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第二章 古代物质观的演变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五行说在化学史上成了后来兴起 的炼丹术的指导思想。在祖国医学中,成 为传统中医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战国时期名家学派代表人物惠施提出 “小一”的概念,认为“小一”是组成物 质的最小单位,物质不可无限分割。而公 孙龙则认为物质可无限分割。
墨翟提出“端”的概念,认为“端” 是组成物质的最小 单位,物质不能无限分 割。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 从革,土爰稼穑(sè收获之意)。”
在这些直观、朴素的认识的基础上,《国语》 中的《郑语》又明确提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 的基本物质元素。 实际上,古代原始的五行说,就是元素论的 萌芽,也是一种多元论的元素观。 五行说和阴阳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自 然界的面貌,随后,发展形成了阴阳五行说。具 有代表性的学派当属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的墨 翟,《墨经》曰:“五行无常胜,说在宜多。” 即,五行相遇,这行胜那行不是绝对的,而是相 对的,有条件的。这种观点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
第一节 中国原始化学物质观
现代的元素论源于古代朴素的“元素”论的演化。
1、一元素观:
(1) 战国时代,有人认为水是组成万物的本原。
《管子· 水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也。” (2)当时也有人认为万物本原由“精气”构成: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
(3)战国末期的荀子进一步发挥了精气学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 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在他看来 构成各物质的基本形态是“气”。
五行说认为:水、火、木、金、土是构成万 物的基本材料。它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 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 因此有:“民非水火不生活,昼夜扣人之门 求水火,无不与者”。 “孜孜无怠,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 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 也,是为人用。”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第二节
印度原始化学物质观:P17
公元前10世纪伽毗罗等提出“五大” 地、水、火、风、空
第三节 希腊原始化学物质观
希腊的地理位置:与文明的埃及和巴比伦相邻 古希腊的社会:城邦独立,没有形成集权的国家 氛围: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学派多
重要的学派代表:
泰勒斯——无神论唯物主义学派——米利都 学派。他认为:万物始源于水,水为万物之母, 万物皆生于水,皆归于水。各种自然现象均来自 于水的变化——即万物的本源是水。
泰勒斯的弟子阿那克西曼德对本原的概念做了进 一步的引申:万物本原是一种统一的、永恒的未限 定物质。从永恒的未限定物质中逐渐分离出冷和热、 干和湿,随着对立面的分化,就产生各种具体事物, 最后又归于未限定物质。
阿那克西曼德的弟子阿那克西米尼抛弃了他 老师认为的一种暧昧不明的未限定的物质观念,认 为万物源于气。他认为气经常进行着疏散和凝聚两 种相互独立的运动,从而产生不同的实体,气受热 疏散就变成火,气受冷凝聚就变成风和云,再凝聚 变成水、土至于岩石。正是气的不断疏散和凝聚, 就产生了自然界的千变万化。
第二章 原始化学物质观
古代实用化学的诞生与发展,为人类认识和变 革世界提供了实践基础。物质形态的相互转化, 牵动人们主要围绕有关物质构成两个基本问题进 行思考: 1、物质间能发生相互转化,说明不同物质有 着共同的本原。那么,共同的本原是什么?
2、这些物质的本原是以怎样的方式构成万物
的?
朴素的唯物主义猜测——朴素的物质观
古希腊唯物主义自然哲学最高成就——原子论 的提出。 创始人: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第一个百科全书式 的学者) 观点:宇宙万物是由最微小、坚硬、不可入、不 可分的物质粒子所构成。这种微粒叫“原子”, 原子间有虚空,原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 原子固有的属性。原子在性质上相同,但组成不 同物质的原子形状、大小、数目、排列方式不同。 100年之后,伊壁鸠鲁继续发展了原子论的思 想,并认为:原子还有重量的不同,原子由于自 身的重量要直线下落,有时会“偏离正路”。
3、多元论元素观、阴阳说和五行说
阴阳说和五行说大约形成于商周之际,到春 秋战国时期已经具备比较完整的形态。 阴阳说是根据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的自然现 象和社会现象而提出的。认为宇宙万物皆具有阴 阳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相互作 用和运动,导致万物发生变化。 八卦学说则是阴阳说应用的典型代表。
再稍后的赫拉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唯物论 和辩证论者。他基本依循米利都学派的路线。 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客观世界是不断地产生 和消灭的永恒运动的过程。 事物都在发展变 化,就像流动的水,一切皆流,皆变。他的至 理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列 宁称之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上述哲学家的共同特点是主张一元论,然而 他们在说明世界上都存在着困难。出生于西西 里岛的医生兼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则融合各派 主张,提出了世界万物是由水、火、土和气四 种元素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观点。为解释运 动的起因,他假定万物都含有爱和憎两种成份。 物质在爱的影响下结合,在憎的影响下分离。 这是用一组固定的力来说明结合的首次尝试, 同时也是后来成为一种重要化学理论的亲和力 学说的先驱。
《易传· 系辞上传》载:“一阴一阳谓之道。”
阴——代表消极、柔弱、退守、安静等的性质和事物
阳——代表积极、刚强、进取、活泼等的性质和事物
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交感产生了雷、火、风、 泽、水和山,这八种自然物即是自然界总的根源。阴 阳成了天地间万物和一切变化遵循的根本法则,阴阳 是一切事物变化的内在原因,天地间奥妙所在。 阴阳学说从正反两方面的矛盾来说明自然界的变 化发展,既包含着原始、朴素的唯物主义,而且又有 辩证法的思想。阴阳学说的提出,对提高人们认识自 然界的能力和发展当时的哲学思想,都有一定的积极 作用。
2、元气论
到了汉代,王充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 的“元气自然论”: “天地含气之自然也”, 万物和人皆“因气而生Hale Waihona Puke Baidu相类相产”。
宋朝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提出“太虚 即气”的论断,“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 散,变化之客形耳。”“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 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元气论认为,气可聚可散,可有形,可无形。 当气聚集而构成有形的万物时,物质以间断的形 式存在,当气散而成无形的太虚时,物质以连续 的形式存在。 明朝的宋应星的《论气》道:“天地间非形 即气,非气即形….由气而化形,形复返于气。” 王之夫则曰:“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 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 围也。”“气聚而成形,散而归于太虚。”并据 此提出了气不生不灭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