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变化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影响这三个特性的因素。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声音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对于声音的三个特性和影响因素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声音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让学生掌握影响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掌握影响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声音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声音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讨论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讲授法:教师对声音的特性和影响因素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音叉、尺子、气球、毛巾等。
2.教学课件:声音特性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叉、尺子等器材,让学生听一听、摸一摸,感受声音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有哪些特性?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让学生了解每个特性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声音的变化。
实验内容包括:a.音叉实验:观察音叉振动幅度对声音响度的影响。
b.尺子实验:观察尺子振动频率对声音音调的影响。
c.气球实验:观察气球振动对声音音色的影响。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引导学生总结声音变化规律。
5.拓展(5分钟)讨论:声音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声音特性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声音的三个特性和影响因素。
《声音的变化》的优秀教学反思
《声音的变化》的优秀教学反思1、《声音的变化》的优秀教学反思本课的两个教学目标看似非常简单,但是让学生真正探索发现和理解有些困难。
对于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这个概念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拨动尺子来探索,通过教学,学生也在短时间内准确找到了用力大和用力小的两种情况下拨动尺子,尺子所发出声音的变化和用眼睛看到的变化。
目标很快达成。
第二个教学目标略有些困难,特别是听不同水位音高低变化的时候,学生很难判断。
我把这个最难听出音高的实验放在最后来做,先做简单的不同大小铁片的音高变化规律,然后做琴弦的变化规律,再做铁钉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些例子无非是想让学生能总结出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的规律跟物体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的能力非常强。
总结出同样的物体,大物体发出声音低,小物体发出声音高的规律。
由此来判断不同水位高低的情况,学生大部分能推测出音高低的规律,但是真正听的时候其中有2个班的学生基础较好,大部分都能听出准确的音高变化规律,另1个班的学生只有一半的学生听出音高的变化,只有在我宣布正确的答案之后,让学生再次听仔细,学生才领悟,才听清楚变化的规律。
由于没有铝箔和尼龙绳,这个听声比较音高的实验只能纸上谈兵,很可惜。
2、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夏天里的声音》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夏天里的声音》,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思路:夏夜本来就是迷人的,夏夜更是丰富的。
每当一缕夏风伴着和谐美妙的蛙声、蟋蟀声萦绕于耳畔时,便会激发起孩子们对夏夜的探究兴趣。
为了让孩子更进一步地发现夏夜的有趣与热闹,我们从夏夜里的声音着手,让幼儿感知夏夜里的各种声音包括(室内、室外),从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声音的变化》小学科学
《声音的变化》小学科学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文山市实小北校区普正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2.过程与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音量与音高的科学概念,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2、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特别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音叉、小锤、乒乓球、自制教具、仿真软件、自制课件等。
【课前准备】1.见学生时,相互熟悉,相互提问。
2.教学调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的使用方法。
3.了解学生对乐器的认识。
4.教会学生使用平板。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中秋节老师出去玩,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东西,就拍下来了,今天特地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吗?有什么发现呢?【生】声音和喷泉都有变化,喷泉随着声音变。
【师】对,声音在变化。
其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很多声音,变化不断地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大自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声音的世界,探究“声音的变化”。
【板书课题】声音的变化二、新知探究(一)声音的强弱(音量)1.提问【师】大家听听这2段声音,(PPT)(播两段音量有明显区别的声音)谁来说说这两段声音有什么不同?【生】有大、小的变化,强、弱的变化......【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声音的大小有变化,指的就是声音的强弱。
(板书)声音大即是强,小即是弱。
(PPT)在科学中,声音的大小强弱用音量来表述。
声音的持续和变化
声音的持续和变化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振动产生并通过空气、水或其他媒介传播。
声音的持续和变化对我们的交流、娱乐和理解世界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声音的持续和变化,并探讨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声音的持续性声音的持续性指的是声音的持续时间长度。
根据声音的长短,我们可以将它们划分为短暂的音效和持续的声音。
音效通常是一些快速的、短暂的声音,例如爆炸声、鸟鸣声等。
这些声音能够瞬间引起我们的注意,为影视、广告和游戏等媒体作品增添气氛和情绪。
而持续的声音则可以是一首歌曲、演讲或自然环境中的声音。
这些持续的声音能够给人们带来长时间的愉悦或专注,例如听音乐、聆听讲座或享受大自然的声音。
二、声音的变化声音的变化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的改变。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频,通常用频率来衡量。
高音调的声音频率较高,比如小鸟的鸣叫声;低音调的声音频率较低,例如雷声。
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通常用声强度来衡量。
音量大的声音会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感,而音量小的声音常用于缓解压力、提供放松的环境,例如轻柔的乐曲,或者白噪音。
音色是指声音的质地和特性,每个声音都有独特的音色,可以通过不同的乐器演奏或音频效果来模拟。
音色决定了声音的个性与特点,例如人声、乐器和机械的声音等。
三、声音的应用声音的持续和变化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音乐领域,音调、音量和音色的变化是音乐创作和演奏的重要要素。
音乐家通过多样化的声音变化来创作出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
在电影和游戏中,声音的持续和变化可以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和参与感。
