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受众理论 传播学

合集下载

传播学受众分析

传播学受众分析

传播学受众分析一、引言传播学受众分析是传播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行为、态度和反应。

受众分析对于理解信息传播的效果、提高传播策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传播学受众分析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传播学受众分析的基本概念1. 受众:受众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接受者,包括个人、群体、组织等。

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行为、态度和反应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效果。

2. 受众分析:受众分析是指通过对受众的研究,了解他们的需求、兴趣、态度和行为,从而为传播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

受众分析有助于传播者更好地把握受众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提高传播效果。

3. 受众分类:根据受众的特征,可以将受众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受众分类方法有:按人口统计学特征分类(如年龄、性别、职业等)、按心理特征分类(如价值观、兴趣爱好等)、按媒介接触行为分类(如阅读习惯、收视习惯等)。

三、传播学受众分析的研究方法1. 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大量样本的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受众的普遍规律。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内容分析等。

2. 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受众进行深入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受众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

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等。

3. 混合研究:混合研究方法是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两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传播学受众分析的实际应用1. 媒介策划:通过受众分析,媒介策划者可以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

2. 市场营销:企业可以通过受众分析,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公共关系: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可以通过受众分析,了解公众的意见和态度,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公共关系策略,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受众理论~

受众理论~

谢谢观看
受众理论
满足需求论
受众
•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是信 息传播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受众是 传播效果的“显示器”,是职业传播 者是否够格的评判者。没有受众的反 应就不能真正地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 效能和效率。
受众特点及基本权利
特点: 自在性,自主性,自述性,归属性。
基本权利: 选择权,知情权,表达权,反论权,监 督权,隐私权
Ps:接受VS接收 接收是对固有观点的巩固,接受是要改 变已有的成见。施拉姆指出:针对受众以 往没有的或不牢固的观念,媒介可以有直 接的效果,但对于改变受众已有的观念或 信仰,媒介就显得无能为力。
• 满足需求论的提出对于媒体的要求变得更 为严苛。大众媒介想要获得成功,就不仅 要尽力了解受众对什么感兴趣,还要了解 为什么感兴趣,以吸引受众,增加收视率 收听率,在商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只 有获得受众喜爱,让受众变接收为接受, 才能稳定受众数量,获得媒介成功。
受众研究的理论
• 个人差异论
• 社会类型论
• 社会关系论 • 满足需要论
• 社会参与论
“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 马克思
满足需要论
• 满足需要论又名使用与满足论,研究媒介 和受众的关系,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该 理论的研究焦点是“受众”,主张以受众 为本位,强调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 导性作用,并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 求”的个人,同时受众基于特定的需求动 机来接触媒介,从中得到“满足”,而受 众的媒介接触活动是有特定需求和动机并 得到“满足”的过程。
受众所需要求与媒介提供的满足
受众需要的社会根源
社会环境: •产生紧张与冲突 •创造要求注意的问题意识 •减少满足一定需要的机会 •突出一定的价值

传播学重点理论

传播学重点理论

传播学的主要流派一.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欧洲批判学派的理论渊源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

1932年成立于德国,代表人物有马克思.霍克海默,西奥多.w.阿多诺等。

这一学派从马克主义理论出发,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和现代西方文明。

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后,社会研究所迁至美国。

因此,法兰克福学派最终对美国的社会研究形成了直接的影响。

二战后又迁回法兰克福,成为欧洲新马克思主义和新左翼运动的研究据点。

1)法兰克福学派基本学说的形成:1.批判实证主义,声称社会科学是一种虚伪意识2.批判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没有完全摆脱实证主义3.批判社会,因为社会具有引导个体对其状况采取虚假接受的态度的非理性因素在最近几十年中,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所的思想影响逐渐暗淡。

随着早先一批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的退休和去世,批判理论的精神力量延伸开来,吸引不同国家的众多学者。

二.芝加哥学派20世纪起一二十年代,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开始研究城市,移民,犯罪等一系列偏离常规的亚文化。

