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高三4月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37fbc2767f5acfa1c7cdab.png)
北京市西城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模试卷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3.4 第一部分(27分,每小题3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C[A.厮杀乘人之危(chéng))B.再接再厉(再接再砺)发酵(jiào)D.众志成城倾轧(yà)]2.C [A.语序应为“扰乱教育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且调整后,应在“扰乱”前加主语。
B.“将导致”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矛盾。
D.“最高可以达到”与“左右”不搭配;“约等于堵车时汽车尾气的排放浓度”具体指向不明。
]3.A [B.深孚众望: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
(孚:使人信服、信任、相信),此处应为“令人大失所望”。
C.身体力行:亲自去做,努力实行。
此处应为“量力而行”。
D.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4.A [从第一空前面文字的表述看,第一空填入的内容应该是动物没有思维能力,或与前面的“过去”相对,写出“现在”的新看法,所以只能选②或④,但第一空后的内容与④矛盾,故只能选②。
第四个空前面的“一度”和④中“现在”照应,其中的“动物也”与上文“只有人能够”对应。
]5.D [ 文学常识。
在时代上,本次涵盖的是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中外短篇精品。
在内容上,内容理解,常识识记,对应。
]二、每小题3分,共12分。
6.B 7.B 8.D 9.B第二部分(共123分)三、(30分)10.大理寺丞张元济奇怪窃贼如此之多,试着查究(寻找)他们的罪状,(得知)其中五人曾做过盗贼,其余都是平民百姓。
(可是)(张元济)最终没敢坚持(公道)奏报(真相),把所有人都杀掉了。
11.天下不诉而无冤/不谒而得其所欲/此尧舜之盛也/其次/不能无诉/诉而必见察/不能无谒/谒而必见省/使远方之贱吏不知朝廷之高/一介之小民不识官府之难/而后天下治。
[评分标准:本题5分。
标记“/”处,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
北京市西城区届高三4月统一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北京版高三总复习
![北京市西城区届高三4月统一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北京版高三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4af132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4.png)
北京市西城区届高三4月统一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北京版高三总复习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1)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门类。
古今中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民族与人群,大都有着各自的曲艺表演形式。
如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的演述方式,就是古希腊的曲艺表演,这部史诗的主要搜集整理与吟诵传唱者荷马,就是古希腊的曲艺艺人。
(2)曲艺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传统深厚。
中国从隋唐至今,曲艺的成熟发展至少绵延了1500年。
已知最早的曲艺品种,是隋唐时期的“说话”。
之后历代均有其代表性样式,如唐代有“转变”,宋代有“诸宫调”“鼓子词”,元代有“散曲”“平话”,明代有“词话”“道情”,清代有“弹词”“子弟书”“莲花落”等。
中华各民族古今拥有的曲艺品种有1000个左右,至今依然存活的在500个以上。
(3)中国曲艺品类虽然庞杂,特征却很鲜明。
曲艺扎根在深广的地域和独特的方言环境中,就是说,不管何种曲艺样式,都是采用形成地区的方言土语(或民族语言),运用或说、或唱、或连说带唱、或似说似唱的方式进行以语言性叙述为主的口头表演。
说的如相声、评书;唱的如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扬州清曲等;连说带唱的如安徽琴书、云南扬琴等;似说似唱的如山东快书、锣鼓书等。
其他如表情、动作、身姿、意态,乃至乐器伴奏、口技模拟等等,均为口述表演的辅助手段。
这也使曲艺演员的表演姿态不似戏曲和影视剧,即由演员化装成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假托性的角色化代言模仿,而是以本色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进行第三人称统领的口语性说唱式叙述,即便要表现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也仅是通过口吻、语音、动作、神态等进行模拟和演示。
与之相应,曲艺的“唱亦即“曲唱”,也与唱歌的“歌唱”和唱戏的“扮唱”不同,属于“说唱”,即“说着唱”或“唱着说”。
一个人、一张嘴,或两三个人、三五件乐器,就会演出一个曲种,表演一个节目。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一模考试语文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一模考试语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46afd53b3567ec102d8a90.png)
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语文2020.4 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一5题。
材料一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史诗当中。
有研究表明,书中提到的一部分灾难,从所描述的特征或影响来看,应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由有害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而导致的疫病。
根据研究,大约从公元前500年开始,因病原微生物而起的疫病,就开始影响到欧洲文明的发展进程。
而1347-1353年间在欧洲流行的黑死病,更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疫病,它的爆发竟然使欧洲人口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
当时,民众的恐慌情绪急剧増长,以至于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抚平与此相关的痛苦记忆。
