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血液循环
中职《生理学》课件第四章--血液循环
二尖瓣听诊区 (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隙)
23
小结: 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是心房和心室之间, 心室和主动脉间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 压力梯度是推动血液在腔室之间流动的动力; 单方向流动是在瓣膜的配合下实现的; 心室缩舒→室内压变化→ 导致房、室、主动 脉产生压力梯度→推动血液→在瓣膜配合下 单方向流动。
(2)期前收缩与代偿性间歇
如果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 房结兴奋到达之前,心室受到人工刺激或病理性 刺激,可使心室提前产生一次兴奋(期前兴奋) 和收缩(期前收缩),其后常伴有一次较长的心 室舒张期(代偿间歇)。
56
(1)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2)“全或无”收缩 (3)对细胞外液Ca2+ 的依赖性
53
①有效不应期:0期至-60mV,不能产生 动作电位。
②相对不应期:-60mV至-80mV,阈上刺 激可产生AP,随膜电位增大,兴奋性回 升。
③超常期:-80mV至-90mV,阈下刺激即可 引起兴奋,兴奋性超过正常。
54
55
2.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与收缩的关系 (1)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0期 复极达-60mV),相 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
激活Ito通道
↓ K+一过性外流 ↓ 快速复极化 (1期)
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
1期
K+ Na+
Ito通道:70年代认为Ito的离子
成 分 为 Cl- , 现 在 认 为 Ito 可 被 K+
通道阻断剂(四乙基胺、4-氨基
吡 啶 ) 阻 断 , Ito 的 离 子 成 分 为
Hale Waihona Puke K+。2期:O期去极达-40mV时
36
动物生理学 第四章血液循环
2.自律性(autorhythmicity) (1)自律细胞的电位特点 (2)影响自律性的因素舒张期自动去 极化的速度(图) 最大舒张期电位水平(图) 阈电位水平(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上一页
下一页
3.传导性(conductivity)(图)
(1)传导性的特点
(2)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 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
上一页
下一页
4.收缩性(contractility)
心肌收缩性的特点:
(1)对细胞外液的Ca2+浓度有明显的依赖 (2)不发生强直收缩 期前收缩或额外收缩(extrasystole) 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
上一页 下一页
期前收缩:心室肌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一次
额外的(人工或病理)刺激,可产生一次额外的兴 奋和收缩,由于它发生在下一次窦房结兴奋所产生 的正常收缩之前,所以称为期前收缩。
二、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一)心肌细胞的类型及特点 (1)普通心肌细胞 心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 特点:富含肌原纤维,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 性,不具有的自主节律性,是心脏泵血活动的动力, 又称为收缩细胞或工作细胞。 (2)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 包括P细胞和浦肯野氏细胞。 特点:缺乏收缩能力,具有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能 力,称为自律细胞。构成心传导系统,完成兴奋的传 导功能。
快钠通道,可被河豚毒(TTX)特异性阻断。
Ⅱ. 1期:又称快速复极早期 膜电位由+30 mV迅速降至约0 mV,形成复极1期, 此时快钠通道已关闭,但有短暂的K+外流。复极l 期与0期合称峰电位,历时约10 ms。
Ⅲ. 2期:又称平台期或缓慢复极期 膜电位下降缓慢,膜电位稳定于0 mV水平附近达 100~150 ms之久。主要由慢钙通道开放,Ca2+(伴 有少量Na+)内流和K+外流所形成的离子电流动态 平衡。初期是Ca2+内向离子电流占优势,随着时 间推移K+外向离子电流逐渐增强,导致膜电位缓 慢地变负。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件
05
循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 系
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关系
消化系统为循环系统提供 营养物质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 各组织器官,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
维持内环境稳态
消化系统通过调节水和电解质的吸收与排泄 ,与循环系统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吸入氧气,通过血液循环将其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将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 血液循环排出体外。
血管的结构
血管壁由内层的内皮细胞、中层的平滑肌细胞和外层的结缔组织构成。
血管的功能与调节
01
02
03
物质交换功能
血管是血液与组织间进行 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氧 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通过血管进行交换。
调节血流
血管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调 节血流,维持血压稳定和 满足组织需求。
免疫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免疫作 用,能够抵御病原体的入 侵。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 左右两肺之间,约2/3在 正中线的左侧。
心似倒置的圆锥体,前 后稍扁,心底朝向右后 上方,与上腔静脉、主 动脉相连,心尖朝向左 前下方,心底为心房, 心尖为心室。
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和 心外膜三层构成。
心脏分为左心和右心两 部分,左心又分为左心 房和左心室,右心又分 为右心房和右心室。
维持酸碱平衡
呼吸系统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与循环系统共同维持酸碱平衡。
循环系统与泌尿系统的关系
排泄代谢废物
泌尿系统通过生成尿液,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而循环系统负责将尿液运 输到肾脏等泌尿器官。
维持水盐平衡
泌尿系统通过调节尿液的量和成分,与循环系统共同维持水盐平衡。
生理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心动周期 定义: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正常安静:心率60—100次/分 心律75次/分时,心动周期为0.8秒
心脏泵血过程 心室收缩期 → 射血过程 等容收缩期 射血期 心室舒张期 → 充盈过程 等容舒张期 充盈期 心房收缩期
01
02
If的离子电导
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及离子基础
90mV
3期末达最大复极电位后,4期电位不稳定,存在自动去极化
IK的离子电导 If递增 IK递减
①浦肯野细胞:属快反应自律细胞,
AP波形及0、1、2、3期离子基础
与心室肌细胞相似。
当自动去极至阈电位(-70mV)时
爆发新的AP。
一个起搏电流。
心室肌细胞(A)和窦房结细胞(B)跨膜电位比较
脉压 =收缩压-舒张压 30~40mmHg (4.0~5.3kPa)
