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秦汉文学
2秦汉文学
秦汉文学一、填空1.秦代在文学上的建树很少,可以称述者,只有由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编成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_______》。
2.《吕氏春秋》有严密的体系,全书条分理顺,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就把它组合成了一个所谓“________”的完整体系。
3.《吕氏春秋》在寓言的创作和运用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如《______》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文中连用“荆人涉雍”、“刻舟求剑”和“引婴儿投江”三个寓言。
4.________的政论散文,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
5.晁错是比贾谊稍后的一位重要的汉初政论散文家,他的名作《______》上承贾谊《论积贮疏》而发,进一步提出务农贵粟的主张。
6.刘熙载曾评价《______》为“连类喻义,本诸《易》与《庄子》,而奇伟宏富,又能自用其才,虽使与先秦诸子同时,亦足成一家之作”。
7.《淮南子》是汉代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成,此书原称《______》。
8.新文体赋的鼻祖可以推到战国时期的______和宋玉,前者有作品《赋》篇。
9.汉初的赋是从楚辞脱胎而来,所以叫作______赋。
10.贾谊的《______》表现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和尊敬,揭露了造成诗人不幸的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1.谏逐客书2.法天地3.察今4.贾谊5.论贵粟疏6.淮南子7.淮南鸿烈8.荀况9.骚体10.吊屈原赋11.标志汉大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是________的《七发》,此后主客问答成了大赋一种固定的结构形式。
12.《七发》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________”。
13.《子虚赋》和《________》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中具有开拓意义和典范作用的成果。
14.司马相如的《________》以一个受到冷遇的嫔妃口吻写成,为历代宫怨作品之祖。
15.《洞箫赋》以善于描摹物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作者是________。
16.扬雄的《_________》开后世京都赋的先河。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绪论
• 第一章 概 说
• 第一节 秦汉社会与秦代文学概说
• 一、秦代社会与文学概说
• 鲁迅:“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汉文学史纲 要》)
• 二、 汉代社会概况
•
1、西汉前期
•
2、西汉中期
•
3、西汉后期•4、东汉期•5、东汉中、后期
第二节 秦汉文化的基本形态
• 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定型期,奠定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体制。 • 1、皇权至上 (“朕即国家”,“朕即天下” )
第三节 汉代文学概述
• 一、汉代文学的发展过程 • 二、汉代文学的主要形式(赋、散文和诗歌 ) • 三、汉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 (一)楚歌、楚辞由楚地向全国普及,成为汉代文学的主要精神。 • (二)文学成为“润色鸿业”与娱乐宫廷的重要工具。 • (三)文学的发展与经学的昌明双向互动
• (四)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 1、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对“巨丽”之美 的追求)
• 2、立功扬名、积极进取、关注人生的价值取向 • 3、文学的批判——赞颂——批判的发展道路 • 4、从浪漫幻想到现实理性的演进
• 2、嫡长子继承制 (“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 • 3、确立了封建官僚政治制度 • 这一时期的官僚统治体系,以“家天下”为原则,“以维护皇帝个人专权为目
的,实行军、政、监察分权,相互牵制 • 4、思想文化的统一 • 5、封建伦理观念的建立
• 董仲舒从社会伦理规范的建设之手,提出了“三纲五常”的说教
秦汉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秦汉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发展,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详细探讨秦汉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一、秦汉文学的特点1.1 诗歌的崛起秦汉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此之前,诗歌主要表现为民间歌谣,而在汉代,诗歌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并开始呈现出丰富的艺术特征。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形式逐渐固定,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散文的发展秦汉时期的散文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尤其是在诸子百家中表现出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和文学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散文在形式上更加规范,内容上也更加丰富,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1.3 辞赋的繁荣辞赋是秦汉时期的一种重要文学形式,它融合了诗歌和散文的特点,以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汉代辞赋达到了顶峰,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等。
1.4 小说和戏剧的萌芽虽然秦汉时期的小说和戏剧尚未形成完整的文学体系,但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小说和戏剧特征的作品。
如《汉书》中的“志怪”篇,就已经具备了小说的雏形。
而汉代的一些戏剧作品,如《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等,也为后世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文学的代表作品2.1 诗歌代表作品•《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浪漫主义精神。
2.2 散文代表作品•《左传》: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3 辞赋代表作品•《子虚赋》: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所作,以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两都赋》:东汉文学家班固所作,分为《东都赋》和《西都赋》,描绘了洛阳和长安的繁华景象。
