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项羽本纪有感
《项羽本纪》读后感
![《项羽本纪》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b8f79c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3.png)
《项羽本纪》读后感《项羽本纪》读后感15篇《项羽本纪》读后感1在历史的银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那就是曾经出生入死于战鼓雷鸣的秦末汉初的项羽。
仰望星空,这颗星穿越历史的长河,依然星光灿烂,星空指引着我去一点点、一点点地认识他:旷世英雄的千古传奇,一个盖世英雄的千古悲剧。
他力拔山兮气盖世,可鸿门宴上天降良机,稍纵即逝。
四面楚歌时,项羽没有怨过刘邦,没有悔过当初错失杀他的良机。
他只是担心虞姬想念家乡。
一代霸主,怨天,却不尤人,乌江的水啊,你太无情,你怎么将这样一个多情的英雄匆匆揽入怀中;乌江的水啊,你太绝情,你又怎知虞姬和骓马内心的酸楚;乌江的水啊,你知道人也有太多的牵挂,无一了断,虞姬能言而不做声,骓马不能言而无声,俱是默然伤神他给历史留下重重的叹息。
他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他壮志未酬,无颜见江东父老,心中无比悲伤,眼神充满了忧郁,他一步一步走向乌江的背影,让人无法忘却,骓马的眼泪,伴随着那份割舍不下的情怀,悲怆的力量,让历史的一幕变得无比动人。
仰望星空,他虽败,但他依然是人们心中的英雄,他傲然屹立在历史的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但我们从历史的缝隙中窥视到他失败的答案:项羽小时候不愿读书识字,而且说读书只要能用来记姓名足够了。
他的叔叔项梁见他不愿读书,就让他学击剑,项羽对读书功能的认识,却使他在来秦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时犯下了一系列的错误。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先秦典籍中的历史著作、诸子著作充满了各种人生智慧,项羽没有在少年时间博览群书,为他日后的失败预埋了祸根,他抛弃了书,书也给了他一个千古遗憾。
仰望星空,它给我们启示:书永远是人类的朋友,选择了书,选择了智慧的人生。
司马迁把项羽写得如此强悍,历来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将汉高祖死敌写进本纪,是发泄对汉武帝的不满,二说是司马迁由于身遭大不幸,强悍如项羽这样的猛男,自然而然激起了太史公的崇拜。
要知道一个人的实力,就要看他对手的实力。
所以把项羽写强一点,不会影响汉高祖的光辉形象,反而通过这一点,更显得高祖实力非凡,成为九五之尊也是众望所归。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7篇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33fc9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8.png)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计划、汇报材料、心得体会、发言稿、合同大全、申请书、演讲稿、作文大全、教案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reflection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summari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 draf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7篇读后感是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感悟的记录,读后感是我与作者之间的一种心灵对话,这样能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读《项羽本纪》有感600字(精选6篇)
![读《项羽本纪》有感600字(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cebcf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6a.png)
读《项羽本纪》有感600字(精选6篇)读《项羽本纪》有感600字(精选6篇)读《项羽本纪》有感篇1在历史的银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那就是曾经出生入死于战鼓雷鸣的秦末汉初的项羽。
仰望星空,这颗星穿越历史的长河,依然星光灿烂,星空指引着我去一点点、一点点地认识他:旷世英雄的千古传奇,一个盖世英雄的千古悲剧。
他力拔山兮气盖世,可鸿门宴上天降良机,稍纵即逝。
四面楚歌时,项羽没有怨过刘邦,没有悔过当初错失杀他的良机。
他只是担心虞姬想念家乡。
一代霸主,怨天,却不尤人,乌江的水啊,你太无情,你怎么将这样一个多情的英雄匆匆揽入怀中;乌江的水啊,你太绝情,你又怎知虞姬和骓马内心的酸楚;乌江的水啊,你知道人也有太多的牵挂,无一了断,虞姬能言而不做声,骓马不能言而无声,俱是默然伤神他给历史留下重重的叹息。
他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他壮志未酬,无颜见江东父老,心中无比悲伤,眼神充满了忧郁,他一步一步走向乌江的背影,让人无法忘却,骓马的眼泪,伴随着那份割舍不下的情怀,悲怆的力量,让历史的一幕变得无比动人。
仰望星空,他虽败,但他依然是人们心中的英雄,他傲然屹立在历史的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但我们从历史的缝隙中窥视到他失败的答案:项羽小时候不愿读书识字,而且说读书只要能用来记姓名足够了。
他的叔叔项梁见他不愿读书,就让他学击剑,项羽对读书功能的认识,却使他在来秦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时犯下了一系列的错误。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先秦典籍中的历史著作、诸子著作充满了各种人生智慧,项羽没有在少年时间博览群书,为他日后的失败预埋了祸根,他抛弃了书,书也给了他一个千古遗憾。
仰望星空,它给我们启示:书永远是人类的朋友,选择了书,选择了智慧的人生。
读《项羽本纪》有感篇2读《史记》项羽本纪篇,钜鹿之战、四面楚歌、垓下之围等,都可看出项羽是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猛将,但是有勇无谋、刚愎自负,最终导致了英雄末路,自刎乌江。
项羽求学无耐心,“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羽本纪读后感范文(实用6篇)
![项羽本纪读后感范文(实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8a0c4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1.png)
项羽本纪读后感范文(实用6篇)项羽本纪读后感范文第1篇项羽,一代英雄豪杰,曾指挥千军万马,却与在刘邦的战斗中失利而未能取得天下,最终在乌江含泪自刎。
