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动作的发展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目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目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全国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精简了理论性知识,加强了实践教学内容,突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

全书编写体例力求新颖,结构清晰,理论联系实践,既便于教师教学,又有利于学生自学。

全书共分四个模块,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学前儿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学前儿童活动心理的发展。

《全国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举办的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本科、成人教育、五年制高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也可供学前教育_[作者和幼儿园教师参考。

第一部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第一章绪论【基础理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第三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操作指南】观察法在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的运用【实践活动】【思考练习】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基础理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概述第二节生命的孕育第三节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第四节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操作指南】一、婴儿动作发展的测评指标二、婴儿动作发展的测评方法【实践活动】【思考练习】第二部分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基础理论】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操作指南】一、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测量与评估二、促进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发展的活动方案【实践活动】【思考练习】第四章学前儿童记忆和想象的发展【基础理论】第一节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操作指南】一、学前儿童记忆和想象的测量与评估二、促进学前儿童记忆和想象发展的活动方案【实践活动】【思考练习】第五章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基础理论】第一节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操作指南】一、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测量与评估二、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发展的活动方案【实践活动】【思考练习】第六章学前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基础理论】第一节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操作指南】一、学前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测量与评估二、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活动方案【实践活动】【思考练习】第三部分学前儿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第七章学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基础理论】第一节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操作指南】一、学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测量与评估二、促进学前儿童情感和意志发展的活动方案【实践活动】【思考练习】第八章学前儿童气质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基础理论】第一节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操作指南】一、学前儿童气质和自我意识的测量与评估二、促进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活动方案【实践活动】【思考练习】第九章学前儿童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基础理论】第一节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操作指南】一、学前儿童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的测量与评估二、促进学前儿童尉伴关系和移情能力发展的活动方案【实践活动】【思考练习】第四部分学前儿童活动心理的发展第十章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的发展【基础理论】第一节学前儿童游戏心理概述第二节游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价值第三节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的发展【操作指南】一、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的测量与评估二、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游戏方案【实践活动】【思考练习】第十一章学前儿童学习心理的发展【基础理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学习心理的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的学习方式和心理特点第三节学前儿童音乐和美术活动心理【操作指南】学习障碍——多动症儿童的测量与评估【实践活动】【思考练习】参考文献。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教学课件236p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教学课件236p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六)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理论新趋向 2.人生历程理论 埃尔德于1995年提出了人生历程理论。该理论重视环 境的作用,强调环境对人生历程的影响。他认为,人生历程 主要受四大环境背景因素的影响(历史时空、生活安排、人 生关联以及人力和社会约束的背景)。
如果成人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教导孩子,往往会导致儿
童成年以后的失落,甚至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二)精神分析学说 20世纪前期,佛洛依德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出发,对儿 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作了系统的阐述,并逐步发展 为精神分析理论。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 容和意义
2.心理实质: 科学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实质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 容和意义
(二)学前儿童的概念
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出生到上小学之前(0-6、7岁) 或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的儿童。狭义的“学前儿童”是 指从进入幼儿园伊始到上小学之前(3-6、7岁)的儿童。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研究儿童个体从胎儿开始到上小学之前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 规律的科学。
2. 发 展 的 原 则
个体成熟的原则: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 成熟则取决于基因所决定的时间表
自我调节的原则:儿童的发展不是直线的, 发展的步伐有时快有时慢,有时前进有时倒退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3.育儿观念 父母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应当了解儿童成长规律, 根据儿童自身的规律去养育他们。

陈国宁《学前心理学》第10章-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动作的发展

陈国宁《学前心理学》第10章-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动作的发展
◈ 儿童动作的发展笼统地说比小动物晚。
◈ 人的动作和动物动作的主要不同,在于儿童动作的发展和儿童 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意志行动。
二、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 每个孩子动作的发展顺序是遵循着客观规律的。 ◈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一)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由粗到细)
◈ 最初的动作时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 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
一、幼儿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 研究证明,1岁半至2岁的儿童,已经出现坚持性的萌芽。 ◈ 2岁儿童已经能够接受坚持性任务。 ◈ 从2岁到6岁,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二、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
◈ 3岁幼儿坚持性发展的水平是很低的,他们坚持的时间极端。在 实现目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小小的困难,或者任务比较单调 枯燥,一般会失去坚持完成任务的愿望和行动。
(二)认识过程有意性也是意志过程的成分
◈ 所谓有意的感知(观察)、有意记忆、有意想象等,这些“有 意性”,是认识活动中的意志成分。
三、意志行动与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 意志和情绪有密切的联系。 ◈ 一方面,在意志行动中,无论是遇到外部障碍还是客服内部障
碍,以及目的能否实现,都会引起人的情绪反应。
◈ 另一方面,情绪是人的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既鼓舞人的意 志行动,又能阻碍人的意志行动。
(一)有意运动在无意运动的基础上发生 ◈ 有意运动又称随意运动,它是意志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意运动
是在无意运动(即不随意运动)的基础上发生的。 ◈ 无意运动的特征:
1.天生就会的
2.被动的,人没有意识到的
(二)有意运动的特点 ◈ 有意运动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的肌肉运动。 ◈ 有意运动有两个特征: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第九章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第九章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第九章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2017年下半年)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

