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中观,俗语]俄语谚俗语中观念词的语言文化分析
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及其形象汉译刍议
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及其形象汉译刍议作者:韩云凤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2年第10期俄语谚语浓缩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俄罗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深受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制约。
因此,翻译俄语谚语时就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考虑俄汉两种民族文化的共性和差异。
从俄罗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及文学典故方面谈了俄语谚语反映的文化特点,同时从民族文化角度出发,简单分析俄语谚语形象汉译的几种方法。
俄语谚语文化特点形象翻译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俄语谚语在俄罗斯语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谚语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更用它那简短、通俗的语句浓缩了人类的思想,深刻地、多角度地展现人民大众的聪明才智,记载了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及世界观,等等。
比如,俄语谚语ЯзыкдоКиевадоведет(有嘴就能到基辅)讲的便是基辅罗斯最初接受基督教的一段历史。
再如,наседьмомнебе(如登七重天)表示幸福满意之至;семьпядейволбу(七寸宽的额头)表示绝顶聪明。
这两个谚语表明,数字“七”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有特殊的形象和意义。
正因为俄语谚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俄语谚语翻译一直是翻译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在翻译俄语谚语时,只通晓中俄两种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熟悉谚语背后两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才能使译文中保留原语文化的特色,让读者感到新鲜生动,同时充分传播原语文化,扩大译语读者的知识视野。
下面就简单谈一下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以及俄语谚语形象汉译的方法。
一、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名翻译和俄语研究者,希望通过谚语来了解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文学典故等文化因素。
1.谚语反映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俄语谚语共有3万多条,许多谚语与俄罗斯民族历史有关,用鲜明的语言反映了真实的历史。
俄语语言文化视阈下的观念词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在俄语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念词“”,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还 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在本次演示中,我们将从语言文化 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词的词义,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阐述其在俄语中的应 用和传播。
内容摘要
俄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是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俄语的 历史可以追溯到9世纪,是斯拉夫语系中的一个分支。在地理上,俄罗斯横跨欧 亚大陆,与14个国家接壤,因此,俄语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政治上, 俄语曾是苏联的官方语言,但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语成为了俄罗斯联邦的官 方语言。在社会方面,俄语是俄罗斯社会交流的主要工具,也是俄罗斯文化传承 的重要载体。
观念词是指在俄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词汇。它们通常与特定的 社会、历史、地理等因素相关联,反映了俄罗斯文化的特点和传统。观念词具有 以下特点:
观念词概述
1、文化内涵:观念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俄罗斯社会的价值观和思 想观念。
2、历史传承:观念词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 源和文化传承。
内容摘要
对于“”的构成,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和“”。其中,“”指的是 内在的精神世界和思想观念,而“”则指代外部的表现形式和行为举止。这两个 部分相互关联可以追溯到古罗斯时期,它最初是用来描述人们内心的信 仰和宗教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包括了 人们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等方面。
2、媒体中的呈现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可以是对俄语观念词“”在更多语境下的运用进行深入 探讨,以揭示其更多的语言和文化内涵。另外,也可以研究观念词“”在俄语词 汇教学中的应用,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类词汇。
试谈俄语谚语
。 一
贬义
B
。
例如
e、 a
例如
:
①
o
朋
)
a
二。
,
口p
,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o
孙y
n
Po
多
-
①
q
即o B
e二
B
中y T几月 p e
这一 成 语 来 源
咪
田旧欠
( 迎 客 时 看衣服
。
,
送 客时 看 才 华
刀任。
于 契诃 夫
-
) 小说 《套 中 人 o
p H朋
才 高获重 ②
② y B
H o
B
。
月 刃6
邓
B
3 O
雪 橇 拉上 去 ,
:
,
真 是包 罗
x 。职 H C e
B T o
,
② 及邸 家
。
。
r 即 拟c
60价
e
,
.
(谚> ( 事怕行
,
万象
丰 富多 采
C
。
例如
)
①
是 固定
,
。
p 。 几 H 。益
3 e 协月旧卜一
y
即”
二
,
成 语 是 语 言 中 固 定词 组 的 一 种
,
。
( 落 叶归根
)
o
的惯 用 法 和 结 构 的 总 和 成 语 一 般 表 示 概 念
C
.
