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明清话本拟话本的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明清话本拟话本的演变
说话艺术进入明清时代继续传承、演变和发展,一方面它的种种因子孕肓了各类明清长篇章回体小说,一方面仍以原形态继续活跃在民间说书场上,同时又由一批文人学士把它搬上了案头,首先是搜集整理加工,继之则忍不住摹拟为之,于是拟话本小说就应运而生。话本——拟话本1,这就是中国古代白话系短篇小说的发展之路。这一演变过程同时也是小说从民间艺人口头讲说发展到文人学士案头编创的过程。
话本小说是在宋元说话艺人的嘴成熟的,但他们或令人快心壮志,或令人下泪生悲,或令人心寒胆裂的动听声喉,已跟无法捕捉的时间一样消逝在无际的空间。十分幸运的是,明代中后期,一批进步文人把眼光投向了市民文学(或者说市民文学吸引打动了一批进步文人),其中当然包括说话艺术,他们利用当时已经很有规模的印刷条件,搜集整理和出版宋元话本,虽已为时略晚,但毕竟抢救了一批未及失传的作品,并使之以集本的形式保存了下来,免致继续失落。明刊本的《京本通俗小说》2、《清平山堂话本》3以及《熊龙峰刊小说四种》4等,做的就是这个工作。
然而在收集整理宋元话本方面成绩最大者,不能不首推冯梦龙。冯梦龙是一位全能型的通俗文学作家和研究家,于诗文、戏曲、民歌时调、笑话等各个门类,皆有涉猎而多编著,犹以“三言”享誉文坛。“三言”即《喻世明言》(原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共一百二十个话本小说作品,堪称宋元“小说”话本的艺术宝库。据统计,现存宋代“小说”话本约四十种,其中有十七种是仅被收入“三言”而得以传世的,其余二十三种虽被辑入上述其它话本小说集,但流传不广且又有失落,有十二种又是因为复见于“三言”乃得广流传,则“三言”中保存了约三十种珍贵的宋代小说话本。现存元代“小说”话本不足二十种,约有八种仅见于“三言”,又有三种复见于“三言”,则现存元代“小说”话本一半以上也在“三言”之中。存传宋元旧编,冯梦龙功不可没。
冯梦龙的工作绝非仅限于收拾宋元旧编,“三言”中还集入了一批明代话本和拟话本,并有一些作品是冯梦龙本人创作的拟话本,除了去芜存菁的遴选工作之外,他又对全部一百二十个作品进行了统一风格体制的修改润饰,让这些散传的作品以精致美观的成熟面貌集体面世,为话本小说的发展打开了崭新的局面。可以说,“三言”的一百二十个作品,全能地反映了这一小说新文体由话本走向拟话本的基本趋向,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宋元至明中叶的话本小说发展史。
“三言”的刊行,引动了一批有兴趣的文人拟话本创作的极大热情,其中成绩最突出乃至于可与冯梦龙比肩而论的是凌濛初。凌濛初动手之时,“宋元旧种”已被冯梦龙“搜括殆尽”,“一二遗者,比其沟中之断芜,略不足陈已,”凌濛初既有不可遏抑的话本小说兴趣,就不得不拿出创作的手段,“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初刻拍案惊奇》四十卷问世后“行世颇捷”5,于是在贾人敦请下,又写出《二刻拍案惊奇》,也保持了四十卷的规模。不过今传之《二刻拍案惊奇》,一与《初刻》重出,一系杂剧,实只三十八个拟话本小说。
如果说冯梦龙的工作是编改创作兼而有之可能还是以编改为主的话,凌濛初则已基本上走在拟话本创作的道路上了,虽然他仍离不了各种旧材料的帮助,且有个别作品是旧传话本的改编,如《二刻》中《赠芝麻识破假形》。
“三言二拍”在天启崇祯间(1624~1644)相继问世后,在其巨大影响下,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掀起了高潮,文人拟话本创作蔚为风气,明末有《鼓掌绝尘》、《石点头》、《西湖二集》(一集已佚)、《欢喜冤家》、《十二笑》、《幻影》(又名《三刻拍案惊奇》)、《鸳鸯针》、《笔獬豸》、《壶中天》、《一片情》、《九云梦》等先后刊行,大清继有《清夜钟》、《醉醒石》、《照世杯》、《五色石》、《八洞天》、《无声戏》、《十二楼》、《云仙笑》、《珍珠舶》、《美人书》、《五更风》、《弁而钗》、《宜春香质》、《八段锦》、《风流悟》、《都是幻》、《锦绣衣》、《别有香》、《天凑巧》、《人中画》、《醒梦骈言》、《柳下说书》、《豆棚闲话》、《西湖佳话》、《贪欣误》、《警悟钟》、《载花船》、《二刻醒世恒言》、《娱目醒心编》等接踵而出,至1914年《跻春台》这部现存最晚刊行的拟话本小说集出版(书成于光绪已亥即1899年以前,而印行较晚),以话本拟话本为形式的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才告结束。与上述创作集相并行,拟话本小说的选集
