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平面及其方程
高等数学教案:平面及其方程
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介绍最简单也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曲面——平面,平面是本章中非常重要的一节,本节让学生了解平面的各种表示方法,学生在学习时领会各种特殊位置平面的表示方法,会求出各种位置上的平面,了解平面与其法向量之间的关系。
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基本内容:平面方程的几种形式,平面的夹角重点:1.平面方程的求法2.两平面的夹角难点:平面的几种表示及其应用对学生的引导及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首先通过提问过空间一点且与一条直线垂直的平面是否存在这一具体问题,引出空间平面的点法式方程.紧接着对点法式进行变形得出一般式方程,引导学生分析常见的几个特殊平面及其面面间的夹角.平面方程有四种类型:点法式方程,三点式方程,截距式方程和一般式方程,但我们常用的是点法式和一般式。
求点法式方程的关键点往往是法向量,法向量通常采用向量的代数运算求得。
例题:例1:求过三点(2,-1,4)、(-1,3,-2)和(0,2,3)的平面方程。
例2:设平面过原点及点,且与平面垂直,求此平面方程。
例3:研究以下各组里两平面的位置关系:其他例题参见PPT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结合几何辅助。
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高等数学(同济五版)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高等数学(同济五版)P325---P329注:1.每单元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一个授课单元为一个教案;3. “重点”、“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部分要尽量具体;4.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
高等数学(下)教案曲面及其方程
高等数学(下)教案曲面及其方程教学目标:1. 理解曲面的概念,掌握曲面的基本性质。
2. 学习曲面的方程表示方法,掌握常见曲面的方程。
3. 能够利用曲面方程进行曲面的绘制和分析。
教学内容:一、曲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 曲面的定义2. 曲面的基本性质2.1 曲面的导数2.2 曲面的切线和法线2.3 曲面的曲率2.4 曲面的切平面和法平面二、曲面的方程表示方法1. 参数方程表示法2.1 参数方程的定义2.2 参数方程的求导和积分2. 普通方程表示法2.1 普通方程的定义2.2 普通方程的求导和积分3. 柱面和二次曲面的方程3.1 柱面的方程3.2 二次曲面的方程三、常见曲面的方程1. 圆锥面的方程2. 椭圆面的方程3. 双曲面的方程4. 抛物面的方程5. 直纹面的方程四、曲面的绘制和分析1. 利用参数方程绘制曲面2. 利用普通方程绘制曲面3. 曲面的切线和法线分析4. 曲面的曲率分析5. 曲面的切平面和法平面分析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形和动画展示曲面的形状和性质。
2. 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曲面方程的求解和分析方法。
3. 引导学生运用曲面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和练习的参与度。
2. 学生对曲面方程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能够运用曲面方程进行曲面的绘制和分析。
教学资源:1. 教学PPT和动画演示。
2. 曲面方程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3. 计算机软件进行曲面的绘制和分析。
六、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1. 切平面的定义与性质6.1 切平面的定义6.2 切平面的性质2. 法线的定义与性质6.3 法线的定义6.4 法线的性质3. 切平面和法线的求法6.5 切平面和法线的求法七、曲面的曲率1. 曲率的定义与性质7.1 曲率的定义7.2 曲率的性质2. 曲率的计算7.3 曲率的计算方法3. 曲面的弯曲程度分析7.4 曲面的弯曲程度分析八、曲面的绘制与分析实例1. 实例一:圆锥面的绘制与分析8.1 圆锥面的参数方程8.2 圆锥面的普通方程8.3 圆锥面的切平面和法线分析2. 实例二:椭圆面的绘制与分析8.4 椭圆面的参数方程8.5 椭圆面的普通方程8.6 椭圆面的切平面和法线分析3. 实例三:双曲面的绘制与分析8.7 双曲面的参数方程8.8 双曲面的普通方程8.9 双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分析九、曲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曲面在工程中的应用9.1 曲面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9.2 曲面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2. 曲面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9.3 曲面在光学中的应用9.4 曲面在声学中的应用十、复习与练习1. 复习本章内容10.1 复习曲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0.2 复习曲面的方程表示方法10.3 复习常见曲面的方程2. 课堂练习10.4 完成课堂练习题3. 课后作业10.5 布置课后作业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曲面的绘制与分析方法。
《高等数学》教学课件:第1章 曲线与曲面 第2节
1
1
2
2x py z 6 0
数学与生物信息学教研室 Mathematics & Bioinformatics
2.1.两直线的夹角
两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介于0与 间)叫做两直线的夹角
2cos s1 s2 Nhomakorabea| m1m2 n1n2 p1 p2 |
| s1 || s2 |
m12 n12 p12 m22 n22 p22
问题:两直线平行、重合?两直线垂直(相交、 不交)?
数学与生物信息学教研室 Mathematics & Bioinformatics
直线L的位置就完全确定下来
参数的含义?方程的
特殊形式?
x x0 tm,
y
y0
tn,
tR
z z0 tp.
