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鱼类原色图谱第二部推荐收藏
海水鱼图谱
3
2 真鲷(鲷科)Pagrosomus major
拉文种名 Chrysophrys major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种名 Red sea bream 地方名 加吉鱼、红加吉、铜盆鱼、大头鱼、小红鳞、加腊、赤鲫、赤板、 红鲷、红带鲷、红鳍、红立、王山鱼、过腊、立鱼。 形态特征 真鲷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一般体长 15~30 厘米,体重 300~1000 克。自头部 至背鳍前隆起,体被大弱栉鳞,头部和胸鳍前鳞细小而紧密,腹面和背部鳞较大。头 大,口小。左右额骨愈合成一块,上颌前端有犬牙 4 个,两侧有臼齿 2 列,前部为颗粒 状,后渐增大为臼齿;下颌前端有犬牙 6 个,两侧有颗粒状臼齿 2 列。前鳃盖骨后半 部具鳞。尾鳍后缘为墨绿色,背鳍基部有白色斑点。全身淡红色,体披中等大小 的圆鳞或弱栉鳞;颊部和顶部具鳞片,侧扁体的背部散布若干蓝绿色斑点,游泳 时闪现蓝光,体形和色泽优美。 生活习性 近海暖温性小型珊瑚礁鱼类。世界 900 余种,如条纹和红斜纹及细纹蝴蝶鱼, 青、金、线蝴蝶鱼, 鸳鸯和单斑及双丝蝴蝶鱼等。我国 20 余种。 栖息于水质清澈、藻类丛生的岩礁海区,结群性强,游泳迅速。真鲷主要以底栖 甲壳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小鱼及虾蟹类为食。适温范围为 9-30 度,最适 水温 18-28 度。有季节性洄游习性,表现为生殖洄游。养殖的适宜盐度为 17-31‰。 盐度低于 16‰时对真鲷生长不利。 产地、产季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近海均产之,但近年产量不 多。黄、渤海渔期为 5~8 月份和 10~12 月份;东海闽南近海和闽中南部沿海渔 期为 10~12 月份,11 月份是盛产期。 真鲷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每百克可食部含蛋白质 19.3 克,脂脂 4.1 克,味 道特别鲜美,素有“海鸡”之称。真鲷体色鲜红,日本称红加吉,有吉祥喜庆之兆。 真鲷两侧臼齿 2 行,体红色。红加吉。后鼻孔椭圆形。体扁平椭园形。背鳍 12 棘 10 软条,臀鳍 3 棘 8 软条,侧线鳞娄 53—59,尾鳍边缘黑色。犬齿上颚前部 2 对,下颚前部 3 对,体侧背部散布有鲜艳的兰色斑点。真鲷为近海暖水性底层 鱼类,喜栖息于水清而盐度较高的岩礁、沙砾及贝藻丛生的水域,一般水深 30~40 米。真鲷喜结群,游泳较迅速。生殖季节游向近岸,性凶猛,食性较杂,主要摄 食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小鱼蟹及海藻等。真鲷生活的适宜水温 22℃~27℃。 真鲷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 16‰~33‰。,体长 12 厘米以上,以重 500 一 1000 克者居多,寿命较长,有的可达 30 龄,长达 1 米。目前主要养殖方法为 网箱养殖,经深水网箱养殖,其生长速度为自然海区的 2 倍。分布于印度洋和太 平洋西部。中国近海均产之,但产量不多。黄、渤海渔期为 5~8 月份和 10~l 2 月份;东海闽南近海和闽中南部沿海渔期为 10~12 月份,11 月份是盛产期。ciaenops ocellatus 英文名: red drum 俗名: 眼斑拟石首鱼、拟红石首鱼、红鼓鱼、红鱼、斑尾鲈、海峡鲈、黑斑 红鲈、大西洋红鲈 分类: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辐鳍鱼纲 目:鲈形目 科:石 首鱼科 属:拟石首鱼属 种:S. ocellatus 产地及产期: 为广盐、广温、溯河性鱼类,分布于南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 水域。1991 年引进我国,并开展繁殖、养殖。 介绍: 外形与黄姑鱼较为相似。区别在于其背部和体侧的体色微红,幼鱼尾柄基部 上方有 1 黑色斑点。体延长,呈纺锤形,侧扁,头部钝圆,背部略微隆起。全长 为体高的 2.65-2.70 倍,体长为体高的 2.0-2.1 倍,尾柄长为高的 1.8-1.9 倍。 红鱼与目前我国普遍养殖的优良品种真鲷、黑鲷、东方红鳍豚、比目鱼、石斑鱼、 大黄鱼等名贵鱼种相比较,美国红鱼具有许多优点。 其一是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在正常养殖密度情况下,饲养 10-12 个月,体重一般都能达到 1 公斤商品鱼规格,最重者可达到 3 公斤,亩 产可达 1000 公斤以上,收入上万元,经济价值可观。目前欧美市场价每磅 8 美 元,在国际市场上为抢手货。其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是该鱼肉厚结实肉质 细嫩,少刺多汁,味道鲜美,且色泽鲜艳,外观、口感惧佳。据测定,其蛋白质 含量比大黄鱼高,但脂肪含量低,属于上等的保健海味珍品。 其二是红鱼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其适盐范围 S=0 一 40‰,即在海水、 咸淡水或淡水中均可正常生长。适温范围也很广。虽然它属于暖水性种类,但亦 能耐低温,在 2-33℃范围内均能存活,10℃以上就可以生长发育,18-30℃生 长最快。而且耐低氧能力也强,其死亡临界溶解氧浓度小于或等于 2·2 毫克/升。 由于红色这种特性,不仅可以在沿海海湾、潮间带、盐碱地采用网箱、池塘进行 海水养殖,甚至内陆淡水中也可养殖。在我国海南岛周围海域,年平均水温为 19-30℃特别适宜于美国红鱼养殖。试验证明,美国红色也完全适合在我国北方 地区养成,且有较高的试验推广价值。 其三是美国红鱼食性广泛,对饵料要求不高,不论是人工饵料,还是小杂鱼、 虾、贝类,都来者不拒,且保证正常生长。以低质的食物换取高档的水产品,正 适合于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所以乐意被水产养殖单位所接收。此外,此鱼抗病 力强,不生特殊疑难杂症,成活率高,繁殖力强。在适宜生活条件下,可连续产 卵,一般每隔三五天产卵一次,每次产卵 5-200 万粒。每尾成年雌鱼年平均产 卵可达 6000 万粒,受精率在 85%以上。有利于苗种需求,即时保证供应。 目前,我国沿海各省水产养殖单位,已敏感地觉察到美国红鱼的前景和发展 空间,而且正在加快速度,加大力度推进此项目早日实施。
中国海洋鱼类图库
图片:
名称:
斑鰶
英文名:
ClupanodQn punctatus (emminck et Schlegel)
