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20 蝉【名师教案+集体备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备课教案-20蝉
20蝉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品味、批注等方式,弄清蝉的习性和成长规律,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新学期开学之前,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炎热烦闷的夏天。
每到夏天,在某个不经意的午后,我们可以若隐若现地听到窗外知了的鸣叫,它仿佛在提醒着我们夏天的炎热,增加我们的烦闷感。
那么有谁知道知了,也就是蝉的生长过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蝉的课文。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
法布尔童年时代就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
他在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
他一生不知疲倦地从事着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昆虫记》不仅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的生活折射出人类世界。
法国剧作家罗斯丹评价法布尔说:“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般的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的去观察,像诗人一般的去感受和表达。
”2.背景资料法布尔买下了塞里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
这是一块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他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能让他安静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观察与实验中去,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地。
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3.知识链接蝉,古称蜩(tiáo)、蚱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蝉》教学设计
《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教育部审定(2017)版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3篇课文,是一篇自学课文。
选自法国作家、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从文体上来讲,为说明文。
细读文本,与本单元其他文章相比,《蝉》在语言表达上有突出的特点,是把蝉当做人来写,大量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走进法布尔其人,他耗费一生的光阴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一部长达十卷的著作,被誉为“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作为语文课,我们要带学生鉴赏的正是这“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进而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这位科学家的可敬。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从不同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2.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拟人化写法、结构严谨的特点。
3.产生对事物仔细认真观察的兴趣和愿望。
【预习提示】通读全文,标注生字词。
教学过程:1课时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一只小昆虫。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简短的视频。
PPT播放蝉的羽化视频。
视频看完了,相信大家也一定知道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法布尔的《蝉》。
板书课题:蝉法布尔二、检查预习1.正音金蜣( ) 涂墁( ) 臃肿( )罅隙( ) 蚋( ) 轧扁( )孵化( ) 鳍( ) 跳蚤( )车辙( ) 黏土( ) 扒掘( )喧嚣( ) 钹( )2.释义蜣qiāng(屎壳郎)窠kē(鸟兽做的窝)墁màn(用砖或石块铺地面)纤xiān(细小)蚋ruì(小昆虫,体长两三毫米,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和牲畜的血液)鳍qí(鱼类的运动器官)曝pù(晒)喧嚣: 声音杂乱,不清静。
匹敌: (Pǐ)对等,相称。
罅隙: 缝隙。
腾跃: 跳跃。
开合自如: 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倒楣: 遭遇不好。
(也作倒霉)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202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4)图书、报纸、杂志等: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昆虫知识的图书、报纸、杂志等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蝉》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蝉》的内容做好准备。
(1)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课堂参与度可能导致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影响学习效果。
(2)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参与度和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可能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审美与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提高。
(3)影响课堂氛围: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到课堂氛围和教学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课堂参与度,同时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4.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作业评价
