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碎部测量.

合集下载

碎部测量步骤

碎部测量步骤

碎部测量步骤碎部测量是指将一个物体分解为若干个小部件,对每个小部件进行测量的过程。

这种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碎部测量的步骤。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碎部测量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如三坐标测量机、投影仪等。

2.准备好合适的夹具和支撑物,以便于将小部件固定在测量仪器上。

3.清洁小部件表面,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二、分解物体首先需要将待测物体分解为若干个小部件,通常采用拆卸或切割的方式。

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对小部件造成损伤或变形。

2.尽可能保留原始尺寸和形状,以便于后续的组装和测试。

3.标记每个小部件的编号和位置信息,方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固定小部件将每个小部件放置在夹具或支撑物上,并将其固定在测量仪器上。

在固定小部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保证小部件的位置和姿态与实际使用时一致。

2.避免夹具和支撑物对小部件造成额外的变形或压力。

3.确保小部件的表面与夹具或支撑物之间没有空隙,以避免影响测量精度。

四、测量小部件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根据小部件的形状和特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点云扫描、轮廓投影等。

2.根据小部件的尺寸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如三坐标测量机、投影仪等。

3.确保每个小部件都经过了充分的检查和测试,并记录下每个小部件的数据和结果。

五、数据处理将每个小部件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整个物体的尺寸、形状和精度信息。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对每个小部件进行数据清洗和筛选,去除异常值和误差点。

2.将每个小部件的数据进行组合和匹配,得出整个物体的三维模型和尺寸信息。

3.对整个物体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发现问题和改进设计。

六、报告输出将测量结果进行报告输出,以便于后续的使用和参考。

在报告输出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按照规定格式和要求编写报告,包括测量方法、仪器、数据处理等内容。

碎部测量实习心得

碎部测量实习心得

碎部测量实习心得一.实习过程:在大学里,我们所学习的土木工程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习对培养我们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将来投入到工程建设工作中,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都将是受益终身,在学校和院系的安排下,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安排了为期一周半的实习过程,下面我将就我们本次实习的目的及过程,实习心得和建议叙述如下:二.:1.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2.掌握导线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3.掌握经纬仪与绘图板协同画碎部点。

三.仪器及工具:1. 导线测量每组领用经纬仪(带脚架)一台;2. 水准测量每组领用:ds3水准仪(带脚架)1台,水准尺1对,水准测量手簿1本;3.碎部点测量每组领用绘图板一块,量角器一块和图钉若干;4.自备:铅笔(3h或4h)、橡皮擦、直尺。

四.实习原理:利用经纬仪进行小地区的行的测量和地形图的绘制。

1:平面控制测量方法的方法和原理;2: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原理;3:视距测量的方法和原理;五:实习具体过程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过程:①踏勘选点现场选图根点时应注意的事项:1.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质坚硬、长期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方;2.相邻导线点间通良好,便于测角、量边;3.导线点视野开阔、控制面大、便于测绘周围地物和地貌特征点;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避免过长、过短,相邻边长之比不应超过三倍。

根据我校教工区的地形情况我们选了五个闭合图根点,这五个点均满足以上要求。

②外业测量外业测量可分为角度测量和边长测量。

在进行边长和角度测量之前我们应先对经纬仪进行检查:1.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2.望远镜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3.横轴应垂直于竖轴;4.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

在确保以上条件的情况下我们便开始了测量工作。

另外在进行测量前应测出仪器的竖盘指标差。

竖盘指标差的测定方法是在测地任找两点a、b,先将经纬仪安置好、整平。

全站仪碎部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碎部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碎部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全站仪对建筑物进行碎部测量,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测量原理,提高学生对于测量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器材1.全站仪:用于进行精确的三维空间测量,包括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距离等数据。

2.三脚架:用于放置全站仪,保证其稳定性。

3.反光棒:用于接受全站仪发出的激光信号并返回数据。

4.计算机:用于处理和存储测量数据。

三、实验步骤1.设置基准点:首先需要在建筑物周围找到一个适合作为基准点的地方,并使用三脚架将全站仪设置在该位置上,并调整好水平度。

2.选择目标点:选取建筑物上需要进行碎部测量的目标点,并使用反光棒将其标记出来。

3.测量角度:利用全站仪对基准点和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4.测量距离:使用反光棒接收激光信号,利用全站仪对基准点和目标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5.计算坐标:根据测量得到的角度和距离数据,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目标点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

6.重复以上步骤:选择其他需要进行碎部测量的目标点,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所有目标点都被测量完毕。