PART ONE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出量: 搏出量↑动脉血压升高 → 收缩压升高明显 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 心率: 心率快,动脉血压升高 舒张期短→舒张压升高明显
阻力: 外周阻力↑ 舒张压↑为主 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脉和大动脉的弹性: A硬化,顺应性小→使收缩压过高, 舒张压过低,脉压加大 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 循环血量少,动脉血压↓
(2) 复极化过程: 1期:由+30→0mV左右,K+外流 2期(平台期):稳定于0mV, Ca2+内流和K+ 外流,处于平衡。
3期:0mV→-90mV,
Ca2+通道关闭,K+外流。
4期(静息期):电位稳定于-90mV 。
Na+-K+交换; Ca2+-Na+交换:
人体机能(生理学):血液循环
1.心肌细胞兴奋性周期变化 最大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即相当于心肌的整个收缩期和舒张的早期。 意义:使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始终保持有节律的舒、缩交替活动,有利于心室完成射血功能。
【掌握】心肌的四大生理特性
(1)有效不应期: ✓ 绝对不应期+局部反应期 ✓ 兴奋性为零 (2)相对不应期: ✓ 兴奋性低于正常 (3)超常期: ✓ 兴奋性高于正常
✓心率↑↑(>180次/分)→心动周期缩短,尤其是心舒期缩短
✓→前负荷↓↓→心排出量↓。
✓心率↓↓(<40次/分)→心动周期延长,尤其是心舒期延长 ✓→前负荷↑↑→心排出量↓。
〔了解〕心力贮备
【概念】心排出量随着机体代谢的增强而增多的能力。
健康人在安静时的心输出量约3.6-4.8L/min 健康人在剧烈体力活动时的心输出量可高达25 ~ 35L/min,为安
〖熟悉〗心输出量概念
心指数: 概念: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排出量。 意义:临床上评价不同个体心功能好坏的常用的指标。
现实中人有矮小和高大的,其新陈代谢总量并不相等,用心输出量 的绝对值作为指标进行不同个体间心功能的比较是不全面的。研 究发现心输出量与体重不成正比,而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熟悉〗心输出量概念
期前收缩(早搏): 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心肌受到人工或来 自异位起搏点的激动而产生的收缩。 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后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
(五)理化因素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1.温度:主要影响自律性,使其增高。 2.酸碱度:当PH值增大,心肌收缩力增强。 3.电解质离子: ❖高血钾:重度高血钾时,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均减弱, 甚至心脏停止跳动于舒张状态(钾抑制)。故临床补钾时,禁止静脉推注。 ❖高血钙:血Ca2+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甚至停跳于收缩状态(钙僵直)。
生理学笔记——第四章血液循环
⼀、⼼动周期与⼼率 1.概念:⼼脏⼀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动周期。
由于⼼室在⼼脏泵⾎活动中起主要作⽤,所以⼼动周期通常是指⼼室活动周期。
2.⼼率与⼼动周期的关系: ⼼动周期时程的长短与⼼率有关,⼼率增⼤,⼼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例较⼤,⼼肌⼯作的时间相对延长,故⼼率过快将影响⼼脏泵⾎功能。
3.⼼脏泵⾎ (1)射⾎与充盈⾎过程(以⼼室为例): ①⼼房收缩期:在⼼室舒张末期,⼼房收缩,⼼房内压升⾼,进⼀步将⾎液挤⼊⼼室。
随后⼼室开始收缩,进⼊下⼀个⼼动周期。
②等容收缩期:⼼室开始收缩时,室内压迅速上升,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此时主动脉瓣亦处于关闭状态,故⼼室处于压⼒不断增加的等容封闭状态。
当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开放,进⼊射⾎期。
③快速射⾎期和减慢射⾎期:在射⾎期的前1/3左右时间内,⼼室压⼒上升很快,射出的⾎量很⼤,称为快速射⾎期;随后,⼼室压⼒开始下降,射⾎速度变慢,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射⾎期。
④等容舒张期:⼼室开始舒张,主动脉瓣和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故⼼室处于压⼒不断下降的等容封闭状态。
当⼼室舒张⾄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进⼊⼼室充盈期。
⑤快速充盈期和减慢充盈期:在充盈初期,由于⼼室与⼼房压⼒差较⼤,⾎液快速充盈⼼室,称为快速充盈期,随后,⼼室与⼼房压⼒差减⼩,⾎液充盈速度变慢,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充盈期。
(2)特点: ①⾎液在相应腔室之间流动的主要动⼒是压⼒梯度,⼼室的收缩和舒张是产⽣压⼒梯度的根本原因。
②瓣膜的单向开放对于室内压⼒的变化起重要作⽤。
③⼀个⼼动周期中,右⼼室内压变化的幅度⽐左⼼室的⼩得多,因为肺动脉压⼒仅为主动脉的1/6. ④左、右⼼室的搏出⾎量相等。
⑤⼼动周期中,左⼼室内压最低的时期是等容舒张期末,左⼼室内压是快速射⾎期。
因为主动脉压⾼于左⼼房内压,所以⼼室从⾎液充盈到射⾎的过程,是其内压从低于左⼼房内压到超过主动脉压的过程,因此⼼室从充盈到射⾎这段时间内压⼒是不断升⾼的。
第四章 血液循环(答案)
第四章血液循环一、名词解释1.自动节律性2.心率3.心动周期4.心输出量5.血压6.收缩压7.舒张压8.脉压9.微循环10.中心静脉压二、填空题1.成人正常心率为 60 ~100 次/分。
2.心动周期与心率呈反比,当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程度更大。
3.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最高是在快速射血期(心室收缩期)期,最低是在快速充盈期(心室舒张期)期。
4.第一心音的产生标志着心室收缩开始;第二心音产生标志着心室舒张开始。
5.心室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机械反应的舒张期开始。
6.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快的是浦肯野纤维,最慢的是房室交界区。
7.心室肌动作电位的2期平台是由同时存在的Ca2+内向离子流和 K+的外向离子流处于的结果。
8.正常心脏的起搏点是窦房结,因为自律性最高。
9.我国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收缩压为90-139mmHg,舒张压为60-89mmHg,脉压为30-40mmHg。
10.心室肌的前负荷可用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表示,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动脉血压。
11.心电图P波代表两心房去极化过程,QRS波群代表两心室去极化过程,T波代表两心室复极化过程,PR间期代表窦房结兴奋由心房传到心室的时间。
12.对于动脉血压,收缩压的变化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舒张压的变化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13.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受体,产生正性变时、变速、变力(心脏活动加强)效应。
14.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 受体,产生负性变时、变速、变力(心脏活动减弱)效应。
15.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动脉血压变化。
16.肾上腺素的主要作用是使心脏活动加强,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作用是使血管收缩。
17.血管紧张素Ⅱ的主要作用有收缩血管和促进醛固酮分泌。
18.在皮肤、黏膜和内脏的血管平滑肌上,α受体在数量上占优势;在骨骼肌和肝的血管上,Β2受体占优势。
生理学课件(第四章--血液循环)(医学PPT课件)
异长调节:通过改变心肌初长度引起心肌 收缩力改变的调节
(4)心室功能曲线(Starling曲线)
