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B的俗称为。
(2)H的化学式为。
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填符号)(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熟石灰(或消石灰)(2)Fe3O4,Fe2+(3)CaO+H2O=Ca(OH)2(4)2H2O 通电2H2↑+ O2 ↑【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生成C可以发生电解,故C是水,水电解生成的F可供给呼吸,故F是氧气,则E是氢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X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是氢氧化钙;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故A是酸,能与单质Y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G,则Y是铁;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1)B的俗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2)H的化学式为Fe3O4 ,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Fe2+;(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2H2↑+ O2 ↑。
考点:物质的推断与转化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小明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1)操作①是___(2)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的成分是_______。
(3)生成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 。
(4)上述实验 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原固体粉末中含有NaCl、NaNO3。
【答案】过滤 CuSO4 2NaOH+ MgCl2== Mg(OH)2↓+2NaCl不能【解析】【详解】硫酸铜溶液为蓝色,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固体粉末溶解后溶液为无色,说明没有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镁,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氯离子,但由于氯化镁中有氯离子,因此不能证明原粉末中有氯化钠。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下图所示是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D、F均为无色液体,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根据关系图回答:(1)F的化学式为,化学反应①的方程式为(2)若A为一种盐,则A可能是,若A为一种氧化物,则反应②的方程式是:。
【答案】(1)H2O22H2O2H2↑ +O2↑(2) Na2CO3或CaCO3 CO2+C2CO【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E为氧化铜,F为过氧化氢、D为水、C为氧气;故(1)F的化学式为H2O2,化学反应①的方程式为2H2O2H2↑ +O2↑;(2)若A为一种盐,则A可能是碳酸盐,故Na2CO3或CaCO3若A为一种氧化物,则反应②的方程式是:CO2+C2CO。
考点:物质的推断2.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关系如图:“﹣”表示相互之间可以反应,“→”表示可以转化生成,其中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C是一种常见的碱,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C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放入B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类型(填基本反应类型).(4)D导致温室效应,从而威胁人类生存,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下列做法哪些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___________(填序号).A 尽量少用一次性杯筷B 提倡步行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上下班C 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 D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答案】CO2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Fe+2HCl═FeCl2+H2↑ NaOH+HCl=NaCl+H2O 复分解反应 ABCD【解析】【分析】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则A是铁,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C是一种常见的碱,则C是氢氧化钠,B是盐酸,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则D是二氧化碳。
全国中考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分析实验过程,回答:(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2)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OH 、CaCO3 CuSO4 CaCO3、NaOH、BaCl2 CaCO3、NaOH、Na2SO4【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同时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钙,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盐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已知无色溶液pH>7,为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分析判断并解答该题。
【详解】(1)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2)测定滤液的pH大于7,说明一定有氢氧化钠;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一定有碳酸钙,氯化钡和硫酸钠不能共存,因此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故答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
2.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可发生反应,“→”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均已略去;所涉及的物质和反应在初中化学中均较常见,且A ﹣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A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_____。
(2)D与E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写一个即可)。
【答案】H2SO4 2NaOH+CO2=Na2CO3+H2O【解析】【分析】所涉及的物质和反应在初中化学中均较常见,且A﹣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A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所以A是硫酸,A转化成的C会与B反应,所以B可以是铁,C可以是硫酸铜,F会与硫酸反应,F生成的D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D可以是氢氧化钠,F是氢氧化钙,E可以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③将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aSO4 MgCl2、Na2SO4 MgCl2+2AgNO3==2AgCl↓+Mg(NO3)2 NaNO3【解析】试题分析: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具体无法确定是否含有哪种物质;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证明一定含有碳酸钙、氯化铁和氢氧化钠;由③的操作可知,物质中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镁;故(1)B的化学式是BaSO4 (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MgCl2、Na2SO4 (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2AgNO3==2AgCl↓+Mg(NO3)2(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NaNO3考点:物质的推断2.A﹣G 是纯净物且 A、B、C、D、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 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B 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E 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F 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化学式:D_____,E_____。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试题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单质,B、C、D都是氧化物,A、B是黑色固体,C和D组成元素相同。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C的用途___________。