参数方程
x x0 y y0 z z0
m
n
p
对称式方程
点向式方程
数学与生物信息学教研室 Mathematics & Bioinformatics
二、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10
1、空间直线的方程 1.2.直线的一般方程
4
1、平面方程 法向量(normal vector):与一平面垂直的向量(vector)称为该平面的法向 量(normal vector).
一般方程
Ax By Cz D 0
它是三元一次方程.事实上任何三元一次方程在三维几 何空间都表示平面.因此对于任给的三元一次方程,其 三个未知量的系数就是该方程所表示平面的一个方向量
第一章 曲线与曲面
第一节 空间形式概述 第二节 平面与空间直线的方程 第三节 曲面及其方程 第四节 曲线的表示形式
数学与生物信息学教研室 Mathematics & Bioinformatics Group
高数下册常用常见知识点
高数下册常用常见知识点高等数学下册常用知识点第八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一、向量及其线性运算1.向量的概念及基本性质:包括向量相等、单位向量、零向量、向量平行、共线、共面等基本概念。
2.向量的线性运算:包括加减法和数乘。
3.空间直角坐标系:包括坐标轴、坐标面、卦限和向量的坐标分解式等。
4.利用坐标进行向量的运算:设向量a=(ax。
ay。
az),向量b=(bx。
by。
bz),则a±b=(ax±bx。
ay±by。
az±bz),λa=(λax。
λay。
λaz)。
5.向量的模、方向角、投影:包括向量的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方向角、方向余弦和投影等。
二、数量积和向量积1.数量积:包括数量积的概念、性质和计算公式等。
2.向量积:包括向量积的概念、性质和计算公式等。
三、曲面及其方程1.曲面方程的概念:包括曲面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等。
2.旋转曲面:包括旋转曲面的定义、方程和旋转后方程的计算等。
3.柱面:包括柱面的特点、方程和母线的概念等。
4.二次曲面:包括椭圆锥面的方程和图形等。
2.椭球面:$\frac{x^2}{a^2}+\frac{y^2}{b^2}+\frac{z^2}{c^2}=1$3.旋转椭球面:$\frac{x^2}{a^2}+\frac{y^2}{b^2}-\frac{z^2}{c^2}=1$4.单叶双曲面:$\frac{x^2}{a^2}+\frac{y^2}{b^2}-\frac{z^2}{c^2}=1$5.双叶双曲面:$\frac{x^2}{a^2}+\frac{y^2}{b^2}-\frac{z^2}{c^2}=-1$6.椭圆抛物面:$\frac{x^2}{a^2}+\frac{y^2}{b^2}=z$7.双曲抛物面(马鞍面):$\frac{x^2}{a^2}-\frac{y^2}{b^2}=z$8.椭圆柱面:$\frac{x^2}{a^2}+\frac{y^2}{b^2}=1$9.双曲柱面:$\frac{x^2}{a^2}-\frac{y^2}{b^2}=1$10.抛物柱面:$2x=ay^2$空间曲线及其方程:1.参数方程:$\begin{cases}x=x(t)\\y=y(t)\\z=z(t)\end{cases}$,如螺旋线:$\begin{cases}x=a\cos t\\y=a\sin t\\z=bt\end{cases}$2.一般方程:$F(x,y,z)=0$,消去$z$,得到曲线在面$xoy$上的投影。
(完整版)大学高数公式大全
a b c cos , 为锐角时,
4 / 12
高等数学公式
平面的方程:
1、点法式: A( x x0 ) B( y y0 ) C ( z z0 ) 0,其中 n { A, B, C}, M 0 (x0, y0 , z0 ) 2、一般方程: Ax By Cz D 0
3、截距世方程: x
y
z 1
abc
平面外任意一点到该平 面的距离: d
x ( x, y)d
D
, y M y
( x, y) d
M
D
y ( x, y)d
D
( x, y)d
D
平面薄片的转动惯量: 对于 x轴 I x
y2 ( x, y)d , 对于 y轴 I y
x 2 ( x, y)d
D
D
平面薄片(位于 xoy平面)对 z轴上质点 M (0,0, a), (a 0)的引力: F { Fx , Fy , Fz},其中:
隐函数 F ( x, y) 0, dy dx
F F
x y
d2 ,
dx
y
2
( x
隐函数 F ( x, y, z) 0, z Fx , z Fy
x Fz
y Fz
Fx )+ (
Fy
y
Fx ) dy Fy dx
5 / 12
高等数学公式
F (x, y,u, v) 0
隐函数方程组:
J
( F ,G)
·半角公式:
sin 2
1 cos cos
2
2
1 cos 2
1 cos 1 cos
sin
1 cos 1 cos
sin
tg
ctg
2
第七章第三节空间平面与直线及其方程
A 4C 0 , 即 A 4C ,
代入所设方程并消去C (C 0) , 得所求的平面方程为
4x z 0 .