e ① H
r o
o
石
格 里鲍 耶 陀 夫 写 的 《 聪 明误》
,
,
H
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及其形象汉译刍议
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及其形象汉译刍议俄语谚语浓缩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俄罗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深受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制约。
因此,翻译俄语谚语时就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考虑俄汉两种民族文化的共性和差异。
从俄罗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及文学典故方面谈了俄语谚语反映的文化特点,同时从民族文化角度出发,简单分析俄语谚语形象汉译的几种方法。
俄语谚语文化特点形象翻译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俄语谚语在俄罗斯语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谚语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更用它那简短、通俗的语句浓缩了人类的思想,深刻地、多角度地展现人民大众的聪明才智,记载了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及世界观,等等。
比如,俄语谚语ЯзыкдоКиевадоведет(有嘴就能到基辅)讲的便是基辅罗斯最初接受基督教的一段历史。
再如,наседьмомнебе(如登七重天)表示幸福满意之至;семьпядейволбу(七寸宽的额头)表示绝顶聪明。
这两个谚语表明,数字“七”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有特殊的形象和意义。
正因为俄语谚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俄语谚语翻译一直是翻译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在翻译俄语谚语时,只通晓中俄两种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熟悉谚语背后两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才能使译文中保留原语文化的特色,让读者感到新鲜生动,同时充分传播原语文化,扩大译语读者的知识视野。
下面就简单谈一下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以及俄语谚语形象汉译的方法。
一、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名翻译和俄语研究者,希望通过谚语来了解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文学典故等文化因素。
1.谚语反映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俄语谚语共有3万多条,许多谚语与俄罗斯民族历史有关,用鲜明的语言反映了真实的历史。
如мамаевопобоище(一场混战);казанскаясирота(喀山孤儿,意指假装可怜的人);незваныйгостьхужетатарина(不请自来的客人比鞑靼人还坏)等,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每个谚语都能牵出一段历史。
俄罗斯的谚语和俗语
俄罗斯的谚语和俗语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口语形式的较为定性的韵语,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以及人们对特定生活现象的评价。
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描述了人类、社会关系、世界观和自然。
许多谚语来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和情节。
同时谚语的形象性和民族特点相结合。
谚语采用了比喻、拟人、隐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俗语是流传于民间的口语形式的较为定性的格言,它以其充沛的感情表现色彩形象地定义了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许多专家认为谚语和俗语的区别在于,谚语有其固定的专属意义,而俗语只能通过上下文来确定其确切含义,也就是说俗语是有局限性的观点。
尽管时间在流逝,时空在变幻,人民的智慧和灼见从未消逝而永存。
以下就是一些常见的俄罗斯谚语和俗语:Лучшеодинразувидеть, чемсторазуслышать百闻不如一见Векжививекучись活到老,学到老Однойрукойвладошинехлопнешь一个巴掌拍不响Близкийсоседлучшедальнейродни远亲不如近邻Комумногоданостогомногоиспросится能者多劳Куйжелезопокагорячо趁热打铁Задобродобромплатятазахудохудо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Капляпокаплеикаменьдолбит滴水不间断,能使石头穿Человекпредполагает, абограсполагае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Ужаленныйзмеейиверевкибоитс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Времяденьгудает, анаденьгивременинекупиш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光阴Лихабеданачало万事开头难Добраяславалежит, ахудаябежит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Человекавидим, адушиегоневидим知人知面不知心Недорогподарок, дорогалюбовь礼轻情义重Хижинасвоялучшекаменныххоромовчужих金窝银窝,不如自已的草窝Отцассыномицарьнерассудит清官难断家务事Убогатогочертдетейкачает有钱能使鬼推磨Близцаря, близсмерти伴君如伴虎Рыбаищет, гдеглубже, человек—гделучше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Чтопосеешь, тоипожнеш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Привычка—втораянатура习惯成自然。
浅析俄语谚语和俗语的对比研究
文学 与艺 术
第 二卷
第二期
浅析俄语谚语 和俗语 的对 比研究
宁 欣
( 宁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 辽
【 摘
慧 的 结 晶 , 谚 语 和 俗 语 则 是 语 言 中的 奇 葩。本 文 通 过 对 而 俄 语 谚 语 和 俗 语 的概 念 、 同 、 异 实例 比 较 分 析 , 助 于 俄 有 语 学 习者进一步掌握俄语谚语 和俗语在语言 学等 各个领 域 的 功 能 和 作 用 , 深 对 俄 语 的理 解 , 进 对 俄 语 的探 索 加 促 与学习。
一
、