项羽为贵族之后,依仗叔父的栽培发家,直到使得天下诸侯归顺,证明了他非凡的一面。
那么,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同样在后来的战斗中,又出于什么原因使得他众叛亲离,走向失败的呢?这真是一个很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首先,项羽作为楚国贵族的后代,具有先天性优势,在项羽本纪中范增对项梁说道:“当初楚怀王受骗入秦国,楚人无不同情楚怀王。
秦灭了六国,只有楚国最为无辜,项君世代为楚将,所以大家都来投靠项君,以兴复楚国。
”由此可以看到,项羽和项梁利用人们的心理而顺利起家,又因为项梁善于用人,年长有谋略而得到了众人的推崇与信服,项羽通过自己的家室和叔父,取得了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项羽天生气度不凡。
有人说他刚愎自用也好,暴虐也罢,但是它具有的勇敢与开创精神,是众人无法比拟的。
巨鹿一战中,项羽能够杀掉上将军宋义,劝说众人和他一起破釜沉舟,就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胆识与谋略。
宋义也非等闲之辈,在项梁和章邯对战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项梁必败,并劝说使者高陵君做好了防范的准备,深得楚怀王的赏识,尽管在指挥战争的过程中失掉民心犯了错误,但如此轻易被推翻,也能看出项羽的才华。
破釜沉舟,本是正常人不敢做之事,但确实符合孙子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绝地而后存”的说法,“破釜沉舟”使得兵士的士气高涨,取得了大捷。
项羽本纪中提到过项羽年少时叔父教他学习,最初是写文章,项羽不学,使用兵器,项羽依然对此表示蔑视,他说:“我要学的是敌万人的学问。
”但后来又没有认真学习兵法。
但通过这一次对兵法的使用来看,项羽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与军事家。
他的气度与开创精神也是的诸侯对他顶礼膜拜,成为了首领。
项籍身长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铁鼎,力气超过常人。
有着显赫的家世和叔父的栽培,而刘邦只是一介草民,自身武功实际中没有相应提及,但据本人推测应该顶多是一般水平,反正肯定是远远不及项羽。
读项羽本纪读后感7篇
![读项羽本纪读后感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156da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8.png)
读项羽本纪读后感7篇认真写好一篇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文化背景,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项羽本纪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项羽本纪读后感篇1司马迁把项羽写得如此强悍,历来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将汉高祖死敌写进本纪,是发泄对汉武帝的不满,二说是司马迁由于身遭大不幸,强悍如项羽这样的猛男,自然而然激起了太史公的崇拜。
要知道一个人的实力,就要看他对手的实力。
所以把项羽写强一点,不会影响汉高祖的光辉形象,反而通过这一点,更显得高祖实力非凡,成为九五之尊也是众望所归。
楚汉相争,应该是中国历史舞台上第一次纯智力与纯武力争夺天下。
最后的结局,也证明了大脑远胜于拳脚。
项羽用过的计,似乎只有一个破釜沉舟,但照我看来,与其说这是一条计,还不如说是项羽的率性而为。
韩信的背水一战,那才是计谋。
只知屠城坑降卒的项羽,其谋略智慧,也许远远不及外黄城那个十三岁的孩子,更不要说深谙帝王之术的刘邦了。
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从道德角度很难说哪一个更好一点。
一个是为了天下可以置老子于不顾的流氓,一个是杀杀杀杀杀杀杀的西楚霸王。
一个诈,一个暴,这两个人,你会喜欢哪一个?更多人包括易安居士李清照却对楚霸王更加青睐。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位婉约女子能写出如此掷地有声的诗句,不能不说楚霸王感染力之强。
项羽感染后人的,是他的悲剧美。
征战八年,一生经历七十余战的武将,仅仅遭受了第一次失败,却彻底失去了一切。
但这一败,项羽败得很潇洒。
当身边仅余二十八骑时,刚过而立之年的项羽似乎已经知了天命,天亡我,非战之罪,这最后一战,更要战得漂亮,战得从容。
于是,战到乌江。
天下苦秦久矣。
当项羽和刘邦们都不再以农民起义领袖的身份厮杀时,他们是不是还记得这句曾经流传以久的牢骚话。
这句牢骚,陈涉吴广说过,我想,项羽刘邦们一定也说过。
当项羽在故人吕马童面前自刎时,当刘邦登上帝位创下四百年汉家江山时,他们也许会感慨,天下终究不是天下人的天下。
《项羽本纪》读书心得
![《项羽本纪》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bb3a580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4.png)
《项羽本纪》读书心得•相关推荐《项羽本纪》读书心得(通用18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心得了!但是读书心得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项羽本纪》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项羽本纪》读书心得篇1说起项羽,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在他24岁时举起千斤大鼎,由此有了“力拔山兮气盖世”。
通过巨鹿之战中的神勇表现,又有了“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但我想说的是项羽只适合当一个小卒,或者是一个百夫长。
项羽的神猛,是毋庸置疑的,在当时秦军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凭借几万楚兵与十几万秦军对抗,结果打败秦军。
杀苏角,俘王离,涉间不降,自烧杀。
而且项羽还凭此一战留下了“破釜沉舟”这样的成语。
在那时,项羽的人气大涨,有许多人都投奔他,在他的带领下秦国很快就灭亡了。
以上都是项羽一生中最辉煌的战绩了,但我想说的是项羽太过鲁莽,在巨鹿之战时,他直接进军敌人的内部,可他却没想过,如果两翼的敌军包围起来了,那么项羽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中。
那么他也只能战死沙场了。
当在“鸿门宴”那一个场景。
项羽在军事上的不足已经被暴露得很明显了。
在自己的势力中有谋略家,而且还是对于自己比较亲的亲人———范增。
但是项羽却不听自己的义父范增的意见,而是去听信刘邦的谎言,这是很不明智的。
应为在当时,咸阳已破,刘邦的军队虽在霸上,但当刘邦的任何举动有反常时,项羽就应该小心提防着刘邦啦,应为在这时一般是有野心的侵略家现身夺权的时候了。
所以项羽应该立即杀掉他,永除后患,不给刘邦任何可以活着出去的机会。
