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危急心电图的识别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危心电图识别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高危心电图识别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b9458cb102de2bd960588cd.png)
窦性停搏4.4 s后产生交界性逸搏
窦性停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
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致起搏功能 /窦房传导障碍 以心动过缓为主的多种心律失常和症状的综合病征 病程发展多缓慢,长达5~10年,多于40岁后出现症状 少数呈急性发作,见于:急性心梗、急性心肌炎
QT 间期
正常心电图
U 波
• U波是T波后的一个小的偏移,通常是直立的(除了 aVR导联),常在V2~V4导联最明显。 • 多数心电图无可辨认的U波。运动员、低钾血症和高 钙血症患者可以出现隆起的U波。
U
低钾血症患者V1~V3明显的U波
心电图分析
1.首先看有无P波及频率 2.R-R间期是否相等 (能分析心率及心律有无异常) 3.再看P-R间期 4.Q波的深度与宽度
V1导联的P波常常为双相。 正相波--右房除极, 负相波--左房激动。
V1
正常心电图
P-R 间 期
1)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2)P-R间期测定:从P波起点到QRS波的起点。 3)PR间期:0.12~0.20S。
正常心电图
QRS 波
1)QRS波代表心室除极的电活动。 2)QRS波的时相<0.12s。 -Q波:为起始处的负相波 -R波:为任何正相波 -S波:为任何R波之后的负相波
一段比正常P-P间期显著延长的时间内没有P波 长P-P间期与基本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 其后可出现交界性/室性逸搏或逸搏心律
【临床意义】取决于基本病因:
生理性—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颈动脉窦过敏 病理性— 病窦综合征、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等 药物性— 胺碘酮、奎尼丁、异搏停等、洋地黄类 电解质紊乱— 高钾血症等
《心电图危急值》课件
![《心电图危急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a1c0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0.png)
心电图与其他生物标志物如心肌酶、肌钙蛋白等的联合检测,将有助于更早、更准确地诊 断心血管疾病。
THANKS。
如心脏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等非药 物治疗手段,针对特定心律失常进行 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 进行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 药物等。
预防措施和建议
定期检查心电图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心血 管疾病患者等,应定期进行心电
图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心血 管事件的发生。
标准
心电图危急值的判断标准通常基 于特定的心电图特征,如严重心 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
常见心电图危急值类型
01
02
03
04
严重心律失常
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室 性停搏等。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电 图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上抬高
或病理性Q波。
严重心脏传导阻滞
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 室传导阻滞等。
诊断方法与流程
对疑似危急值心电图进行深入分析。 结合临床情况,做出最终诊断。
鉴别诊断要点
心律失常鉴别 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房颤与房扑的鉴别。
鉴别诊断要点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的鉴别
心肌梗死时会出现病 理性Q波。
根据心电图ST段和T 波的变化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要点
电解质紊乱鉴别 低钾血症与高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鉴别。 低钙血症与高钙血症的心电图表现鉴别。
06
心电图危急值研究进展与展望
当前研究热点与成果
危急值标准制定
01
目前,心电图危急值的标准正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临床
THANKS。
如心脏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等非药 物治疗手段,针对特定心律失常进行 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 进行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 药物等。
预防措施和建议
定期检查心电图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心血 管疾病患者等,应定期进行心电
图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心血 管事件的发生。
标准
心电图危急值的判断标准通常基 于特定的心电图特征,如严重心 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
常见心电图危急值类型
01
02
03
04
严重心律失常
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室 性停搏等。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电 图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上抬高
或病理性Q波。
严重心脏传导阻滞
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 室传导阻滞等。
诊断方法与流程
对疑似危急值心电图进行深入分析。 结合临床情况,做出最终诊断。
鉴别诊断要点
心律失常鉴别 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房颤与房扑的鉴别。
鉴别诊断要点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的鉴别
心肌梗死时会出现病 理性Q波。
根据心电图ST段和T 波的变化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要点
电解质紊乱鉴别 低钾血症与高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鉴别。 低钙血症与高钙血症的心电图表现鉴别。
06
心电图危急值研究进展与展望
当前研究热点与成果
危急值标准制定
01
目前,心电图危急值的标准正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临床
高危心电图的识别授课PPT
![高危心电图的识别授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cdb65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2.png)
VS
详细描述
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可能与药物的副作 用或过量有关。处理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 变需要停药或换药,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对症治疗。
05CΒιβλιοθήκη APTER总结与展望高危心电图识别的重要性
及时诊断心脏疾病
高危心电图是心脏疾病的 预警信号,准确识别有助 于及时诊断和治疗,降低 患者风险。
预防猝死
猝死是心脏疾病的严重后 果,通过识别高危心电图 ,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 猝死。