7.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并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处理,得出最终结果。

四、实验结果经过多次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建筑物各个部位的三维坐标数据,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将其转化为了建筑物的三维模型。

通过对模型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建筑物各个部位之间的空间关系,并进一步确定建筑物内部结构和布局。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使用全站仪对建筑物进行碎部测量,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于测量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操作不够熟练、设备调整不够精确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碎部测量_20110413

碎部测量_20110413

碎部测量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其高程值.下面分别介绍碎部点的选择和碎部测量的流程。

一、碎部点的选择对于地物,碎部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如房角点,道路转折点,交叉点,河岸线转弯点以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

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

由于地物形状极不规则,一般规定主要地物凸凹部分在图上大于0.4mm均应表示出来,小于0.4mm时,可用直线连接。

基于实验的选点应该包括房角点,道路转折点,路灯,井盖等.二. 碎部测量的流程1.输入控制点将全站仪开机,在内存中选择一个文件,将其更名,然后做一只坐标键盘输入操作,输入各控制点的点名和坐标(N是x坐标,E是y坐标)。

2.碎部测量选好控制点,在其上架设仪器,对中整平.调取该测站点坐标. 然后将仪器对准后视点,调取后视点坐标(此为).选择另一控制点,将其按照碎部点进行测量坐标.测得的坐标与求得理论值对比,误差在厘米级的才符合精度要求,才可进行碎部测量.3.导出数据将全站仪与计算机相连,然后通过仪器的内存找到文件.查看其参数.然后打开索佳数据通讯软件中的coord,在”通讯”中选择”参数设置”,修改其波特率,使其一致.然后点击”通讯”的”数据下载”,再操作全站仪,选好文件,回车,此时文件后出现”out”,点击OK 即可.最后将导出的数据”另存为”即可.4. 内业成图由全站仪导出数据后,用记事本方式打开,对数据进行编辑:导出点点名,屏幕显示名,,X坐标,Y坐标,高程Z导出的坐标相交换x y,其他的一些信息删除.打开软件,首先”配置”→SV300环境.先设置比例尺(比例尺1:X的X)和展点(展点为地形,全部覆盖)成图过程中,植被,道路,建筑物,点状符号要分图层画图.(配置→新建→点()路灯,井盖,控制点等))5成图整饰为该图添加图名,成图时间,成图单位,图廓,比例尺等图幅管理→图幅网格,修改网格单元宽度和高度,使得一个网格就能覆盖整个测区,然后用”窗选网格范围”,选定区域进行平移操作.用”图幅管理”→标准图廓,用鼠标点去图幅网格,在生成标准分幅图对话框中修改参数即可.三具体操作碎部点选择及草图绘制碎部点的选择如上文所述,此处不再赘言.但是要求在草纸上绘出大致的地物,将相应的碎部点画出并标出名称,这样在之后测碎部点时可以输入相应的名字而不至于混淆.1. 新建文件及已知数据录入1.1 打开仪器进入初始界面.点击键盘上的”esc”,进入副初始界面,界面下方包括”测量””内存””配置”,如下图所示:点击”内存”,进入内存菜单界面,该界面含”文件操作””已知坐标””代码操作”.如下图所示:选择”文件操作”,进入了”文件操作”菜单界面,如下图所示:1.2 选择”文件选取”,在”列表”中选择一个数据量为0的文件(如果没有,可以选择了一个文件执行”文件删除”,则生成了一个空文件) .多次”回车”之后,在这个菜单界面,选择”文件更名”更改文件名称.1.3输入控制点数据.点“esc”返回到”内存”菜单界面,选择其中的”已知坐标”,进入后选择”键盘输入”,将控制点的X, Y坐标输入,注意记清各控制点名.2. 测站定向2.1输入测站坐标.回到初始界面,选择”坐标”,进入坐标菜单界面,选择”测站定向”,随后选择”测站坐标”,可以手动输入,也可以通过”调取”该控制点的数据.随后点击”OK”即可。

第五章 碎部测量

第五章  碎部测量

第五章碎部测量§5.1 碎部测量1、设置碎部采集方式:设置完移动站后,就可以在“导航视图”中看到当前点的坐标与位置了。

使用菜单【工作】-【碎部测量】,进入碎部测量模式的选择界面:碎部采集方式(1)按平距:当前点距离上一次记录的点平距超过步长时自动保存;(2)按斜距:当前点距离上一次记录的点斜距超过步长时自动保存;(3)按时间:当前时间距离上一次保存的时间超过步长时自动保存;(4)手动:手动保存,点击记录碎部点;(5)步长:在自动采集时,设置自动采集间隔(6)解类型:低于指定解类型的解自动采集将不记录,手动采集将弹出警告,解类型的精度由低到高依次为“所有类型”、“浮动解”、“固定解”、“窄带固定解”。

