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监测 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摘要:振动是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已逐步形成了一门较完整的振动工程学科,可供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

随着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种仪器设备提出了低振级和低噪声的要求,以及对主要生产过程或重要设备进行监测、诊断,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等等。

这些都离不开振动的测量。

振动测试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设计和制造高效的振动测试系统便成为测试技术的重要内容。

本文概述了振动测试的发展历程,总结和分析了振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应用理论,列举了几种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类型。

最后分析了振动测试系统的几个发展趋势。

关键词:振动测试;振动测试系统;测试技术;激振测试系统1.引言振动问题广泛存在于生活和生产当中。

建筑物、机器等在内界或者外界的激励下就会产生振动。

而机械振动常常会破坏机械的正常工作,甚至会降低机械的使用寿命并对机器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多数的机械振动是有害的。

因而对振动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也有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

正因如此振动测试在生产和科研等多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

为了控制振动,将振动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就需要我们了解振动的特性和规律,对振动进行测试和研究。

振动测试应运而生。

振动测试有着较为长久的发展历史,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相关高科技技术的问世和发展,振动测试系统也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振动测试系统从最早的简单机械设备的应用到如今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从刚开始的检测人员的耳朵来进行测量、判断和计算出大概的故障点的原始方法到现在的计算机控制、存储、处理数据的处理[2],无不体现出振动测试系统的长足发展和飞跃式的进步。

与此同时,振动测试在理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656 年惠更斯首次提出物理摆的理论并且创造出了单摆机械钟到现今的自动控制原理和计算机的日趋完善,人们对机械振动分析的研究已日趋成熟。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振动测试是一种通过测量结构物或系统的振动特性来评估其性能和健康状况的测试方法。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机械工程、航空航天、汽车工程、建筑工程等。

本文将对振动测试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述,以便读者了解振动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振动测试的基本原理。

振动是物体或系统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发生的周期性运动。

通过测量物体或系统的振动特性,我们可以获取到其振动频率、振动模态、振动幅值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评估结构物或系统的稳定性、动态特性、故障诊断等。

在振动测试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模态测试、频率响应测试和振动传感器测试。

模态测试是一种通过激励结构物的振动来确定其固有频率和振型的方法。

它通常使用冲击激励或激励信号来激发结构物的振动,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来测量振动响应。

频率响应测试是一种通过将一系列频率变化的激励信号输入到结构物中,并测量响应信号来获取频率响应函数的方法。

振动传感器测试是一种通过安装振动传感器来测量结构物的振动响应的方法。

振动传感器可以是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或速度传感器,它们将结构物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

除了传统的测试方法,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如滑动激励测试、光纤传感器测试和无损检测测试。

滑动激励测试是一种通过激发结构物的滑动振动来测量其动态特性的方法。

光纤传感器测试是一种使用光纤传感器来测量结构物或系统的振动的方法。

它的优点是具有高灵敏度、宽频率范围和免受电磁干扰的特点。

无损检测测试是一种通过使用非接触式技术来评估结构物或系统的健康状况的方法。

它可以检测和诊断结构物中的缺陷、损伤和故障,如裂纹、松动等。

在进行振动测试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激励方式和信号处理方法。

对于不同的结构物或系统,选择适当的激励方式和信号处理方法可以提高测试效果和数据质量。

其次,需要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综述分析解析

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综述分析解析

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综述黄盼(西华大学,成都四川 610039)摘要:振动测试和分析对结构和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其故障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综述了当前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包括振动测试与信号分析的国内外发展概况、振动信号数据采集技术、振动测试技术、以及振动测试与信号分析的工程应用,最后对振动测试与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振动测试; 信号分析; 动态特性; 综述Summary of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HuangPan( Xihua University,Chengdu 610039,China)Abstract: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tool in analyzing structure and system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d detecting the failures of structures,systems and facilities. The present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techniques,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vibra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vibration signal data acquisition,vibration testing technology ,vibra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Finally,the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vibration testing and analysis is predicted.Key words: vibration testing; signal analysis; dynamic characteristic;overview0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振动及设备动态特性引起的问题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