B 0 门 K 0 穷 T b c 只 B门 e c H e 且 0 B6 x o
T b
( 入 虎穴 , 得虎 子 ) 不 焉 ( ) 二 俗语 是 为群众 所创造 , 口头 流传 的 , 有 口语 性和 并 具 通俗性 的语言单位 , 简练而 形象。俄语俗 语也反 映人 民的经验 和愿望 , 它的来源 很广 , 既来 自人 民群众 的 口头创 作 , 也和 格言 警语 、 史典故等 有关联。 通 常形象地表 现出某种 生活现象 , 历 它 具有一 定的感情 色彩。如 C B e TH e6 e 3 o 6 P b X_ 0且 e 且 l 兀1 世上 还 是好 人多 )
辽 宁沈 阳 10 3 ) 10 6
要 】 言是人 类最主要 的 交际手段 , 语 是人 类智 的差 别如下 ・谚 语是既具 有直义又具teM6 b且 T 只H VT e 山 1 o c b门 HL l 口 L l - I , 1门 , b6 bH e U n J a K a J o 只 要 孩 子 不 哭 , 什 么都 好 ) — 这 个 谚 语 的 l 1 ( 玩 — 直 义 是 由词 元 的 直 接 词 义 表 达 出 来 的 ; 义 是 “ 他 做 想 做 的 转 让 事 ”讲的是 以姑息 的态度对 待某人 , 不注 意他 的所 作所 为。俗 语是 只具 有直 义的简 短 民间名言 , : e H b r 如 且 qe . 兀o H a) H B H 0 e 钱 是人挣 的 ) l ( ( 。 【 关键词 】 俄语 ; 谚语 ; 俗语 ; 对比 ; 言学 语 某 些 民 间格 言 的 特 点是 缺 少 概 括 力 ,如 : l C TaPb 且 P y r1y 山 q eH 0 Bb X B Y X ( 友 比 新 友 好 ) J l 且 故 , 在俄语 中, 谚语和 俗语 通常 放在一 起研 究 , 重要 的不 是 但 H aI l ( 刀 碰 到 石 头 上 )这 些 l Lf ax o c aH aK a M e H b 镰 , 把 它们完 全等 同混淆 ,而是 要研 究谚 语和 俗语 之间存 在 的差 格言在 语言 中的使 用很典 型 , 同时又很 具体 , 但 只能 归为俗语 异, 要知道俄语谚 语学基本理 论 中最 亟待解决 的问题 之一就 是 的类 别。因为这 些俗 语没有 因成 分 中语 义的变化而 改变 , 它们 谚 语 和 俗 语 的 区 别 问题 。 缺 少成语 义 , 只具有 直义。 俄语 谚语 和俗 语 的概 念 俄语 谚语和俗语 区分程度 在于 : 谚语 的特 点是最 广义 的最 ( ) 一 谚语 是 日常生活 中固定 的言 语表达 方式 , 是在 民间流 高级 ,它表现 出一定 的生活规 律 ,所 以能够作 为某种 箴言 、 训 传 的短 小精悍 的格 言 , 具有 一定的教 育意义。俄 语谚语 是公认 诫、 建议 来理 解 : 俗语 则表示具体 但又典 型的情况 , 以它在语 所 的最 受欢迎 的民间文学艺 术流派 , 表达 的 内容不 是代表 一个人 言 中 的运 用 是 有 局 限 的 。 语 和 俗 语 是 引 申语 , 运 用 隐喻 、 谚 都 转 的主 张 , 是 代 表 人 民 的 生 产 、 活 经 验 , 表 了 人 民 的 愿 望 。 义 的 语 言 , 是 谚 语 还 具 有 教 育 意 义 , 如 瓦 ・ ・ 里 的 观 点 , 而 生 代 但 正 伊 达 它表达 出的是人 民的感慨 、 悲喜 , 映出的是 民间的事 实真相 。 反 谚 语意 义与俗语 的意 义相 比较 的综合程度 。 很 多谚 语来源于 现实的历 史事件和现 实环境 , 典型 的民族现 与 除此 之外 , 当代最著 名 的谚语 学家格 ・ ・ 列 佩尔绵 科夫在前 实密 不可分。俄语 谚语 中运用 了各种修 辞手法 : 对比 、 人、 拟 隐 人的基础 上 , 正式提 出俄 语谚语和 俗语 的划 分标志 , : 即 是否具 喻 等 等 。 如 有 完 整 句 的 结 构 。 例 如 K y ) l , I J e 3o n o K a (e 只3 b K且 0K 1 e B a且 o B e/ 芭 T( 嘴就 能 到基 l , 1 J , 有 ro P月 0 趁 热打 铁 )是完 整 句 ,属 于谚 语 ;( T 0一几 ( K ) 辅 : 嘴走遍天下 ) 有 c T P e . S e T 3n y山 K 1几 0B 0 P 0 6 b 爿 M 用 炮 兀 : l 1 , (
有关俄语的谚语大全
有关俄语的谚语大全范文一:俄罗斯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国家,俄语也是一种富有哲理和思考的语言。
在俄语中,有许多富有哲理和智慧的谚语,这些谚语不仅为俄罗斯文化增添了色彩,也让人们深思和启迪。
以下是一些俄语谚语:1. Алмаза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ть нельзя,只能облагораживать(不能改进钻石,只能提高其价值)。
2. Жизнь учит —если не придется учиться,то придетсярасплачиваться(生活教育人——如果不学习,就要付出代价)。
3. Быть осторожным на мельчайших деталях —значит иметь надежную основу для успеха(关注细节意味着为成功打下可靠的基础)。
4. В новых шуточных словах новое зерно правды(新笑话中有新的真理)。
5. Все ослы искидывауют кал,在кали что-то полезное и есть(所有驴子都拉粪,但粪中有有用的东西)。
这些谚语没有一个是简单的陈述,他们都深意味着对于人生的洞察和哲学的思考。
在学习俄语的时候,不妨多了解一些谚语,它们对于我们的人生和思考也会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重点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俄语是一种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然后列出了5个有代表性的俄语谚语,最后谈到了这些谚语的深意和启迪。
本文的重点就在于对于俄语谚语的介绍,这样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到俄语语言本身的独特之处。
用词分析:文章中使用了一些富有俄语特色的词汇,如Алмаз(钻石)、широкий(广阔)、زерно (种子)、основа(基础)等等,在可以使用的地方使用了俄语,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范文二: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的精髓和精华。
俄语谚语不仅有着深奥的哲学思想,还能寓教于乐,让读者在欣赏谚语的同时,深刻的领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浅谈俄罗斯谚语和俗语中的文化
浅谈俄罗斯谚语和俗语中的文化
王莉娟
【期刊名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1(019)001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俄罗斯的谚语和俗语与原国语、译国语文化的关系,包括反映国家历史事件、宗教信仰、民族传统、道德、习俗等.旨在加深对谚语、俗语样式的总体理解.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王莉娟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外语系,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53.3
【相关文献】
1.俄罗斯谚语和俗语中的宗教文化色彩 [J], 赵荣;张宏莉
2.从俄语谚语俗语看俄罗斯人的传统财富观——俄罗斯传统价值观的文化解说 [J], 朱达秋
3.浅谈谚语中反映的维吾尔族民族特征与民族文化 [J], 邓璐莲
4.歌谣、谚语、俗语中的宁夏回族婚姻文化 [J], 马伟华
5.浅谈关于动物的俄语谚语、俗语中的哲学思想 [J], 王佳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俄语观念词“ ”的语言文化分析