科目:
鲱科
英文名称:
Clupeidae
俗称:
黄流鱼、鼓眼、扁彦、气泡子
概述:
背鳍最后一鳍条延长为丝状。上颌中间缺刻不明显。体被圆鳞,无侧线,纵列鳞53~56个。腹部具棱鳞32~36个。
暖温性小型鳐类,一般体长在半米以内。喜栖息于泥沙海底,游泳缓慢,食小型甲壳类和贝类。为我国沿海习见种。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
图片:
名称:
美 鳐
英文名:
Raja pulcira Liu
科目:
鳐科
英文名称:
Rajidae
俗称:
概述:
尾上具结刺1行。吻软骨愈合部短十分离部。两颌牙多于 40个。体盘前部斜方形,在吻侧与眼后外侧缘凹入。
温水性小型鳐,一般体长300~500毫米。栖息于浅海沙质底海域,常将身体半埋于沙中,白天潜伏,夜间活动觅食。卵生,卵壳四角形,每角有一丝状粘液线,用以附着于海藻或岩石上。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
图片:
名称:
光魟
英文名:
Dasyatis laevigatusChu
科目:
魟科
英文名称: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仅产于南海。
图片:
名称:
黑线银鲛
英文名:
Chimaera phantasmaJordanet Snyder
科目:
银鲛科
英文名称:
Chimaeridae
最全水生物藻类图谱
---------------------------------------------------------------最新资料推荐------------------------------------------------------最全水生物藻类图谱有了最全水生物藻类图谱,你还为看不懂各种藻类而烦恼吗?2019-04-22 中国水产第一媒体硅藻门- 布纹硅藻蓝藻门- 鱼腥藻蓝藻门- 颤藻蓝藻门- 颤藻蓝藻门- 鱼腥藻绿藻门- 栅藻绿藻门- 栅藻绿藻门- 栅藻硅藻门- 桥穹藻绿藻门- 刚毛藻硅藻门- 舟形藻裸藻门- 裸藻绿藻门- 杂球藻绿藻门- 刚毛藻绿藻门- 水绵蓝藻门- 鱼腥藻硅藻门- 小环藻硅藻门- 羽纹藻硅藻门- 脆杆藻绿藻门- 栅藻绿藻门- 月牙藻硅藻门- 小环藻裸藻门- 裸藻喇叭虫绿藻门- 空球藻裸藻门- 囊裸藻裸藻门- 扁裸藻l 蓝藻门- 颤藻绿藻门- 集星藻裸藻门- 鳞孔藻硅藻门- 菱形藻硅藻门- 小环藻裸藻门- 扁裸藻绿藻门- 实球藻绿藻门- 小球藻裸藻门- 裸藻绿藻门- 集星藻绿藻门- 空球藻硅藻门- 双菱藻硅藻门- 舟形藻硅藻门- 舟形藻绿藻门- 水绵绿藻门- 栅藻绿藻门- 盘星藻绿藻门- 新月藻硅藻门- 舟形藻蓝藻门- 鱼腥藻硅藻门- 双菱藻裸藻门- 囊裸藻裸藻门- 扁裸藻裸藻门- 扁裸藻绿藻门- 针杆藻硅藻门- 小环藻硅藻门- 菱形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硅藻门- 双菱藻硅藻门- 异端藻蓝藻门- 颤藻硅藻门- 异极藻绿藻门- 小球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绿藻门- 新月藻蓝藻门- 颤藻1 / 2绿藻门- 新月藻绿藻门- 刚毛藻蓝藻门- 颤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蓝藻门- 鱼腥藻蓝藻门- 颤藻蓝藻门- 鱼腥藻绿藻门- 栅藻绿藻门- 栅藻硅藻门- 桥穹藻硅藻门- 舟形藻绿藻门- 刚毛藻绿藻门- 刚毛藻绿藻门- 杂球藻硅藻门- 羽纹藻硅藻门- 小环藻蓝藻门- 鱼腥藻硅藻门- 小环藻绿藻门- 月牙藻、绿藻门- 栅藻绿球藻- 空球藻喇叭虫绿藻门- 集星藻裸藻门- 扁裸藻裸藻门- 囊裸藻硅藻门- 小环藻裸藻门- 鳞孔藻硅藻门- 菱形藻绿藻门- 实球藻绿藻门- 小球藻裸藻门-- 裸藻硅藻门- 双菱藻硅藻门- 舟形藻硅藻门- 舟形藻绿藻门- 水绵绿藻门- 新月藻绿藻门- 栅藻蓝藻门- 鱼腥藻硅藻门- 舟形藻裸藻门- 扁裸藻裸藻门- 扁裸藻裸藻门- 囊裸藻硅藻门- 菱形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硅藻门- 小环藻硅藻门- 双菱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硅藻门- 异极藻蓝藻门- 颤藻硅藻门- 异极藻绿藻门- 新月藻硅藻门- 布纹硅藻绿藻门- 刚毛藻绿藻门- 新月藻蓝藻门- 颤藻。
常见海水鱼类图谱大全(推荐收藏)
常见海水鱼类图谱大全(推荐收藏)鞍带石斑,也称龙趸棕点石斑鱼(老虎斑)龙虎斑,也称虎龙斑、珍珠龙胆赤点石斑鱼,俗名红斑斜带石斑鱼,也称青斑云纹石斑鱼,俗名:油斑蓝身大斑石斑鱼,也称金钱斑、黑斑石斑鱼宝石石斑鱼,俗名流氓格仔、糯米格、宝石斑鱼豹纹鳃棘鲈,俗名东星斑驼背鲈,也称老鼠斑横带九棘鲈,也叫黑猫仔鹦鹉鱼,台湾叫鹦哥鱼,也叫青衣再看看隆头鱼青衣的牙,是稀疏的颗粒状大黄鱼,也称黄花鱼黄唇鱼,又称为白花鱼、黄鳌鱼、大澳鱼、金钱鳌,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
野生海鲈白蕉海鲈(白蕉海鲈是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地标产品,品种为花鲈,隶属于鲈形目、鮨科、花鲈属)眼斑拟石首鱼,也称美国红鱼、拟红石首鱼、红鱼、红鼓鱼、红鱼、斑尾鲈、海峡鲈、黑斑红鲈、大西洋红鲈。
大头叫姑鱼白叫姑鱼钝头叫姑鱼俗名:黑加网道氏叫姑鱼俗名:春子大菱鲆(多宝鱼)褐牙鲆,也称牙片、偏口,亦称“左口鱼”半滑舌鳎,也称鳎目、鳎米、龙利鲐鱼,别称青花鱼、油胴鱼、鲭鱼、鲐鲅鱼蓝点马鲛秋刀鱼竹荚鱼,也称马鲭鱼带鱼油锥,学名:网纹裸胸鳝前肛鳗花鳗鲡 Anguilla marmorata尖吻蛇鳗银鲳,也称鲳鱼斑点鸡笼鲳,鲈形目鸡笼鲳科鸡笼鲳属金鲳,学名卵形鲳鯵及达副叶鲹(Alepes djedaba),又称吉打鲹南鯵短吻丝鲹( 花串、白须公),鲹科,英文名: Blepharis ciliaris大口逆沟鲹、康氏似鲹,辐鳍亚纲鲈形目鲹科,俗称七星仔、棘葱仔、鬼平、龟滨、龟柄幽面学名费氏鲳鲹褐蓝子鱼 Siganus fuscescens军曹鱼,也称海鲡鳕鱼,也叫明太鱼,纯正鳕鱼指鳕属鱼类,分为大西洋鳕鱼(Gadus morhua),格陵兰鳕鱼(Gadus ogac)和太平洋鳕鱼。
鳕形目下有鳕科,通常的鳕鱼的概念扩大到鳕科鱼类,有50多种,它们中大多数分布于大西洋北部大陆架海域,重要鱼种有黑线鳕、蓝鳕、绿青鳕、牙鳕、挪威长臂鳕和狭鳕等。
鳕鱼鲻鱼,也称乌头、乌鲻鲻鱼多鳞鱚多鳞鱚的背尖颌北梭鱼针鱼,学名颌针鱼,也叫针良鱼鲑鱼,俗称三文鱼,分为鲑科鲑属与鲑科鳟属,准确的说是鲑鳟鱼,鲑科鱼中的鳟属鱼有两种:海鳟和虹鳟。
《中国澹水鱼类原色图集》03
