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资源评价呕心沥血整理精简版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要点总结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土壤类型及其环境特征
区域土壤背景值
土壤的化学组成和环境质量背景因土壤类型而异。
土壤至今没有统一的环境标准,一般采用区域土壤背景值作为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标准。
它也是计算土壤污染物累积和土壤环境容量,预测土壤质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土壤环境容量:土壤允许某种污染物的最高含量与其背景值(本底值)的差值。
土壤污染源
评价区土壤的各种自然、工业、交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及其排放特点。
通过污染源评价,评出土壤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以便选择确定土壤质量评价的监测项目和评价因子。
土壤质量现状评价
包括监测布点、取样分析、评价因子选取、评价标准确定。
应用评价模式求取土壤质量指数,土壤质量分级和评价图的编制等环节。
通过评价,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其空间分布。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价态、化合态)及迁移转化规律
土壤环境质量预测
根据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土壤自净能力和污染物引起作物生长不良或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积累到达到卫生标准时相应的土壤污染程度,研究土壤污染和作物污染的相关关系。
根据土壤污染源的变化,预测土壤质量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评价土壤好坏的指标
评价土壤好坏的指标土壤是地球上最基础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评价土壤好坏的指标是农业科学与土壤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综合分析,可以准确判断土壤的质量和适宜性,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评价土壤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的比例和相对排列状态。
粘土含量高的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和保肥能力,但通气性较差;砂质土壤通气性好,但保水能力较差;而以壤土质地为主的土壤则具有较好的保水和通气性能。
因此,土壤质地的合理比例对于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是评价土壤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土壤酸碱度会直接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以及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限,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适宜的土壤酸碱度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关键。
三、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评价土壤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机质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质量和肥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性、保肥性和通气性,能提供丰富的养分供应,有利于植物生长和作物产量的提高。
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评价土壤好坏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是评价土壤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土壤中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重要元素,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土壤养分含量高的土壤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供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因此,合理评估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五、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水分状况是评价土壤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土壤过于干旱或过于湿润都会导致作物的生长受限,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适宜的土壤水分状况是保证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六、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微生物活性是评价土壤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05-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Ci土 Pi 1 X ai 土
污染物的土壤累积起始值
1、应采用的控制土壤污染源的措施 2、防止和控制土壤侵蚀的对策 3、方案选址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基础
一、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原则和程序 (一)概念
在研究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按 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对土壤污染程度或土 壤对人类健康适宜程度进行评定。 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高低和优劣作出定性或定 量评判。 分类:现状 影响
(USLE)
用于:面蚀、片蚀和细沟侵蚀
三、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在环境质量标准的约束下所能容纳污 染物的最大数量,称为土壤环境容量。 Q=(C0-B)×2250 2250—每公顷土地的表土计算重量。t/hm2。
第五节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目的意义:
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从预防性环境保护目的出发,
依据特征与土壤环境条件 通过监测了解情况 识别各种污染和破坏因素对土壤产生的影响 预测影响的范围、程度及变化趋势 提出避免、消除和减轻土壤侵蚀与污染对策
土壤污染:项目类型、污染物性质、 污染源的特点、排放强度、污染途径 土壤类型、特性等 土壤退化破坏:人为、自然 土壤沙化、盐渍化、沼泽化、土壤侵蚀 农业生产、工矿、交通及其它事业生产
5.2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一)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类型 2 影响方式 直接、间接 3 影响性质 可逆、不可逆、积累、协同 4 按污染成因 水体、大气、农业、生物、固废
二 SEQ现状评价——污染评价
5.3.2.1 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评价因子的选择 (1)有机毒物 (2)重金属及其他无机毒物 (3)土壤中pH、全氮量、硝态氮量及全磷量等 (4)有害微生物 (5)放射性元素
评价标准的选择