1)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1.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建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体系2.认为大众传播是美国民主社会面临各种城市问题而能继续生存下去的一个可能手段3.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一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的研究模型2)代表人物:1.杜威:实证主义倡导者,后出于愤怒离开芝加哥大学前往哥伦比亚任教2.帕克:最能代表芝加哥学派的学者,大众传播的第一个大学研究者3)芝加哥学派为何衰落?哥伦比亚学派为何兴起?1.它的博士生离开,到其他大学教书,造就了它的竞争者2.芝加哥社会学系的教师不和,偏离了学术工作3.社会领域本身发生了变化4.诸如M.韦伯等欧洲学者来到美国5.1935,职业社会学家的反叛结束了芝加哥学派对于主导性的社会杂志和专业协会总部的垄断控制三.哥伦比亚学派产生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应用社会研究所。

传播学理论

传播学理论

1.
2.
3. 4. 5.
6.
有关电视收视的调查
你每周看电视的频率 你每天看电视的时间 经常看的电视节目,节目的时长 最喜欢的电视频道(列举5个) 最不喜欢的电视频道(列举5个) 选择电视节目的原因:比如消遣娱乐\ 获取信息\偶像崇拜\学习需要
有关电影观看的调查
最喜欢的五部国产电影 最喜欢的五部港台电影 最喜欢的五部外国电影 观看电影的地点,是否自己购买 每年看电影的频率(包括在家里观看的 影片) 观看电影的原因:娱乐\爱好\喜欢明 星\喜欢导演\视听效果 希望的电影票价格:
传媒与受众
受众的特点: 广泛性:无论国家、种族、性别、年龄 混杂性:不同阶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 分散性:互不相识、互不联系 隐匿性:受众对媒体是一种笼统地存在。 流动性:受众是变化的。 能动性:捕捉、贮存、分析和处理信息
受众的权利
知情权:公民或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权利, 具体可包括政治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 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 表达权:受众有表达意见的欲望和权利。 交流权:受众自由的同他人就所关心的问题进 行讨论。传播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批评和监督权:监督对社会有影响的任何事; 监督新闻媒体。 权利和义务是相联的。
传媒与受众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众本位意识论”: ——大众传播媒介以受众为中心,以最大限度 的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满足受众获 取信息的需要。 ——受众是传播的主动者,媒介是被动者。 ——受众不是消极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 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对象或者说是“目的 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是大众媒 介的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参与者和信息反馈者。 “以往的问题是讯息如何作用于受众”, 现在的问题是“受众如何使用信息”。

受众理论~

受众理论~

理论与生活之广告
•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领域关于大 众媒介的效果与使用的理论,用以研究媒 介和受众的关系。这个理论把媒体的受众 设想为主动的,这与网络广告的主动性相 符,在网络广告的发展过程中,“使用与 满足”理论起着促进作用。
很多时候,受众只有在有需求是才会去选 择性地关注广告内容。而事实上,传统媒 体的读者无法回避广告信息只能是被动的 接受。对于读者来说,他们的理想媒体是 一个不发布广告信息的媒体。网络媒体的 主动性似乎给了网民一个接近于理想的媒 体。但不可否认,如果广告对象有目的的 了解信息,那么网络广告将是最有效的。
受众研究的理论
• 个人差异论
• 社会类型论
• 社会关系论 • 满足需要论
• 社会参与论
“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 马克思
满足需要论
• 满足需要论又名使用与满足论,研究媒介 和受众的关系,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该 理论的研究焦点是“受众”,主张以受众 为本位,强调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 导性作用,并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 求”的个人,同时受众基于特定的需求动 机来接触媒介,从中得到“满足”,而受 众的媒介接触活动是有特定需求和动机并 得到“满足”的过程。
受众所需要求与媒介提供的满足
受众需要的社会根源
社会环境: •产生紧张与冲突 •创造要求注意的问题意识 •减少满足一定需要的机会 •突出一定的价值
媒介提供
•轻松感 •信息 •补充性信息及替代物 和附加的服务 •肯定与强化
•提供对一定媒介素材的熟 •可分享的经历以维持 悉的期望 有价值的社会组织
“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产生紧张与冲突?创造要求注意的问题意识?减少满足一定需要的机会?突出一定的价值?提供对一定媒介素材的熟悉的期望?轻松感?信息?补充性信息及替代物和附加的服务?肯定与强化?可分享的经历以维持有价值的社会组织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社会条件个人特性需求媒介印象媒介印象可能性媒介接触其它满足手段满足类型进入信息社会的大众媒介更加发达受众选择信息的渠道日趋多样化这强化了受众的主动性也使得使用与满足论的现实意义越发突出