振动测试理论和方法综述摘要:振动是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已逐步形成了一门较完整的振动工程学科,可供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

随着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种仪器设备提出了低振级和低噪声的要求,以及对主要生产过程或重要设备进行监测、诊断,对工作环境进行控制等等。

这些都离不开振动的测量。

振动测试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设计和制造高效的振动测试系统便成为测试技术的重要内容。

本文概述了振动测试的发展历程,总结和分析了振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应用理论,列举了几种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类型。

最后分析了振动测试系统的几个发展趋势。

关键词:振动测试;振动测试系统;测试技术;激振测试系统1.引言振动问题广泛存在于生活和生产当中。

建筑物、机器等在内界或者外界的激励下就会产生振动。

而机械振动常常会破坏机械的正常工作,甚至会降低机械的使用寿命并对机器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多数的机械振动是有害的。

因而对振动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也有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

正因如此振动测试在生产和科研等多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

为了控制振动,将振动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就需要我们了解振动的特性和规律,对振动进行测试和研究。

振动测试应运而生。

振动测试有着较为长久的发展历史,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了解。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相关高科技技术的问世和发展,振动测试系统也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振动测试系统从最早的简单机械设备的应用到如今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从刚开始的检测人员的耳朵来进行测量、判断和计算出大概的故障点的原始方法到现在的计算机控制、存储、处理数据的处理[2],无不体现出振动测试系统的长足发展和飞跃式的进步。

与此同时,振动测试在理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656 年惠更斯首次提出物理摆的理论并且创造出了单摆机械钟到现今的自动控制原理和计算机的日趋完善,人们对机械振动分析的研究已日趋成熟。

振动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

振动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

振动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振动监测技术在各种工业和民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振动监测技术通过对机械和结构振动信号的采集、分析和诊断,可以提前发现设备和结构的故障,对其进行预防性维护,从而减少设备损坏和生产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和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然而,振动监测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传统的振动监测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对于一些特殊的环境和设备,监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因此,有必要对振动监测技术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本报告针对振动监测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为推动振动监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文献综述1. 振动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振动监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故障诊断方法,已经在各种工业和民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振动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接触式振动传感器和非接触式振动传感器,通过采集机械和结构的振动信号,对设备和结构的状态进行监测和诊断。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振动监测技术正在向着智能化、自动化和无人化的方向发展,为工程和设备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2. 振动监测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振动监测技术具有高效、精准、实时的特点,能够对设备和结构的状态进行准确的监测和诊断,有利于预防设备故障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但是,传统的振动监测方法存在着监测范围有限、监测精度不高、监测效率不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一些特殊环境和设备中的应用。

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国内外对振动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国外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振动监测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推动了振动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国内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和应用工作,取得了一些理论和实践成果。

然而,目前还缺乏针对振动监测技术的全面、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有必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振动监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支持。

振动监测总结汇报材料

振动监测总结汇报材料

振动监测总结汇报材料振动监测总结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振动监测项目组的负责人,今天非常荣幸向大家汇报我们团队的工作成果和总结。

一、项目背景振动监测是指通过对结构或机械设备振动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预防事故发生,确保结构的安全运行。

近年来,我公司接手了一些大型结构和设备的振动监测任务,包括桥梁、大楼、飞机、列车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我们公司的技术能力,也保障了客户对于结构安全的需求。

二、项目总结在振动监测项目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 设备选型与安装:在振动监测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先进的振动监测仪器和传感器,并进行了合理的布置和安装。

我们充分考虑了结构的特点,确保了振动信号的高质量采集,并且提高了采集的精度和准确性。

2. 数据采集与存储:我们采用了远程监测系统,通过网络将振动监测仪器连接到中央服务器。

这样,我们能够实时获取结构和设备的振动数据,并将其进行存储和分析。

通过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我们能够随时调查振动信号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数据处理方面,我们采用了多种算法和模型进行分析。

我们运用了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提取出了振动信号的关键特征,如频率、振幅、相位等。