1、以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作为标准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复习重点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复习重点
一、土壤资源调查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1.土壤资源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土壤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土壤资源调查的资料搜集与整理;
4.土壤资源图件的制作与应用。
二、土壤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1.土壤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2.土壤分类的原则、方法和体系;
3.土壤分布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
4.土壤类型划分的标准与方法。
三、土壤质量评价:
1.土壤质量的定义和意义;
2.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3.土壤质量评价的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4.土壤质量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四、土壤利用与保护:
1.不同类型土壤的适宜利用方式;
2.合理土壤利用的原则与方法;
3.如何合理利用有机肥料与化肥;
4.土壤污染与土壤治理的基本知识。
五、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1.可持续土壤利用的概念和内涵;
2.土壤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合理施肥与耕作措施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4.土壤保育和水土保持的措施与技术。
六、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实践应用:
1.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3.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4.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
在复习时可以结合教材和参考书籍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在学习的同时
还要进行实践操作,例如参加实地考察、查阅真实的土壤资源调查报告等。
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土壤资源调查
与评价的核心内容。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第08章 土壤调查成果的整理与总结
• 修正土壤分类系统的方法是通过比土、评土。 具体做法是把调查采集的比样标本按照暂拟 的分类系统全部摆开,对照封面记载表及分 析化验结果,并参照野外调查、获得的群众 访问资料,对每一土壤类型的形成条件、成 土过程、土体构型、理化特性、诊断特征、 生产情况、肥力水平、存在的生产问题及改 良利用途径,进行认真的讨论与评比。
• 自然土壤的分布,一般在最高和最低地形 部位的土壤,由于地形单元的边界呈圆滑 状态,而相应的土壤边界也应该呈圆滑形 状。中间地段的土壤,可以呈锐角楔入高 地或低地的土壤制图单元之中(图7-4)。 同时还要看土壤界线与自己的调查资料、 已往的研究成果是否吻合,审查其有无矛 盾。
• 土壤的界线一般是封闭的、园滑的,反映了自 然土壤的特性,但人为土壤界线有其特殊性, 农业土壤人为长期耕作熟化后,逐渐改变了自 然土壤的分布规律,土壤的分布界线常常与渠 道、道路田块等地物相吻合呈现出规则的几何 图形。 修改草图边界时,要用不同于原界线颜色 的彩色笔把修改的边界划出来,并保留原来的 界线。修改后的土壤界线,经技术负责人认可, 即作为最后的土壤界线,不得任意改动。
本、整段标本以及不同目的的所需测试的水样
标本等,在处理前,首先要按检查标本的标签
是否遗失或发生差错,标本是否完整,若存在
问题,应及时修正或采取补救办法。而后将土
样立即晾干风干,以防污染、霉烂。采集的水
样,如不能及时分析,应密封保存或采取防止
变质的处理。
•
• 结合比样标本的整理,审查野外剖面记载表, 检查野外记载是否符合调查规范的要求。并 在同样光线条件下,细心地观察标本的颜色 和形态特征,修正和补充土壤剖面记录,使 记录结果准确无误。审查后的记载表要依次 编号、分类装订成册。
• (二)农化样本的选择 对于测定土壤肥力状况的农化样本,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与土壤改良措施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 • 土壤改良措施 • 土地质量评价与土壤改良的关
系 •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 • 土壤改良措施的应用 •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
土壤理化性质评价
01
02
03
土壤质地
通过测定土壤颗粒组成, 判断土壤的砂粒、粉粒和 粘粒含量,从而了解土壤 的质地状况。
土壤酸碱度
测定土壤的pH值,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作物生长 ,需采取相应改良措施。
城市用地评价
土壤污染状况
调查城市用地范围内的土壤污染状况,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 等,评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土壤承载能力
评估城市用地土壤的承载能力,确保在建设过程中不会导致土壤侵 蚀、滑坡等自然灾害。
土壤生态功能
土壤调理技术
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障碍因子,研发新型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 pH值、盐分、水分等理化性质。
精准农业技术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装备,实现土壤改良的精准施策和精细管理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土地质量与土壤改良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入等经济指标 的影响,评估其经济效益。
保护城市用地范围内的土壤生态功能,如绿化植被、微生物群落等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工业用地评价
土壤环境容量
01
评估工业用地范围内土壤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对污染物的
最大承受能力。
土壤污染修复
02
针对已污染的工业用地,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修复措施,降
低污染物含量,使其达到安全利用标准。
土地利用规划
土壤侵蚀防治
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修建梯 田、种植防护林等,减少水土 流失,保护土壤资源。
土壤质量的评估和改善措施
土壤质量的评估和改善措施土壤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等多个方面。
土壤质量评估和改善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土壤质量的评估方法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改善土壤质量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土壤质量的评估方法1.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在土壤质量评估中,土壤理化性质指标是评估重要的一项内容。
这些指标包括土壤耕作层、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碳氮比等因素。