龙源期刊网
俄语观念词“ ”的语言文化分析
作者:朱宏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31期
摘要当前观念理论已经在心理言学、语义学、心理语言、语言文化等领域当中广泛应用。
在不同的学术领域当中对其研究有着不同的方法,对其理解也各不相同。
基于此点,本文将观念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对观念词所体现的俄罗斯的思维模式与民族文化特点进行揭示。
进而对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然后阐述了对俄罗斯的民族行为标准的反映。
最后论述与“ ”相关的颜色,包括蓝色、白色、透明色等,用它们来修饰美好、纯粹、善良的事物和人类。
关键词俄语观念词语言文化。
俄语的谚语汇总
俄语的谚语汇总引言谚语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表达方式,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智慧。
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因此也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谚语。
这些谚语经过岁月的沉淀,成为了俄罗斯人民智慧的结晶,代代相传,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为您汇总一些常见的俄语谚语,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文化。
1. Аппетит приходит во время еды.这句谚语直译过来是“食欲是在吃饭的时候产生的”。
意思是指一个人只有在开始做某件事情后,才会有兴趣和动力去完成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因为没有动力而拖延的情况,这句谚语提醒我们要先行动起来,兴趣和动力随之而来。
2. Волков бояться - в лес не ходить.这句谚语可以翻译成“害怕狼,就别进森林”。
它的意义是告诫人们要对可能的危险保持警惕,避免不必要的冒险。
在现代社会中,有时候人们会因为贪图便利或者冒险而陷入困境,这句谚语提醒我们要懂得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3. Нет зла без добра.这句谚语直译过来是“没有好的就没有坏的”。
它的意思是指在每个坏的事情背后,都会有一些好的方面存在。
这句谚语告诫人们要从困难中寻找希望,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挑战。
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4. Рано птицу бьют - она и голову отведет.这句谚语可以翻译成“打早起的鸟儿,它会晃一下脑袋”。
意思是早起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这句谚语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适用,提醒我们要有早起的习惯,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任务和提高效率。
5. Доверяй, но проверяй.这句谚语直译过来是“相信,但要核实”。
它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和处理事务时,要保持谨慎和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话。
这句谚语提醒我们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要盲目相信他人,要学会审视和核实信息。
俄汉谚语中体现的文化差异的内涵
俄汉谚语中体现的文化差异的内涵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
俄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谚语是一种最富联想意义的语言现象,它是由一种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方式,其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故事等一、谚语的内涵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谚语的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的是来自文学名着的警句妙语。
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的经验、阐述做人的道理,因此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在语言形式上,俄汉谚语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二、俄汉谚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一)宗教信仰方面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Возле пылу постой-раскраснеешься,возле сажи-замараешься)”“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Гром не грянет,мужик не перекрестится)”;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恭敬不如从命”;有关幸福的谚语如:“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
在俄罗斯人们无论是信奉基督教还是东正教,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
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俄语谚语,如:бог не в силе,а в правде (上帝靠理不靠力),на этом свете помучимся ,на том порадуемся (人间受些苦,天堂享清福),от бога отказаться--к сатане пристать (背离上帝,就是靠近魔鬼)。
俄罗斯谚语集 (俄英汉对照)
1. 初识俄罗斯谚语集在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中,谚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俄罗斯谚语凝聚了民族智慧和生活哲理,深刻反映了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俄罗斯谚语集。
2. 俄罗斯谚语的传统重要性俄罗斯谚语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自古以来,俄罗斯谚语被视为民间智慧的结晶,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成为俄罗斯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俄罗斯谚语的特点及意义俄罗斯谚语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
它们通常是一两句简短的话语,却能传达复杂的思想和含蓄的情感。
俄罗斯谚语对于俄罗斯人民内心世界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指明前进的方向。