传播学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传播学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 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 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 优先得到传播;
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 “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 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麦克卢汉
马歇尔·麦克卢汉(1911—1982)是加拿大的著名文学 批评家,也是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代宗师。麦克卢汉 的事业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40年代是他的成长 期,热衷于文学批评,其重要成果是《机械的新娘》 (1951);50年代是他的转化期,他接受了英尼斯的学 说,沉浸于文化人类学之中,并编辑了《探索》杂 志;60年代是他的成熟期,致力于传播研究,相继 出版了《谷登堡群星:印刷文人的诞生》 (1962)、 《人的延伸:媒介通论》(1964)①、《媒介即是讯息》 (1967,与昆廷·菲奥尔合著)和图画书籍《媒介是按 摩、是逆风》(1967)等书。 ·
麦克卢汉的这个观点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 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因此,在他的眼里,媒介 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 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
这个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意义,但它不是 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 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返回
“热媒介”与“冷媒介”
返回
媒介即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 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媒介本身才是真 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 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 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 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 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 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返回
“容器人”的概念

《传播学概论》复习提纲

《传播学概论》复习提纲

《传播学概论》复习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1、“信息”概念的出现对“传播”概念的界定有何影响有了信息的概念,传播概念的阐述就更为简洁和确切了。

20世纪40年代信息科学诞生以后,许多传播学家在界定传播概念之际都突出强调传播的信息属性。

例如:“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传播学家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传播学家阿耶尔《什么是传播》)2、“传播”的定义及其理解定义: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理解:》(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

人是传播的主体和轴心。

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既是行为的施控者,又是行为的受控者;既是产生传播的原因,又是导致传播的结果。

(2)传播是信息的交流。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不是简单地输出信息,还应含有复杂的双向交流;(3)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

媒介负载符号,符号负载信息。

(4)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

不论是传播信息还是接受信息,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人,都是有意图、有目的和有自觉性的动机的。

3、传播有那些特点(1)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

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共通的意义空间指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同时,从广义上讲,它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相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二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4、传播学四大先驱现代意义上的传播研究于20世纪30、40年代在美国脱颖而出。

出现了四位代表人物。

它们是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勒温、卡尔·霍夫兰、保罗·拉扎斯菲尔德,他们被誉为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和奠基人。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笔记】第九章 受众论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笔记】第九章  受众论

名词解释:受众02’ 99’专简答题: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01’论述题:重点内容:一、受众1. 受众:指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是传播活动的产生动因之一和中心环节之一。

同时,受众又是大众传播媒介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反馈源。

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即受传者,或阅听者,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受者的总称。

受众包括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听众、电影、电视、戏剧的观众,他们能决定一个传播内容、一个传播媒介,甚至传播者本身的发展前途。

受众具有多、杂、散、匿的特点。

2. 受众的分类:①根据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和内容的范围,分为一般受众和专门受众。

②根据接触媒介的方式的差异,分为读者、观众和听众。

1.受众的特征:作为个体的受众千差万别,但作为整体的受众是具有共性的。

⑴每种大众传媒的受众都由具有共同经验的个人组成,由于社会环境、社会角色、文化背景、民族特征等不同,在传播活动中显示了不同的特征,判断和选择倾向也不同。

⑵受众作为群体中的个体,受到人际传播环境与社会联系的影响,并按照现实与自身的习惯有意识的选择信息。

⑶受众由成分复杂的一大批人构成,且不是一成不变的。

⑷由于受众个人心理结构的差异,表现在对信息内容的选择、认知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有从众心理、逆反心理、移情等。