它们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帮助农民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土壤的特性和质量状况。
2. 土壤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也是评估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土壤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的测量不仅能够帮助评估土壤质量,还能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性。
从土壤样品或田间土壤实验中获取这些信息,可以通过高通量测序和选择性培养等方法进行。
3. 物质污染和土地利用历史植物和土壤被毒物污染等物质污染物污染并不罕见。
在评估土壤质量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研究人员还必须了解土地利用的历史,以确定是否有需要进行特别的管理措施。
二、如何采取措施改善土壤质量1. 肥料管理合理使用化肥和有机肥料是重要的土壤改良措施。
选择合适的肥料管理计划可以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性质。
肥料管理还可以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来增加土壤肥力。
2. 改良土地利用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是改善土壤质量的另一个可行方法。
例如,转变为农民友好型的农业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土壤改良方法。
此外,种植绿肥作物,轮毕作物等也可以起到调节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3. 转化目标当土地遭受破坏或污染时,可以通过转化目标来改善土壤质量。
这意味着应该寻找对土壤友好的新型农作物,并寻找可以使土壤生态系统尽快恢复的方法,例如植树造林,进行开垦和土壤修复等。
4. 微量元素调控微量元素调控是调节土壤的另一种措施。
如在固有酸值偏低的区域,添加钙质进行调控,以利于营养元素的吸收。
在水稻田中施低剂量砷和硒,不仅能够提高植物的抗性,还会对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
土壤质量工作总结
土壤质量工作总结
近年来,土壤质量工作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也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土壤质量工作,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
首先,我们要加强土壤质量监测和评价。
通过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有机质、养分元素等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价,了解土壤的整体状况和特点,为制定土壤保护和改良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要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需要加强土壤污染源的管控,加大土壤修复力度,减少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要加强土壤养分管理和合理利用。
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生物肥料,调整土壤养分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的平衡,提高土壤的生产力和抗逆性。
最后,要加强土壤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通过开展土壤科学研究,探索土壤的形成、演化和功能机制,推动土壤科学理论的创新和土壤科技的发展,为土壤质量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撑和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
总之,土壤质量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加强土壤质量工作,才能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未来我国的土壤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评价方法
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评价方法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森林资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三大宝藏。
它们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那么,如何评价这三大资源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评价方法。
我们来聊聊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它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评价土地资源的好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土地的肥沃程度,也就是土壤的肥力;二是土地的适宜程度,也就是土地是否适合种植某种作物或者建设某种设施;三是土地的利用率,也就是土地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评价土地资源的好坏,就是要看土地是否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水资源。
水资源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
评价水资源的好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水资源的数量,也就是地球上有多少水;二是水资源的质量,也就是水是否干净、无污染;三是水资源的可利用性,也就是水资源是否容易得到、容易利用。
评价水资源的好坏,就是要看水资源是否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
我们来看看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评价森林资源的好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森林的数量,也就是地球上有多少森林;二是森林的质量,也就是森林是否健康、茂盛;三是森林的可持续性,也就是森林是否能够持续地为人类提供服务。
评价森林资源的好坏,就是要看森林是否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
评价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好坏,不仅仅是看它们是否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还要考虑它们的可持续性。
我们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不能过度开发,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所以,我们在评价这些资源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它们的可持续性问题。
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森林资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三大宝藏。
我们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够享受到美好的生活。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资料!
土壤调查: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阐明其土壤类型、形成原因、土壤分布状况及肥力特征,据此提出改良利用土壤资源的依据和措施,这个过程称为土壤调查。