2.4 小说和戏剧代表作品•《汉书》: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古代文学秦汉文学常识
古代文学秦汉文学常识
一、秦汉文学概述
秦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其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其中最重要的文学作品包括《诗经》、《楚辞》、《史记》、《易经》等。
秦汉文学的发展,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新的开端,以及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
二、秦汉文学的特点
1、以儒家为主
秦汉时期,儒家学说在思想上占据统治地位,儒家的思想也深深影响着秦汉文学的发展。
在秦汉文学中,儒家的思想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比如《诗经》中的“五经”、《史记》中的“四书”等。
2、以记叙文为主
秦汉时期,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是当时最主要的文学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
3、以诗歌为主
秦汉时期,诗歌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有《诗经》、《楚辞》等,这些诗歌都是当时文学的精华,被称为“古文经典”。
4、以讽刺为主
秦汉时期,讽刺文学也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有《管子》、《荀子》、《庄子》等。
这些文学作品都以讽刺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秦汉文学现象的分类
秦汉文学现象的分类
秦汉文学现象分类:
1.典籍文学:《尚书》、《春秋》、《诗经》、《易经》、《周易》、《论语》、《孟子》等。
2.秦汉文学:《离骚》、《楚辞》、《史记》、《汉书》、《汉晋文学》、《魏晋文学》、《新唐书》、《元史》等。
3.秦汉小说:《围城》、《搜神记》、《梦溪笔谈》、《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4.秦汉诗歌:《楚辞》、《古诗词》、《诗经》、《齐谐文集》、《秦汉诗词》、《魏晋诗词》等。
5.秦汉戏剧:《红楼梦》、《西游记》、《梦溪笔谈》、《孔雀东南飞》、《牡丹亭》等。
秦汉文学的特点主要有:一、秦汉文学渊源深厚。
从先秦到秦汉时期,形成了一种以先秦文学为基础的新的文学活动,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即秦汉文学。
二、秦汉文学以传统文学为基础,继承了先秦文学的经典传统,但又有新的发展。
三、秦汉文学以宣扬政治思想为主,在宣扬统一思想的同时,还着重宣扬思想解放、民主和仁慈的思想。
四、秦汉文学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以礼乐文学为主,有许多儒家文学作品,如《论语》、《孟子》、《韩非子》、《礼记》等。
五、秦汉文学注重文体,以诗歌文学为主,有许多著
名的诗人,如刘邦、楚庄王、汉武帝、屈原、韩愈、贾谊等,这些诗人的诗歌,都对后世文学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代文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第二卷(秦汉文学)
古代文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第二卷(秦汉文学)
引言
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秦汉时期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秦汉文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和归纳,以帮助考研学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和创作风格。
论述
1. 乐府
乐府是秦汉时期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包括乐府民歌和乐府舞曲。
乐府的创作受到民间歌曲的影响,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爱情、劳动、战争、祭祀等方面的题材。
其特点是用白话诗的形式表达,语言简练明朗,富有抒情感染力。
2.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南朝刘勰所编的文言文文学总集,收录了从先秦时期到晚唐时期的精品文言文作品。
它对后世的文言文写作有重要影响,成为后来文言文的范本。
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古文观止》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
3.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指汉朝时期乐府诗歌的汇编集,主要有《乐府
诗集》、《乐府馆帖》、《乐府骈文集》等。
这些乐府诗集对于认识秦汉时期文学的特点和创作风格具有重要意义,里面涵盖了大量的抒情、叙事和议论题材,是了解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4. 神仙谱
神仙谱是秦汉时期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以记载神仙和仙
人的事迹和功绩为主要内容。
这些神仙谱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长生不老、求仙寻道的心理和思想状态。
神仙谱中常常出现神仙的修行过程、神仙的形象描绘和神仙的神奇能力等元素,是研究古代宗教信仰和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料。
5. 赋
赋是秦汉时期一种以叙事、描写为主体的文学体裁,与乐
府合称。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
1. 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代表作品有《离骚》、《屈原》、《楚辞》、《淮南子》等。
2. 秦汉时期的文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诗歌创作:诗歌成为文学的重要体裁,有灵秀华丽的风格,代表作品有《离骚》和《楚辞》。
(2)史书创作:史书成为文学的重要形式,有精彩生动的历史描写,代表作品有《史记》、《汉书》等。
(3)哲学著作:哲学成为文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代表作品有《淮南子》等。
(4)散文创作:散文成为文学的独立体裁,有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代表作品有《论语》、《孟子》等。
3.《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表现了诗人辛辣的爱国情感和抵抗野心勃勃的暴君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念。
4.《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它描绘了楚国人民的荣辱成
败,反映了人民反抗奴役统治的精神。
5.《淮南子》是传世文献中汉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内容涉及哲学、历史、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思想和文学价值。
6.总体来说,秦汉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课件完整版