详细描述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 动过速和室颤等,这些心律失常可能 导致严重的症状,如心悸、胸闷、晕 厥等,甚至可能引发猝死。
急性心肌梗死
总结词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 管事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或心 脏骤停。
详细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 塞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心电图 上可能出现ST段抬高或压低、T波 倒置等改变。
3
房室传导阻滞与室内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时P-R间期延长,而室内传导阻滞 时QRS波增宽。
鉴别诊断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 体征等多方面信息进行 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
准确性。
动态观察
多次复查心电图,观察 心电图变化,有助于鉴
别诊断。
借助其他检查
如心脏超声、心肌酶谱 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明
心肌缺血
总结词
心肌缺血是指心肌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详细描述
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可能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改变,提 示心肌缺血或损伤。
电解质紊乱
总结词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可能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失 常。
详细描述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治疗培训课件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治疗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6cb27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e.png)
心电图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 、时限规则的F波,心室节律通常规则。 QRS波正常。
治疗:伴有室率快或心输出量下降的房扑 ,需要同步电复律或使用西地兰等抗心律 失常药治疗。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
治疗
37
心房颤动
多发性心房内微折返产生不规则、快速(350~ 600次/分)的颤动波,不规则下传心室。 心电图特征:1、P波消失,呈现时限、形态、振 幅均绝对不规则的f波2、心室率极不规则3、QRS 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治疗:主要是控制心室率。可以使用西地兰等抗 心律失常药以减慢过快的心室率。对血液动力学 不稳定血压低的患者则需立即行同步电复律。
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使用异搏定或同步 电击复律来作进一步治疗。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
治疗
28
期前收缩——交界性早搏
房室交界性早搏指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 可向前或逆向传导。 心电图特征:1、QRS波提前出现,形态多正常 2、逆行P波 3、完全性代偿期间 治疗:非频发性交界性早搏不需要治疗。对于频 发性交界性早搏则可以使用奎尼丁、地戈辛、普 鲁卡因胺等药物治疗。
落,下传的QRS波群正常。)
治疗:是一种严重的阻滞,可能发展为完全性传
导阻滞,应密切监测其发展趋势。如果出现心室
率过慢导致低血压,可使用阿托品加快窦性起搏
率。为保证足够的心室搏动频率可装人工起搏器
。
QRS波
P波
P波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
治疗
43
Ⅲ°(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传导阻滞时,全部心房冲动均不能下传至 心室,阻滞部位较高时,心室起搏点常位于希氏 束-浦肯野系统近端。
P波的形态、时间和电压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
治疗:伴有室率快或心输出量下降的房扑 ,需要同步电复律或使用西地兰等抗心律 失常药治疗。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
治疗
37
心房颤动
多发性心房内微折返产生不规则、快速(350~ 600次/分)的颤动波,不规则下传心室。 心电图特征:1、P波消失,呈现时限、形态、振 幅均绝对不规则的f波2、心室率极不规则3、QRS 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治疗:主要是控制心室率。可以使用西地兰等抗 心律失常药以减慢过快的心室率。对血液动力学 不稳定血压低的患者则需立即行同步电复律。
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使用异搏定或同步 电击复律来作进一步治疗。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
治疗
28
期前收缩——交界性早搏
房室交界性早搏指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 可向前或逆向传导。 心电图特征:1、QRS波提前出现,形态多正常 2、逆行P波 3、完全性代偿期间 治疗:非频发性交界性早搏不需要治疗。对于频 发性交界性早搏则可以使用奎尼丁、地戈辛、普 鲁卡因胺等药物治疗。
落,下传的QRS波群正常。)
治疗:是一种严重的阻滞,可能发展为完全性传
导阻滞,应密切监测其发展趋势。如果出现心室
率过慢导致低血压,可使用阿托品加快窦性起搏
率。为保证足够的心室搏动频率可装人工起搏器
。
QRS波
P波
P波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
治疗
43
Ⅲ°(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传导阻滞时,全部心房冲动均不能下传至 心室,阻滞部位较高时,心室起搏点常位于希氏 束-浦肯野系统近端。
P波的形态、时间和电压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
心电图危急值的识别培训课件
![心电图危急值的识别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eed1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8.png)
传导阻滞
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等,表现为PR间期延 长、QRS波群增宽或形态异常等。
02 危急值概念及意义
危急值定义与分类
危急值定义
指某项或某类心电图检查异常结果,而当这种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 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心电图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 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1 2
掌握了心电图危急值的基本知识
学员表示对危急值的定义、类型和处理流程有了 更深入的理解。
提高了临床实践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学员对危急值的识别 和处理更加熟练和自信。
3
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学员认识到在Leabharlann 理危急值时,需要与其他医护人 员紧密合作,确保患者安全。
考核评估方式及标准
代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形态和时限在正常 范围。
T波
代表心室复极的电位变化,方向与QRS主波方向 一致。
U波
为T波后的一个小波,方向与T波相同,产生原因尚 不完全明确。
PR间期
