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春半久雨走笔》赏析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含解析解析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含解析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赵令畤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
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
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注释】顴(pīng)姿:光润而美的样子。
端须:只该。
燕:通“宴”。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起句奇绝。
“试手”二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春风独钟情于梅花,暗含对梅花的赞颂。
B.上片第三句,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异曲同工,都写出梅花的美丽与清高孤绝。
C.下片第一、二句写梅花与人的互动。
正因为花香清雅而幽远,女子便纷纷把梅花装饰在头发上,一个“先”字强调了它与“众芳”的区别。
D.整首词始终围绕梅花来写,赞誉梅花的品格。
词人一生仕途坎坷,以梅花自喻,寄托自己深沉的感情。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梅花清幽高洁孤绝的特点的。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听颖师琴歌[唐]李贺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1)《听颖师琴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本诗前八句描写________,后八句叙写________。
(2)文字是无声的,却能够生动刻画有声的音乐,在《听颖师琴歌》中,李贺是如何表现古琴的音乐魅力的?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牧童词①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
春半久雨走笔

方回《春半久雨走笔》欣赏方回《春半久雨走笔》万事心空口亦箝,如何感事气犹炎。
落花满砚慵磨墨,乳燕归梁急卷帘。
诗句妄希敲月贾,郡符深愧钓滩严。
千愁万恨都消处,笑指邻楼一酒帘。
该诗的作者是宋末元初的著名诗人、词论家,江西诗派殿军方回。
他字万里,号虚谷,又号紫阳居士,徽州歙县人。
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累迁严州知府。
曾大力主张力敌元兵,然而元兵南下后却立即出城迎降,并出任建德路总管,后来罢官隐居。
方回论诗,推崇《诗经》,认为“思无邪”是诗之体,兴、观、群、怨和事父事君是诗之用;也重汉、魏、晋的古诗;于唐则尊李、杜、韩、柳,排斥李贺,更轻晚唐,有“姚合以下君子不取”的话;于北宋则取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陈师道,反对西昆派,犹推崇江西诗派,提出一祖三宗之说;于南宋则尊陆游、范成大,贬低四灵。
方回自视甚高,常以杜甫自比。
其绝句写来有似行云流水,意境自出。
由于主张“剥落铅华”,不免有粗率生硬乃至以鄙俚粗俗为雅音之病。
著有《瀛奎律髓》、《桐江集》等。
在这首诗里,题目中的“春半”交代了此时的季节,然而既不是初春,也不是末春,而是正值生机勃勃、漏光异彩的“春半”。
“久雨”表明已经下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春雨,为诗定下了一个雨后愁闷的氛围。
首句中“万事”是对自己曾经经历的往事的回忆,“心空”与“万事”形成对比,虽经历了万事,心却是虚的,一点都步充实。
“箝”通“钳”,夹住的意思,这里引申为紧闭。
“口亦箝”是不开口的意思。
第三句中“慵”是懒的意思。
第五句中“妄”字通“望”,有妄想、希望之意。
“希”是迎合、向往的意思。
第六句,“郡符”,即郡守,秦汉官名,以后知州、知府也称郡守。
本诗构思奇特,巧妙的运用典故,进而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本诗自然、亲切地化用了前人的两个典故。
一个是“敲月贾”,一个是“钓滩严”。
“敲月贾”化用的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典故。
相传有一次他骑在驴背上做诗,口中反复吟咏“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把“敲”字改为“推”字,一路苦苦思索,不觉撞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岛以实情相告,韩愈沉吟了一会儿说:“还是用…敲‟字好”。
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平凉①李攀龙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属朱门弟子家?宛马如云开汉苑②,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注:①平凉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明王朝时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平凉渐渐成了边塞,而且平凉在明朝时属于陕西。
②“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冷落、寂寥的平凉春色,荒芜的边城蒙上了一抹灰暗、冷峻的色调,寄情于景,景中有情。
B.颔联不露雕琢痕迹,貌似平淡无奇,实则在特定图景中,包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回顾和感叹。
C.颈联抚今追昔,借助想象,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秦汉强盛时军队在边关塞外沙漠中驰骋作战的图景。
D.本诗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如“宛马如云”,描绘出战马迅猛奔跑如彤云翻滚的情景,极具动态感。
(2)尾联突出使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来表现诗人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2.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咏梅【宋】王安石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对梅花迟迟不肯开放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
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
C.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
D.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
(2)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塘路中李群玉①山连楚越复吴秦,蓬梗何年是住身。
黄叶黄花古城路,秋风秋雨别家人。
冰霜想度商於②冻,桂玉③愁居帝里贫。
十口系心抛不得,每回回首即长颦。
[注]①李群玉(808-862),字文山,澧州(今湖南灃县)人,晚唐诗人,工书能诗,不乐仕进。
今日最美春分诗句

