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重点难点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孙会楠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孙会楠一、通信原理概述通信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包括信息的产生、传输和接收。
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中所依据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技术,是通信工程中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二、信号与系统1. 信号的基本概念信号是一种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
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而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
2. 系统的分类系统是对信号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装置,可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和时不变系统,因果系统和非因果系统。
3. 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傅里叶级数适用于周期信号,将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基本频率的正弦波或余弦波。
傅里叶变换适用于非周期信号,将信号在频域中进行分析。
4. 信号的采样和重构采样是将连续信号转换成离散信号的过程,重构是将离散信号转换成连续信号的过程。
采样定理规定了采样的最小频率。
三、信道编码1. 信道编码的原理信道编码是对信息进行编码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并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2. 卷积编码和纠错码卷积编码是一种比特级的编码方式,通过构造有状态的编码器,增加冗余信息以增强信道的容错能力。
纠错码是一种可以纠正错误的编码方式,常见的有海明码和RS码。
3. 自动重传请求协议(ARQ)ARQ协议是一种自动检错纠错的协议,当接收方发现错误时会向发送方发送重传请求。
四、调制与解调1. 调制的基本原理调制是将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通过改变信号的某些特性来实现。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2. 解调的基本原理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的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
3. 基带信号和带通信号基带信号是未经过调制的信号,带通信号是经过调制后的信号,常见的有AM信号、FM 信号和PM信号。
五、多路复用技术1. 多路复用的概念多路复用是指将多个信号通过一个信道传输的技术,常见的有频分复用(FDMA)、时分复用(TDMA)、码分复用(CDMA)和空分复用(SDMA)。
通信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通信工程重点难点分析通信工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涉及了信号传输、数据传输和通信网络的设计、建设和运行。
通信工程是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基础,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对通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1.信号传输技术的重点和难点:-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是基础中的基础,主要涉及到编码、调制、解调、多址和多路复用等技术。
其中,调制和解调是关键技术之一,它涉及到了信号的转换和传输过程。
在高速率、远距离、高信噪比环境下的调制和解调是一个难点,需要设计和改进合适的算法和方法。
-多址和多路复用是实现多个信号在同一时空中传输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到多用户之间的干扰问题、时钟同步问题和信道容量等因素。
2.数据传输技术的重点和难点:-数据传输是指在通信系统中实现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传输过程。
数据传输技术的重点之一是数据压缩和加密技术。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压缩数据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另外,安全性也是数据传输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数据加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是一个难点。
-数据传输技术的另一个重点是错误控制和纠错技术。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传输错误,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检错和纠错码,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3.通信网络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通信网络设计的重点是构建高效、可靠、安全的网络体系结构。
在设计网络时,需要平衡各方面因素,包括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网络协议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网络的扩展性、容错性和可管理性等因素。
-通信网络设计的难点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规模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
如何设计和管理大规模、分布式的网络体系结构成为一个挑战。
此外,随着物联网、5G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如何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通信网络设计中,也是一个重要的难点。
4.通信网络运行的重点和难点:-通信网络运行的重点是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信网络是现代社会的神经系统,任何网络故障都可能导致重大的影响。
《通信原理》 教案

《通信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2)理解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原理及特点;(3)熟悉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基本技术;(4)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模拟实验和数字仿真,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3)结合实际应用,学习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信心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作用、组成、分类和性能指标。