4. 俄罗斯谚语的经典之作俄罗斯谚语集中蕴含着许多经典之作,这些谚语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广受人们喜爱和传颂。
"В гостях хорошо, а дома лучше"(出门在外虽好,还是家最好)和"Тише едешь, дальше будешь"(行驶得越慢,开得越远)等,它们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了宝贵的人生哲理,成为了俄罗斯文化中的瑰宝。
5. 俄罗斯谚语在当代的影响虽然时代在不断变化,但俄罗斯谚语对当代俄罗斯社会和文化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喜欢引用谚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些谚语也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为现代俄罗斯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6. 俄罗斯谚语的英译概况俄罗斯谚语在翻译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因为谚语通常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语境,因此直译往往难以表达原文的意思。
但是,一些优秀的翻译家通过准确把握原文的内涵和精髓,成功地将俄罗斯谚语翻译成了英语和其他语言,为世界各地的人们传播了俄罗斯的智慧。
7. 俄罗斯谚语的汉译概况在汉语文化中,俄罗斯谚语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些汉语研究者和翻译家通过深入研究俄罗斯文化和语言,成功地将俄罗斯谚语翻译成了汉语,为我国读者带来了俄罗斯智慧的精髓。
俄语谚俗语中观念词的语言文化分析
俄语谚俗语中观念词的语言文化分析1.语言文化观念的研究背景20世纪末,随着人类中心论范式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兴起,语言学打破了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研究方法,抛开了语言内部的纯语言研究,研究的对象由语言转向了使用语言的人。
俄罗斯语言文化学在这一大的背景下于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随后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语言文化学,即从文化的视角研究语言,它的核心是研究民族文化在语言中的表现与表达,分析、描写和阐释语言中表现和载蓄的民族文化信息,以期探索民族心智特征。
(杨秀杰2007:37)。
语言文化观念理论是当今语言文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俄罗斯学界最早提出观念问题的是苏联学者阿列克谢,随后斯捷尔宁,波波夫,巴布什金,卡拉西克,斯捷潘诺夫等学者分别从认知语言学、语义学及语言文化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国内学者杨秀杰认为,语言文化观念是具有重要文化信息的意义的浓缩,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具体单位,语言文化观念分析是研究词语作为文化符号在民族文化聚合体中的意义。
(杨秀杰2007:6769)观念词是语言文化观念的具体研究对象,因为词汇层是文化观念外化的主要载体。
(李迎迎2010:27)卡拉西克,克拉萨夫斯基和斯雷什金在合著《语言文化观念学》中认为观念是一个三维度构成,即概念维度、形象维度和价值维度,其中价值维度是核心。
如果说概念围度和形象维度是各民族对世界的共同认识,是人们交流的基础,那么价值围度就是区分各民族不同文化内涵和民族特性的内核,是一个民族独特性的体现。
因此,研究观念词对了解不同民族的价值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谚俗语作为一种承载民族文化信息的重要文本,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并且代代相传的固定语言表达。
谚俗语不仅体现着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更体现着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是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捷尔明诺索娃在《语言与跨文化交际》一书中谈到了语言对塑造民族性格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作者认为人的个性是语言和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
俄汉谚语、俗语中的幸福观
俄汉谚语、俗语中的幸福观俄汉谚语、俗语中的幸福观摘要:人们千百年以来的思想和经验都会永恒的存在于数不胜数的语言现象当中,它是生活经验的集大成者。
谚语使语言更加准确、丰富、形象,是人民大众在接触了大量现象,掌握了透过现象认知本质的能力之后,经过用心的思索后总结出的反映着各个时代的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语言现象。
它们遍及各个领域,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无不渗透着人们的聪明才智,这是先辈们给后人留下的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而从古到今,“幸福”总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究竟什么是幸福,如何把握幸福,幸福在生活当中又是如何体现的?这都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人类的幸福是多样而脆弱的,于是“幸福”也就成了人类生活当中最捉摸不定的问题。
然而在文化与进步的领域内,幸福仍是人类智慧首先应该关心和解决的问题。
所谓幸福观,是指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以及通过什么途径去获得幸福等。
幸福观塑造着人的精神健康与精神生活,它既能促进个体人的精神健康,又可以对整个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在和谐。
本文通过对俄汉谚语、俗语的对比、分析来探究两国人民对于幸福观的看法与认识的异同。
关键词:谚语;俗语;幸福观1、谚语、俗语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作用人们千百年以来的思想和经验都会永恒地存在于数不胜数的语言现象当中。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产生、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形式,一切文化活动、文化创造和文化发展都离不开语言。
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都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
然而在众多的语言现象中,没有一种民族文化的语言形式能像谚语这样具有如此的力量:从多方面体现出民族的智慧,以简练通俗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寓意,反映人民群众世世代代对世界、自然、社会、家庭、日常生活、历史以及人际关系的观察,它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被称为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俄语观念词“авось”的语言文化分析