高等数学 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7.3 空间平面与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三、空间直线的方程
1.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与参数方程 (1) 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定义 与直线平行的非零向量, 称为这条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 直线的方向向量有无数多个.
i 1 0 j 1 1 k 0 1
n
M1
M3 M2
(1 , 1 , 1)
又 M1 , 利用点法式得平面 的方程为:
高等数学 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7.3 空间平面与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例7.3.1 求过三点
的平面 的方程.
解: 平面 的法向量垂直于该平面内任一向量, 于是可取平面 的法向量为:
高等数学 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7.3 空间平面与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例7.3.2 设一平面与
轴的交点分别为
R(0,0, c ) (其中 a 0,b 0,c 0 ), 求该平面的方程.
分析: 可用平面的一般方程做 或平面的点法式方程做. 解: 设平面的方程为
Ax By Cz D 0,
x x0 y y0 n m 得 y y0 z z0 p n
法2: 先找直线上两点A, B; AB 就是直线的方向向量.
高等数学 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7.3 空间平面与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例7.3.5 用点向式方程及参数方程表示直线
分析: 先找直线上一点; 再找直线的方向向量. 解: 先在直线上找一点 M0 ( x0 , y0 , z0 ) . y0 z 0 1 0 , 令 x0 0 , 代入原方程组得 2 y0 z 0 1 0 ,
高等数学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七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空间解析几何是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必备的基础知识.本章首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引进有广泛应用的向量代数,以它为工具,讨论空间的平面和直线,最后介绍空间曲面和空间曲线的部分内容.第一节空间直角坐标系平面解析几何是我们已经熟悉的,所谓解析几何就是用解析的,或者说是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坐标法把代数与几何结合起来.代数运算的基本对象是数,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是点.正如我们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所见到的那样,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几何中的点与代数的有序数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运动的观点,使平面曲线和方程对应,从而使我们能够运用代数方法去研究几何问题.同样,要运用代数的方法去研究空间的图形——曲面和空间曲线,就必须建立空间内点与数组之间的对应关系.一、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推广.过空间一定点O,作三条两两互相垂直的数轴,它们都以O为原点.这三条数轴分别叫做x轴(横轴)、y轴(纵轴)、z轴(竖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正方向按右手法则确定,即以右手握住z轴,右手的四个手指指向x轴的正向以π2角度转向y轴的正向时,大拇指的指向就是z轴的正向(图7-1),这样的三条坐标轴就组成了一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点O叫做坐标原点.图7-1三条坐标轴两两分别确定一个平面,这样定出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xOy,yOz,zOx,统称为坐标面.三个坐标面把空间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个卦限,上半空间(z>0)中,从含有x 轴、y轴、z轴正半轴的那个卦限数起,按逆时针方向分别叫做Ⅰ,Ⅱ,Ⅲ,Ⅳ卦限,下半空间(z<0)中,与Ⅰ,Ⅱ,Ⅲ,Ⅳ四个卦限依次对应地叫做Ⅴ,Ⅵ,Ⅶ,Ⅷ卦限(图7-2).图7-2确定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后,就可以建立起空间点与数组之间的对应关系.设M为空间的一点,过点M作三个平面分别垂直于三条坐标轴,它们与x轴、y轴、z 轴的交点依次为P、Q、R(图7-3).这三点在x轴、y轴、z轴上的坐标依次为x,y,z.这样,空间的一点M就惟一地确定了一个有序数组(x,y,z),它称为点M的直角坐标,并依次把x,y和z叫做点M的横坐标,纵坐标和竖坐标.坐标为(x,y,z)的点M通常记为M(x,y,z).图7-3反过来,给定了一有序数组(x,y,z),我们可以在x轴上取坐标为x的点P,在y轴上取坐标为y的点Q,在z轴上取坐标为z的点R,然后通过P、Q与R分别作x轴,y轴与z 轴的垂直平面,这三个平面的交点M就是具有坐标(x,y,z)的点(图7-3).从而对应于一有序数组(x,y,z),必有空间的一个确定的点M.这样,就建立了空间的点M和有序数组(x,y,z)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图7-3所示x轴,y轴和z轴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P(x,0,0),Q(0,y,0),R(0,0,z);xOy面,yOz面和zOx面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A(x,y,0),B(0,y,z),C(x,0,z);坐标原点O的坐标为O(0,0,0).它们各具有一定的特征,应注意区分.二、空间两点间的距离设M1(x1,y1,z1)、M2(x2,y2,z2)为空间两点,为了用两点的坐标来表达它们间的距离d,我们过M1,M2各作三个分别垂直于三条坐标轴的平面.这六个平面围成一个以M1,M2为对角线的长方体(图7-4).根据勾股定理,有图7-4|M 1M 2|2=|M 1N |2+|NM 2|2=|M 1P |2+|M 1Q |2+|M 1R |2.由于|M 1P |=|P 1P 2|=|x 2-x 1|,|M 1Q |=|Q 1Q 2|=|y 2-y 1|,|M 1R |=|R 1R 2|=|z 2-z 1|,所以d =|M 1M 2|=212212212)()()(z z y y x x -+-+-,这就是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特别地,点M (x,y,z )与坐标原点O (0,0,0)的距离为d =|OM |=222z y x ++。
高等数学-第8章 - (平面及其方程)
n
M1
M3
n M1 M 2 M1 M 3
i j k 3 4 6 2 3 1 (14 , 9 , 1)
M2
又 M1 , 利用点法式得平面 的方程
即
说明: 此平面的三点式方程也可写成
x2 y1 z 4
3 2
的平面方程为
4 3
6 0 1
一般情况 : 过三点 M k ( xk , yk , zk ) ( k 1 , 2 , 3)
方程为
则所求平面
A( x 1) B( y 1) C ( z 1) 0
n M1 M 2
A 0 B 2C 0 , 即 A BC 0 , 故
n 的法向量
因此有 2C ( x 1) C ( y 1) C ( z 1) 0 (C 0)
轴。
方程
f x y , z 0,
2 2
表示 yoz 坐标面上的已知曲线 f ( y , z ) 0 绕 z 轴 旋转一周的旋转曲面方程.