1.作业批改: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2.作业点评: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游戏:设计有关昆虫知识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写作练习:布置课后作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昆虫的观察日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蝉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视频:播放有关昆虫发育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蝉的生长发育过程。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禅》教案
学习作者葆有纯真爱心潜心观察、科学记录的精神。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老师范读自己的文章《说蝉》。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说蝉
李艺
夏天的世界是蝉的世界,三五个、七八只,在夏日炎炎的时候,各据一两高枝,引商刻羽,高唱着对阳光的一曲颂歌,偶尔飞过别枝,远远望去,碧空中几处黑点,居然也如小鸟一样翩迁。聒噪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法布尔及《昆虫记》有关资料。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他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在其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人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黄昏渐渐薄近了,霞光也越来越淡了,夕阳一树,“蝉噪林愈静”的境像渐静默了下来,蝉是应时而动的翼虫,它不会为黄昏而歌,为暗夜而吟,它是阳光下的昆虫,只为阳光而歌唱。”
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就随着法布尔的不一样的笔调,一起来认识蝉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历程。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义,作家作品。
1.读准字音,准确写字形,牢记词义。
①字音
暴晒(bào shài)金蜣(qiāng)窠(kē)隧道(suìdào)
地穴(dìxué)黏土(nián tǔ)涂墁(tú)刹那(chànà)
纤弱(xiān ruò)臃肿(yōng zhǒng)罅隙(xiàxì)轧(yà)
蚋(ruì)鳍(qí)车辙(chēzhé)钹(bó)跳蚤(tiào zǎo)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0《蝉》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本课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中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3.了解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及咏物抒怀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齐读课文,整体感知1、解决生字词。
2、思考:作者面对蝉,有什么样的人生感悟?三赏析作者情感变化过程(一)烦蝉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二)惊蝉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
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三)叹蝉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十七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
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四)悟蝉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
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五)恕蝉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四、表达敬意,升华感情。
冰心《谈生命》五、类文阅读杨朔的《荔枝蜜》,找出文中作者是如何运用欲扬先抑以及咏物抒怀的写作手法的。
六: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是情感分析到位,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从烦到敬,一步步深入递进。
从而由物及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后面类文阅读分析,很快找出其中方法,学以致用。
不足之处在于情感划分太过细腻,从而肢解了文章,缺乏整体把握。
由于时间的限制,与学生的互动较少,课堂整体活跃气氛不足。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蝉》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蝉》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的一篇自读课文,是法国近代昆虫学家法布尔在长期实地观察的基础上,以第一手资料写成的科普说明文。
它科学而具体地说明了蝉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原文共四个部分——“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作者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分别介绍了蝉从幼虫到成虫,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课文节选第二、四部分。
本文在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说明中运用文艺描写的手法,把蝉的生活和形象写得亲切生动、活泼有趣。
如对蝉产卵受到敌人侵害的场面描写得十分生动;对蝉脱壳一段的描写连用了八个动词。
仿佛八幅精彩画面,把一个活生生的蝉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教学目标】1.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了解蝉的生命历程。
2.了解文章说明方法,品析文章语言。
3.从蝉的生命历程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了解蝉的生命历程。
2.了解文章说明方法,品析文章语言。
【教学难点】从蝉的生命历程感悟生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速读、圈点勾划。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关于蝉的谜语,导入新课二、预习感知1.法布尔2.字音障碍三、蝉之初探学生速读课文,采用圈点勾划的方式完成1.法布尔从那几个方面介绍了蝉?2.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