2. 模拟通信系统:调制、解调、噪声及其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3. 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数字调制技术、数字解调技术、编码与解码。
4.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5. 现代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模拟实验法:进行通信系统的模拟实验,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5. 参观实践:组织学生参观通信企业或科研单位,了解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通信原理》。
2. 辅助教材:《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3. 网络资源:通信技术相关网站、论文和视频资料。
4. 实验设备:通信原理实验装置。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学习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程论文:评价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通信原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通信工程的重点、难点分析

通信工程的重点、难点分析
介绍
通信工程是关于传输、交换和处理信息的学科。
它涉及到广泛
的技术和知识领域,因此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
以下是通信工程中的一些重点领域:
1.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是目前最常用的高速传输技术之一。
了解光纤的原理、结构和工作方式是通信工程中的重点。
2. 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涉及到无线电波和频谱的使用,包括蜂窝网络、卫星
通信等。
理解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是通信工程中的关键。
3. 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是对传输的信号进行处理和优化的过程。
了解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算法是通信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难点分析
以下是通信工程中的一些难点:
1. 噪声和干扰
通信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各种类型的噪声和干扰,如信道噪声、多径干扰等。
了解如何减小噪声和干扰对通信质量的影响是通信工程中的难点之一。
2. 编码与解码
编码与解码是将信息转换为信号以进行传输的过程。
了解不同的编码和解码技术,并能正确选择和应用它们,是通信工程中的挑战。
3. 系统设计与优化
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可用频段、功耗、容量等。
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地设计和优化通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结论
通信工程涉及到多个重点领域和难点问题。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在通信工程领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通信原理 知识点 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一、信号传输信号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信号传输可以通过导线、光纤、无线电波等介质进行。
在信号传输中,需要考虑信道的带宽、信号的功率与频率等因素,以确保信息的传输质量。
1.1 信道带宽信道带宽是指信道所能通过的频率范围。
对于有限带宽的信道,信号的频率必须控制在信道可通过的频率范围内,以避免频率分量丢失。
通常情况下,信道带宽越宽,传输的信息量就越大。
1.2 信号功率信号功率是指信号的能量大小。
在传输过程中,信号的功率要足够大才能克服传输介质的阻力,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而过大的功率会引起干扰,影响其他信道的正常传输。
1.3 信号频率信号频率是指信号的周期性变化,它是信号传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信号的频率决定了信号的波形和频谱特性,对信号的编码、调制和解调等过程都有影响。
二、编码调制编码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在通信中,对于数字信号,需要通过编码将其转换成模拟信号,再通过调制的方式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而对于模拟信号,则可以直接进行调制。
编码调制的过程主要包括数字信号的编码、调制器的调制和解调器的解调等步骤。
2.1 数字信号的编码数字信号的编码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
在编码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的时域特性、频域特性和效率等因素,以确保信号在编码后能够准确地表示原始信息。
2.2 调制器的调制调制器是将编码后的信号,通过改变其幅度、频率或相位等特性,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的装置。
调制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调幅调制、调频调制和调相调制等,不同的调制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传输介质和传输要求。
2.3 解调器的解调解调器是接收端用来将调制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装置。
解调器必须能够准确地将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等特性恢复,以保证信息的传输质量。
三、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所经过的物理媒介,包括导线、光纤和空气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有着不同的特性,对信号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都有影响。
通信原理重点知识总结

通信原理重点知识总结通信原理是指研究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通信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涉及到电信、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各个领域。
以下是通信原理的重点知识总结。
1.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主要由发送端、传输介质和接收端三部分组成。
发送端负责将信息转换为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将信号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将信号转换为原始信息。