七鳃鳗科1 日本七鳃鳗鲟科2 施氏鲟3 库页岛鲟4 裸腹鲟5 马苏大麻哈鱼6 大麻哈鱼7 驼背大麻哈鱼8 花羔红点鲑9 细鳞鱼茴鱼科10 北极茴鱼狗鱼科11 黑斑狗鱼鲤科12 半线(鱼丹)13 缺须(鱼丹)14 斑尾低线躐15 滇西低线躐16 黑背波鱼17 条纹裸(鱼丹)18 异鲴19 中华细鲫20 稀有(鱼句)鲫21 丁(鱼岁)22 东方欧鳊23 湖拟鲤24 真(鱼岁)25 尖头(鱼岁)26 洛氏(鱼岁)27 吐鲁番(鱼岁)28 东北雅罗鱼29 贝加尔湖雅罗鱼30 滩头雅罗鱼31 珠星雅罗鱼32 赤梢鱼33 黑龙江(鱼旁)(鱼皮)34 短须橘35 无须橘36 彩副橘37 保山四须(鱼巴)38 墨脱四须(鱼巴)39 太平四须(鱼巴)40 后鳍四须(鱼巴)41 鲂形四须(鱼巴)42 小孔金线(鱼巴)43 无眼金线(鱼巴)44 月斑长臀(鱼巴)45 大鳞结鱼46 墨脱华鲮47 宽头华鲮48 云南华鲮49 彩花(惠)唇(鱼巴)50 桥街墨头鱼51 西藏墨头鱼52 条纹墨头鱼53 刺(鱼句)54 条纹似白(鱼句)55 东北黑鳍(鱼泉)56 图们江中(鱼句)57 凌源(鱼句)58 黄河(鱼句)59 犬首(鱼句)60 大头(鱼句)61 尖鳍(鱼句)62 棒花(鱼句)63 细体(鱼句)64 兴凯银(鱼句)65 辽宁棒花鱼66 软刺裂腹鱼67 保山裂腹鱼68 伊犁裂腹鱼69 塔里木裂腹鱼70 扁吻鱼71 斑重唇鱼72 新疆裸重唇鱼73 青海湖裸鲤74 黑鲫75 银鲫76 元江长须鳅(鱼它) 鳅科77 北鳅78 小眼须鳅79 穗唇须鳅80 北方须鳅81 南方条鳅82 鼓颊条鳅83 侧带条鳅84 多鳞条鳅85 美斑条鳅86 长条鳅87 密纹条鳅88 多纹条鳅89 盈江条鳅90 孟定新条鳅91 岷县高原鳅92 粗壮高原鳅93 东方高原鳅94 黑背高原鳅95 黑体高原鳅96 硬刺高原鳅97 拟硬刺高原鳅98 新疆高原鳅99 长身高原鳅100 似鲶高原鳅101 黄河高原鳅102 斯氏高原鳅103 修长高原鳅104 隆头高原鳅105 尔羌高原鳅106 河西叶尔羌高原鳅107 小体高原鳅108 突吻沙鳅109 鳞头鳅110 缅甸鳞头鳅111 黑龙江花鳅112 北方花鳅113 黑龙江泥鳅114 北方泥鳅平鳍鳅科115 缅甸爬鳅鲶科116 欧洲六须鲶117 兰州鲶(鱼尝)科118 乌苏里拟(鱼尝) (鱼兆)科119 穴形纹胸(鱼兆)120 龙江纹胸(鱼兆)121 大斑纹胸(鱼兆)122 三线纹胸(鱼兆)123 老挝纹胸(鱼兆)124 四斑纹胸(鱼兆)125 间棘纹胸(鱼兆)126 扎那纹胸(鱼兆)127 亮背纹胸(鱼兆)128 长尾纹胸(鱼兆)129 间褶(鱼兆)130 大孔(鱼兆)131 短鳍(鱼兆)132 拟(鱼晏)133 藏(鱼晏)鳕科134 江鳕刺鱼科135 中华多刺鱼鲈科136 河鲈137 梭鲈138 粘鲈塘鳢科139 葛氏鲈塘鳢暇虎鱼科140 黄带克丽暇虎鱼杜父鱼科141 图们杜父鱼142 阿尔泰杜父鱼1日本七鳃鳗七鳃鳗科Lampetra japonica (Martens)(七星子)无上下颌,成体口吸盘呈漏斗状。
常见海水鱼类图谱大全
常见海水鱼类图谱大全剥皮牛剥皮牛,此鱼常见于东南沿海,之前见过很多冰冻的剥皮牛。
没想到在此能见到鲜活剥皮牛,在潮汕地区主要用来作为鱼饭,更有刺身爱好者选大条作为刺身,常见的做法也有豉汁蒸或豆酱煮。
此鱼在烹调之前要剥皮,故名剥皮牛。
青衣青衣鱼,又名妾鱼。
由于身体呈青色,在水中游动时常常两两相随,犹如青衣婢女,故而得名。
青衣鱼的肉质肥厚丰腴,红烧最能品味到此鱼的醇厚滋味。
红歌鲤红歌鲤是越南海鲜,产地为越南海域。
每条重量为12斤左右。
极品冰鲜。
野生鹰鲳鱼对于海鱼,坊间一直有“第一鲳,第二罔,第三马鲛王”之说,极品冰鲜,自然也离不开这三种鱼。
市场中鲳鱼品种最多,常见的有五六种:白鲳、银鲳、燕尾鲳、鹰鲳、黑鲳等。
鲳鱼中的极品,非鹰鲳莫属,烹制上清蒸或香煎最佳,唯独价钱在海鱼中也最贵。
渔民有句顺口溜“鹰鲳鼻,马鲛尾”,“当你食过鹰鲳后,再食其他鱼都觉无味。
“即使是罔鱼、马鲛鱼,全都黯然失色。
”鹰鲳为暖水性上中层的名贵海产,其特点是头圆形如鹰鼻、身扁近似菱形,尾鳍短阔。
酒店的师傅说,市面鹰鲳多为两三斤一条,但鹰鲳是越大越好食,5斤以上最正。
海船捕捞后直运到位,所以特别鲜美,作为主打菜很受欢迎。
鹰鲳肉质细嫩肥腴,味厚鲜香,刺少骨软。
最爱香煎后那种甘美浓鲜之感。
一条鹰鲳,最好食的是鼻,一口咬下去,甘鲜满嘴,骨软无渣。
马头鱼马头鱼,产地为越南海域。
在潮汕地区有一句吃鱼的时令口诀:“农历1月鱼儿鲜,2月鱼儿肥,3月鱼儿最当时,4月吃毛刺(即多骨刺之鱼),五六月吃贴地(即生活于海底之鱼)。
”属于深海鱼的马头鱼就正当时令了,尤其鲜美。
马头鱼,肉质特别嫩滑,嘴唇轻轻一抿就散开了,骨刺少,啖啖肉。
冰鲜的马头鱼,香煎、豉汁蒸、清焖等都是不错的做法。
奎龙鱼奎龙鱼身体长圆,了丝(小刺)特别多,肉也多,秋初最肥,以鲜鱼去骨拍扁,铺上香葱、酱油、五香粉等配料,头尾对折成饼状,慢火煎熟,可堪称海鲜中第一香味。
这种鱼在海边人的餐桌上十分常见,味辛、咸,寒。
世界海鱼图谱大赏
世界海鱼图谱大赏马鞭鱼它属烟管鱼科,俗称马鞭鱼。
以流刺网、底拖网渔法均会捕获。
马鞭鱼最大体长可达200至300cm,味美刺少,可食用部分却只有鱼身中段。
其吻部延长呈管状,好似一根长烟枪,且为硬骨质无法食用,尾鳍深叉形尾柄部亦是无肉。
料理时先将这两部分去掉,只留鱼身切段,可煮酱油水,或取砂锅倒入少许油,铺姜丝及蒜瓣,再剪入少许辣椒干末;将腌制后的马鞭鱼段平铺其上,加盖炝熟,无需加水,因为鱼肉加热过程中会产生水分,不必担心砂锅会烧坏,整个过程以中火焖炝10分钟左右即可。
炝熟的马鞭鱼肉洁白鲜香且保有水分,鱼肉不会太老。
辨识马鞭鱼新不新鲜也很简单,就是看鱼的体表够不够红。
马鞭鱼的体表红色会随着不新鲜程度慢慢变淡,体呈暗灰色时基本上已经臭掉不能食用了。
飞鱼飞鱼长相奇特,胸鳍特别发达,如同机翼般又大又长。
凭借自己流线型的优美体型,飞鱼能够跃出水面十几米,在空中飞掠400多米。
说到初夏时节日本海的美味,当属飞鱼。
这种鱼很适合做刺身,肉质柔软鲜嫩,清淡爽口。
鲅鱼鲅鱼学名蓝点马鲛,为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暖性上层洄游性鱼类,种类很多,我国黄海、渤海均有生长,以中上层小鱼为食,夏秋季结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秋汛常成群索饵于沿岸岛屿及岩礁附近,为北方经济鱼之一,通常不进行人工养殖。
好的鲅鱼,只需要看三点。
一看眼睛,鲜度高的鲅鱼眼珠是亮的。
二看鱼鳃,如果它的鱼鳃是红的,质量就差不了。
三是鱼身能站起来,用手拿起来,鱼就能站起来,如果鱼肉是挺的,很硬,那就是高质量的鲅鱼。
鲅鱼游速快,肉质紧密结实,出肉量大,深受大家的喜爱。
每年的四五月份在青岛有女婿买大鲅鱼送老丈人的习俗,这跟以前民间流传一个故事有关,无论是老女婿,还是新女婿,只要岳父岳母健在,都无一例外,鲅鱼跳,丈人笑。
人们也开发出了很多种鲅鱼的吃法,切成大块用热油香煎,外皮焦脆,让人食指大动。
当然,鲅鱼也可以用来红烧,还有鲅鱼饺子,鲅鱼海鲜面、香煎鲅鱼等经典鲅鱼美食。