再者说,父亲是不可能会伤害自己的儿子的。
但是项羽还是相信了自己所为的兄弟。
这表明了项羽的重义气,同时也体现了项羽的单纯。
总而言之,项羽只适合当一个小兵。
他用他的勇气,可以鼓舞我方的士气,但是他的军事谋略很差,如果有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断送几千条生命,所以他不适合当一个谋略家,在军事中,不是所有人都会上阵杀敌,但有时只他一人之力可破敌方十万大军,由此可见军事策略的重要性。
史记中项羽本纪读后感7篇
![史记中项羽本纪读后感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667bb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03.png)
史记中项羽本纪读后感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培训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training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史记中项羽本纪读后感7篇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思维和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写出更富有思想深度的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将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文字的过程,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书中的主题和意义,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史记中项羽本纪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项羽本纪》读后感6篇
![《项羽本纪》读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b65a8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d.png)
《项羽本纪》读后感6篇《项羽本纪》读后感篇1读羽纪,我们都会感叹太史公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
但是在历史长河中,成(功)了也不见得英雄,(失)败了也不见得就是小丑、懦夫或败类。
所以英雄不英雄,除了言辞之外,还要看品行,对历史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
不要忘记,《项羽本纪》的传主本姓项名籍,字羽,题目却定为项羽本纪。
这已经看出太史公对于项羽本人历史功绩的褒扬了,要知道汉高祖早就下令不许称项羽,只准称项籍,违背之人都会受到惩罚。
所以,成败论英雄放在史学里就不够专业,放在文学里也说不通。
我们还是来看看项羽都做了什么吧。
刚才说,英雄不英雄,要看品行。
太史公对于品行简直太看重了。
在羽纪里,太史公记录了两大事件,让本可以纵横天下,占据道德制高点的项王一下子崩塌了人设。
我总结是巨鹿受降章邯忘亲,长江弑杀怀王背国,封建社会,顶上无父无君的罪名,什么样人也架不住这么轰啊。
羽纪开篇并没有把项羽放到传主的位置,而是细致地记录了项梁的活动。
项梁是项羽的叔叔,一手培养了项羽,本该写一写,但是羽纪那段似乎有些喧宾夺主了。
其实不然,项梁的事实则都是为了表现项羽而服务的。
写项梁,自然而然的就把项氏家族的背景和起事的背景都交代清楚了。
也就相当于交代清楚了项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成长环境吧。
项梁因为获罪被囚禁在会稽监狱中,司马欣对项梁却照顾有加,曹咎和董翳也都是那个时候在监狱中照顾过项梁之人。
到了后来,就因为这件事,项羽分封天下的时候,将司马欣封为三秦之一的塞王,曹咎和董翳也都封王了。
可见,项羽这个人很懂得感恩和报答。
可是三秦中还有一位雍王章邯呢。
你说对司马欣等人是感恩,那么对章邯是不是就是忘亲呢?章邯何许人也?章邯的部将王离是灭楚的功臣,章邯更是在定陶大败项梁的秦军指挥官,而这定陶之败就逼得项梁自刎而死。
章邯和项羽真乃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啊,巨鹿之战,就连章邯也真是被逼走投无路,才抱着必死的决心投奔项羽的,章邯看到项羽时终迟疑不决虽降,犹见羽流涕,作乞怜状可是项羽却轻松赦免了章邯。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5篇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2c487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7.png)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5篇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但这话用在项羽身上就好像不灵了。
千年以来,虽众说纷纭,但人们一直不得不承认他是真正的霸王,是世所罕有的一代英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供大家阅读。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我只能说,造化弄人。
项羽只应该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有超群的军事统帅才能,战场上豪气盖世,叱吒风云。
他能够以自我为中心,出奇制胜,一生经历大战十余次。
然而,他在军事上取得成功的优点恰恰是使他在政治上一败涂地的制约。
太史公在《史记·项羽本纪》并没有过多的否定项羽,但我们要了解项羽不能仅仅依靠《史记·项羽本纪》,在《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等文章中都有对项羽的记叙。
项羽是一个有着坚定的信念的人,在他的手下数以万计的生命逝去,只要是阻碍他灭秦兴楚的复仇事业和雄霸天下的壮志的人,无论贵贱,无论强弱,无论老少,他都毫不心慈手软,彻底予以毁灭。
但是这一点就恰恰说明了他为什么不能够成为一名政治家。
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政治家,除了过人的胆识和谋略以外还必须有超出常人的远见卓识。
项羽是不善于用人的,这一点是作为政治人物的一大忌讳。
比如说韩信,项羽不能重用他,韩信就投靠到刘邦麾下来,后来成为刘邦开国的三大功臣之一。
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项羽所重用的人,不是项家的人,就是他的亲戚、同乡,所以项羽的干部团队没有很杰出的人才。
项羽还不重视听取别人的意见,也就是说,项羽的胸襟度量是不够宽大的。
韩信曾批评项羽的缺点说:项羽遇到步将们打胜仗该封爵了,便刻了一个爵印,却舍不得把这印信交给步将。
也就是说,项羽舍不得把这爵位封给有功的步将,项羽将爵印拿在手里一直把玩,最后把新刻印信的四个角尖都磨圆了,变成了旧印,才将这印信依依不舍地赐给立功的步将。