同理: yoz 坐标面上的已知曲线 f ( y , z ) 0 绕 y 轴旋转一周的旋转曲面方程为 f y , x 2 z 2 0. 同理: xoz 坐标面上的已知曲线 f ( x , z ) 0 绕
约去C , 得
2( x 1) ( y 1) ( z 1) 0 2x y z 0
即
例5. 设
是平面
外一点,求 P0 到平面的距离d . 解:平面法向量为 n ( A , B , C ) , 在平面上取一点 P1 ( x1 , y1 , z1 ) ,则P0 到平面的距离为 n P1 P0 n PP d Prj n 1 0 P0 n
考研数学之高等数学讲义第五章(考点知识点+概念定理总结)
82 第五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5.1 向量代数(甲)内容要点内容要点一、空间直角坐标系一、空间直角坐标系 二、向量概念二、向量概念®a =®i x +®j y +®k z坐标()z y x ,,模®a =222z y x ++ 方向角g b a ,,方向余弦g b a cos ,cos ,cosa cos =222zy x x ++ ;b cos =222zy x y ++ ;g cos =222zy x z ++三、向量运算三、向量运算设®a ()11,1,z y x ;®b ()22,2,z y x ;®c ()33,3,z y x 1. 加(减)法加(减)法®a ±®b =()2121,21,z z y y x x ±±± 2. 数乘数乘 ()111,,z y x a l l l l =®3. 数量积(点乘)(ⅰ)定义®a ·®b =®a®b ÷øöçèæ®®Ðb a ,cos (ⅱ)坐标公式®a ·®b =21x x +21y y +21z z (ⅲ)重要应用®a ·®b =0Û®a ^®b4.向量积(叉乘)(ⅰ)定义®a ´®b =®®ba ÷øöçèæ®®Ðb a ,sin ®a ´®b 与®a 和®b 皆垂直,且®a ,®b ,®a ´®b 构成右手系构成右手系83(ⅱ)坐标公式®a ´®b =222111z y x z y x k j i®®®(ⅲ)重要应用®a ´®b =®0Û®a ,®b 共线共线5、混合积、混合积 (ⅰ)定义(ⅰ)定义(®a ,®b ,®c )=(®a ´®b )·®c (ⅱ)坐标公式(®a ,®b ,®c )=333222111z y x z y x z y x (ⅲ)÷øöçèæ®®®c b a ,,表示以®a ,®b ,®c 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体积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体积§5.2 平面与直线(甲)内容要点(甲)内容要点一、一、 空间解析几何空间解析几何1 空间解析几何研究的基本问题。
高等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高等数学(下)知识点总结1、二次曲面1)椭圆锥面:2)椭球面:旋转椭球面:3)单叶双曲面:双叶双曲面:4)椭圆抛物面:双曲抛物面(马鞍面):5)椭圆柱面:双曲柱面:6)抛物柱面:(二)平面及其方程1、点法式方程:法向量:,过点2、一般式方程:截距式方程:3、两平面的夹角:,,;4、点到平面的距离:(三)空间直线及其方程1、一般式方程:2、对称式(点向式)方程:方向向量:,过点3、两直线的夹角:,,;4、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直线与它在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1、连续:2、偏导数:;3、方向导数:其中为的方向角。
4、梯度:,则。
5、全微分:设,则(一)性质1、函数可微,偏导连续,偏导存在,函数连续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偏导数存在函数可微函数连续偏导数连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定义122342、微分法1)复合函数求导:链式法则若,则,(二)应用1)求函数的极值解方程组求出所有驻点,对于每一个驻点,令,,,① 若,,函数有极小值,若,,函数有极大值;② 若,函数没有极值;③ 若,不定。