这些特征数据为我们判断结构和设备的健康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4. 故障预测与诊断: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建立结构和设备的模型,并进行预测和诊断故障。

我们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对比,能够判断结构和设备的健康状态,并提前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些预测结果为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了依据,以减少故障的发生和影响。

三、工作成果通过我们的努力,振动监测项目取得了以下成果:1. 为客户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振动监测数据,保障了结构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2. 成立了专业化的振动监测团队,提高了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能力。

3. 推动了振动监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振动试验系统计量现状及发展综述

振动试验系统计量现状及发展综述

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典型激光干涉法振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法校准装置
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图中,激光沿着x轴传播,激光光束经分光 镜分成两束,一束光透过的分光镜至参考 镜,另一束经分光镜至固定在振动台面上 的测量镜片上。因为参考镜的位置是固定 的,因此光线通过的路程是常数,而测量 镜则随振动台做上下振动,因此光程是变 数。两束光经参考镜和测量镜反射后和成 产生光的干涉,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R 。
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振动计量发展趋势
•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信号处 理技术的飞速发展, 数据采集卡的采集速 度、分辨率和存储量的大幅度增长,使得实 现对频率变化达数MHz 以上的光电信号的 采集和存储成为可能。而计算机运算速度 的提高和应用软件的强大功能,也使得完成 数据分析处理和复杂的数学解算相对容易。 这些为振动计量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 力,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上述的迈克尔逊激光干涉仪是零差式激光 干涉仪,尽管零差式正弦逼近法有上述突 破,但当其校准振动位移幅值≤0.5μm 时 就存在一定困难,甚至是不适宜的。近年来 PTB和中国计量院已采用外差式激光干涉仪 可实现微小振动位移幅值的校准,且达到1 nm 的水平。目前, 采用改进后的零差式迈 克尔逊激光干涉仪的正弦逼近法可以实现 微米级振动幅相特性的精确校准, 而外差 式激光干涉仪的正弦逼近法能够实现纳米 级振动幅相特性的精确校准。
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各类校准方法适用的频率范围及校准 不确定度
总目录
上一页

文献综述振动力学汇总

文献综述振动力学汇总
激振器:用于产生振动激励,是实验中的重要设备之一 测振仪:用于测量振动信号,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测量仪器 动态信号分析仪:用于对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够提供丰富的动态信息 振动台:用于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振动环境,是实验中常用的测试设备
实验设计与实施
实验目的:明确实 验的目标和研究问 题
实验原理:阐述实 验的基本原理和理 论依据
优点:计算量相对较小,适用于复杂边界条件和不规则区域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工程、物理、生物等领域
局限:对于多维问题,边界元法的计算量会显著增加
无网格法
定义:无网格法是 一种数值模拟方法, 不需要网格划分, 可以处理复杂的几 何形状和边界条件
优点:减少计算量, 提高计算效率,适 用于复杂问题
缺点:需要高精度 算法和计算资源, 对初值条件敏感
06 振 动 力 学 研 究 展 望
Part One
振动力学概述
定义与背景
振动力学的定义:研究物体振动和 振动的应用的学科。
振动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如机械、 航空、建筑等领域的振动问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振动力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钟 摆振动到现代的复杂振动系统。
振动力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物 理学、数学等学科在振动力学中的 应用。
线性振动理论
定义:线性振动理论是研究线性系统的振动现象的理论 特点:线性系统在振动过程中,其状态变量随时间变化呈线性关系 描述方法:通过线性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振动行为 适用范围:适用于描述简单振动系统,如单摆、弹簧振荡器等
非线性振动理论
定义:描述物体在非线性状态下产 生的振动现象的理论。
国内研究:振动力学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主要研究成果和应用领域 国际研究:振动力学在国际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主要研究成果和应用领域 国内外研究比较:比较国内外在振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差异和特点,分析原因和影响 未来研究方向: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振动力学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振动测试论文

振动测试论文

一.振动测试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振动测试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由于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测方法在振动测试技术中已占主要地位。