由于大量人口死亡、劳动力分布严重不均,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变化,农奴从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劳动者。
应该说,黑死病、麻风病等疫病从多方面影响了欧洲社会和中世纪的西方文明。
如果说欧亚之间的疫病传播最初还受到距离限制的话,那么当历史进入到欧洲向外扩张的殖民主义时期,病原微生物才真正开始了全球传播的旅程。
1519年,西班牙人试图征服位于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
阿兹特克人最初抵挡住了西班牙人的攻势,但成争形势随着感染过天花病毒的西班牙人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不久,肆虐的天花就杀死了阿兹特克帝国的大量人口,这也成为阿兹特克文明灭亡的重要原因。
当然,在与肆虐的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类的医学事业也在不断进步。
16世纪解剖学的发展,17世纪生理学的进步,18世纪病理解剖学的创立,加上19世纪细胞学、细菌学等学科的建树,以及20世纪初临床医学的巨大飞跃,共同成就了现代医学。
而现代医学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政府职能改善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卫生防疫工作在全球的普遍开展。
可以说,人类正在以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捍卫着自身的安全与幸福。
(取材于张大庆等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否展于疫病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的一项是(3分)A.引发民众恐慌情绪B.改变社会结构形式C.动摇阿兹特克文明D.开展全球卫生防疫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含文意的一项是(3分)A.在世界最早的英雄史诗中也能找到一些疫病的讯息。
2025届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高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5届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高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d4257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e.png)
2025届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高考语文四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下列加点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B.何以汝为.见(《苏武传》)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D.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期以来,一些传统人士认为网络交流的碎片化太不严肃,不值一提。
一些新潮青年则认为传统表达太过_________不好玩。
两个文化场域虽并行于世,却_________,在一些问题上还互不买账。
()同一个科学现象,用_________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理论去推导,用密密麻麻的公式去_________是一种方式,用轻松活泼的生活体验去解释,用有些俏皮的搞怪话语去通俗解答也是一种方式。
“青丝与白发共勉,春华与秋实交辉。
”学术研究上讲究新老相继、取长补短,文化交流上也应注重相互了解、交流互鉴。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科院物理所的年轻人和网民以网红身份一起认真讨论“如何炸掉月球”之类的荒诞问题,既有意义又好玩。
1.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老气横秋泾渭分明高深莫测推演B.委靡不振大相径庭高深莫测演绎C.委靡不振泾渭分明讳莫如深推演D.老气橫秋大相径庭讳莫如深演绎2.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老派和潮流的冲突”往往只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差异,很多时候看起来尖锐。
B.“老派和潮流的冲突”很多时候看起来尖锐,往往只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差异。
2020.4.5北京西城一模语文试卷 (高清打印版)
![2020.4.5北京西城一模语文试卷 (高清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20235d6edb6f1aff001f64.png)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语文2020.4 本试卷共10 页,共15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史诗当中。
有研究表明,书中提到的一部分灾难,从所描述的特征或影响来看,应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由有害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而导致的疫病。
根据研究,大约从公元前 500 年开始,因病原微生物而起的疫病,就开始影响到欧洲文明的发展进程。
而 1347-1353 年间在欧洲流行的黑死病,更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疫病,它的爆发竟然使欧洲人口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
当时,民众的恐慌情绪急剧增长,以至于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抚平与此相关的痛苦记忆。
由于大量人口死亡、劳动力分布严重不均,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变化,农奴从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劳动者。
应该说,黑死病、麻风病等疫病从多方面影响了欧洲社会和中世纪的西方文明。
如果说欧亚之间的疫病传播最初还受到距离限制的话,那么当历史进入到欧洲向外扩张的殖民主义时期,病原微生物才真正开始了全球传播的旅程。
1519 年,西班牙人试图征服位于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
阿兹特克人最初抵挡住了西班牙人的攻势,但战争形势随着感染过天花病毒的西班牙人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不久,肆虐的天花就杀死了阿兹特克帝国的大量人口,这也成为阿兹特克文明灭亡的重要原因。