作品又时而带有楚骚之风韵。道家文辞与楚骚风 韵的结合造成《淮南子》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引譬连类是《淮南子》中运用得最多的表达方式。 在《淮南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比喻、寓言、 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它们出现于文中,大大增 强了作品的形象性。作者非常重视这种“揽物引 类”、“引譬援类”的表达方式,《要略》说: “言天地四时而不引譬援类,则不知精微。” 《淮南子》这种表达方式打破了自然、社会与人 的界限,在天地与人事、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 幻的事物之间博采旁搜,纵横驰骋,形成酣畅淋 漓、广博宏富的审美特征。
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 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使得“天下 轶闻旧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司马迁以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为目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写成卓 绝千古得《史记》一书。
此外,在大一统局面下,封建专制统治加 强了,很多知识分子感到行动不自由,思 想受限制,有一种有志难伸的压抑感,因 而出现了一批感慨怀才不遇的作品。
走向独立的趋势,人们在观念上开始把文 学和学术著作加以区分,出现了“文章” 和“文学”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
司马相如、司马迁、王褒、刘向等以散 文或辞赋著名的作家被看作是文章之士, 在人们心目中与公孙弘、董仲舒、萧望 之、梁丘贺等以儒术进身的人有明显的 区别。
通过总结辞赋的创作,人们开始认识到 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如司马相如认为 赋的特点是:“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 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汉宣 帝认为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 丽可喜”,能够“虞悦耳目”。
大一统的局面造成了一种恢宏开阔的时 代精神,人们踔厉奋发,积极进取,重 视名节,普遍带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 感和历史责任感,有一种雄骏豪迈的气 概。这种时代精神在汉代文学中表现为 富于气势和激情、浑厚朴拙、奇肆雄健 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一、秦汉文学的背景1. 秦汉政治背景•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解放农民,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度•秦朝灭亡后,刘邦建立了汉朝2. 秦汉社会经济背景•封建制度逐渐确立,社会等级分明•农业生产繁荣,手工业发展迅速•商业交流频繁,市场经济初步形成二、秦汉文学的特点1. 国家文化政策•秦朝提倡儒家思想,严禁其他学派•汉朝兴起,兼容并蓄各种文化流派2. 文学风格多样•豪放派:描写爱情、英雄壮志的作品多见•史诗派:反映历史事件和个人英雄事迹的史诗广泛流传•诗词派:对自然景物、人生哲理等进行抒发的诗词广泛传播3. 文人士大夫的地位•秦朝文化人地位低下,儒家思想受到打压•汉朝文人士大夫崛起,文化繁荣兴盛三、秦汉文学的主要作品1. 史书•《史记》:司马迁的代表作,有“史家之绝唱”之称•《汉书》:班固的著作,是中国历史书写的另一部重要作品2. 乐府文学•乐府诗:用以演唱的民间歌曲,描写爱情、战争、田园生活等•代表作品:《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3. 诗词•秦朝:以《九歌》为代表,描绘神话传说和爱情故事•汉朝:诸葛亮的《桃园三结义》、曹操的《短歌行》等4. 鸿篇巨著•《鸿门宴》:描写刘邦和项羽的鸿门宴历史事件•《红楼梦》:清代作品,描绘官宦家族的衰落四、秦汉文学对后世的影响1. 文化传承•秦汉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后世文学的重要源泉•秦汉文学的经典作品广为流传,并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风格和题材2. 文学思想的传承•秦汉时期的文学思想以儒家为主,对后世文化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秦汉文学中诗词抒发人生哲理的风格,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的观念3. 文化交流•秦汉时期,中国与西域、南洋等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推动了汉字的传播和汉文化的发展,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五、小结秦汉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多样的文学风格,使得秦汉文学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2)秦汉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lasepillo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2)秦汉文学1、李陵之祸: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失败,被俘投降。
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而遭受宫刑。
太始元年遇赦出狱。
出狱后担任中书令。
2、《史记》:《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
52万字,130篇,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个部分组成。
3、《汉书》:《汉书》是继《史记》后有一部在叙事和写人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的史传文学作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世把它和《史记》并称。
《汉书》共经四人之手而成书,即: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
记事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迄刘玄更始二年的西汉一代230多年的历史。
计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共120卷,100篇,总计约81万字4、乐府:乐府原义是指国家设立的诗、乐、舞相结合的音乐机构。
六朝的时候,人们把这个机构制作、采集的乐歌也叫作乐府,乐府便由机构名称变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5、“七体”:模仿《七发》的辞赋。
如张衡《七辩》,曹植《七启》等。
《文选》专列“七”为一种文体。
6、《七发》:《七发》为枚乘所写,标志着汉赋的正式形成。
7、《文选》: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选录从先秦到梁代共130人的作品,另有古乐府三首和《古诗19首》。
编排方法是先按文体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等37大类,然后在一些大类下按题材分若干小类。
8、赋: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名称,据现有材料记载,最早流行于战国时代。