采集提示(7)采集总数:输“-1”则对自动采集数目不作限制。

否则到了自动采集设定数时,会自动停止采集。

如下图,点击红色圆点开始记录,在采集数目范围内圆点为灰色,采集完后自动变成红色。

(8)PRMS 、HRMS:分别是用来控制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

当采集控制在窄带固定解时,有可能精度不是太好,可以在这里进行限制。

在自动采集模式中也可以随时进行手动采集;选择您需要的模式后开始采集,您所记录的点可以在【查看】-【记录点坐标库】进行查看。

设置完成后可以见到【碎部测量】项前有选中标示,如图:选中标识2、如果设置的是“按平距、斜距、时间”自动采集,则设置好采集方式后,点击红色圆点开始记录后,程序将自动开始采集数据。

3、如果是设置的纯手动采集,则在需要采集点的地方,对中、整平GPS天线,点击记录碎部点,弹出“设置记录点属性”对话框。

记录属性(1)、在“记录”属性页(此时GPS天线可以不再对中整平,因为该点坐标已经提取到手簿缓存中)Ⅰ、设置点名、天线高、注记Ⅱ、如果该点是控制点,且要用该点参与转换参数,则要把该点的碎部采集坐标与已知控B、若该控制点的坐标在“控制点坐标库”中存在,则将光标移到“控制点”后的下拉列表,用左、右键选择该控制点;若该控制点的坐标在“控制点坐标库”中不存在,则将光标移到“详细”按钮上,回车:(A)、在弹出的“选择控制点”对话框,使用“添加A”按钮(按“ALT+A”)键,调出“添加已知点点名”对话框控制点(B)、在弹出的“添加已知点”对话框,添加控制点a、“名称”输入已知点点名(z1)b、“格式”选择已知点类型c、回车,保存已知点点名(C)、在返回“选择控制点”对话框,输入已知点的坐标,回车保存已知点的坐标(D)、在弹出的“警告”对话框(确认当前点已修改,是否保存该点),选择“YES”,回车保存点提示(2)、如果要添加地物属性,点击“地物属性”属性页(该属性只与威远图公司的成图软件SV300相结合)地物属性Ⅰ、常见地物总结为几个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又有几个小类,可以使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键选择到与当前地物相匹配的地物属性,注意所有带“+”号的属性项都不是有效属性,您需要继续向更深层次选择;Ⅱ、地物中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独立地物,如控制点、特殊地物等,此类地物操作非常简单,选中后保存即可;二是线形地物,目前除了独立地物,其余的地物都是线形地物。

碎部测量实验报告

碎部测量实验报告

碎部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碎部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参数,计算出碎部的体积和密度。

实验原理:
1. 碎部长度、宽度的测量可以使用游标卡尺或钢尺进行。

2. 碎部厚度的测量可以使用游标卡尺、颗粒密度计或简易密度计进行。

3. 计算碎部体积的公式为V = lwh,其中V 为碎部体积,l 为长度,w 为宽度,h 为厚度。

4. 计算碎部密度的公式为ρ= m/V,其中ρ为密度,m 为碎部质量,V 为体积。

实验步骤:
1. 将待测碎部取出,并用刷子等清洁工具清洁干净,以避免附着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使用游标卡尺或钢尺测量碎部的长度和宽度,并记下数据。

3. 使用游标卡尺、颗粒密度计或简易密度计测量碎部的厚度,并记录数据。

4.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碎部的体积和密度。

实验结果:
假设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
碎部长度:10 cm
碎部宽度:5 cm
碎部厚度:2 cm
碎部重量:30 g
则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以下结果:
碎部体积V = 10 ×5 ×2 = 100 cm³
碎部密度ρ= 30/100 = 0.3 g/cm³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测量和计算,得到了碎部的体积和密度数据,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了参考基础。

本实验的数据精确度取决于测量工具的精度,应在日常实验操作中注意使用准确的工具,并进行多次重复测量,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碎部测量方法

碎部测量方法

碎部测量方法
一、碎部测量的观测方法
1.在一固定点A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并量取仪器的高H;
2.盘左或盘右瞄准B点,并使H窗读数为0°00’00’’;
3.瞄准需要观测点的水准尺,在H窗读β的角度数;
4.在水准尺上读取三丝读数;
5.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在V窗读取L或R。