秋刀鱼秋刀鱼又称竹刀鱼,由于盛产于秋季,其体形修长如刀,故名秋刀鱼。
鱼类图鉴
鮨科花鲈属花鲈体延长,侧扁,纺锤形,体被栉鳞,背侧与背鳍鳍膜具黑色斑点石首鱼科叫姑鱼属皮氏叫姑鱼体延长,侧扁,背部微隆起,腹部鈍圆,尾柄细长,头侧扁,短而圆钝,吻圆钝,突出,吻褶边缘游离,分为四个吻叶,具五个小孔,隐于吻叶之间和两侧,眼大,上侧位,鼻孔两个,前鼻孔圆形,较小,后鼻孔较大,裂缝状,位于眼的前方,口小,下位,深弧形,口裂始于眼下缘水平线之下,唇薄光滑,舌圆形,前端游离,鳃孔大,鳃盖膜与颊部不连,鳃盖条7,具假鳃,鳃耙细短,最长鳃耙约为鳃丝长二分之一,体被栉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有多行小圆鳞,几伸达鳍条顶端,吻及颊部具有小圆鳞,侧线完全。
PG石首鱼科黄姑鱼属黄姑鱼体延长,侧扁,背部隆起,略呈弧形,腹部广弧形,头中大,侧扁,稍尖突。
吻短钝,吻端具小孔4个,上3孔排列成一横行,下一孔扁圆形,眼中大,上侧位,在头的前半部,眼径小于吻长,眼间隔宽凸,碧空个,前小后大,口中大,斜裂,下颌稍短于下颌,上颌骨后延几伸达眼后缘下方,头及头的后部被栉鳞,颊部无鳞,背鳍鳍条部和臀鳍基部各具一鳞鞘,侧线发达,伸达尾鳍后端,背侧面灰橙色,腹面银白色,背侧有许多波状条纹,斜向斜下方,背鳍鳍棘上部暗褐色,鳍条部边缘黑色,每一鳍条基部有一黑色小点鰕虎鱼科栉孔鰕虎鱼属小头栉孔鰕虎鱼体延长颇侧扁,背腹缘平直,近尾端渐小,头后中央局一顶脊,吻短而钝,弧形倾斜。
眼颇小,皮肤所盖,口小,斜裂,波曲,鳃孔大,侧位,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峡部宽,鳃耙细小,鳃盖上方具一凹陷。
体批小圆鳞,头部顶部无鳞,背鳍连续,具6鳍棘。
胸鳍小,上部鳍条较长。
腹鳍愈合成一狭长吸盘,后缘深凹。
体淡紫红色或蓝褐色。
鰕虎鱼科矛尾鰕虎鱼属矛尾鰕虎鱼体颇延长,前部亚圆形,后部稍侧扁渐细,尾柄颇低,口大斜裂,口腔白色,下颚稍突出,牙细尖,鳃孔大延向前方,鳃盖膜与峡部相连。
具假鳃,体批圆鳞,前部鳞较小后部较大。
背鳍两个,第一背鳍具8鳍棘,胸鳍宽圆,左右腹鳍愈合形成一吸盘。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农牧渔业部水产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自然博物馆浙江钓鱼网绍兴论坛网友内部交流资料版权属于原著者和上海科技出版社目 录1中华鲟鲟科 (1)2长江鲟鲟科 (1)3白鲟白鲟科 (2)4鲥鲱科 (2)5短颌鲚鳀科 (2)6刀鲚鳀科 (3)7银鱼银鱼科 (3)8大银鱼银鱼科 (4)9太湖短吻银鱼银鱼科 (4)10鳗鲡鳗鲡科 (4)11胭脂鱼胭脂鱼科 (5)12中华沙鳅鳅科 (5)13花斑副沙鳅鳅科 (6)14武昌副沙鳅鳅科 (6)15漓江副沙鳅鳅科 (7)16长薄鳅鳅科 (7)17紫薄鳅鳅科 (8)18 红唇薄鳅鳅科 (8)19衡阳薄鳅鳅科 (8)20短体条鳅鳅科 (9)21中华花鳅鳅科 (9)22大斑花鳅鳅科 (10)23泥鳅鳅科 (10)24大鳞副泥鳅鳅科 (11)25马口鱼鲤科 (11)26 宽鳍鱲鲤科 (11)27 中华鳑鲏鲤科 (12)28高体鳑鲏鲤科 (13)29彩石鲋鲤科 (13)30大鳍刺鳑鲏鲤科 (14)31寡鳞刺鳑鲏鲤科 (14)32越南刺鳑鲏鲤科 (15)33多鳞刺鳑鲏鲤科 (16)34峨嵋刺鳑鲏鲤科 (16)35兴凯刺鳑鲏鲤科 (16)36唇[鱼骨] 鲤科 (17)37 花[鱼骨] 鲤科 (17)38 长吻[鱼骨] 鲤科 (18)39似刺鳊鮈鲤科 (18)40似[鱼骨] 鲤科 (19)42长麦穗鱼鲤科 (20)43华鰁鲤科 (20)44小鰁鲤科 (21)45 江西鰁鲤科 (21)46川西黑鳍鰁鲤科 (22)47黑鳍鰁鲤科 (22)48短须颌须鮈鲤科 (23)49银色颌须鮈鲤科 (23)50西湖颌须鮈鲤科 (24)51铜鱼鲤科 (24)52圆口铜鱼鲤科 (25)53吻鮈鲤科 (25)54四同吻鮈鲤科 (26)55长鳍吻鮈鲤科 (26)56似鮈鲤科 (27)57棒花鱼鲤科 (27)58钝吻棒花鱼鲤科 (28)59小口棒花鱼鲤科 (28)60洞庭棒花鱼鲤科 (29)61建德棒花鱼鲤科 (29)62长须片唇鮈鲤科 (30)63长蛇鮈鲤科 (30)64蛇鮈鲤科 (30)65光唇蛇鮈鲤科 (31)66湘江鳅鮈鲤科 (31)67短身鳅鮀鲤科 (32)68宜昌鳅鮀鲤科 (32)69异螺鳅鮀鲤科 (33)70裸体鳅鮀鲤科 (33)71青鱼鲤科 (34)72草鱼鲤科 (35)73鯮鲤科 (35)74鳡鲤科 (36)75鳤鲤科 (36)76赤眼蹲鲤科 (37)77 似鲛鲤科 (37)78餐鲤科 (37)79油餐鲤科 (38)80长春鳊鲤科 (38)81 红鳍鮊鲤科 (39)82银飘鱼鲤科 (39)83寡鳞飘鱼鲤科 (40)84三角鲂鲤科 (40)86 长体鲂鲤科 (42)87四川华鳊鲤科 (42)88蒙古红鲌鲤科 (42)89翘嘴红鲌鲤科 (43)90青梢红鲌鲤科 (43)91拟尖头红鲌鲤科 (44)92短臀近红鲌鲤科 (44)93黑尾近红鲌鲤科 (45)94高体近红鲌鲤科 (45)95四川半餐鲤科 (46)96黄尾鲴鲤科 (46)97银鲴鲤科 (47)98细鳞斜颌鲴鲤科 (47)99圆吻鲴鲤科 (48)100逆鱼鲤科 (48)101鲢鲤科 (49)102鳙鲤科 (49)103刺鲃鲤科 (50)104中华倒刺鲃鲤科 (50)105鲈鲤鲤科 (51)106带半刺厚唇鱼鲤科 (51)107白甲鱼鲤科 (52)108四川白甲鱼鲤科 (52)109小口白甲鱼鲤科 (53)110稀有白甲鱼鲤科 (53)111瓣结鱼鲤科 (53)112齐口裂腹鱼鲤科 (54)113重口裂腹鱼鲤科 (54)114华鲮鲤科 (55)115湘华鲮鲤科 (55)116泉小鱼鲤科 (56)117墨头鱼鲤科 (56)118岩原鲤鲤科 (57)119鲤鲤科 (57)120鲫鲤科 (58)121浙江原缨口鳅平鳍鳅科 (59)122犁头鳅平鳍鳅科 (59)123短身间吸鳅平鳍鳅科 (59)124 中华间吸瞅平鳍鳅科 (60)125四川华吸鳅平鳍鳅科 (60)126峨嵋后平鳅平鳍鳅科 (61)127大鳍鮠鮠科 (61)128黄颡鱼鮠科 (62)130江黄颡鱼鮠科 (63)131光泽黄颡鱼鮠科 (63)132钝吻鮠鮠鲍科 (64)133粗唇鮠鮠科 (64)134长吻鮠鮠科 (64)135细体鮠鮠科 (65)136短尾鮠鮠科 (65)137切尾鮠鮠科 (65)138白边鮠鮠科 (66)139鲇鲇科 (66)140南方大口鲇鲇科 (67)141白缘[鱼央] [鱼央]科 (67)142拟缘[鱼央] [鱼央]科 (68)143中华纹胸鮡鮡科 (68)144鱵鱵科 (68)145青鳉鳉科 (69)146乌鳢鳢科 (69)147黄鳝合鳃科 (70)148刺鳅刺鳅科 (70)149松江鲈杜父鱼科 (71)150白头鳜鮨科 (71)151鳜鮨科 (72)152长体鳜鮨科 (72)153大眼鳜鮨科 (73)154斑鳜鮨科 (73)155暗鳜鮨科 (73)156鲈鮨科 (74)157鲻鲻科 (74)158赤眼梭鲻鲻科 (75)159沙鳢塘鳢科 (75)160黄[鱼幼] 塘鳢科 (76)161栉鰕虎鱼鰕虎鱼科 (76)162成都鰕虎鱼鰕虎鱼科 (77)163 弹涂鱼弹涂鱼科 (77)164圆尾斗鱼攀鲈科 (78)165叉尾斗鱼攀鲈科 (78)166暗色东方鲀鲀科 (79)167条纹东方鲀鲀科 (79)168窄体舌鳎舌鳎科 (80)169 三线舌鳎舌鳎科 (80)Acipenser sinensis Gray(鳇鱼、腊子)头背部骨板光滑。