这个步将拿到这爵印,等的时间已经太长,而且一看已经是个旧印了,也就不感激项羽,自然不会对项羽产生感恩之心,反而会有不满情绪,这就显示项羽的胸襟不够宽大。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5篇【精选】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5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304d6c3d33687e21af45a978.png)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但这话用在项羽身上就好像不灵了。
千年以来,虽众说纷纭,但人们一直不得不承认他是真正的霸王,是世所罕有的一代英雄。
下面是给大家准备的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供大家阅读。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我只能说,造化弄人。
项羽只应该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有超群的军事统帅才能,战场上豪气盖世,叱吒风云。
他能够以自我为中心,出奇制胜,一生经历大战十余次。
然而,他在军事上取得成功的优点恰恰是使他在政治上一败涂地的制约。
太史公在《史记·项羽本纪》并没有过多的否定项羽,但我们要了解项羽不能仅仅依靠《史记·项羽本纪》,在《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等中都有对项羽的记叙。
项羽是一个有着坚定的信念的人,在他的手下数以万计的生命逝去,只要是阻碍他灭秦兴楚的复仇事业和雄霸天下的壮志的人,无论贵贱,无论强弱,无论老少,他都毫不心慈手软,彻底予以毁灭。
但是这一点就恰恰说明了他为什么不能够成为一名政治家。
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政治家,除了过人的胆识和谋略以外还必须有超出常人的远见卓识。
项羽是不善于用人的,这一点是作为政治人物的一大忌讳。
比如说韩信,项羽不能重用他,韩信就投靠到刘邦麾下来,后来成为刘邦开国的三大功臣之一。
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项羽所重用的人,不是项家的人,就是他的亲戚、同乡,所以项羽的干部团队没有很杰出的人才。
项羽还不重视听取别人的意见,也就是说,项羽的胸襟度量是不够宽大的。
韩信曾批评项羽的缺点说:项羽遇到步将们打胜仗该封爵了,便刻了一个爵印,却舍不得把这印信交给步将。
也就是说,项羽舍不得把这爵位封给有功的步将,项羽将爵印拿在手里一直把玩,最后把新刻印信的四个角尖都磨圆了,变成了旧印,才将这印信依依不舍地赐给立功的步将。
这个步将拿到这爵印,等的时间已经太长,而且一看已经是个旧印了,也就不感激项羽,自然不会对项羽产生感恩之心,反而会有不满情绪,这就显示项羽的胸襟不够宽大。
项羽本纪读后感
![项羽本纪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a17dbf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7a.png)
项羽本纪读后感项羽本纪读后感(11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项羽本纪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项羽本纪读后感1项羽,作为一个失败者,他为什么在后人的心中获得了比成功者刘邦更多的敬仰和追忆呢?仅仅是因为他的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吗?还是因为他不肯过江东的悲壮和豪气?这些疑问使我翻到了《项羽本纪第七》。
和其他本纪不同,《项羽本纪第七》记录的是一个"在权不在位"的人,可见太史公也是给了这位乱世枭雄很大面子的,没有把他降到世家当中去。
一个寻常的开头,记载的是他的出身,战国旧贵族。
然后是他不学无术的少年时代。
但是金麟岂是池中物啊,项羽见到了那个比他早几十年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并不屑地说:"彼可取而代也。
"不过,当西楚霸王火烧咸阳的时候,嬴政已成为历史。
他的勇力是最大的特点,以一个人之力收获了一个县,这是难以想象的,而他破釜沉舟的那一战,更是垂名青史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但他的杀伐之气太重了,疑心也太重了,让他身边的人都感到了那种威压。
就连他的亚父范曾都被他所猜忌,至于兵败垓下之事,是因为他的盟友都不在了。
而且他优柔寡断,在鸿门宴上没有下定决心,全然不是那个在巨鹿、彭越威慑三军的果断指挥官,这无疑是一个人性的悖论。
太史公说,项羽的失败,是因为他只是霸王,而非帝王。
他以为自己的武力可以纵横天下,却不知道打败他的不是天意,而是人心啊。
我对这个悲剧人物更多的是反思。
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也是反暴秦的第一领袖。
但是他却走上了这样的道路,他的对手刘邦只是一个有些无赖的人,他们的差距在哪里呢?我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最后,我在他们对同一件事的反应上找到了。
刘邦少年时曾经看到秦始皇的车驾,但是他却说:"嗟乎!大丈夫应如此也!"也许这就是他们的不同吧。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5篇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50e6b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b.png)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培训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training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5篇将自己的见解融入到读后感中,可以增加文章的独特性和个人色彩,写读后感是将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文字的过程,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书中的主题和意义,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通用10篇)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5c258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1.png)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通用10篇)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通用10篇)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1项羽自小就胸怀大志,“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在秦皇出巡时,项羽曰:“彼可取而代也!”,他英勇善战,最后兵败,在乌江自刎。