二、碎部测量的操作步骤
1.根据控制点坐标将其展绘到图纸上;
2.将仪器安置在点上(测站点),确定定向点(可以通视且距离最远的控制点);
3.将图纸上的两点(测站点、定向点)用直线连接,宜淡不宜浓没因为以后要擦掉;
4.左盘精确瞄准定向点并置零;
5.将棱镜安置在要测的点位上;
6.瞄准棱镜,读取水平盘读数,测出平距、高差,并记录;
7.用量角器量取大小为水平盘读数的角值,并做记号点(宜淡不宜浓,看得见就行);
8.从安置点沿方向点量取对应的图上距离,做记号即得所测点图上位置,标注高程;
9.重复操作5—8测其他点;
10.根据各点关系将地物、地貌及时绘制出来。

各位朋友,如果对我们东英时代的讲解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留言提问或者私信哦!我们将为大家一一解答,也欢迎各位学测量的朋友到学校考察,培训,全面系统化的学习,最终达到掌握测量知识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测量员。

碎部测量_实验报告

碎部测量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碎部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使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量的操作步骤。

3. 学习如何根据碎部点数据绘制地形图。

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碎部测量是地形测量的一项基本工作,主要是通过测量地面上各个碎部点的位置,建立地形模型。

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它集成了电子测距、角度测量、电子罗盘等功能,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碎部点的坐标。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1. 全站仪一台2. 碎部点标尺若干3. 地形图一张4. 记录板一块5. 计算器一个6. 地图比例尺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检查全站仪是否完好,电池充足。

- 准备碎部点标尺,并做好标记。

- 熟悉全站仪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碎部点测量:- 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作为测站,并做好标记。

- 将全站仪安置在测站上,并进行对中整平。

- 使用全站仪依次测量各个碎部点的坐标,记录数据。

- 在记录数据时,注意记录碎部点的编号、坐标、高程等信息。

3. 数据处理:- 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坐标转换和计算。

- 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剔除错误数据。

- 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绘制地形图。

4. 地形图绘制:- 根据地形图比例尺,将碎部点坐标转换为图上坐标。

- 在地形图上绘制各个碎部点,并用线条连接相邻点。

- 标注各个碎部点的高程。

5. 实验总结:- 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 讨论实验结果,评估实验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碎部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了全站仪的操作步骤。

2. 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全站仪对中整平困难、数据采集误差等。

这些问题在后续实验中得到了解决。

3.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可以满足地形测量的需求。

六、实验心得1. 碎部测量是地形测量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于地形图的绘制具有重要意义。

2. 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测量仪器,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等优点。

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
2.立尺人员应将标尺竖直,并随时观察立尺点周围情况,弄清碎部点之问的关系,地形复杂时还需绘出草图, 以协助绘图人员作好绘图工作。
3.绘图人员要注意图面正确整洁,注记清晰,并做到随测点,随展绘,随检பைடு நூலகம்。
4.当每站工作结束后,应进行检查,在确认地物、地貌无测错或漏测时,方可迁站 。
意义
意义
认真做好碎部特征点的测绘,对矿井生产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1.便于图纸的更新,可实现图纸与实 地的相符性。2.可实时指导施工,找出施工放样与设计之间的误差,纠正因施工放样;可及时找出设计方面的不 合理因素,从而调整施工方案或修正设计方案。3.为以后的施工设计、防治水设计、通风设计、机电安装设计等 工作提供依据。4.可有效指导设备的现场安装和调整 。
经纬仪测绘法
经纬仪测绘法的实质是按极坐标定点进行测图,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 经纬仪测定碎部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之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然后根据测定数据用 量角器和比例尺把碎部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此法操作简单, 灵活,适用于各类地区的地形图测绘。操作步骤如下:
碎部测量
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01 碎部点选择
03 注意事项 05 应用
目录
02 测量方法 04 意义 06 地籍
基本信息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碎部测量是根据比例尺要求,运用地图综合原理,利用图根控制点对地物、地貌等地形图要素的特征点,用 测图仪器进行测定并对照实地用等高线、地物、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地理注记等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专 业书上,基于控制下直接进行散点测量。
碎部点选择

全站仪碎步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碎步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碎步测量实验报告第一章前言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和土地测量中。

碎步测量是一种全站仪测量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出目标点的坐标和高度,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全站仪的碎步测量实验,提高学生对全站仪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第二章实验设备本实验所用的设备为Sokkia品牌的全站仪,配有三角架、测钉、测杆、测距棒等测量辅助工具,以及笔记本电脑和数据处理软件。