A. 陌生情境实验B. 点红实验C. 延迟满足实验D. 三山实验2. 对于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学生,应着重培养的意志品质是()。

A. 自觉性B. 果断性C. 自制性D. 坚忍性3.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

A.双避冲突 B.双趋冲突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4. 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优柔寡断 B.易受暗示C.顽固执拗 D.任性和怯懦5. 儿童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

A.2-3岁 B.4-5岁C.7-8岁 D.9-10岁6. “前有断崖,后有追兵。

”属于()。

A.双避冲突 B.双趋冲突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7. 下列关于意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意志是人类所独有的心理过程。

B.对于行为,意志有两种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和抑制功能。

C.意志行动突出的特征是克服困难。

D.意志和情绪有密切联系,和认识没有什么联系。

8. 以下哪个不属于意志的品质的是()。

A.独立性 B.果断性C.坚韧性 D.开放性9. 意志总是表现在行动之中,以()为工具。

A. 意识B. 思维C. 语言D. 动机10.在绘画活动中,儿童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绘画任务,这体现了意志的()功能。

A.激励B.选择C.抑制D.分配二、论述题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前儿童意志。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

解析:延迟满足实验又称棉花糖实验,是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

2. 【答案】B。

解析:自觉性是指一个人能自觉地确定意志行动的目的,能深刻地认识到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

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够根据复杂多变的情境,善于分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坚忍性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一直品质。

第十章 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

第十章 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是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 标志,也是孩子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 芽。 1.动作混乱阶段
手动作 的发生
2.无意抚摸阶段 3.无意抓握阶段 4.手眼不协调的抓握 5.手眼协调的抓握
二、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萌芽
(一)最初的习惯性动作 最初的习惯性动作,似乎有了目的,实际上只是一
有意运动是在无意运动(即不随意运动)的基础上发 生的。 无意运动的特征: 1.天生就会的 2.被动的,人没有意识到的
(二)有意运动的特点
有意运动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 的肌肉运动。
有意运动有两个特征: 1.后天学会的 2.自觉意识到的主动的运动
(三)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
(一)反射动作阶段 (二)最初动作阶段 (三)基础动作阶段 (四)专门化动作阶段
四、学前儿童基础动作的发展
幼儿期在最初动作发展的基础上,进入基础动作发展 的阶段。
(一)基础动作的模式 基础动作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1.基础的移位动作,如走、跑、跳等等。 2.基础的操作性动作,如投掷、接住、踢、击等等。 3.基础的稳定性动作,如静态平衡,动态平衡,轴心
第六节 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在体格发育上,遗传因素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体型在相当程度上与遗传有关。而体型又影响动作
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如,体型肥胖的儿童,动作的 灵活性不如一般儿童。 遗传带来的身体个别部位的特征或缺陷,对相应动 作的发展也有影响。如,下肢过短影响赛跑速度, 手指过短不利于弹钢琴。
萌芽。 2岁儿童已经能够接受坚持性任务。 从2岁到6岁,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二、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第9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第9章
儿童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 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是社会适应的基本内涵。本章主要从教 育促进的角度来阐述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即入园适应、入学适应与社会 变化适应,探讨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情况。
Contents 目录
1 学前儿童社会适应 2 学前儿童的入园适应教育 3 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教育 4 学前儿童社会变化适应教育
家庭 学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学前儿童的心理准备状态
1 家庭对待学前儿童入园的态度 2 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和行为
1 教师的教育方式与行为 2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
二、学前儿童入园适应教育 5 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园适应工作
学前儿童入园适应四阶段
1 开展专题讲座
一、学前儿童社会适应 2 社会适应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1
社会适应是使学前儿童成“人”的重要标志
2
社会适应是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3 社会适应是学前儿童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Contents 目录
1 学前儿童社会适应 2 学前儿童的入园适应教育 3 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教育 4 学前儿童社会变化适应教育
CHAPTER NINE
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 教育
学习目标
➢ 理解社会适应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 掌握学前儿童入园适应的准备工作。 ➢ 了解学前儿童入园适应的影响因素。 ➢ 掌握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策略。 ➢ 了解学前儿童社会变化适应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 社会适应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的子领域之一,是
1 教育儿童懂得量入为出 2 教育儿童学会怎样用钱 3 引导儿童用储蓄的钱多做善事
3
犹太人倡导延后享受
4