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 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QT间期
从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 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其他常见心电图危急值案例
• 案例一:患者女性,25岁,因胸闷、气短就诊。心电图示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诊断 为心肌缺血。
• 案例二:患者男性,60岁,因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就诊。心电图示电轴右偏,V1导联R/S>1, RV1+SV5>1.05mV,诊断为右心室肥大。
• 案例三:患者女性,40岁,因心悸、乏力就诊。心电图示P波高尖,肢体导联电压增高,诊断为肺源性心脏病。 • 案例四:患者男性,50岁,因突发剧烈胸痛就诊。心电图示多导联ST段显著抬高并伴有异常Q波形成,诊断为
心电图危急值识别ppt课件
![心电图危急值识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6cb5a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a.png)
值识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实践操作
组织学员进行心电图实际操作 ,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操作 技能。
案例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 员对危急心电图的识别和应对 能力。
互动交流
鼓励学员提问和交流,促进学 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提高医疗质量
心电图危急值识别有助于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
促进医疗团队协作,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减少医疗纠纷
准确的心电图危急值识别可以降低漏诊和误诊的风险,减 少因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
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增强医患之间的 信任与沟通。
05 心电图危急值识别的培训 和教育
详细描述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快速而规则的心律失常,通常每分钟超过100次。它可能导 致心脏骤停、心力衰竭和休克等症状,需要及时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 治疗和导管消融。
急性心肌梗死
总结词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 坏死,可引起严重的心脏事件。
详细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或 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患者可能出现 胸痛、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需要及时 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
心电图危急值的识别方法
总结词
心电图危急值的识别需要依靠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 观察心电图波形、节律、传导等方面进行判断。
详细描述
心电图危急值的识别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 实践经验,能够准确判断心电图的异常表现。具体来 说,医生需要通过观察心电图波形是否正常、节律是 否规整、传导是否正常等方面进行判断。同时,还需 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等信息,综合判断是否 为心电图危急值。在实践中,医生还需要注意排除干 扰因素对心电图的影响,如电极放置位置不正确、肌 电干 、T波和U波等,每个波形都有其 特定的意义和作用。
实践操作
组织学员进行心电图实际操作 ,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操作 技能。
案例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 员对危急心电图的识别和应对 能力。
互动交流
鼓励学员提问和交流,促进学 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提高医疗质量
心电图危急值识别有助于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
促进医疗团队协作,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减少医疗纠纷
准确的心电图危急值识别可以降低漏诊和误诊的风险,减 少因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
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增强医患之间的 信任与沟通。
05 心电图危急值识别的培训 和教育
详细描述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快速而规则的心律失常,通常每分钟超过100次。它可能导 致心脏骤停、心力衰竭和休克等症状,需要及时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 治疗和导管消融。
急性心肌梗死
总结词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 坏死,可引起严重的心脏事件。
详细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或 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患者可能出现 胸痛、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需要及时 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
心电图危急值的识别方法
总结词
心电图危急值的识别需要依靠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 观察心电图波形、节律、传导等方面进行判断。
详细描述
心电图危急值的识别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 实践经验,能够准确判断心电图的异常表现。具体来 说,医生需要通过观察心电图波形是否正常、节律是 否规整、传导是否正常等方面进行判断。同时,还需 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等信息,综合判断是否 为心电图危急值。在实践中,医生还需要注意排除干 扰因素对心电图的影响,如电极放置位置不正确、肌 电干 、T波和U波等,每个波形都有其 特定的意义和作用。
心电图的基本识别PPT优秀课件
![心电图的基本识别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dabb0127d3240c8547ef11.png)
心电图的 基本识别
第一节 临床心电图的 基本知识
几个概念
1、除极 2、极化状态 3、复极
1、除极 心肌细胞在静止状态时,细胞膜外为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 当受到电刺激时,细胞内部变为正电荷,并沿着一定的方向扩展。 细胞内部由负电荷变为正电荷的过程叫除极。
当心肌细胞内除极的正波向正的电极(皮肤)移动时,在心电图上就记录下 一个正向(向上的)波。
除极进展波就是:正电荷的移动波
2、极化状态 除极完毕时,心肌细胞膜内带正电荷,膜外为负电荷,此时称为极化状态
3、复极过程 简言之:复极就是回到原来的状态
二、临床心电图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 组成(3波3期)
1、P波 3、QRS波群 5、T波
2、P-R间期 4、ST段 6、Q-T间期
R
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
(二)心电图导联
标准导联共包括12个导联 6个肢体导联 6个胸导联
1、肢体导联:包括肢体导
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 aVR、aVL、aVF。
肢体导联
