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综合性学习1《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a17c9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7.png)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深入了解“人无信不立”的道理,了解什么是诚信,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树立正确的诚信观。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语文素养、思维素质、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等。
3.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排比修辞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性,认识到信任和信用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人无信不立”的道理,让学生能够运用排比修辞进行表达。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文本思想和内容展开教学。
2.探究法: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文的思想和寓意。
3.模拟操作法:让学生模拟排比修辞,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用生动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人无信不立”这个道理,如“你会买一个不讲信用的东西吗?”、“你会和一个说不实话的人交朋友吗?”等。
2. 教学重点讲解什么是诚信,以及信任和信用的关系。
3. 探究新知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道理的内涵和实际应用。
4. 独立思考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老师,你会选择信任哪一位同学?为什么?5. 合作探究将同学分成小组,探讨以下问题:1.诚信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是什么?2.诚信对个人品格的影响是什么?3.我国公共道德建设的现状是怎样的?6. 总结归纳让学生用一个简短的语句来总结这堂课的主题和主要思想。
7. 创新拓展让学生模拟排比修辞,使用排比修辞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资料1.《人无信不立》教案。
2.《人无信不立》文章原文。
六、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讨论和答题来评估教学效果。
2.通过课后作业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f0bd1b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b.png)
①失信就是失败。——(法)左拉
②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俄)别林斯基
③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美)富兰克林
④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美)德莱塞
⑤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也就没有生命了。——(法)大仲马
3.诚信故事
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而泣之。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诚信”奶奶陈金英
2021年,浙江丽水90岁“诚信奶奶”陈金英十年还清2077万元债务的故事,在网络刷屏:
她曾是位成功的女企业家,退休后办厂创业生产中老年羽绒服,一度生意火爆。2011年,公司遇到资金困难,背上了巨额债务。为了还债,她卖房、卖厂、摆摊卖羽绒服。有人劝她申请破产规避债务,但老人家坚持卖货还债。2021年2月5日,陈金英还清了最后一笔欠款。(二)任务二:理解“诚信”
1.讲诚实,平时不以假话欺骗老师和家长。
2.守承诺,我们要做到考试不作弊,不抄袭作业,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坚决改正,敢于承担责任。
4.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贪小便宜,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三、课堂小结: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诚实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
二、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d149722af90242a995e53a.png)
综合性学习课【学习内容】教材:人无信不立【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2.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引导学生巩固讲述学习成果,学习一些演讲技巧。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
诚实做人,讲究诚信,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二、学习环节(一)活动一:指导活动,生成能力1.引经据典话诚信。
(1)各组分别搜集古代先哲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
理解“信”的内涵。
(2)各组长汇总并整理搜集的资料。
先按类别划分为观点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划分为“立身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为官之信”等,还可以将资料划分为“正面”“反面”两类。
(3)研读整理后的资料,分类分组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做好记录,为做手抄报积累材料。
2.环顾身边思诚信。
(1)聆听身边关于诚信的故事。
认真观察,善于发现身边勇于诚实待人,讲求信用,承担责任,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设计适宜的访问提纲,诚恳地访问,静静地倾听,如实地记录。
把他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说说你的感想。
(2)访问父母、老师。
认真听取他们对诚信的理解,记录下来,形成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判断。
(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反面小故事,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3.班级演讲说诚信。
(1)围绕“诚信”这一话题,每人写一篇演讲稿。
在小组内试讲,组员聆听,提出建议。
(2)各小组推荐一篇精彩的演讲稿和一位出色的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
小组组员全力合作,共同修改拟代表小组参赛的演讲稿,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a2cff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9.png)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学习目标1.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典故轶事及其经典论述,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
2.通过寻找身边诚实守信的具体实例,感受生活中人们诚实做人、讲求信用的美好品质。
3.通过开展演讲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努力践行诚实守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诚信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永留史册并体现在实际生活中。
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一个不讲诚信和没有诚信传统的国度和民族,终究都会消亡。
现在,就让我们从传统道德中汲取诚信素养的精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努力建设诚信社会,做一个诚信小少年吧!二、合作探究(一)引经据典话诚信1. 分组搜集古代道德楷模的言论、事迹。
班内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搜集整理古代道德楷模关于“信”的经典论述和典型事迹,具体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并整理成册。
搜集整理时,可结合历史课本,借助报刊书籍、网络媒体等,也可到当地的历史古迹探访,还可以请教老师。
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片、宣传画等图画材料,还可以是录音、录像等影视材料。
2.班内定期举行“古人诚信言行”资料展。
让同学们研读、讨论。
通过班内的相互研讨,进一步学习古代道德楷模的经典论述和典型事迹,理解“信”的传统内涵,明确“信”对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意义。
【交流点拨】古人的诚信故事宋濂——守信好学宋濂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他从小喜爱读书,但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
他只好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
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deaf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c.png)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无信不立》是统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
“信”即诚信,是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是个人必备的精神品质。
教材安排了三个学生活动:“引经据典话诚信”“环顾身边思诚信”“班级演讲说诚信”,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信”的含义,提升诚信意识,践行弘扬诚信美德,做有诚信的中国人。