今日最美春分诗句1.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 徐铉《春分日》2.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 徐铉《春分日》3.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 徐铉《春分日》4.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 欧阳修《踏莎行・雨霁风光》5.已过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
—— 葛胜仲《蝶恋花・已过春分春欲去》6.春风解意,开启新的征程,不负归期。
—— 未知7.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 徐铉《七绝・苏醒》8.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 徐铉《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9.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 程颢《郊行即事》10.溪边风物已春分。
画堂烟雨黄昏。
—— 仲并《画堂春・即席》11.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 宋庠《和中丞晏尚书乘舆宿殿致斋日巡仗遇雪》12.春风时节分仙囿,御宿名园满帝乡。
—— 李适《奉和圣制春日出苑应制》13.春风绿野,皓月当空,正青春人在天涯。
—— 陈德武《玉蝴蝶・金井啼鸦》14.仲春时景好,草木渐舒荣。
—— 崔日用《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15.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 崔融《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16.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门外艳阳天。
—— 方回《春半久雨走笔五首・其一》17.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 长卿《春分》18.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
—— 左河水《七绝・春分》19.春分艳阳天,齿儿戏发发更藏。
—— 李商隐《壬申闰秋题赠乌鹊》20.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 长卿《春分》。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卷附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韩愈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韩愈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
在这幽深的竹林里,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照映。
【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被称为“诗佛”。
著有《王右丞集》。
【主题思想】全诗描绘出一幅月夜竹林弹琴吟咏图,表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情趣。
(1)“独坐幽篁里”的“幽”,“深林人不知”中的“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2)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3)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中考语文课外诗歌鉴赏 能力快速提升20题(精讲精练含答案)(2)

中考语文课外诗歌鉴赏能力快速提升20题(精讲精练含答案)1.渔翁①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②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③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本诗写于谪居永州期间。
②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③欸乃,摇橹声。
(1)“渔翁”形象在诗中有何作用?(2)前人评价本诗“有奇趣”“内蕴活脱,曲尽其妙”,对此任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2.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历乱:花开极茂盛。
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_____________的特点。
请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3.过山农家/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嗔(chēn):嫌怨。
请比较分析一二句中的“泉声”和“鸡鸣”的作用。
三四句刻画了一位怎样的山农形象?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分析。
4.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
意谓消息隔绝。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5.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山雨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
(2)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陇西行①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②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③边骨,犹是深闺④梦里人。
【注释】①陇西行:古代曲名。
②貂锦:这里指装备精良的战士。
③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卷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卷含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①杨万里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①杨万里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3.诗歌鉴赏。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对岸酒楼里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主题思想】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1)诗中用一个“________”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________”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上海市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上海市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桑茶坑道中【南宋】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风日、________、花堤和________等景物。
(2)这首诗的后两句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泛舟后溪(唐)羊士谔①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唯有啼鹃似留容,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①羊士谔(e):唐朝人。
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的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春思①(北宋)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②,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③,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
②百舌儿:鸟名。
③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是作者的自成。
(1)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一词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清溪行①(唐)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后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所作。
②新安江: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以清澈闻名。
(1)本诗主要表现了清溪的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2)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早作(宋)裘万顷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
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综合试题解析1