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啊!他不懂反思自己过错,在乌江自刎时却说:“天亡我,非我用兵之罪也。
”,我承认他不是举贤用能的大人物,比不上刘邦也败给刘邦,但是我却对项羽非常喜欢的,我想说他是一位英雄。
乌江自刎,项羽抛开了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如此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进乌江,让这江水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残戈……夕阳为了尊严,也许是生无可恋,死亦当鬼雄。
他是这么的直率啊,他也是一个用心专一的好男人。
他没有刘邦的阴险奸诈。
他善良,给予多次刘邦逃生的机会,他骁勇善战,以3万人打赢了几十万大军(史称“巨鹿之战”)。
我们虽无项羽“力拔山兮气盖势”的气势,但我们面对艰难险阻,必须有着一份自信与坚强。
项羽在垓下之战以一敌百,他已经胜利了,因为他的勇敢已经在心底是一份莫大的胜利。
我们面对着纸上谈兵,更应该给自己更充足的信心,怀着更大的目标前进。
如同项羽,我们可以在孤身作战时不畏惧不退缩;如同项羽,我们可以在面对自己最爱的亲人朋友时认真对待不欺骗;如同项羽,我们可以在学习方面赛出另一种风采。
项羽,我喜欢你。
你是李清照眼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好汉,你是每个人心中渴望拥有“霸王别姬”的爱情故事的男主角,你是历史上最令人佩服的将士。
虽以失败告终,项羽他却永远在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2项羽,一个贵族世家的后裔,一个英勇善战的英雄,率军攻秦,尽显男儿本色。
刘邦,一个平庸之辈,好酒色,无胆略,然而却在楚汉战争中战胜了你。
结果是这么得令人出乎意料,让人不得不回首深思。
其实刘邦和你各自有着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就好像一对瑕玉一样。
项羽本纪读后感
![项羽本纪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feaf46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6b.png)
项羽本纪读后感项羽本纪读后感(9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项羽本纪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项羽本纪读后感1读史,本是为了修身养性,但若是为了杂念则万万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放假了,我终于有机会与书为伴,在史书中寻找另一片天地。
——题记梦得一江春水向东流,不求醉生梦死。
我一身素衣立于帐前,见你伫立在乌江亭边,你在想什么呢?长袍掩不住你的魁梧,话语诉不尽你的忧伤,如此方显你男儿本色。
但,你在担心什么呢?秦始皇帝游览会稽时,你不是豪言壮语道:“彼可取而代之!”吗?是啊,现在不比从前,如今你已被困在汉军的十面埋伏中,又岂是当年的情形呢?乌江的水滚滚向东流去,宛如白绫转身,回过头,四目相触的那一霎,我明白,外表平静的你,此刻必定心如刀割。
于是,亭边孤独的影子又多了一个,沉默良久,转身回帐,再出来时,手上竟多了一卷书。
你转身,微怔片刻,又点点头,乌江亭畔,响起了你响彻苍穹的声音,居然是《项羽本纪》,这,可能是生平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不过,这就够了。
朗朗书声中,我听出了你对生与死的无奈,感受到了你的困惑与无助,体会到了你的悲哀与绝望!你不懂,是暴虐坑杀十万秦兵导致你人心尽失,还是鸿门宴上的优柔寡断使你将天下拱手相让。
你困惑,为什么纵有盖世武功,却连最心爱的人也保护不了?你愤怒,拼搏一生,却为小人所害。
这声音虽然洪亮,但却透着一种凄凉与无助,隐隐中,有着一丝绝望。
你漠然起身,在你转过头的那一刻,我的泪,决堤而下。
闪着银光的剑,在夜里更冰凉,你兴起于民间,带着吴中八千子弟,转战天下,只用了三年时间就率领诸侯灭掉了秦朝,自号霸王,如此丰功伟绩,近古以来谁曾办到?但人无完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爱过一次,心如止水,从此便可笑看红尘散场,纵使一切结束,项王,你也一定要在心里疼惜那个人儿,不要让这个因风而瘦的名字,打湿千年风月无力拯救的凄美,如此,便好。
史记之项羽本纪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
![史记之项羽本纪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df457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3.png)
史记之项羽本纪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史记之项羽本纪的读书心得篇1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从五帝到丝绸之路,从大禹治水到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完成了这部大著作:《史记》。
读完这本书,我感悟至极,每一个故事明白一个道理,《史记》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有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残暴的昏君——纣,人人得而诛之。
更有昏庸无能的周幽王,还有许多人被司马迁描绘的淋漓尽致,有卧薪尝胆的勾践,百战百胜的韩信,一生流离漂泊的孔子,也有自刎乌江而死的项羽,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讲了许多故事,让我从中受益。
我最喜欢读项羽本纪,他豪气仗义,在安阳夺师,仅用八千子弟兵便把九路秦兵打得落花流水,久战久胜,只因在鸿门宴中项羽没有杀死刘邦,而被刘邦逼到乌江自刎,我真替他感到惋惜,一代将军壮志未酬。
我更为周武王灭商纣而叫好,纣王居功自傲、穷奢极欲,天下百姓叫苦连天,西伯侯励精图治,暗暗储备力量,最后在纣王众叛亲离的时候,将商纣取而代之。
司马迁吃尽苦头,编著了史记,让我深刻了解了中华古代文明的历史,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让我体会到中华古代文明的历史,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让我体会到中华历史的悠久文化。
我知道了要以德服人,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接近你,反之,就会有人离你远去,我最佩服的是韩信,机智勇猛,会忍。
我就应向他学习”忍“,我以前一点小事就暴躁起来,如果我会忍的话就不会乱发脾气了,只可惜韩信被小心眼的刘邦害死了。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一定要悟出每个故事的真理,让我自己也成为故事里的英雄人物。