俄语观念词“авось”的语言文化分析作者:刘敏杰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21期【摘要】авось是最能体现俄罗斯民族特色的观念词之一。
本文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研究俄语观念词авось,使用观念分析法,通过对俄罗斯谚俗语及包含авось的文学片段研究探究авось在民族语言世界图景中的民族文化特征。
通过了解俄罗斯民族对这一观念的理解和认知,揭示俄罗斯人的性格的一方面,探寻民族心智的特点,解读民族文化现象。
通过对观念авось的研究发现俄罗斯人авось在俄罗斯民族性格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对авось既肯定又否定。
Авось作为俄语的独有观念,是俄罗斯人的立场之一,这种侥幸行为比依靠本身的力量更被他们所接受。
【关键词】观念词;авось;侥幸心理;语言文化分析引言观念分析被看作是从整体上把握民族精神和阐释其民族行为的可靠方法。
Арутюнов认为观念是一些观念词,观念词具有高度抽象的精神实质,研究观念词对理解某一民族和特有的世界观起决定作用。
Авось是最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词语之一。
本文我们选取“авось”作为观念词进行研究,深度探讨其历史背景和语义,以及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很多学者认为авось能解释俄罗斯神秘的心灵世界、俄罗斯的悖论以及俄罗斯某一时期发生的事。
国内很多学者对俄语中的观念词进行了研究,但对“авось”这一观念词研究较少。
本文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研究俄语观念词“авось”,窥探俄罗斯民族文化特征。
1.авось词源和含义1.1词源“авось”一词起源于古俄语“авосе”“осе”,“осе”意为“вот”。
在12世纪到14世纪在乌克兰地区广泛使用,当时“авось”有“глянь”“гляди”的含义。
该单词由连接词“а”和指示语气词“осе”构成,后来在两个元音中间加入了“в”,这种情况在俄语中很常见,读起来较为轻松。
摘自Крылов Г.А.《俄语词源字典》。
中俄谚语语义的比较研究
中俄谚语语义的比较研究作者:熊珍来源:《文学教育》2021年第02期内容摘要:俄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本文通过对中俄谚语语义的三方面对比和研究,探究谚语中体现的俄汉民族文化的共性和个性,这对学习俄语语言文化的精辟和提升民族文化认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谚语语义民族文化“任何一种民间创作的形式都不能像谚语那样多维度、多层面地体现人民的智慧,深刻地反映其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及世界观”,М.Шолохов曾这样说道。
[1]谚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符号,短小精悍,往往具有深层次的隐身内涵,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俄汉谚语构成中俄语言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而语义研究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语言离不开对语言的诠释,否则语言研究将不完整。
运用语义学理论对俄汉谚语的语义内涵进行比较研究,从中窥探俄汉民族文化的共性和个性,这不仅可以扩充我们的知识储备、增长见识,还能够拓展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手段、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中俄两国民族文化的无限魅力和独具一格的风土人情。
下面我们将对俄汉谚语语义进行三方面的比较研究,来领略俄汉民族文化的风采。
一.中俄谚语语义完全相同谚语是各民族经验和智慧积淀的结晶,用于传递民族情感、表达民族价值观念、传播民族智慧,但由于人类文明的同一性、客观规律的普遍性、人们思维取向的共通性等因素导致俄谚与中谚存在某些语义完全相同的例子。
如:总之,在俄汉谚语中语义完全一致的谚语数量并不是寥若晨星,它们所使用的词语以及句式的完全一致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人类文明的同一性,说明不同民族的思维理念与文化是能够融会贯通的[2]。
这些谚语总结生活的真谛,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给予我们深刻的人生启迪。
二.中俄谚语语义基本相同即俄汉谚语意思大体一致,但语言形象各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采用引申义进行对照。
如:1.历史形象俄谚:Близ царя - близ смерти.(在沙皇近旁,就像在死亡近旁。
俄语成语中“Лес”观念的语言文化学分析
俄语成语中“Лес”观念的语言文化学分析作者:闫欢欢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04期摘要:观念是语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通过对观念的研究分析可以揭示出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语义和语言世界图景的特征片断。
俄罗斯作为典型的森林国家,有着十分浓厚的森林情结。
本文从语言文化学视角,对俄语成语中“Лес”观念进行分析,可以窥见蕴含于其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加强对俄罗斯语言文化个性特征的理解。
关键词:成语Лес 观念语言文化学分析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4-0090-02观念存在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之中,凝聚了该民族的文化经验和思维成果。
观念借助于语言符号在文本中展示语言文化共同体对其的理解和评价。
[1]成语根植于民族生活的土壤,吸收着自己民族特色习俗发展成长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解释民族文化观念的内容。
[2]作为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民族,“到18世纪后半期,大部分俄罗斯人仍生活在森林之中。
”[3]森林陪伴着俄罗斯人从荒蛮走向文明。
漫长的与森林的相处中,森林早已渗透到文学、宗教、习俗、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深深地影响着俄罗斯民族的物质规范、制度和精神文化生活。
俄语中包含了大量与森林有关的成语,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俄罗斯民族的个性特征,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一、“Лес”观念在俄语成语中的体现1.“Лес”作为哺育者在俄罗斯的民族意识中,森林扮演着哺育者的角色,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人们钻木取火、伐木造屋、食果饱腹,森林用无限的慷慨,养育着人们,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
俄语中很多成语表达了人们对森林的依赖之情。
例如:“Возле леса жить-голоду не видеть.(在森林旁居住是不会挨饿的。
)”“Больше леса-больше снега,больше снега-больше хлеба.(林子越大——雪花越多,雪花越多——粮食越多。