当然,在与肆虐的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类的医学事业也在不断进步。
16 世纪解剖学的发展,17 世纪生理学的进步,18 世纪病理解剖学的创立,加上 19 世纪细胞学、细菌学等学科的建树,以及 20 世纪初临床医学的巨大飞跃,共同成就了现代医学。
而现代医学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政府职能改善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卫生防疫工作在全球的普遍开展。
可以说,人类正在以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捍卫着自身的安全与幸福。
教学课参: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4月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教学课参: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4月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eeb2f3a76e58fafbb00306.png)
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4月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4月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模高三语文试卷2021.41.本试卷分两局部,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一局部〔选择题,共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撕杀无事生非祈〔qí〕祷乘〔chèng〕人之危B.妥帖再接再励发酵〔xiào〕沐猴而冠(guàn)C.松散有恃无恐框(kuàng)架卓〔zhuó〕有成效D.联袂众志成诚倾轧〔zhá〕牵强〔qiǎng〕附会2.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开展,要防止出现“高考移民〞现象,影响社会稳定,扰乱教育秩序。
B.近年来,原创剧本少、主题雷同、过度追求票房和频遭盗版等原因,将导致中国电影的开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C.随着出境游人数迅速增加,中国人海外购物量持续增长。
中国游客的“全球购〞在有力拉动当地经济开展的同时,也推高了局部商品的价格。
D.实验显示,燃放鞭炮产生的平均浓度约为正常空气浓度的5倍,最高可以到达66倍左右,约等于堵车时汽车尾气的排放浓度。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学校设定教学课程及其内容,要做到有的放矢,防止学生出现因学习内容过多而造成的粗枝大叶、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等现象。
B.原以为莫言这次去斯德哥尔摩能脱稿“裸讲〞,一展中国文学老青年的风采,结果莫言老师却四平八稳地念起了稿子,这实在深孚众望。
C.过年过节,花销多些是应该的,但也要根据自己的收入身体力行,千万不要过度消费,那样不符合我国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D.每次考完试,在讲评试卷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总是特别善于小题大做,旁征博引,从而使我们可以准确深刻地理解这道题。
202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8ccf7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1.png)
202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
案解析)
202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孤独星球》上有西藏的介绍,上面说西藏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地方。
很多人都向往去那里,我也不例外。
直到我今年暑假去了那里,亲身经历才知道那个地方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以《我梦寐以求的西藏之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写一篇对话。
在一个温暖的夜晚,你和好友小明一起散步。
路边的樱花树开得正艳丽,你们心情愉快地享受着这美好的夜晚。
接着,小明突然问道:“人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而你则思考了一会儿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以“人生的真谛”为话题,写一篇对话。
北京市西城区2023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23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d7001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0.png)
北京市西城区2023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文艺观念孕育、巩固、创新,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众多标识性的古代文艺观念,为传统文化形塑了品格,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久远传承。
中国古代早期的文艺观念,比较注重文艺的政教功用,偏重于文治目标,而非文辞艺术本身。
《论语·阳货篇》记载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观、群、怨既有结构逻辑,又有各自功能,是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
以“兴”引譬连类,发出对社会现实的观与感;以“观”认识社会风俗的盛与衰,量度国家政治的兴与败;以“群”实现互更交流,形成命运共同体,推动社会共同进步;以“怨”美刺不足,期于政治修明,社会和谐。
这一文艺观念滋养的政治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意志和匡世决心,让中华民族一次次在磨难坎坷中化危为机。
唐宋以来盛行的“文以载道”观念,则进一步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核。
无论是韩愈提出的“文以明道”,还是周敦颐提出的“文以载道”,最初都是为了矫正“文胜于质”的文艺弊病,摆脱文人对技巧、文辞、修饰的偏执迷恋,重新恢复文艺内容的重要价值。
宋代以后,“文以载道”观念成为普遍的文化共识和社会规范,要求创作者秉持正确的价值观、使命感和深弘气度,在践履社会责任、赓续文化传统中从事文化创造,用文学艺术的有形表达反映广泛的生活现实,传递社会的主流价值思想,引导、带动、升华人们的精神世界。