适当的音效设计能够增加戏剧性和紧张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在广播、电视和电话领域,声音的持续性和变化通过清晰的语音传达信息,促进人们的交流和理解。
此外,声音的持续性和变化也在医学领域得到应用,例如通过分析声音的特征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
综上所述,声音的持续和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论是影视娱乐、音乐创作还是日常交流,声音的持续和变化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体验和观感。
《声音的变化》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
《声音的变化》的教学设计《声音的变化》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声音的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音的变化》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相同的物体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3)引领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过程与方法(1)掌握基本的观察实验方法,学会用语言描述和文字记录听到的各种声音。
(2)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3)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逐步养成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求真的态度,。
(2)乐于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区分、鉴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并加以归类。
教学难点:对声音的高、低、强、弱加以区分和鉴别。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1)游戏“猜猜我是谁?”(2)引出课题。
(听听声音)(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入手导入新课,可以放松学生紧张的情绪,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探究活动(一)倾听、感受声音。
(1)你安静地全神贯注地倾听我们教室内外的声音吗?(2)交流:你刚才听到哪几种物体发出来的声音?你还知道哪些声音?(3)为声音分类。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周围环境入手,经历对周围的各种声音进行观察的过程使学生感觉生活中离不开声音;通过学生模仿声音让学生更直观的接触声音。
)(二)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1)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声。
(2)你能用桌子上的不同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吗?我们分组来玩玩,在玩的过程中要想办法让它们发出不同的声音来。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边说边做)(5)小组活动给声音分类。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声音分别是由哪些物体发出的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液体、固体、气体(6)汇报,小结: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设计意图:经历使固体、液体、气体发出声音的设计和观察过程,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法对各种物体产生的声音进行观察。
《声音的变化》 说课稿
《声音的变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声音的变化》。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声音的变化》是小学科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声音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学生理解声音的本质和特性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声音变化的关注,如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人的嗓音在不同情绪下也会有变化等。
接着,教材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____年级的学生。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声音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对于声音的变化规律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声音的高低和强弱可以用音量和音高来描述。
(2)了解影响声音高低和强弱变化的因素。
2、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2)通过实验,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振动频率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3、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对声音现象的探究兴趣。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声音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意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音量和音高的概念,以及它们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和强弱变化的因素。
声音的变化观察声音的音高和音量
声音的变化观察声音的音高和音量声音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也可以提供音乐的美妙。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声音有时候会有不同的变化,包括音高和音量的变化。
本文将重点观察声音的音高和音量变化,并探讨其原理和影响。
一、音高的变化观察音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低,它决定了声音的音调。
当我们观察声音的音高变化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实验。
1.1 音乐乐器的音高变化我们可以观察不同乐器演奏时的音高变化。
例如,钢琴、吉他等乐器上的音符按键的位置决定了演奏出的声音的音高。
我们可以尝试按下不同位置的按键,观察和比较所发出声音的高低。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一些弦乐器上的琴弦的长度和松紧程度对音高的影响。
1.2 人声的音高变化除了乐器,人的声音也可以通过调整声带的拉伸程度和张力来改变音高。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歌唱、演讲等活动中观察到人声音高的变化。
尝试唱高音和低音,注意观察喉部的变化,并比较不同音高下的声音表现。
1.3 调音器的使用调音器是一种用来检测音高的设备,我们可以使用调音器来观察声音的音高变化。
将调音器放置在声音源附近,通过其显示的频率来判断声音的音高。
可以尝试用声音源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观察调音器的反应并记录结果。
二、音量的变化观察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和强度,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
当我们观察声音的音量变化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实验。
2.1 不同声源的音量变化我们可以比较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的音量大小。
例如,比较音乐播放器的音量大小和人声的音量大小。
可以从最小音量到最大音量逐渐调节,记录不同音量下的声音表现。
2.2 加入外部影响的实验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实验,加入外部影响来改变声音的音量。
例如,在闭合的房间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房间内的物体或人的数量,改变声音的传播路径,观察声音的音量变化。
通过打开或关闭窗户等方法,也可以观察到声音音量的变化。
2.3 分贝计的使用分贝计是一种用来测量声音音量的仪器,我们可以使用分贝计来观察声音的音量变化。