⑸由于传受双方的时空间隔,传者对受众的了解间接而笼统。

2.受众的权利:随着受众在传播活动中地位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并承认,作为传播活动主体之一的受众,与传播活动间有着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问题委员会的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集中了代表的意见,概括有:⑴通过传播活的信息,即知情权⑵使用传媒进行交流的权利⑶受众享有讨论的权利⑷受众在受到新闻侵害时有要求补偿的权利3.受众的动机:(受众使用大众传媒的动机)⑴获取知识,认识外部世界人类要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

同时,人有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

媒介满足以上需求。

传播学第九章 受众论

传播学第九章  受众论
3、社会关系论:强调群体关系在传播活 动中的作用。认为受众所属团体和合力对 于受众接受信息时的态度及行为产生的影 响很大,而媒介通常难以改变人们固有的 信念和态度。
4、文化规范论:认为受从可以从大众
传媒中获得新的见解,可以加强或改变 其原有价值观念。传播媒介为社会树立 了文化规范,人们看待事物时,会受到 这种新规范的影响。
传播学
第九章 受众论
第一节 受 众
一、受众的界定与类型
• 受众: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即受传者, 或称阅听人,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收者的总 称。(具体而言,包括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 的听众、电影电视戏剧的观众、网络的浏览 者等)
受众的分类
(1)根据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和内容的范 围,可以分为一般受众和专门受众。
• 散。大众传播受众分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事着不同
职业、有着不同动机,互不相识、互不联系,是无组织的 群体。
• 匿。大众传播受众相对于传播者而言是隐匿的,传者可
以了解受众整体的主要特征和愿望,却无法了解单个受众 的具体情况及愿望、要求。
新时期,我国受众的新特征
• A 细分化 • B 主动化 • C 成熟化
5、社会参与论:认为大众传媒应该本 着尊重受众、提高传播效果的原则,在 传播形式上尽可以地考虑和照顾到受众 这种积极参与的愿望、要求和权利。
•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
1、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没有一 成不变的受众;
• 2、受众是各不相同的,但那些有共同经历 的、受同样社会关系影响的受众对相同传播内 容的反应类似;
(2)根据接触媒介方式的差异,可以分 为读者、听众、观众,以及网络的浏览者。
二、受众的特征
• 多。 大众传播受众数量巨大,许多大型媒介的受众要用

受众研究的主要理论

受众研究的主要理论

受众研究的主要理论:一、大众传播的“受众”:所有信息接受者的群体二、早期的受众研究:受众是非常被动的,信息传播出去就会产生效果。

后认识到不那么被动的。

三、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异,在媒介提供信息的面前,每个人会因为心理性格差异而做出不同选择、理解2、社会分类论:3、社会关系论:受众的社会关系对媒介的接受有很强的影响。

有加强有削弱4、使用与满足论1、个人差异论:认为每个人成长环境和社会经济都不同,后天形成的性格也就各有差受众的心里选择过程:一、选择性注意与接触:受众对媒介有极强的接受性,他们会从自己原有的意见、兴趣出发,接触与原有态度较为一致的信息,而尽量回避那些与己见不一致的信息。

二、选择性理解:人们在选择接触某种信息后,总是倾向将信息内容看作是与自己原有意见相一致的,即使在接受到与自己观点相侼的信息时,人们也会将他们曲解为与自己观点相一致的观点。

三、选择性记忆:人们倾向于记住传播内容中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一部分,而忘掉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部分。