可以说,“文以载道”在以文育人、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中体现出一种基础、广泛、深厚的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文艺观念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与生命力,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理解古代文艺观念的重要贡献,有助于全面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历程与发展机制,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一模试题 语文
![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一模试题 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3985f26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2.png)
2024北京西城高三一模语文2024.4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今日世界之复杂、变化之迅捷,已远超我们的想象,看似遥不可及的未来正变得触手可及。
如今,百度Apollo(阿波罗)开放平台可以引导百余辆自动驾驶汽车在港珠澳大桥上奔驰,可穿戴技术能让你的衣服监控心率,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诞生了首个无人工厂……人工智能机器正大举进入全球制造业,代替人类在做许多工作。
从基因测序到纳米技术,从可再生能源到量子计算,各领域的技术突破风起云涌,新技术不断催生着更新、更强大的技术,并不断交叉迭代,融合应用到各个领域,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快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
人类已跨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即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智能化时代),信息爆炸、大裂变式的脑力增长正以全新的、强有力的且令人惊诧的方式,挑战和重塑着社会根基,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
世界变化太快了,引起了人们对“乌卡时代”,(VUCA)的共鸣。
所谓“乌卡时代”,即指具有易变性(volatile)、不确定性(uncertain)、复杂性(complex)、模糊性(ambiguous)的时代。
“易变性”指事情变化非常快,“不确定性”指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在哪儿,“复杂性”指每件事会牵连影响到另外一些事情,“模糊性”指关系不明确。
这意味着,秉持单一知识类型、技术手段,应对单一社会生活情境的时代一去不返。
苹果公司现任CEO蒂姆•库克说:“我不担心机器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的是人会像机器一样思考。
”如今世界需要的是能与机器共舞的“聪明的创造者”,这样的创造者须具备机器所不具备的“21世纪能力”。
“21世纪能力”被世界各国视为当前和未来社会中个人所需要的必备能力,它超越了传统的学科能力,其中包含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创造能力等,其核心在于如何创造性地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2ce54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8.png)
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试卷语文202303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文艺观念孕育、巩固、创新,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众多标识性的古代文艺观念,为传统文化形塑了品格,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久远传承。
中国古代早期的文艺观念,比较注重文艺的政教功用,偏重于文治目标,而非文辞艺术本身。
《论语·阳货篇》记载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观、群、怨既有结构逻辑,又有各自功能,是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
以“兴”引譬连类,发出对社会现实的观与感;以“观”认识社会风俗的盛与衰,量度国家政治的兴与败;以“群”实现互更交流,形成命运共同体,推动社会共同进步;以“怨”美刺不足,期于政治修明,社会和谐。
这一文艺观念滋养的政治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意志和匡世决心,让中华民族一次次在磨难坎坷中化危为机。
唐宋以来盛行的“文以载道”观念,则进一步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核。
无论是韩愈提出的“文以明道”,还是周敦颐提出的“文以载道”,最初都是为了矫正“文胜于质”的文艺弊病,摆脱文人对技巧、文辞、修饰的偏执迷恋,重新恢复文艺内容的重要价值。
宋代以后,“文以载道”观念成为普遍的文化共识和社会规范,要求创作者秉持正确的价值观、使命感和深弘气度,在践履社会责任、赓续文化传统中从事文化创造,用文学艺术的有形表达反映广泛的生活现实,传递社会的主流价值思想,引导、带动、升华人们的精神世界。
可以说,“文以载道”在以文育人、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中体现出一种基础、广泛、深厚的文化自信。
高三西城一模语文试卷
![高三西城一模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03d088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4.png)
高三西城一模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迫不及待鞠躬尽瘁纷至沓来B. 急不可待鞠躬尽瘁纷至杳来C. 迫不及待鞠躬尽粹纷至杳来D. 急不可待鞠躬尽粹纷至沓来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
B.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见解。
C.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对人生有了深刻的理解。