往日流行的机械式测振方法现只在一些非正式的或精确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下加以应用。

1.传感器传感器是把机械量转换为电量的器件,又称换能器。

分为接触式与非接触式两大类。

接触式传感器在使用时需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

目前,这种传感器的制作技术已比较完善,使用也很普遍。

它的基本型式有磁电式、压电式、应变片式三种。

磁电式传感器有一芯杆,其一端与被测对象接触。

芯杆中部绕有线圈,线圈周围则是装在传感器壳体上的磁钢。

当被测对象推动芯杆运动时,线圈因切割磁场而产生正比于振动速度的电压信号。

由此可见,这种传感器是速度传感器。

磁电式传感器的频率范围一般不超过1000Hz,它的体积也比较大。

压电式加速度计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测振传感器。

在使用时,将整个加速度计固定在被测对象上,其中的质量块因随同被测对象运动而获得加速度。

此加速度与质量块的质量之乘积即构成作用于加速度计内的压电晶体上的力。

众所周知,压电晶体具有将机械量转换为电量或将电量转换为机械量的性质。

当它受到外力作用时,即产生正比于此力的电信号(电压或电荷)。

由此可知,压电式传感器是加速度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的结构型式很多,大体分为压缩型和剪切型两种。

所谓压缩型是指晶体的振动沿厚度方向,而剪切型则垂直于厚度方向,需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晶体材料多用压电陶瓷锆钛酸铅(PZT),在不多的场合下也采用石英。

压电石英的稳定性较好,但机械性能较差,价格也比较贵。

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突出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这在某些场合下是极为重要的。

它的频率范围可达10000Hz。

应变片式传感器也是一种加速度计。

它的敏感元件是一个按全桥或半桥布置粘贴电阻应变片的弹性元件。

它在质量块因运动加速度而产生的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使应变片的线栅中发生电流信号。

这种传感器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它的频率范围取决于配用的动态电阻应变仪。

文献综述振动力学汇总

文献综述振动力学汇总

振动力学1前言部分振动力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由基础科学转化为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的结合。

工程问题的需要使振动力学的发展成为必需,而测试和计算技术的进步又为振动力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除与技术问题的结合以外,学科的交叉不断为振动力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数百年发展过程中,振动力学已形成为以物理概念为基础,以数学理论、计算方法和测试技术为工具,以解决工程中振动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力学分支.人类对振动现象的认识有悠久的历史。

战国时期的古人已定量地总结出弦线发音与长度的关系。

在振动力学研究兴起之前,有两个典型的振动问题引起注意,即弦线振动和单摆振动。

对单摆摆动的研究起源于Galileo,他在1581年发现摆的等时性。

1727年JohnBernoulli研究无重量弹性弦上等距分布等质量质点时,建立无阻尼自由振动系统模型并解出解析解。

1728年Euler考察了摆在有阻尼介质中的运动建立并求解了相应的二阶常微分方程。

1739年他研究了无阻尼简谐受迫振动,从理论上解释了共振现象.1834年Duhamel将任意外激励视为一系列冲量激励的叠加,从而建立了分析强迫振动的普遍公式。

1849年Stokes发现了初位移激励与初速度激励两者响应的联系,并且由此对外激励得到与Duhamel相同的结果.非线性振动的研究使得人们对振动机制有了新的认识.除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和参数振动以外,还有一类广泛存在的振动,即自激振动.1925年Cartan父子研究了无线电技术中出现的一类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周期解。

1926年vanderPol 建立一类描述三极电子管振荡的方称为vanderPol方程,他用图解法证明孤立闭轨线的存在,又用慢变系数法得到闭轨线的近似方程.1928年Lienard证明以Cartan方程和vanderPol方程为特例的一类方程存在闭轨线,1929年Андронов阐明了vanderPol的自激振动对应于Poincaré研究过的极限环。

振动监测总结汇报稿范文

振动监测总结汇报稿范文

振动监测总结汇报稿范文振动监测总结汇报稿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们:大家好!我是振动监测小组的负责人,首先非常感谢能有机会在此向大家汇报我们小组近期的工作和成果。