第三章实验内容本实验采用碎步测量法,首先在测量站点设置三角架,通过三角测量法确定目标点的大致位置,然后使用全站仪对目标点进行精确测量。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设置三角架在测量站点选择一个平整、稳固的位置,将三角架放置在上面。

使用水准仪调整三角架水平,然后使用测钉固定。

2. 测量目标点大致位置使用全站仪测量三角架上的两个点,根据三角测量法计算出目标点的大致位置。

将全站仪移动到目标点附近,以确保视野中可以看到三角架上的两个点。

3. 碎步测量目标点坐标和高度在全站仪上输入目标点的大致位置坐标,选择碎步测量模式。

站在目标点附近,使用测杆测量出目标点的高度,并将数据输入全站仪中。

按下测量键,全站仪将自动对目标点进行测量,测量完毕后将数据传输到电脑中。

4. 数据处理将电脑上的数据导入数据处理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得到目标点的精确坐标和高度。

第四章实验结果本实验得到的目标点坐标和高度数据如下:点名X(m) Y(m) Z(m)目标点38.529 24.637 2.011由此可见,本实验的结果十分精确,误差很小。

第五章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对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和碎步测量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全站仪作为一种高精度测量仪器,在建筑工程和土地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全站仪的操作和碎步测量法对于建筑工程人员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技能。

碎步点测量实验报告

碎步点测量实验报告

碎步点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碎步点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碎步点测量实验的原理、步骤和结果分析。

一、实验原理碎步点测量实验基于以下原理:当我们需要测量一个物体的尺寸时,可以通过将尺子或测量工具对准物体的两个端点,然后移动工具,每次移动一小段距离,直到覆盖整个物体。

通过记录每次移动的距离,最后累加起来,即可得到物体的总长度。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碎步点测量实验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尺子、计算器、待测物体。

2. 确定起始点将尺子的起始点对准物体的一端,作为起始点。

可以使用放大镜来精确对齐。

3. 移动尺子将尺子沿着物体的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通常为1毫米或更小。

可以使用放大镜观察,以确保移动的准确度。

4. 记录移动距离每次移动尺子后,使用计算器记录下移动的距离。

可以使用计算器的累加功能,以便记录每次移动的距离。

5. 继续移动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到尺子的末端覆盖整个物体。

6. 计算总长度将所有移动的距离累加起来,即可得到物体的总长度。

三、实验结果分析通过碎步点测量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总长度。

然而,由于实验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

1. 误差来源碎步点测量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尺子的刻度误差、人为读数误差、移动距离的不准确性等。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或激光测距仪,并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2. 结果可靠性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可以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如果多次实验得到的结果接近,说明实验结果较为可靠。

如果存在较大的差异,说明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未控制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排除。

3. 结果应用通过碎步点测量实验得到的物体尺寸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中。

例如,可以用于生产制造中的尺寸检测,用于建筑设计中的空间规划等。

结论:碎步点测量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测量物体的尺寸。

通过实验步骤的执行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总长度,并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碎步测量实验报告

碎步测量实验报告

#### 引言碎步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通过记录行走步数和步伐长度,可以评估个体的行走能力和身体平衡状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碎步测量方法,对实验者的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进行评估,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

#### 实验目的1. 了解碎步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评估实验者的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

3. 分析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

#### 实验原理碎步测量是通过记录行走步数和步伐长度来评估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的一种方法。

实验者按照指定路线行走,记录步数和步伐长度,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行走速度、步频等指标。

#### 实验材料1. 全站仪2. 碎步测量记录表3. 步频计4. 年龄、性别调查问卷#### 实验步骤1. 实验者按照指定路线行走,记录行走步数和步伐长度。

2. 使用全站仪测量行走距离,并记录数据。

3. 使用步频计测量步频,并记录数据。

4.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行走速度、步频等指标。

5. 收集实验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

6.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

#### 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行走速度分析表1:实验者行走速度统计表| 实验者编号 | 年龄(岁) | 性别 | 行走速度(m/min) || :--------: | :-------: | :--: | :--------------: || 1 | 25 | 男 | 105 || 2 | 30 | 女 | 100 || 3 | 35 | 男 | 95 || 4 | 40 | 女 | 90 || 5 | 45 | 男 | 85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实验者的行走速度逐渐降低。