土壤制图: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用线划符号,通过“制图综合”,把测区的土壤类型及分布状况,缩绘成平面图,这个过程称为土壤制图。
工作底图:是我们绘制土壤图的地形图或航卫片土壤草图:在野外,直接在工作地图上绘制的图土壤剖面:从形式上讲,是我们观察研究土壤的切面,但不是一个面,它代表一个具有三维空间的柱状体主要剖面:为全面研究土壤性态特点与成土条件和改良利用特点之间关系的剖面检查剖面:为检查主剖面土壤属性的稳定性与变异程度而设置的剖面定界剖面:为确定土壤边界而确定的剖面土层: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层次土壤发生层:指那些经过土壤的形成过程形成的土层诊断层:指经过一定成土过程,在剖面上发育形成能鉴定土壤类型特征标志的层次障碍层:指对土壤利用和作物生长有特殊影响的土层土壤发生型:指土壤剖面的发生、发育类型,是发生学土层的组合形式,是划分土壤高级分类单元的标志土体构型:在土壤发生范围内,具有各种性质和形态的土层相互组合状况,且具有质和量的指标以确定基本分类单元土壤组合制图: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土壤类型由于比例尺的限制,每种土壤类型都不够上述面积,把这些无法单独构成图斑的类型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制图单元勾出土壤复区:是在大比例尺制图中,与微地形相联系的不同土壤类型的斑块呈镶嵌状分布,有规律更替的区域土壤复域:是在中小比例尺制图中,与中地形相联系的不同土壤类型的斑块呈镶嵌状分布,有规律更替的区域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常活动的结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资源: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类型:是指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土地利用类型:是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自然资源单元土地资源类型: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和利用功能也一致的土地单元的集合土地利用现状: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对土地进行的各种生产利用经营方式土地自然属性:是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和制约的结果,赋予土地的固有特性土地社会经济属性:人类的社会经济属性赋予土地的新的特性的总和比例尺种类及特点:1.详比例尺:1:200~5000(没有工作地图),一般用于小型的农林牧试验场以及村级土壤调查,制图单位,变种;2.大比例尺:1:1万~2.5万,主要适用于国营农林试验场、乡镇级或县级土壤调查,制图单位,土种,土属(复区);3.中比例尺:1:5万~20万,主要适用于县级市级及中等河流流域的土壤调查,制图单位:土属,亚类(复域);4.小比例尺:<1:20万,主要适用于省级全国级以及大型的河流流域,制图单位,土类,亚类(复域)选择比例尺的影响因素:1.服务对象以及农业经营方向和技术水平(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2.考虑地形的切割程度以及土壤类型的复杂程度(一般平坦地区采用小比例尺)3.考虑调查面积大小(调查面积大,比例尺可以适当小一些,反之,则大)怎样选择工作底图:地形底图除了带有等高线外,应具有精确和足够的地物点,正确的地形和水文地理网,地形底图的精度对土壤调查的成图精度影响很大,因此调查人员要向测绘部门搜集调查地区的最新测制的相当比例尺的地形图,地形图的比例尺要大于成果图的比例尺。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一、名词解释1、土壤概查:是指对一个较大区域,如大的河流流域或省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农业区划或土壤改良等所做的中比例尺的土壤调查与制图。
2、土壤详查:对某一小区域的土壤进行比较详细地了解,以便进行土壤改良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所做的土壤调查。
3、土壤剖面: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发生学层次,以及母质层。
4、单个土体:土壤作为一个三维实体,其最小体积的“一个土壤”就叫做“单个土体”。
5、聚合土体:是在一定面积内,一群单个土体都具有的统计相似性,这是我们进行土壤分类的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相当于美国的土系或土型;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土种或变种。
6、人工剖面:根据土调的要求,临时开挖出来的土壤垂直切面。
可分为主要剖面、检查剖面和定界剖面三种。
7、自然剖面:因各种工程建设,使土壤的垂直断面裸露出来,并长期保留下来,成为土调中可以利用的现存剖面。
8、土壤自然性态:指那些在田间表现很不稳定,极易受气候变化和耕作措施等因素影响而变动的土壤性质。
9、遥感技术:通常把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用传感器收集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地面,并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达到对地物的识别与监测的全过程,称为传感技术。
10、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壤调查制图,简称遥感土壤调查制图,就是利用遥感技术对成土因素、土壤景观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成土过程、土壤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规律,确定土壤类型及其特征特性,并测绘土壤分布图和进行面积量算的整个过程。
11、航摄倾角或者相片倾角:在航空摄影中,航摄机的主光轴相对于铅垂线来说可以处于不同的位置,主光轴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之为**12、航空相片的比例尺(平均比例尺):航空相片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其代表的地面线段的长度之比称为**13、大气传输特性:大气对通过的电磁波产生吸收、散射和投射的特性,称为****14、直接解译标志:指它是地物本身属性在图像上的反映,即凭借图像特征能直接确定地物的属性。
农学土壤质量评估和改良方法
农学土壤质量评估和改良方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学土壤质量评估和改良方法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农学土壤质量评估和改良方法进行探讨。
一、土壤质量评估的重要性土壤质量评估是衡量土壤生产潜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估土壤质量,我们可以了解土壤的肥力、结构、水分保持能力等关键指标,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农业生产措施提供依据。
二、农学土壤质量评估指标1.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含量等指标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或现场调查来获取。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养分供应能力。
2. 土壤水分指标土壤水分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对土壤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水分持有能力、渗透性、保水能力等指标能够反映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排水情况。
3. 土壤微生物活性及酶活性指标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土壤健康和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评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水平,可以了解土壤养分转化和有机质分解的情况。
