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存在“资源诅咒”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自然禀赋与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形成所谓的“资源诅咒”效应。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深入分析得出了内蒙古各旗县之间不存在“资源诅咒”的结论,并以此现实问题为背景,讨论了内蒙古未落入“资源诅咒”效应的成因及预防途径。

关键词:资源诅咒;资源丰裕;荷兰病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0(c)-0075-01
“资源诅咒”的概念,最早由auty于1993年提出,指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的限制作用,资源丰裕经济体增长速度往往慢于资源贫乏经济体。

国内学者对“资源诅咒”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近几年,徐康宁、王剑(2006)以1995――2003年各省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得出“资源诅咒”在省际层面上成立的结论。

但就“资源诅咒”在各省内部是否成立,目前从事研究的人员还相当少,而这样的研究对与各省内部的经济结构调整又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所以下文笔者就以内蒙古为例,对自治区内部是否存在“资源诅咒”进行了计量经济学分析。

一、内蒙古存在“资源诅咒”吗?
(一)内蒙古资源经济概况。

“资源诅咒”产生有三个重要前提,即矿产资源富集、经济欠发达、处于经济转型期,而这些与内蒙古情况有诸多吻合。

根据2007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字,内蒙古拥有世界储量第一的稀土和亚洲最大的整装气田。

不仅如此,内蒙古的煤炭、贵金属储量均居全国第一。

但与此同时,内蒙古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2006年全年生产总值4790亿元,仅占全国的gdp总量的2.3%。

内蒙古同时处于中国经济转型这一大背景下。

国有企业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化过程都难以避免的存在寻租和官员腐败。

因此,内蒙古经济增长同样存在“资源诅咒”等问题困扰的可能性。

(二)模型设定与分析。

为了探究内蒙古自治区内部是否真的存在“资源诅咒”,我们建立如下回归方程:?yi=α+β?yi,1997+γperi+ωdi+πxi+ui
在回归中增加了虚拟变量d,用以表示一个旗县i所处的位置自然资源是否丰裕。

具体地,我们考虑三种不同标准。

首先,将样本中101个旗县按照采矿业从业人数与当地人口比例这一相对指标排序,排名前15位的旗县认为自然资源丰裕,这样的旗县di取值为1,其余取值为0,从而得到d1;按照采矿业从业人数这一绝对指标排序,排名前15位的旗县取值为1,其余取值为0,这样得到d2;按照平均能源产量排名,位于排名前15的旗县取值为1,其余取值为0,得到d3。

我们试图通过虚拟变量d的设置来反映资源丰裕旗县对其他旗县的“溢出”效应。

根据表2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在所有方程中,d1、d2和d3的估计系数都为正,这意味着资源丰裕的旗县可能对其它旗县存在正的“溢出”效应。

在不加入其它控制变量的情况下,d2和d3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分别为0.203和0.261。

d1的估计系数为0.142,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在加入初始条件、边境城市虚拟变量等控制变量时,d3的系数变得不显著了。

但d2的估计系数是0.167,仍然在统计上显著,其p值为0.027。

(三)分析结论。

尽管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与“资源诅咒”的前提假设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以上证据表明,内蒙古各旗县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资源诅咒”效应,而且资源丰裕的旗县对区内其他旗县可能存在着正向的“溢出”效应。

二、内蒙古未陷入“资源诅咒”现象原因分析
(一)资源价格相对稳定。

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审视,广大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发展中国家,资源产品的价格往往受到发达国家的操纵,这就使得他们的贸易条件长期恶化,并且加剧了经济发展的滞后性。

而这种不公平价格待遇以及贸易条件恶化现象在内蒙古内部并不存在。

(二)劳动力剩余。

“资源诅咒”的另一主要原因是“荷兰病”效应。

“荷兰病”是指由于采掘业急剧膨胀,导致传统制造业萎缩。

“荷兰病”模型之所以不适用于内蒙古主要是该模型
假定各地区资本和劳动供给是固定的且充分就业。

这样资源部门的繁荣将导致资本和劳动从农业和制造业转出,从而增加了这些部门的生产成本。

但是,中国通常都具有劳动剩余,内蒙古也不例外,从而不能在这个方面影响经济发展。

(三)资源经济发展属于初级阶段。

内蒙古的资源储量是近十年才开始被逐渐探明的,有很多资源的开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相对于山西等资源省份的开采程度而言,还未达到白热化。

资源在开发的初期,一定会对经济产生很强的推动作用,而那些长期的负面影响还未占据主导地位。

如果不提早预防,内蒙古也终将难逃“资源诅咒”的噩运。

三、如何避免“资源诅咒”陷阱
(一)改革现行“资派租”使用方式,建立有效透明的监督机制,提高“资源租”使用效率。

如何使用资源税和转移支付等资源租是资源丰裕地区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我国大量的资源租被用于政府的消费性支出,效率低下。

为了有效利用资源租,必须建立透明的监督机制,建立严格的专向拨款审批制度。

政府公共财政的支出应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受益面最广的社会发展领域。

(二)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现代经济的发展受制于技术和科学知识的先进程度,而人力资本才是知识和能力的结合体。

为了逃避“资源诅咒”,资源丰裕的地区必须加强人力资本的培养,以加快科技创新带动人力资源提升,以优厚待遇吸引人才,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

(三)放缓资源开发。

放缓资源丰裕地区的资源开发,把自然资源留在地下。

表面上看,这一建议有些极端,但对资源丰的地区而言,由于产业单一化,集中于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出口将使得本地经济变得更加脆弱。

资源开发项目的放缓可能使得一个地区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能力调节伴随而来的收入流。

相应的,由荷兰病所带来的资源转移效应和挤出效应也会变得轻微。

特别是目前我国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水平相对落后,政府应当采取断然措施,控制资源产量的增长速度和供应节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