史记之项羽本纪的读书心得篇2从秦始皇到唐朝这一段期间,是这本书的重点在这里面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
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深得官兵爱戴。
李广身材高大,臂长如猿,有善射天赋,他的子孙和他人李广学射箭,但都不及李广。
李广不善言辞,与人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5篇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ba4b1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8.png)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5篇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但这话用在项羽身上就好像不灵了。
千年以来,虽众说纷纭,但人们一直不得不承认他是真正的霸王,是世所罕有的一代英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供大家阅读。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我只能说,造化弄人。
项羽只应该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有超群的军事统帅才能,战场上豪气盖世,叱吒风云。
他能够以自我为中心,出奇制胜,一生经历大战十余次。
然而,他在军事上取得成功的优点恰恰是使他在政治上一败涂地的制约。
太史公在《史记·项羽本纪》并没有过多的否定项羽,但我们要了解项羽不能仅仅依靠《史记·项羽本纪》,在《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等文章中都有对项羽的记叙。
项羽是一个有着坚定的信念的人,在他的手下数以万计的生命逝去,只要是阻碍他灭秦兴楚的复仇事业和雄霸天下的壮志的人,无论贵贱,无论强弱,无论老少,他都毫不心慈手软,彻底予以毁灭。
但是这一点就恰恰说明了他为什么不能够成为一名政治家。
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政治家,除了过人的胆识和谋略以外还必须有超出常人的远见卓识。
项羽是不善于用人的,这一点是作为政治人物的一大忌讳。
比如说韩信,项羽不能重用他,韩信就投靠到刘邦麾下来,后来成为刘邦开国的三大功臣之一。
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项羽所重用的人,不是项家的人,就是他的亲戚、同乡,所以项羽的干部团队没有很杰出的人才。
项羽还不重视听取别人的意见,也就是说,项羽的胸襟度量是不够宽大的。
韩信曾批评项羽的缺点说:项羽遇到步将们打胜仗该封爵了,便刻了一个爵印,却舍不得把这印信交给步将。
也就是说,项羽舍不得把这爵位封给有功的步将,项羽将爵印拿在手里一直把玩,最后把新刻印信的四个角尖都磨圆了,变成了旧印,才将这印信依依不舍地赐给立功的步将。
这个步将拿到这爵印,等的时间已经太长,而且一看已经是个旧印了,也就不感激项羽,自然不会对项羽产生感恩之心,反而会有不满情绪,这就显示项羽的胸襟不够宽大。
2023项羽本纪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2023项羽本纪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5f2eb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9.png)
2023项羽本纪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项羽本纪的读后感1《史记项羽本纪》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历史场面,生动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裔,他的祖父被楚将王翦所杀,他的家族与秦国有刻骨仇恨,因此,他以复仇的心态参加了反秦起义,并且为推翻秦朝立下了大功。
但由于他顽固地站在旧的贵族立场上,在推翻秦朝之后,他未能顺应历史潮流,实现天下的统一,反而重新分封诸侯,使天下又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他自己也在战乱中走向灭亡。
无论是他的反秦还是最后的失败,都能使人看到他作为一个旧贵族的特点。
项羽早年就胸怀大志,他学书不成,学剑也不肯学到底,表示要学万人敌,他见到威焰赫赫,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极为藐视地说:“彼可取而代之。
”他的英雄气概和过人才气在这时就已初露端倪。
在陈涉起义之后,他和项伯果断地杀死秦朝的会稽太守,发动了起义。
当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首领宋义畏敌如虎,不顾反秦起义的大局,一味按兵观望时,又是他当机立断,杀死宋义,率领渡河救赵,和秦军展开殊死决战,终于大破秦军,挽救了危局,他自己也成为诸侯军的领袖。
即使在失败的时候,项羽这种英雄气概和过人才气也显示得淋漓尽致。
东城之战,项羽以二十八骑冲入汉军重围,仍然所向披靡,不失“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本色。
最后,他感到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把自己的名马和头颅也送给故人作了人情,显得那么坦然、从容,表现出他性格中刚直厚道,宁折不弯的一面。
相比之下,项羽的对手则显得那么怯懦、委琐。
项羽性格中这些英雄气质使他成为一个受后人喜爱的艺术形象。
项羽的缺点和弱点也是非常突出的。
他缺乏政治远见和谋略,不善于把握历史的动向和机遇,他只是为复仇、为夺回失去的天堂而参加反秦斗争,在推翻秦朝之后却失去了明确的行动目标,拿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方针与措施。
他性格豪爽憨厚,同时也粗疏寡谋;在关键时刻,他一方面优柔寡断,轻信别人;另一方面又刚愎自用,不听忠臣范增的'劝告;他自恃强大,低估了对手,同时又高傲自负,争面子,图虚名,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铸成大错。
《项羽本纪》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一)
![《项羽本纪》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一)](https://img.taocdn.com/s3/m/5520fa5283d049649a66580d.png)
《项羽本纪》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项羽本纪》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项羽本纪》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项羽本纪》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项羽本纪》读后感1“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后世对于司马迁和《史记》的评价。