I : 左上肢(+) 右上肢(—) II : 左下肢(+) 右上肢(—) III : 左下肢(+) 左上肢(—)
当心脏有疾患时,或者在非紧急的情况下,异位起 博点(代理市长)偶尔发出一个电冲动,心电图上就记
录了一个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因为冠状动脉或者心肌疾患等原因,正常的心律会 被打乱,而出现心律失常。
分类:
a房性早博
1、期前收缩(早博) b室性早博 c 结性早博
2、逸博与窦性停博
3、快速节律
a 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室性)
QRS时限
2、QRS前面无相应的P波,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第一节 临床心电图的 基本知识
几个概念
1、除极 2、极化状态 3、复极
1、除极 心肌细胞在静止状态时,细胞膜外为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 当受到电刺激时,细胞内部变为正电荷,并沿着一定的方向扩展。 细胞内部由负电荷变为正电荷的过程叫除极。
当心肌细胞内除极的正波向正的电极(皮肤)移动时,在心电图上就记录下 一个正向(向上的)波。
除极进展波就是:正电荷的移动波
2、极化状态 除极完毕时,心肌细胞膜内带正电荷,膜外为负电荷,此时称为极化状态
3、复极过程 简言之:复极就是回到原来的状态
二、临床心电图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 组成(3波3期)
1、P波 3、QRS波群 5、T波
2、P-R间期 4、ST段 6、Q-T间期
R
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
(二)心电图导联
标准导联共包括12个导联 6个肢体导联 6个胸导联
1、肢体导联:包括肢体导
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 aVR、aVL、aVF。
肢体导联
I : 左上肢(+) 右上肢(—) II : 左下肢(+) 右上肢(—) III : 左下肢(+) 左上肢(—)
当心脏有疾患时,或者在非紧急的情况下,异位起 博点(代理市长)偶尔发出一个电冲动,心电图上就记
录了一个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因为冠状动脉或者心肌疾患等原因,正常的心律会 被打乱,而出现心律失常。
分类:
a房性早博
1、期前收缩(早博) b室性早博 c 结性早博
2、逸博与窦性停博
3、快速节律
a 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室性)
QRS时限
2、QRS前面无相应的P波,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CCU高危心电图识别及处理 ppt课件
![CCU高危心电图识别及处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cbec0727d3240c8547ef25.png)
无紫绀,第一心音减弱,未及奔马律,肺内无罗音 辅助检查:血糖、电解质正常范围,BNP正常范围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处理
急诊PCI术,LAD置入支架,血流动力学平稳 术后BP120/70mmHg,即刻给予倍它乐克
6.25mg,患者无不适,逐渐滴定倍它乐克剂 量,患者心律逐渐下降至稳定 超声心动图:EF45%,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CCU常见疾病
5
ppt课件
住院期间心肌梗死患者6个月死亡率
20
Patients with MI within
72 hours (n=593)
18.3%
15
12.8%
10
Patients without MI within
(P = 0.0001)
72 hours (n=8,868)
5
5.5%
% Mortality
AMI并发房颤组的心衰、心源性休克、梗死后心 绞痛及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不并发房颤组
26
ppt课件
治 疗原则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律失常必须及时纠 正,否则将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增加心肌 梗死面积、使心功能恶化、诱发心力衰竭 及心源性休克,增加病死率。
但心律失常药物常也可导致心律失常发生。
27
高 AMI伴房颤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发现房颤的发生与
病变冠脉数目关,伴有房颤者更多为三支血管病变 高龄、心功能不全、多支血管病变等为AMI并发房
颤的危险因素
23
ppt课件
机制
AMI并发房颤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其可能原因是AMI并发心房颤动时梗死相关动脉多
为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近端阻塞导致: (1)窦房结动脉血流中断或减少,窦房结缺血,窦房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处理
急诊PCI术,LAD置入支架,血流动力学平稳 术后BP120/70mmHg,即刻给予倍它乐克
6.25mg,患者无不适,逐渐滴定倍它乐克剂 量,患者心律逐渐下降至稳定 超声心动图:EF45%,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CCU常见疾病
5
ppt课件
住院期间心肌梗死患者6个月死亡率
20
Patients with MI within
72 hours (n=593)
18.3%
15
12.8%
10
Patients without MI within
(P = 0.0001)
72 hours (n=8,868)
5
5.5%
% Mortality
AMI并发房颤组的心衰、心源性休克、梗死后心 绞痛及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不并发房颤组
26
ppt课件
治 疗原则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律失常必须及时纠 正,否则将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增加心肌 梗死面积、使心功能恶化、诱发心力衰竭 及心源性休克,增加病死率。
但心律失常药物常也可导致心律失常发生。
27
高 AMI伴房颤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发现房颤的发生与
病变冠脉数目关,伴有房颤者更多为三支血管病变 高龄、心功能不全、多支血管病变等为AMI并发房
颤的危险因素
23
ppt课件
机制
AMI并发房颤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其可能原因是AMI并发心房颤动时梗死相关动脉多
为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近端阻塞导致: (1)窦房结动脉血流中断或减少,窦房结缺血,窦房
临床危急心电图的识别PPT课件
![临床危急心电图的识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03207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5.png)
室上速分类
(一)常见型 1、房室顺向型环行折返性的心动过速(发生率40%) 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率50%)
(二)非常见型(发生率10%) 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不典型性) 2、不间断型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由一条慢径路参与 的环行运动) 3、房室结自律性增高心动过速 4、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5、房内折返性及自律性增高房性心动过速。