《荀子·赋篇》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以赋名篇的作品9、汉大赋:以铺叙帝王贵族的游猎、宫苑、京都为主要内容。
铺陈夸张、想象丰富辞藻绚烂、语言华丽。
汉代大一统盛世的产物,也是盛世精神的一种折射。
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等。
10、汉赋四大家:张衡、司马相如、杨雄、班固11、《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古代文学常识 2、秦汉
晁错 (前200年-前154年),汉族,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 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 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 后迁至御史大夫。晁错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 纳粟受爵,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在抵御匈奴侵 边问题上,提出"移民实边"的战略思想,建议募民充 实边塞,积极备御匈奴攻掠;政治上,进言削藩,剥 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损害了诸侯利 益,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 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景帝听从袁盎之计,腰斩晁 错于东市。
铺叙。
司马迁 (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 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 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 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 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 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 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 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 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 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 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景帝(刘 启)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 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 汉赋是在汉代 为汉赋的代表作家。与杨雄、班固、张衡合称“汉 涌现出的一种 有韵的散文, 赋四大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 它的特点是散 韵结合,专事 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作 品 《古诗十九首》 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 《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 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 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 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 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 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自考 古代文学 秦汉文学
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言秦汉文学发展概况(这一部分认真看,了解秦汉文学的大致概况)一、秦代文学(一)《吕氏春秋》(二)李斯二、西汉文学(一)散文1.政论散文:贾谊、晁错2.历史散文:司马迁《史记》3.叙事散文:刘向《新序》、《说苑》4.抒情散文:司马迁《报任安书》(二)辞赋:贾谊、枚乘、司马相如、王褒、杨雄(三)乐府诗歌三、东汉文学(一)散文:1.论辩散文:王充《论衡》2.历史散文:班固《汉书》、赵晔《吴越春秋》、袁康《越绝书》3.政论散文:王符《潜夫论》、崔寔《政论》、仲长统《昌言》(二)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归田赋》(三)诗歌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第一章西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西汉散文发展演变大势。
第一节秦代散文和李斯一、《吕氏春秋》(一)组织编纂者:吕不韦(二)杂家著作。
(三)文学特征:寓言故事丰富多彩。
二、李斯:秦代唯一的一个文学家。
(一)《谏逐客书》(《上疏谏逐客》):铺排、对比。
(二)秦刻石第二节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一、贾谊(一)生平(二)散文代表作:《过秦论》、《治安策》(《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三)散文创作特点:1.据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
2.铺排渲染。
二、晁错(一)生平(二)散文代表作:《论贵粟疏》、《上书言兵事》、《守边劝农疏》、《贤良文学对策》(三)散文创作特点:1.切实中肯,质实朴厚,擅长分析。
2.具有纵横风气。
三、西汉初期政论散文创作的共同特征第三节董仲舒、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一、西汉中后期散文发展大势二、董仲舒(一)生平(二)对西汉中后期散文创作的影响(三)主要作品:《春秋繁露》(四)文章特点:三、刘向(一)生平(二)《战国策叙录》的特点:内容、文学特征(三)《新序》、《说苑》的文学特征四、司马迁《报任安书》的特点五、杨恽《报孙会宗书》的特点六、桓宽《盐铁论》第四节东汉散文的演变一、东汉散文发展大势二、桓谭文章的特点三、王充散文的创作特点四、王符文章的特点五、仲长统散文的创作特点六、冯衍散文的特点七、朱穆散文的创作特点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一、司马迁与《史记》(一)司马迁生平(二)《史记》的编撰体例:书、表、本纪、世家、列传(三)《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1.精巧的剪裁和安排(1)精湛的剪裁功夫。
古代文化常识之秦汉文学
古代文化常识之秦汉文学
秦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产生于秦朝和汉朝时期,其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秦汉史书为主,其中包括《史记》、《汉书》、《汉魏六艺》、《禹贡》等。
秦汉文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以史书文学为主。
秦汉文学的主要作家是史书作家,他们以史书为主体,写出了许多经典的史书作品,如《史记》、《汉书》、《汉魏六艺》、《禹贡》等。
二、以历史观点为主。
秦汉文学的作家以历史观点为主,他们以历史的角度来描述当时的社会现实,并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论。