2.信号的表示和传输信号是一种物理量,用于携带信息。
常见的信号表示方式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可以用连续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是离散的,只能取一些特定的值。
3.常见的调制方式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AM调制通过改变模拟信号的幅度来携带信息,FM调制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PM调制通过改变信号的相位。
4.噪声和信噪比在通信中,噪声是指无用信号,会干扰和损坏传输的信号。
信噪比是衡量信号质量的重要指标,表示有用信号与噪声之间的比值。
信噪比越大,表示信号质量越好。
5.信道编码和解码为了提高传输的可靠性,通信系统通常会使用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
信道编码是在发送端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生成冗余信息;信道解码是在接收端利用冗余信息对传输过程中出现的误码进行纠正。
6.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在同一个传输介质上同时传输多个信号。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TDM)和频分复用(FDM)。
TDM将不同的信号按照时间划分,依次传输;FDM将不同的信号按照频率划分,同时传输。
7.载波通信原理在无线通信中,载波是指没有传输信息的电磁波。
载波通信利用调制技术将信息转换为载波的一个或多个特性发生变化的信号,通过无线传输。
接收端利用解调技术将信号解调为原始信息。
8.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指通过数字信号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高、信息处理方便等优点。
常见的数字通信系统有以太网、数字电视、移动通信等。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通信
原理知识点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通信原理》考试重要知识点
第1章绪论
掌握内容:通信系统的基本问题与主要性能指标;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信息量、平均信息量、信息速率。
熟悉内容: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方式。
了解内容:通信的概念与发展;
1、信号:消息的电的表示形式。
在电通信系统中,电信号是消息传递的物质载体。
2、消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
如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
3、信息:消息的内涵,即信息是消息中所包含的人们原来不知而待知的内容。
4、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有无的组合形式,是负载数字信息的信号。
5、模拟信号是指信号无论在时间上或是在幅度上都是连续的。
6、数字通信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
它可传输电报、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传输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语声和图像等模拟信号。
7、模拟通信是指利用正弦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的变化,或者利用脉冲
的幅度、宽度或位置变化来模拟原始信号,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8、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9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第1页下一页。
通信原理教案

通信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掌握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基本特性。
3、掌握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同步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5、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通信问题。
二、教学内容1、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基本特性。
3、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同步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5、通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步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2、难点: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基本特性,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步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调制解调的基本方法,了解同步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通信问题。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包括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3、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通信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如何改进教学效果等。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发送器、接收器、信道和噪声源。
确知信号的描述方法:波形图、相位图、频谱图等。
随机信号的描述方法:均值、方差、概率密度函数等。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限制:噪声、失真、串扰等。
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方法:ASK、FSK、PSK等。
多路复用的原理及方法: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等。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限制:误码率、频带利用率等。
信道的分类:有线信道、无线信道和其他信道。
传输介质的特性及比较:金属导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计算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原理的知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必备的素养之一。
通信原理重点知识总结