声音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声音的变化知识点总结一、声音的频率变化1. 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次数,用赫兹(Hz)来表示。
声音的频率变化会导致声音的高低音和音量的大小发生变化。
2. 低频声音:低频声音对应的是较低的振动频率,其特点是声音较低沉,如爆炸声、轰隆声等。
3. 高频声音:高频声音对应的是较高的振动频率,其特点是声音较尖锐,如汽车喇叭声、鸟鸣声等。
4. 频率变化与音调:声音的频率变化会导致音调的变化,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二、声音的幅度变化1. 幅度是指声音振动的幅度大小,用分贝(dB)来表示。
声音的幅度变化会导致声音的响度大小和音量大小发生变化。
2. 强声音:幅度较大的声音,被称为强声音,其响度大,音量大,如火车汽笛声、喇叭声等。
3. 弱声音:幅度较小的声音,被称为弱声音,其响度小,音量小,如风吹声、叶子摩擦声等。
4. 幅度变化与音量:声音的幅度变化会导致音量的变化,幅度越大音量越大,幅度越小音量越小。
三、声音的音调变化1. 音调是指声音主要频率的高低。
声音的音调变化会导致声音的音高和音色发生变化。
2. 高音调:音调较高的声音,被称为高音调,其音高高,音色尖锐,如女高音歌唱声、小孩尖叫声等。
3. 低音调:音调较低的声音,被称为低音调,其音高低,音色低沉,如男低音歌唱声、炮声轰鸣声等。
4. 音调变化与频率:声音的音调变化会受到频率的影响,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四、声音的音色变化1. 音色是指声音的音质特征,它决定了不同声音的听觉效果。
声音的音色变化会受到声源、介质和受者等因素的影响。
2. 清亮音色:音色清晰明亮的声音,被称为清亮音色,如钢琴声、铃声等。
3. 震颤音色:音色带有颤音效果的声音,被称为震颤音色,如人声歌唱声、风笛声等。
4. 音色变化与介质:不同的介质会影响声音的传播和反射,从而影响声音的音色变化。
五、声音的传播与反射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主要以空气为传播介质。
声音的变化与音调知识点总结
声音的变化与音调知识点总结声音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媒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的声音和音调。
了解声音的变化和音调的知识,对于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声音的变化与音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声音的变化声音是由声波传播引起的,而声波是由振动物体产生的。
声音的变化主要包括音量、音调和音色三个方面。
1.音量:声音的大小和强度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和强度,也可以称为响度。
我们常用的单位是分贝(dB),分贝表达了声音的强度级别。
相同的声音,因为传播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感受到的音量也不同。
通常来说,人类可以听到的最小音量是20分贝,而常见的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分贝通常在60-80之间。
2.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或者说频率的大小。
在音乐中,音调由音高决定。
音调高的声音频率高,音调低的声音频率低。
音调的单位是赫兹(Hz),表示每秒振动的次数。
人类可以听到的音调范围大约在20Hz-20,000Hz之间。
3.音色:声音的质地和特点音色是指声音的质地和特点,也可以称为音质。
不同的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有着独特的音色,这是由于乐器本身的结构和材料不同所导致的。
音色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的声音源,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二、音调的知识点音调是声音的重要属性,它在语言和音乐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音调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声音。
1.音调的名称和符号音调的高低由音符的位置和符号来表示。
在乐谱中,音符上方的符号叫做升号(♯),表示要高半音演奏;音符下方的符号叫做降号(♭),表示要低半音演奏;没有符号的音符称为自然音。
2.音调关系和音阶音调与基准音的关系可以用音程来描述。
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
在西方音乐中,常用的音程有八度、大六度、小六度等等。
音阶是一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音调。
常见的音阶有大调音阶、小调音阶等。
3.音调的表达和感受不同的音调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橡皮筋松紧不同
温馨提示:
(为公平起见) 1、用力大小要一样
(控制拉开的距离相同)
2、拨动橡皮筋的部位要固定 (操作规范) 1、不能用力过猛,橡皮筋会断
2、固定木板
3、拉同一根靠近边缘的橡皮筋,水平着拉
听声音 观察振动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振动A2
振动幅度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振动B1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振动B2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为什么声音会有强、 弱、高、低的变化呢?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振动A1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探究二: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声音的基本知识,对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声音的三个特性以及如何改变这些特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三. 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学会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声音的变化。
3.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的理解和掌握。
2.难点: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声音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声音的变化。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音叉、水杯、尺子、气球等。
2.课件:声音的三个特性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让学生对这三个特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来观察和感受声音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声音的三个特性,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观察和理解这些特性。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了实验中用到的方式,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和理解声音的变化?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程进行小结,总结学习的收获和不足。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声音变化的实验报告,要求有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8.板书(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观察和理解这些特性。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10分钟总计:50分钟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分析:一. 教学情境在教学《声音的变化》这一课时,我创设了以下教学情境:1.实验情境: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科版科学四上3.3《声音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3.3《声音的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区分它们。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声音的基本概念,对声音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声音的三个特性认识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让学生能够区分声音的三个特性。