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图片名称
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图片名称
花鲈
鲻鱼
虎斑宝贝
中华鲎
金钱鱼
红星校子蟹
金线鱼
日本绒毛蟹
香螺
斑节对虾
南美白对虾
文蛤
中华鲟
骨螺
沙锥鱼
鲢鱼
非洲鲫鱼
黑鱼
罗非鱼
牙鲆
长尾大眼鲷鱼
蓝圆鲹
波纹巴非蛤
美国红鱼
尖吻鲈
虾蛄
黄花鱼
乌头鲻
黑鲷
尖吻鲈
鲻鱼
日本海马黑鱼
花鲈
骨螺
白千手螺
黄沙鳖
斑点石鲷
斑点石鲷
金鲳鱼
赤魟鱼
扇贝
方斑东风螺
梭鱼
牛尾鱼
粗纹蜑螺
金钱鱼
河豚
中华鲟
乌头鲻蓝子鱼
翡翠贻
缢蛏
赤点石斑大黄鱼
狮抓海扇贻
大玉螺
蓝圆鲹
牙鲆
中华乌塘鳢
金鲳鱼。
海洋鱼类色彩图谱
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是适应水栖生活的低级有颌脊椎动物,它具有比圆口类更为进步的机能结构,主要表现在:1.出现了上下颌。
从鱼类(盾皮鱼、软骨鱼、硬骨鱼)开始,有 了能活动的上颌和下颌.和无颌类相对,鱼类以上总称有颌类(或 颌口类) 。
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上下颌的出现是—个重大的转折点。
自从有了上下颌,动物就能主动地去追捕咬牢食物,增加了动物获得食物的机会,并通过颌上牙齿的撕割和研磨等机械性加工,使原来不能利用的食物变为可利用的,从而开拓了广泛利用食物资源的领域。
此外,上下颌也是防御的工具。
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动物,既能进攻,又能防御。
而上下颌又是营巢、 钻洞、求偶、育雏等多种活动的工具。
与主动捕食及多种活动相适应,动物的其他器官系统,如运动器官、感觉器官、神经系统也必然相应的得到发展。
因此,颌的出现带动了动物体制结构的全面提高。
2.有了成对的附肢,即一对胸鳍和一对腹鳍。
其基本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和改变运动的方向。
偶鳍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动物的游泳能力,并为陆生脊椎动物四肢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3.脊柱代替了脊索。
虽然雏形的脊椎骨是从圆口纲开始的,但是从鱼类开始,脊柱才逐渐成为支持身体和保护脊髓的主要结 构。
新的支持结构取代了旧的支持结构,达就加强了支持、运动和保护的机能。
4.脑和感觉器官更为发达,脑分为明显的五部分。
开始具有一对鼻孔和三个半规管的内耳,保护脑和成觉器官的头骨也较圆口类更为完整。
脑和感觉器官的发达更能促进体内各部的协调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但是,局限于水中环境,鱼类在进化上也有局限性,体制结构在脊椎动物中还处于低级的水平。
鱼类适应水栖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身体仅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头骨与躯椎间缺少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
2.体形多呈梭形,在水中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体表多被鳞片。
3.以鳃进行呼吸,鱼的呼吸动作是依靠口的开关、鳃弧的张缩以促使水的通入与流出。
水由口进入咽,由鳃裂流出体外,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氧渗透进薄的鳃壁再入血管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渗出水中。
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图片名称
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图片名称花鲈
鲻鱼
虎斑宝贝
中华鲎
金钱鱼
红星校子蟹金线鱼
日本绒毛蟹
香螺
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
文蛤
中华鲟骨螺
沙锥鱼
鲢鱼
非洲鲫鱼大黄鱼黑鱼
罗非鱼牙鲆
长尾大眼鲷鱼扇贝
蓝圆鲹
波纹巴非蛤
美国红鱼尖吻鲈
虾蛄
黄花鱼
乌头鲻
黑鲷尖吻鲈
鲻鱼
日本海马黑鱼
花鲈
骨螺
白千手螺黄沙鳖斑点石鲷斑点石鲷
金鲳鱼
赤魟鱼扇贝
方斑东风螺梭鱼
牛尾鱼
粗纹蜑螺
金钱鱼
河豚
中华鲟
乌头鲻
蓝子鱼翡翠贻缢蛏
赤点石斑
大黄鱼
狮抓海扇贻
大玉螺蓝圆鲹
牙鲆
中华乌塘鳢金鲳鱼。
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图片名称
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图片名称
花鲈
鲻鱼
虎斑宝贝
中华鲎
金钱鱼
红星校子蟹
金线鱼
日本绒毛蟹
香螺
斑节对虾
南美白对虾
文蛤
中华鲟骨螺
沙锥鱼
鲢鱼
非洲鲫鱼大黄鱼黑鱼
罗非鱼牙鲆
长尾大眼鲷鱼
扇贝
蓝圆鲹
波纹巴非蛤
美国红鱼
尖吻鲈
虾蛄
黄花鱼
乌头鲻
黑鲷
尖吻鲈
鲻鱼
日本海马
黑鱼
花鲈
骨螺
白千手螺
黄沙鳖
斑点石鲷
斑点石鲷金鲳鱼
赤魟鱼
扇贝
方斑东风螺
梭鱼
牛尾鱼
粗纹蜑螺金钱鱼
河豚
中华鲟
乌头鲻蓝子鱼
翡翠贻
缢蛏
赤点石斑大黄鱼
狮抓海扇贻
大玉螺
蓝圆鲹
牙鲆
中华乌塘鳢金鲳鱼。
1.8鱼类
中国北方海水鱼彩色图集序研究与开发海洋,是新世纪人类达成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
占地球总面积的辽阔海洋,蕴藏着许多形态和生态各异的海洋动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探索海洋的奥妙,了解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意识与日俱增。