振动监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用于判断结构体的工作状态以及预测结构体的寿命。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小组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我们对现有的振动监测设备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评估,以确保我们使用的设备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对设备进行了定制化的改进,提高了其性能和适用范围。

其次,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振动监测实验,以验证所使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监测到了不同类型结构体的振动特征,并分析了其振动频率和幅度。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我们了解结构体的工作状态和预测结构体的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振动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通过对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一套关于不同工况下结构体振动特征与故障状态的关系模型。

这个模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结构体的运行情况,还为故障预警和维修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数据采集的难题,由于各种原因,我们采集到的数据质量和完整度有所不足。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措施,包括改进设备、调整采集参数等,以提高数据质量。

其次是模型的建立和验证问题,由于结构体的特性和工作环境的差异,我们的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改进和验证。

总的来说,我们小组在振动监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应用振动监测技术,在设备改进、数据采集、模型建立等方面继续努力,为结构体的运行和维护提供更好的支持。

最后,我要对振动监测小组的成员表示感谢。

正是他们的辛勤工作和合作精神,才使得我们能够取得这些成果。

同时,我也要感谢领导和各位专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指导。

谢谢大家!。

振动测量技术综述

振动测量技术综述

振动测量技术综述摘要振动分析和振动设计已成为产品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振动的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通过掌握振动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用以确定和限制振动时工程结构和机械产品的性能、寿命及安全的有害影响;或者运用振动理论去创造和设计新型振动设备、仪表及自动化装置。

依据测振传感器与被测物接触与否,振动的测量可以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分别对振动测量领域的主要方法、优缺点、原理及应用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综述;振动;振动测量;接触测量;非接触测量AbstractVibration analysis and vibration design product design has become a critical part of the vibration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rough the grasp of basic theory and analysis of vibration, to make sure and limit vibration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life and harmful effects on security; or the use of vibration theory to create and design new and automatic vibration instruments. Vibration sensor based on contacts with the measured object or not, vibration measure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contact measurement and non-contact measurement, the paper describes separately from two main methods of vibration measurem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pplications and the theory in detail .Key words summarize vibration vibration measurement contact measurement non-contact measurement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1章绪论 (4)1.1 总述 (4)1.2 振动测量分类 (4)1.2.1 振动测量一般分类 (4)1.2.2 接触式振动测量 (4)1.2.3 非接触式振动测量 (3)第2章接触式振动测量技术 (5)2.1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技术 (7)2.2 电阻应变式振动测量技术 (8)第3章非接触振动测量技术 (9)3.1 声发射多普勒振动测量技术 (9)3.2 电涡流式振动测量技术 (9)3.3 光电测振技术 (11)3.3.1 光电测振基础实验 (11)3.3.2 外差式激光干涉技术 (12)3.4 相移法散斑振动测量技术 (12)3.5 基于光纤的振动测量技术 (14)3.6 基于成像的振动测量技术 (14)第4章后级信号处理技术 (16)结论 (21)参考文献 (23)1.绪论1.1 总述从广义上说振动是指描述系统状态的参量(如位移、电压)在其基准值上下交替变化的过程。