三、以哲理思想为主。
秦汉文学的作家以哲理思想为主,他们以哲理思想来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比如《论语》、《孟子》等作品。
四、以礼仪文化为主。
秦汉文学的作家以礼仪文化为主,他们以礼仪文化来描述当时的社会礼仪,并对当时的礼仪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论,比如《礼记》等作品。
第二编 秦汉文学
2.贾谊文章的特点:
贾谊和晁错都是汉代文章的大家,鲁讯称之为“西汉鸿 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 贾谊的散文疏直激切,感情充沛,气势夺人。善于运用 形象的比喻和铺排扬厉、夸张渲染的手法。文章纵横驰 骋,颇有战国纵横家的遗风。 《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是其散文的 代表作品。
从文体看,汉代文学主要有 从文体看, 赋、散文和诗歌。 散文和诗歌。
赋是汉代最盛行的文体。 赋是汉代最盛行的文体。 分骚赋、大赋和小赋。 分骚赋、大赋和小赋。 汉初以骚赋创作为主, 汉初以骚赋创作为主,武帝到东汉中 期为大赋的鼎盛期,东汉中期以后, 期为大赋的鼎盛期,东汉中期以后, 小赋勃兴。 小赋勃兴。 汉赋以大赋最为代表, 汉赋以大赋最为代表,其创作模式和 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过较大影响。 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过较大影响。
汉代的文学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汉代的文学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西汉初期文学,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包括汉 初至景帝时期的文学。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沿袭着战国文学的余绪。主要成就 在于政论散文和辞赋。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主要有陆 贾的《新语》、贾谊的《新书》,以及晁错的《论贵粟疏》等。 文章思想内容的现实针对性很强,其中总结亡秦的历史经验教 训的文章占有相当的数量。文章大多恢宏开阔,疏直激切,气 势夺人,颇有战国文章的遗风。辞赋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主要 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和枚乘的《七发》等。这 一时期的辞赋创作体现着由楚辞向汉赋的过渡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1.秦汉文学的特点:-实用性强:秦汉文学强调实用性,注重表达观点和思想。
代表作品有《封禅书》、《留侯世家》等。
-群众基础强:秦汉文学强调群众基础,广泛吸收民间文学。
例如《楚辞》中融入了民间诗歌的元素。
-思想成熟:秦汉时期思想逐渐成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并存。
儒家思想以孔子的学说为主,道家思想主要有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法家思想则主张法治。
2.代表作品:-《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和文学的巅峰之作,由司马迁撰写,内容包括了传记、宗教、神话等多个领域。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认为是古代文学中的“圣经”。
-《汉武大帝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碑文。
由于材质、雕刻技艺优秀,已成为研究汉代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
-《楚辞》: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同时也是一部哲学性质的文集。
《夜行船》、《天问》等篇章被誉为中国古代诗的巅峰之作。
-《古文观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讲求规范文笔的散文集,包括了楚辞、唐诗、宋词等各个时期的名篇佳作,是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3.文学流派与代表人物:-刺客小说:《伤仲永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记载刺客行为的小说,讲述了伤仲永和宰相之间的故事。
-刘向: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为后世文学批评提供了范例。
-杨雄:是秦汉之际的一位重要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他提出了“文章体容”的概念,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班固:是西汉末年的一位文学家,他是《史记》编纂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汉代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以上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时期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由于篇幅有限,只能简要概述。
秦汉文学的繁荣和成就为后世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秦汉文学
2.秦汉时期文学(1)汉乐府《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
此外,《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汉乐府的特点:(小学、高中)①叙事成分相对增多,“缘事而发”,许多民歌都有情节,有的还描写了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有的采用对话的形式,如《陌上桑》中罗敷和使君的对话,《东门行》中妻子和丈夫的对话,都能表现出人物机智、勇敢、善良等各自不同的性格。
②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的作品,也善于以比兴、描写的手法抒情。
③在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变为杂言和五言为主,形式自由多样,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
④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富于表现力。
如《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2)《古诗十九首》(初中)《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名篇有《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明月何皎皎》《青青河畔草》《西北有高楼》《庭中有奇树》等。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小学、高中)①离情别绪,具体表现为思乡和怀人。
②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某些观念。
(3)汉赋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编秦汉文学
成。全书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共二十余万字。 (《刻舟求剑》)