探寻2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与培养

探寻2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与培养
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四到五岁
比如儿童为了游戏,时间角色职能、能抗拒各种 诱惑,控制自己的行为。
1岁半-2岁的婴儿坚持性出现萌芽。 但一般3岁前儿童坚持性发展水平很低,坚 持时间很短,遇到困难或任务比较单调枯燥, 一般会失去完成任务的愿望和行动。
幼儿中期,儿童逐渐形成了按原有目的坚持 活动的意志努力。
有意运动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 有意识去支配自己的肌肉 运动,是后天学会的。
出生婴儿,除本能的动作,动作都是混乱的,两眼不协调, 手不受控制的无乱摆动。 大约四个月,婴儿手眼动作不协调,大脑不能支配动作。 大约到了四到五个月,婴儿出现手眼协调动作,动作有了简 单的目的方向性。 1岁以后,儿童逐步学会模仿成人拿东西的动作,开始进入人 类实用工具的有意动作阶段。 3岁以后,手眼协调动作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地完善,同时也反 过来促进各种活动发展。
1、意志的基本特征是( ) A.明确的目的 B.意识调节行动 C.克服困难 D.以上三者皆是
答案 :D
2、下列关于有意运动和无意运动的说法,说法不正 确的是 ( )。 A.有意运动是意志的基本组成部分 B.无意运动是与生俱来的 C.无意运动是人没有意识到的运动 D.意志是有意运动的基本组成部分
答案 :D
幼儿末期,能够提出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
比如儿童做一件事情能提出明确的目标,计划自己的行动, 往往是边做边想,并作为自己努力达到目标。
大班:小刚说:“我们来玩过家家的游戏吧!”敏敏、奇奇 、小华齐声说好,“我来当爸爸吧”小刚说。“那我来当妈妈吧 。”敏敏抢着说。小华想了想说:“我当娃娃。”奇奇摸着头问 :“那我呢?我来当舅舅吧。我们来给娃娃过生日,我当舅舅带 着礼物来看娃娃。”于是游戏开始了,妈妈去做饭了,爸爸在陪 娃娃玩,这时门铃响了,舅舅带着礼物来了,他们一起为娃娃过 生日, 唱生日歌,说祝贺语。

《学前心理学》第九章-第十三章练习题

《学前心理学》第九章-第十三章练习题

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1.某托儿所训练刚入所的孩子早上来时向老师说“早上好” 下午离所时说“再见”结果许多孩子先学会说“再见” 而问“早上好”则较晚才学会 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孩子早上不愿与父母分离。

这是( ) A.情绪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B.情绪的分化C.情绪对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D.情绪的社会化2幼小儿童刚上托儿所时 一般较易学会离所时的“再见” 而早上向老师说的“早上好”则不易学会 这是( )A 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两极作用B.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C.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D.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信号作用3 .儿童的情绪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是在( )。

A. 3岁B. 4岁C. 5岁D. 6岁4.最初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 或四肢划动等等 可以称为( )A.原始的情绪反应B.基本的情绪反应C.混合的情绪反应D.高级的情绪反应5.根据华生的观点 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

A.怕B.怒C.悲D.爱6按照布里奇斯的研究 以下最早产生的情绪是()A.痛苦B.惧怕C.兴奋D.厌恶7 .3个月以后 婴儿的情绪分化为( )。

A.快乐和愤怒B.喜爱和厌恶C.快乐和痛苦D.喜爱和恐惧8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 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 ) A.愉快与惊奇B.愉快与悲伤C.愉快与厌恶D.愉快与不愉快9 .打过针的孩子一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 与这种情绪相联系的心理现象是( )。

A.记忆B.思维C.感知觉D.自我意识10儿对看得见而又拿不到的玩具 产生不愉快情绪 但当玩具在眼前消失时 不愉快情绪也很快消失 这是( )A. 情绪的内隐性B.情绪的依赖性C.情绪的受感染性D.情绪的情境性11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 常常会把它抠掉 这是( )的表现。

