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专业成长案例故事之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专业成长案例故事之二

我是一株幸运草陈艳

不经意间,自己已成为有5年教龄的班主任,1000多个日子就这样流过,我品尝过“失败”故事留给我的痛楚,也体验过鲜花掌声给予我的快慰。

在全国众多的班主任中间,我只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但无疑我是一株幸运草。因为我幸运地遇到了给我压力让我变得自信的家长,碰到了无限纯真让我感动的学生,遇到了指引我前进方向的名师,读到了许多优秀的著作……

家长让我在压力中变得自信

2003年,20岁师范刚毕业的我,幸运地走入了市里最好的小学——华罗庚实验学校。刚到学校就被告之要做班主任,心里有些担心。实习的时候就听有些老师说现在的家长厉害,稍微有点不满意的地方,告状的电话啊信件啊就直接跑到局长、校长办公桌上了,于是我忐忑起来。可一向要强的我还是接受了学校的安排,成为了学校最年轻的班主任。

记得那年的8月31日——学生开学报到的日子,为了让家长看着我放心,我特意翻箱倒柜找出了黑色的衬衫和裤子穿上,可最终脸上的稚气和不安分的痘痘一下子就让家长识破了。“啊?你当班主任啊”、“你还小吧”、“才毕业吧”之类的问题,我被问了不下十次,自然我也看到了很多家长脸上的怀疑和不信任。那时我就想:哼,现在看不上我,到时走着瞧吧!

于是,每天,学生到校我便到校,忙于检查早读、两操、卫生、课堂纪律、课间活动安全、作业情况……直至学生回家了,还得待在办公室忙。我当时只有一个感觉——累——心累,每次到家一躺在沙发上就懒得动弹。

尽管如此,情况还是不乐观。开学一个月,年级组长就找到了我,说是有人给分管校长打电话,说我在批改作文时普遍分数给得低,这不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当时我就蒙了,心里恼火着:这些家长真会挑毛病,亏得我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班上,有意见干吗不跟我直接说,这点小事竟然也跑到校长那里告状去。我甚至还赌气想以后再也不那么拼命了。

晚上吃饭,我委屈地跟老妈讲起了这事,老妈说:“有意见就得提啊,你看你20岁的毛头小丫头,要我是孩子大人,我也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你啊,你自己还是个孩子呢!”

老妈的话给了我警醒,是啊,这不是家长会挑毛病,这是家长对我还不信任呀!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来自家长的巨大压力。

以后的日子,我更加努力地管理着班级,找每个同学单独谈话,了解每个学生及其家庭情况,然后观察,以自己的视角认识每一个鲜活的学生,接着,思考总结了班级现存的问题,开列出清单,一个个解决。接下来,我就开始联系家长了,告之家长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好的或不足的,还有哪些需要他们协助完成的。慢慢地,一些家长开始主动跟我交流,我也开始听到了一些家长的议论,见着我也比以前客气了,我知道家长开始接受我了。

第一次家长会,我汇报了班级现状,分析了班级内的问题,给出了我的承诺,也对家长提出了要求。在我的发言中,家长的掌声就响起了好几次。会后,班里很多家长还留下来单独交流了很长时间,更有一个学生的爷爷——一位刚退休的老校长,会议一结束就走到我面前给予了肯定,还给了很多的赞美之词。

我想平时还要和家长多沟通,电话是刚工作那会儿使用频率最高的沟通工具了。那会儿我的手机还是双向收费,打接都是六毛钱一分钟,可每次聊着都忘记了时间,办公室老师都跟我开玩笑说:“这么跟家长煲‘电话粥’,你那点工资可得省着点花了。”

而后,随着交谈的深入和认识的加深,沟通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每接个新班,我都会统计家长的E-mail地址。每次看到一些好的教子文章,我就用群发的方式及时地发给每位家长,让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有些家长看完文章,还会通过E-mail的形式跟我进行交流。还有些家长看到一些好的文章也E-mail给我,再由我转发给其他家长共享。这一收一发间,家长的教子经验丰富了,可参考的方式多了,我与家长间的关系密切了,得到家长的支持也更大了。

有些家长平时工作忙,没空到学校跟老师当面交流,电话里说多了似乎也不太合适,E-mail就成了我和家长沟通的很好的形式。现在QQ、博客等都成了我和家长交流的途径。家长有了问题,总会先来问问我,看看怎样解决比较好。

读书让我在高山中行走

不知道是不是“80后”的都这样,热衷泡沫文化,追求一时快感。每次有什么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谷歌和百度;每次想读点什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

市场上昙花一现的畅销书,而且大多选择在网上快速浏览。除了平时翻翻报纸,关注一下娱乐事件,平时几乎没有捧着书研读的时候。

一次,我饭后无聊翻看报纸,上面刊登的一则小品文竟然让我发现自己得了一种病,而且还很严重,因为这种病的大多数症状——最常有的表情是嬉皮冷漠;最常用的词是烦躁、没劲、懒得管;把日子搞得忙碌无比,内心却空若无物,找不着北,我很多条都很符合。这吓了我一跳,我想自己是患上了“心流感”。不过我也没深究原因。

那时,我经常得上公开课,还得参加一些赛课。渐渐地,我发现,上课的时候有想法却总是表达得不尽如人意。“课堂语言还要再丰富些”、“小陈,课余多读读书,对你的提高会有帮助”,这是老教师们给我的建议。

于是我订了许多杂志,还捧起了专业书,《现代语文教学论》、《透视名师课堂管理》、《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小学语文课堂诊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每本书都让我受益匪浅——我的课堂语言丰富了,学生更加喜爱上我的课了,同行给予的赞许也多了,我也渐渐爱上了读书,哪天不看心里就像少了些什么似的。

尝到了读书的甜头,我又开始关注德育方面的著作。朱小曼教授的《情感德育论》让我知道了情感德育;“知心姐姐”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和《告诉世界,我能行》中生动的例子让我更懂得孩子、理解孩子了;张万祥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让我学会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让我学会了班级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方法;王桂芝的《班主任成长日记》一书,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诗意……

知识上的富有可以让我感受到心灵上的满足,翻看完一本本书后,我发现“心流感”的症状不见了,现在,最常有的表情是微笑,最常用的词是充实、我愿意。日子依旧忙碌,内心却也欢喜。我知道是好书“治”好了我的“病”。

于是,我便一发不可收拾了,看书的范围更广了,我又读了余华、周国平、余秋雨、张爱玲等一大批我喜爱的作家的书。书店成了我课余时最好的去处,每次都得淘几本回家细看,连书店的老板娘都笑着跟我说:“你这个小老师还真喜欢看书的哦。”

更令我欣喜的是,因为我的影响,班里的孩子也渐渐喜欢上了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