1拟话本:此名目系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首次提出,本指《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及《大宋宣和遗事》等作品受说话艺术影响,形式上“皆首尾与诗相始终,中间以诗词为点缀,辞句多俚,顾与话本又不同,近讲史而非口谈,似小说而无捏合”,故谓之拟话本。当代学术界则多用以通称明清文人摹仿宋元话本形式所编创的白话短篇小说,而这类作品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则谓之“拟宋市人小说”。
2《京本通俗小说》是现存较早的话本小说集,系缪荃孙在上海无意中发现的一个旧抄本,其刊刻时间缪氏认为“的是影元人写本”,郑振铎、孙楷第、李嘉瑞等学者皆断在明代,胡士莹认为明中叶较为可信。残本,仅四册,存9篇话本小说,即《碾玉观音》、《菩萨蛮》、《西山一窟鬼》、《志诚张主管》、《拗相公》、《错斩崔宁》、《冯玉梅团圆》、《定州三怪》、《金主亮荒淫》。今原抄本已佚,通行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3《清平山堂话本》,明嘉靖间,钱塘洪楩所刊,清平山堂乃其堂名,原共六十篇,今存日本内阁库藏及宁波范氏天一阁藏两个残本,合剩二十七篇话本小说及二篇残文,是现存话本小说集中最早的刊本。
4《清平山堂话本》,明嘉靖间,钱塘洪楩所刊,清平山堂乃其堂名,原共六十篇,今存日本内阁库藏及宁波范氏天一阁藏两个残本,合剩二十七篇话本小说及二篇残文,是现存话本小说集中最早的刊本。
5这段叙述中的引言皆出自凌濛初《拍案惊奇序》。
也很不少,其中署名抱瓮老人的《今古奇观》最有影响,在“三言二拍”一度失传的情况下,读者由此得窥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及“三言二拍”的风貌。
在明清拟话本发展史上,“三言二拍”是开风气的作品,也是拟话本艺术成就的最高代表,一百九十八个短篇小说汇集起来,堪称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艺术宝库。此后的拟话本创作,文人化和作家个人特征加强,思想性和艺术水平则呈弱化趋势,但大都仍有各自的存在价值,保持了拟话本小说写悲欢离合、人情世态的总体特色,其中比较值得重视的是李渔的《无声戏》和《十二楼》以及艾衲居士的《豆棚闲话》等。
艾衲居士,生平姓名不详。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及谭正璧《古本稀见小说汇考》猜为清初钱塘文士范希哲,韩南(Patrick Hanan)《中国白话小说史》则推测艾衲或即《济颠全传》的校订者杭州作家王梦吉,或王梦吉友人。当系清初浙江杭州一饱学之士,曾应试而不第,乃隐居著述。其人才思敏捷,兼满腹垒块,故“化嘻笑怒骂为文章”,冷言热语讽世,以消胸中垒块。《豆棚闲话》是十二个独立的短篇小说,借豆棚之下讲故事的方式连接起来,而十二次聚谈恰经历豆的生长荣枯过程,新颖别致,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个发明,与《一千零一夜》、《十日谈》的结构同趣。写法自由,夹叙夹议,议论风生,故事深于寓意,启人心智。鸳湖紫髯狂客评曰:“艾衲道人胸藏万卷,口若悬河,下笔不休,拈义即透。凡诗集传奇,剞劂而脍炙天下者,亦无数矣。迩当盛夏,谋所以销之者,于是《豆棚闲话》不数日而成。烁石流金,人人雨汗,道人独北窗高枕,挥笔构思。忆一闻,出一见,纵横创辟,议论生风,获心而肌骨俱凉,解颐而蕴隆不虐。凡读之者,无论其善与不善也,目之有以得乎目,耳之有以得乎耳。无一邪词,无一诐说。凡经传子史所阐发之未明者,览此而或有所枨触焉;凡父母师友所教之未谕者,听此而或有所恍悟焉,则人人善读之矣。”(第十二则评语)又说他“满口诙谐,满胸愤激。把世上假高尚与狗彘行的,委屈波澜,层层写出。其中有说尽处,又有余地处,俱是冷眼奇怀,偶为发泄。”(第七则评语)天空啸鹤《豆棚闲话序》曰:“收燕苓鸡壅于药裹,化嘻笑怒骂为文章。莽将二十一史掀翻,另数芝麻帐目;学说十八尊因果,寻思橄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