A.情绪冲动性B.情绪易变性C.情绪两极性D.情绪感染性12童情绪的内隐性出现在( )A.幼儿初期B.幼儿中期C.幼儿晚期D.小学生初期13儿最初的笑是( ) A 诱发性的B.外发性的C.内源性的D.信号性的14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是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九章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九章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学会控制情绪和行为,以 适应不同的情况和需求。
意志发展的重要性
1 自立能力
意志的发展帮助学前儿童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 基础。
2 坚持不懈
具备良好的意能力。
3 自信心
意志力的发展可以增加儿童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总结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对于其自立能力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了解意志的定 义、重要性以及促进意志发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为学前儿童提供更好的发 展环境和支持。
3
养成良好习惯
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如定期锻炼、规 律作息等方式来培养儿童的意志力。
相关研究和实践案例
游戏和意志力
研究表明,通过参与有挑战性的 游戏,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意志 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亲子交流与意志力
积极的亲子交流和温暖的亲子关 系与儿童的意志发展存在正向关 联。
奖励制度
使用奖励制度能够有效激励学前 儿童的积极行为和意志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学前儿童的意志发展。了解意志的定义、意志发展 的重要性以及促进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方法。
意志的定义
1 自我控制
意志是个体控制自己行为 的能力,包括抑制冲动, 制定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毅 力。
2 决心
引导个体坚持并全力以赴 实现所设立的目标,即使 遇到困难或诱惑。
3 自律
学校环境
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环境和课程内容对意志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与同伴的互动关系也会影响学前儿童的意志发展。
促进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方法
1
设定目标
帮助儿童设定具体而可行的目标,并提
奖励激励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主题10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主题10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主题10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主题10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一、简答与论述1.简述学前儿童自制力发展的特点。

自制力是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是意志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学前儿童的自制力比较弱,大多不善于控制、支配自己的行动,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

3 岁幼儿自制力很差,行动中冲动性行动占主导地位,言语指导和诱因对自控无明显作用,常有语言与行为脱节现象的发生。

②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逐渐学习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

4~5 岁幼儿的自制力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诱因开始具有较明显的激励作用,但对行为的自控还很不稳定;5~6 岁的幼儿能比较主动地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动,努力使之符合集体的行为规则和成人的各项要求,自制力得到明显发展。

5~6 岁的幼儿已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外部行动,但是还做不到较好地控制自己的内部心理过程。

③延迟满足是学前儿童自制力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延迟满足的时间也逐渐延长。

2. 简述意志活动的特征。

①意志行动有明确的目的;②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③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 简述意志、认识和情绪情感的关系。

①意志与认知:认知过程是意志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意志对认知过程的影响:首先,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并需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

诸如观察活动的组织,有意注意的维持等都离不开人的意志努力,即离不开意志过程。

其次,在认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需要意志努力来解决。

②意志与情感:情绪情感推动或阻碍意志行动的实现;意志对情绪情感的影响,有时表现为对情绪情感的直接控制。

总之,认识、情感和意志是密切联系、彼此渗透着的。

发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同一心理活动,通常既包括认知过程又包括情绪、情感过程,同时也不能离开意志过程的参与。

二、材料分析1.案例中可以看出文文表现出缺乏意志,影响意志品质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经历等,其中心理因素包括个人的兴趣、理想、信念等。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加入书架
登录
•第1章绪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婴儿心理的发展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先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6.1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14.1 复习笔记
•14.1 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是否关闭自动购买?
关闭后需要看完本书未购买的章节手动确认购买。

