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世界近现代史复习线索(主题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及主要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近现代史复习线索
主题一: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史。
(一)世界历史上册13一19课主要复习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历史知识,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基础(条件)和途经(方式)。
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基础(条件):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复习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5课::新航路的开辟;16课:早期的殖民掠夺。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的诞生和力量壮大。复习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5课::新航路的开辟;16课:早期的殖民掠夺。
3、思想基础:人文主义思想和启蒙思想的传播。复习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还有19课的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途径(方式):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复习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2、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复习第18课:美国的独立。
3、法国大革命。复习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主要考点知识:(略)
(二)世界历史上册20—21课和下册1—4课主要复习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知识,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表现。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复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及两个影响(复习第21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复习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表现: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复习第2课:俄国的改革;第3课:美国内战;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主要考点知识:(略)
(三)世界历史下册5—22课主要复习资本主义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历史知识,包括: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及社会变化(第5—7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冲突引发的战争(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第10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危机出路(第13—14课: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和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及后果(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进一步发展的新变化(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主要考点知识:
(1)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及社会变化
1、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成就:
新能源:电力。
电力的应用发明及意义:
爱迪生与电灯、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报、电车等。电力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世界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新动力:内燃机。
内燃机的发明:
德国奥托煤气内燃机;德国戴姆勒汽油内燃机;德国狄塞尔柴油内燃机。
内燃机的应用发明及意义:
本茨汽车、福特汽车、飞机、拖拉机等,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新工业和新材料:
化学工业:瑞典诺贝尔现代炸药。
塑料工业:美国海厄特赛璐珞。
新纺织工业:法国夏尔多内人造纤维。
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
表现:
人口迅速增长;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一是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一是广大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大众化教育开始推广;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社会矛盾激化、环境污染严重。
3、近代科学与文化
科学家:
英国牛顿:
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英国达尔文:
代表著作:出版《物种起源》。观点:进化论。《物种起源》的影响: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文学家:
法国巴尔扎克:小说集:《人间喜剧》。经典之作:《殴也妮·葛朗台》《高老头》。俄国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音乐家:德国贝多芬,代表作《英雄交响曲》。
美术家:荷兰梵高,代表作《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2)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冲突引发的战争(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第10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过程原因: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爆发: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主战场及主战役:
欧洲战场-凡尔登战役(绞肉机、屠场、地狱)
加速事件:
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俄国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这两个大国开始崛起的重要标志。
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巴黎和会
时间: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安排。
三巨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统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
结果: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内容:
①领土: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②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限制陆军人数。
③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波兰等国的独立。
④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⑤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会议的实质)
影响:巴黎和会上《凡尔赛条约》及其他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另,巴黎和会还决定建立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
时间:1921年11月,战胜国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主导国:美国。
结果:1922年,与会九国签署了针对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