3、刻石文:中国最古老的碑文,刻于崖石或石鼓之上。 四言韵文,三句一韵。
二、汉代文学发展的趋势
(一)楚歌、楚辞由楚地向全国普及,成为汉代文学 的主要精神与创作的重要形式。
书名原为《淮南鸿烈》,“鸿”是广大 之意,“烈”是光明之意。作者自认为此 书包含广大光明的道理。
《淮南子》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 系统论说散文集。
三、刘向 刘向(前77~前6),原名更生,
成帝时更为向,字子政,沛人。 是西汉后期重要的经学家、目录 学家、散文家,一生有著作多种。
《列女传》、《新序》与《说苑》 大量故事传说、寓言:如 “叶公 好龙”、 “杯弓蛇影” 。
司马迁《报任安书》说他创作《史记》的宗旨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2、立功扬名、积极进取、关注人生的价值取向。 3、从浪漫幻想到现实理性的演进 。 4、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的互动。
第二章 论说散文及辞赋
第一节
汉代论说散文
一、贾谊 1、生平 :(前200~前168),洛阳人,汉初 著名的年轻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少年 博学,被文帝召为博士。后被外放为长沙王太 傅,后又作梁怀王太傅。最终忧郁而死。年仅 33岁。
贾谊《吊屈原赋》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 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 (音踏)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2、从武帝到东汉中叶的200余年,是汉赋的兴盛时期,汉 赋的兴盛期主要是散体大赋。
先秦两汉史传文学史论
先秦两汉史传文学史论摘要:一、引言二、先秦史传文学的发展1.诗经和楚辞2.史传散文和诸子散文三、秦汉史传文学的演变1.秦统一六国后的文学变化2.汉代文学的发展和影响四、先秦两汉史传文学的特点1.社会背景的影响2.文学主题和表现手法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先秦两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史传文学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先秦两汉史传文学的发展、演变、特点进行探讨,以期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风貌。
二、先秦史传文学的发展先秦时期,史传文学主要以诗歌和散文的形式存在。
其中,诗经和楚辞是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文学成果。
1.诗经和楚辞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辞是先秦时期楚国文化的结晶,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
楚辞具有鲜明的楚地特色,形式多样,情感丰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史传散文和诸子散文先秦时期,散文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史传散文和诸子散文是这一时期散文的代表。
史传散文主要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诸子散文主要以《论语》、《孟子》、《庄子》为代表。
这些散文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变革。
三、秦汉史传文学的演变秦汉时期,史传文学在继承先秦文学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秦统一六国后的文学变化秦统一六国后,文学创作受到了政治统一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歌颂统一、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
同时,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对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2.汉代文学的发展和影响汉代是史传文学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丰富多样,有《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巨著。
汉代文学以历史为背景,以人物为中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先秦两汉史传文学的特点先秦两汉史传文学具有以下特点:1.社会背景的影响先秦两汉史传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背景密切相关。
古代文学秦汉文学常识(精编版)
古代文学秦汉文学常识
一、先秦文学: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
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4.《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5.《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6.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7.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二、秦汉文学
1.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2.《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3.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乐府本来是指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采集、整理、保存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4.《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5.《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组无名氏的短诗,它是对乐府民歌的发展,标志着五言诗技巧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秦汉文学
“巨丽之美”
1、以宏大为美。 子虚夸耀楚国云梦泽的广大 :“臣闻楚有七
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 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 里,其中有山焉。” 乌有先生夸耀齐国游猎: “邪与肃慎为邻, 右以汤谷为界,秋田乎青丘,彷徨乎海外, 吞若云梦者八九,其于胸中曾不蒂芥。” 无是公夸耀天子的上林苑 :“日出东沼,入 于西陂。其南则隆冬生长,踊水跃波;…… 其北则盛夏含冻裂地,涉冰揭河。”
一、抒情赋的特征: 1、小品化 形式趋向短小,不用问答体、也不从事于 铺排堆砌了。 内容多是讥时讽世,抒情咏物的写作,发 泄心中的愤闷。 2、抒情化 代表作家是张衡、蔡邕和赵壹等人。
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