传播内容:一、信息的概念:对客观事物运动状态的反映1、普通含义上的消息、情况等2、信息科学中的信息3、哲学角度的信息二、信息的分类:1、维持性信息:只告诉我们事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2、指导或教育性信息:3、复原性和刺激性信息:娱乐三、对信息流量的控制:过低:导致国家生产力落后过高:使社会节奏过快,人们会处在压力心里状态,造成人们心理麻木、恐慌四、从信息社会到知识经济社会:符号:一、符号的概念:(信息是以符号的形式传播的)二、符号的构成:能指:声响、形象————偶然的、约定俗成、变动所指:意义、内容三、语言符号的陷阱:1、语言是静态的,实际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实际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象的,实际是具体的四、语言失当现象:1、死线抽象。

只能在抽象范围、抽象水平看问题,详略不得当2、忽视差异。

3、非此即彼。

4、自我投射。

五、非语言符号:直接刺激人感官的符号1、作用:(1)补充语言符号的不足(4)否定(2)替代(5)重复(3)强调(6)调节2、类型:(1)体语:动作姿势表情(2)类语言:外貌与衣着(3)类语言:人们发出的有声但无固定语义的符号(4)空间与距离:(5)艺术符号:音乐舞蹈视觉艺术媒介分析:一、着作:《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二、传播的两大类:传统的和现代的(口语、书面语和大众传播)三、传播媒介的偏倚性:1、时间与空间媒介:(1)具有长久保存倾向,可克服时间限制(2)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可克服空间的现实2、传播的偏倚与社会:(1)偏倚:培养人们历史感养成对宗教的尊重(2)偏倚世俗社会兴起,有利于科技发展xxxx的媒体决定论:一、麦克卢汉和他的着作,过分强调了媒体作用,缺乏论证。

受众传播学概论:受众研究理论五论

受众传播学概论:受众研究理论五论

受众传播学概论受众研究理论五论社会类型论社会类型论,又称为社会范畴论。

这一理论是对个人差异论的修正与扩展。

个人差异论是以心理学为依据,主要强调个体心态与性格的不同,而社会类型论则以社会学为基础,重点强调受众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

美国学者约翰·赖利(J.Larry)与马蒂尔达·怀特·赖利(M.hny)在论文《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1959)中,揭示了受众基本群体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从而首先进人了这一理论的研究领域。

社会类型论认为,受众是可以分类的,尽管每个受传者的个性千差万别,但在一定的社会阶层中,由于受众在性别、年龄、地区、民族、职业、工资收入、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等方面相同或相近,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类型。

某一社会类型的受众对同一讯息又会有大体一致的反应。

大众媒介据此有针对性的采写、设计、制作、传播讯息,就能增强传播媒介的吸引力,提高大众传播的效果。

而不同社会类型的受众,也会将接受对象锁定在符合自己要求的媒介或栏目上。

尽管社会类型论没有完整描述出大众传播中受众行为有所不同的根据,也没有对受众现象作更深入地分析,但它毕竟特别强调了拉斯韦尔“五要素”中“对谁”这一要素,使媒介的决策者或传播者在策划提高传播效果的策略时能够考虑受众的某些因素。

个人差异论个人差异论由卡尔·霍夫兰于1纠6年最先提出,并由德弗勒在1刃0年作了某些修正而形成的。

这个理论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来阐述接受对象,认为“受众成员心理或认识结构上的个人差异,是影响他们对媒介的注意力以及对媒介所讨论的问题和事物所采取的行为的关键因素。

”①世界上不存在划一不变的传播对象。

受众的兴趣、爱好、性格、价值观等个人差异并非先天赋予,而是后天习得。

就是说,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所遇的社会经历和所受的社会教育不同,他们各自的个人素质、心态体系也就不同。