三、土壤质量改良方法1. 合理施肥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化肥等,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平衡土壤养分,增强土壤对作物的供应能力,从而改良土壤质量。
2. 土壤保水措施采取保持或改良土壤结构的方法,如耕作方式调整、有机物添加、改良剂的使用等,可以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提高土壤质量。
3. 种植轮作和休耕通过合理的轮作和休耕,可以减少土壤中病虫害和杂草的发生,降低土壤的退化风险,提高土壤质量。
4. 抗旱措施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在干旱地区,采取抗旱措施如水肥一体化、精细灌溉等,可以提高土壤的抗旱性能,改善土壤质量。
5. 生物措施通过引入土壤生态工程,采用微生物肥料、有机肥等,可以增强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质量。
四、结语农学土壤质量评估和改良方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通过全面了解土壤的质量,合理施用肥料,改善土壤的保水能力和结构,农业生产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土壤资源评价
• 层次分析法。
• 层次分析法是系统分析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处理多目标多层次的系统问
题和难于完全用定量方法来分析与决策的系统工
程中的复杂问题。它的一个基本步骤是要比较若
分析法和主因子分析法等多种。
• 经验评分法根据调查资料,广泛吸收有经 验的专家、技术人员参加,按照各评价因
素对土壤资源影响的大小或比例,将各个
因素排列秩序并给予适当的分数,综合多
位专家的评分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
• 回归分析法亦可用于确定土壤资源评价的
参评因素及其权重。先将初选的影响土壤
资源的多种因素与其生产力(以单位面积
即土壤质量影响动植物和人类健康的能力。
土壤降低环境污染物和病菌损害的能力;三是动物健康,
• 土壤质量评价是以土壤为中心,以土壤类型和土 被结构为评价对象,基于土壤的属性以评价土壤 资源的生产潜力,从不同的利用目的评价土壤的 适宜性。 • 由于土壤资源是土壤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 土壤质量评价也是土壤资源评价的基础和重要组 成部分。 • 土壤资源评价就包含了土壤质量评价。 • 土壤质量评价,是以不同的土壤利用为目的,估 价土壤生产潜力和土壤适宜性的过程,其实质是 对土壤生产力(生物产量或经济价值)高低的鉴定。
• 这种评价单元能够充分反映土壤在土壤资源各要素中的
重要地位,同时也能够充分利用土壤普查成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但是,这样的评价单元在许多情况下往往和自然地块及
行政界线不一致。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评价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评价土地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农业用地、森林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等。
这些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
评价土壤质量的好坏,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用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农业生产对土壤质量要求较高。
首先,农业用地需要具备较高的肥力。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元素,而土壤肥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农业用地需要具备良好的水分保持能力。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而土壤的保水能力则影响着水分的供给和利用效率。
此外,农业用地的土壤还需要具备适宜的质地和通气性,以提供适宜的根系生长环境。
因此,在评价农业用地土壤质量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森林用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质量评价也有其独特的要求。
首先,森林用地需要具备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
森林植被的覆盖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质量。
其次,森林用地需要具备较好的养分保持能力。
树木和植被可以吸收大气中的营养物质,将其储存到土壤中,但同时也需要土壤具备释放养分的能力,以满足森林生态系统的需要。
此外,森林用地的土壤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城市建设用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评价其土壤质量时也有其特定的要求。
首先,城市建设用地需要具备较好的固结能力。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在土壤上进行,因此土壤需要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其次,城市建设用地需要具备较好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城市建筑物和硬化路面的增多会导致雨水的排水困难,因此土壤需要具备适宜的通气和透水能力,以防止水logging和地下水污染。
此外,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壤还需要具备较好的抗污染能力,以应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质量有不同的要求。
农业用地需要具备良好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森林用地需要具备较强的水土保持和养分保持能力;城市建设用地需要具备较好的固结能力、通气性和透水性。
土壤环评工作总结怎么写
土壤环评工作总结怎么写土壤环评工作总结。
土壤环境评价是指对土壤环境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土壤环境的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土壤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环境评价工作是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土壤环评工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些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们对不同地区的土壤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监测。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了解土壤的理化性质、污染物含量等情况,为土壤环境评价提供了客观数据。
同时,我们还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壤覆盖、土地利用等进行了监测,为土壤环境评价提供了空间信息。
其次,我们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工作。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我们对土壤环境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确定了土壤环境的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通过对土壤污染物的分析,我们找出了土壤环境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土壤环境保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土壤环境风险评价工作。