而项羽又是史记十二本纪中唯一一个没有统一中国而被列入帝王行列的人物。
项羽本纪从项羽二十四岁跟随叔父起兵到最后自刎乌江,历史跨度八年。
期间不乏被广为流传的“破釜沉舟”、“鸿门宴”、“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
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最后楚汉相争并于汉。
历史在这里没有用最通常的评价标准:“成王败寇”去评价项羽,而把他和刘邦都评为英雄。
刘邦更偏向枭雄,而项羽则更是本色的英雄。
从看见秦始皇巡游时的那一句“彼可取而代之”,项羽便展开了他敢爱敢恨的一生。
因为不忍看到士卒忍饥受冻而主帅却置酒高会,他奋起杀帅夺印,带领楚军破釜沉舟九战破秦军于钜鹿城下;因为看不惯天下黎民饱受征战之苦,他竟然在两军阵前要求刘邦出来与自己单挑来决一雌雄;因为一个红颜知己他甚至犹豫不决,打算放弃突围的机会;因为自己没能把当年跟自己一起起兵的八千士卒带回去而只把跟随自己的乌骓马交给了亭长,自己却宁可自刎于滔滔乌江前。
项羽的一生活的更像一个生活中的人,而不是历史书卷上的人。
以古观今,虽然已历千年,但是人们谈起项羽却还是唏嘘感叹。
为什么,因为虽然时间的变迁能改变我们生活的世界,但是却改变不了人性与人心。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早已被淹没的历史中探寻真相的原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项羽虽然失了天下,但却得到了后世人的肯定。
而我们今人活在当下,有的人为了金钱忙忙碌碌,有的人为了名利尔虞我诈,有的人为了美色朝秦暮楚,有的人为了一时安逸玩物丧志。
试问有多少人能够像项王一样活出自己最最真实的一面,即使历经沧海桑田,如今回首仍然让人感觉到如此的鲜活如此的呼之欲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项羽本纪有感读项羽本纪有感读项羽本纪有感1“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很喜欢李清照的这首诗,因为它道出了对一代西楚霸王乌江自刎的无奈与惋惜。
也道出了对这位血性男儿兵败乌江,不肯苟活的敬佩之情!我一直对项羽很崇拜,记得他的破釜沉舟,使得百二秦关终属楚;进经咸阳,火烧阿房;天下之兵莫不屈膝仰视,天下之土莫不尽揽于怀。
那份英勇无惧的霸气一直为我所向往,乱世出的英雄总渴慕建立霸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可惜一朝兵败垓下,自谢于江东父老。
使我对他的敬仰之情锐减。
记得高三时我第一次读到《史记——项羽本纪》也是想到了李清照的这首诗。
那时习作上稍稍得意,所以在考评改的语文考试时,写了一篇名为《我若为王》的高分作文。
全文措辞激昂,在惋惜他乌江自刎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这种做法的一种批判,至今还清楚的记得那文我这样写着:“你肩负的乃是江东父老殷切的厚望,英勇赴死易,可拂了众多期盼的心。
江东自古多才俊,卧薪尝胆,卷土重来未必不无可能。
我若为你,定拿出多于自刎千倍万倍的勇气来正面失败。
谋臣铁骑,良将勇士,再来寻觅,待他朝,重夺霸业!”到底那时年少气盛,总将事情想的很简单,以为一腔热血与志向一定能支起颓败的阵势,那么赢得天下何难?而今重读《史记》依旧是《项羽本纪》这里,我却驻目徘徊了,对那篇文章中偏颇的见解不肯释怀!脱离历史而解历史,本来就如无源之水,纵使激起一两朵水花,也是空有其势。
那一年或许我看到的只是他乌江自刎的懦弱,却不曾看到他无扭转乾坤之力的无奈。
我只是把他生硬的用历史道路中的兴起与颓落来解读,而并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去看他。
骄傲如斯的西楚霸王,不屑于一切小人小智,坦荡于怀,是不肯像刘邦那样攻略谋术,倘若当初“四面楚歌”的是刘邦,刘邦是断然不会刎颈自杀的,那么或许如今的历史越王勾践就不会是唯一一个以卧薪尝胆换回国家并传为佳话的王者。
其实历史存在很多必然性,项羽垓下大败,历史使然。
而他刎颈自杀,性格使然!较之刘邦,他缺的是一定得谋略和识人用人的能力,且性格暴躁,夺城屠城,早已失了民心,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那么失败是注定了。
这位二十四岁领兵打仗,身经几十起大小战争,声名远播的西楚霸王,怎么会接受败寇命运!你我于今天纵览历史,兴衰评定各有己见,却不肯原谅这么个血性男儿保留尊严的方式。
称其为楚汉之争意料之外的笑料,对项羽来说未免有失公允。
乌江岸边,这个正气的汉子失去的何止是渴慕建立的霸业希望,还有那忠心不二的乌骓马,心爱的女人。
倘若退而求其次,他可以保护心爱之人不受伤害,保护钟爱之物不受损毁,那么或许他能健全能屈能伸的王者之气。
还赴江东再图霸业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个中辛酸与无奈,岂是我们说说作罢!重读《史记》依旧是这个被历史蒙上悲情色彩的人物,一次次给我震撼。
让我不忍偏颇,不忍去用理性审度那看似有些轻率与鲁莽的行为,甘愿用感性的视角如此见地一般的为他说话,为我的那篇幼稚狂妄的《我若为王》深深道歉!读史可以明理,但有些历史不适合用理性解读。
读项羽,我于这里还他一份敬意!读项羽本纪有感2我多想一直的看着这美丽的夜色啊?作为华人您是第一百位获奖的,祝贺您。
它燃烧二氧化碳,放出新鲜氧气。
节假日里交道路口摩肩接踵的人们,如潮水般涌动的车流,就是交警叔叔的笔下书写的音符!爷爷、奶奶、爸爸都哈哈大笑起来,“笑什么笑,我一直都想这么做。
放学一回来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书。
项羽,名籍,字羽,是楚将项燕之后,他从小便胸怀今人难以想象的宏图大志。
秦始皇巡游时,他出言:“彼可取而代也”,深深地让古往今来之人感到其少年英雄,志存高远。
可想而知,当时说这种话是要被满门抄斩的,小项羽能有如此之勇气,也深深地为他推翻秦王朝的暴政埋下了种子。
巨鹿一战,主将宋义久不出战,局势危在旦夕,项羽毅然杀之,破釜沉舟,杀得秦军望风而靡。
由此看来,项羽非有勇无谋之辈耳。
就其军事统率能力来看,绝非等闲之辈。
如果再算上其万夫不当之勇,豪爽而有志、果断行事、讲义气,他是一位将门虎子,天下的英雄。
但是,英雄也有英雄病。
项羽事实上和李自成、黄巢等人是半斤八两啊!他刚愎自用、易听信谗言、手段狠毒、极端自负。
“鸿门宴”上,他完完全全地暴露了这些缺点,没有杀掉心腹大患刘邦,反而认为他忠心可靠,这导致他走下坡路,最后又从下坡路走向了失败。
项羽在鸿门宴后血洗咸阳:杀秦降王、烧阿宫房、抢劫财物,自封“西楚霸王”,又大封诸侯,把农民起义军辛辛苦苦打来的天下分得乱七八糟。
最终,项羽终被刘邦击败,在垓下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突围至乌江时仅剩26骑,他将乌骓马托付给乌江亭长后与追兵一场血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血流成河,尸积如山......项羽自刎而亡......。
哀哉!这位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在一片楚歌声中带着最后的自负踏上了不归路。
项羽一生十分短暂,有如一颗流星,划破长空,闪烁光辉而又转瞬即逝。