当这些心态各异的受传者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时,所作出的反应也势必因人而异。

第9章 受众理论 传播学

第9章 受众理论 传播学

3、受众的社会关系论 社会关系论是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 和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个 人差异论和社会分类论都忽视了受众之 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而这种社会关 系对于受众研究是极为重要的。受众的 社会关系对受众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受 众的媒介接触中,社会关系经常既能加 强也能削弱媒介的影响。
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人际网络、群体规 范和意见领袖等,具体到受众的社会 关系则主要有他们所处的工作单位、 社会组织以及各种非正式的群体等。 社会关系论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提 供了一个结合点,而结合的媒介就是 社会关系。
消失。
3 认识受众的视角: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受众总是隶属于某一社会群体。其群体背景可以分为 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统计意义上的,如性别、年龄、 学历、职业、民族等;二是社会关系意义上的,如家 庭、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归属阶层、宗教信仰的归属 阶层等。
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表明: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 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1944 年,他对一个名为“专家知识竞赛”的广播 节目 11 位爱好者进行了访谈。认为有三种心理需 求使得人们喜爱的知识竞赛节目:
(1)竞争心理学需求 (2)获得新知的需求 (3)自我评价的需求。
(6)监督权:这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认定的一项权利。它是指 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运作和传播者的传播行为有查看并监督 的权利,以免其产生不良后果。
(7)隐私权:又叫免知权。它是指受众享有个人独处,对个人与 公众利益、公众事务无关私生活进行保密、不受新闻媒介打扰 和干涉,以及个人的名誉和利益不受伤害的权利。对此,合法 权益受到损害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要求道歉和 赔偿。
例如IPP(既有政治倾向指数)分析,提出了既有政治 倾向假说。

第九章受众ppt课件

第九章受众ppt课件
(4)个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注意形式 和反应形式,反映出他的社会关系网络。
(5)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既非 一致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间的 相互影响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媒介效果。
小结——受众理论的演变过程: 1."靶子"论:认为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
言无自己能力的"靶子"。 2. 个人差异论:认为大众传播对各受众
三、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 动机是个人为了推动从事某项活动的意图、
愿望、理想、信念等。受众的动机主要有: 1、消遣娱乐; 2、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 3、 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 4、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
四、受众的心理效应 受众的心理效应,是指传播活动中的一些心理现象对传
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影响。 1、威信效应 这是指传播者个人或群体的权威性、可信性对受众的心
3、没有组织,没有纪律 、分布散乱,个别接收
5、接收自愿,选择自由 6、目的多样,动机复杂
7、时空分离,无缘见面
四、受众的基本权利
1、选择权:指选择媒介和传播内容的权利; 2、知情权:享有知悉有关方面真实情况的权利。 3、表达权(又叫告诉的权利):指受众有权把所看到的关于个
人生活条件、愿望、需求和痛苦的真实情况告诉别人。 4、反论权:指当个人或集团遭到来自大众媒介或传播方面的攻
第四节 对受众地位的认识
一、中弹即倒的受众
基于2个假设: ——认为大众媒介具有无往不胜、难以抵 御的传播威力。 ——认为受众处于被动挨打、不堪一击的 地位。
1.大众社会与乌合之众
1947年,布鲁默给“大众”一词作过四层描述:
(1)大众分布广泛,差别很大; (2)大众是不知名的群体,由不知名的芸芸众 生组成;
一、反馈的界定与阐释 1、反馈的概念

《传播学》 第九章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

《传播学》 第九章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

实线:喜欢(肯定态度) 虚线:不喜欢(否定态度) P:丈夫 O:妻子 X:孩子
P
是肯定的,或者两种否定一 种肯定,则为平衡状态。
P
P
O
X
不平衡状态
O
X
不平衡状态
如果三者的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种肯定一种否定,则为不平衡状态。 不平衡状态会使人感到心理紧张,由此而产生力求恢复平衡状态的倾向, 这样一来便会导致态度发生变化。
此理论于性质上为解释个体内在动机之主要理论,故而被广泛用以解释 个体态度改变之重要依据。
第三节 认知不协调论
一、
认知
认知不协调
认知: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理解与反应。
认知不协调:指一个人同时持有两个不一致、不协调、互相矛 盾的认知。
第三节 认知不协调论
费斯廷格认为:
认知不协调
心理紧张、 冲突
设法消除或 减轻不协调
重建协调
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论,将态度改变问题同认知的协调与否 联系在一起,从而为效果分析提供了新的坐标。
二、重建协调与态度改变
使认知从不协调变为协调的办法无非是两种,一是自我辩解,一是转 变态度。
当面临不协调时,人们总是先为某种认知辩解,如果实在无法辩解,就 只好改变某种认知,反正不能总是处于认知不协调而造成的心理紧张中。
引言:学习论与一致论
学习论
研究以霍夫兰及耶鲁学派为代表;
观点:要想使人形成或改变某种态 度,只需提供相应的认识材料,态 度形成或改变的过程是个学习的过 程。
一致论
把态度问题放在认知一致基础上进 行探讨。
观点:态度一致是说人们在言谈举 止各方面都力求和谐一致,否则会 造成心理紧张而感到别扭。
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时,总伴有某一方的态度变化; 平衡状态由于稳定不变则能拒绝任何形式的态度变化。