通信原理重点知识总结概述:通信原理是指通过传输媒介将信息从发出者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
通信原理涵盖了信息的编码、传输、解码等环节,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
本文将对通信原理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从传输媒介、调制解调、传输信道、误码率等方面展开。
传输媒介:传输媒介是信息传输的物质载体,包括有线媒介和无线媒介。
有线媒介主要包括网线、光纤等,而无线媒介则是通过电磁波进行传输。
传输媒介的选择取决于传输距离、带宽要求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
有线媒介传输可靠性高,带宽大,适用于长距离传输;而无线媒介具备灵活性和便携性,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和移动通信。
调制解调:调制解调是将原始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以及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回原始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技术包括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
其中,模拟调制主要用于模拟信号的传输,包括调幅、调频和调相等技术。
数字调制则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包括调制解调器的调制和解调过程。
调制技术的选择取决于信号的性质和传输要求。
传输信道:传输信道是信息传输中的传输路径,可以是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信道主要通过电线或光纤进行传输,信号传输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较强。
无线传输信道则通过空气中的电磁波进行传输,适用于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等场景。
不同传输信道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决定了通信系统的选择。
误码率:误码率是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码的概率。
通信系统通常会引入纠错编码和差错检测技术来降低误码率。
纠错编码通过在编码信息中添加冗余来实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动纠正错误。
差错检测技术则是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检测,通过比对校验位来确定是否出现错误。
误码率的控制对于保证通信质量至关重要,尤其对于高可靠性要求的通信系统。
总结: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涵盖了传输媒介、调制解调、传输信道、误码率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通信原理的重点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6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6一、基本概念1. 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通信原理是研究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各种信号的传输、处理和解调,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通信原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调制解调技术、编码解码技术等。
2. 通信原理的基本模型通信原理的基本模型包括信源、信道、信号和接收机。
信源产生需要传输的信息,信道是信息传输的媒介,信号是信息在信道上传输的载体,接收机接收并解读信号。
3. 通信原理的基本要素通信原理的基本要素包括信源、编码、调制、信道、解调、解码、接收机等。
二、信号的特性1. 信号的基本特性信号的基本特性包括幅度、频率、相位、谱特性等。
幅度是信号的振幅大小,频率是信号的周期性,相位是信号的起始相位,谱特性是信号的频谱分布情况。
2. 常见信号的分类常见的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是离散变化的信号。
3. 信号的传输信号的传输方式包括基带信号传输和带通信号传输。
基带信号是指未经调制的信号,带通信号是指经过调制后的信号。
三、调制解调技术1. 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调制技术是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带通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技术包括调幅、调频和调相等。
2. 调制技术的应用调制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有线通信、数字电视、调频广播等领域。
3. 解调技术的基本原理解调技术是将接收到的带通信号转换为原始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解调技术包括包络检测、频率解调和相干解调等。
四、编码解码技术1. 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编码技术是将数字信号按照一定规则转换为数字序列的过程。
常见的编码技术包括非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2. 解码技术的基本原理解码技术是将接收到的数字序列按照一定规则转换为原始数字信号的过程。
五、传输媒体1. 传输媒体的分类传输媒体主要包括导线、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2. 传输媒体的特点不同的传输媒体有不同的特点,导线传输速度快但受距离限制,光纤传输速度更快没有距离限制,无线电波传输灵活但受干扰影响。
“通信原理”课程难点的问题式教学方法研究

“通信原理”课程难点的问题式教学方法研究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涉及到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由于课程内容较为复杂和深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点和疑惑。
如何通过问题式教学方法来解决学生在通信原理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成为了当前教学改革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通信原理课程的难点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式教学方法,以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通信原理课程的难点问题分析1. 数学基础要求高:通信原理涉及到大量的数学知识,如傅里叶变换、信号处理等,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
许多学生在数学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很难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2. 抽象概念较多:通信原理中涉及到很多抽象概念和理论模型,如信道、调制解调、码型等,这些概念对学生来说很难形象化和直观理解。