(2)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C→E的反应可以用于制汽水,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C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D可用于制___________,(3)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此反应可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___________。
(4)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已知A、B、C在常温下的状态各不相同,B、E为黑色固体D为有毒气体。
请回答:(1)A的化学式:_____;(2)写出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B为常见金属,其中B为光亮红色,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
C、G、H为黑色固体,D、E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
D中加入C后快速反应,产生E和气体F,A在F中剧烈燃烧生成G,H在F中燃烧生成温室气体I。
(1)物质H的化学式为______。
(2)固态I的俗名______。
I与E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
(3)A在F中燃烧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
B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
(4)D中加入C后产生气体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5.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解析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Ca(OH) 2俗称_____,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步骤③操作a的名称是_____。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_。
【答案】熟石灰或消石灰 MgCl2+Ca(OH)2=Mg(OH)2↓+CaCl2;过滤 CaCl2(或氯化钙)【解析】【分析】粗盐水里面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钙,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滤液中含有氯化钙。
【详解】(1)氢氧化钙的俗名为熟石灰或消石灰;步骤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2↓+CaCl2。
(2)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步骤③操作a后得到沉淀和滤液,故为过滤。
(3)根据Ca(OH)2可除去MgCl2,Na2CO3可除去CaCl2.如果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步骤②先反应溶液中就有过量的碳酸钠,然后完成步骤①,这时过量的氢氧化钙把上步中多余的碳酸钠除去,同时生成氢氧化钠,另外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还生成氯化钙,最后步骤④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反应掉生成的氢氧化钠,但不与生成的氯化钙反应,所以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CaCl2,故答案为CaCl2。
【点睛】除杂的原则: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 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E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约是氧气的200~300倍,F是单质。
将A高温煅烧,得到B与D,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1)B的化学式为_____;(2)C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有(写出一条)_____;(3)D+F→E的化学方程式:_____,此反应的类型为_____;(4)正是因为大气中有D等气体的存在所引起的_____,使得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提高到适合人类生存的15℃。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试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试题1.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⑴写出反应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⑴写出反应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⑴含D的生产、生活用品腐蚀的过程,实际上是D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A、B、C是单质,甲、乙是化合物。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C_________、甲__________;(2)写出乙→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略去):(1)写出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D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反应⑴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4.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在高温或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已知:A 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常温下,C、D、F为气体,B、G为固体单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G中共有4种氧化物B.反应⑴中,B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C.反应⑴~⑴中只有2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E中含有氧元素,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为20%5.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科学方法。
如图是小纪同学在复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时构建的知识网络,其中A 、B 、C 、D 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表示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类别看,D 物质属于__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盐”); (2)若反应⑦常用于检验CO 2,则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反应①有生成蓝色溶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4)以上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答案】盐 CO 2+Ca(OH)2=CaCO 3↓+H 2O 2442C uO+H SO =CuSO +H O ②③⑦ 【解析】【分析】盐的化学性质是盐与金属反应、盐与酸反应、盐与碱反应、盐与盐反应,由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A 物质属于氧化物,B 物质属于酸,因为金属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盐溶液反应,则C 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则C 为碱,则D 为盐。
【详解】(1)A 物质属于氧化物,B 物质属于酸,因为金属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盐溶液反应,则C 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则C 为碱,则D 为盐。
(2)若反应⑦常用于检验CO 2,则反应⑦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322C O +Ca OH =CaCO +H O ↓。
(3)A 物质属于氧化物,B 物质属于酸,反应①有生成蓝色溶液,则反应①可以是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442C uO+H SO =CuSO +H O 。