2. 步频分析表2:实验者步频统计表| 实验者编号 | 年龄(岁) | 性别 | 步频(步/min) || :--------: | :-------: | :--: | :-----------: || 1 | 25 | 男 | 140 || 2 | 30 | 女 | 130 || 3 | 35 | 男 | 120 || 4 | 40 | 女 | 110 || 5 | 45 | 男 | 100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实验者的步频逐渐降低。

碎部测量实验报告

碎部测量实验报告

碎部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和分析碎部的形状、大小和重量,探究不同碎部的特征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实验仪器,显微镜、电子天平、尺子、显微摄像机等。

实验原理,碎部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破裂而形成的不规则形状的颗粒。

碎部的形状、大小和重量是反映材料破裂性能和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碎部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了解材料的脆性、韧性、强度等性能。

实验步骤:1. 收集不同材料的碎部样品,如金属、陶瓷、塑料等。

2. 利用显微镜观察碎部的形状和结构,并进行拍照记录。

3. 使用电子天平测量碎部的重量,并记录数据。

4. 使用尺子测量碎部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并记录数据。

5. 对不同碎部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特征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不同材料碎部的形状、大小和重量数据。

经过比较发现,金属碎部呈现出较为规则的形状,边缘光滑;陶瓷碎部呈现出锐利的边缘和不规则的形状;塑料碎部则呈现出较为柔软的质地和不规则的形状。

在重量方面,金属碎部的重量相对较重,陶瓷碎部次之,塑料碎部最轻。

而在尺寸方面,金属碎部的尺寸相对较小,陶瓷碎部次之,塑料碎部最大。

通过对不同材料碎部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金属碎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脆性较大;陶瓷碎部脆性较大,但硬度和强度较高;塑料碎部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但强度较低。

结论:碎部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碎部具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重量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材料的破裂性能和力学性能。

通过对碎部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材料的性能特点,为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实验中还发现,碎部测量的方法简单易行,且能够快速获取材料的破裂性能信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因此,碎部测量实验对于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碎部测量实验报告

碎部测量实验报告

碎部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和分析碎部的尺寸和形状,探究其在工程材料中的应用和影响,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一、实验材料和设备。

1. 实验材料,选取了不同类型的碎部样本,包括砂石、混凝土碎石等。

2. 实验设备,显微镜、数字显微镜、尺子、电子秤等。

二、实验步骤。

1. 样本准备,将不同类型的碎部样本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

2. 测量尺寸,利用尺子和数字显微镜对碎部样本的尺寸进行测量。

3. 形状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拍摄不同碎部样本的形状,并进行形状参数的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尺寸测量结果,经过测量,得出不同碎部样本的平均尺寸和尺寸分布情况。

比如砂石的平均粒径为2mm,混凝土碎石的平均尺寸为5mm。

2. 形状分析结果,观察和分析不同碎部样本的形状特征,如圆形、角形、棱角分明等,得出不同形状对于材料性能的影响。

四、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碎部的尺寸和形状对工程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尺寸越小、形状越规则的碎部对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影响越小。

2. 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碎部尺寸和形状,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碎部的尺寸和形状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经验。

这对于工程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参考文献。

1. XXX.《碎部尺寸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建筑材料科学与工程》,20XX, (X): XX-XX.2. XXX.《碎部形状对砂石性能的影响分析》. 《岩土力学》, 20XX, (X): XX-XX.以上为本次实验的详细报告,希望对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有所帮助。

碎部测量实验报告

碎部测量实验报告

碎部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碎部测量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对一个物体碎裂后碎片的测量,学习并掌握如何用测量仪器精确测量物体的碎部尺寸和形状。

实验仪器和材料:
1. 物体样品:一块玻璃板
2. 仪器:游标卡尺、显微镜、放大镜、数码相机、计算机
3. 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可选)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选取一块完整的玻璃板作为样品,并在其上人为制造不规则的碎裂痕迹。

2. 使用游标卡尺对玻璃板的整体尺寸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3. 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并测量玻璃板的不规则碎片,并记录下各个碎片的尺寸和形状特征。

4. 可选步骤: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碎片的图像,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更准确的尺寸和形状测量结果。

5. 将测量结果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绘制玻璃板的碎裂特征示意图。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可以得出各个碎片的尺寸和形状特征,如长度、宽度、厚度等。

同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得到的图像处理结果也可以用于反映碎片的形状特征。

实验结论:
通过碎部测量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碎裂后碎片的精确尺寸和形状特征。

这对于理解物体的破裂过程以及研究物体的断裂强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该实验还增加了我们对测量仪器的使用和图像处理软件的掌握能力。