四、蝉之细入学生速读课文,分小组合作探究1.蝉的地穴是什么样子的?按什么顺序描写?2.在建隧道时,泥土都搬到哪里去了?3.蝉幼虫蜕皮的顺序?4.蝉产卵的地点、方式和数量?5.蝉的敌人是什么?蝉用什么办法来拯救自己的家族的?6.蝉从产卵到幼虫的活动情况?7.作者不按蝉的生长过程先写蝉的卵,而是首先写蝉的地穴,从蝉的幼虫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五、蝉之语言美1.出示相关语句,学生判断说明方法(1)金蜣的工作是在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但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
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20 蝉》01
《20 蝉》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积累“暴晒、刹那、罅隙、喧嚣、无动于衷”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结合文本内容和语言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3.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学会用心观察、思考。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结合文本内容和语言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学会用心观察、思考。
教学难点鉴赏科学小品文的语言,学习按照合理顺序来介绍事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走近文本鲁迅曾经评价一位法国作家的著作“(缺点)是用人类道德于昆虫界”,但读起来“也还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你知道这位作家的名字和他的著作吗?这位作家就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的著作就是被誉为“昆虫学领域的《荷马史诗》”的《昆虫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蝉》,看看作家是怎样记录蝉的生活,又对蝉寄予了怎样的情感。
(播放诵读音频)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作者: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科普作家,著作10卷本《昆虫记》是世界最经典的十大科普名著之一,被世人誉为“科学界的诗人”,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文体简介: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说明文的一种,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
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其特点是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
2.生难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窠(kē)隧.道(suì)地穴.(xué)黏.土(nián)刹.那(chà)纤.弱(xiān)罅.隙(xià)轧(yà)蚋(ruì)钹(bó)(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暴晒:用强烈阳光照晒,暴露在阳光下晒。
刹那: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
纤弱:纤细柔弱。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蝉》教学实录 备课参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蝉》教学实录备课参考蝉犹如此——《蝉》课堂实录一、导入——冰心小诗诗人,是世界幻想上最大的快乐,也是事实中最深的失望。
师:知道这首小诗的意思吗?生:不太知道。
师:我也不是很清楚,从字面上来看,大概说的是诗人,能够用幻想创作一个无比快乐的世界,而在现实世界里,他总是失望的吧,因为现实世界不像诗人想象的那么美好和浪漫,而且诗人在现实世界里,也总是郁郁不得志的吧。
比如伟大的诗人李白,在现实的世界里,未必就是顺水顺风。
我也常常想,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还是要写诗呢。
年龄大了一点之后,我明白了这是因为这种幻想或者说思想的快乐,足以抵消一切现实的苦痛吧,或者说,有了内心的强大,诗人就有了一种看待世界的审美的眼光。
诗人,或者说文学家,总是敏感而敏锐的,尤其是女作家。
我们接下来进入《蝉》的学习,看看这篇文章如何显示出女性的特色。
生:我来!我来!我来……师:大家的准备都很充分啊,但是不能现在就着急回答问题,先读课文。
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或许能够把自己的说法更好地完善。
生放声朗读读课文。
二、交流——女性特色师:现在可以交流了。
生:我找的地方是“杜鹃花还没有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和“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女作家的心思都是细腻的,要是男人,可能不大会注意杜鹃花什么时候开,树下是不是躺着一只病蝉。
我从小到大的女作家写的书都是细致的,尤其是观察的时候。
师:我们可以总结为——观察细致。
请大家注意“拾得”这个词语,如果是你,你可能会用一个什么词语?(指名一个男生)生:捡。
师:捡和拾的意思差不多,但是拾得给人一种更柔美的感觉,这就是——写得细腻。
生:我从“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这里感觉出这是个女作家,因为男人一般不大会这么细致地看夕阳。
师:男孩子们,放学路上,你们会抬头看夕阳吗?生:不会!师:大多数时候你们在干什么呢?生:追追赶赶,打打闹闹。
师:这也是——观察细致。
生:我从课文后面,作者和宗璞一样都留下日期来看,感觉出这是一个女作家。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禅》教案
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注大自然,并且喜爱大自然。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展示图片。
师: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虫子吗?
学生自由回答。(蝉,知了……)
师: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这个——蝉。(板书)
师:那么,有人可以来说下和蝉有关的东西吗?
学生发言。
师:我这里有一个和蝉有关的古希腊神话——
4.师:请一位同学说一下,《蝉》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
学生回答。
师:对,这是一篇科学小品。
师:什么是科学小品?有人知道吗?
学生回答。
明确: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科学小品就是说明文的一种。
师:科学小品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这些我们在读蝉的时候都要特别注意体会)——板书
师:我说了这么多,大家有什么感想可以谈谈吗?