(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中 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 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 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 学识。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 学著作三十二篇。为了纪念张衡的功 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 为“张衡环形山”。 郭沫若对张衡的 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 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 景仰。”
二、汉赋的发展
汉赋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形成、兴
盛、衰微三个阶段。 根据时代和赋的体式,汉赋又可以分为 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三类。
汉赋的形成期主要是骚体赋。如贾谊的《吊
屈原赋》、《鵩鸟赋》和淮南小山的《招隐 士》。枚乘创作的《七发》,标志着汉代散 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子虚赋》, 也是汉代散体大赋的名作。
慕蔺相如为人,改名相如。景帝时为武骑常待。 景帝不好辞赋,司马相如托病去职,客游于梁, 作《子虚赋》。临邛富人卓王孙的寡女卓文君看 中相如,“当垆卖酒”,演绎了一段千载流传的 爱情佳话。武帝好辞赋,读了《子虚赋》而感叹: “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狗监杨得意为相如 同乡,听到武帝赞赏便引荐了相如。 《汉书· 艺文志》载“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今 存《司马文园集》仅得赋6篇,其中《子虚》、 《上林》两篇最负盛名,被认为是汉大赋的典型 作品。这两篇《史记》、《汉书》均作一篇,称 《上林子虚赋》,《文选》把它分作两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晁错《论贵粟疏》;董仲舒《贤良对策》三篇; · 淮南王刘安召门客编成《淮南子》,共21篇,十几万字; · 刘向编录《说苑》、《新序》等,在古籍的整理编辑方面 作出了突出贡献,还为许多书写了书录,如《战国策书录》、 《管子书录》都是优秀的散文。
· 此外,还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桓宽《盐铁论》、 扬雄《解嘲》、东方朔《答客难》等。
《史记》
一、司马迁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或山西河津)人。生于汉景帝中元 五年(前145),卒年不详。20岁以后,游踪几遍全国。约38 岁继司马谈任太史令。47岁因李陵事下狱,受宫刑,出狱后, 为中书谒者令。太初元年(前104)开始着手编写《史记》, 征和初年(前92)左右,基本完成,大约不久即去世。
二、《史记》的内容
1、 (《报任安书》:) “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 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 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 。《史记》共五十二万 六千五百字。
2、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其内容具有: (1)全面性:①记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1)二千多 年 ②人物涉及面广:上至帝王将相、皇亲国戚、文武大 臣,下至学者、平民、商人、妇女、游侠、医生、卜者、方士、 倡优、旁及少数民族首领、农民起义领袖。《史记》还热情地 描写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是真正人类整个活动的历史。 ③评价人物较全面、公允。 (2)典型性:记录了4000多个人物,其中给人深刻印象的 100多人。酷吏张汤,刺客荆轲,滑稽家优孟,刘邦、项羽、 吕后各有性格思想,是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 (3)完整与集中性: 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完整地反映 人物的姓名、出身、家庭、主要行事、思想性格、结局等,而 集中突出人物个性特色。 (4)实录精神: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一、总论
1、 秦焚书坑儒,推行极端严酷的思想统治,作品很少。
值得一提的是完成于秦统一前 的《吕氏春秋》,和秦代唯 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李斯的《谏逐客书》。
2、汉代的政治体制沿袭秦朝,但在文化政策上采取了一 些有利于文学发展的措施:
1)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五经为主,解读 《诗经》、楚辞成为社会时尚 。推动了辞赋盛行。 2)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录用人才,有一部 分人因文才被录用,如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等。 3)某些文化机构的设立,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乐府;后 汉明帝修建的洛阳东观;灵帝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鸿都 门学 。
3、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长于抒情: 1)烘托:情景水乳交融。如“迢迢牵牛星”。 2)比兴:语短情长,言近旨远,余音袅袅。如 “行行重行行”。 3)抒情中有叙事意味,使形象更突出:“西北有 高楼”。 4)能透彻地揭示人生哲理。 5)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钟嵘《诗品》称它: “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②人物个性鲜明,在表现人物个性特征时,能充分注意到他 们的家庭、教育、经历等各方面的因素, 善于揭示人物所处的 环境,善于通过紧张的矛盾冲突和场面描写展示性格。 ③同时充分展示人物共性:影响深远的普遍价值观。 ④多维透视,多角度展示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常用 比较法、互见法。
3、《史记》风格特征:
汉乐府民歌
1、乐府涵义的演变 两汉:乐府一名最早见于汉初,惠帝时有“乐府令” 。 魏晋六朝:指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 。诗体的名称。 唐:撇开乐府的音乐性特征,而注重其社会内容。乐府演变为一 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宋元以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则又单从入乐这一点上出发。 2、汉乐府民歌的内容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乐府的基本精神。广泛地反映了两 汉社会面貌和人民的痛苦生活。 反映人民的苦难和反抗:《妇病行》、《东门行》。 描写富贵之家的奢华:《相逢行》《长安有狭邪行》 揭露战争和徭役:《战城南》《十五从军》。 反映婚姻和爱情的:《白头吟》、《上邪》、《焦仲卿妻》
1)雄深雅健:重大题材,广阔的社会背景,展示宏廓的历 史画卷。抒情的色彩,深邃的意境,诗一样的语言,强烈 的美感效应,给人心灵震撼。 “司马迁是不朽的抒情诗 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2)浓郁的悲剧气氛。
汉赋
1、标志新体赋——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 枚乘《七发》。 《七发》的影响:1)虚构的问答体的故事框架。2) 长于铺陈写物,有韵,但句式散文化,多用排比整齐句 法的体式。3)道德主题与审美主题的矛盾。