1.1 长 R-R 间期逸3.0s; 1.2 心动过缓平均心室率<35 次/min; 1.3 首次发现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平均心室率<40 次/min; 1.4 Q-T 间期明显延长伴 R on T 室性期前收缩; 1.5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逸150 次/min,持续逸30s; 1.6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1.7 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1.8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逸230 次/min; 1.9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平均心室率逸180 次/min; 1.10 心房颤动伴心室预激最短 R-R 间期<250ms; 1.11 首次发现的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肢 体 导 联 、V4 耀V6 ST 段 抬 高 逸0.1mV,V1 耀V3 抬 高>0.3mV)以及陈旧性 心肌梗死后再次梗死的心电图改变(陈旧性心肌梗死 ST 段回落后再次抬高伴 急性胸痛,排除室壁瘤)。
低钾血症
Ⅰ
Ⅱ
Ⅲ
aVR
aVL
aVF
V1
V3
V5
V血6 钾<3.0mmol/L时,可出现心动过速,T波平坦、倒置,
出现u波或u波明显,S-T段下降。
血钾进一步降低,可出现多源性或室性心动过速;
严重者亦可出现心室扑动或颤动,心跳骤停。
QTc=0.74
急重症心电图的快速识别及治疗ppt课件
![急重症心电图的快速识别及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a6f07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e.png)
2024/7/22
2
火 灾 袭 来 时 要迅速 疏散逃 生,不 可蜂拥 而出或 留恋财 物,要 当机立 断,披 上浸湿 的衣服 或裹上 湿毛毯 、湿被 褥勇敢 地冲出 去
2024/7/22
3
火 灾 袭 来 时 要迅速 疏散逃 生,不 可蜂拥 而出或 留恋财 物,要 当机立 断,披 上浸湿 的衣服 或裹上 湿毛毯 、湿被 褥勇敢 地冲出 去
图形特点(V1、V2、V6)
RBBB型 V1 单或双相波呈R、QR、RS 形 V6 R/S<1、QS、QR、QRS形
LBBB型 V1、V2 R>30ms或RS> 70ms,
S波有切迹
V6是QS或QR
2024/7/22
6
火 灾 袭 来 时 要迅速 疏散逃 生,不 可蜂拥 而出或 留恋财 物,要 当机立 断,披 上浸湿 的衣服 或裹上 湿毛毯 、湿被 褥勇敢 地冲出 去
宽QRS心动过速处理
第三步:两个方案(如为稳定型,并且不存在 上述特征)
➢ Brugada方案 ➢ Vereckei方案
2024/7/22
14
火 灾 袭 来 时 要迅速 疏散逃 生,不 可蜂拥 而出或 留恋财 物,要 当机立 断,披 上浸湿 的衣服 或裹上 湿毛毯 、湿被 褥勇敢 地冲出 去
宽QRS心动过速处理
2024/7/22
Company1L8ogo
火 灾 袭 来 时 要迅速 疏散逃 生,不 可蜂拥 而出或 留恋财 物,要 当机立 断,披 上浸湿 的衣服 或裹上 湿毛毯 、湿被 褥勇敢 地冲出 去
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速ECG
2024/7/22
Company1L9ogo
火 灾 袭 来 时 要迅速 疏散逃 生,不 可蜂拥 而出或 留恋财 物,要 当机立 断,披 上浸湿 的衣服 或裹上 湿毛毯 、湿被 褥勇敢 地冲出 去
2
火 灾 袭 来 时 要迅速 疏散逃 生,不 可蜂拥 而出或 留恋财 物,要 当机立 断,披 上浸湿 的衣服 或裹上 湿毛毯 、湿被 褥勇敢 地冲出 去
2024/7/22
3
火 灾 袭 来 时 要迅速 疏散逃 生,不 可蜂拥 而出或 留恋财 物,要 当机立 断,披 上浸湿 的衣服 或裹上 湿毛毯 、湿被 褥勇敢 地冲出 去
图形特点(V1、V2、V6)
RBBB型 V1 单或双相波呈R、QR、RS 形 V6 R/S<1、QS、QR、QRS形
LBBB型 V1、V2 R>30ms或RS> 70ms,
S波有切迹
V6是QS或QR
2024/7/22
6
火 灾 袭 来 时 要迅速 疏散逃 生,不 可蜂拥 而出或 留恋财 物,要 当机立 断,披 上浸湿 的衣服 或裹上 湿毛毯 、湿被 褥勇敢 地冲出 去
宽QRS心动过速处理
第三步:两个方案(如为稳定型,并且不存在 上述特征)
➢ Brugada方案 ➢ Vereckei方案
2024/7/22
14
火 灾 袭 来 时 要迅速 疏散逃 生,不 可蜂拥 而出或 留恋财 物,要 当机立 断,披 上浸湿 的衣服 或裹上 湿毛毯 、湿被 褥勇敢 地冲出 去
宽QRS心动过速处理
2024/7/22
Company1L8ogo
火 灾 袭 来 时 要迅速 疏散逃 生,不 可蜂拥 而出或 留恋财 物,要 当机立 断,披 上浸湿 的衣服 或裹上 湿毛毯 、湿被 褥勇敢 地冲出 去
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速ECG
2024/7/22
Company1L9ogo
火 灾 袭 来 时 要迅速 疏散逃 生,不 可蜂拥 而出或 留恋财 物,要 当机立 断,披 上浸湿 的衣服 或裹上 湿毛毯 、湿被 褥勇敢 地冲出 去
心电图危急值识别ppt课件
![心电图危急值识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bf77f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2.png)
临床表现:(1)心率快,多在160~220次/min,节律规则。(2)心悸或 胸内有强烈的心跳感。(3)多尿、出汗、呼吸困难。(4)持续时间长可导 致严重循环障碍,引起心绞痛、头昏、晕厥,甚至心衰、休克。(5)突然 发作又突然停止,在发作停止时,由于恢复窦性心律间歇太长,偶有发生晕 厥者。(6)刺激迷走神经多可终止。(7)心音绝对规则一致,颈静脉不出 现炮波。脉搏细速,血压可下降(见图 20~22)。
急性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数天至数周,ST段回至基线,T波转变为双向或倒置。 (4)陈旧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3~6个月后,可有Q波或Q波消失,ST段回至基线,T 波直立或双向、倒置。
急性无Q波型心肌梗死曾称为“非透壁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T改变,但 始终不出现异常Q波,ST段改变视梗死部位的不同有抬高和下移两种,其中以后者多见, 因此急性无Q波型心肌梗死基本等同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人提出上述ST-T改变 持续24小时以上时,才考虑急性无Q波型心肌梗死的诊断。
酷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①心肌炎:ST-T变化累及的导联较广泛而非与冠状动脉支 配区相一致的导联,且常伴有传导系统异常;②心包炎、③肺栓塞心电图变化仅局限 于右心导联,很少波及V5\V6导联,且常伴有S1QⅢTⅢ,电轴右偏 ,右束支阻滞;
心肌梗死定位: 以病理性Q波出现的导联或 ST 段抬高的导联定位。(1)高侧壁:Ⅰ、
aVL 导联;(2)下壁:Ⅱ、Ⅲ、aVF 导联;(3)间隔部:V1、V2导联;(4)前壁9:
V3、V4导联;(5)前间壁:V1、V2、V3、V4导联;(6)心尖部:V3、V4、V5 导联; (7)外侧壁:V5、V6 导联;(8)前外侧壁:V3、V4、V5、V6 导联;(9)侧壁:V5、 V6、Ⅰ、aVL 导联;(10)广泛前壁:V1、V2、V3、V4、V5、V6导联;(11)正后壁: V7、V8、V9导联。以往认为额面导联中的aVR导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意义不打, 但最近的研究表明,aVR导联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上亦有很大的价值,主要观点有:① 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如伴有aVR导联ST段太高,提示左前降支闭塞发生在第一间隔支近侧; ②下壁或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如伴有aVR导联ST段下移,提示梗死面积大,预后不良;③心 绞痛发作时,如果Ⅰ、Ⅱ、V4—V6导联ST段下移伴有aVR导联ST段抬高,则提示左主干病 变。
急性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数天至数周,ST段回至基线,T波转变为双向或倒置。 (4)陈旧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3~6个月后,可有Q波或Q波消失,ST段回至基线,T 波直立或双向、倒置。
急性无Q波型心肌梗死曾称为“非透壁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T改变,但 始终不出现异常Q波,ST段改变视梗死部位的不同有抬高和下移两种,其中以后者多见, 因此急性无Q波型心肌梗死基本等同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人提出上述ST-T改变 持续24小时以上时,才考虑急性无Q波型心肌梗死的诊断。