2、几何应用1)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曲线,则上一点(对应参数为)处的切线方程为:法平面方程为:2)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曲面,则上一点处的切平面方程为:法线方程为:第章重积分(一)二重积分:几何意义:曲顶柱体的体积1、定义:2、计算:1)直角坐标,,2)极坐标,(二)三重积分1、定义:2、计算:1)直角坐标-----------“先一后二”-----------“先二后一”2)柱面坐标,3)球面坐标(三)应用曲面的面积:第一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一)对弧长的曲线积分1、定义:2、计算:设在曲线弧上有定义且连续,的参数方程为,其中在上具有一阶连续导数,且,则(二)对坐标的曲线积分1、定义:设 L 为面内从 A 到B 的一条有向光滑弧,函数,在 L 上有界,定义,、向量形式:2、计算:设在有向光滑弧上有定义且连续, 的参数方程为,其中在上具有一阶连续导数,且,则3、两类曲线积分之间的关系:设平面有向曲线弧为,上点处的切向量的方向角为:,,,则、(三)格林公式1、格林公式:设区域 D 是由分段光滑正向曲线 L 围成,函数在D 上具有连续一阶偏导数, 则有2、为一个单连通区域,函数在上具有连续一阶偏导数,则曲线积分在内与路径无关(四)对面积的曲面积分1、定义:设为光滑曲面,函数是定义在上的一个有界函数,定义2、计算:—“一投二代三定号”,,在上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在上连续,则,为上侧取“ + ”,为下侧取“级数:(二)函数项级数1、定义:函数项级数,收敛域,收敛半径,和函数;2、幂级数:3、收敛半径的求法:,则收敛半径4、泰勒级数展开步骤:(直接展开法)1)求出;2)求出;3)写出;4)验证是否成立。
平面及其方程
例3求过%轴及点Md-3,-1)的平面方程. 【例3解】设过%轴的平面为By+ Cz = O
点M°(4, -3, -1)的坐标满足上述方程-3B-C = 0
所求平面的方程为y-3z = 0 (如取B = l,C = -3) 例4求过点(1,1,1)且垂直于二平面x-y + z = 7和 3x + 2y-12z + 5 = 0的平面方程. 【例4解】法向量 n = (l,-l,l) x (3,2,-12) = (10,15,5)// (2,3,1) 所求平 面方程 2(%-l) + 3(y-l) + (z-l) = 0
《高等数学》全程教学视频课
第55讲平面及其方程
通过网格精确描述和生成大飞机复杂外形
第55讲 平面及其方程——问题的引入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设平面TT通过已知点Mo (私y® Zo) 且垂直于非零向量n = (A, B, 设M (的y, z)为平面TT上任一点
丄 n o MQM ・ n = 0 虬
特殊情形: •当D = 0时,Ax + By + Cz = 0表示通过原点的平面; •当4 = 0时+ Cz + Q = 0的法向量
n = (0, Bf C)丄i,平面平行于%轴; • 4% + Cz + D = 0表示平行于y轴的平面;
• + By + D = 0表示平行于z轴的平面;
® --------
丿第55讲平面及其方程——平面的一般方程
Ax + By + Cz + D = 0(42 + B2 + C2 0)
特殊情形: •当A = B = 0时,Cz + D = 0的法向量垂直于i和j , 表示平
高等数学 平面及其方程
M0
O
y
x
2021/7/17
3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法线向量:
z
如果一非零向量垂直于一平面,
这向量就电做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唯一确定平面的条件:
过一定点M 0(x 0,y 0,z 0)的平面 有无穷个.
M0
O
y
x
2021/7/17
4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法线向量:
z
如果一非零向量垂直于一平面,
这向量就电做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唯一确定平面的条件:
过一定点M 0(x 0,y 0,z 0)的平面 有无穷个.
M0
O
y
x
2021/7/17
5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法线向量: 如果一非零向量垂直于一平面,
这向量就电做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z n
唯一确定平面的条件:
过一定点M 0(x 0,y 0,z 0)的平面 有无穷个.
过一定点M 0(x 0,y 0,z 0)并有确定 x 法向量 n{A,B,C}的平面只有一个.
2021/7/17
M0 O
y
6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法线向量: 如果一非零向量垂直于一平面,
这向量就电做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z n
唯一确定平面的条件:
过一定点M 0(x 0,y 0,z 0)的平面 有无穷个.
过一定点M 0(x 0,y 0,z 0)并有确定 x 法向量 n{A,B,C}的平面只有一个.
9
例2 求过三点M 1(2,1,4)、M 2(1,3,2)和M 3(0,2,3)
的平面的方程. z
解 先求出这平面的法线向量 n .