D.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对人生有了深刻的体会。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们对农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B. 这次社会实践,使我们对农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C.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对农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D. 这次社会实践,使我们对农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读过《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
B. 我读过《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
C. 我读过《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
D. 我读过《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暖。
B. 他的声音像春风一样寒冷。
C. 他的声音像冬天一样温暖。
D. 他的声音像冬天一样寒冷。
6. 下列句子中,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一项是()A. 他不仅会弹钢琴,还会拉小提琴。
B. 他不仅会拉小提琴,还会弹钢琴。
C. 他不仅会弹钢琴,还会拉小提琴。
D. 他不仅会拉小提琴,还会弹钢琴。
7.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A. 他昨天没来上课,因为他生病了。
B. 他昨天没来上课,因为他生病了。
C. 他昨天没来上课,因为他生病了。
D. 他昨天没来上课,因为他生病了。
8. 下列句子中,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他一进门就大声说:“我回来了!”B. 他一进门就小声说:“我回来了。
北京市西城区最新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最新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a3db57b9d528ea80c779be.png)
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长 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 小题,共20分。
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题。
有些外国人颇为羡慕中国人有私章。
他们觉得在小小的一块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名姓,或阴或阳,或篆或籀,或铁线或九叠,都怪有趣的。
抗战时期,闻一多在昆明,以篆.(zuàn)刻图章为副.业,当时过境的美军不少,常有人登门造访,请求他的铁笔。
他照例先给对方起一个中国名字,告诉他们那几个中国字既是谐.音,又有吉祥高雅的涵义.对方已经乐不可支,然后就会约期取件,当然是按润例计酬。
虽是 (甲),却也不轻松,视石之大小软硬而用指力、腕力或臂力,积年累月地捏着一把小刀,伏在案上于方寸之地纵横排奡注,势必至于两眼昏花,肩耸背驼,手指磨损。
对于他, 。
在字画上盖章,能使得一幅以墨色或青绿为主的作品,由于朱色印泥的衬托,而显得格外生动,有(乙) 之妙。
据说这种做法以酷爱文化的唐太宗为始,他有自书“贞观"二字的联珠印,嗣.后唐代内府所藏的精品就常有“开元”“集贤"等钤记。
一般而言,收藏家或鉴赏家在字画名迹上盖个图章原不是什么坏事,不过一幅完美的作品若是被别人在空白处盖上了密密麻麻的大小印章,却是(丙) .最讨厌的是清朝的皇帝,动辄.(zhé)于御题之外加盖什么“御览之宝”的大章,好像非如此不足以表示其占有欲的满足。
最迂.(yū)阔的是一些藏书印,如“子孙益之守勿失”、“子孙永以为好"、“子子孙孙永无鬻”之类,我们只能说其情可悯,其愚不可及.明清以降,文人雅士篆刻之风大行,流落于市面的所谓闲章常有奇趣,或摘取诗句,或引用典实,或直写胸意.。
有时候还可于无意中遇到石质特佳的印章,近似旧坑田黄之类。
先君嗜金石篆刻,积有铜器铭文、碑石拓片很多,印章亦不少,丧乱中我仅携出数方,除“饱蠹楼藏书印”之外尽属附章.有一块长方形寿山石,刻诗一联“鹭拳沙岸雪,□□□□□",不知是谁的句子,也不知何人所镌.(juàn),我觉得对仗工,意境雅;书法是阳文玉筋小篆,尤为佳妙,我喜欢它文字凸起有棱、圆融秀丽之貌。
北京西城3中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北京西城3中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f9e0d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0.png)
北京西城3中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坟场救人茹志鹊新四军北撤后的第二年,十月尾的一个阴天。
在镇东五里多远的地方,大路边有一大片乱坟场。
这就是有名的“穷鬼滩”,后来这里又成了清剿队的刑场;不过那时被杀害的人也都是穷人,所以大家还是叫它“穷鬼滩”。
这里的坟堆大都只有二三尺高,四周稀稀散散地站着几株秃树。
来上坟的人很少,野草长得遍地都是,齐齐地有半人高。
草己桔黄,给风吹得瑟瑟沙沙地响。
离大路较远,有一座坟,坟上还按了个定胜糕似的坟帽,土色是新的。
坟前插着一炷香,放着一碗饭,那饭早己凉了。
新烧的一堆纸灰,给风一吹,夹杂着桔叶,一起旋转着直升起来。
天色阴沉,黯淡。
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也没唉声叹气,也没号哭,只是发愣。
她老觉得桂平还穿了那件白粗布单褂,敞开了怀,五花大绑地给人押着站在自己面前,响亮地说着:“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别想我,可要记住这个仇……”乌云一团接着一团,满天灰沉沉地见不到一块蓝天,只有一只老鹰在低空盘旋着。
关大妈眼睁睁地瞪着远处,耳朵里嗡嗡地响着儿子说的那句话:“娘,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啊……”自从大军北撤以后,儿子一直好像背着自己在做些什么事。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 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 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a46d5249649b6648d747a1.png)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试卷语文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报不平成人之美汲.取(jí)循规蹈矩.(jù)B.打前战一如既往着.陆(zháo)兵不血.刃(xuè)C.翻两番自顾不暇饯.行(jiàn)刎颈.之交(jǐnɡ)D.捉迷藏箭拔弩张甄.别(zhēn)稗.官野史(pí)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有关领导日前表示,北京要让各功能区更加名副其实....,比如中关村就不再新增普通商业项目,而要凸显其以科技为中心的定位。
B.身处当今世界,在快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基础上,适当加强武装力量,应是捍卫自身利益的不二法门....。