酷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①心肌炎:ST-T变化累及的导联较广泛而非与冠状动脉支 配区相一致的导联,且常伴有传导系统异常;②心包炎、③肺栓塞心电图变化仅局限 于右心导联,很少波及V5\V6导联,且常伴有S1QⅢTⅢ,电轴右偏 ,右束支阻滞;
心肌梗死定位: 以病理性Q波出现的导联或 ST 段抬高的导联定位。(1)高侧壁:Ⅰ、
aVL 导联;(2)下壁:Ⅱ、Ⅲ、aVF 导联;(3)间隔部:V1、V2导联;(4)前壁9:
V3、V4导联;(5)前间壁:V1、V2、V3、V4导联;(6)心尖部:V3、V4、V5 导联; (7)外侧壁:V5、V6 导联;(8)前外侧壁:V3、V4、V5、V6 导联;(9)侧壁:V5、 V6、Ⅰ、aVL 导联;(10)广泛前壁:V1、V2、V3、V4、V5、V6导联;(11)正后壁: V7、V8、V9导联。以往认为额面导联中的aVR导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意义不打, 但最近的研究表明,aVR导联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上亦有很大的价值,主要观点有:① 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如伴有aVR导联ST段太高,提示左前降支闭塞发生在第一间隔支近侧; ②下壁或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如伴有aVR导联ST段下移,提示梗死面积大,预后不良;③心 绞痛发作时,如果Ⅰ、Ⅱ、V4—V6导联ST段下移伴有aVR导联ST段抬高,则提示左主干病 变。
心电图危急值的识别
![心电图危急值的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1d8fb30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f.png)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
1、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主波方向围绕基线发生上下改变; 2、频率多为200-250次/分; 3、基本心律中Q-T间期延长通常超过0.5s; 4、由R on T现象室性早搏诱发; 5、呈短阵反复发作,持续时间数秒,超过8s以上者,可发生晕 厥或阿-斯综合征。少数发展为心室颤动。
3、心室激动为节律匀齐的逸搏心律:①交界性逸搏心律:QRS 波群时间形态正常,频率多在40-60次/分;②室性逸搏心律:QRS 波群宽大畸形,频率常<40次/分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必备条件
1、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没有心室夺获; 2、心房率>心室率; 3、心室激动必须为缓慢的逸搏心律。
低钾血症心电图表现
伤区的导联出现; 2、宽而深的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3、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出现; 4、在背向MI区的导联则出现相反的改变,即R波增高、ST段压
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AMI心电图的动态性改变
1、起数小时内,可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为超急 性期改变;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 , TDP)
尖端扭转型室速,为心动过速发生时,室性QRS波群的尖端围 绕基线上下扭转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多形性室速。其发生机制为心室 肌呈弥漫性传导障碍和复极不均匀,至心室肌与浦肯野纤维之间形 成多发性折返的结果。即在窦性心律时存在Q-T间期延长。
预激综合征伴发房颤 绝对不齐,R-R相差≥0.13s 具有易变性(预激程度的不等)
有室上速反复发作史,发作前后有 典型的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表现
室性心动过速
相对较齐,R-R相差<0.13s
急危心电图识别与处理 ppt课件
![急危心电图识别与处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eae9b271fe910ef12df8b6.png)
ppt课件
13
Wellens综合征
心电图:V1-V4导联T波对称p深pt课倒件 置
14
Wellens综合征
Wellens综合征提示患者左前降支严重狭窄,属于高危不稳 定型心绞痛,易进展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应尽早行冠脉介 入或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这类患者应禁忌做运动试验及其他心脏负荷试验
ppt课件
多为男性、多有高胆固醇血症病史,早识别可减少诊治延误。
ppt课件
10
de Winter综合征处理
de Winter综合征的ST段是压低为主 造影结果多提示为左前降支完全闭塞或者次全闭塞,应
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Wellens综合征
心电图特点 T波特征性改变主要出现在胸前导联,以V2-3导联为主,
ECG:T波宽大,QTc540ms,频发室早,室早R-on-T诱发多形室速
ppt课件
22
多形性室速与 尖端扭转型室速(TdP)
临床表现
心电图特征
多形性VT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 性心律失常,发作时呈室性心
动过速特征,QRS波的尖端围 绕基线扭转
室速发作时心室率多在200次/分以 上,宽大畸形、振幅不一的QRS波 群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的正负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QT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性心 动过速,给予相应治疗
先天性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预激合并房颤
心电图:无P波、QRS波宽大、畸形、部分导联(箭头处)可见
预激波,RR间期绝对不整,R波振pp幅t课不件 一
26
预激合并房颤
心电图特征
临床心电图-常见急危心电图识别与临床处理!
![临床心电图-常见急危心电图识别与临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b5be4b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8.png)
快速心律失常-宽QRS波
快速心律失常-宽QRS波
• 室速 • 心电图特点: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连续出现;QRS波群形态宽大畸
形,时限≥0.12秒,STT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室率通常 为100-250次/分,心律规整也可不匀齐;室房分离;心室夺获与 室性融合波。有时可见保持固有节律的窦P融合于QRS波的不同部 位。 • 临床症状取决于发作时心室率及持续时间。
Wellens综合征
Wellens综合征
• 心电图特点:V1-4导联T波对称深倒置。 • Wellens综合征:T波特征性改变主要出现在胸前导联,以
V2-3为主,优势可以扩展到V4-6导联。无异常Q波或R波 振幅下降或消失;无ST段移位或轻度抬高(<0.1mv)。 • 心绞痛缓解后出现T波对称性深置或双向,以后逐渐转为 直立的动态演变过程,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周不等。 • T波特征性改变当心绞痛再发发作后可以重复。
缓慢心律失常
缓慢心律失常
• 缓慢心律失常-窦性停搏 • 规则的PP间隔中没有P波,出现逸搏心律,在失去P波之前或之后
的PP间隔与正常PP间期不成倍数关系。
缓慢心律失常
缓慢心律失常
• 缓慢心律失常-II度II型房室阻滞 • P波规律出现,发生周期性QRS波群脱漏,房室传导比例固定如
2:1;3:1;PR间期固定;长RR间期是短RR间期的整倍数。
• 心梗定位:以病理性Q波出现的导联或ST段抬高的导联定位。
心梗定位
急性心梗
• 对于新出现或假定新出现的LBBB伴有典型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 采用下列3种心电图标准之一诊断心肌梗塞:
• 1.在QRS正向波的导联上ST段抬高≥0.1mV。 • 2.V1-3导联上ST段下移≥0.1mV。 • 3.在QRS负向波的导联上,ST段下移≥0.5m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尖端扭转性室速持续发作
.