(4)由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可以可看出,①④⑤⑥⑧之间发生的反应,属于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新的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②③⑦。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其中A、G、E为氧化物且A和G的元素组成相同;B、D是常见的两种碱; C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是胃酸的主要成分。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F的用途有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D的俗称____________。
(3)写出化学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4)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A.④ B.⑤ C.⑥【答案】CO2 CaCO3除铁锈或制药物烧碱/火碱/苛性钠 Ca(OH) 2+Na2CO3=CaCO3↓+2NaOH CaCO3+2HCl=CaCl2+H2O+CO2↑ B【解析】【分析】A、G为氧化物且A和G的元素组成相同,A、G,可能是CO和CO2或H2O和H2O2中的一种,B为碱,A能与碱反应,A是二氧化碳,G为一氧化碳,G能转化为H,H可能是CO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的金属如铁等,F为胃酸的主要成分,F是盐酸,盐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D是常见的两种碱B能够转化为D,B可能是氢氧化钙,D为氢氧化钠;C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为碳酸钙,E是氧化物,可能为水;将假设代入检验,符合题意;【详解】(1)A是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2,C是碳酸钙,化学式是CaCO3;(2)F是盐酸,可用作除铁锈或制药物,D是氢氧化钠,俗称是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3)化学反应①是可用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 2+Na2CO3=CaCO3↓+2NaOH;反应③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4)反应④CO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和二氧化碳,该类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⑤是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该类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⑥是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aCl2、CuSO4、KCl和KOH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资料)CaCl2、BaCl2、KCl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_。
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答案】CuSO4 Na2CO3+BaCl2===BaCO3↓+2NaCl Na2CO3、KOH KCl 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固体中一定含有KCl,否则不含KCl【解析】试题分析:(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液呈蓝色;(2)由③反应现象可知,步骤②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为碳酸钡,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钾,一定不含氯化钙、硫酸钠,因为溶液显碱性,故一定含有氢氧化钾,故反应的方程式为为BaCl2+Na2CO3==BaCO3↓+2NaCl;(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Na2CO3、KOH,可能含有KCl,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反之不含氯化钾。
考点:碱和盐的性质、物质的推断2.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中A 物质的作用是______;(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______.【答案】催化作用 2323CO+Fe O 3CO +2Fe 高温 涂油 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信息“A 、E 为固体氧化物,且A 为黑色粉末”、“B 、D 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 具有消毒杀菌作用”,说明B 为过氧化氢,而D 是水;从反应的角度也可以判定,由于AB 反应生成物中竟然依旧有A ,说明A 为催化剂,而BD 是液体,所以应该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C 可能为氧气;CD (氧气和水)和X (金属)能够反应生成E ,在初中只有铁生锈是这样三种物质,所以X 为铁,而E 主要成分为铁锈.而E 和盐酸反应得到黄色溶液F (三价铁离子的溶液是黄色)也印证了E 为氧化铁.而E 和“有毒的气体”Y 能够反应得到金属X ,所以Y 为有毒的还原性气体,所以为一氧化碳,则Z 为二氧化碳.代入检验,符合题意.【详解】(1)反应①中A 物质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或者是催化作用;(2)反应④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3CO+Fe O 3CO +2Fe 高温;(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即防锈,可以从表面考虑刷漆、抹油或者做镀层,从内部考虑的话就是做成不锈钢等.(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其名称为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点睛】物质推断题解题关键是借助特征性反应和物质的特征性颜色等,所以在平时学习中要多总结,勤反思,构建物质之间转化关系的网络图,这样解答类似题目将很顺手.3.两会的焦点之一是环保及能源问题,为了解决环保以及能源问题,有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过化学反应后转变为甲醇(CH3OH)。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将一定量的金属M(M是Mg、Al、Zn、Fe中的一种)粉末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1)金属M不可能是_______( 填名称) 。
(2)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无色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 填符号) 。
【答案】铁 Cu、Ag NO3-【解析】【分析】【详解】(1)将一定量的金属M(M是Mg、Al、Zn、Fe中的一种)粉末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说明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金属M不可能是铁,这是因为铁能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2)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说明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硝酸银先于硝酸铜反应,因此硝酸银也已经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反应生成的银和铜,向滤渣和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有Mg、Al、Zn、Fe。
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Cu、Ag;无色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NO3-。
【点睛】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
2.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物质D的类别为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D的水溶液显蓝色。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B的俗称为。
(2)H的化学式为。
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填符号)(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熟石灰(或消石灰)(2)Fe3O4,Fe2+(3)CaO+H2O=Ca(OH)2(4)2H2O 通电2H2↑+ O2 ↑【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生成C可以发生电解,故C是水,水电解生成的F可供给呼吸,故F是氧气,则E是氢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X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是氢氧化钙;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故A是酸,能与单质Y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G,则Y是铁;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1)B的俗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2)H的化学式为Fe3O4 ,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Fe2+;(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2H2↑+ O2 ↑。