学生畅所欲言。
师:大家说得很好,可见我们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法布尔的《蝉》。(板书课题)
二、初识课文
1.字词正音。
蜣qiāng(屎壳郎)窠kē(鸟兽做的窝)墁màn(用砖或石块等铺地面)
纤xiān (细小)鳍qí(鱼类的运动器官)
蚋ruì(—种小昆虫,体长二三毫米,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和牲畜的血液)
2.词语解释。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匹敌:对等,相称。
罅隙:缝隙。
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3.作者简介。
让·亨·法布尔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这与作者长期接触大自然和喜爰文学,酷爱诗歌分不开。少年时期的法布尔家境贫苦,为了帮助贴补家用,便担当起给人放鸭的劳动。正是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少年法布尔爱上了昆虫研究这一行。由于他对各种昆虫的精细的持久的观察,他笔下的昆虫故事都显得生动有趣,而且还带上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的烙印,使他的作品更富有深刻的意义。《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个部分。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蝉》教案一. 教材分析《蝉》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是通过描述蝉的生活习性,来揭示生命的短暂和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自然现象和生命哲理的课文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蝉的生活习性和生命价值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深入了解蝉的生活习性,感受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蝉的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命的短暂和珍贵,培养珍惜生命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蝉的生活习性,理解课文的大意。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蝉的生命价值,感受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2.与蝉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教学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同时,展示与蝉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蝉的生活习性。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1)蝉的生活习性是什么?(2)课文为什么说生命的短暂和珍贵?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蝉的生活习性和生命价值的理解。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回答导入阶段提出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拓展(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蝉》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蝉》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字词,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一个具体细小事物引出深刻哲理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朗读指导法、点拨法、讨论法3.情感与价值:体悟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每到夏天,在某个不经意的午后亦或是清早,我们就会听到蝉的叫声,这知知的叫声使人因天气烦闷的心情更加烦躁,因此不觉对它产生厌恶之情。
今天我们将学习小思的文章《蝉》,相信学习之后大家对它有另一番认识。
(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小思:香港作家,本名卢玮銮,出色散文家,她的作品短小精炼,具有深刻的洞察力,著有《承教小记》、《路上谈》、《日影行》等。
三、整体感知师: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要理解课文、学懂课文,首先我们要读通读懂课文。
1、指名学生读课文,学生点评(字音,争取读出感情)2、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虽然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但是文章的结构脉络也是很清晰的,再读课文,请找出文章的写作线索(即作者对蝉感情的变化)3、作者对蝉的感情是怎么变化的?(具体分析课文)烦蝉→知知不休的叫声病弱、微小抑思蝉→特殊的生命历程↓恕蝉→宽恕那烦人的聒聒扬(补充资料:蝉的生长过程,每年7、8月份产卵,产下的卵在泥土里孵化3-5年,在土中完成幼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的幼虫在5-8月从土中钻出来,在灌木或杂草丛中蜕皮、羽化为成虫,也就是成年的蝉。
不同种类的蝉它的生命周期不同,有一年的,也有2-4年的,最长可达17年,但是它们真正的寿命只有2-3个月,也就是一个夏天)4、作者由蝉的特殊生命历程引发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这就是文章的文眼。
你能找出来吗?由蝉的生命意义你受到什么启发?四、品析语句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富含哲理,而且一些语句很优美,请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20秋最新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蝉》集体备课教案
乔拉克铁热克镇寄宿制初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
第1课时(执教时间:)
一、导入新课
古诗导入:出示古诗《蝉》的诗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是一首诗,请
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
——蝉
师: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
师: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
二、资料助读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作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
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
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
他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昆虫的故事》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
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
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
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
爱。
练习讲解:《同步练习册》第20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课《蝉》参考教案3
《蝉》教案【课文简析】《蝉》是一篇科学小品。
准确细致地介绍了蝉的地穴和蝉的卵两个部分,本文对“蝉”的说明既不像一般辞书、昆虫学著作那样进行系统的纯科学性的说明,也不像一般科学小品那样运用文学方法来表达。
写法活泼,富有情趣,采用了许多文艺笔调。