通过对土壤环境的敏感性、暴露性和毒性进行评估,确定了土壤环境的风险程度和分布情况。
同时,我们还对可能的风险源进行了识别和评估,为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最后,我们还开展了土壤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
通过对土壤污染物的分布和迁移规律进行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土壤修复技术和方法,为土壤环境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监测和评价,为土壤环境保护提供了政策建议。
总的来说,我们的土壤环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也要看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壤环评工作,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水平,为土壤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持。
希望未来我们能够在土壤环评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分享不同的土壤的总结语句
分享不同的土壤的总结语句土壤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天然资源,是由岩石经过风化和生物作用形成的。
不同地区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成分,对植物的生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对不同土壤的总结:1. 黏土土壤:黏土土壤是由细粒黏土颗粒主导的土壤类型。
它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能够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但排水性较差。
黏土土壤富含养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2. 砂质土壤:砂质土壤的颗粒较大,排水性良好。
它的保水能力较差,容易干燥。
砂质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较低,需要添加肥料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
3. 壤土:壤土是一种中等颗粒大小的土壤类型。
它既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又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
壤土中的养分含量适中,适合各种植物的生长。
4. 沙质土壤:沙质土壤的颗粒粗大,排水性极好。
它的保水能力非常差,容易干燥。
沙质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极低,需要经常添加肥料来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
5. 黑土:黑土是一种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它的颜色深黑,富含养分,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
黑土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和肥力,但排水性较差。
6. 赤红土:赤红土是一种富含铁氧化物的土壤。
它的颜色呈现出赤红色,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赤红土中的养分含量较低,需要添加肥料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
7. 酸性土壤:酸性土壤的pH值低于7,含有大量酸性物质。
酸性土壤中的养分容易被水淋溶,导致养分流失。
酸性土壤适合生长酸性喜好植物,如杜鹃花、蓝莓等。
8. 碱性土壤:碱性土壤的pH值高于7,含有大量碱性物质。
碱性土壤中的养分往往不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碱性土壤适合生长耐碱植物,如碱蓬等。
9. 盐渍土壤:盐渍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对植物生长有害。
盐渍土壤的排水性差,导致土壤中的盐分无法有效排出。
盐渍土壤需要进行盐分调节和排盐处理,才能使其适合植物的生长。
10. 腐殖质土壤:腐殖质土壤主要由腐殖质组成,富含有机质。
腐殖质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和肥力,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1.12.23.3特点范围孝项目较单一成图精度要求高工作集中,评分依据是土壤生产力的高低它主要从土壤质和量两方面来衡量,是以不同的土壤利用为目的估价土壤生产潜力和土壤适宜性的过程。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2017-07-28 06:30:19 | #1楼名词解释①土壤资源调查:是对某地区的土壤作为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其各种土壤类型发生、发育程度、演变规律、地理上的分布状况及规律和区域性特征特性、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以及与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测制编绘出土壤类型图和有关的生产图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评价,绘制出评级图,并制定合理开发利用改良的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关注土壤资源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土地资源问题,进行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②基本土壤调查:是指依照系统土壤分类进行调查,编制出具有一定规格和标准的土壤图,这种图被称为基本土壤图或标准土壤图③土壤概查:是指对一个较大区域,如大的河流流域或省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农业区划或土壤改良等所做的中比例尺的土壤调查与制图。
概查特点:地区广、综合性强,工作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强土壤详查:是指为对国营农场和县级行政区域内农业生产区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科学种田规划等所做的土壤调查。
(大比例尺)特点:范围孝项目较单一,成图精度要求高,工作集中像片的有效面积:在土壤资源调查中所利用的往往是未经消除各种误差的航片。
为了保证调查的精度,通过限制使用航片中心一定范围的方法,使各种误差不超过允许限度。
这个范围称为像片的有效面积。
④野外草图测绘:是指经过对野外土壤类型、分布、主要剖面性太等综合研究之后,在地形图或航片上确定各类土壤剖面点的位置,确定其分类单元和制图单元,并找出各类土壤之间的界线,准确标明在地形图或航片上,从而全貌地反映出调查区土壤在地理分布上的分布规律和区域特征、特性。
⑤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壤调查制图,简称遥感土壤调查制图,就是利用遥感技术对成土因素、土壤景观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成土过程、土壤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规律,确定土壤类型及其特征特性,并测绘土壤分布图和进行面积量算的整个过程。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1、土壤调查与制图概念(1) 调查土壤资源(2)研究其各种土壤类型发生、发育程度、演变规律、地理上的分布状况及规律和区域性特征特性、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以及与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关系,(3)测绘出土壤类型图和相关图件,编制评价等级图.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改良实施方案。