考点:物质的推断与转化2.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钠盐,C、D为氧化物,A、B、C、D、E中都含有氧元素,且物质C的固体俗称“干冰”。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分析后作答:(1)物质C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答案】CO2复分解反应 BaCl2 + H2SO4 = 2HCl + BaSO4↓补钙剂(合理即可)【解析】【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A是一种钠盐,C、D为氧化物,A、B、C、D、E中都含有氧元素,且物质C的固体俗称“干冰”,因此C是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因此A是碳酸钠,B是碳酸钙,D是氧化钙,E是硫酸,F是盐酸。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所示,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H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G、I均为各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
“→”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D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类型属于_____。
【答案】Cu(OH)2 CaO+H2O=Ca(OH)2 Fe+CuSO4=Cu+FeSO4置换反应【解析】【详解】(1)A﹣I为初中化学中所学的物质,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C是碳酸钙,D为蓝色沉淀,所以D是氢氧化铜沉淀,E、H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所以H是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E是铜,G可以是硫酸铜,F是硫酸亚铁,A为金属氧化物,A和水反应生成B会与I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A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B是氢氧化钙,I是碳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Cu (OH)2;(2)A与H2O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 (OH)2;(3)G与H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A、B、C、D、E、F、G七种物质都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物质,各物质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的条件已省略):已知:B、C两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可分别发生①和②两个反应;A﹣G七种物质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其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盐,一种物质是单质;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 G_____;(2)请写出E+F→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NH4HCO3 H2CO3 C6H12O6+6O2一定条件6CO2+6H2O【解析】【分析】A、B、C、D、E、F、G七种物质都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物质,七种物质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其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盐,则该种物质一定为铵盐,假设为碳酸铵,碳酸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在一定条件可生成葡萄糖;碳酸分解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葡萄糖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代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详解】(1)所以A为碳酸氢铵,B为二氧化碳,C为水,D为氨气,G为碳酸;(2)E+F→B+C的反应是葡萄糖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02一定条件6CO2+6H2O。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下图中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俗称纯碱;C可用作补钙剂;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 H、F物质类别相同。
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G。
(2)写出化学方程式:A转化为H的反应, E和C的反应。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贝U E的名称为。
【答案】NH4NO3 Na2CO3+2HCl2NaCl+CO2f +H2O CaCO+2HNO3— Ca ( NO3) 2+H2O+CC2T (合理均可) 硝酸【解析】【分析】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A和B反应会转化成C和D, C可用作补钙剂,所以C是碳酸钙,B是氢氧化钙,D是氢氧化钠,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含氮量为35%,所以G是硝酸俊,H、F物质类别相同,碳酸钙生成的F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F是二氧化碳,碳酸钠生成的H会转化成B,所以H是水,E会与碳酸钠、碳酸钙反应,所以E可以是硝酸、盐酸等常见的酸,经过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⑴由分析可知,G是NH4NO3;(2)A转化为H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 2NaCl+COd +H2O;E和C的反应可以是碳酸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Q+2HNO3—Ca(NO3)2+H2O+CQ f ;(3)若E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贝U E的名称为硝酸。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粉末,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 D的化学式。
(2)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全国中考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 ~G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在高温或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已知:A 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常温下,C 、D 、F 为气体,B 、G 为固体单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G 中共有4种氧化物B .反应①中,B 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C .反应①~④中只有2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E 中含有氧元素,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为20%【答案】D【解析】【分析】推断题往往以框图的形式出现,箭头的左边是反应物,右边是生成物,此题A 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为该题的突破口。
【详解】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则A 是H 2O , C+H 2O===高温CO+H 2,常温下,C 、D 、F 为气体,B 、G 为固体单质,CO 2+C===高温2CO ,所以B 是碳,C 是H 2,D 是CO ,F 是CO 2,G 可以是Cu ,CO+CuO ===高温Cu+CO 2,H 2 +CuOCu+H 2O 。
A. A ~G 中共有H 2O 、CO 、CO 2、CuO4种氧化物,此选项正确;B. 反应①中,B 是碳,在反应中是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此选项正确;C. 反应①~④中,只有C+H 2O ===高温CO+H 2、H 2 +CuO Cu+H 2O ,2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正确;D. E 中含有氧元素,可以是氧化铁、氧化铜,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一定为20%,此选项错误。