振动测量综述

振动测量综述
Vibrat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s the use of measured vibration signals to detect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electrical and optical vibr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according to two methods of measuring vibration cite some examples.
II
第1章 绪论
1.1 什么是振动
振动是指一个状态改变的过程。即物体的往复运动。 从广义上说振动是指描述系统状态的参量在其基准值上下交替变化的过程。 狭义的指机械振动,即力学系统中的振动。电磁振动习惯上称为振荡。力学系统 能维持振动,必须具有弹性和惯性。由于弹性,系统偏离其平衡位置时,会产生 回复力,促使系统返回原来位置;由于惯性,系统在返回平衡位置的过程中积累 了动能,从而使系统越过平衡位置向另一侧运动。正是由于弹性和惯性的相互影 响,才造成系统的振动。按系统运动自由度分,有单自由度系统振动和多自由度 系统振动。有限多自由度系统与离散系统相对应,其振动由常微分方程描述;无 限多自由度系统与连续系统相对应,其振动由偏微分方程描述。方程中不显含时 间的系统称自治系统;显含时间的称非自治系统。按系统受力情况分,有自由振 动、衰减振动和受迫振动。按弹性力和阻尼力性质分,有线性振动和非线性振动。 振动又可分为确定性振动和随机振动,后者无确定性规律,如车辆行进中的颠簸。 振动是自然界和工程界常见的现象。振动的消极方面是:影响仪器设备功能,降 低机械设备的工作精度,加剧构件磨损,甚至引起结构疲劳破坏;振动的积极方 面是:有许多需利用振动的设备和工艺。振动分析的基本任务是讨论系统的激励、 响应和系统动态特性三者之间的关系。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计算机和振动测试 技术的重大进展,为综合利用分析、实验和计算方法解决振动问题开拓了广阔的 前景。

振动研究总结报告范文(3篇)

振动研究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振动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对于振动的研究对于提高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优化设计参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针对振动研究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成果内容、研究方法、特色和创新等方面。

二、成果内容1. 振动理论研究在振动理论研究方面,本报告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振动的基本理论:介绍了振动的基本概念、振动类型、振动方程、振动特性等。

(2)振动控制理论:研究了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如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等,并对各种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3)振动分析理论:研究了振动分析的常用方法,如有限元法、频域分析法、时域分析法等,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2. 振动实验研究在振动实验研究方面,本报告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振动测试技术:介绍了振动测试的基本原理、测试设备、测试方法等。

(2)振动实验平台:建立了振动实验平台,包括激振器、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用于模拟和研究各种振动现象。

(3)振动实验结果分析:对振动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了振动特性、振动响应等关键参数。

3. 振动应用研究在振动应用研究方面,本报告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工程结构振动:研究了工程结构在地震、风荷载等作用下的振动特性,为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机械设备振动:研究了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特性,为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降低故障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3)振动控制应用:研究了振动控制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如振动隔离、振动抑制等。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国内外振动研究文献的查阅和整理,对振动研究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2. 理论分析法:运用振动理论对振动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3. 实验研究法:通过搭建振动实验平台,对振动现象进行模拟和研究,获取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法:运用数据统计、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振动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文献综述——光纤振动传感器

文献综述——光纤振动传感器

中国计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学生姓名:徐婷学号: 0800403238专业:光电信息工程班级: 08光电2 设计(论文)题目:光纤振动传感器的设计指导教师:李裔二级学院: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2011年 3 月07日光纤振动传感器的设计文献综述一、概述:光纤传感器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70 年代,那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光纤不仅具有传光特性,且其本身就可以构成一种新的直接交换信息的基础,无需任何中间级就能把待测的量与光纤内的导光联系起来。

由于其具有常规传感器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很多国家不遗余力地加大对光纤传感器的研究力度,也涌现出许多成果。

但它仍存在诸如价格昂贵、技术不够成熟等瓶颈,这使得它在工程上的应用较少。

最近涌现的很多成果无论是在价位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随着新方法、新工艺不断被引入,大量低价位高性能光纤传感器面世,而光纤与其他学科理论相结合,不仅使光纤传感器在信号检测精度、传输减损、信号处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其应用领域也越加广阔。

光纤传感器作为一种优势明显的新型传感器不但在高、精、尖领域得到应用,而且在传统的工业领域被迅速推广,其本身产品也不断推层出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可以预见随着制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器件性能的不断提高,不久的将来光纤传感器必将在海洋、化工、土木工程、水利电力等各个领域显示其应用活力。