2、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作用(1)摸清全国的土壤/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其分布(2)为做好农业区划打下基础;(3)为了科学种田提供依据:(4)为了合理地扩大耕地面积;(5)为了防治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土地质量退化问题。
(6)服务于土壤及水体污染防治;(7)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及其变化(8)对于发展土壤科学本身具有特殊意义3、土壤调查工作按其工作进程可分为准备工作、野外工作、室内汇总工作等4、拟定工作计划,计划内容一般包括:①调查精度,比例尺的大小、制图单元确定、野外观察和试验分析所需采样的密度等。
②成果要求,如完成图幅的种类和数量、调查报告的要求、需完成的资料汇编、化验分析数据。
③工作方法和步骤,包括野外试点、全面展开、室内分析安排、工作总结等。
④完成工作的时间。
⑤设备:包括野外调查装备及室内化验设备、制图的仪器、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等。
5、积温: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衡量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热量条件的一种标尺,也是表征地区热量条件的一种标尺。
以〔度·日〕为单位。
活动积温(一般简称积温):为大于某一临界温度值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某种作物完成某一生长发育阶段或完成全部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积温为一相对固定值。
有效积温:扣除生物学下限温度(有时同时扣除生物学上限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有效的那部分温度的总和。
即扣除对作物有热害和冷害的部分,使热量条件与作物生长发育更趋一致。
6、成土因素与土壤的关系(气候、地形、母质、生物、时间等自然成土因素和人类活动) P22 这题对照书看看吧①气候因素直接影响着土壤的水热状况,并通过植被间接影响土壤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连续过程;②地形因素通过对水、热状况的再分配和土体物质的再搬运两个方面影响土壤发生和发育,地形的高度、坡度和坡向及其组合的形态特征,对土壤形成起主导作用③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主要研究其对土壤发生性状,肥力性状和其他障碍性状的影响④通过土壤经历的年份,推断土壤发育的深浅⑤在土壤形成的诸多因素中,生物起着主导作用7、“四图一志”:农业土壤图、农业土壤肥力概图、农业土壤改良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农业土壤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分类是土壤信息的储存、检索和交流提供的网络系统,是进行国际土壤科学交
流的信息载体。
土壤发生分类是以发生学理论为基础的分类,在对土壤鉴别、分类时,首先强调土
壤的发生学关系,即以主要的成土过程定土类,以附加的次要过程定亚类。
4.盐渍土的类型和调查内容各包括哪些? 类型:
盐十——中性盐类的人量积累达到一定浓度称盐:士;
一、名词解释 1. 检查剖面:又称对照剖面或次要剖面,是为检查主要剖面中所观测到的土壤属性的 变异性和稳定性,确定某一土壤类型的“边缘概念”而设置的剖面。 2. 图例:图例是图幅内容的简介,一般土壤养分图创包括制图单元代号、级别、划分 标准、面积所占比例、必要的说明等项内容。 3.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是把某地区的土壤作为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各种土壤类型发 生、发育、分类、分布状况及规律和区域性特性、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以及与生态环 境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测绘出土壤类型图和相关图件,并对土壤资源进行评价,编制评 价等级图,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改良实施方案。 4. 地理景观研究法:根据调查区生物气候特点和指标来推断其地带性土壤及其地域组 合的方法。 5. 大气窗口:是指可以透过大气层的电磁波段,即这些波段的透射率较大,使之能到 达传感器而宛如窗口。 6. 图斑:是指制图单元在图上所宏示的有区界的空间范围。 7. 间接解译:根据地学、气象、水文、农学等专业知识,应用直接解译标志,推断出 影像上确实存在的地物,称为间接解译。 8. 土壤适宜性:是指一定土壤类型与规定用途的和谐度。 9. 遥感技术:通过特殊手段对地球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10. 前交会法:通过地面上一个固有的地物点与地形图土相应的地物点,来确定实地剖 面点在地形图上的位置。 11. 数字土壤制图:以定量土壤-景观模型为理论基础,以空间分析和数学方法为技术 手段的土壤调查与制图的方法。 12. 土壤分类:是基于土壤发生学原理,联系土壤的个体发育和土壤系统发育,在不同 层次上依据土壤性质和特征,将有共性的土壤个体进行科学划分,建立起的一个符合逻 辑的多級系统。 13. 土壤分类单元:是指在所选用的作为土壤分类标准的土壤性质上相似的一组土壤个 体,并且依据这些性质区别其他土壤个体。 14. 单个土体:是土壤这个空间连续体在地球表层分布的最小体积,土壤剖面的立体化 就构成了单个土体,在其范围内,土壤剖面的发生层次是连续的、均一的,单个土体的 水平面积一般在 1-10 ㎡之间。 15. 聚合土体:即在空间上相邻、土壤物质组成和形态特征相近的多个单个土体便构成 了聚合土体。 16. 土壤个体:与聚合土体同义,是在自然景观中以其位置、大小、坡度、剖面形态、 基本属性和具有一定其他外观特征的三维实体,包括多于一个单个土体的原状土壤体积。 17. 发生层:是指在土壤的发生与发育过程中,由特定成土作用形成的具有发生学特征 的土壤层次,是进行土壤分类和判断的重要依据。 18. 土壤诊断层:是用于识别土壤分类单元,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主要 用于高级分类单元的划分。 19. 诊断特征:是指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特性。 20. 土壤剖面:是指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层 次和母质层次。也即土壤剖面是从地表至母岩的土层(含母质层)的垂直序列。 21. 士宜:是指土壤剖面性状及其理化性质和局部生态环境条件对某些作物、果树和经 济植物经济性状的适宜程度。 22. 直接解译标志:在遥感影像上地物本身的特性所反映的、能够直接看到的、可供解
1.指数和法。2.指数乘积法。3.模糊综合评价法。
2.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的区别
发生分类
系统分类
理论基础 地带性学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历史-发生学
划分依据 强调生物气候条件
属性(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系统结构 土纲 亚纲 土类 亚类 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族和土系六级分类单元
土属 土种 变种七级分类单元
命名法 连续命名与分段命名 分段连续命名
8、土壤草图的精度和详度要求各有哪些?(可根据课件补充内容,简答可答框架) 土壤草图的精度要求: 土壤制图因调查日的、任务利服务对象不同,所用的比例尺也相应而异,按比例
尺的大小,土壤有以下四种类型:1.详测土壤图 1/200——1/5000;2.大比例尺土壤图 1/1 万——1/2.5 万;3.中比例尺土壞图 1/5 万——1/20 万; .4.小比例尺小于 1/20 万。
3.评价指标的确定。4.质量等级的评定
方法:
(一)土壤质量进行定性评价:分等法和导分法。(二)权重的确定:专家打分法、回归分
析法、层次分析法和主因子分析法。
(三)评价指标的制定。1.引用已有资料的分级标准。2.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3.