C.面对强震时所表现出的从容不迫和有条不紊....,并非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素质,而是其在不断经受天灾的历程中代代积累而成的品质。
D.加强青少年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味地包办代替甚至无.所不至...,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最近,北京的社区店除了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外,又出现了一些家居品牌社区店,开始为居民提供各类家居用品。
B.如果在公共领域可以没有证据地、恶意地怀疑普通公民的善行,行善者就会人人自危,社会就将面对无人行善的尴尬局面。
C.近期,全国各地频发骗取客户密码、实施网银盗窃案件。
网络金融安全遭到破坏,一时间高度引发广大网民关注。
D.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某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原料采购登记,以确保产品源头可以追溯。
4.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①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②奚官有知应解笑,世无坡仙谁赏音。
③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
④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一模试题语文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一模试题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61dcc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8.png)
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试卷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4.4一、(共18分)1.(3分)C2.(3分)B3.(3分)D4.(3分)D5.(6分)【答案示例】学习理念:(1)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学习路径。
例如,寻找循线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整合了多学科内容。
例如,设计中算法分析、三原色原理、环保材料、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涉及信息技术、物理、化学、语文等学科。
(3)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例如,设计中将学生分为三组,各自分工,合作交流。
原因:当前时代具有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未来的人才需要创造性地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该设计的学习理念有利于培养这样的人才。
【评分参考】理念4分,原因2分。
二、(18分)7.(3分)A8.(3分)D9.(3分)B6.(3分)D10.(6分)【答案要点】(1)简刑重礼。
孔子认为武伯若对臣子以礼相待,就不用因臣子叛逃而施以刑罚。
(或:孔子建议武伯对臣子以礼相待,臣子就不会再叛逃了。
)(2)慎刑宥民。
孔子认为武伯的臣子既已返回,就不必再惩罚。
【评分参考】每点3分。
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试卷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4.4第1页(共4页)三、(30分)11.(3分)B12.(3分)C13.(6分)【答案示例】诗人把淋漓纵逸的书法创作当作上阵杀敌的豪举,表达了想要出师北伐、痛杀金人的宏伟心志,也表达了作者不能真的带兵上阵,只能以笔为刀,在想象中完成心愿的悲愤与不甘。
【评分参考】句意2分,情感4分。
14.(8分)(1)落月摇情满江树料得年年肠断处短松冈今已亭亭如盖矣(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评分参考】每空1分;书写不规范酌情扣分。
15.(10分)【答案示例】①元春省亲②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③黛玉葬花④香菱学诗⑤抄检大观园⑥要点一:大观园是太虚幻境在人间的投射,是贾宝玉和众女子们的理想世界,但它不能独立于贾府而存在,不断被肮脏污浊的现实世界侵蚀,最终必然走向毁灭,体现了这一理想世界的虚幻性。
2022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86972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e.png)
2022北京西城高三一模语文2022.4 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虚拟数字人(以下简称“虚拟人")是指具有数学化外形的虚拟人物。
与具备实体的机器人不同,虚拟人依赖显示设备存在。
虚拟数字人具备以下三方面特征:一是拥有人的外观,具有特定的相貌、性别和性格等人物特征:二是拥有人的行为,具有用语言、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的能力;三是拥有人的思维方式,具有识别外界环境并能与人交流互动的能力。
虚拟人的发展与共制作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从最早的手工绘制到现在的CG(Computer Graphics,电脑绘图)、人工智能合成,虚拟人大致经历了萌芽、探索、初级和成长四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尝试将虚拟人物引入到现实世界中,虚拟人步入萌芽阶段。
该时期虚拟人的制作技术以手工绘制为主,应用极为有限。
1984年,英国人George Stone创作出一个名为Max Headroom的虚拟人物,MAX拥有人类的样貌和表情动作,身穿西装,佩戴墨镜,曾参演了一部电影,拍摄了数支广告,一度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虚拟演员。
由于技术的限制,其虚拟形象是由真人演员特效化妆和通过手绘实现的。
21世纪初,传统手绘逐渐被CG、动作捕捉等技术取代,虚拟人步入探索阶段。
该阶段的虚拟人开始达到实用水平,但造价不菲,主要出现在影视娱乐行业,如数字替身、虚拟偶像等。
通过摄像机、动作捕捉设备采集处理真人演员的动作、表情,然后将其赋予虚拟角色,便制作成了电影中的“数字替身”。
2001年,《指环王》中的“咕噜”就是由CG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产生,这些技术后续还在《加勒比海盗》《猩球崛起》等电影制作中使用。
近五年,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虚拟人的制作过程得到有效简化,虚拟人开始步入正轨,进入初级阶段。