学生在学了本文后休会并学习作者对蝉联的喜爱,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尊重的科学态度及思想感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章的生字词;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2、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拟人等文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本文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名言导入:“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
”——法布尔板书课题:《蝉》。
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人,生于1823年,死于1915年,活到92岁,是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
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没有上过像样的小学,为了补贴家用,还得给人打短工。
在农村里,他被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昆虫迷住了,爱上了研究昆虫这一行。
有时候他会一连十几个小时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地对一种昆虫进行精细的观察,以致有人以为他发疯了。
他读过师范学校,当过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
他没有专门学过昆虫学,但是依靠他专心致志的自学和长期耐心而细致的观察研究,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根据观察所得的详细记录,写成了10大卷《昆虫的故事》(又译作《昆虫记》)。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散文集,它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昆虫的故事》问世以后,法布尔就成为蜚声世界的科普读物作家,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热爱。
他的故居和实验室现已建成法布尔纪念馆。
2、积累文章生字词。
蜣qiāng(屎壳郎) 窠kē(鸟兽做的窝) 墁màn(用砖或石块铺地面) 纤xiān(细小)蚋ruì(小昆虫,体长两三毫米,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和牲畜的血液)鳍qí(鱼类的运动器官)词语补释:喧嚣: 声音杂乱,不清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蝉》课程教学设计
《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理解类似记叙文“倒叙”手法的妙处。
3.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加强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4.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类似记叙文“倒叙”手法的妙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巧用故事,激趣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没有上过像样的小学,为了补贴家用,还得给别人做短工。
在农村里,他被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迷住了,并且爱上了研究。
有时候他会一连十几个小时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地对一种昆虫进行精细的观察,以致有人以为他疯了。
他读过师范学校,当过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
他没有专门学过昆虫学,却靠长期的自学和研究,写出了一部科学巨著——《昆虫记》。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法布尔。
二、初步感知,梳理课文1.赏析蝉脱壳的过程课件出示两幅图片:蝉、蝉脱壳,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图片上的动物就是法布尔要向我们介绍的——?(预设:蝉。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蝉脱壳。
有个成语叫“金蝉脱壳”,同学们听过吗?抽生朗读:蝉越过漫长的冬伏期后,从地低下爬出来,通体土黄透亮,雅称“金蝉”。
金蝉爬上树干或树枝,静静地歇着,开始蜕变。
金壳背部裂开一条缝,新生蝉从缝里爬出,蝉翼丰满后飞走;金壳依然在枝头摇曳,不站近看,不知道新蝉已经飞走。
这就是金蝉脱壳。
过渡:那在课文中,法布尔是怎么描述金蝉脱壳的呢?研读课文8-10自然段。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找到就爬上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
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和折着的翅膀。
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蝉》教案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积极,观看视频后对蝉的生命周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在观察细节方面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蝉》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蝉》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蝉》的阅读与理解;《蝉》的作者、背景介绍;生字词的认读与掌握;课文内容的分析与解读;修辞手法及说明方法的运用;课文主旨的归纳与总结。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阅读课文《蝉》,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词:蝉、蜕变、壳、翅膀、唱、鸣叫等。
3.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对蝉的描述,表达出的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4.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以及说明方法,如对比、举例子等。
5.归纳课文主旨,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尊重自然的重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蝉》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感受作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蝉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这个过程,我看到了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在引导与启发环节,我发现自己在提问时还有改进的空间,需要进一步提炼问题,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以下几点:
202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蝉教案
20 蝉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提取重要信息。
2.品味生动的说明语言,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难点:1.品味生动的说明语言,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2.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研读探究法、拓展法教学过程展示:一、新课导入虞世南有一首描写动物的诗:“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主角是谁吗?对,是蝉。
昆虫学家法布尔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去了解蝉。