二、光纤传感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a。

光纤结构和种类:光纤是一种光信号的传输媒介。

光纤的结构:最内层的纤芯是一种截面积很小、质地脆、易断裂的光导纤维,制造材料可以是石英、玻璃或塑料。

纤芯的外层由折射率比纤芯小的材料制成。

由于纤芯与包层之间存在着折射率的差异,光信号得以通过全反射在纤芯中不断向前传播。

光纤的最外层是起保护作用的外套。

通常是将多根光纤扎成束并裹以保护层制成多芯光缆。

图一光纤结构光纤的种类:1)按纤芯和包层的材质:玻璃光纤、塑料光纤。

2)按折射率的变化:阶跃型、渐变型(聚焦光纤)。

振动监测文献综述

振动监测文献综述

振动监测文献综述参考文献:【1】:张义民:《机械振动学漫谈》,科学出版社,2010.【2】S. S. Rao. Mechanical Vibrations (SI ed.). Prentice Hall, 2005《工程中的振动问题》【3】刘延柱陈文良陈立群:《振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易良榘:《简易振动诊断:现场实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5】A.Dimarogonas. Vibration for Engineers (2nd ed.). Prentice-Hall, 1996【6】张义民李鹤:《机械振动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7】P. L. Gatti, V. Ferrari. Applied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Vibrations: Theory, Methods, Measuring Instrumentation. London: E & FN Spon, 1999【8】屈维德等:《机械振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00-01-01【9】G. Genta. Vibration of Structures and Machines: Practical Aspects (3rd ed.). Springer-Verlag, 1999【10】闻邦椿:《机械振动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1【11】W J Palm. Mechanical Vibration, John Wiley &Sons, 2006【12】韩清凯,于晓光:《基于振动分析的现代机械故障诊断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10-5-1【13】J. H. Ginsberg. Mechanical and Structural Vibr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John Wiley & Sons, 2001【14】王孚懋,任勇生,韩宝坤《机械振动与噪声分析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 【15】师汉民,黄其柏《机械振动系统:分析建模测试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1-1。

高速列车震动监测系统综述及其关键技术创新

高速列车震动监测系统综述及其关键技术创新

高速列车震动监测系统综述及其关键技术创新在现代交通运输领域中,高速列车的发展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力量。

然而,高速列车行驶时所产生的震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确保高速列车的安全、舒适性以及长期运营的可行性,高速列车震动监测系统的研发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

高速列车震动监测系统,顾名思义,是一种专门用于监测高速列车震动情况的系统。

它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震动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提供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诊断。

高速列车震动监测系统的研发,可以有效地指导相关部门设计和改进高速列车的结构,提高列车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度。

高速列车震动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等。

首先,传感器技术是高速列车震动监测系统的基础。

目前,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能够精确地测量列车在不同方向上的振动情况。

其次,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是高速列车震动监测系统的关键环节。

它涉及到数据采集设备的选择和布置、数据采集的频率和时长以及数据传输的方式等。

在众多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中,无线传输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被普遍应用于高速列车震动监测系统。

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感器获取到的数据可以实时地传输到地面监测中心,方便工程师们进行远程监测和分析。

而云计算技术则可以提供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能力,为高速列车震动监测系统的分析和预测提供重要支撑。

最后,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是高速列车震动监测系统的核心。

它涉及到对海量的震动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以获取高速列车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健康状况等重要信息。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高速列车震动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关键技术创新,高速列车震动监测系统的研发还需考虑其他因素。