心肌初长度与主动张力间的关系
分析: A.初长度=2.0~2.2um
粗细肌丝最佳重叠 — 最适初长度
B. < 2.0~2.2um ? > 2.0~2.2um ?
(4)心室功能曲线(Starling曲线)
4、心音(heart sound)
1、定义: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流速改变形
成涡流、血液撞击心室壁和大动脉壁
2、组成:每个心动周期中有4个心音
第三心音:部分健康儿童和青年人 第四心音:心房音(异常剧烈收缩)
特征
频率 振幅 时程
机制
S1
低 高 长 房室瓣关闭
S2
高 低 短 半月瓣关闭
意义Βιβλιοθήκη 标志心室收缩的开始 标志心室舒张的开始
N:55%~65%
意义:是评价心功能较为客观的标准
2.心脏做功量:内功、外功
心肌耗氧量
心脏的效率:外功占心脏总能量消耗的百分比
(1)每搏功:心室收缩一次做的功 =搏出量×射血压+血流动能(可忽略)
左室搏功=搏出量× 血流比重× (平均A压-左心房平均压)
(2)每分功:心室每分钟内收缩射血做的功 =每搏功×HR
反映房室瓣功能
反映半月瓣功能
二、心脏泵血功能评定
1.输出血量
(1)每搏输出量/搏出量 (stroke volume,SV): 一侧心室每收缩一次 所搏出的血量 安静时N:60~80ml 平均70ml
(2)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搏出量×HR 安静时N:4.5~6.0L 平均5.0L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目录页
在心脏的泵血活动中, 心室起主要作用。左右心室 的活动几乎同步,其射血和 充盈过程极为相似,射血量 也几乎相等。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生理
1.左心室收缩与射血过程
目录页
(1)等容收缩期:心室在心房收缩结束后开始收缩,此时,室内压迅速升高,在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心室 内血液推动房室瓣使其关闭,防止血液倒流人心房。但在心室内压力未超过主动脉压之前,动脉瓣仍处于关闭 状态,心室暂时成为一个封闭的腔。因此,从房室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放的这段时间,心室容积不变,故称为 等容收缩期(period ofisovolumic contraction)。等容收缩期历时约0.05s。 (2)快速射血期:随着心室肌的持续收缩,心室内压持续上 升,一旦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心室的血液将主动脉瓣冲开, 心室内的血液迅速射入主动脉,心室容积随之缩小,但由于心室 肌强烈收缩,室内压可继续上升达最高值。此期血液射入动脉速 度快、血量多,故称快速射血期(period of rapid ejection), 此期射血量约占搏出量的2/3,快速射血期历时约0.1s。 (3)减慢射血期:在快速射血期后,因大量血液进人动脉, 动脉内压力上升,同时由于心室内血液减少,心室收缩强度减弱, 导致射血速度减慢,称为减慢射血期(period ofslow句ection), 历时约0.15s。
2.搏出量储备
搏出量是心室舒张末期容
积和收缩末期容积之差。若舒张 末期容积更大,而收缩期容积更 一般情况下,动
1.心率储备
小,则搏出量会更多,这就是搏 出量储备,很显然,它分为舒张 期储备和收缩期储备。
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录页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在心脏的泵血活动中,心 室起主要作用。左右心室的活 动几乎同步,其射血和充盈过 程极为相似,射血量也几乎相 等。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录页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录页
1.左心室收缩与射血过程
(1)等容收缩期:心室在心房收缩结束后开始收缩,此时,室内压迅速升高,在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心室 内血液推动房室瓣使其关闭,防止血液倒流人心房。但在心室内压力未超过主动脉压之前,动脉瓣仍处于关闭 状态,心室暂时成为一个封闭的腔。因此,从房室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放的这段时间,心室容积不变,故称为 等容收缩期(period ofisovolumic contractiΒιβλιοθήκη n)。等容收缩期历时约0.05s。
(2)快速射血期:随着心室肌的持续收缩,心室内压持续上 升,一旦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心室的血液将主动脉瓣冲开, 心室内的血液迅速射入主动脉,心室容积随之缩小,但由于心室 肌强烈收缩,室内压可继续上升达最高值。此期血液射入动脉速 度快、血量多,故称快速射血期(period of rapid ejection), 此期射血量约占搏出量的2/3,快速射血期历时约0.1s。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录页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录页
(三)心力储备
心输出量随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力储备(cardiac reserve)。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输 出量约为5 L/min。剧烈运动时可提高5-v7倍,达到25-v35 L/min,说明健康人的心脏泵血功能具有相 当大的储备。心力储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搏出量和心率能够提高的程度。
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
①Na+-Ca2+ exchanger(Na+-Ca2+交换体): 经同一载体,1个Ca2+ 出细胞;3个Na+进细胞
刺激Na+泵
将Na+泵出细胞
② Ca2+ 泵活动:
将2期内流的Ca2+ 泵出细胞。
1期 平台期
0期
3期
由于泵出与泵入 的正电荷总数相 等,膜电位稳定 于-90mV。
第 四 章 血 液 循 环
(Circulation)
血液循环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① 完成机体内的物质运输,将体内物 质代谢过程中的原料和代谢产物运送 到各有关器官;
② 运输并传送各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 激素,以实现机体的体液性调节功能;
③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
④ 保证血液对机体的防卫功能活动的 发挥和实现。
4期
(二)自律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1、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
心室肌细胞
浦肯野细胞
与心室肌细胞相比,浦 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0、 1、2、3期的图形和离 子流都是相同的,不同 的是4期。心室肌细胞 动作电位的4期很稳定, 如果没有外来刺激,也 没有兴奋传来,它可较 长时间地保持-90mV的 静息电位。
而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4期不稳定,在 没有外来刺激,也没有兴奋传来的情况下, 可自动缓慢地去极化,一旦达到阈电位就 爆发新的动作电位,并如此反复。
若按照去极化、 复极化的顺序 过程,心室肌 工作细胞的动 作电位可区分 为0~4期五个 时期。
1、极化期(0期):
心室肌去极化过程(动作电位的升支), 膜电位立即从静息的极化状态下的-90mV迅 速上升到30mV左右。该期时程极为短暂,仅 占1~2ms,其幅度较大,约为120mV,其电 位变化的速率较快,可达300V/s。0期的形 成机制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基本相同。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知识点总结血液循环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生命循环之一,通过血液循环,身体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养分,同时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血液循环还协调了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维持了体内稳态。
在生理学的第四章中,涉及了血管结构、心脏功能、血液流速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将以从浅入深的方式来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
1. 血管结构1.1 血管组成: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血管结构部分,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血管的组成。
人体内的血管主要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各有特点。
动脉具有厚壁和弹性,能够承受心脏泵血时的压力,将含氧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静脉的壁较薄,但富含弹性纤维,起到血液回流的功能。
毛细血管是血管系统中直接与组织细胞接触的部分,通过其薄壁,进行气体、养分和代谢产物的交换。
1.2 血管的自主调节功能我们还需要了解血管具有的自主调节功能。
血管能够根据组织器官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灵活调节血流量和血压,保持组织的正常代谢活动。
这种自主调节功能依赖于血管内膜的特殊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的调控作用,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保障。
2. 心脏功能2.1 心脏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了解了血管结构后,我们将深入探讨心脏的功能。