3. 数学和实践结合:在通信原理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进行数学运算和实际操作,对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经验。
4. 理论与工程应用结合:通信原理课程不仅涉及到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
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问题式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问题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目的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问题式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问题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出问题:教师针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或学生的疑惑,提出引导性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
2. 探究解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究和解答中,通过理论学习、实验操作等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
3. 合作交流:学生之间和教师之间开展积极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和成果。
4. 总结应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习效果。
通信工程通信原理与无线通信技术重点复习要点

通信工程通信原理与无线通信技术重点复习要点通信工程是指通过电磁波、光波或其他电磁波传输媒体,实现信息交流的一门学科。
通信原理和无线通信技术是通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本文将对它们的重点复习要点进行介绍。
一、通信原理1. 信号与噪声信号是指传输信息的波形或序列,而噪声是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干扰。
通信原理要求我们能够正确地将信号与噪声区分开,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2.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指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调制信号的过程,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恢复为基带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调频和调相。
3. 香农定理香农定理是衡量信道容量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指出,对于高斯白噪声信道,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频带宽度和信噪比有关。
4. 误码率与纠错编码误码率是衡量信道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纠错编码则是通过在发送端添加冗余信息,使接收端能够更好地检测和纠正传输中产生的错误码。
5. 多址技术与多路复用多址技术是指将多个用户的数据在同一信道上传输的技术,如分时多址、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等。
而多路复用则是将多个信号通过不同的通道同时传输的技术,如时分复用和频分复用等。
二、无线通信技术1. 无线传播特性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径传播、衰落和干扰等影响。
了解无线传播特性对于设计和优化无线通信系统至关重要。
2. 天线与传输链路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无线电波进行传输。
传输链路包括发送端、信道和接收端,它们共同构成了无线信号的传输路径。
3. 蜂窝网络与移动通信蜂窝网络是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架构,它将服务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并通过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则是实现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无线连接的关键。
4. 调度与功率控制调度与功率控制是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资源优化和提高系统容量的重要手段。
调度算法决定了系统中用户的资源分配,而功率控制则是根据信道状态调整终端的传输功率。
5. 多媒体通信与移动互联网多媒体通信是将语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数据进行传输和交换的技术,而移动互联网则是指通过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的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原理重点考点解析

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原理重点考点解析通信原理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信号的传输、编码、调制解调、噪声等方面的知识。
通信原理的考点较多,本文将针对一些重点考点进行解析。
一、信号的传输信号的传输是通信原理中的基础知识,它关注信号在通信链路中的传输过程。
信号传输需要考虑信号的失真、衰减等问题,以及如何使用等效基带信号进行传输等内容。
在信号传输中,常用的技术有传输线、光纤、微波等。
传输线是一种常用的传输媒介,它可以分为平衡传输线和非平衡传输线。
而光纤是一种使用光信号进行传输的技术,具有大带宽、低损耗等优点。
微波则是利用微波信号进行传输,适用于远距离的传输。
二、信号的编码信号的编码是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编码的过程。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脉冲编码调制(PCM)、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等。
脉冲编码调制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编码的技术。
在脉冲编码调制中,需要考虑采样定理、量化误差对信号质量的影响等问题。
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则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编码的技术,它们分别使用频率和相位来表示不同的数字。
三、调制解调调制解调是将基带信号转换成载波信号,并将接收到的载波信号还原成基带信号的过程。
常用的调制解调方式有幅度调制解调(AM)、频率调制解调(FM)、相位调制解调(PM)等。
在调制解调中,需要了解不同调制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例如,AM调制适用于较低频率的信号,FM调制适用于音频和无线电广播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调制解调过程中的损耗和误差等问题。