例如,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

高速列车震动监测系统需要能够及时地获取和传输列车震动数据,以实现系统的实时性。

此外,系统应具备稳定的性能和可靠的运行,确保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准确性。

振动监测总结汇报材料模板

振动监测总结汇报材料模板

振动监测总结汇报材料模板振动监测总结汇报材料模板一、引言(可以介绍振动监测的背景和目的,以及项目的重要性)二、监测概述1. 监测区域(可以描述监测范围和空间布局)2. 监测时间(可以介绍监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段)3. 监测方法(可以说明采用的振动监测方法及仪器设备)三、监测结果(可以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汇报)1. 监测数据搜集(可以描述监测数据的搜集过程,包括监测点设置和数据采集频率)2. 监测数据分析(可以介绍数据分析方法和结果,比如频域分析、时域分析等)3. 主要问题及振动是否达标(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判断振动是否达标,或者存在哪些问题)四、问题分析(可以对振动监测结果进行问题分析)1. 引起振动的因素(可以分析振动产生的原因,如施工活动、设备运转等)2. 振动对结构或环境的影响(可以介绍振动对结构、设备或者环境所产生的影响)3. 振动控制对策(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如调整施工方法、调整设备运行方式等)五、经验总结(可以总结振动监测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1. 监测难点及解决方法(可以介绍在监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法)2. 优点和不足(可以总结振动监测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3. 改进建议(可以提出对振动监测工作改进的建议)六、结论(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和分析总结提出结论)七、展望(可以对未来振动监测工作进行展望,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可行性分析)八、参考文献(可以列出振动监测过程中参考的文献)以上是一个振动监测总结汇报材料的模板,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客观、准确地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确保汇报材料的完整性和可读性,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振动监测工作的结果和意义。

振动试验技术综述

振动试验技术综述

创新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42振动试验是在实验室条件下产生一个人工可控的振动环境,该环境模拟产品生命周期(制造/维修、运输、工作、其它)内的使用振动环境,使产品经受与实际使用过程的振动环境相同或相似的振动激励作用,考核产品在预期使用过程的振动环境作用下,能否达到设计所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同时也是考核产品结构强度和可靠性的一个主要试验方法。

因此,振动试验是产品可靠性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正弦振动试验1.1 正弦振动试验原理振动变量是正弦函数形式的一种振动试验。

振动函数为:()t A t x ωsin = (1)ω为角速度(ω=2πf);A 为振幅或位移(m m)。

1.2 正弦振动试验方法常用的正弦振动试验分为:定频振动和扫频振动。

定频振动是指频率一定,振动加速度(或幅值)、试验时间可变的正弦振动试验。

扫频振动即正弦扫描,指按规定振动量的正弦波,在试验频率范围内,以某种规律连续改变振动频率以激励被试件。

扫描时频率变化率称为扫描速率,扫描形式分为线性扫描和对数扫频两种。

[1]1.3 正弦振动试验的峰值加速度要求(1)振动环境:保证在规定频率范围内,控制传感器上的正弦峰值加速度偏差不大于规定值的±10%。

(2)振动测量:保证在试验频率范围内,振动测量系统提供传感器安装面上的正弦峰值测量数据,其偏差在振动量值的±5%之内。

(3)均方根加速度值:正弦振动均方根加速度等于0.707倍的峰值加速度。

2 随机振动试验2.1 随机振动定义振动变量是一种随机变化的振动试验,在任意给定时刻,其瞬时值都不能精确预知。

因此,随机振动用统计的方法来进行描述,采用频率域统计描述,即用功率谱密度函数来描述随机信号()t x 在频率域的统计特性。

[2]3 随机振动试验技术3.1 试验允差随机振动规定了加速度谱密度、频率测量、横向加速度允差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张义民:《机械振动学漫谈》,科学出版社,2010.
【2】S. S. Rao. Mechanical Vibrations (SI ed.). Prentice Hall, 2005《工程中的振动问题》【3】刘延柱陈文良陈立群:《振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易良榘:《简易振动诊断:现场实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5】A.Dimarogonas. Vibration for Engineers (2nd ed.). Prentice-Hall, 1996
【6】张义民李鹤:《机械振动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7】P. L. Gatti, V. Ferrari. Applied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Vibrations: Theory, Methods, Measuring Instrumentation. London: E & FN Spon, 1999
【8】屈维德等:《机械振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00-01-01
【9】G. Genta. Vibration of Structures and Machines: Practical Aspects (3rd ed.). Springer-Verlag, 1999
【10】闻邦椿:《机械振动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1
【11】W J Palm. Mechanical Vibration, John Wiley &Sons, 2006
【12】韩清凯,于晓光:《基于振动分析的现代机械故障诊断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10-5-1
【13】J. H. Ginsberg. Mechanical and Structural Vibr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John Wiley & Sons, 2001
【14】王孚懋,任勇生,韩宝坤《机械振动与噪声分析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 【15】师汉民,黄其柏《机械振动系统:分析建模测试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