传播学受众分析

传播学受众分析
整理课件
受众的监督权如何实现?
• 2009年11月21日凌晨2时30分左右,黑龙
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瓦斯 爆炸,事发时井下作业人员528人,陆续有 人安全升井。目前已有104人遇难。
• 你知道这个事故吗?都知道什么?你想知
道的是什么?
整理课件
• 统计显示,中国从2001年到2004年,发生
整理课件
第四节 受众的选择心理和选择行为
• 受众在传媒及其所传递的信息面前并不是
完全被动地,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 需要有所寻找,有所躲避。
• 一、受众对信息的选择 • 二、受众对媒介形式(硬件)的选择性
整理课件
一、受众对信息的选择
• 1、选择性注意 • 2、选择性理解 • 3、选择性记忆
整理课件
• 受众,又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是职
业传播者是否够格的评判者,没有受众的 反应和评价(反馈),就不能真正地了解 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和效率。
整理课件
• 受众的多重角色*
• 1、受众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 • 2、受众是传播符号的释码者。 • 3、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 。 • 4、受众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 • 5、受众是传受活动中的权利主体
整理课件
•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人们有着各自的
心理结构,心理结构指的是人们的心理过程以及 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前者又可分为认识过程、情 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情、 意;后者则是指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家庭、 学校、党团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并形成自身独特的 兴趣、习惯、气质等性格和心理特征。人们的心 理结构之所以各不相同,是因为他们在“学习” 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中获得的观念、立场本身就 有所不同。
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调现代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
一方面,一般大众容易受到精英的操纵;
另一方面精英人物又容易受到一般大众的压 力和影响。中间社会群体的衰退、人际关系 的淡漠和孤立性、社会权力的集中、大众传 播所导致的文化均一性和流动性等是现代大 众社会的主要特点。
如何评价大众社会理论: 大众社会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它的精英史观。大众社
(3)受众是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复杂 的子系统,他们是信息的受传者,又是 反馈信息的发布者。
2 受众含义的扩张及演变趋势
从书籍、报纸、广播电视 、网络、手机媒体等新技术 受众的受众
对于不同的传播类型来说,其受众也是不尽相同的。 演变的趋势: (1)受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2)受众参与和接受信息传播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3)受众在接受和传播信息时的身份和地位的差别在
李斯曼: 从人的社会性格或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大众社会 的成因,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的社会适应方式经 历了一个由传统型到内向型又到外向型的变化过程。这 种社会性格意味着现代人的行为具有过多的趋同倾向, 其结果是社会成员的自主性降低和均质性增加,从而成 为无个性的一般大众。
孔豪瑟:
William Korn hauser
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代表人物有 20世纪50年代的密尔斯、李斯曼、孔 豪瑟。
密尔斯: 认为旧中产阶级已经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以管理人员、专 业和事务人员为主的新中产阶级,即白领。人们常常抱有 一种失落感或无力感,在业余生活中则音乐逃避到大众传 媒提供的消遗或娱乐领域,他们与蓝领劳动工人一起,构 成了美国社会中的大众。
2 大众的主要特点:
规模 巨大
分散性
匿名性
流动性
无组 织性
同质性
3 大众社会理论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 20世纪30年代的代表人物是社会学家 卡尔· 曼海姆。他认为,随着产业化的 发展,人的活动越来越变得具有功能 合理性,但功能合理性却大大压抑和 剥夺了一般人个人的思考能力和责任 能力,并把这些活动托付给少数居领 导地位的精英人物。
(6)监督权:这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认定的一项权利。它是指 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运作和传播者的传播行为有查看并监督 的权利,以免其产生不良后果。