故选D 。
【点睛】要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特点、用途、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甚至反应条件。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能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
2.A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 、H 、O 、S 、Fe 、Cu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已知A 、C 是单质,B 、C 、D 、E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E 的固体俗称“干冰“,F 是氧化物,F 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现探究一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2CO3、CuSO4、BaCl2、K2SO4、NaCl 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___。
(2)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
(3)写出过程④中生成白色沉淀E的化学方程式___。
(4)固体混合物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___(写化学式)。
(5)滤液D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___(写离子符号)。
(6)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写化学式),得此结论的理由是___。
【答案】BaCO3 AgCl; CO2+Ca(OH)=CaCO3↓+H2O NaCl NO3- CuSO4、K2SO4如果有硫酸铜,滤液B为蓝色,与题意不符;如果有硫酸钾,过程②白色沉淀A加稀硝酸后仍有白色沉淀,与题意不符。
【解析】【分析】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所以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得到的白色沉淀A中加入硝酸,生成气体C和滤液D,所以A中一定不含硫酸钡,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钠,一定含有氯化钡和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E是碳酸钙;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G是氯化银沉淀,氯化钡会引入氯离子,所以样品中可能含能有氯化钠,一定不含硫酸铜【详解】由分析可知:(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BaCO3;(2)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AgCl;(3)过程④中生成白色沉淀E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CaCO3↓+H2O;(4)固体混合物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NaCl;(5)滤液D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NO3-;(6)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CuSO4、K2SO4,得此结论的理由是:如果有硫酸铜,滤液B为蓝色,与题意不符;如果有硫酸钾,过程②白色沉淀A加稀硝酸后仍有白色沉淀,与题意不符。
全国中考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表示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其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X可以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Y的化学式________。
(2)通常状况下,A转化为B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X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SO4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Fe+CuSO4===Cu+FeSO4【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目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可以知道,B是氧化铁,X可以用来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的配置原料主要是硫酸铜,熟石灰和水,根据图中A和X溶液结合生成红色固体和浅绿色溶液C,可以推断出C溶液为硫酸亚铁,根据A物质可以生成铁锈且可以和X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和浅绿色溶液C,可以确定A为单质铁,(1)根据图中A和Y溶液可以生成水溶液C和气体,Y溶液为一种酸,而这种酸中含有硫酸根则Y溶液为硫酸;(2)单质铁生成氧化铁的条件,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知道铁生成铁锈的条件为与水和氧气接触,(3)已知A为单质铁,溶液为硫酸铜溶液,则我们可以推断出A和X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如答案所示。
【点睛】本体的关键是知道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浅绿色溶液在已知和铁相关的情况下一般为亚铁离子。
2.雾霾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防治雾霾污染是当前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1是一种鼻用空气净化器,主要材料是硅胶。
净化器中的硅胶结构疏松多孔,对PM2.5的吸收率达99%,说明其具有_____性。
(2)目前,国内重型柴油车尾气污染物减排的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车用尿素溶液先转化为NH3,NH3再与发动机排出的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NH3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某同学收集了某地区的雾霾,将其溶于水后得到试样溶液,该试样溶液中可能含有NH4NO3、NaNO3、BaCl2、MgCl2、Na2SO4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试样溶液的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图2所示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 、B 、C 、D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 、B 、C 、D 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 为无色液体,C 为黑色固体,则A 为________,C 与D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若A 、B 、C 、D 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 在常温下为气体,C 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 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写出B→C 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 2O CuO+COCu+CO 2 或342Fe O +4CO 3Fe+4CO 高温 Na 2CO 3 +Ca(OH)2 =CaCO 3↓+ 2NaOH【解析】【分析】【详解】(1)常温下,A 为无色液体,A 是 H 2O , 2222H O 2H + O ↑↑通电,C 为黑色固体,C 可以是CuO 或 Fe 3O 4,A 、B 、C 、D 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 是CO 。
C 与D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O+CO Cu+CO 2 或342Fe O +4CO 3Fe+4CO 高温(2)A 、B 、C 、D 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 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 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C 是NaOH ,A 在常温下为气体,A 是CO 2,B 是Na 2CO 3,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 2CO 3 +Ca(OH)2 =CaCO 3↓+ 2NaOH2.A 、B 、C 、D 、E 是由H 、C 、O 、Cl 、Na 、Ca 组成的五种初中常见化合物,其中A 、B 、C 、D 各代表酸、碱、盐和氧化物中的一种物质,通常情况下E 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
如图用圆和方框表示这五种物质。