为适应人们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日益提高的需要,结合多年的海上实践经验。
编写了中国北方海水鱼彩色图集。
黄海及渤海,是邻接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四省(市)的中国北方两海,海域宽广,陆地水系纵横,是许多经济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
本图集汇集了该海域的鱼类和世界常见的经济鱼类,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
扁头哈那鲨哈那鲨、花七腮鲨(俗名)分布: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印度洋、地中海。
形态特征:体延长、亚圆筒形。
头宽扁。
吻钝圆。
上颌无正中齿,每侧齿6个;下颌有1个正中齿,每侧齿6个。
腮裂7对。
背鳍1个。
尾鳍长,歪尾形。
体背部灰褐色,散布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腹部灰白色。
成鱼体长3-4米,体重300千克左右。
生活习性:近海底层鱼类。
游泳滞缓。
性凶猛,以鱼类、头足类及甲壳类等为食。
卵胎生,每胎产仔10余尾。
经济价值:肝油含量高,皮可制革,肉可食用。
浅海长尾鲨镰刀鲨、长尾鲨(俗名)分布:中国黄海南部、东、南海;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形态特征:与弧形长尾鲨相似。
第一背鳍位于胸、腹鳍之间,后端在腹鳍起点之前。
尾鳍末端叶部小。
与之相似的深海长尾鲨,尾鳍稍短,尾鳍末端的叶部大,眼大,第一背鳍后端在腹鳍起点上方。
生活习性:与弧形长尾鲨基本相似。
生活区域偏南。
经济价值:可食用。
其肉为做鱼糜的上等原料。
狗母鱼、砂梭、神仙梭、丁鱼(俗名)分布:中国、朝鲜半岛、日本。
形态特征:体长,近圆筒形,向后渐细。
吻较圆。
头长而平扁。
口裂大。
口内有绒毛状齿。
背鳍1个,体背后部有脂鳍1个。
胸鳍后端不达腹鳍起点。
背鳍、胸鳍和尾鳍呈淡灰色。
腹、臀鳍白色。
有侧线。
体背圆鳞。
体背部淡褐色,腹部灰白色。
体长一般在20-30厘米。
鱼类图鉴
图片English/中文名分类简介Bass 鲈鱼淡水鱼古云"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可见鲈鱼的肉质鲜美。
鲈鱼能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安胎,治水气,食之益人。
作腌制鱼尤好,晒干,很香美。
鲈鱼的鳃、肉都可入药。
其鳃性味甘、平,有止咳化痰之功效,可用以治疗小儿百日咳。
其肉性味甘、温,有健脾益气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痛、脾虚泄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消瘦等症;若手术后食用亦能促进伤口生肌愈合。
Bluefish 竹策鱼海水鱼为来回在海洋中层与海面间的一种回游性鱼类,体态多呈流线型,体色则与其它表层鱼一样,上下颜色不同,背部为暗绿色,由上看与海水混淆不清,腹部是银白色,由海中往上看,和水面的反光同色,如此形成了逃避金枪鱼等大型回游性鱼类攻击的保护色。
Blue Runner 海水鱼Bonefish北梭鱼海水鱼Buffalo鲩鱼,大头鱼淡水鱼肉厚,肉质中等,可以用来片鱼片。
Carp 鲤鱼淡水鱼鲤鱼的营养价值很高,特别是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可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食疗本草》说,赤小豆和鲤鱼烂煮食之,治疗脚气和大腹水肿。
《本草纲目》在介绍赤小豆与各种肉禽制作利水消肿的药膳时,排在第一位的也是鲤鱼。
赤小豆炖鲤鱼,最宜用于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也可作为肾脏病水肿的辅助治疗食品;妇女妊娠水肿,食用本方可补养消肿;产后乳汁不够,也宜食用、有补养催乳的功效。
Catfish鲶鱼,猫鱼淡水鱼鲶鱼不仅像其它鱼—样,含有丰富营养,而且肉质细嫩美味浓郁,易消化、刺少、开胃,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
鲶鱼有二十几种做法,其中水煮鲶鱼、麻辣鲶鱼、大蒜烧鲶鱼、滋补鲶鱼头等很受欢迎。
其中水煮鲶鱼不是很辣,但肉质细腻鲜美。
麻辣口味的大蒜烧鲶鱼,则是香辣诱人。
如果您想大补,可来一个滋补火锅仔,有花旗参、沙参、党参、淮山、苡仁、大枣、枸杞等作调料,既有滋补效果又美味可口。
另外这里的辣椒取自贵州的小灯笼椒,如加上冰糖泡制会很香甜,可去掉辣椒的火气,因此即使怕长痘痘的女士也可大胆品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鱼类原色图谱第二部推荐收藏上次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中国海洋鱼类原色图谱第一部,没看过的朋友可以第二篇文章或者阅读原文查看,主要是有经济价值的、珊瑚礁的和在分类上有代表性的50种鱼类,上次有读者跟我们反映有些鱼类的名字中有生僻字不认识,所以这次我们把一些生僻字的读音标注上了,同时也把第一部的生僻字也标上了,大家可以到第二篇文章查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记忆。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中国海洋鱼类原色图谱的第二部,共50种鱼,包括这些鱼的拉丁文,地理分布、适温范围、体长及特性,说到适温范围,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适温范围可概括为三种类型:1.暖水性种,适温高,在我国分布由南向北逐渐递减,有些只限于南海一带,有些可达到东海而不再北上,还有一些在夏季水温升高或随暖流可达黄、渤海。
2.暖温性种,适温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和东海近海以及黄、渤海,其中有些是仅分布于我国沿海的地方种。
3.冷温性种,适温低,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有少数在冬天可到达东海北部。
1.黄斑鲾(bī)拉丁文:Leiognathus bindus,体长一般为80-120mm,是广东沿海习见种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和黄海。