语言文化视角下俄语语词“()”与汉语语词“家”折射出的民族观念对比研究
语言文化视角下俄语语词“(?)”与汉语语词“家”折射出的民族观念对比研究苏联语言学家斯捷潘诺夫(СтепановЮ.С.)曾说:“观念是人意识中文化的凝结。
”在语言文化学学科研究中,观念研究不可忽视,他往往可以探究出人的心理思维。
在语言文化学视角下进行观念对比研究,不仅可以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也可以探析出两个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本文通过对比俄语语词“семья”与汉语“家”的语义,借助俄汉成语、谚语、文学作品中折射出的俄汉民族“家”观念,采用观念分析法总结俄汉民族“家”观念的共性及差异,并在地理、历史、宗教、教育等方面阐释其共性及差异成因。
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构成,绪论中介绍了研究目的、研究价值、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正文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二章为俄汉民族“家”观念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通过词源角度、词典释义、联想语义三个方面对俄语语词“семья”与汉语“家”进行对比。
第四章为俄汉民族“家”观念异同对比,本文共提出四点共性及四点差异。
第五章为俄汉民族“家”观念产生异同成因探析。
第六章为结论。
尽管在中俄语言文化学领域分别有对“家”观念的研究,但是对于俄汉民族“家”观念异同对比却是寥寥无几,且切入点相对单一,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在对比基础上进一步探析了其成因,避免一概而论的探析方式,针对每一点共性和差异都做了说明。
本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及空间,以多种语言形式为分析文本,使研究的成果更加严谨且有说服力,也丰富了语言文化学科研究材料。
实践方面,通过研究不仅更加明晰俄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也可以让语言学习者更快、更深入地掌握与“家”有关的言语及其文化内涵。
另外,在俄汉民族日常交际中也可以减少双方的误会和分歧,增强口语交际和文本解读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语谚俗语中观念词的语言文化分析1.语言文化观念的研究背景20世纪末,随着人类中心论范式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兴起,语言学打破了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研究方法,抛开了语言内部的纯语言研究,研究的对象由语言转向了使用语言的人。
俄罗斯语言文化学在这一大的背景下于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随后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语言文化学,即从文化的视角研究语言,它的核心是研究民族文化在语言中的表现与表达,分析、描写和阐释语言中表现和载蓄的民族文化信息,以期探索民族心智特征。
(杨秀杰2007:37)。
语言文化观念理论是当今语言文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俄罗斯学界最早提出观念问题的是苏联学者阿列克谢,随后斯捷尔宁,波波夫,巴布什金,卡拉西克,斯捷潘诺夫等学者分别从认知语言学、语义学及语言文化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国内学者杨秀杰认为,语言文化观念是具有重要文化信息的意义的浓缩,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具体单位,语言文化观念分析是研究词语作为文化符号在民族文化聚合体中的意义。
(杨秀杰2007:6769)观念词是语言文化观念的具体研究对象,因为词汇层是文化观念外化的主要载体。
(李迎迎2010:27)卡拉西克,克拉萨夫斯基和斯雷什金在合著《语言文化观念学》中认为观念是一个三维度构成,即概念维度、形象维度和价值维度,其中价值维度是核心。
如果说概念围度和形象维度是各民族对世界的共同认识,是人们交流的基础,那么价值围度就是区分各民族不同文化内涵和民族特性的内核,是一个民族独特性的体现。
因此,研究观念词对了解不同民族的价值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谚俗语作为一种承载民族文化信息的重要文本,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并且代代相传的固定语言表达。
谚俗语不仅体现着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更体现着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是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捷尔明诺索娃在《语言与跨文化交际》一书中谈到了语言对塑造民族性格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作者认为人的个性是语言和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
她总结出了民族性格来源的几大文本,即:建立在对他民族定型基础上的国际笑话;经典文学作品;民间创作及谚俗语。
其中谚俗语是一种典型的文本。
因此,谚俗语作为观念词研究的重要文化语境,是窥探民族性格的窗口。
本文通过分析俄语谚俗语中观念词的语言文化内涵,试图揭示俄罗斯爱国主义在语言中的体现,也从另一方面论证捷尔明诺索娃的观点:语言对民族性格具有塑造作用。
2.在俄语谚俗语中的语义特点在俄语中有三个词表达祖国这一涵义:。
从修辞色彩上看,一般用于崇高语体,常出现在诗歌等体裁的文学作品中。
捷利亚在《作为社会观念的Patria在俄语中的称名》一文中称,祖国具有两层涵义,这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价值导向、人们的精神文化观念有直接的联系。
捷利亚认为,祖国具有以下两种涵义:(转引自Tep-MHHOCOBa2008:223224)祖国是个人空间概念,指对个人而言具有独特价值的地点,首先表现为个体的出生地。
个体在群体中获得亲人和朋友,掌握母语,成为母语社会群体中的一员。
最终,个体在这一空间内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并被社会群体所承认。
捷利亚将祖国称为个人骨骼,以此强调祖国的个人属性。
祖国是共同空间概念,它属于一个民族及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各个社会群体。
这时祖国在涵义上等同于和,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祖国。
在绝大多数谚俗语中祖国指的是集体概念,即祖国。
如:祖国的幸福比生命还珍贵;为了祖国和名誉不惜失去生命;爱祖国,就要为祖国效力;为了祖国战斗牺牲是光荣的等。
3.蕴含谚俗语的修辞特点和句法特点3.1 修辞特点由于谚俗语涉及范围广,又极富有表现力,总是以最简练的语言向人们展现最生动的形象,起着教化作用,所以在含的谚俗语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格。
修辞格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就被认为是语言的装饰。
具体的说,辞格是指任何赋予言语形象性、增强语言表现力的语言手段或修辞手法。
(张会森2002:39)含的谚俗语主要使用了以下两种辞格:3.1.1 隐喻对隐喻问题给出最早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修辞学》和《诗学》中都谈到了隐喻,他的隐喻理论是后世研究修辞学的基础。
