老师讲述了古人的推算方法——折半法,使我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而这种风趣幽默的思考方法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此次的网上学习,有幸聆听了诸位大咖的精彩演讲,刷新了我对数学教学的认知,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的先进的思想和教育理论。
同时也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特别是专业理论和数学思想方面的欠缺,感觉自己的思想理念还停留在古代。
所以,今后的学习方向,用
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来武装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