2.短吻鲾(bī)拉丁文:Leiognathus brevirostris,一般体长为30-100mm,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见于南海于东海。
3.红尾银鲈拉丁文:Gerres oyena,暖水性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水水域,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虽然叫红尾银鲈,但它的背鳍上缘灰色,其他各鳍都是黄色的。
4.叉尾鲷拉丁文:Aphareus furcatus,暖水性大洋底层鱼类,全长可达600mm,通常用延绳钓捕获,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见于南海诸岛海区和东海。
5.黄笛鲷拉丁文:Lutjnus lutjanus ,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泥沙质底水域,全长可达300mm,用拖网或者钓钩均可捕获,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海域。
6.金带笛鲷拉丁文:Lutjnus vaigiensis ,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泥沙或岩礁底质海区,体长一般为100-300mm,大者可达600mm,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部及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7.四带笛鲷拉丁文:Lutjnus kasmira ,暖水性鱼类,常见于热带珊瑚礁海域,用围网或者钓钩捕获,全长可达300mm,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见于南海诸岛海区和东海南部。
8.五带笛鲷拉丁文:Lutjnus spilurus ,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常栖息于岩礁及珊瑚礁海区,体长可达250mm,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部及西部。
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9.褐梅鲷拉丁文:Caesio caerulaureus ,暖水性集群性上层鱼类,体长一般在200-250mm,可达300mm,用围网捕捞,是西沙群岛海区单产最高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见于南海诸岛海区和台湾沿海。
10.黄背梅鲷拉丁文:Csesio xanthonotus,暖水性集群性中上层鱼类,常栖息于珊瑚礁附近的浅水区域,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见于南海诸岛海域。
11.杂色裸颊鲷拉丁文:Lethrinus variegatus,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岩礁及珊瑚丛中,个体虽不大,但肉质鲜美,体长150-230mm,是钓钩的主要对象之一,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见于南海。
12.单列齿鲷拉丁文:Monotaxis grandoculis,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岩礁及珊瑚丛边缘,以贝类为食,体长120-350mm,数量不多。
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浅海,我国见于南海。
13.黄鳍鲷拉丁文:Sparus latus,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水深50米的浅海,体长可达400mm,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见于南海和东海。
14.波鳍金线鱼拉丁文:Nemipterus tolu,暖水性底层鱼类,通常栖息于30-100米泥沙质海区,体长可达300mm,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见于南海和东海。
15.深水金线鱼拉丁文:Nemipterus bathybius,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水深90-120米泥沙质海域,体长可达350mm,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热带、亚热带海域,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
16.金带齿颌(hé)鲷拉丁文:Gnathodentex auroineatus,暖水性鱼类,体长120-180mm,通畅栖息于岩礁附近,较常见,肉质鲜美,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中、西部,我国见于南海。
17.栅纹眶棘(ji)鲈拉丁文:Scolopsis cancellatus,珊瑚礁区常见的暖水性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水水域,我国产于南海。
18.四带胡椒鲷拉丁文:Plectorhynchus diagrammus,暖水性鱼类,生活与珊瑚礁海区,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水水域,我国产于南海。
19.胡椒鲷拉丁文:Plectorhynchus pictus,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体长一般在200-350mm,最大可达600mm,盛产于南海北部湾一带,为我国经济鱼类之一,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20.黑斑副绯鲤拉丁文:Parupeneus pleurostigma,暖水性珊瑚礁鱼类,体长一般在170-180mm,较少见,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浅海,我国见于南海。