四、噪声噪声是通信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它会影响信号的传输和解调过程。
常见的噪声有热噪声和间歇干扰等。
热噪声是由于元件的热运动而产生的噪声,它是一种与频率无关的噪声。
间歇干扰则是由于外界的电磁辐射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干扰。
在通信原理中,需要了解如何衡量噪声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总结:通信与信息系统的通信原理涉及到信号的传输、编码、调制解调、噪声等方面的知识。
通信原理学习总结范本

通信原理学习总结范本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涵盖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对于理解和设计现代通信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通过实验和实际应用加深了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通信原理学习的总结。
一、课程内容概述通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和组成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组成。
信源产生待传输的信息,发送设备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变换,使其适合在信道中传输,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接收设备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和恢复,信宿是信息的接收者。
2、信号与系统学习了信号的分类、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以及系统的特性和分类。
信号可以分为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确定性信号和随机信号等。
系统的特性包括线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和稳定性等。
3、模拟通信系统包括模拟调制和解调技术,如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了解了这些调制方式的原理、频谱特性和抗噪声性能。
4、数字通信系统重点学习了数字基带传输和数字带通传输。
数字基带传输涉及码型变换、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和性能分析;数字带通传输包括ASK、FSK、PSK 和DPSK 等调制方式。
5、信道编码学习了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和卷积码等,以及它们在提高通信系统可靠性方面的作用。
6、同步技术同步是通信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包括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等技术。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各种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和性能分析,这是理解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和处理的关键。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和性能评估,如误码率的计算和分析。
信道编码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纠错编码的方法和能力。
2、难点信号的频谱分析和系统的频率特性,需要较强的数学基础和理解能力。
同步技术的实现和性能分析,特别是在复杂的通信环境中保证同步的准确性。
信道的特性和建模,以及如何根据信道特性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
《通信原理》各章重难点

通信原理复习大纲第一部分:绪论1、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
能画出最基本、最简单的通信系统的框图(包括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理解框图中每个功能模块的作用,并了解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各自的优缺点。
2、了解通信系统的分类。
(该知识点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3、掌握各种通信方式结构。
要求能深刻理解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
了解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的概念。
4、掌握信息量和熵的概念及其计算5、掌握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可靠性与有效性)。
知道通信系统的主要指标可以分为可靠性(质量)和有效性(速率)。
并能区分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衡量指标各有哪些?这些指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单位是什么?信息传送速率、码元传送速率和误码率等概念,极有可能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
6、确知信号与随机过程——帮助理解后面各类信号与系统第二部分:信道1、了解信道的定义与分类。
理解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的概念区别。
2、了解信号、信道噪声及容量理解任何一个信号,既可以表示成时域上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表示成频域上的表现形式(频谱)。
理解任何未处理过的信号(基带信号)的特点是:频谱处于较低的频段范围。
信道噪声:理解加性噪声和乘性噪声的定义及区别。
掌握香农公式每个变量符号的意义,能通过公式分析带宽与信噪比的关系。
3、了解光纤的种类和特性第三部分:模拟调制系统1、掌握基带信号和频带信号的含义,并能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各自的特点。
2、掌握调制的作用,也就是为什么要采用调制技术的问题。
(比较重要)3、掌握调制信号的两个特征:a,仍携带有消息;b,适合于信道传输。
4、理解调制系统的各种分类方法(按调制信号不同如何分类、按载波信号不同如何分类、按调制器功能不同如何分类、按调制器传输函数不同如何分类)5、理解四种重要的幅度调制系统(AM、DSB、SSB、VSB)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四种幅度调制的调制及解调原理、实现方框图、信号通过调制器后频谱会发生哪些变化。
通信原理各章节难点疑点

第一章难点· 疑点
2. 基带信号、载波信号和已调信号
基带信号是来自信源的消息信号,即原始的电信号(也称调制 信号)。它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数字的。基带的含义是指信号 的频谱从零频率附近开始,如话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300Hz~ 3400Hz(注意:这是滤波后的频率范围) 图像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0 ~6MHz。 载波信号是指未受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它可以是正弦波, 也可以是非正弦波(如方波、矩形或三角形的脉冲串)。 已调信号是指参量受到调制后的已调载波信号。由于已调信 号的频谱通常具有带通形式,所以已调信号又称带通信号(注:许 多教材都习惯把它称为频带信号。但本书作者认为“带通”一词 比 “频带”一词的含义更精准,故在本书中统一用“带通”一词)