3.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变化规律。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
2.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声音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声音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音叉、尺子、气球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声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什么,声音有哪些特性。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察和实验,发现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让学生用尺子敲击桌面,观察尺子振动的频率对声音音调的影响。
(2)响度:让学生用气球吹气,观察吹气的力度对声音响度的影响。
(3)音色:让学生用音叉敲击桌面,观察不同物体对声音音色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进一步巩固声音的三个特性。
4.巩固(5分钟)通过讨论和问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声音的三个特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总计课时:40分钟以上是根据您的要求,为您提供的《声音的变化》教案。
三3声音的变化- 共13页
观察比较水杯声音高低变化
杯号 预测
1
2
3
满杯水 大半杯水 半杯水
第一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
第三次实验
4 少半杯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拨动像皮筋
绷紧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放松
振动快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振动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1、轻轻拨动尺子 2、用力拨动尺子
*观察声音的强弱,以及振动的幅度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振动幅度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变化
实验过程
描述听到的声音的强弱变化
轻轻拨动钢尺 振动幅度小 声音弱(小)
实验
用力拨动钢尺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强 (大)
发现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 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音高的单位:赫兹(Hz)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音量的单位:分贝(dB)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用铅笔或小木棒敲击杯口,预测他们发 出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学会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 Nhomakorabea1
2
3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案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通过介质来传播。
2.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了解影响这些特性的因素。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三个特性。
2. 教学难点:声音特性的理解和实验操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声音的变化。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动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音叉、尺子、气球、瓶子、泡沫等。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美妙,引出对声音的学习。
2. 新课导入: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讲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探究声音的变化。
4. 结果交流: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声音的变化规律。
5. 总结提升:总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三个特性,以及影响这些特性的因素。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
9.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10. 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问题解答、交流讨论等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掌握情况。
《声音的变化》说课稿
《声音的变化》说课稿《声音的变化》说课稿范文《声音的变化》说课稿1一、说教材《声音的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
前面初步感受过了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并且对尺子橡皮筋等物体的发声方法进行了研究,这一课是对前面学习的延续和深入研究,更多的是对声音强弱高低变化原因的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的运用,从而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科学概念: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2、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音量与音高的科学概念,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教学难点: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为每一组准备:4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单、一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
二、说教法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声音的变化》这堂课,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利用音乐创设情境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在课的开始就激活主体,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为此,新课引入,我选择了世界著名进行曲《西班牙斗牛士》供同学们欣赏,在听完乐曲后,让学生说说声音有哪几方面的变化?这样顺利地让学生们说出声音高低、强弱的感觉。
2、用开放的教学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是本课的主要教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
声音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1.3《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声音的高低和强弱与物体振动有关。
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出声音的高低、强弱与振动的关系,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的发音器是通过什么来控制声音高低的,从而运用所学设计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
3.科学态度、STSE与同学合作进行探究,乐于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倾听他人的意见。
认识到科学发现对技术发明的指导作用,技术发明为发现科学原理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认识音量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音高是由物体振动快慢决定的。