根据相关曲线,划分指标范围。4.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
(四)综合实价指数的计算
译的影像特征。 23. 间接解译标志:如果由甲目标的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用于推断出乙目标来,那么甲的 直接解译标志就叫做乙目标的间接解译标志。 24. 概查:野外制图的前期进行,重点掌握调查区的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 上拟定一个工作制图图例系统,作为进一步详查的基础。 25. 样方调查:主要根据工作要求及植被类型,在不同典型样区,结合土壤剖面观察, 选择 1 ㎡(草原区)25 ㎡(灌木草原区)100 ㎡(森林区)作为观察记载的样本。 26. 土壤资源评价:是在土壤调查制图的基础上,以土壤类型和属性为研究对象,综合 环境和生产条件,应用室内数学分析、田间统计资料等进行综的评比,确定各类土壤质 量等级,编绘出土壤资源等级图。 27. 土壤遥感概查:是对调查区内土壤发生条件、分布规律、成土过程、土壤理化性状、 生产性能等要素作概括性调查研究,并对各要素与遥感影像的相关规律性作深入分析研 究的过程。
4、土壤养分调查的类型及其养分调查结果的评价步骤各有哪些? 类型:土壤养分调查与地块养分调查
步骤:1.分析项且与分析方法。2.化验结果的审查整理。3.土壤养分分级。4.土壤 养分含量的因素分析。5.空间插值算法的运用。
5、数字土壤制图建立土壤景观模型的方法有哪些? 1.地统计: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土壤属性空间自相关性的分析,地统 计方法忽视了士壤形成与其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
2.数理统计:数理统计方法可用于检验并发现定量的景观因子与士塘属性或类型之 间的关系,并通过数据模拟形成土壤-景观关系,进而应用于数字土壤制图。
3.决策树:决策树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分类方法,因其结构形似一棵树 ,故称为决策 树,又称分类树。
4.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能够表示、推理某领域内专家知识,并以此解决问题、提 出建议的软件系统。
5.模糊数学:模糊数学被用于处理没有明显界限的分类问题。 6.土壤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总论。(2)调查地区的自然和农业概况。(3)土壤性态综述。(4)土壤与土地资源评 价。(5)土壤改良利用分区。(6)其他,包括土壤改良、土壤培肥的经验、问题及对策建 议;特殊土宜调查;专题调查研究等
7.土壤调查工作量的估算依据有哪些? 1.成图所需比例尺。2.调查区地面复杂程度。3.调查工作底图种类。4.选择剖而观 察点的方法。5.剖而观察的深度与种类。6.土壤分类与制图的比例尺。7.附加要求及报 造的编写要求
基层单元 土属、土种
土族、土系
3.土壤分类的目的意义:
土壤的分类的目的是根据土壤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系统地认识土壤。
土壤分类系统是土壤调查制图、土壤资源评价和土壤利用改良的重要依据,是实
现土壤资源现代化管理的工具。
土壤分类是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壤,因土施肥、因土种植和因土改良,发挥土地生产
潜力的基础;也是进行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依据。
三、简答题
1、成土因素的综合分析原则有哪些?(成土因素综合分析方法?) 1.确定成土因素中的主导因素。2.分析各成土因素之间的联系。3.研究各成土因素 的相互作用。4.研究成土因素的变化对土壤类型演替的影响 2、土壤剖面点地表状况的描述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土壤地表形态描述) 1.地貌和地形。2.母质类型、岩石露头与砾质状况。3.上壤侵蚀与排水状况。4.植 被状况。5.土地利用现状。 3、遥感技术的特点是什么?遥感图像的直接解译标志包括哪些? 特点:1.宏观性和综合性强。2.综合效益高。3.信息量大、技术先进、准确性高。4. 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动态信息丰富。5.应用领域广泛。 标志:形状、大小、色调、阴影、位置和相关性组合、纹理
(二)地形底图的地理要素要求。1.测量控制点与独立物 2.水系 3.居民点 4.道路网 5.
境界线 6.山峰及高程注记 7.等高线
(三)土壤要素要求。总的要求是以保持图面清晰适度和反映土壤分类系统的完整性
与规律性而进行土壤制图综合
四、论述题
1.试述土壤资源评价的目的与原则、程序和步骤、方法
目的:
通过土壤资源评价,鉴定其质量等级、面积、分布及造成分异的原因,揭示利用
二、 填空 1.土壤调查工作计划的制定包括:1.确定调查任务 2.确定调查底国比例尺 3.组织调 查队伍 4.拟定工作计划 2.土壤调查制图中,图斑面积量算法有:网板法、求积仪法、计算机量算面积、电 子扫描。 3.土壤制图通常分为:野外草图调绘、室内底图清绘、整饰几个步骤。 4.土壤人工剖面按用途和特点可分为:主要剖面、检查剖面、定界剖面。 5.土壤剖面数量确定原则包括:地区分级原则、精度要求原则、地图质量原则、因 人制宜原则。 6.图例系统的类型有:优势单元图例、复区图例、组合图例、无差异图例、土相图 例 7.地形图上定点的方法有:前交会法、后交会法、放射法 8.遥感相片的特征有:宏观性、多波性、多时像、综合性、透视信息 9.地形图底的数学要素要求有:比例尺、地图投影和坐标网 10.土壤遥感调查的步骤一般包括:准备工作、土壤遥感草图调绘、土壤遥感草图 的转绘、土壤遥感调查成果的整理与总结 11.勾绘土壤界限的技术:地形图定向、地形图上定点、土壤界线轮廓的勾绘 12.地形底图的地理要素要求:测量控制点与独立物、水系、居民点、道路网、境 界线、山峰与高程注记、等高线 13.面点设置的方法有:常规布点法,统计抽样法(划分类型 确定数量 计算点距) 14.土壤调查中自然成土因素的收集包括:气象、地质地貌、地下水和地表水、植 物 15.土壤调查物质的准备包括:图件、遥感资料、调查工具 16.遥感技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空间信息等级系统、地面接收与处理系统、地 面调查实况系统和信息分析应用系统 17.环航片土壤草图的转绘方法:目估转绘、图解转绘、 仪器转绘、 遥感影像处 理系统办法 18.土壤制图综合一般从:内容综合、面积综合和图形细部综合三种途径进行。具 体方法归纳为内容综合、图斑取舍、图斑合并、成分组和、轮廓简化和界线位移 19.土壤资源评价系统分为类、等、级三个层次。 20.五大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