M 1M 2{3, 4, 6},n
8.2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直线方程(3)
=
0 即 方程为
=
=
5 平面外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如图
M0 N
M
1
设平面 : Ax+By+Cz+D=0. 则 平面上点M1(x1, y1, z1)满足 A1x+B1y+C1z+D1=0. 由于 M0N 为之法向.故 M0N // (A, B, C).
M2(1, 1, 1) 且与
平面1:x+y+z=0 垂直, 求平面 . 设 1 法向 n1=(1, 1, 1). 则 平面 // n1 . 而 过点M1, M2. 故 平面 // M1M2 .
M2
= =
重合
n1
M1
因此,平面 n1M1M2 . 即 的法向 n =n1M1M2 .
n
即
即
点到平面的 距离公式
3
王毅教案
二、 空间直线及其关系
例6 求 M0(x0, y0, z0) 到 xy 平面的距离. 解:xy平面:z=0. 1 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上述直线也等价于
故
空间上任何两个不平行的平面的交点在一 条直线上,同样,这条直线上任一点都在这两 条平面的交线上,故,空间直线可用下面方程 组表示
z=0
例4 设平面 与 x, y, z 轴分别交于 P (p, 0, 0), Q(0, q, 0), R (0, 0, r),求 的方程, 其中p, q, r 非零. 解:设平面 为方程 A x + B y + C z + D = 0. 则 A p+D = B q + D = C r + D = 0.
1: A1x+B1y+C1z+D1=0, 2: A2x+B2y+C2z+D2=0.
高等数学几种常见的曲面及其方程
一、二次曲面
1-1球面
(X-X0)2+(Y-Y0)2+(Z-Z0)2=R2
球心为M0(X0,Y0,Z0)
1-2椭圆锥面
1-3椭球面
其中,表示xOz平面上的椭圆绕z轴旋转而成的椭球面。
1-4单叶双曲面
其中,表示xOz平面上的双曲线绕z轴旋转而成的单叶双曲面。
1-5双叶双曲面
其中,表示xOz平面上的双曲线绕x轴旋转而成的双叶双曲面。
1-6椭圆抛物面
1-7双曲抛物面(马鞍面)
二、柱面
2-1圆柱面
X2+Y2=R2
2-2椭圆柱面
2-3双曲柱面
2-4抛物柱面
y2=2px
注:形如二、柱面只含x,y而缺少z的方程F(x,y)=0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表示母线平行于z 轴的柱面,其准线为xOy平面上的曲线C:F(x,y)=0
特别地,
1.球x2+y2+z2=R2
2.圆柱面x2+y2=R2
3.旋转抛物面X2+Y2=z(以原点为顶点,上下两个开口分别向上向下的抛物线旋转而成的图形)
4.X2+Y2=z2(以原点为顶点,上下两个开口分别向上向下的圆锥,锥顶角为90。
)。
高等数学 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四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与参数方程
三、两直线的夹角 四、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一、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空间直线可以看作是两个平面的交线.
设直线L是平面1和2的交线, 平面的方程分别为
A1xB1yC1zD10和A2xB2yC2zD20, 那么直线L可以用方程组
设α=x1i+y1j+z1k=(x1 , y1 ,z1), 则有:β=x2i+y2j+z2k= (x2,y2,z2).
α+β =(x1+x2 )i +(y1+y2)j +(z1+z2) k
=(x1+x2 , y1+y2 , z1+z2 ). α-β=(x1-x2) i+ (y1-y2 ) j+ (z1-z2)k
一方向向量s(m, n, p)为已知时, 直线L 的位置就完全确定了.
❖直线的对称式方程
求通过点M0(x0, y0, x0), 方向向量为s(m, n, p)的直线的方 程.
设M(x, y, z)为直线上的任一点,
则从M0到M的向量平行于方向向量:
从而有
(xx0, yy0, zz0)//s ,
>>>注
λ >0
由性质1, Prj(λα)=|λα|cos(φ1)
α φ1 = φ
=λ|α|cosφ
λα φ1=π- φ
=λPrjlα
λ<0
当λ<0时 φ1=π-φ
λα
Prj(λα)=|λ|.|α|cos(φ1) =-λ|α|(-cosφ)
λ >0 α
=λPrjlα; 当λ=0时
高等数学7.3 平面及其方程
求平面方程.
解:设平面上的任一点为 M( x, y, z),M0M n 0
M0M {x x0 , y y0 , z z0 }
A( x x0 ) B( y y0 ) C(z z0 ) 0
—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2
填空题 2分
已知平面方程为( x 2) 2( y 3) (3 z-0) 0 则法向量nr ( [填空1] ), 平面必过点( [填空2] )
(熟记平面的几种特殊位置的方程)
两平面的夹角.(注意两平面的位置关系)
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
23
P0
则有 Ax1 By1 Cz1 D 0 ,
显然有 | P1P0 n| d | n| ,
P1
N
而 P1P0 n { x0 x1, y0 y1, z0 z1 }{ A, B,C }
A( x0 x1 ) B( y0 y1 ) C(z0 z1 )
解 由于平面过 x 轴, 所以 A = D = 0. 设所求平面的方程为 By + Cz = 0 , 又点(4, 3, 1)在平面上, 所以 3B C = 0 , C = 3B , 所求平面方程为 By 3Bz = 0 ,
显然 B 0 , 所以所求平面方程为 y 3z 0 .