二、教学目标1.积累有关诚信的成语、典故、诗文,理解诚信故事内容及其意义,掌握演讲方法。
2.通过看图识成语、讲演故事、仿句成诗、演讲、创作徽章等活动形式,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提升思维敏捷性和独创性的品质,形成正确审美意识,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品质。
3.从小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明白诚信的重要意义,做诚信之人。
三、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看图识成语、说故事、仿句成诗、创作徽章等活动形式,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提高审美水平,理解传统文化中诚信的内涵。
四、活动准备全班同学根据所选择的不同任务分为五组,分别为:资料组、表演组、诗歌创作组、演讲组、徽章设计组。
教学过程一、导入诚信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讲到:“诚,信也。
信,诚也。
”可见诚信的本义是真诚、诚实、有信,反对弄虚作假。
一个没有诚信的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去探诚信、说诚信、宣诚信,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二、引经据典觅诚信(资料组成员上台,以小老师的角色向大家展示成果)(一)按图索骥识别成语生:同学们,请观察图片,说出有关诚信的故事与成语。
(PPT 展示图片:一言九鼎、驷马难追、一诺千金、商鞅立木)(二)腹有诗书,上下联句生:同学们,请大家调动学习知识积累,补全名言,并说一说你的理解。
(PPT展示“志不强者智不达,”“人背信则”)(三)日积月累典故接龙生:请一列同学接龙你积累的有关诚信的典故名称。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3f1ac7227916888586d7c0.png)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锻炼学生口语交际和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掌握演讲技巧,学会撰写演讲稿。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树立诚实守信的品德。
【课时计划】3课时。
【活动方法】搜集整理法、分组实践法、演讲法、情景演绎法等。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阅读课本《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初步了解活动内容;分组布置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搜集关于“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等);学生讨论并设计二、三节课的活动方案,并依据活动形式分组;教师完成活动指导,学生开始准备。
第二、三课时一、精彩导入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古代,“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要的精神品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在我们身边萦绕。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人无信不立,一起来话诚信、觅诚信、说诚信吧!二、成果展示(一)“引经据典话诚信”1. 诠释“诚信”内涵。
“信”最广泛的解释即为“诚信”,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
2.“我为诚信代言”小组活动展示。
小组成员依次讲述有关“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的故事,诠释诚信对个人、交友、经商和国家的重要意义:个人之信(晏殊荣誉的树立):诚信是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交友之信(李苦禅守信焚画):“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结交朋友应该秉持的基本原则。
经商之信(海尔老总怒砸冰箱):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
国家之信(商鞅立木取信):诚信是国家公共秩序和社会和谐的保证,能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fbd59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5.png)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检索整理诚信的经典论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正确理解和评价诚信行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3.结合具体事例和自己生活经验,明白诚信的意义,做诚信之人。
【重点难点】1.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掌握演讲技巧,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和诚信美德。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诚信典故子贡问政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
孔子说:“备足粮食,充足军备,获得人民的信任。
”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充足的食物。
自古以来谁都会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2.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信,诚也。
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
“信”的基本内涵: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诚信”就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3.导入新课“信”即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在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是最基本和根本的道德要求,也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
诚信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
人无信不立,民无信不可,国无信不威。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去探诚信、说诚信、宣诚信,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二、任务:引经据典解“信”任务要求: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
古代先哲在思考“信”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古今的道德楷模践行“信”的美德、品行令人景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f76b3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4.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一. 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通过一些典型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诚信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古代圣贤的故事,也有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更有对诚信的深层次思考和理解。
本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诚信认识的一次升华,也是他们在中学阶段开始自觉践行诚信的重要引导。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诚信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诚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但是,他们对诚信的理解还比较肤浅,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容易受到诱惑,做出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诚信的基本含义和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诚信意识,自觉践行诚信,做一个诚信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诚信的基本含义和重要性,自觉践行诚信。
2.难点: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意义,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坚持诚信原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诚信的理解。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故事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诚信的基本含义,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家多找零钱,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应该归还。
以此引出诚信的话题,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然后,教师呈现一些典型的故事和实例,如孔子、曾子、华盛顿等,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内涵。
八上语文综合性学习1《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八上语文综合性学习1《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f8304058fb770bf68a551e.png)