《吴越春秋》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
马第伯的《封禅仪记》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游记。 3)五言诗在汉代产生。西汉时多见于歌谣和乐府,东汉成熟, 叙事诗有《孔雀东南飞》,抒情诗有《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1、创作时代:约在东汉后期数十年之间。 2、思想内容相当复杂。 (1) 有写热中仕宦的,如“回车驾言迈”:“奄忽随物化, 荣名以为宝。” (2)有写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如 “今日良宴会”: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何不策高足,先 据要路津。 “青青陵上陌”: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生年不满百”: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3) 有写游子思乡、闺人怨别的,如“明月何皎皎”“行行 重行行” (4)写世态炎凉的: 如“明月皎夜光”: (5)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和强烈的生命意识。
3、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性
1)在我国文学史上,汉乐府民歌标志着叙事诗的一个新的 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
两汉乐府叙事诗的作者有比较自觉的叙事意识。其诗多数 具有连贯的故事情节。选择叙事题材:善于捕捉特征鲜明、有 情趣、有诗意 的生活画面。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 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刘兰芝、焦仲卿、秦罗 敷(《陌上桑》)、胡姬(《羽林郎》)。善于通过语言和行动刻画性 格。 2)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以写实手法为主,也有幻想 虚构,并出现了多首寓言诗(《乌生》等) 语言朴素自然而充满强烈的感情。句式有杂言、五言,也 有三、四、七言等。
4)语言精粹而富于表现力。 叙述语言生动传神,人物语言切合身份个性,民间口语与文言 融汇。风格多样,纵横驰骋。流传至今的成语有三百多条。
2、史记人物刻画: ①剪材精当,详略有致。尽力避免过多叙述梗概,而抓住主 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活动,使人物性格突出。突出最能 够表现人物特征的东西。体现了历史真实性、艺术典型性与审 美效果的统一。如《管晏列传》。
赋体的演变
1、(古赋)汉赋:大赋:枚乘《七发》、 司马相如、扬雄赋。 东汉抒情小赋:张衡、赵壹、蔡邕、祢衡 2、俳赋(骈赋):六朝、押韵的骈体文。 江淹《别赋》 3、律赋:唐宋试体赋 4、文赋:中唐以后产生,句式参差,押韵 随意。通篇贯穿散文的气势,重视清新流畅。 《前赤壁赋》
期中作业: 1、读《战国策· 苏秦始将连横》和《史 记· 苏秦列传》分析苏秦的性格和命运, 并谈谈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发。 2、自由命题,拟作古诗一首。
汉大赋的特点: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内容上,多对帝王的歌功颂德,“劝百而讽一”, 形式上,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经常使用 排比整齐的句法。
2、司马相如:字长卿,代表作《子虚赋》、《上林 赋》、《大人赋》、《长门赋》。确立了一个以歌颂 王朝声威和气魄为主要内容,“劝百讽一”的赋颂传 统,奠定了铺张扬厉的大赋体制。后世赋家相沿不改, 但失去创造性。 3、扬雄:字子云。西汉末年辞赋家。扬马并称。 作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扬赋》、《河 东赋》四赋,有自己的特点,写得较流畅,有气魄。 4、咏物赋的出现 西汉宣帝时,一种辩丽可喜,娱悦耳目的咏物赋 开始出现。如王褒《洞箫赋》。
两汉散文概述
一、西汉是中国古代散文继先秦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期。 《史 记》是里程碑式的杰作,代表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历史 散文之外,以政论文成就最高。 · 贾谊:汉初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最杰出的文人。他的政论散文 全面地阐述了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标志着 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 传世作品有:政论文《过秦论》,疏牍文《论积贮疏》、《陈 政事疏》等58篇。
3、汉代审美风尚与创作倾向:汉代是国力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文学创作往往追求气势恢宏、包容宇宙、总览天人、贯通古 今的巨丽之美。 4、两汉是文学体裁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 1)汉赋对多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一种新的综合型的文学样 式。《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2)司马迁创立了纪传体史书,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
三、《史记》的艺术成就
“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班固) “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释其书。”(郑樵) 1、叙事艺术: 1)全书组织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建筑美。 2)体现了历史与逻辑高度统一的叙事脉络。叙事中体现了对因 果关系的探索和展示。
3)能轻松驾驭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有条不紊,张弛有度。
著名的书信体散文,如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枚乘 的《谏吴王书》、司马迁《报任安书》、杨恽《报孙会宗书》 等。 二、东汉的散文
史传散文中,班固的《汉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都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政论散文: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 书信体:朱穆《与刘伯宗绝交书》、李固《遗黄琼书》、 秦嘉《与妻徐淑书》和《重报妻书》 游记、碑文等新的散文样式也崭露头角,蔡邕的碑文 在东汉成就最高。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现今所能见到的 最早的游记。
5、张衡及东汉的抒情小赋 张衡:字平子。东汉著名的赋家。作品《二京 赋》是京都大赋“长篇之极轨”。铺叙二京的情况, 在叙述中引入议论说理。张衡还创作了不少抒情小 赋,《归田赋》是其中一首,写朝政日非的情况下, 退隐田园的乐趣。张衡是一位承先启后的赋家,此 后东汉抒情小赋大量出现。 东汉后期,政治极端黑暗,抒情小赋多是批判 现实的作品,著名的有:赵壹《刺世嫉邪赋》,蔡 邕《述行赋》,祢衡《鹦鹉赋》。 抒情小赋突破了旧的赋颂传统,具有积极的意 义。到魏晋又得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