21.二带副绯鲤拉丁文:Parupeneus bifasciatus,暖水性珊瑚礁鱼类,体长110-280mm,较少见,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中、西部沿海,我国见于南海。
22.三带副绯鲤拉丁文:Parupeneus trifasciatus,暖水性珊瑚礁鱼类,体长130-230mm,是礁盘浅水中常见鱼类,可供食用,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浅海,我国见于南海。
23.头带副绯鲤拉丁文:Parupeneus chryserdros,典型的珊瑚礁鱼类,体长190-350mm,较少见,分布于热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水区浅海,我国仅见于南海。
24.黄副绯鲤拉丁文:Parupeneus luteus,暖水性珊瑚礁鱼类,体长140-240mm,较少见,体色一致黄色,无斑点,仅眼周有几条细纹,分布于热印度洋和太平洋浅海,我国见于南海。
25.金带拟羊鱼拉丁文:Mulloidichthys auriflamma,暖水性鱼类,常栖息于珊瑚礁盘内浅水中,体长130-230mm,肉质鲜美,广泛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浅水,我国见于南海。
26.斑带拟羊鱼拉丁文:Mulloidichthys samoensis,暖水性鱼类,常栖息于珊瑚礁盘浅水中,体长140-230mm,较常见,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浅水,我国见于南海。
27.黄带绯鲤拉丁文:Upeneus sulphureus,暖水性底层鱼类,体长一般为90-170mm,常栖息于水深8-65米,底质泥沙的海区,为广东沿海习见经济种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仅产于南海。
28.黑斑绯鲤拉丁文:Upeneus tragula,暖水性近海底层鱼类,体长一般100-140mm,常栖息于泥或泥沙底质的浅海,是广东沿海习见种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29.日本单鳍鱼拉丁文:pempheris japonicus,暖水性底栖小型鱼类,白天隐藏于洞穴中,夜晚活动,全长达200mm,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热带、亚热带海域,我国见于南海。
30.条纹鸡笼鲳拉丁文:Drepane longimana,暖水性鱼类,体长一般100mm左右,大者可达200mm,栖息于近岸沿海,也会进入河口咸淡水处,是广东沿海一带习见种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
31.细刺鱼拉丁文:Microcanthus strigatus,暖水性小型鱼类,体长一般在90mm左右,较少见,数量有限,分布于热带太平洋温暖浅海,我国见于黄海。
东海和南海。
32.镊口鱼拉丁文:Forcipiger flavissimus,生活在珊瑚礁海区,较少见,体长130-170mm,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水区,我国见于南海。
33.三带马夫鱼拉丁文:Heniochus chrysostomus,珊瑚礁中的美丽鱼类,体长约120mm,广泛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水区,我国见于南海。
34.霞蝴蝶鱼拉丁文:Hemitaurichthys polylepis,暖水性珊瑚礁鱼类,个体较小,约120mm左右,广泛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见于南海。
35.鞭蝴蝶鱼拉丁文:Chaetodon ephippium,生活在珊瑚丛中,色彩绚丽,体态娓娓动人,体长80-170mm,分布在热带太平洋暖水区,我国见于南海。
36.丝珊瑚鱼拉丁文:Chaetodon auriga,生活在珊瑚丛中的美丽小鱼,体长65-145mm,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水区,我国见于南海。
37.细点蝴蝶鱼拉丁文:Chaetodon semeion,美丽的珊瑚礁鱼类,体长150-170mm,较稀见,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水区,我国见于南海。
38.八带蝴蝶鱼拉丁文:Chaetodon octofasciatus,暖水性小型珊瑚礁鱼,一般体长20-50mm,是我国南海岛沿海蝴蝶鱼类中习见种,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的南、北回归线间海域,我国只产于南海。
39.美蝴蝶鱼拉丁文:Chaetodon wiebeli,暖水性小型珊瑚礁鱼,体长在100mm以内,以颜色艳丽著称,为广东沿海蝴蝶鱼类中习见种,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南、北回归线间海域,我国只产于台湾海峡以南。
40.镜蝴蝶鱼拉丁文:Chaetodon speculum,暖水性小型珊瑚礁鱼,体长一般60-120mm,分布在太平洋西部,我国海南岛南岸沿海习见种。
41.橙带蝴蝶鱼拉丁文:Chaetodon ornatissimus,珊瑚礁中的美丽鱼类,体长120-140mm,较少见,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水区,我国见于南海。
42.三带蝴蝶鱼拉丁文:Chaetodon trifasciatus,生活于珊瑚礁中的美丽小型鱼类,体长一般在100mm以内,较常见,广泛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水区,我国见于南海。
43.桔尾蝴蝶鱼拉丁文:Chaetodon chrysurus,本种是蝴蝶鱼中较小的一种,体长在90mm以内,广泛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水区,我国见于南海。
44.格纹蝴蝶鱼拉丁文:Chaetodon rafflesi,生活于珊瑚丛中的美丽观赏鱼之一,体长约50mm左右,较少见,分布于热带太平洋暖水区,我国仅见于南海。
45.黑背蝴蝶鱼拉丁文:Chaetodon melanotus,珊瑚礁小型鱼类,栖息于礁盘浅水区,体长50-110mm,较常见,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浅海,我国见于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