心脏是人体内一颗重要的器官,它由心房、心室、心瓣和心肌组成。
心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心房和心室的舒缩运动,使血液能够顺利地在体内循环。
心脏的每一次收缩和舒张都受到心脏内传导系统的调节,确保了心脏的正常收缩节律和输出血量。
2.2 心脏的自律性和兴奋传导心脏还具有自律性和兴奋传导的功能。
心脏不仅能够自主地维持一定的搏动节律,还能够受到外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影响,实现适应机体需要的心率和心搏力。
心脏的兴奋传导系统通过特定的电生理过程,将兴奋信号快速地传播至整个心脏肌肉组织,保证了心脏的高效协调收缩。
3. 血液流速3.1 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参数我们还需要了解血液流速的相关知识。
第四章血液循环(心脏生理)
第四章血液循环(心脏生理)一、选择题【A型题】1.具有收缩性的心肌是A.窦房结B.心房内优势传导通路心肌C.房室交界D.房室束E.浦肯野氏纤维2.既无收缩性,又无自律性的心肌是A.心房肌B.心室肌C.窦房结D.浦肯野纤维E.房室交界的结区3.心室肌的静息电位接近于A.K+ 平衡电位B.Na+ 平衡电位C.Ca2+ 平衡电位D.CI- 平衡电位与Na+ 平衡电位之和E.K+ 平衡电位与Na+ 平衡电位之和4.安静时心室肌细胞膜对K+ 通透性较高主要是由于A.I K通道开放B.I K1通道开放C.I to通道开放D.I f通道开放E.I Na+通道开放5.心室肌与浦肯野纤维动作电位去极化幅度大致相当于A.K+ 平衡电位绝对值B.Na+ 平衡电位C.K+ 平衡电位绝对值与Na+ 平衡电位之和D.Ca2+ 平衡电位与Na+ 平衡电位之和E.K+ 平衡电位绝对值与Ca2+ 平衡电位之和6.心室肌与浦肯野氏纤维动作电位“0”期是由于A.K+外流B.Na+ 内流C.Ca2+ 内流D.Cl–内流E.K+ 内流7. 心室肌动作电位“0”期内向电流的电化学驱动力是A.Na+ 浓度差势能B.K+ 浓度差势能C.Ca2+ 浓度差势能D.K+ 平衡电位势能E.Na+ 浓度差势能和K+ 平衡电位势能8. 浦肯野氏纤维动作电位2期内向电流电化学驱动力是A.Na+ 浓度差势能B.K+ 浓度差势能C.Ca2+ 浓度差势能D.K+ 平衡电位势能E.Ca2+平衡电位势能9. 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1期外向电流的电化学驱动力是A.K+ 平衡电位势能B.Na+ 平衡电位势能C.K+ 浓度差势能D.K+平衡电位势能与Na+ 平衡电位势能之和E.Na+ 平衡电位势能与K+ 浓度差势能之和10.心肌细胞被分为快反应心肌与慢反应心肌的主要依据是A.静息电位绝对值大小B.0期去极化速度C.3期复极化速度D.动作电位时程长短E.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11.心室肌动作电位时程较长的主要原因是A.收缩期长B.0期去极慢C.有平台期D.1期复极慢E.有3期12.窦房结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是由于A.Ca2+ 内流B.Ca2+ 外流C.Na+ 内流D.Na+ 外流E.K+ 外流13.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的离子基础同时存在的是A. Ca2+、Na+ 内流与K+ 外流B.Na+ 内流与K+ 外流C.Na+ 内流与Ca2+ 外流D.Na+ 内流与Cl-外流E.Na+ 内流与Cl-内流14.浦肯野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3期的形成是由于A.I NaB.I CaC.I K1D.I KE.I to15.心室肌和浦肯野氏纤维的膜电位中接近钠平衡电位的部分是A.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B.平台期电位C.超射电位值D.阈电位E.静息电位绝对值+超射值16.心室肌动作电位4期中下列哪项属于被动转运A.Ca2+出细胞B.Na+ 出细胞C.K+ 入细胞D.Na+ 入细胞E.Na+ 出细胞和K+ 入细胞17.浦肯野氏纤维4期自动去极化的主要原因是A.ⅠfB.ⅠCa-TC.I K衰减D.Ca2+ -Na+ 交换E. K+ 外流增加18.慢反应自律性心肌4期自动去极化的原因是A.I K衰减、I f增加和I Ca-TB.单纯K+外流衰减C.单纯Na+ 内流增加D.Na+ 背景电流E.单纯Ca2+ 内流19.使心室肌兴奋性增高的是A.Na+ 通道少量失活B.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C.阈电位下移D.细胞外液Ca2+ 浓度增加E.钠通道处于备用状态20.心室肌有效不应期长短主要取决于A.O期去极化速度B.2期时间长短C.3期时间长短D.静息电位绝对值大小E.阈电位水平21.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占据了A.整个收缩期B.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C.整个舒张期D.收缩末期和整个舒张期E.以上均不对22.Ca2+-Na+ 交换主要发生在心肌动作电位的A.O期B.1期C.2期D.3期E.4期23.儿茶酚胺使心肌收缩增强的主要原因是A.使心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开放增加B.使I f增强C.使快反应心肌O期去极幅度加大,速度加快D.使房一室延搁缩短E.使心肌K+ 外流加快24.心室肌Na+ 通道全部处于失活的时期是A.绝对不应期B.有效不应期C.相对不应期D.超常期E.动作电位4期25.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内阈值无限大的原因是A.钠通道全部处于备用状态B.钠通道全部处于失活状态或仅少量开始复活C.钠通道全部激活D.膜电位距阈电位过远E.钠通道有电压依从性和时间依从性26.心肌超常期的原因主要是A.Na+ 通道全部处于备用状态B.膜电位距阈电位较近C.该期中新动作电位幅度大D.该期中新动作电位去极速度快E.该期中新动作电位传导快27.心肌有效不应期较长的主要意义是A.使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B.使心脏有较长的舒张期C.使心肌有充分的时间休息D.使心肌动作电位幅度加大E.使心肌动作电位复极减慢28.期前收缩产生的原因是额外A.刺激过强B.刺激落在绝对不应期内C.刺激落在局部反应期内D.刺激落在有效不应期内E.刺激落在有效不应期后29.代偿间歇产生的原因是A.窦房结少产生一次兴奋B.窦房结兴奋延迟发放C.窦房结兴奋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中D.期前兴奋抑制窦房结E.期前兴奋有效不应期长30.自律性最低的是A.窦房结B.房室交界C.左右束支D.房室束E.浦肯野氏纤维31.自律性心肌生物电活动的显著特征是A.4期自动去极化B.O期去极速度快C.O期去极速度慢D.复极速度慢E.有平台期32.心室肌的电生理特性是有A.自律性、收缩性B.兴奋性、传导性C.兴奋性、自律性D.传导性、自律性E.自律性、无传导性33. 窦房结突然停止起搏时,最先恢复起搏的部位往往是A.心房肌B.房室交界C.房室束D左右束支E.浦肯野氏纤维34.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A.肌浆网不发达,Ca2+ 储备少B.肌钙蛋白与Ca2+ 的亲和力成周期性改变C.心肌有效不应期长D.心肌有自律性E.心肌表现为“全或无”收缩35.心室肌几乎同步收缩的主要原因是A.房室延搁B.浦肯野细胞传导速度快C.心室肌传导速度慢D.心室肌为快反应心肌E.以上均不对36.避免心房与心室收缩重叠的主要原因是A.心房肌传导速度慢B.心房肌优势传导路传导快C.房室延搁D.浦肯野氏纤维传导快E.心室肌传导较快37.易发生传导阻滞的部位是A.心房肌B.房室交界C.房室束D.浦肯野氏纤维E.心室肌38.细胞外液Na+ 浓度降低时,兴奋在心室肌传导速度A.加快B.不变C.减慢D.先加快后减慢E.先减慢后加快39.心室肌细胞兴奋性的前提是A.Na+ 通道处于激活状态B.Na+ 通道处于失活状态C.Na+ 通道处于静息状态D.Ca2+ 通道处于静息状态E.Ca2+ 通道处于激活状态40.窦房结P细胞兴奋性的前提是A.Na+ 通道处于静息状态B.Na+ 通道处于激活状态C.Na+ 通道处于失活状态D.Ca2+ 通道处于静息状态E.Ca2+ 通道处于失活状态41.心室肌Na+ 通道能否恢复到静息状态主要取决于A.阈电位水平B.静息电位距阈电位距离C.跨膜电位水平D.时间充足E.ATP供应充足42.下列哪项可使细胞传导加快A.ATP供应不足B.O期Na+ 内流加快C.Ca2+ 通道阻断剂D.河豚毒E.细胞内cAMP减少43.浦肯野细胞与慢反应自律心肌相比,其特点是A.自律性高B.传导慢C.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D.O期去极化速度快E.收缩强44.心肌细胞将Ca2+ 主动移出细胞,主要依靠A.跨膜Ca2+ 浓度梯度B.跨膜Na+ 浓度梯度C.直接依靠Na+-K+泵D.直接依靠Ca2+ 泵E.同向转运45.兴奋在心脏中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A.心房肌B.房室交界C.左右束支D.房室束E.浦肯野氏纤维46.心室肌细胞膜Na+ 通道特点是A.超级化激活B.激活慢、失活慢C.被Mn2+ 阻断D.乙酰胆碱增加其通透性E.有电压依从性,但缓慢持续去极化可使它不经激活而直接失活47.在超常期产生的新动作电位的特点是A.O期去极速度快B.O期去极幅度小C.传导速度快D.不应期长E.动作电位时程长48.对心肌的兴奋性和自律性均有影响的因素是A.O期去极化速度B.O期去极化幅度C.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D.平台期长短E.阈电位水平49.同时影响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的因素是A.O期去极化速度B.O期去极化幅度C.1期复极速度D.2期时程长短E.静息电位水平50.细胞外液Ca2+ 浓度轻度升高时A.心肌兴奋性升高B.平台期缩短C.心肌收缩能力显著降低D.心室肌传导性增加E.窦房结O期去极加快51.窦房结兴奋快速传导至房室交界,是通过A.浦肯野氏纤维B.优势传导通路C.房结区D.自律性心肌E.以上均不对52.窦房结细胞电生理特性是A.有自律性、无传导性B.有自律性、传导速度快C.自律性高、传导速度慢D.无自律性、传导速度慢E.自律性低、传导速度快53.当细胞外液K+ 浓度逐渐升高时,心肌兴奋性A.逐渐升高B.逐步降低C.先增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增高E.基本不变54.下列哪项不是心室肌动作电位O期的特点A.反极化+30mVB.时程仅1~2msC.去极幅度约120mVD.电位变化速率可达200~400V/sE.可被维拉帕米阻断55.关于心室肌快钠通道,错误的是A.激活快、失活也快B.