这个时期人工智能成为虚拟人不可分割的工具,智能驱动的虚拟人开始崭露头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条形码贴在答题纸规定处..............,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
其显著特征有三——特征一: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
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
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特征二: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
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一群“小才、微善”“或情或痴”的寻常“异样女子”,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
特征三: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
小才,有种种;微善,有种种;真性情,更有种种。
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
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
少有重合,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
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如湘云、芳官等),或心智锐敏(如黛玉、龄官),或性格刚烈(如直面戕害..的鸳鸯、尤三姐等),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
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是对儒家“修己安人”“和而不流”等积极内涵的认同与实践。
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如李纨、麝月等),待人谦和(如薛宝钗、花袭人等),且品行坚韧(首推平儿,还有薛宝钗),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
(取材于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偏不倚”中的“倚”,读音为yǐ。
B.“班姑蔡女”中的“班姑”,指《后汉书》作者班固。
C.“戕害”中的“戕”,最后一笔是“丶”(点)。
D.“不矜不伐”中的“矜”,意为“自夸”。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红楼女子之美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各美其美 B.美得适度C.都兼具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 D.体现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材料二薛宝钗是一位“冷人”。
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
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
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正是热的表现。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毒。
但她为人处事却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
“冷香丸”的意义,是解热毒的意义,也是治疗内外分裂的意义。
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
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
他的立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
他说:“这药丸可非同小可,是全书大悲剧的象征。
”薛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人物,但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
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样,有生命激情,有爱恋向往,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以至用“冷香丸”来化解自己的内热。
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需要药治。
林黛玉的悲剧固然是悲剧,但她毕竟把自己的情感毫无掩饰地率性表露过、宣泄过,任自己的眼泪挥洒过、畅流过,而薛宝钗则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压在心底,然后装出一副冷清的面孔去对付那个虚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
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点缀品、牺牲品,她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实际上是被封建道德专制理念埋葬掉的。
薛宝钗的悲剧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牲自身心性的结果。
这种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更深刻的悲剧,所以胡菊人先生称之为“大悲剧”。
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
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
(取材于刘再复《红楼人三十种解读》)3.材料二中,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下列说法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3分)A.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 B.把生命激情视为疾病C.只能用假面对付虚假的世界 D.不曾像黛玉那样率性4. 根据材料二,下列与“冷香丸”有关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曹雪芹创造出以“冷香丸”治疗宝钗的“热毒”,是一种精彩的写法B.“冷香丸”所解“热毒”,“病症”之一是追求功名,之二是为人端庄C.有人认为,“冷香丸”有治疗内热外冷分裂性格的意义,对宝钗有益D.有人认为,“冷香丸”是压制生命活力扭曲真实心性的,对宝钗有害材料三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
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说宝钗“孜孜以求的是‘甜如蜜’的小人之交。
她常常给人送东西,有时是有一定同情心的善行。
但我们应看到,她的动机是复杂的。
首先是求得美名,目的是邀时誉,笼络人心”。