隐喻现被认为是使用领域最为广泛的一种辞格。
当代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已经超越了语言学的传统界限,语言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符号学等众多领域都研究过隐喻。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隐喻,又称暗喻,被简明地解释为暗含的比喻或简明的明喻。
(张会森2002:53)在俄语谚俗语中被比喻为各种形象,如母亲、太阳、空气、动植物等,俄罗斯人以此来表示对祖国的尊重、热爱、及对祖国不可割舍的感情。
例如:亲爱的祖国就是亲生母亲;没有祖国的人就是没有歌声的夜莺;鸟儿有巢穴,而人们有祖国;他乡是荚蓬果,祖国是马林果等。
其中,马林果是俄罗斯盛产的一种浆果,俄罗斯人喜食马林果酱,而荚蓬果在俄罗斯比较少见,这一隐喻表达了俄罗斯人对祖国的亲昵之情。
除此之外,在祖国这个喻体出现时也借助一些客观形象表达俄罗斯人的集体观念、爱国意识和对家乡的亲密情感。
例如:松树成熟的地方,也是它显得美丽的地方;在自己的巢穴里乌鸦能打败老鹰;不管鸟儿飞向何方,总会记住自己的家乡;每棵松树只为自己的针叶林沙沙作响;好青蛙只住在自己的沼泽中等。
这些谚俗语反映出了俄罗斯人的价值取向,即认为在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生活才是美好的,才是有利于个人发展的。
3.1.2夸张言语主体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加强言语效果,常使用夸张手法。
夸张往往是言语情感达到相当高度时的表现。
(张会森2002:6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及立场,常使用夸张的手法。
正因为谚俗语是民间淳朴情感的记载,所以夸张在其中表现地淋漓尽致。
在谚俗语中,俄罗斯人经常用死亡表现对祖国炽热的爱。
例如:被迫与祖国分离伤心得要死了;失去一个喜爱的朋友,会想念七年,而离别祖国,到死也会记得住;对祖国的热爱比死亡还要深刻;对祖国的热爱战胜了死亡等。
此外,谚俗语中也借助一些客观形象来体现夸张,例如:我的骨头都用来回报祖国;祖国比太阳还漂亮,比金子还珍贵;对祖国的爱在大火中不会融化在潮水中不会沉沦;在自己的家乡乌烟都是甜的等。
可见,夸张直观地表现出祖国在俄罗斯民族心目中弥足轻重的地位。
3.2句法特点捷尔明诺索娃认为,构成语言词汇共同体的词、词组、成语性表达在语言塑造人的个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中语法是主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如在俄语中人称代词、指小表爱后缀、词序等语法手段的使用透着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
国内学者杨喜昌认为,由于各个民族语言世界图景的差异,构成了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
俄语重视形式逻辑,抽象思维,力求从独立于自我的自然界中抽象出纯粹形式的简单观念,追求一种纯粹的单一元素,这表现在语言上就是俄语句法属于空间型构造法,以形统意,意滞于形,具有较为独立的句法体系。
(杨喜昌2005:29)俄语谚俗语通常使用复合句、泛指人称句等句型。
3.2.1 带有限定从句的主从复合句带有限定从句的主从复合句的特点是主句有指示词,从句中有关联词与它相对应。
这一句型模式在带有的谚俗语出现的频率很高,例如:爱祖国的人,就会仇视敌人;谁忠诚地效力于祖国,就是很好地完成了职责;珍爱祖国的人,攻打敌人不会失算;谁背叛了祖国,人民就会唾弃他;谁没有杀死敌人,在祖国面前便是欠债等。
句型模式的使用反映了俄罗斯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观念。
显然,俄罗斯人认为热爱祖国的人是值得夸赞的,背叛祖国的人是遭人唾弃的。
固定句型不仅朗朗上口,更利于记忆和传播,在谚俗语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发挥着教育青年一代的作用。
3.2.2 泛指人称句泛指人称句常出现在谚俗语、格言和俚语中,表现某种普遍现象,所以不指出行为主体是具体的某个人。
例如:没有什么能代替祖国母亲;祖国像父母亲一样,在异国他乡是找不到的;没有眼睛可以活,而没有祖国却不能活;思念故乡等。
泛指人称句的这种客观性和真理性的表述同样体现着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俄罗斯民族对于祖国的认识。
4.含的谚俗语中体现的俄罗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国主义的形成一是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二是国家政权统治的需要。
俄罗斯的爱国主义一方面受到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制约。
因此,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特点。
谚俗语中体现着民族历史文化对爱国主义的影响。
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人认为他们广袤的土地对其他民族具有很强的诱惑力。
历史上罗斯受蒙古鞑靼统治长达240年,人民饱受侵略压迫之苦。
因此俄罗斯民族认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和利益,并时刻准备为之牺牲是他们应当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如:为自己的祖国可以轻易去死;谁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都踩不稳;我们不觊觎别人的土地,也不会把自己的土地让给别人;为祖国牺牲是最高尚的牺牲等。
此外,俄罗斯人在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时表现出排他的特点。
这与他们既矛盾又极端的性格有关。
阿托尔斯泰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俄罗斯人的极端性格:要爱就爱地发狂,要怒就绝非儿戏一场。
在谚俗语中出现了很多祖国和他乡的对比,例如:祖国是母亲,他国是后妈;在他方祖国更显亲切;他方向你挥手,而家乡总是对自己伸出手;祖国是摇篮,异乡是破洞的洗衣盆等。
我们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人在表达爱国情感时非常直接,这点与其他民族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英国人一般说起祖国,很少用motherland或fatherland指代自己的家乡。
在俄语中对祖国的爱已经成为固定搭配经常出现在日常用语中,而且一般用我们来修饰祖国,但英国人却不说我们的祖国(ourcountry),而说这个祖国(this country)。
可见,俄罗斯人的爱国情怀直接地、毫不含糊地被记录在了语言中,而他们独特的语言世界图景也影响着他们对的认识。
5.结语语言文化观念词是一个民族的缩影,对观念词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及民族性格特点。
爱国主义是民族性格的核心组成部分。
涉及爱国主义的谚俗语为我们探究俄罗斯人民的爱国主义提供了重要语料。
语言通过其语义特点、修辞特征、语法形式等表现民族性格,反过来,一个民族的语言世界图景又制约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笔者认为,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了解能帮助我们预测和解释对方的言行,在跨文化交际中尽量消除文化障碍,达到交际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