测量实习报告碎步测量

测量实习报告碎步测量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碎步测量的实际操作,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测量学课程的理解,熟悉并掌握地形测量内外业的技术设计、作业程序施测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省XX市XX区三、实习设备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接收机、测钎、盘尺、水准尺、花杆、三脚架、绘图板、绘图软件等。

四、实习内容1. 碎步测量原理及方法(1)碎步测量原理:碎步测量是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在已知控制点的基础上,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测量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得碎步点与已知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和高差,从而计算出碎步点的坐标和高程。

(2)碎步测量方法:碎步测量分为两种方法,即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在已知控制点附近,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直接测定碎步点的坐标和高程。

间接法:在已知控制点附近,先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定碎步点与已知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和高差,然后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计算出碎步点的坐标和高程。

2. 碎步测量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熟悉碎步测量原理及方法,检查仪器设备,了解实习区域地形。

(2)选点:在已知控制点附近,根据地形条件,选取合适的碎步点。

(3)观测: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对选定的碎步点进行观测,测定距离、角度和高差。

(4)计算:根据观测数据,利用碎步测量公式,计算出碎步点的坐标和高程。

(5)成果整理:将观测数据、计算结果整理成表格,绘制碎步点分布图。

五、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学生们掌握了碎步测量的原理、方法及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为部分实习成果:1. 碎步点分布图:展示了实习区域内碎步点的分布情况。

2. 碎步点坐标和高程表:记录了各碎步点的坐标和高程。

3. 碎步测量报告:详细介绍了实习过程、观测数据、计算结果及成果分析。

碎步点测量实验报告

碎步点测量实验报告

碎步点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碎步点测量实验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最小长度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中,由于物体的尺寸过小,常常难以直接测量其长度。

碎步点测量实验通过测量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移动的最小单位长度来间接求得其长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碎步点测量实验方法,精确测量一个小钢球的直径。

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装置实验所需的主要装置包括:1. 实验平台:用于放置待测物体及测量仪器。

2. 测量仪器:包括显微镜和显微尺。

3. 待测物体:一个小钢球。

实验方法1. 将实验平台调整到水平位置,并保持稳定。

2. 在实验平台上放置一个小钢球。

3. 进行初始校准:- 确保显微镜的焦距调整合适。

- 将显微尺放置在待测物体的旁边,用来确定显微镜的实际倍率。

4. 通过显微镜观察待测物体,并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以获取清晰的图像。

5. 选取观察范围内的一个明显特征点,作为“碎步点”。

6. 利用显微尺在显微镜下的标尺上测量从“碎步点”到下一个“碎步点”的最小单位长度,即“碎步长度”。

7.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多个“碎步长度”的平均值。

8.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待测物体的长度。

实验结果经过多次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出待测物体(小钢球)的直径为2.55毫米。

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中,由于测量仪器的限制以及人眼的分辨能力,存在着误差。

主要的误差来源包括显微镜的非线性畸变、焦距调整的误差、人为读数误差等。

这些误差对最终测量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在测量过程中尽量缩小显微镜焦距调整的范围,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结论通过碎步点测量实验方法,我们成功测量了一个小钢球的直径,测量结果为2.55毫米。

在实验中,我们认识到了碎步点测量方法的优点和限制,同时也对实验误差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实验展示了碎步点测量实验在微小尺度测量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误差的产生和相应的减小方法。

碎步测量

碎步测量

碎部测量一.概念碎步测量: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碎部点:碎部测量中,地物的测绘实际上是地物平面形状的测绘,地物平面形状可用其轮廓点(交点和拐点)或中心点来表示,这些点被称为地物的特征点(碎部点)。

这些点被称为地物特征点碎部测量实质:测绘地物和地貌碎部点平面位置和高程。

碎部测量工作两个过程:一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二是利用地图符号在图上绘制各种地物和地貌。

碎部测图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等传统测图、地面数字测图及航空摄影测量等。

2.传统测图传统测图实质:即图解测图,通过测量将碎部点展绘在图纸上,以手工方式描绘地物和地貌,具有测图周期长、精度低等缺点,主要适用于小区域、大比例尺的地形测图。

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传统测图工作程序:①在收集资料和现场初步踏勘的基础上,拟定技术计划;②进行测区的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③进行测图前一系列准备工作,以保证测图工作顺利进行;④在测站点密度不够时要对测站点进行加密;⑤逐点完成碎部测图工作;⑥进行图边测图和野外接图;⑦组织检查和验收;⑧野外原图整饰及清绘等工作二.测图方法(一)传统测图1.准备工作:资料准备:包括收集测图规范、地形图图式、控制点成果以及任务书和技术计划书等。