引起再生性Na+ 内流的激活电位约为-70mvC.可被维拉帕米阻断D.对河豚毒不敏感E.在膜电位达Na+ 平衡电位时失活56.关于心肌L型钙通道,错误的是A.其在去极化到约–40 mV时激活B.激活慢、失活也慢C.开放引起慢反应心肌0期去极化D.开放是快反应心肌平台期形成的原因之一E.与心肌收缩功能无关57.关于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0期叙述,错误的是A.去极速度慢,去极幅度约120mVB.最大去极速率约200~400V/sC.反极化约+20~+40mVD.离子基础是正反馈性Na+ 内流E.有内向整流58.关于心室肌动作电位1期,错误的是A.复极较快,与神经动作电位相似B.仅复极到0mV左右C.该期外向电流称为IfD.机制是短暂K+ 外流E.该期Na+ 通道全部失活59.下列那项不是浦肯野氏纤维动作电位2期的特点A.复极非常缓慢B.持续在去极状态100~150msC.是心肌不应期较长的主要原因D.该期Ca2+ 内流引起浦肯野氏纤维收缩E.该期易受神经递质及药物的影响60.下列哪项不是心室肌动作电位3期的特征A.膜内电位由0mV快速复极到-90mVB.历时约100~150msC.该期末有IK1参与D.该期外向电流主要是ItoE.该期Ca2+ 通道失活61.关于心室肌动作电位4期,错误的是A.Na+-k+ 泵活动较强B.Na+-k+ 泵活动是生电性的C.Ca2+-Na+ 交换是继发性主动转运D.Ca2+-Na+ 交换不是生电性的E.该期跨膜电位稳定在-90mV62.关于心肌L型Ca2+ 通道,错误的是A.可被维拉帕米阻断B.不受儿茶酚胺调控C.其激活引起窦房结动作电位0期D.其开放是心室肌2期Ca2+ 内流的原因E.激活电位约为-30~-40mV 63.关于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错误的是A.0期去极速度慢B.0期去极幅度大C.0期是由于L型Ca2+ 通道激活D.无明显1期和2期E.其3期是由于IK64.关于自律性心肌,错误的是A.均不能收缩B.4期膜电位均不稳定C.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加大,自律性增强D.不同自律心肌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和机制不同E.其包括快反应和慢反应两种自律心肌65.关于工作心肌,错误的是A.均为快反应心肌B.动作电位均有0期、1期、2期、3期C.4期跨膜电位稳定D.心房肌动作电位平台期较心室肌长E.无自律性66.关于心肌兴奋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所有心肌都有兴奋性B.它是心肌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C.它的指标是阈值大小D.兴奋性与阈值成正比E.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是正常现象67.下列那项不使心肌兴奋性升高A.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轻度减小B.阈电位下移C.血钙浓度轻度降低D.血钾浓度轻度升高E.心肌收缩增强68.关于心肌兴奋性变化的超常期,错误的是该期A.一般出现在复极3期-80到-90mV之间B.内产生的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快C.刺激阈值小于正常D.膜电位距阈电位较近E.内产生的动作电位复极快且幅度小69.关于心肌兴奋性特点与心肌收缩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A.正常心肌兴奋与收缩相耦联B.心肌兴奋性高时心肌收缩增强C.心肌有效不应期长是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D.额外刺激落在相对不应期可引起期前收缩E.额外刺激落在超常期可引起期前收缩70.下列哪项不引起心肌收缩增强A.肌膜对Ca2+ 通透性增高B.肌浆网对Ca2+ 通透性增高C.肌钙蛋白与Ca2+ 亲和力降低D.细胞内cAMP增加E.心肌传导加快71.关于I f,错误的是A.其是复极化或超极化激活的离子流B.是窦房结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的主要原因C.激活缓慢并随时间逐渐增强D.在3期复极至-60mV时开始激活,在去极化至-50mV时关闭E.主要成分是Na+ 内流72.关于心肌的自律性,错误的是A.所有自律性心肌均发挥起搏作用B.正常人窦房结自律性最高C.正常时浦肯野纤维自律性最低D.心肌自律性的根本机制是4期自动去极化E.心肌自律性的指标是自动兴奋频率73.关于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超速驱动压抑作用,错误的是A.使潜在起搏点自律性降低B.抑制的程度与两个起搏点自动兴奋频率差别成平行关系C.作用的机制之一是潜在起搏点心肌超极化D.其是窦房结以外自律性心肌不能表现自律性的重要机制之一E.窦房结突然停止起搏时,原潜在起搏点立即开始起搏74.下列哪个部位的心肌没有自律性A.窦房结B.房结区C.房室交界的结区D.结希区E.浦肯野纤维75.关于心肌相对不应期,错误的是A.出现在3期-60到-80mV之间B.部分钠通道复活C.刺激阈值低于正常D.该期新动作电位幅度小、复极较快E.该期新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度慢76.关于房室交界兴奋传导,错误的是A.正常时它是房—室间兴奋传导的惟一通路B.它包括房结区、结区、结希区C.兴奋传导安全系数大,不易阻滞D.房室交界为慢反应心肌E.房室延搁约0.1秒77.关于兴奋在心室内的传导,错误的是A.兴奋在浦肯野氏系统内传导耗时短B.兴奋从心内膜侧向外膜侧心室肌传导C.兴奋在心室迅速传导有利于心室肌同步性收缩D.细胞外Na+ 浓度降低时传导加快E.心室肌传导速度约1m/s78.维拉帕米不具有哪项作用A.使窦房结细胞传导减慢B.使房室交界传导减慢C.使心房肌收缩减弱D.使心室收缩减弱E.阻断T型钙通道79.关于心肌兴奋传导,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Na+ 浓度降低时心室肌传导减慢B.超常期内产生的动作电位传导快C.相对不应期内产生的动作电位传导慢D.静息电位绝对值显著减小时兴奋传导减慢E.邻近肌膜兴奋性降低时兴奋传导减慢80.心肌与骨骼肌的共同点是二者A.均有自律性B.均为机能合胞体C.终末池均很发达D.横管直径相似E.均以Ca2+ 做为兴奋-收缩耦联的媒介【B型题】A.阈电位下移B.细胞膜对k+ 的通透性加大C.细胞膜Ca2+ 的通透性加大D.细胞膜上快Na+ 通道大量失活E.膜电位距阈电位变近81.轻度高血钾使心肌兴奋性升高的原因是82.严重高血钾使心脏停跳的原因是A.-90mVB.-70mVC.-40mVD.+30mVE.0mV83.心室肌静息电位约为84.浦肯野细胞最大复极电位约为85.快反应心肌的钠平衡电位约为86.快钠通道激活电位约为87.心肌L型钙通道激活电位约为88.快反应心肌动作电位2期膜电位约为A.I NaB.I CaC.I K1D.I toE.Ik89.心室肌与浦肯野细胞0期去极化是由于90.窦房结与房室交界心肌0期去极化是由于91.心肌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是由于92.快反应心肌细胞动作电位1期复极是由于93.快反应心肌细胞动作电位2期内向电流主要是由于A.河豚毒B.维拉帕米C.心得安D.四乙胺E.乙酰胆碱94.使心肌动作电位复极速度减慢的是95.阻断心肌β受体的是96.阻断平台期Ca2+ 内流的是A.动作电位平台期B.动作电位0期C.动作电位复极1期D.动作电位复极3期E.4期自动去极化97.心室肌动作电位不同于神经的主要特征是98.心室肌不应期较长的主要原因是99.浦肯野氏纤维与心室肌的区别是其有A.L-型钙通道激活电位B.T-型钙通道激活电位C.快钠通道激活电位D.If钠通道激活电位E.Ito 钾通道激活电位100.心室肌阈电位相当于101.浦肯野氏纤维阈电位相当于102.窦房结细胞阈电位相当于103.心室肌动作电位的超射值相当于A.从动作电位0期到3期复极至-55mVB.从动作电位0期到3期复极至-60mVC.从3期-60mV到-80mVD.从3期-80mV到-90mVE.从0期到3期末104.心室肌的绝对不应期相当于105.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相当于106.心室肌的相对不应期相当于107.心室肌超常期相当于108.心电图Q-T间期相当于心室肌动作电位【C型题】A.0期去极速度快,幅度大B.4期自动去极化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09.心室肌动作电位的特征有110.浦肯野纤维动作电位特征是111.窦房结动作电位的特征是A.射血分数加大B.心输出量增加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12.心交感神经兴奋时113.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114.乙酰胆碱对心脏的作用是A.肌浆网释放Ca2+ 入肌浆B. Ca2+ 跨膜内流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15.心室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胞质内增加的Ca2+ 80%~90%是由于116.骨骼肌兴奋时117.心室肌兴奋时A.单个肌细胞收缩增强B.参与收缩的肌细胞数增加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18.心室收缩强度加大是由于119.骨骼收缩强度加大是由于A.If增强B.IK衰减加快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20.窦房结自律性增加可由于121.浦肯野氏纤维自律性增加可由于A.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B.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22.等容收缩期123.心室射血期124.等容舒张期125.心室充盈期A.搏出量增加B.心肌收缩能力增强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26.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是127.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心脏前负荷128.动脉血压长期升高【X型题】129.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有A.完成体内物质运输B.实现体液调节C.维持内环境稳态D.心脏和血管均有内分泌功能E.维持机体的防卫及免疫功能130.特殊传导系统心肌的特点有A.有收缩性B.有兴奋性C.有传导性D.有自律性E.