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意志.ppt

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意志.ppt
学前儿童的意志。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意志的概念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 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无意识的 本能活动、盲目的冲动或一些习惯动作都不含有或很少 有意志的成分。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四、意志的品质
(一)独立性 意志的独立性是指是指一个人在 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不屈从 于周围人的压力,按照自己的信 念、知识和行为方式行动的品质。
(三)坚持性 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一个人能矢志不 渝、坚持到底,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能顽强乐观地面对和克服,不屈不 挠地向既定目标前进的品质。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总之,人的心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意志以认识为基 础,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发展。人只有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区别与关系,认识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才能有意识地根据客观规律确定行动的目的,进行意志行动,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可以不 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1
决定阶段
意志的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中, 首先要解决动机斗争的问题,然后是确定行动的目的和 选择达到目的的方法。
2
执行阶段
意志的执行阶段是就指将行动计划付诸实现的过程。它 既是意志行动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 在执行阶段中,意志的品质表现为坚定地执行所定的行 动计划,努力克服主观和客观上遇到的各种困难。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婴儿初生时,除了一些本能动作以外,动作是混乱的。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既是婴儿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也是婴儿用手的动作有目的地认识世界 和摆弄物体的萌芽,还是儿童的手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 8个月左右,婴儿动作有意性的发展出现了较大质变,可以说是意志行动的萌芽。 1岁以后,儿童意志行动的特征更加明显。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PPT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P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意志
一、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意志过程,往往表现为直接外露的意
志行动,意志的内化程度很低。它是在动作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意志行动,只是意志的萌芽。 (一)学前儿童有意运动的发生及其特点 1、无意运动:是没有意识到的被动运动。是天生的无 条件反射。“吃奶”,“吃药” 2、有意运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的 肌肉运动。是后天学会的。
(三)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1.学前儿童需要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需要的规律: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 位,社会需要逐渐发展和增强。五岁后,求知、求成、劳 动需要出现。六岁后对尊重、友情的需求增强。
2.学前儿童动机发展的特点
三岁前的孩子,动机的产生受身体状况和外界环境所影响。稳 定性很差,变化很强。难以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挑选玩具到另一个屋子里去玩” 三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动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遵守规则 和获得东西) (2)从直接的近景的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 值日生:“红袖章,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注意成果和质量” (3)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兴趣越来越成为儿童行为的主要动力。
(五)动机斗争或心理冲突
从内容上看,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可分为原 则性冲突和非原则性冲突。 1.原则性冲突 原则性冲突涉及个人期望与社会道德标准、法律相矛 盾的动机冲突。
2.非原则性冲突
非原则性冲突是不与社会道德标准、法律相矛盾的动机冲突。 从形式上看,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可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心理冲突的复杂性也体现出意志行动的 复杂性。 (1)双趋冲突 当个人面临两个都想达到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只能二者择其一 的目标时的心理冲突称为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当个人面临两个都想逃避,但又不能同时逃避,只能二者择其一的 目标时的心理冲突称为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 个人面临着一个同时具有吸引人和令人排斥的力量的目标时的心理 冲突称为趋避冲突 (4)多重趋避冲突 个人面临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同时具有吸引人 和令人排斥的力量时的心理冲突称为多重趋避冲突。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课程代码:12340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导论1、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出生到小学之前(0-6岁)或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的儿童。

狭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之前(3-6岁)的儿童。

一般将正式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之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

2、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所发生的系统的(整体)、有规律的(有序)、持续性(时间上的延续)的变化。

3、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目标是描述学前儿童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变化的机制、优化学前儿童的发展.4、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5、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1)理论价值:充实和丰富人类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2)实践意义: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依据,为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关的学科知识,为涉及儿童的其他工作领域提供知识指导和智力支持。

6、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生物性(先天遗传)与社会性(后天教养);主动(积极参与者)与被动(被动接受者);连续性和阶段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7、学前儿童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趋势:(简答)(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4)从零乱到成体系;8、通常认为,2-3岁是儿童口语学习的关键期,4岁是儿童图形知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儿童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5—6岁是儿童掌握词汇最快的关键期。

9、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原则:(重点)(选择)客观性原则(充分考虑儿童生活的客观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充足的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性);发展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前儿童,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避免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教育性原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负责,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

10、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研究设计:横断设计(同一时间点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追踪设计(某一时间段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反复观察)、时间序列设计(将横断设计和追踪设计结合起来).11、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研究方法:(选择)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方法,最常用、最实用的研究方法.)访谈法(又称谈话法。

第九章-幼儿的意志PPT课件

第九章-幼儿的意志PPT课件
原因:依赖性、独生子女
.
46
幼儿自制力的培养 (一)为幼儿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 (二)使幼儿明确行动规则 (三)不迁就幼儿无理、缺乏自制 的行为
.
47
第二节 幼儿意志力的培养
一、学前儿童的意志发展
一、儿童意志的发生 1.儿童有意运动的发生 (1)有意运动指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 的肌肉的运动,是意识到的运动。 (2)有意运动的特点
一卓越的社会目标的需要。
.
24
三、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能自觉地确立目的、并以目的支配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 (盲目性)
2.独立性:自主确立目的、作出决定、采取行动的意志品质。(暗示 性、独断性)
3.果断性: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 决定的意志品质。(优柔寡断、草率性)
4.坚持性:在行动中始终向着目的,保持充沛精力的意志品质。(动 摇、顽固)
36学前中班幼儿特点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学前中期幼儿开始能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老师的指示和要求并且能够在某些活动中独立地为自己确定行动目的逐渐按照既定的目的去行动
第九章 幼儿的意志
LOREM IPSUM DOLOR
.
1
.
2
雷庆瑶简介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人,1990年1月出生。三岁失去双臂, 学会了用双脚吃饭、穿衣、做饭、写字、缝补衣服、骑自行车、 游泳、绘画、打字等等。 大学生:现在是乐山师范学院心理学专业学生 运动员:2006年雷庆瑶在四川省第六届残运会上,夺得4枚 银牌和2枚铜牌。 电影演员:2007年因成功出演电影《隐形的翅膀》获得了 第12届电影华表奖优秀少儿演员奖。2007年11月在国际儿童电 影节上获得最佳演员奖“金象奖”。 创业者:2009年9月15日,在成都市四川省大学生创业园里, 成立了“四川博爱感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学前儿童的运动发展