二、走进课文(一)资料助读(展示课前预习)了解作家作品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
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
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根据表格提示标画跟“蝉的特点”相关的重要信息,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蝉生命简史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即刻)(不久)(立刻)(几分钟以后)(四年后)(徘徊一阵)(半个小时后)(三个半小时)(五星期后)【明确】幼虫走出体外幼虫落在地上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幼虫钻进地里幼虫从地穴爬出幼虫爬上灌木枝或草叶变成成虫成虫离枝飞去成虫交配、产卵、死亡2.再读思考:文章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蝉的一生的?明确文章特殊的写作顺序,思考:如果照由“卵-幼虫-成虫”这样的生长顺序重新进行调换可以吗?说说文章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好处。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20 蝉》名师教学教案02
部编版语文八上《20 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
2.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章蕴含的科学精神。
3.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
2.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章蕴含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第五单元整体架构人文主题:本单元所选的都是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建筑,《蝉》说明的是昆虫的习性和成长过程,《梦回繁华》则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幅传世名画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语文要素: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要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学习如何将一个事物介绍清楚。
要知道如何抓住事物特征,确定说明重点,学习判断和分析说明方法,揣摩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同时加强思维能力训练,提升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蝉》解析人文主题: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感情,感受其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语文要素: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体会在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分析其生动传神的语言。
教学过程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
新课导入教师语言:同学们对蝉一定很熟悉,蝉是儿童的伴侣,蝉是夏天的歌手,但是你们知道蝉的一生为了一个夏天的歌唱,在黑暗地底下要努力奋斗 6 年,多则17 年,我们该向蝉学点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哲理散文《蝉》。
【设计意图】激疑,引发阅读兴趣。
朗读课文,梳理脉络学生活动: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蝉【教学目标】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蝉[唐]虞世南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导入语: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古诗,再欣赏这两幅图片。
蝉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昆虫。
同学们对它有多少了解呢?千百年来,蝉入诗入画,寓意深远。
它不食人间烟火、性情高洁、饮露而生;它出土蜕变获得重生、精神永存、羽化传承。
今天,让我们走近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看看他笔下的“蝉”是怎样的吧。
(板书:蝉法布尔)【设计意图】利用古诗和图片导入,既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也能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课文中寻求答案。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1)辨析生字词。
(2)作者简介。
2.学生自读课文,梳理行文思路(学生自己阅读概括,然后小组内交流)预设《蝉的地穴》:幼虫的洞口——幼虫的穴道——幼虫出穴后《蝉的卵》:蝉的产卵过程——蝉卵的敌人——蝉卵的孵化——幼虫的活动小结:《蝉的地穴》: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蝉的卵》:从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自读,从课文中获取蝉的相关知识。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的文学性1.比读,发现“有趣”蝉的简介:蝉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蝉科的一类生物。
蝉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进入夏天,早年产下的受精卵会孵化成幼虫,它们会钻入土壤中,以植物根茎的汁液为食。
幼虫成熟后,爬到地面,脱去外骨骼,羽化为我们常见的长有双翼的成虫。
虽然成年的蝉仅能存活几个月,但是幼虫阶段能够在土壤中存活好多年,例如6年寿命的蝉,其幼虫阶段就占了一生中的5年。
——摘自“百度文库”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
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
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摘自法布尔《蝉》设问:同学们比较阅读以上段落,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预设更喜欢第二段。
前一个语段语言侧重于科学、严谨,使用了较多的专业术语,但读起来较为枯燥;后一个语段语言则生动形象,善用细节描写,更吸引人。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整体上感受本文语言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细读,梳理“有趣”设问: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旁批和阅读提示,说说文中还有哪些“有趣”的介绍,其语言都有哪些特点。
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表达方式等角度思虑。
(1)精妙动词的选用。
示例一: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
如果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预设运用“小心谨慎”“溜”“击碎”等人格化的词生动传神地活现了蝉聪明、灵活的特点,也把作者对它的欣赏、喜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示例二: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
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
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
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
预设“挥动”“伸缩”“悬挂”“动摇”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刚刚蜕皮的蝉幼虫的情态。