临床危急心电图的识别
诸葛毅 教授、主任医师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7年11月
.
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指检查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 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 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 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 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
常见心电图危急值项目
1:心室扑动、颤动; 2:室性心动过速; 3: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5: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6: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7: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8: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9:大于3秒的停搏 10:低钾或髙钾心电图表现 11: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心肌梗死
.
.
心房扑动
(1)各导联的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相同、节律规则、 快速的、连续锯齿样扑动波(又称F波),频率为250-350次/分, F波多在v1、II、III、avF导联中明显可见。F波之间密切衔接, 两肢对称。 (2)QRS波群呈室上性,有时QRS波群增宽并畸形。 (3)F-R间期常相等,或略有不等。但当伴有隐匿性房室传导、 房室传导阻滞、房室分离时,F-R间期不等。 (4)心房扑动时,心房激动极快,但房室交界区的正常不应期 相对较长,因此,不是所有的心房激动都能下传到心室,因 而可产生间隔规则的部分传导,或间隔不规则的传导,常呈 2∶1、3∶1、4∶1或不同比例的房室传导,使心室率不规则。
.
.
正常心电图
.
.
简化的心脏解剖及传导系统
左束支
窦房结
房室结 右束支
左后分支 左前分支
.
X
2X
室性早搏
.
偶发单源性室性早搏
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
频发多源室性早搏
.
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 连发室性早搏
.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三次以上早搏)
R-on-T现象
.
室性心动过速
发 作 前 发 作 中 发 作 后
.
高钾血症
V1
V3
V5
Ⅰ
aVR
Ⅱ
aVL
aVF Ⅲ
V2
V4
血钾>5.5mmol/L时,T波高耸
V6
而尖,基底较窄。
.
高钾血症
室性心动过速
血钾>7.5-8.0mmol/L时,P波消失,QRS波变形; 血钾达10mmol/L时,QRS波增宽。
.
高钾血症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
血钾进一步升高,S-T段与T波融合,T波增宽, 与QRS波形正弦波。最后出现心室纤颤。
2. 频率达200-500次/min最初的颤动波常较粗大, 以后逐渐变小,如抢救无效最终将变为等电位线, 示心脏电活动停止。
.
.
预激综合征
Ⅰ
V6
.
预激综合征
(一)房室旁道心电图 ①pr间期(实质上是p-δ间期)缩短至 0.12秒以下,大多为0.10秒;②qrs时限延长达0.11秒以上;③ qrs波群起始部粗钝,与其余部分形成顿挫,即所谓预激;④继 发性st-t波改变。 上述心电图改变尚有分为a、b两型的。a型的预激波和qrs波群 在v1导联均向上,而b型v1导联的预激波和qrs波群的主波则均 向下;前者提示左室或右室后底部心肌预激,而后者提示右室 前侧壁心肌预肌。 (二)房结、房希旁道 pr间期少于0.12秒,大多在0.10秒;qrs 波群正常,无预激波。这种心电图表现又称为短pr综合征。 (三)结室、束室连接 pr间期正常,qrs波群增宽,有预激波。
.
3.0sec
5.0sec
.
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
.
.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III度阻滞
.
血钾异常心电图表现
> 7.5mmol/L
> 5.5mmol/L < 3.5mmol/L 4.0~5.5mmol/L
.
体液的钾浓度与心肌的应激性呈负相关。 血钾浓度增高对心肌有抑制作用,心律缓慢, 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颤动以至心搏骤停于舒张期。 血钾浓度过低亦可产生心律失常,早期出现 心率增快,房性或室性早搏,以后出现多源 性或室心动过速,严重者出现心室扑动、心 室颤动,以至心搏骤停于收缩期。
.
.
.
.
室上速分类
(一)常见型 1、房室顺向型环行折返性的心动过速(发生率40%) 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率50%)
(二)非常见型(发生率10%) 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不典型性) 2、不间断型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由一条慢径路参与的 环行运动) 3、房室结自律性增高心动过速 4、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5、房内折返性及自律性增高房性心动过速。
.
低钾血症
Ⅰ
Ⅱ
Ⅲ
aVR
aVL
aVF
V1
V3
V5
V6
血钾<3.0mmol/L时,可出现心动过速,T波平坦、倒置,出现u波 或u波明显,S-T段下降。
血钾进一步降低,可出现多源性或室性心动过速;
严重者亦可出现心室扑动或颤动,心跳骤停。
.
.
QTc=0.74
.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
奎尼丁所致尖端扭转性室速,转变为室颤
.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 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 房颤的心电图心律绝对不整齐,P-P间期绝对不齐,在f波不显或由于心室 率过快f波观察不清时,可结合P波消失而作出此诊断。 看不到正常的心房 波,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f波,以V1、Ⅱ、Ⅲ、aVF导 联为明显。 房颤发作频率包括心房频率和心室频率,一般心房频率超过350次/分,心 室频率根据传导情况,可快可慢,慢的有70次/分,快的可以达到200次/分。 但是房颤的发作频率跟患者有无服用药物、有无甲亢等有密切关系。
.