包括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131.心房肌与心室肌的特点有A.均为快反应心肌B.均有收缩性C.均有自律性D.均有兴奋性E.均有传导性132.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包括A.动作电位O期B.复极1期C.平台期D.3期复极到-60mVE.4期133.心室肌动作电位4期中属主动转运的是A.Na+ 出细胞B.K+入细胞C.Ca2+ 出细胞D.Na+入细胞E.葡萄糖入细胞134.心室肌动作电位哪些时相与K+ 外流有关A.O期B.复极1期C.复极2期D.复极3期E.4期135.浦肯野细胞与Na+ 内流有关的膜电位变化包括A.O期去极化B.1期复极化C.平台期复极非常缓慢D.3期快速复极E.4期自动去极化136.心室肌与浦肯野氏纤维动作电位4期中,正确的有A.Na+-K+ 泵排出Na+,泵入K+B.每泵出3个Na+,同时泵入2个K+,是生电性的C.主动转运出Ca2+D.每排出一个Ca2+ ,要移入细胞内3个Na+,是生电性的E.Na+ 内流是主动转运137.窦房结4期自动去极化的原因有A.IK进行性衰减B.IfC.T型钙通道激活引起Ca2+ 内流D.K+外流E.Na+—K+ 泵活动的生电作用138.关于心肌细胞膜的钙通道,正确的有A.有L-型钙通道和T-型钙通道B.L-型钙通道激活电位约为-40MvC.T-型钙通道激活电位约为-50mVD.T-钙通道激活是窦房结4期自动去极化原因之一E.L—型钙通道激活引起窦房结O期去极化139.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引起A.If加快B.L-型钙通道开放C.快Na+ 通道开放D.间接增强肌浆网Ca2+ 通道开放E.横桥ATP酶活性增强140.关于心肌快钠通道,正确的有A.有激活、失活、静息三种状态B.静息电位水平时处于静息状态C.激活电位约为-70mVD.失活、、激活均为电压门控性E.对河豚毒敏感141.关于心脏心肌的自律性,正确的有A.窦房结自动兴奋频率约为100次/分B.房室交界自动兴奋频率约为50次/分C.正常时窦房结以外的自律心肌不能表现其自律性D.窦房结通抢先占领控制潜在起搏点E.窦房结通过超速驱动压抑控制潜在起搏点142.可使心肌自律性增强的有A.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加快B.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变小C.阈电位下移D.动作电位幅度加大E.动作电位O期去极化加快143.刺激不能引起心肌兴奋的原因有A.刺激强度过小B.刺激时间太短C.心肌处于有效不应期D.钠通道处于静息状态E.心肌有自律性144.维拉帕米主要使哪些心肌兴奋传导减慢A.窦房结P细胞B.心房优势传导路C.房室交界D.浦肯野氏纤维E.心室肌145.房室交界兴奋传导速度慢的原因有A.纤维直径小B.为慢反应细胞C.O期去极幅度小D.O期去极速度慢E.有自律性146.引起心肌兴奋传导减慢的原因有A.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B.O期去极速度减慢C.O期去极幅度减小D.相邻心肌兴奋性低E.心肌自律性升高147.可使心肌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的因素有A.细胞膜K+ 通透性(K+ 电导)加大B.细胞膜Na+ 通透性(Na+ 电导)减小C.Ca2+ -Na+交换D.乙酰胆碱E.Na+-K+ 泵活动增强148.窦房结跨膜电位特征有A.最大复极电位约为-70mVB.阈电位约为-40mVC.O期去极速度慢,幅度小D.无复极1期和2期E.4期快速自动去极化149.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长短决定了A.绝对不应期长短B.有效不应期长短C.相对不应期长短D.超常期长短E.动作电位时程长短150.可使心肌收缩能力减弱的原因有A.Ca2+-Na+ 交换增强B.细胞外液H+ 浓度增加C.细胞外液Ca2+ 浓度降低D.细胞外液Na+ 浓度增加E.肌浆网释放Ca2+ 减少151.细胞外液Na+ 浓度增高时A.Ca2+—Na+交换增加B.Na+—K+ 泵活动增强C.心肌细胞内液Ca2+浓度减低D.快反应自律心肌自律性增强E.工作心肌收缩减弱152.If的特点是A.其是一种内向电流B.主要离子成分是Na+ 内流C.在复极化至-60mV时开始激活D.在膜电位为-100mV时最大激活E.可被铯离子阻断,而不被TTX阻断153.关于心肌与骨骼肌,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二者均可收缩B.二者均以Ca2+ 为兴奋-收缩耦联媒介C.心肌肌质网不如骨骼肌发达D.二者收缩均受前、后负荷影响E.二者收缩均为肌丝滑行154.与骨骼肌相比较,心肌的特征有A.特殊心肌具有自律性B.心肌动作电位有平台期C.心肌终池不发达D.心肌具有兴奋性与传导性E.心肌收缩对细胞外液Ca2+ 浓度有较大的依赖性155.关心肌的叙述,正确的有A.左右心房为-功能合胞体B.左右心室为-功能合胞体C.闰盘处电阻低D.驱动离子通过闰盘纵向流动的主要是电位差E.房室交界是正常心脏兴奋从心房传至心室的唯一通路156.心室内压与主动脉血压值大致相似的时期有A.等容收缩期B.快速射血期C.减慢射血期D.等容舒张期E.心室充盈期157.主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的时期有A.等容收缩期B.快速射血期C.减慢射血期D.等容舒张期E.心室充盈期158.主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的时期有A.等容舒张期B.快速充盈期C.减慢充盈期D.心房收缩期E.等容收缩期169.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的时期有A.等容收缩期B.射血期C.快速充盈期D.减慢充盈期E.心房收缩期二、名词解释1. 快反应细胞(fast response cell)2. 慢反应细胞(slow response cell)3. 最大复极电位(maximal repolarizationpotential)4. 内向整流(inward rectification)5. 心肌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period)6. 心肌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period)7. 心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period)8. 心肌超长期(supranormal period)9. 期前收缩(premature systole)10. 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11. 心肌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12. 正常起搏点(normal pacemaker)13. 窦性节律(sinus rhythm)14. 潜在起搏点(latent pacemaker)15. 异位起搏点(ectopic pacemaker)16. 抢先占领(capture)17. 超速驱动压抑(overdrivesuppression)18. 4期自动去极化(phase 4spontaneous depolarization)19. 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 delay)20.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21. PQ间期(PQ interval)22. S T段(ST segment)23. QT间期(QT interval)24.钙触发钙释放(calcium-inducedcalcium release)25.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26. 等容收缩期(period of isovolumiccontraction)27.. 快速射血期(period of rapidejection)28. 减慢射血期(period of slow ejection)29. 等容舒张期(period of isovolumicrelaxation)30. 快速充盈期(period of rapid filling)31. 减慢充盈期(period of slow filling)32.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33.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34.心指数(cardiac index)35. 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36. 心脏的效率(cardiac efficiency)37. 心力贮备(cardiac reserve)38. 余血量(residual blood volume)39. 异长调节(heterometric regulation)40. 心室功能曲线(ventricular functioncurve)41. Frank-Starling定律(Frank-Starlinglaw)42. 心室顺应性(compliance)43. 心肌收缩能力(myocardiaccontractility)44. 等长调节(homometric regulation)45. 阶梯现象(staircase phenomenon)三、简答题1.试述心肌自律细胞的生物电特征及其产生的机制2.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有哪些?3.心肌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发生哪些变化? 为什么?与心肌收缩有何关系?4. 何谓抢先占领和超速抑制? 它们有什么生理意义和临床意义?5. 试述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并举例说明。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三、习题(一)填空题1、亚极量运动中,心率增加的幅度越大,体能水平越差。
2、估算人体最高心率的经验公式是 HRmax=220-年龄。
3、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第一心音标志着收缩期的开始,其发生主要是心室肌收缩、房室瓣关闭和室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液与心室壁振荡所致。
4、第二心音标志着舒张期的开始,其高低可反映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的高低。
5、运动时最大心输出量的大小,取决于搏出量和心率的最高值,它是心泵功能贮备力的标志。