学前儿童的运动发展

学前儿童的运动发展学前儿童的运动发展是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方面。

通过运动,儿童能够锻炼身体、提高协调能力、促进社交交往以及培养自信心等。

本文将从动作发展、重要性和促进运动发展的方法等方面探讨学前儿童的运动发展。

一、动作发展学前儿童的动作发展可以分为大运动和小运动两个方面。

大运动即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小运动则是指手指肌肉的精细运动。

在2-3岁时,儿童开始表现出步态稳定,可以跑跳等动作。

到了4-5岁时,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跑、跳、爬、滑、抓握等动作,并且逐渐提高协调性和敏捷性。

二、运动发展的重要性学前儿童的运动发展对于整体身心发展非常重要。

首先,运动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

通过运动锻炼,儿童能够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预防肥胖和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其次,运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协调能力。

通过各种动作的练习,可以提高儿童的平衡、灵活性和空间感知能力。

再次,运动有助于促进儿童社交交往。

在运动中,儿童可以与其他儿童互动,培养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运动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三、促进运动发展的方法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运动发展,以下是一些方法建议:1. 提供适宜的运动环境:为学前儿童提供安全、开放、刺激的运动环境。

这包括室内和室外场地的设置,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器械和玩具供儿童使用。

2. 鼓励各类运动活动:学前儿童的运动发展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和活动来实现。

例如,儿童可以进行跑步、跳跃、爬行、跳绳等活动,以及球类运动、水上活动等。

3. 多样性的游戏体验:提供多样性的游戏体验,让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运动、欢笑和交流。

这可以通过创意游戏、角色扮演、音乐和舞蹈等方式实现。

4. 父母的参与和激励:父母在儿童运动发展中的参与和激励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运动、玩耍,鼓励他们尝试新的运动技能,给予肯定和鼓励。

5. 持续的监督和指导:在学前儿童的运动发展中,持续的监督和指导是必要的。

成人应该在儿童运动时给予关注和指导,确保他们的安全,并帮助他们逐渐提高运动技能。

(幼儿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幼儿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第十章学前儿童动作与意志的开展第一节学前儿童动作开展的规律教学目标:掌握幼儿动作开展的一般规律掌握幼儿动作开展的阶段教学重点:依据幼儿动作开展的一般规律来组织幼儿的活动教学难点:幼儿动作开展的规律教学时数: 3 学时作业:详见“学生作业〞局部教学反思:幼儿动作的开展建立在其生理和心理开展的根底之上,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需要与一些根底的生理学知识相联系。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需要学生预习幼儿生理学相关知识。

教学设计本节内容方案用3学时完成。

儿童动作开展的一般规律1学时,儿童动作开展的阶段1学时,儿童根底动作的开展特点与规律1学时。

儿童动作开展的一般规律幼儿动作的开展既受到生理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环境的阻碍,同时有着自身的客观开展规律。

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幼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布满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

首尾规律:幼儿动作的开展,先是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才到下部动作。

也确实是说,幼儿的动作开展是从离头部最近部位的动作开始开展。

近远规律:幼儿动作的开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开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也确实是靠近中央局部〔脊椎〕动作先开展,然后才开展边缘局部〔臂、手、腿〕的动作。

大小规律:幼儿先开展粗大动作,也确实是活动幅度较大的动作,是大肌肉群的运动;后开展精细动作,即小肌肉的动作。

无有规律:幼儿最初的动作时无意的,到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

也确实是说,幼儿动作的开展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开展。

掌握幼儿动作开展规律,关于训练和指导幼儿的动作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儿童动作开展的阶段从出生到成年,幼儿的动作开展大致能够分为四个阶段:反射动作阶段〔出生—4个月〕幼儿在那个阶段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本能动作,这些本能动作全然上幼儿的无条件反射,不受意识支配。