八上语文综合性学习1《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综合性学习1 人无信不立【课标要求】1.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活动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重难点: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突破措施:让学生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或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收获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准备】课件、学生自主搜集诚信的名言、故事、成语等资料【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利用多种形式搜集知识的能力,也具备制作课件、博客等的能力,还具备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
可以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做,他们既感兴趣,又乐于去做。
【导学设计】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资料。
比如: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
汇总整理资料。
2.分门别类制作成册或放到班级博客、公共邮箱、网络论坛里共享。
3.寻找身边讲诚信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4.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在我们身边萦绕。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61b23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5.png)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诚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诚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成为有信用、值得信赖的人。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探讨了《人无信不立》的主题,通过学习《论语》中的名言和课文中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性。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学生在理解诚信的内涵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如守时、守信等,而对于更深层次的诚信,如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如何坚守诚信,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其次,案例分析环节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学生能够将诚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应用。但在这一环节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容易陷入困境,需要我在旁边适时给予指导。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诚信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诚信场景,让学生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的体会。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诚信的基本概念。诚信是指诚实守信、遵守承诺的品质。它是人际交往的基石,关系到个人的声誉和人格魅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如《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展示了诚信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赢得尊重和信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诚信的基本含义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对于难点部分,如诚信与利益的冲突,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a9452c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1.png)
《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甲骨文“诚信”造字本义;(2)积累诚信有关的成语、诗文、典故(二)过程与方法(1)以第一环节看图识成语、九宫格识别诗文、古诗文抢答的活动形式,积累古代典籍中的诚信成语、古诗文。
(2)第二环节讲述古代诚信的故事,来明确诚信对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的价值。
(3)第三环节发放问卷,回收、分析数据后,汇报班级同学的诚信现状。
(4)第四环节给班级“诚信之星”颁奖的过程,树立诚信榜样。
(5)第五环节班级诚信之星发出倡议并带领全班宣誓的过程,让同学们从思想上重视诚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传承中华民族诚信的传统美德;(2)弘扬并从小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
(3)明白诚信的重要新,做诚信之人。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后的活动。
通过初中一年半的学习,学生的表演能力有所提升。
在之前组织过多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已经积累了经验。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设计、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举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兴趣非常浓厚。
班上有一批热心活动的同学,他们擅长舞台表演、演讲、主持,班级也有一批艺术特长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把舞台交给学生,设计别开生面的活动形式。
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分别为资料组、故事组、数据组、颁奖组和倡议组,分别负责设计相应活动。
三、重点难点(一)重点(1)知道“诚信”的含义并积累与诚信相关的成语、古诗文;(2)从成语故事中明确诚信的价值。
(二)难点(1)发放问卷调查同学们的诚信现状,回收、分析数据,从中发现问题向同学们汇报。
(2)设计诚信勋章,为“诚信之星”写颁奖词,主持颁奖。
四、教学用具PPT、表演道具(剑、杀猪刀、王冠手工制作)五、教学准备分组设计任务;参与小组讨论;指导小组成员表演、主持等六、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孔子云:“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不作假秀才,宁为真白丁”。
部编语文八上《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八上《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b312fda300a6c30d229fb9.png)
部编语文八上《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引经据典话诚信:深入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2. 环顾身边思诚信:汲取正能量,观察生活,传承讲诚信的美德。
3. 言语训练写诚信:言语训练,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二、教学重点:1.引经据典话诚信:深入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2.环顾身边思诚信:汲取正能量,观察生活,传承讲诚信的美德。
三、教学难点:言语训练写诚信:言语训练,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第二单元解析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生活的回忆”“重要的他人”的内容主题编排了《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4 篇课文。
通过学习,感受各式各样的人生经历,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抓住其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等特点,掌握阅读方法。
并且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借鉴运用。
同时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赏析能力。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解析人文主题:懂得诚信的丰富文化内涵,理解谨守诚信应当成为社会的基本准则。
语文要素:能检索资料,按照自己的分类方式进行资料分类,与人共享。
设计合理的采访提纲,进行访问,专注记录,积极思考。
了解演讲稿的写作要求,围绕诚信完成一篇演讲稿,并策划组织演讲会。
教学过程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分组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并制作海报。
第一课时小组展示教师语言:我们之前布置了分组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并制作海报的任务。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为代表进行解说,每组限时3 分钟。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提前准备好的海报,并解析“诚信”的传统内涵。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027fd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5.png)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诚信”主题相关内容的搜集、整理、分析、探究,提升对诚信的认识,感悟“诚信”的博大情怀。
2.以文字、图片、讲故事等形式展示成果,发现自己身边及社会上诚信的人和事,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诚信”。
3.参与故事讲述、朗诵、采访等活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懂得信赖别人和被别人信任都是一种幸福,从而陶冶情操,激发互信之心,学会诚信做人、做事。