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写出物质C的常见用途____________;(2)写出检验物质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图中的两种物质可以制取烧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Ca(OH)2+CO2=CaCO3↓+H2O Ca(OH)2+Na2CO3= CaCO3↓+2NaOH【解析】【分析】【详解】E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因此E是水;E能够和C相互转化,因此C是氢氧化钙;C能够和D反应,因此D可能是二氧化碳;C还能够和B反应,B能够和A反应,且A、B、C、D各代表酸、碱、盐和氧化物中的一种物质,则A和B只能是酸或盐,如盐酸、碳酸钠,因此:(1)物质C是氢氧化钙,可以用于重要的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等;故答案为改良酸性土壤;(2)物质若D为二氧化碳,则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看是否变浑浊,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a (OH)2+CO2=CaCO3↓+H2O;(3)利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可以制取烧碱,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如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酸______,碱______。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
(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4H SO 2Ba(OH) 2244BaCl H SO BaSO +=↓2HCl +232Na CO +Ba(OH)3BaCO ↓+2NaOH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和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其他答案合理均可)【解析】【分析】根据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规律进行分析。
【详解】(1)根据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判断,生成硫酸钡需要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故酸是硫酸24H SO ,碱是氢氧化钡2Ba(OH);(2)硫酸和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从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只要是可溶性的钡盐就可以如硫酸和氯化钡或者硝酸钡等可溶性钡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或者硝酸;(3)氢氧化钡和盐反应生成碳酸钡,从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可以知道,盐只要是可溶性的碳酸盐就可以如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可溶性碳酸盐和可溶性钡盐可以生成碳酸钡。
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为2244BaCl H SO BaSO +=↓2HCl + (4). 232Na CO +Ba(OH)=3BaCO ↓+2NaOH(4)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
可从酸碱盐反应的特点得出结论如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4.A 、B 、C 、D 、E 、F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 、B 是盐,且B 中含有钠元素;D 是酸,C 为白色沉淀。
它们相互之间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C+D=A+2F ②2E+D=B+2F ③A+2E=C ↓+B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
【答案】H 2SO 4 H 2O Mg(OH)2+H 2SO 4=MgSO 4+2H 2O MgSO 4+2NaOH=Mg(OH)2↓+Na 2SO 4(合理即可)【解析】【分析】根据反应①C+D=A+2F ,且D 是酸,C 为白色沉淀,A 为盐,可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没有气体没有沉淀,则F是水,由于F的化学计量数是2,酸是二元酸硫酸,白色沉淀C为难溶性的二元碱氢氧化亚铁或氢氧化镁,则A可能为硫酸亚铁或硫酸镁;根据②2E+D=B+2F,E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且E的化学计量数是2,那么E可能是一元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氨水,则B可能为硫酸钠或硫酸钾或硫酸铵;将上述物质带入③A+2E=C↓+B检验,推断成立。
【详解】(1)由上分析可知D为硫酸,化学式为:H2SO4; F为水,化学式为:H2O;(2)反应①是难溶性的二元碱氢氧化亚铁或氢氧化镁和硫酸发生的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H2SO4=MgSO4+2H2O(或Fe(OH)2+H2SO4=FeSO4+2H2O);反应③是硫酸亚铁或硫酸镁和一元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氨水反应生成盐和白色沉淀,可以是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SO4+2NaOH=Mg(OH)2↓+Na2SO4(合理即可);还可以是硫酸镁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氢氧化镁沉淀;还可以是硫酸镁和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氢氧化镁沉淀,同理硫酸亚铁也能和三种碱反应分别生成相应的盐和难溶性的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
5.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是包含A、B、C、D和盐酸5种物质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单质A不可能是_____(填序号)。
①Mg ②Fe ③Cu ④C(2)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则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若D为苛性钠,写出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若C为碳酸钠,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③④ Fe2O3+6HCl═2FeCl3+3H2O NaOH+HCl═NaCl+H2OCO2+H2O+Na2CO3═2NaHCO3【解析】【详解】(1)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所以铁、镁会与盐酸反应,Cu和C不会与盐酸反应,故选③④;(2)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6HCl+Fe2O3═2FeCl3+3H2O;(3)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4)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NaHCO3),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Na2CO3═2NaHCO3。
故答案为(1)③④;(2)Fe2O3+6HCl═2FeCl3+3H2O;(3)NaOH+HCl═NaCl+H2O;(4)CO2+H2O+Na2CO3═2NaHCO3。
6.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是金属氧化物,如图所示是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举出E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答案】(1)Fe2O3,CaO;(2)FeCl3+3NaOH═Fe(OH)3↓+3NaCl;(3)改良酸性土壤.【解析】试题分析:(1)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高温分解会生成无色气体C和D,所以A是碳酸钙,C是二氧化碳,D就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所以E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F是氢氧化钠,B是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会生成黄色溶液,黄色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所以B是氧化铁,G就是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H是氢氧化铁,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所以B是:Fe2O3,D是:CaO;(2)反应①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3)通过推导可知E是氢氧化钙,可以和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所以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7.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下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 ,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2)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