6、心率加快时,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缩短,其中以舒张期改变最明显。
7、健康成年男子安静时的心指数为 3.0-3.5 L•min-1•m-2,运动时则随运动强度增大成正比例增加。
8、耐力训练可使心室腔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心肌收缩力增强,故射血分数不变。
9、评价心泵功能的指标有搏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力贮备、心脏作用10、在动物实验中,切断心迷走神经,心率,说明迷走神经对心脏具有作用11、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横桥和肌凝蛋白 ATP酶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
12、运动时,心率的增加与运动强度密切相关,所以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作为评定运动强度的生理标。
13、正常心脏的起搏点是窦房结于自律性最高的缘故。
14、自律细胞具有自律性,是因为它在 4 期能自动除极化。
15、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将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从而使心室肌的初长度增加,心室通过异长自身调节调节,使搏出量增加。
16、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可分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长期三个时期。
17、在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中,以房-室交界兴奋传速度最慢,这使心肌收缩前有充分的血液充盈。
18、正常成人静息时,每搏输出量平均 70 毫升,射血分数为 60 %。
19、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是血液充盈血管、心室肌收缩。
20、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血压升高,尤以收缩压最为明显。
21、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每博输出量,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
第四章 血液循环(一遍过)
动脉血压增高如何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答案所选答案:正确答案: ⒈动脉压↑→搏出量↓→心室余血量↑充血量↑通过异长调节使搏出量恢复正常水平 ⒉能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心肌收缩能力↑(等长调 节)继续保持适当的心输出量 ⒊长期动脉压↑,心肌肥厚,发生病理改变,泵血功 能下降问题35需要评分5.简要说明心室肌细胞膜Na +通道的特征 ?答案所选答案:正确答案: ⒈电压依从性 ⒉激活快.失活快 ⒊被TTZ 阻断问题36需要评分6.心肌细胞膜慢Ca2+通道的特征?答案所选答案:正确答案: ⒈激活.失活.复活都较慢 ⒉对Ca2+通透性高⒊电压依从性 ⒋可被异搏定等阻断问题37需要评分7.简要说明浦肯野细胞自律性形成机制答案所选答案:正确答案: 内向If (起搏电流)逐渐增强外向Ik 逐渐衰减问题38需要评分8.简要说明决定和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答案所选答案:正确答案: ⒈最大复极电位水平 ⒉阈电位水平⒊4期自动除极速度问题39需要评分9.简要说明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答案所选答案:正确答案: ⒈抢先占领 ⒉超速压抑问题40需要评分1.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是怎样活动的:为什么说心率加快对心脏 不利 答案所选答案:正确答案: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均可区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
但两者在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上并非完全一致,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
一般以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起点。
如正常成年人的心动周期为0.8秒时,心房的收缩期为0.1秒,舒张期为0.7秒。
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尚处于舒张状态;在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紧接着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秒,称为心室收缩期;继而进入心室舒张期,持续0.5秒。
在心室舒张的前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称为全心舒张期。
一般来说,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标志。
在心率增快或减慢时,心动周期的时间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但舒张期的变化更明显。
心率增快时,心动周期持续时间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
生理学教材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Circulation)本章导读血液循环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
生命不息,循环不止。
机体内的血液通过周而复始的循环,运送营养物质、内分泌激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和靶细胞,同时携带其代谢终产物经由排泄系统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了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实现了体液调节和血液的免疫防卫功能,进而维持了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循环系统是一套连续、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组成。
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源于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泵血功能的实现是以其特定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的。
按照心肌细胞不同的电生理活动特点,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构成心房和心室壁的普通心肌细胞,即工作心肌细胞;另一类是具有自动节律性或起搏功能的心肌细胞,即特殊传导系统心肌细胞。
心肌细胞具有的一般生理特性是: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正常心律的自律性兴奋由窦房结发出,传播到右心房和左心房,然后经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纤维传播到左、右心室,引起心房、心室先后有序的节律性收缩。
心脏泵血的过程即是心脏进行节律性有序舒缩的过程。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即为心动周期,它可以作为分析心脏机械活动、研究其泵血机制的基本单位,对心脏泵血功能进行正确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其常用指标有心输出量、心脏作功量等。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
按照各类血管不同的功能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类:即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液由左心室泵出后,循动脉系统分配至各器官组织,在毛细血管网处进行物质交换后,又经静脉系统收集回流至右心房,继续新一轮的心肺循环。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
血压的形成有两个基本的条件,即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
动脉血压是血液在动脉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可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凡参与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动脉血压。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 血液循环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主要介绍了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体内循环的过程,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循环系统的组成: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通过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通过形成一个闭合的系统,使血液能够在体内流动。
2. 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血浆是血液的非细胞性成分,含有水、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物质。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在血液中起着各自特定的功能。
3. 循环的机制:血液循环经过两个循环系统,即肺循环和体循环。