(7)隐私权:又叫免知权。它是指受众享有个人独处,对个人与 公众利益、公众事务无关私生活进行保密、不受新闻媒介打扰 和干涉,以及个人的名誉和利益不受伤害的权利。对此,合法 权益受到损害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要求道歉和 赔偿。
例如IPP(既有政治倾向指数)分析,提出了既有政治 倾向假说。
(2)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见受众的权利部分) (3)作为市场的受众
4 受众的权利和义务 受众的权利主要包括: (1)、传播权;又称表达权、告诉的权利 。它是指受众“有权把
他所看到的关于个人生活条件、愿望、需求和痛苦的真实情况 告诉别人。凡是用恐吓或惩罚迫使他保持缄默,或剥夺他利用 传播渠道的机会,就是侵犯了这项权利。 (2)、知晓权;受众享有知悉有关方面真实情况的权利 。对于大 众传播来说,受众有权要求大众传播媒介提供和通过传播媒介 了解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获得的种种真实的消息情报,有权 及时得知政府、行政机构等的有关公共信息和国内外每天发生 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事件。凡是有意扣留这些信息,或者传 播假的或歪曲失实的信息,就是侵犯了受众的知情权。 (3)、媒介接近权,指受众利用新闻传播媒介表达自己的意愿、 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受众的义务:作为民事主体;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
5 受众的特征:广泛性;不确定性;独立性;能动性;隐匿性。
(三)受众的类型及制约因素
积极受众和消极受众; 一般受众和特殊受众; 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现实受众和潜在受
众); (1)根据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和内容的范围,
1 受众是谁? Audience
(1)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即受传者, 或称阅听人,是对信息接收者的总称。 具体而言,包括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 的听众、电影电视戏剧的观众、网络的 浏览者等等 ;
(2)受众,即信息传播的接受者, 是信息流程的终端,又称受传者。受众 是信息的“目的地”,又是传播过程的 “反馈源”,同时也是积极主动的“觅 信者” ;
(4)选择权:这是受众的一种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国际消费者联 盟宣布的八种权利之一,即“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 务的权利”。在大众传播中,受众面对众多的媒介和信息有权 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口味和自己所能运用的方式作出自由 选择——或喜爱或厌恶,或接受或拒绝,或阅听或观看,没人 可以强迫。
(5)反论权:这是指当个人或集团遭到来自大众媒介或传播者方 面的攻击和对自身权益、权利的侵犯时,有权要求该媒介划出 一定的版面或时间供自己作自由公开的反驳,以便人们对事情 真相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第十章 受众理论
受众
一 受众的含义 及基本特征
二 受众研究的 经典理论
一 受众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一)大众及大众社会理论 (二)受众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三)受众的类型及制约因素 (四)受众媒介观念
(一)大众及大众社会理论:受众概念产生的基本前提
1 大众: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 点。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 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
会论的六个基本条件是: (1)产业化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存在; (2)社会的平权化或民主化验的发展; (3)大众传媒的发达和大量信息、娱乐产品的提供; (4)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5)传统的中产阶层的衰退和以白领为主的新中产阶
层的扩大;
(6)社会组织中的官僚化的发展。
(二)受众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消失。
3 认识受众的视角: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受众总是隶属于某一社会群体。其群体背景可以分为 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统计意义上的,如性别、年龄、 学历、职业、民族等;二是社会关系意义上的,如家 庭、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归属阶层、宗教信仰的归属 阶层等。
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表明: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 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