18
第二章 难点· 疑点
引入了冲激函数就能把频谱密度的概念推广到功
率信号上。这一点在信号分析中是非常有用的。 在本书后面章节,常把频谱密度简称为频谱;
这时在概念上不要把它和周期信号的频谱想混淆。
19
第二章 难点· 疑点
6. 双边谱和单边谱的概念 双边谱具有数学上的意义;单边谱是指实际物理信号可测 量的频谱。前者便于数学分析,后者便于实验测量。 实能量信号和实功率信号的频谱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其 负频谱和正频谱的模是偶对称的,相位是奇对称的。 注意:双边谱中的负频谱仅在数学上有意义;在物理上, 并不存在复频率。 信号的有效带宽是振幅频谱中的正频率部分的带宽,描述 的是实信号的带宽。 7. 单位冲激函数及其常用性质
该式表明:周期信号的平均功率等于信号所包含的直流、 基波以及各次谐波的平均功率之和。 (4)引入冲激函数之后,周期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也能 用Cn来表示
P( f )
通信原理重点难点

第1章绪论1.1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讨论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和主要性能指标,以及信息的度量和信道容量等。
通信就是异地间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通信的目的在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信息可理解为消息中所含有的特定内容。
通信中信息的传送是通过信号来进行的。
信号是消息的载荷者。
我们把实现信息传输过程的全部设备和传输媒介所构成的总体称为通信系统。
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是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便于加密处理,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数字通信便于利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
但其缺点是数字信号占用频带较宽。
通信系统传输信息的多少用“信息量”来衡量,它与消息出现的概率有关。
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指标是有效性和可靠性。
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用所传信号的有效传输带宽来表征,可靠性指标用整个通信系统的输出信噪比来衡量。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R和信息传输速率b R)和频带利用率(码元频带利用率和效性指标用传输速率(传输速率B信息频带利用率)来表征。
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用差错率(误码率和误信率)来衡量。
信道是信号的传输通道。
信道特性将直接影响通信的质量。
信道按其参数特性可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是确定的或者是变化极其缓慢的。
因此,其传输特性可以等效为一个线性时不变网络,该线性网络的传输特性可以用幅度—频率特性和相位—频率特性来表征。
随参信道的参数随时间随机快变化,所以它的特性比恒参信道要复杂,对传输信号的影响也较为严重。
影响信道特性的主要因素是传输媒介。
随参信道的传输媒质有以下三个特点:(1)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而变化。
(2)传输的时延随时间而变。
(3)多径传播。
通信系统中的噪声常常被近似地表述成高斯白噪声。
在讨论通信系统性能受噪声的影响时,我们主要分析的就是高斯白噪声的影响。
移动通讯的原理和技术难点文献

移动通信的原理和技术难点是一个复杂而深入的领域,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
以下是一篇关于移动通信的原理和技术难点的文献概述:标题:移动通信的原理和技术难点一、引言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促使移动通信在技术上和理论上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移动通信的原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传输信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和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电信号进行通信。
基站负责接收和发送无线电信号,而移动终端则负责接收和发送这些信号。
为了实现移动通信,基站和移动终端之间需要建立无线电连接。
三、移动通信的技术难点1. 无线信道传输特性:无线信道是移动通信的基础,但其传输特性对信号传输产生影响。
无线信道中的信号传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多径效应、阴影衰落、多普勒频移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信号的衰减、失真和干扰,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2. 抗衰落技术:由于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衰减和失真。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需要采用抗衰落技术,如信道编译码、交织、均衡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信号的衰减和失真,提高通信质量。
3. 空中接口技术:空中接口是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涉及到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以及基站和移动终端之间的协议和控制。
为了实现高效的无线通信,需要解决空中接口技术的多个方面,如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
4. 网络规划和管理:移动通信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设备。
为了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网络规划和管理。
这包括基站布局、频率分配、干扰管理、负载均衡等方面的工作。
5.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移动通信涉及到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因此需要采取措施确保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这包括加密技术、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方面的措施。
四、结论移动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原理和技术难点是复杂而深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05-12
14
二、几个公式
• 基本数学公式
三角函数公式
• 信号处理
1 δ (t ) = 2π δ (t ) ↔ 1
2012-05-12
∫
∞
−∞
1 ⋅ e dω
jωt