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心脏经过肺部,完成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心脏经过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完成物质的输送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4. 循环的调节:血液循环的调节主要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完成。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调节心脏的输出量和心率。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影响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调节血管阻力和血压。
血液循环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过程,它保证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物质的运输和交换,维持了体内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
正常的血液循环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起搏点 结间束及兴奋在心房内的传播 房室结的单向传导和延搁作用 浦肯野系统兴奋的传导 兴奋在心室肌的传导 兴奋在心脏个部位出现的时间及影响传导的 因素 3.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 (1)结构因素 (2)生理因素
(四)收缩性 1.心肌收缩的特点 (1)同步收缩 (2)不发生强直收缩 (3)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2.影响心肌收缩的因素 前负荷 后负荷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的形成
血量,射血,外周阻力和血管壁的顺应形是动 脉血压形成的主要因素。 (1)血量即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充盈 (2)心脏射血 (3)血管外周阻力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期血压最高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血压
最低为舒张压;两者差值为脉压差,简称脉压。 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 (2)心率 (3)外周阻力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一源自心动周期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 始前为一个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心房的初级泵血功能 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
1 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期 (period of isovolumic
(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 窦房结P细胞 2 (1)去极化过程 3 (2)复极化过程 4 (3)自动去极化过程 2 浦肯野细胞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一)兴奋性 1.兴奋的周期性变化 (1)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 (2)相对不应期 (3)超常期 2,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 (1)不发生强直收缩 (2)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四,体表心电图 (一)正常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形态及其意义 1.P波 2.QRS波群 3.T波 4.U波 5.P-R间期(或P–Q间期) 6.Q-T间期 7.S-T段 (二)心肌动作电位和心电图的关系
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 弹性储器血管 2 分配血管 3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4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5 交换血管 6 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7 容量血管 8 短路血管
3.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1)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水平 (2)阈电位水平 (3)引起0期去极化的离子通道性状
(二)自动节律性 1.心脏的起搏点 起搏点,窦性心律,异位心律,抢先占领,超 速驱动压抑。 2.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1) 4期自动除极的速率; (2) 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3) 阈电位水平。 (三)传导性 1.心肌细胞的传导性 2.兴奋在心脏内的传导过程和特点
contraction) (2)快速射血期 (period of rapid ejection) (3)减慢射血期 (period of slow ejection) 2 心室舒张期 (1)等容舒张期 (period of isovolumic relaxation ) (2)快速充盈期 (period of rapid filling) (3)减慢充盈期 (period of reduced filling)
(二)动脉脉搏 1 动脉脉搏的波形 (1)上升支 (2)下降支 2 动脉脉搏的传播速度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一)静脉血压 包括中心静脉压和外周静脉压。 (二)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 (三)静脉血流 1 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2 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心肌收缩力;体位改变;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呼吸运动。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和生理特性
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 (1) 去极化过程(0期) (2) 复极化过程 1)快速复极初期(1期) 2)平台期(2期) 3)快速复极末期(3期) 3 静息期(4期)
形成机制 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 0期: 钠的快速内流; 1期: 钾的快速外流,钠流停止。 2期: 钙内流形成内外流的平衡状态。 3期: 钾的快速外流; 4期: 钠泵活动期,内外离子恢复。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1 心脏的神经支配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3)支配心脏的肽能神经元 2 血管的神经支配 (1)缩血管神经纤维 (2)舒血管神经纤维 1)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2)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3)脊髓脊根舒血管纤维及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 4)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
(三)心动周期中房内压的变化 (四)心音的产生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第三心音 第四心音
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一)心脏的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二)心脏作功量 1、每搏功 2、每分功
三、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一)前负荷 (二)后负荷 (三)心肌收缩力 (四)心率 四、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 (一)搏出量储备 (二)心率储备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1 泊肃叶定律
Q = π(p1 - p2)* r4 / 8ηL Q = K*r4 / L(p1-p2) 2 层流和湍流 (二)血流阻力
Q = P1- P2 / R; R = 8ηL /πr4
血液粘滞度 1、红细胞比容 2、血流切率 3、血管口径 4、温度 (三)血压(blood pressure) 指血管内血流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五,微循环 (一)微循环的组成 1 营养通路 2 直捷通路 3 动静脉短路 (二)毛细血管壁的结构和通透性 (三)毛细血管的数量和交换面积 (四)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 (五)血液和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1 扩散 2 滤过和重吸收 3 吞饮
六,组织液的生成 (一)组织液的生成机制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一)淋巴液的生成 (二)淋巴液的回流及影响淋巴液回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