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一生,由于他勇敢、刚果、胸怀大志创造了一番宏图大业,又因为自负、残暴、独断专行葬送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读项羽本纪有感3“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项羽虽然失了天下,但却得到了后世人的肯定。
而我们今人活在当下,有的人为了金钱忙忙碌碌,有的人为了名利尔虞我诈,有的人为了美色朝秦暮楚,有的人为了一时安逸玩物丧志。
试问有多少人能够像项王一样活出自己最最真实的一面,即使历经沧海桑田,如今回首仍然让人感觉到如此的鲜活如此的呼之欲出。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放下书本,拾起心情,却又感觉是如此的感慨良多。
每天都要把自己藏在面具与外衣之下,在很多人的价值观的压迫下生活。
虽然能得到上级的肯定,得到朋友的羡慕,却在这日复一日的庸庸碌碌中失去了自我。
到头来也许我们的墓志铭上会有华丽的语句来形容我们短暂的一生,但是这是否就是我们想要的呢?人人生而不同,但是很多人都走上了同样的路,重复了同样的事,人的个性在社会的砂轮不断的砥砺下变的暗淡。
项羽的一生可能比我们很多人都短暂,但是他活的是如此的本色。
虽然他会因为久攻不下而把别人的父亲妻子架在油锅上要挟;虽然他会因为一个官职,把已经刻好了的官印拿在手上反复把玩却不舍得给;虽然他会因为一句“沐猴而冠”而暴跳如雷;虽然他会为了一个歌姬而愁肠百转。
但是谁又能说他不是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毫无顾忌的展现了出来呢,比起那些在乎“众口铄金”而畏首畏尾,首鼠两端,总把自己藏在迷彩下的人项羽的这些缺点反而更让他显得亲切与真实。
往事越千年,在品读《项羽本纪》的时候或许才真正能体会李清照发出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感慨。
在大浪淘沙,泥沙俱下后,细心去捡拾,会发现原来项羽带给我们的率真与不羁是如此的珍贵,如同一颗夜明珠在冥迷的夜中照亮了前进的路。
读项羽本纪有感4多少年繁华过往,白云苍狗,历史如烟。
多少英雄垂泪杀场,又有多少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提及项羽,脑海中浮现的是千年古战场上猎猎作响的旌旌战旗,是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是金戈铁马背后的尺寸柔情!快意恩仇身死乌江,他是历史的巨人,为历史注入了最有气势的磅礴简章!读项羽本纪我心中不时涌起一阵阵的感慨。
项羽,在一个战争的年代用一份属于自己的豪情成为了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那个风雨交接的历史时代演绎了一段英雄本就该有的豪迈。
他,豪情冲天,爱江山,爱美人,痛惜英雄,重情仗义。
他是一个足矣让人快意的英雄!项羽二十四岁便举兵反秦,年幼时就跟随叔父学兵法不学剑术的大志,从来就不曾停歇成为一代英雄的步伐。
鉅鹿之战时,面对比自己多出数倍的大秦雄师,他选择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他的勇气与无畏注定了他以少胜多的战局,注定了各路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精彩瞬间。
他可以以少胜多,一生70余战,战无不胜,尽显了儿时就曾积淀的军事才华。
也许司马迁认为霸王的性格太过完美,也或者是项羽的义气和妇人之仁造就了“鸿门宴”这一场让后世不绝惋惜的历史。
优柔寡断,刚愎自用,范增放走刘邦,曹无伤性命生死,这一切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如果故事不是这样发展,如果刘邦身死鸿门宴,那么何患楚汉相争,哪来四面楚歌?然而,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如果亦没有是想,历史的结论从来都是肯定的。
谁能说,刘邦小人建立大汉江山是悲剧,谁就是对历史的不尊。
试问,没有大汉王朝的建立,何来张赛捧回的那束天山的雪莲?英雄不一定就可以无限的推动时代的发展,小人也不一定就不当华夏的天下。
至少历史告诉我们,汉朝的建立是正确的历史抉择。
四面楚歌,天不待我,英雄悲仓。
当项羽带着800随从,死别虞姬,冲出重围,看着身后的十几人时,我想,他的心是在悲鸣的,后面是不尽的追兵,前面是滚滚的乌江,江后是他情愫中的江东父老。
这时,我们昔日的英雄似乎已经累了,想起虞姬的死,想起死去的万千将士,霸王东山再起的豪情似乎已经全无。
当他一人斩杀一百余人于马下,看到他手下一个将士也在追杀他的队伍中,于是他大呼“汝非我贾人人乎,拿我头颅去!”于是拔剑自刎死于乌江畔。
宝马赠亭长,头颅送故人“他死的何其潇洒?萧萧英雄路,茫茫马逐鹿。
一代英雄就这样,将遗憾留给后人,也许别人会觉得他的自刎是懦夫的行径,但是我读项羽本纪始终认为他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项羽本纪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
通过项羽悲壮的人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智勇双全的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读项羽本纪有感5你是你,破落的贵族,莽撞的英雄,吴中子弟莫能及的勇士;几千年前的战役,几千年后依旧传颂,因为你是你,西楚霸王——项羽。
“项燕,楚国之将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春秋战国,群雄割据,秦起一时,覆灭六合。
你那楚国也随之而亡了。
然而即使身为前朝遗民,你那身上却有着楚国贵族,名将后代的任谁也湮灭不了的王者气度。
君临天下之霸气,是你。
“书足以记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口出狂言,那是你有实力。
才谋远略,力能扛鼎,凡夫俗子望尘莫及。
少年鸿鹄之大志,是你。
“彼可取而代之以。
”始皇游会稽,庄严肃穆,你却不服其威仪;浊世之下,酷吏之中,你却敢高言:取而代之。
敢做敢言之担当,是你。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营赵歇,诛宋义,仅留三日之口粮,却使“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矩鹿之役,历九战,凭五万楚兵破章邯二十万大军。
运筹帷幄之头脑,是你。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客,意在沛公;绝佳机会,你却不齿;箭在弦上,你却犹豫放弃;跑了他,毁了你。
唉!为人处世之大度,是你。
“骓不逝兮奈何兮,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之兵四围,楚国之歌骤起,连你也没了主意。
乌骓宝马,虞姬爱妻,十万大军,如何舍弃。
儿女情长之侠骨,是你。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乌江水畔,渡者生,留着死。
而你却因“无颜”将“宝马赠亭长,头颅送故人。
”这是糊涂还是明白?舍生取义之浩气,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