无条件反射是建立条件反射的根底,也是幼儿动作开展的根底。

举例:幼儿一些全然的无条件反射--吸吮反射、瞬间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游泳反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意志行动的萌芽
◈ 8个月左右,儿童动作有意性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质变,可以说 是意志行动的萌芽。 ◈ 此时的幼儿能够坚持指向一个目标, 并且用一定努力去排除障碍。
第四节 幼儿意志行动动机的发展
一、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
◈ 幼儿期是自觉行动目的开始形成的时期。其发展经过是:
1.缺乏明确的目的
2.被动的,人没有意识到的
(二)有意运动的特点
◈ 有意运动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的肌肉运动。
◈ 有意运动有两个特征: 1.后天学会的 2.自觉意识到的主动的运动
(三)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 ◈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是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也是 孩子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
◈ “不能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撞”、 “不能混一天算一天”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2.意志调节行动
两种基本表现:发动和制止
符合预定目的的活动得到激励和推动,而不符合预定目的的活动 则受到抑制和阻止。
“周末的安排”
3.克服困难 需要克服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困难。 内部:心理内部的困难,缺乏决心、勇气和信心等主观 成就任何一件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情)都不 上的不利因素,属于内部困难。 容易。 “喜欢做事的人”---想到的是做事的方法和途 外部:在完成某种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遇到了外部条 径。创造条件成就事情。 件的障碍,如生理上的疲劳,技巧上的不足,物质条件 “不喜欢做事情的人”---总是想到困难,不停 的缺乏等等。 的为自己不做事或放弃寻找借口和开脱的理由。
第九章 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动作的 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第二节 意志动作的发展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学前儿童意志的萌芽 ◈第四节 幼儿意志行动动机的发展 ◈第五节 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第六节 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一、儿童动作的发展与意志行动的发展
(三)基础动作发展的小阶段 ◈ 各种基础动作的发展,大致都经历三个小阶段。各小阶段之间 也经常会重叠。 1.起始阶段——出现进行某种动作的尝试。 2.初级阶段——幼儿动作发展的转变阶段。
3.成熟阶段——动作各种组成部分能较好地整合,控制得比较好, 甚至有些类似成人的动作。
第二节 意志行动的发展
◈ 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4-5岁,同时也是坚持性发展变化 最迅速的年龄,也是受外界影响而波动最大的年龄。
第六节 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 在体格发育上,遗传因素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 体型在相当程度上与遗传有关。而体型又影响动作和运动能力 的发展。如,体型肥胖的儿童,动作的灵活性不如一般儿童。
(二)认识过程有意性也是意志过程的成分
◈ 所谓有意的感知(观察)、有意记忆、有意想象等,这些“有 意性”,是认识活动中的意志成分。
三、意志行动与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 意志和情绪有密切的联系。 ◈ 一方面,在意志行动中,无论是遇到外部障碍还是客服内部障 碍,以及目的能否实现,都会引起人的情绪反应。 ◈ 另一方面,情绪是人的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既鼓舞人的意 志行动,又能阻碍人的意志行动。 ◈ 情绪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动力,也可以阻碍干扰意志行为。
四、意志行动的发展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
◈ 意志是成体系的活动。意志的产生和进行过程,包含着复杂的 心理结构,这些心理活动成分是成体系的。
◈ 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也促进意志行动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意志的萌芽
一、学前儿童有意运动的发生及其特点
(一)有意运动在无意运动的基础上发生 ◈ 有意运动又称随意运动,它是意志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意运动 是在无意运动(即不随意运动)的基础上发生的。 ◈ 无意运动的特征: 1.天生就会的
一、意志和意志行动
(一)意志 ◈ 意志是指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 难的心理过程。
上课时睡意袭来,控制自己,驱赶睡意 周六上午到教室复习功课,克制同学邀去逛街的欲望 复习学前心理学,记概念,背知识点,头昏眼花,克制住放弃 的愿望。
1.明确的目的
事先要了解自己行为的目的和后果。
◈ 遗传带来的身体个别部位的特征或缺陷,对相应动作的发展也 有影响。如,下肢过短影响赛跑速度,手指过短不利于弹钢琴。
二、成熟因素
◈ 儿童动作的发展受生理成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 儿童动作发展有关键期和敏感期。如果抓住时机,在儿童最容 易掌握某种动作的时候,促进其发展,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 效。
三、教育和练习
1.动作混乱阶段 2.无意抚摸阶段 手动作 的发生 3.无意抓握阶段 4.手眼不协调的抓握
5.手眼协调的抓握
二、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萌芽
(一)最初的习惯性动作 ◈ 最初的习惯性动作,似乎有了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系列固定了 的连续动作。