【教学重难点】1.树立诚信意识,并在生活中做到诚实做人,讲求信用,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要求自己。
2.学习采访,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课时计划】1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两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本节课为展示课。
)【教学过程】一、以全班同学的《诚信三字经》朗诵开课。
1.课题展示——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2.教师开篇语导入信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
“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永留史册并体现在实际生活中。
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一个不讲诚信和没有诚信传统的国度和民族,终究都会消亡。
现在,就让我们从传统道德中汲取诚信素养的精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努力建设诚信社会,做一个诚信小少年吧!二、明确本节课知识目标及学习任务——检查、展示学习成果。
展示上节课任务安排,点明本节课任务。
师导入: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华传统美德之魅力,更进一步地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堂课啊,我们一共分为四个活动!(此环节是回顾第一阶段活动的任务安排,便于本节课的展示。
)(一)引经据典话诚信1.同学们自由展示自己查找的名言,并朗读出来。
(1)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2)诚信为人之本。
——鲁迅(3)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冯玉祥(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5)失信就是失败。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b1bcb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2.png)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典故二: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说的是:相传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现习酒色,不理正事,却十分喜爱宠妃褒姒,褒姒性格忧郁不爱笑,为博美人一笑,阁王点燃了向诸侯传递军情的烽火,诸侯看到烽火匆忙前来救援,结果没有看到围城的犬戎军队,却看到了开怀大笑的周幽王和包四,诸侯十分愤怒失望,此后不再奉诏,公元前771年,犬龙大军南下包围了周都宝清,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诸侯却没人相信真的发生了战争,最终宝清被迫,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乱兵所杀,周朝自此走向了灭亡由这两个典故导出今天的活动目标。
二、认识诚信1.问题:何为“诚信”?诚信:诚实、守信。
通俗表达,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现代汉语词典》诚-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信-言而有信、信守承诺三、品评诚信1.议一议:“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的对比事例说明了什么?配套练习【引经据典话诚信】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诚信”吧!1.古代先哲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请写出两条有关“信”的名言:2.请写出有关“信”的成语典故:3.请写出有关“信”的名人轶事。
二.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并写出漫画的寓意。
【2024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2024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https://img.taocdn.com/s3/m/68860ac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0.png)
【2024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人无信不立”的含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合作等方式,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深刻理解“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2.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诚信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2.如何激发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诚信意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以“诚信”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诚信是什么?为什么说“人无信不立”?2.学生分享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感悟。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了解“人无信不立”的来源和含义。
2.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三、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诚信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案例分析1.教师呈现几个关于诚信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诚信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对诚信的感悟。
二、团队协作活动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诚信的情景剧。
2.学生合作编写剧本,进行排练,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2.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第三课时一、课堂导入1.教师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分享优秀文章。
二、诚信故事分享1.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诚信故事。
2.学生讲述故事,交流自己的感悟。
三、诚信行动计划1.教师引导学生制定一个诚信行动计划,将诚信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2.学生分享自己的行动计划,并进行自我监督。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2.学生提出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教师改进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人无信不立”的含义,认识到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教案设计(共2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教案设计(共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9d7de8c850ad02de8041db.png)
人教部编版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共2篇)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诚信的经典论述,能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故事。
2.观察身边的诚信行为,搜集相关事例。
3.通过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演讲并联系生活践行诚信。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解“信”请同学们读一读这篇文言文,说说自己的感悟。
课件出示:子贡问政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参考译文】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
孔子说:“备足粮食,充足军备,获得人民的信任。
”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食物。
自古以来谁都会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生思考、讨论,交流感悟)师小结:“人”“言”为信,言而有信,“信”字最初的含义,表明了一个人可贵的品质,就是诚实。
“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这节课,我们将开展以“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
(板书:人无信不立)【设计意图】由《论语》节选篇章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二、资料展示,知“信”1.(1)下面是李同学搜集的两幅图。
仔细观察图片,分别写出与“诚信”有关的一个成语。
课件出示:预设①一言九鼎;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根据你的积累,再写出一个含“信”字的成语。
预设背信弃义、言而无信等。
2.(1)搜集“信”之名言,小组派代表黑板展示。
课件出示:名言示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弘一大师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己尤大。
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ad9b77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d.png)