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
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为此耍了阴谋——移祸黛玉。
我承认,宝钗是有缺点的。
但读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见,实事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则不难发现,指斥其“奸”过于严苛。
那日正值芒种,宝钗与凤、纨、迎、探、惜等在园中玩耍,因独不见黛玉,故去潇湘馆找她。
由于忽见宝玉进去怕自己也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来。
这恰好证明她心地纯正,不存妒忌之念。
接着见一玉色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扑起来,又证明她当时并无醋意与不快。
这时听见亭内红玉与坠儿说话,宝钗认为“奸淫狗盗”,固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实不足取,但她装着追寻黛玉,却是彼时彼境合乎实情之言。
人们情急之下做出的反应往往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事有关。
宝钗当时就是为找黛玉而来,因此,说寻黛玉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
毕竟,处境窘急,脱口而出,情有可原。
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度。
但说她将自己两套新衣拿来给金钏装裹,是为了对照贬损黛玉,实在有失偏颇。
因为黛玉“素日是个有心的”之类的话是王夫人所说,且宝钗历来心胸宽大,从不计较琐事,连庭院花木、房间布置、衣服首饰等都不大讲究,所以在姨妈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这一情境之下,她主动提出此议是十分自然的。
她在宽慰王夫人时说的一席话,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情外,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
因为人们为了安慰亲人、朋友,有时会说一些减轻其责任的话,这并不能完全代表她心中真实的判断,只能说有讨好之嫌。
断言其“奸”,并无铁证。
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
(取材于周思源《探秘集》)5. 根据材料三,下列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中,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A.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可见她不存妒忌B.担心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黛玉,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应C.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不是为了贬损黛玉D.认为金钏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话语,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6. 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
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造成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
(6分)7.人物的复杂性是指文学作品中某个人物形象有丰富的释读和评价的可能,上面材料中所分析的宝钗就是一个复杂性人物。
请从《红楼梦》《呐喊》《边城》《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红岩》这六部作品中任选一个人物(宝钗除外),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复杂性的理解。
(8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夫毁誉是非不可定矣。
以汉高之略而陈平之谋,毁.之则疏,誉之则亲。
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知世之听者多有所尤。
多有所尤,所听必悖.矣。
何以知其.然耶?《吕氏春秋》云:邾①之故,为甲裳以.帛,公息忌谓邾之君曰:“不若.以组。
”邾君曰:“善!”下令,令官为甲必以组。
公息忌因令其家皆为组。
人有伤.之者曰:“公息忌所以欲用组者,其家为甲裳多以组也。
”邾君不悦,于是乎止,无以组。
邾君有所尤也。
邾之故为甲以组而便也,公息忌虽多为组何伤?以组不便,公息忌虽无以为组亦何益?为组与不为组,不足以累.公息忌之说也。
凡听言不可不察。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尽啜之。
文侯曰:“乐羊以.我故,食其子之肉。
”堵师赞曰:“其子且食之,其.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
从城上视牛如羊,视羊如豚,所居高也。
窥面于盘水则圆,于杯则.亏,面形不变,其故有所圆有所亏者,所自窥之异也。
今吾虽欲正身而待物,庸讵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是知天下是非无所定也。
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今吾欲择是而居之,择非而去之,不知世之所是非者,孰是孰非哉?夫忘家殉国,则以为“不怀其亲,安能爱君?”卫公子开方、吴起、乐羊三人是也。
若.私其亲,则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则忘其身”。
穰苴杀庄贾是也。
故《传》曰:“欲加之罪,能无辞乎?”审是非者,则事情得也。
(节选自《反经·忠疑》)【注】①邾,古国名。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毁.之则疏,誉之则亲毁:破坏B.多有所尤,所听必悖.矣悖:谬误C.人有伤.之者曰伤:中伤D.不足以累.公息忌之说也累:妨碍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何以知其.然耶其.谁不食B.为甲裳以.帛乐羊以.我故C.不若.以组若.私其亲D.于杯则.亏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令官为甲必以组(邾君)命有关的官吏制作甲裳一定要用丝带连缀B.窥面于盘水则圆在盘子里放上水,看自己的面影,(面部)就是圆形完整的C.所自窥之异也自己能看出水中面影的区别罢了D.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指挥军队时就该忘掉自己的父母11.下列诗句阐释的哲理和作者的观点“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接近的一项是(3分)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