◈ 多次吃奶后,当奶头从嘴里滑脱时, 婴儿能比第一次吃奶时更容易找到它。 ◈ 这种动作时由于动作本身的反馈和强 化,并不是动作开始时已确定了目的 及寻找达到目的之方法。
第五节 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 坚持性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
一、幼儿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 研究证明,1岁半至2岁的儿童,已经出现坚持性的萌芽。
◈ 2岁儿童已经能够接受坚持性任务。
◈ 从2岁到6岁,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二、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
◈ 3岁幼儿坚持性发展的水平是很低的,他们坚持的时间极端。在 实现目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小小的困难,或者任务比较单调 枯燥,一般会失去坚持完成任务的愿望和行动。
(二)最初的有意性和目的性
◈ 4个月左右,儿童的行为出现了最初的有意性和目的性。 1.动作的重复循环不再是由于动作本身的反馈和强化,而是有了 自己的最初的目的。 2.动作超出了身体的界限,指向外在环境,开始对外部世界进行 最初的探索。 3.初步预见到自己的动 作所造成的影响,重 复动作是一种使有趣 的事情发生的行动。
(二)首尾规律(由上到下)
◈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婴儿 最早出现的是眼的动作和嘴的动作。
◈ 儿童先学会抬头,然后能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 行走。
(三)近远规律(由中心到边缘)
◈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 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 成熟只是提供了一种生理上的可能性。在成熟的时间范围内, 练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指导孩子掌握各种动作,要求一定的技术。婴幼儿动作的发展, 主要依靠把着手教,通过小步子的学习和练习,一级儿童不自 觉的模仿,而不是依靠上课式的讲解。
四、激发动机
◈ 婴幼儿自身的积极性,是促进其动作发展,特别是意志行动发 展的主要力量。
(四)大小规律 ◈ 粗大的动作是指活动幅度较大的动作,也是大肌肉群的动作。 ◈ 精细动作是指小肌肉动作。
◈ 儿童动作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
(五)无有规律
◈ 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支配。
◈ 无意动作→有意动作
三、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阶段
◈ 儿童动作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处于学前 期。这四个阶段是: (一)反射动作阶段 (二)最初动作阶段 (三)基础动作阶段 (四)专门化动作阶段
四、学前儿童基础动作的发展
◈ 幼儿期在最初动作发展的基础上,进入基础动作发展的阶段。 (一)基础动作的模式 ◈ 基础动作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1.基础的移位动作,如走、跑、跳等等。
2.基础的操作性动作,如投掷、接住、踢、击等等。
3.基础的稳定性动作,如静态平衡,动态平衡,轴心动作等等。
(二)基础动作发展顺序 ◈ 基础动作发展有其规律性的进程和年龄常模。
2.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
3.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 4.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
二、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出现间接化
◈ 与目的直接联系的称为直接动机;与目的不一致,只是间接联 系着的称为间接动机。
◈ 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 ◈ 但在幼儿的行动中,动机和目的有时也不是一致的。 ◈ 幼儿行动动机和目的关系所发生的变化,是从直接动机为主向 间接动机为主的方向发展。
(二)意志行动 ◈ 意志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 ◈ 成人的意志过程比较深刻,不直接外露。 ◈ 学前儿童的意志过程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意志内化的水平很 低,往往表现为直接外露的意志行动。
二、意志行动与学前儿童认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
(一)意志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 ◈ 意志过程从确定行动目的时开始,就要有对所面临事物的感知 活动。在执行过程中,甚至在确定行动目的和计划时,要运用 记忆和想象,要进行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在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困难的过程 中,还需要判断推理等。
◈ 儿童动作的发展笼统地说比小动物晚。 ◈ 人的动作和动物动作的主要不同,在于儿童动作的发展和儿童 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意志行动。
二、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 每个孩子动作的发展顺序是遵循着客观规律的。 ◈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一)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由粗到细) ◈ 最初的动作时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 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
(一)兴趣 ◈ 兴趣是激起活动动机的手段。对4-6岁幼儿的研究也表明,幼儿 在运用玩具进行游戏时,由于兴趣性较强,其坚持性行为显著 地高出于兴趣较弱的手工操作活动。
(二)鼓励和增加自信心 ◈ 成人的态度对婴幼儿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至关重要。
◈ 孩子自发地有活动需要,有尝试进行各种动作的需要。对孩子 的尝试和探索,应持鼓励态度,过多的担心或责备,都会挫伤 孩子的活动积极性。 ◈ 增加自信心,是孩子发展各种动作和意志行动的有力的内部力 量。肯定和鼓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