Qy
x
x y z 1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a bc
x轴上截距 y轴上截距 z 轴上截距
12
点法式方程
一般方程
两平面夹角
点到平面距离
例6 求平面6x y 4z 5 0 与三个坐标面所围四
面体的体积.
z
解 把平面方程化为截距式
x y z 1, 5/6 5 5/4
高等数学 第八章
22 (3) 232 11 .
因 | a b |2 (a b) (a b) |a |2 2a b | b |2 22 2 (3) 32 = 7 ,
故可 得
| a b| 7 .
二、数量积的坐标运算
设非零向量 a (x1 ,y1 ,z1) , b (x2 ,y2 ,z2 ) ,则
于是可得向量 r (x ,y ,z) 的模的坐标表达式为 | r | x2 y2 z2 .
向量 M1M2 的模即为点 M1 (x1 ,y1 ,z1) 和点 M2 (x2 ,y2 ,z2 ) 之间的距离,即 | M1M2 | (x2 x1)2 (y2 y1)2 (z2 z1)2 .
方向 角为
2 , , 3 .
3
3
4
第三节
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
一、数量积的定义及性质
定义 1 设 a,b 为空间中的两个向量,则数| a | | b | cos a ,b 称为向量 a,b 的数量积(也
称内积或点积),记作 a b ,读作“a 点乘 b”,即
a b | a | | b | cos a ,b .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点 M1 的坐标为 (x1 ,y1 ,z1) ,点 M 2 的坐标为 (x2 ,y2 ,z2 ) ,则以 M1 为
起点、 M 2 为终点的向量为
M1M2 OM2 OM1 .
因为 OM2 与 OM1 均为向径,所以 M1M2 OM2 OM1 (x2i y2 j z2k) (x1i y1 j z1k)
图8-7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a+0=a a+(-a)=a
(二)向量的减法
高等数学 第5节 平面及其方程
z
z
oo
o y
y
x
x
若 C 0, Ax By D 0,
——法向量垂直z轴, 平面平行z轴.
Ax By 0, ——平面过z轴。
z
z
oo x
y
y o
x
若 A 0, B 0, Cz D 0, n (0,0,C )
——平面垂直z轴或平行xoy面。
z
n
o y
x
例3 求过点 (4,3,1) 及过x轴的平面方程.
2. 一般式平面方程 点法式平面方程
A( x x0 ) B( y y0 ) C(z z0 ) 0 化为 Ax By Cz ( Ax0 By0 Cz0 ) 0 记 D ( Ax0 By0 Cz0 ), 则平面方程为
Ax By Cz D 0 —— 一般式平面方程
若 D 0, Ax By Cz 0, ——平面过原点
x 3 y z 1 0 都垂直的平面方程.
三、点到平面的距离
设 M0( x0, y0, z0 ) 是平面 : Ax By Cz D 0
外一点, 求点 M0 到平面 的距离.
在平面 上取一点 P( x1, y1, z1),
M0
PM0 ( x1 x0 , y1 y0 , z1 z0 )
z
o
y
x
若 A 0,
By Cz D 0, n (0, B,C )
——法向量垂直x轴, 平面平行x轴.
By Cz 0, ——平面过x轴。
z
o
y
x
若 B 0, Ax Cz D 0, n ( A,0,C )
——法向量垂直y轴, 平面平行y轴.
Ax Cz 0, ——平面过y轴。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B
?
D
?
0,
??cC ? D ? 0,
D
D
D
A? ? , B?? , C?? .
a
b
c
将A ? ? D,
D B?? ,
D C?? ,
a
b
c
代入所设方程得
x ?
y ?
z ?1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a bc
x 轴上截距 y 轴上截距 z 轴上截距
例 5 求平行于平面 6 x ? y ? 6z ? 5 ? 0而与三个坐标
A( x ? x0 ) ? B( y ? y0 ) ? C(z ? z0 ) ? 0
? Ax ? By ? Cz ? ( Ax 0 ? By0 ? Cz0 ) ? 0
?D
Ax ? By ? Cz ? D ? 0 平面的一般方程
法向量
? n?
{A, B ,C}.
平面一般方程的几种特殊情况:
(1) D ? 0, 平面通过坐标原点;
这里先介绍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z
? n
如果一非零向量垂直于 一平面,这向量就叫做该平 面的 法线向量 .
M0 M
o
y
x
法线向量的 特征: 垂直于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已知
? n ? {A, B , C },
M 0( x 0 , y0 , z0 ),
设平面上的任一点为 M ( x , y, z)
解 设平面为 Ax ? By ? Cz ? D ? 0,
由平面过原点知 D ? 0,
由平面过点(6,? 3, 2)知 6A ? 3B ? 2C ? 0
?