-对于名言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名言的出处、背景以及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诚信观念。
-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辩证地看待诚信问题。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诚信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如何做到诚信待人。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诚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诚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诚信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诚信的理解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去思考和改进。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在表演过程中,部分学生仍显得有些紧张和不自然。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类似的体验。因此,我计划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诚信待人。
在教学方法上,我也进行了反思。本节课我采用了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但如何更好地结合这些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我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例如,在讲授过程中,我可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激发他们的思考。
3.课堂讨论与实践活动:结合文本内容,组织学生讨论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如何做到诚信待人。同时,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诚信的价值。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学习经典著作中的诚信观念,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八上语文综合性学习1《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共5则)
![八上语文综合性学习1《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共5则)](https://img.taocdn.com/s3/m/fb52cb0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4.png)
八上语文综合性学习1《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共5则)第一篇:八上语文综合性学习1《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1 人无信不立【课标要求】1.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活动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重难点: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突破措施:让学生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或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收获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准备】课件、学生自主搜集诚信的名言、故事、成语等资料【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利用多种形式搜集知识的能力,也具备制作课件、博客等的能力,还具备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
可以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做,他们既感兴趣,又乐于去做。
【导学设计】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资料。
比如: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
汇总整理资料。
2.分门别类制作成册或放到班级博客、公共邮箱、网络论坛里共享。
3.寻找身边讲诚信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4.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在我们身边萦绕。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诚信如今,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
部编语文八上《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八上《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d578ee77232f60dccca179.png)
部编语文八上《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引经据典话诚信:深入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2. 环顾身边思诚信:汲取正能量,观察生活,传承讲诚信的美德。
3. 言语训练写诚信:言语训练,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二、教学重点:1.引经据典话诚信:深入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2.环顾身边思诚信:汲取正能量,观察生活,传承讲诚信的美德。
三、教学难点:言语训练写诚信:言语训练,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第二单元解析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生活的回忆”“重要的他人”的内容主题编排了《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4 篇课文。
通过学习,感受各式各样的人生经历,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抓住其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等特点,掌握阅读方法。
并且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借鉴运用。
同时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赏析能力。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解析人文主题:懂得诚信的丰富文化内涵,理解谨守诚信应当成为社会的基本准则。
语文要素:能检索资料,按照自己的分类方式进行资料分类,与人共享。
设计合理的采访提纲,进行访问,专注记录,积极思考。
了解演讲稿的写作要求,围绕诚信完成一篇演讲稿,并策划组织演讲会。
教学过程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分组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并制作海报。
第一课时小组展示教师语言:我们之前布置了分组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并制作海报的任务。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为代表进行解说,每组限时3 分钟。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提前准备好的海报,并解析“诚信”的传统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1人无信不立
【课标要求】
1.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
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
处不在,无时不有。
2.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活动目标】
1 •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 •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3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活动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难点: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突破措施:让学生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或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相互讨论, 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收获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准备】课件、学生自主搜集诚信的名言、故事、成语等资料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利用多种形式搜集知识的能力,也具备制作课件、博客等的能
力,还具备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
可以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做,他们既感兴趣,又乐于去做。
【导学设计】
1 •分组搜集有关“信”的资料。
比如: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
汇总整理资料。
2 •分门别类制作成册或放到班级博客、公共邮箱、网络论坛里共享。
3 •寻找身边讲诚信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4 •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在我们身边萦绕。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
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诚信如今,诚信如
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诚信、觅诚
信、说诚信吧!