.
心室扑动
1. 无正常的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 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 2. 扑动波频率达200-250次/min心室扑动 常为 一过性,如未能及时恢复正常,便会迅速转为心 室颤动。
.
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常常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脏完 全失去排血功能,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
1. 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 齐的低小波;
尖端扭转性室速持续发作
.
临床危急心电图的识别
诸葛毅 教授、主任医师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7年11月
.
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指检查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 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 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 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 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
常见心电图危急值项目
1:心室扑动、颤动; 2:室性心动过速; 3: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5: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6: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7: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8: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9:大于3秒的停搏 10:低钾或髙钾心电图表现 11: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心肌梗死
.
.
心房扑动
(1)各导联的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相同、节律规则、 快速的、连续锯齿样扑动波(又称F波),频率为250-350次/分, F波多在v1、II、III、avF导联中明显可见。F波之间密切衔接, 两肢对称。 (2)QRS波群呈室上性,有时QRS波群增宽并畸形。 (3)F-R间期常相等,或略有不等。但当伴有隐匿性房室传导、 房室传导阻滞、房室分离时,F-R间期不等。 (4)心房扑动时,心房激动极快,但房室交界区的正常不应期 相对较长,因此,不是所有的心房激动都能下传到心室,因 而可产生间隔规则的部分传导,或间隔不规则的传导,常呈 2∶1、3∶1、4∶1或不同比例的房室传导,使心室率不规则。
.
.
正常心电图
.
.
简化的心脏解剖及传导系统
左束支
窦房结
房室结 右束支
左后分支 左前分支
.
X
2X
室性早搏
.
偶发单源性室性早搏
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
频发多源室性早搏
.
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 连发室性早搏
.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三次以上早搏)
R-on-T现象
.
室性心动过速
发 作 前 发 作 中 发 作 后
.
高钾血症
V1
V3
V5
Ⅰ
aVR
Ⅱ
aVL
aVF Ⅲ
V2
V4
血钾>5.5mmol/L时,T波高耸
V6
而尖,基底较窄。
.
高钾血症
室性心动过速
血钾>7.5-8.0mmol/L时,P波消失,QRS波变形; 血钾达10mmol/L时,QRS波增宽。
.
高钾血症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
血钾进一步升高,S-T段与T波融合,T波增宽, 与QRS波形正弦波。最后出现心室纤颤。
2. 频率达200-500次/min最初的颤动波常较粗大, 以后逐渐变小,如抢救无效最终将变为等电位线, 示心脏电活动停止。
.
.
预激综合征
Ⅰ
V6
.
预激综合征
(一)房室旁道心电图 ①pr间期(实质上是p-δ间期)缩短至 0.12秒以下,大多为0.10秒;②qrs时限延长达0.11秒以上;③ qrs波群起始部粗钝,与其余部分形成顿挫,即所谓预激;④继 发性st-t波改变。 上述心电图改变尚有分为a、b两型的。a型的预激波和qrs波群 在v1导联均向上,而b型v1导联的预激波和qrs波群的主波则均 向下;前者提示左室或右室后底部心肌预激,而后者提示右室 前侧壁心肌预肌。 (二)房结、房希旁道 pr间期少于0.12秒,大多在0.10秒;qrs 波群正常,无预激波。这种心电图表现又称为短pr综合征。 (三)结室、束室连接 pr间期正常,qrs波群增宽,有预激波。
.
3.0sec
5.0sec
.
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
.
.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III度阻滞
.
血钾异常心电图表现
> 7.5mmol/L
> 5.5mmol/L < 3.5mmol/L 4.0~5.5mmol/L
.
体液的钾浓度与心肌的应激性呈负相关。 血钾浓度增高对心肌有抑制作用,心律缓慢, 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颤动以至心搏骤停于舒张期。 血钾浓度过低亦可产生心律失常,早期出现 心率增快,房性或室性早搏,以后出现多源 性或室心动过速,严重者出现心室扑动、心 室颤动,以至心搏骤停于收缩期。
.
.
.
.
室上速分类
(一)常见型 1、房室顺向型环行折返性的心动过速(发生率40%) 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率50%)
(二)非常见型(发生率10%) 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不典型性) 2、不间断型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由一条慢径路参与的 环行运动) 3、房室结自律性增高心动过速 4、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5、房内折返性及自律性增高房性心动过速。
.
低钾血症
Ⅰ
Ⅱ
Ⅲ
aVR
aVL
aVF
V1
V3
V5
V6
血钾<3.0mmol/L时,可出现心动过速,T波平坦、倒置,出现u波 或u波明显,S-T段下降。
血钾进一步降低,可出现多源性或室性心动过速;
严重者亦可出现心室扑动或颤动,心跳骤停。
.
.
QTc=0.74
.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
奎尼丁所致尖端扭转性室速,转变为室颤
.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 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 房颤的心电图心律绝对不整齐,P-P间期绝对不齐,在f波不显或由于心室 率过快f波观察不清时,可结合P波消失而作出此诊断。 看不到正常的心房 波,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f波,以V1、Ⅱ、Ⅲ、aVF导 联为明显。 房颤发作频率包括心房频率和心室频率,一般心房频率超过350次/分,心 室频率根据传导情况,可快可慢,慢的有70次/分,快的可以达到200次/分。 但是房颤的发作频率跟患者有无服用药物、有无甲亢等有密切关系。
.
.
心室扑动
1. 无正常的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 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 2. 扑动波频率达200-250次/min心室扑动 常为 一过性,如未能及时恢复正常,便会迅速转为心 室颤动。
.
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常常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脏完 全失去排血功能,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
1. 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 齐的低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