【教学难点】观察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音箱、音叉、皮筋、吉他、自制小乐器的材料、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声音强弱和高低的变化与振动什么有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学习1.研究声音强弱与振动的关系(1)小组实验:调节音箱发出音量的大小,观察喇叭振动的情况。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2)实验小结:音箱的音量越大,喇叭振动幅度越大;音箱的音量越小,喇叭振动幅度越小。
(3)继续探究:观察更多的物体,设法研究当它们所发声音的音量大小不同时,振动有什么变化。
用合适的方法记录下来。
(4)分组讨论:说一说,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有什么关系?(5)小结: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
振动幅度大,音量大;振动幅度小,音量小。
2.研究声音高低与振动的关系(1)小组实验﹔想办法让皮筋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观察并记录皮筋振动的状态(2)交流:皮筋的松紧是否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振动的快慢对声音的音调有什么影响?(3)实验小结:皮筋的松紧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
振动越快,皮筋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皮筋发出的声音越低。
(4)继续探究:调节吉他弦的松紧,辨听吉他声音的高低,类推弦的振动快慢。
声音的变化教学反思 声音的变化课后反思
声音的变化教学反思声音的变化课后反思声音的改变教学反思篇一《声音的改变》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时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们学习听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活动中,初步感受到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的改变的根底上,更详细为学生们供应视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时机。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相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幅度确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快慢确定的,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的内容支配比拟清楚,一个是对音量的探究,一个是对音高的探究并且围围着3个试验进展:尺子音量的探究;水杯音高的推测和结果;橡皮筋的音高试验。
试验一:视察比拟声音强弱的改变。
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来拨动钢尺,让学生听听尺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尺子的振动状态有什么不同,并让学生将听到的声音和视察到的尺子振动的幅度描述出来。
在反复的视察和描述中,学生将声音的强弱与尺子振动幅度的大小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的概念。
试验二、试验三的探究活动,都是为视察比拟声音凹凸的改变而设计的。
通过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让孩子们将试验现象和预料进展比拟,初步感知声音的凹凸改变,在这里孩子们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只能停留在外表现象,发觉杯里的水越少,发出的声音越高;杯里的水越多,发出的声音越低。
但振动的快慢是学生不能感受到的。
在第三个试验中,我指导学生尽量用同样的力度拨动松紧不同的橡皮筋,描述声音凹凸的改变;视察松紧不同的橡皮筋的振动状况有什么不同,并同发出的声音联系起来,初步建立物体振动得速度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的概念。
最终总结延长,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用声音的改变来解读生活中的信息,同时用学过的学问,利用身边的物品缔造奇妙音乐。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声音,生活中到处有科学,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探究科学的奥妙。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自我感觉整体比拟完整和流畅,思路也较清楚,能够较好完本钱课的教学目标。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教案 (2)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教案 (2)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影响这三个特性的因素。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声音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其中的变化规律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他们在生活中对声音有过一定的体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知道影响它们的因素。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变化规律。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总结,自主探究声音的变化规律。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音叉、尺子、气球、布料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各种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变化。
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有哪些变化吗?2.呈现(10分钟)介绍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解释影响这三个特性的因素。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声音特性的变化。
实验一:用尺子探究音调的变化;实验二:用气球和布料探究响度的变化;实验三:用音叉探究音色的变化。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特性的变化规律。
提问: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分别是什么?5.拓展(10分钟)讨论:声音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利用声音的变化发明新的产品?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声音特性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
重复3次,并记录。
描述听到的声音(声音的强弱变化)
第1次实验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第2次实验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第3次实验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发现
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样大
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
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2第一栏。
3、分组实验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并记录表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发声预测
第1次实验
第2次实验
第3次实验
发现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
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
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
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五、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教学后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