仪器与工具准备:种类繁多,小物件较多,认真准备,以免遗漏,对测图仪器按规定进行检查、检验与校正,使其能满足测图要求。

图板准备:图纸的准备、绘制坐标格网和展绘控制点。

经纬仪测图所用图纸:一面打毛的聚酯薄膜,其厚度为0.07~0.1mm,并经过热定型处理。

具有伸缩性小、无色透明、不怕潮湿等优点,便于使用和保管。

测图前,要将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首先在图纸上精确绘制直角坐标格网,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10×10cm方格网。

坐标格网绘制可采用绘图仪、专用格网尺等工具进行。

坐标格网绘制好后,必须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方格网长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3mm;各小方格的顶点应在同一条对角线上,小方格的边长与其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1mm;图廓边长与其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2mm。

碎部测量实习报告

碎部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碎部测量是测绘学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技能,它是地形测量和地籍测量的基础。

通过碎部测量,我们可以获得地形地貌的详细信息,为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领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测绘理论的理解,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碎部测量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理解碎部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碎部测量的仪器操作技巧;3. 培养团队协作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4. 提高对地形地貌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XX市XX区XX测绘实习基地四、实习内容1. 碎部测量的基本原理实习开始,我们首先学习了碎部测量的基本原理。

碎部测量是指在地形图上精确地表示地面上各种地物和地貌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的实际情况反映到图纸上,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城市规划等提供依据。

2. 碎部测量的仪器操作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的操作方法。

通过老师的现场演示和指导,我们掌握了仪器的使用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水平角测量、垂直角测量、距离测量等。

3. 碎部测量的实地操作在实习基地,我们进行了实地碎部测量。

首先,我们确定了测区的范围,并进行了平面控制点的布设。

然后,我们按照碎部测量的要求,对测区内的地形地貌、地物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记录。

4. 碎部测量的数据处理在测量过程中,我们记录了大量的数据。

实习结束后,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了地形图和地物图。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了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五、实习成果1. 掌握了碎部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练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的操作技巧;3. 提高了地形地貌的观察和记录能力;4. 培养了团队协作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碎部测量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碎部测量在工程、规划、土地管理等领域的重要性。

以下是对本次实习的总结:1. 碎部测量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能,需要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碎部测量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地形图的方法和步骤。 2.能合理选定地物、地貌的特征点。 3.练习用地形图图式和等高线表示地物、地貌。测 图比例尺为1:500,等高距为1米。
实验五:碎部测量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安排2学时,每组4 ~ 5人,分工为观测、记录、 绘图和立尺。 2.设备: J6光学经纬仪1 台, 小平板1块绘图纸1张,水准尺1根,花杆1根,皮尺1 把,比例尺1根,量角器1个,计算器1个,记录板 1个,地形图图式1本,小三角板1副,小针1根, 铅笔1支,橡皮1块。
实验五:碎部测量
3.将视距尺立于选定的各碎部点上,用经纬仪瞄准 水准尺,读取下丝、上丝、中丝数值,竖盘读数 和水平角读数,将各观测值依次记入表格。 4.计算视距、竖直角、高差、水平距离和碎部点高 程。 5.将计算的各碎部点数据,依水平角、水平距离, 用量角器按比例尺展绘在图板上,并注出各点高 程,描绘地物。
实验五:碎部测量
3.测图场地选择在校园内,在平坦地段选一直线, 在直线的两个端点上安置仪器进行测图。 4.实验结束,每组交整饰好的图纸一张,碎部测量 记录一份。
一个测站的测量工作录像
实验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碎部测量
三、方法与步骤 1.以控制点A为测站点安置经纬仪,盘左置水平度盘 读数为0°00′,瞄准另一控制点B为起始方向,量 取仪器高I至厘米,随即将测站名称、仪器高记入 碎部测量记录本。 2.在图纸上展出测站点a和起始方向b,连接a、b为 起始方向线,并用小针将量角器的圆心角固定在 测站点a。展绘直线两端点a、b时,右在图板适 当位置画一直线,先定一端点a,然后将地面的 直线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的长度,在图板上以a为 起点,定出b点。
实验五:碎部测量
四、注意事项 1.读取竖直角时,指标水准管气泡要居中,水准尺 要立直。 2.每测约20个点,要重新瞄准起始方向,以检查水 平度盘是否变动。
实验五:碎部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