15
τ τ ⎧ ⎪A − 2 < t < 2 f (t ) = ⎨ τ τ ⎪0 t < − , t > ⎩ 2 2
F (ω ) = ∫
有效带宽的计算:卡松公式
Bc = 2 ( β + 1) W
2012-05-12
W 是基带信号带宽
18
• 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的解调模型
n ( t ) = nc ( t ) cos2π fct − ns ( t ) sin2π fct
同相 正交
2 n 2 ( t ) = nc ( t ) = ns2 ( t ) = N 0 2W
( 平均功率 )
Pns(f)
N0
nc ( t ) , ns ( t ):低通高斯噪声,带宽为W , 双边功率谱密度为N 0
带宽按正频率算
2W
Pn(f)
N0/2
2W
-2012-05-12 fc
fc
-W
W
19
对于SSB:
Pns(f)
N0/2
-W
W
单边谱密度:N0, 0 ≤ f < ∞ 双边谱密度: N0/2, −∞ ≤ f < ∞ 与单边带、双边带不同。
2012-05-12
12
• 解:中心频率的设置:1800Hz • 信道频带带宽3000-600=2400Hz •等效基带带宽:1200Hz •等效基带频带利用率:2400/1200=2bps/Hz •理想极限,不可实现 •可以选用QPSK,符号速率2400/2=1200baud
由
2012-05-12
1+α W= 2Ts
1+α 1200 = 1200 2
α =1
13
考虑收发匹配,选用根号升余弦滚降特性
串 并 变 换
α=1根
升余弦频 谱成形
90o
α=1根
电 话 信 道 90o 1800Hz 载 波 提取 升余弦频 谱成形
判 决
并 串 变 换
α=1根
升余弦频 谱成形
α=1 根 升
余弦频谱 成形
判 决
•无码间干扰的条件
∞
m H ( f + ) = Ts ∑ Ts m =−∞
∞
m H( f + ) ∑ Ts m =−∞
1
-W W -1/Ts
f
10
2012-05-12
• 频带利用率:
1+α 1 基带升余弦滤波特性:Bb = 2T , Rs = T s s
基带: 频带:
最高传输速率为 2W Baud
1 PM 2 m ( t )⎤ = 输出功率: Po = E ⎡ ⎣ ⎦ 4 4
SSB AM: s ( t ) = m ( t ) cos ( 2π f ct )
∓m ( t ) sin ( 2π f ct ) 1 s (t ) = ⎡ m ( t ) + nc ⎤ ⎣ ⎦ 解调信号: 2
输出功率:Po = 1 E ⎡ m 2 ( t ) ⎤ = PM ⎦ 4 4 ⎣
信 源 译 码 器
受 信 者
噪声源
2012-05-12
7
“应用层”分析
• • • • 几个概念 几个公式 分析到综合 方法、框图、误码率等特点、抗噪性能分析 新增内容 •窄带信号的时域表达式(解析信号) •抗干扰/信道编码:作用、原理、分类 •伪随机序列与正交码(小题,分量不大)
2012-05-12 8
PM PR ⎛S⎞ = ⎜ ⎟ = ⎝ N ⎠oSSB N 0W N 0W G = 1 SSB PM PR ⎛S⎞ = 21 ⎜ ⎟ = ⎝ N ⎠iSSB N 0W N 0W
• PM和FM中的相位 PM :ϕ ( t ) = K p m ( t ) 1 dϕ ( t ) FM : = K f m (t )
基 带 传 输
调制解调 差错分析
频带利用 有效性 数据率
可靠性 低通特性
信噪比 误码率
模拟系统 数字系统
匹配滤波 信道编码
5
信息源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受信者
噪声源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2012-05-12
6
信 息 源
信 源 编 码 器
信 道 编 码 器
数 字 调 制 器
信 道
数 字 解 调 器
信 道 译 码 器
2π dt
K p ——调相灵敏度 K f ——调频灵敏度
PM和FM的关系(间接)
PM :ϕ ( t ) = K p m ( t ) FM :ϕ ( t ) = 2π K f ∫ m (τ ) dτ
−∞ t
dϕ ( t ) dm ( t ) ⎫ = Kp ⎪ dt dt ⎪ ⎬ dϕ ( t ) = 2π K f m ( t ) ⎪ ⎪ dt ⎭
2 2 Ra (m) = ma + σa δ (m)
25
2012-05-12
2 2 Ra (m) = ma + σa δ (m)
单位常值序列的付氏变换为:
∑ δ (t − mT )
s
2 a
1 Ts
m δ( f − ) ∑ Ts m
2 ma m Pa ( f ) = σ + δ( f − ) ∑ Ts m Ts
HDB3译码规则: (a)寻找两个相邻的同极性码,后者为V码; (b)将V码连同前面3位改为0; (c)所有 ±1 均改为1。
m Ps ( f ) = GT ( f ) + Ts T
2
σ
2 a
2 a 2 s
m m GT ( ) δ ( f − ) ∑ Ts Ts m
2
方法:先判断均值是否为零。
2012-05-12
26
2. HDB3码
使连“0”个数不超过3个。其编码规则如下: a) 首先按照AMI码的规则编,即传号极性交替; b) 当连“0”个数超过3时,将第4个“0”改为与前面的 “1”同极性的脉冲,记为+V(或-V),称为破坏脉冲。 c) 保证相邻V码的极性必须交替出现。 d)相邻V码的极性不交替出现时,更改其极性,并将 四连“0”的第一个“0”更改为与它相同极性的脉冲, 并记为+B (或-B); e)破坏脉冲之后的“传号码”极性与“ ± B ”也要交替。
∑a g
n
∞
(t − nTS ) 基带信号为循环平稳过
程,利用平均自相关函 数求其功率谱密度
1 2 Ps ( f ) = Pa ( f ) ⋅ GT ( f ) Ts
2 Ra (m ) = E [ an an + m ] = E [ an + m ] E [ an ] = ma
2 2 2 2 ⎤ σa = E⎡ a − m = R (0) − m a a a ⎣ m⎦ 2 2 Ra (0) = ma + σa
通信原理重点难点
2012-05-12
1
课程复习: 专业课与基础课;
▼时间段的划分; ▼每天时间的安排; ▼专业课复习的特点 占用时间少、集中复习与阶段复习相结合; 要求:“有效性”+“可靠性”
2012-05-12 2
复习方法
方法:
• 针对课程特点,围绕“核心”展开,突出重点; • 强调知识的关联性; •抓大不放小; •疑点点评,考点剖析 •实例分析 目的: • 以不变应万变,得心应手; 教材:“北邮版”,“樊昌信”
2012-05-12 20
DSB AM:
1 m ( t ) + nc ⎤ 解调信号:s ( t ) = ⎡ ⎣ ⎦ 2
1 1 2 Pi = E ⎡ m ( t )⎤ = PM 输入功率: ⎣ ⎦ 2 2 PR P = P / 4 噪声功率: no n
s ( t ) = m ( t ) cos ( 2π fct ) 调制信号: 调制信号:
⎧积分+调相=调频 ⇒⎨ ⎩微分+调频=调相
2012-05-号平均功率相同,输入噪声有相同的双边谱密度: PR ⎛S⎞ ⎛S⎞ ⎜ ⎟ =⎜ ⎟ = ⎝ N ⎠oSSB ⎝ N ⎠oDSB N 0W 可见,DSB-AM与SSB-AM的抗噪性能一样
.GDSB = 2,调制信号只有同相分量,而噪声包含同相和正交 分量,相干解调抑制了正交分量,噪声功率被抑制了一半
2 ⎤ RX ( 0 ) = E ⎡ X t ,是统计平均功率 ( ) ⎣ ⎦
PX (ω ) = ∫ RX (τ ) e − jωτ dτ
−∞
∞
PY (ω ) = H (ω ) PX (ω )
2
2012-05-12 17
互补误差函数: erfc ( x ) = 2
π
∫
∞ x
exp ( −u ) du =
“北邮书”与“樊书”的区别 (FM):
dφ ( t ) K f 1 dns ( t ) 解调输出y ( t ) = = m (t ) + 2π 2π Ac dt dt
Kf: rad/(sV)
“樊”
1 dφ ( t ) 1 dns ( t ) 解调输出y ( t ) = = K f m (t ) + 2π dt 2π Ac dt
2
2
π
∫
−x
−∞
exp ( −u 2 ) du
周期函数的傅立叶变换: ∞ ⎡ ∞ ⎤ jnω0t F [ f (t )] = F ⎢ ∑ Fn e ⎥ = 2π ∑ Fnδ (ω − nω0 ) n =−∞ ⎣ n =−∞ ⎦ 1 T2 Fn = ∫ T f T ( t ) e − jnω0t dt T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