二、活动指导
1•“引经据典话诚信”
各组分别搜集。
(1)组长汇总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分为“个
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
(2)根据以上材料,分类分组讨论:“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
有怎样的意义等等。
(3)组长做好记载。
2•“环顾身边觅诚信”。
(1) 认真观察,善于发现。
诚恳地访问,细心地倾听。
讲故事,说感想。
(2) 访问父母、老师等长辈,虚心听取他们对诚信的理解。
(3) 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反面事例,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
不良影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的火花。
3•“班级演讲说诚信”。
(1) 围绕“诚信”话题,写演讲稿,在小组试讲。
组员认真听,并提出修改意见。
(2) 小组推荐精彩演讲稿和出色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小组通力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
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
(3) 课代表及小组长统筹安排,协调组织好班级演讲会。
三、成果展示
(一)小组展示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讨论:“信”有哪些
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等等。
1 •失信就是失败。
一一左拉
2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一一西塞罗
3 •言必信,行必果。
一一子路
4.诚信为人之本。
——鲁迅
5•—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一中国谚语
6.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
7.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一一莎士比亚
9•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一一松下幸之助
10.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
一一莫里哀
(二)小组展示与“诚信”有关的成语典故,其他小组补充。
可以从反面举例子,请同
学们一起讨论。
一诺千金
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季布是秦朝末楚国的义士,他生性耿直,乐善好施,特
别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困难再大,他都一定要设法办好,所以深受当时人们的赞誉。
季
布在项羽手下时,曾多次打败刘邦,项羽兵败自杀,刘邦悬赏捉拿季布。
但是由于季布深得
人心,始终捉拿不到他。
后经汝阴侯滕公的说情,刘邦才撤销通缉令,并封季布为中郎,不久又改封河东太守。
当时有一个人叫曹邱生,专门喜欢结交有权有势的官员,他听说季布一
夜之间由阶下囚变为天子的重臣,特地让人介绍去见季布。
季布一见曹邱生,脸上便露出厌
恶之情。
而曹邱生不识相地弯腰作揖,惊喜地对季布说:“我听楚人说过:得到百斤黄金,也抵不上季布的一名诺言。
”接着曹邱生又说:“你的名声如此之大,难道与我到处宣扬一
点关系都没有吗?” 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话后非常高兴,认为他的名声之所以这么大,原来与
曹邱生的宣传有关。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诺千金”,用来比喻重视诺言,说话算数。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
原君到楚国去求援。
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
定不下来。
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
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三)教师提供例子,让学生一起讨论,分析。
①据报载: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逸)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
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
(6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②漫画评析(见课件)
(四)展示与“诚信”有关的演讲稿。
小组分别展示。
其他同学点评。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的魅力》
诚信无形,却可以经天纬地;诚信无色,却可以耀人眼目;诚信无味,却可以在上下五
千年、纵横海内外散发出醇厚的芬芳。
无形、无色、无味的诚信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近年来,诚信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且不说商场上尔虞我诈,也不必说黑心棉,民工米,就是哪一天你扶起一位摔倒在路边的老人,说不定你就惹上了麻烦和官司。
多年前,一位北大新生入学,他提着大包小包,在偌大的北大校园里不知所措。
情急之
下,他看见一位穿着布衫的长者,便把行李往他身边一放,说道:“师傅,麻烦您帮我看着
点啊!”一个多小时后,这位新生办完一切手续回来,发现那位长者依然为他守着行李,寸步不离。
在第二天的新生入学大会上,他发现,昨天为他守行李的长者正坐在主席台的中央。
他就是当代著名的东方语言学家、教育家、散文家北大副校长----------------------------- 季羡林先生。
事后,这位学生说道:季老身上透出的人格魅力将改变他的一生。
是啊,诚信就是如此征服着人心。
然
而,诚信的魅力不止于此。
一位社会学家就“为什么我会成功”在一千位成功人士中做过调查,结果出乎人们的想象,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们的成功是因为自身有才华。
他们中绝大多数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
“诚信”。
其中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企业家说:“高深的理论我不懂。
我只知道,诚心诚意
对待我的每一位客户,诚信诚意对待所有与我合作的人。
”诚信使他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事
业。
我们正处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塑造人格、修养品德的重要时期,我们怎样对待每一位同学,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怎样面对每一堂考试,都是诚信对我们的考验,假如
我们在学生时代就随意糟蹋自己的诚信,用虚假的学业和虚伪的态度是难以在将来的竞争中
立足。
季老一诺千金,幼小的华盛顿坦然承认自己砍了樱桃树,这些以诚为公,以诚立业的事例无不说明诚信这种人格力量在人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当堂检测
教师出示中考链接题,学生做到练习本上,课堂展示。
学生点评并做好笔记。
五、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
教师结语。
朋友们:让我们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品德,让诚信使我们的人格闪光!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