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第一课时《空气的性质》。
一、教材
本课教学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对空气的认识,知道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也知道了空杯子、空瓶子并不真正是空的,它们里面有空气等等的认知背景为基础,指导他们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证实空气的存在并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对“空气的存在、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做合理的解释与假设,并能用实验验证;
(2)、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关于空气的探究活动,做好简单的记录。
2、知识与技能:
(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的性质。
(3)、初步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2)、愿意与同学交流,拥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认识空气的性质。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了解空气能被压缩。
四、教学准备:
教学组织形式: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材料准备:黑袋子、玻璃杯、纸团、矿泉水瓶、水、水槽、排球、皮球、注射器、橡皮,多媒体课件、圆珠笔笔芯、小木棍、注射器、土豆、湿纸团,水火箭、气筒等。
五、教学过程
为了真正达成课时目标,体现新课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核心的理念,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1、情景导入。
在课前准备好充满空气的黑色塑料袋放在礼品盒中。
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你们想知道黑色袋子里装了什么吗?接着让学生来摸。
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猜测。
之后我给出肯定的答案:黑色袋子里装的是空气。我提出问题:既然空气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那么你们凭什么说袋子里装了空气呢?那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呢?
我出示注射器提问学生:你们能用这只注射器或者塑料袋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学生演示实验方法并说明。
小结: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借助其他看得见的物体帮忙,就可以觉察到它的存在。(板书:空气是存在的)
【意图解析】情景导入的小活动增加了空气这一主题的神秘感,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空气探究的兴趣。我提供了明确的研究任务给学生,既规范了学生的课堂行为,又为学生开放型的思维打开了一扇大门,学生会为了目标的实现,费尽心思,挖空脑袋去证明空气的存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下是本课的重点,我将会花25分钟左右进行讲解)
2、引入本课的主题(耗时2min)
空气虽然无处不在,但同学们对空气的了解究竟有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空气的性质。(板书:空气的性质)
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的确存在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空气:当解开充满气的气球并将口对着自己时有什么样的感觉,这说明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说说对空气的印象。并用一句话告诉大家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吗?
我会适当提示学生结合水的性质与空气作比较,水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且易流动的物体。然后请学生作答。
得出结论:和水相似,空气也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易流动的物质。(板书)
3、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耗时4min)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气泡从水中往上冒,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学生会提出自己的假设,A空气不溶于水,B空气比水轻C空气自己会动等。刚刚有同学说空气比水轻,那么空气有没有质量呢?学生提出假设,可能有的说没有,理由是我们没有感觉到周围的空气压在身上;可能有的提出反对意见,说有质量,是因为空气比较轻我们感觉不到。
我会拿出两只排球(一只充满气,另一只不充气)然后请学生感受一下两只排球的轻重。学生明显可以发现充了气的排球比不充气的重。
得出结论: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意图解析】在中低年级的实验过程中,假设占了很重要的位置,有意识地训练他们有根据的进行假设,对他们推理能力提高大有好处。
4、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6min)
我会引入《乌鸦喝水》的故事,并且用实验仪器进行操作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请学生回答。
最后我作出解释:石子和水占据了瓶子的空间,也就是说一个空间被物体占据后,其它的物体就不能进入了。
我向学生提出质疑:石子和水会占据一定的空间,那么,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空气也会占据空间吗?(板书:空气占据空间吗?)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一团纸巾的秘密”。
我叙述实验方法后让学生带着“纸巾会湿吗”的疑问分组进行实验,各组汇报实验现象。交流、讨论并解释实验现象。
最后得出结论:通过以上研究,我们会发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会占据空间。(板书:空气占据空间[将“吗?”擦掉])
【意图解析】学生对现象的解释,表明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通过不同的现象归纳出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核心概念。同时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归纳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提升,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5、运用“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解释现象。(耗时10min)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吹气球的游戏好不好?比一比,谁的气球吹得大?
游戏结束后,我出示一个装有气球的塑料瓶,提问:瓶子里的气球能吹大吗?然后让学生实验。讨论并解释:瓶子里的气球能吹大吗?为什么?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呢?
【意图解析】在这部分,我安排了一个“吹瓶子里的气球”的活动,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所以瓶子里的气球基本上吹不大,然后我会让学生想各种办法让瓶子里的气球吹大些,学生也许会想到把瓶子里的空气排挤出来,比如在瓶子上钻个洞,等方法,从而从反面论证了空气占据空间。然后我提出疑问:既然瓶子里充满空气,为什么气球也能吹大一点点呢,从而为了解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做了铺垫。
6、小组探究,发现空气能被压缩。(耗时10min)(这一部分是本科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