这里的动作描写非常准确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同时将蝉与“我”看到的其他昆虫对比,因蝉幼虫的变化而生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2)修辞手法的运用。
示例: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
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
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预设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作者对蝉的命运的同情也洋溢在字里行间。
(3)文艺化的笔调。
预设本文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在说明中有叙述、描写,很多地方就像是在讲故事,有连贯的情节,妙趣横生。
本文的故事性在文中的具体体现:《蝉的地穴》体现故事性的相关语句:第1段:“我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一句,像是设置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第6段:“如果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像是一个故事的情节。
第8—11段,更是一个连续的情节。
“于是”“接着”等词语体现了情节的连续性。
《蝉的卵》体现故事性的相关语句:蝉产卵的整个过程几乎都是用叙述的语言来交代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如“它选择最小的枝”“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等等,有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4)对比的灵活运用。
预设比如写蝉的地穴表面,拿它与金蜣的巢相比较;写蝉构建地道的方法,拿它与铁路工程师、矿工作比较。
这些比较体现出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蝉》这种科学文本的“故事性”“叙事性”“生动性”“拟人化”表达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同时增加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
3.趣读,角色转换要求:仿照下面例子,在《蝉的地穴》的第8—10段中选取一段添加人称代词“我”字,然后将这一片段以蝉的视角讲给大家听,最后说说本文语言的精妙之处。
我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颗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我身上的皮。
我找到就爬上去,用我前足的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
(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分小组展示)【设计意图】课件范例,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效率。
而分角色阅读,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体会课文善用描写及拟人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传神、通俗易懂,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
四、情感朗读,领略人文情怀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设问:说说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作者对蝉怎样的情感态度。
预设这段抒情议论的文字充满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世间万物的关爱,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师小结:法布尔是一位科学家,准确地传递有关昆虫的知识;他也是一位文学家,细致观察,不辞辛苦,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他又是一位敬畏生命的哲学家,以人性观照虫性,又以虫性反观人性,用他善良悲悯的情怀感染我们。
五、引入材料,感悟科学精神设问1:结合下面材料和文中体现法布尔科学精神的句子(在文中用横线标出),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法布尔。
1875年,在活昆虫研究方面已经声名远扬的法布尔远离城市喧嚣,带领家人,迁往家乡小镇塞里尼昂。
经过四年努力,将二十余年的研究资料整理写成了《昆虫记》第一卷。
1880年,法布尔的夙愿终于实现:他用积攒下的一小笔钱,在小镇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荒地上的老旧民宅,进一步研究活虫子的计划即将变为现实。
他精神舒畅,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
年复一年,“荒石园”的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吃着普通老百姓的清汤淡饭,用尖镐平铲刨刨挖挖,于是,花草争妍,灌木成丛,一座百草乐园就这样建好了。
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
他就是这样,独孤、欢欣、清苦、平静地在“荒石园”度过了35年余生。
师小结:因为热爱所以沉醉,因为痴迷所以执着,几十年如一日,远离尘嚣与昆虫为友,如痴如狂与自然相伴,法布尔成了永远的法布尔,成了难以效仿的法布尔。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结合资料感悟并学习法布尔的科学精神:痴迷的兴趣、强烈的好奇、细致的观察、执着的探索、不懈的追问、深入的思考、求实的精神等。
设问2: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或者你认为本文还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生交流发言)师补充:法布尔《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方法:第一步:获取科学知识第二步:品味文学语言第三步:感悟科学精神第四步:体会人文情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反思总结的好习惯;总结阅读方法,引领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由一篇文章的学习走向整本书的阅读。
【板书设计】蝉【设计亮点】本文节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而《昆虫记》又被设置为本册书第五单元后的名著导读。
所以,本文在本册课本中的地位比较特殊。
这就决定了《蝉》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感知课文作为科普作品的鲜明特征上,教学中要总结阅读方法,引领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由一篇课文的学习走向整本书的阅读。
资料链接有关《昆虫记》的评价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鲁迅说:“他的著作还有两种缺点:一是嗤笑解剖学家,二是用人类道德于昆虫界。
”周作人说:“法布尔的书中所讲的是昆虫的生活,但我们读了却觉得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巴金说:“《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传统文化玉蝉:蝉意喻人生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向来被视为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
玉蝉究其用途,大体可分为四种:一是佩蝉,是专门佩戴在人身上以作装饰和避邪用,示高洁;一种为冠蝉,是作为饰物缀于帽子上的,表示高贵;一种是琀蝉,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还有一种是镇蝉,做镇纸用的文房用品,多出现在明代以后,前三种蝉属于高古玉,主要产生在商周至战汉时期。
当前,市场上假、仿玉蝉非常多,正确判断一件玉蝉是什么时代的,除了区分皮壳、包浆、风化、土蚀、工痕等基本特征之外,还要熟悉历代玉蝉的典型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