? n?
{4,?
1,2},
? 4 A ? B ? 2C ? 0
? A ? B ? ? 2C, 3
所求平面方程为 2 x ? 2 y ? 3z ? 0.
? a ? 1 , b ? 1, c ? 1 ,
例 1 求过三点 A(2,? 1,4)、B(? 1,3,? 2)和 C ( 0,2,3 )的平面方程.
解 AB ? {? 3, 4,? 6}
AC ? {? 2, 3,? 1}
取
? n?
AB ?
AC
?
{14, 9,? 1},
所求平面方程为 14( x ? 2) ? 9( y ? 1) ? ( z ? 4) ? 0,
? D ? 0, 平面通过 x 轴;
(2) A ?
0,
? ?
D
?
0,
平面平行于 x 轴;
类似地可讨论 B ? 0, C ? 0 情形.
(3) A ? B ? 0, 平面平行于xoy 坐标面;
类似地可讨论 A ? C ? 0, B ? C ? 0 情形.
例 3 设平面过原点及点(6,? 3, 2),且与平面 4 x ? y ? 2z ? 8垂直,求此平面方程.
第七章
第五节 平面及其方程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二、平面的一般方程 三、两平面的夹角
平面和直线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空间图形。本 节和下节我们将 以向量作为工具 讨论平面和直线 的问题。介绍平面和直线的各种方程及线面关系、 线线关系。
确定一个平面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但在解析 几何中最基本的条件是:平面过一定点且与定向量 垂直。这主要是为了便于建立平面方程,同时我们 将会看到许多其它条件都可转化为此。
平面方程为
x 3 ? x1 y3 ? y1 z3 ? z1
x ? x1 x2 ? x1 x3 ? x1
y ? y1 y2 ? y1 y3 ? y1
z ? z1
z2 ? z1 ? 0 ——三点式方程
z3 ? z1
特别,当平面与三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
时,平面方程为
x ? y ? z ? 1 (a ,b ,c ? 0) abc
??解ຫໍສະໝຸດ n1? {1,? 1,1}, ?
?n2
? {3, ?
2,?
12}
取法向量 n ? n1 ? n2 ? {10,15, 5},
所求平面方程为
10( x ? 1) ? 15( y ? 1) ? 5(z ? 1) ? 0,
化简得 2 x ? 3 y ? z ? 6 ? 0.
二、平面的一般方程
由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必有
M0M ?
? n?
? M 0M ?n ? 0
? M 0M ? {x ? x0 , y ? y0 , z ? z0 }
? A( x ? x0 ) ? B( y ? y0 ) ? C(z ? z0 ) ? 0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
其中法向量 n ? {A, B ,C }?, 已知点 ( x0 , y0 , z0 ).
面所围成的四面体体积为一个单位的平面方程 .
解 设平面为 x ? y ? z ? 1,
z
abc
?V ? 1, ? 1 ?1 abc ? 1, 32
o
y
x
由所求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得
111 (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a ? b ? c ,
616
化简得 1 ? 1 ? 1 , 令 1 ? 1 ? 1 ? t 6a b 6c 6a b 6c
若取平面的另一法向量 m
此时由于
?? m // n ?
? m?
?
? n?
?? A,? B ,?C?
平面方程为 ? A( x ? x0 ) ? ?B( y ? y0 ) ? ? C(z ? z0 ) ? 0
? A( x ? x0 ) ? B( y ? y0 ) ? C(z ? z0 ) ? 0
平面上的点都满足上方程,不在平面上 的点都不满足上方程,上方程称为平面的方 程,平面称为方程的图形.
此式称为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分析:利用三点式
x?a y z ?a b 0 ?0
?a 0 c 按第一行展开得 (x ? a)bc ? y(? a)c ? zab ? 0
即 bcx ? acy ? abz ? abc
例 2 求过点(1,1,1),且垂直于平面x ? y ? z ? 7 和
3 x ? 2 y ? 12z ? 5 ? 0的平面方程.
化简得 14 x ? 9 y ? z ? 15 ? 0.
一般地
过不共线的三点
M 1( x1 , y1, z1 ) M 2 ( x2 , y2 , z2 ) M 3( x 3 , y3 , z3 )
的平面的法向量
?
i
?
n ? M1M 2 ? M1M 3 ? x2 ? x1
? j
y2 ? y1
? k
z2 ? z1
例 4 利用平面的一般式方程导出平面的截距式
方程.
解 设平面为 Ax ? By ? Cz ? D ? 0, 则平面与
x , y, z 三轴分别交于 P(a,0,0) 、Q(0, b,0)、R(0,0, c)
(其中 a ? 0,b ? 0 ,c ? 0 )
?aA ? D ? 0,
将三点坐标代入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