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综合试题解析1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①杨万里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龙钟”和“泪不干”描绘了诗人怎样的神态?(2)想象一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泛舟后溪(唐)羊士谔①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唯有啼鹃似留容,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①羊士谔(e):唐朝人。
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的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古诗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李白的诗和武元衡的诗同是写思乡,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运用的手法是否相同,请结合诗歌三、四句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田家(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人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农村初夏时________的劳动气氛。
(2)第四句“也”字富有意味,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喜晴(范成大)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1)“连雨不知春去”中“去”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把前两句的景色描绘出来。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7.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完成下面小题。
含砚的诗句

1、就砚旋研墨宋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2、砚温融冻墨唐白居易《青毡帐二十韵》
3、印朱沾墨砚唐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4、穷砚墨金段克己《鹧鸪天·七字骊珠句法豪》
5、未暇开轩砚墨中宋苏轼《寄子由》
6、苍砚有池残墨在宋陆游《九月十一日疾小间夜赋》
7、墨试小螺看斗砚宋陆游《入梅》
8、古砚微凹聚墨多宋陆游《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
9、墨丸入砚细无声宋陆游《掩户》
10、涤砚滩头无渍墨宋陆游《幽居述事》
11、洗砚鱼吞墨宋魏野《书逸人俞太中屋壁》
12、翻云为墨海为砚宋白玉蟾《笔架山》
13、洗砚去残墨宋苏辙《初发嘉州》
14、砚乾笔秃墨糊涂宋陈垓《绝句》
15、落花满砚慵磨墨宋方回《春半久雨走笔五首》
16、墨云胶冻砚宋顾逢《再过悟竹庭房》
17、磨墨见砚穿宋李复《病目》
18、铁砚三升墨宋刘克庄《林贡士哀诗》
19、自涤砚砖闲试墨宋潘玙《小窗》。
方回写雨的诗15首

方回写雨的诗15首方回(1227~1305),元朝著名诗人、诗论家。
江西诗派殿军(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
字万里,别号虚谷。
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
宋景定进士,知严州。
降元,授建德路总管。
后罢官,往来杭歙间。
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方回写雨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江行大雨水涨四首·踏午倒挂倒飞猱朝代:元朝|作者:方回踏午倒挂倒飞猱,水长船行拂树桃。
忽讶平途成峻濑,更怜危石没深涛。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能免尧捐瘠朝代:元朝|作者:方回能免尧捐瘠,端由稷播艰。
民生频不竞,世故政相关。
穴蚁移楼杪,田畦产灶间。
丰凶卜檐溜,半月响潺湲。
江行大雨水涨四首·一夜水高丈五六朝代:元朝|作者:方回一夜水高丈五六,移舟稳傍渔家宿。
矶头浪急上滩难,舟子索钱赛神福。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陆走无非水朝代:元朝|作者:方回陆走无非水,楼居并是泥。
褰裳难跋涉,执盖困扶携。
国虑白圭壑,城危智伯堤。
旸乌果安在,转觉漏天低。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今日云霄管客朝代:元朝|作者:方回今日云霄管客,何人禹稷思。
树高堪避溺,稻尽底充饥。
苦口非吾事,衰躯异昔时。
东溟容有限,细读后山诗。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平地惊胥怒朝代:元朝|作者:方回平地惊胥怒,滔天类鲧湮。
稍低三板水,不活百城人。
已拼过从绝,徒工徒倚频。
鹄形无白粲,蜂起有黄巾。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蒸渍衣巾醭朝代:元朝|作者:方回蒸渍衣巾醭,拘挛臂膝顽。
老身何足恤,时事自多艰。
井满瓢堪汲,船高树可攀。
苍生百万亿,性命雨旸间。
江行大雨水涨四首·何处岸颓漂大树朝代:元朝|作者:方回何处岸颓漂大树,明朝水落阁平滩。
村民争剪为薪去,万事从前预料难。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夜半观天象朝代:元朝|作者:方回夜半观天象,无星定肯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题精练第二部分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课件

答案
【白话诗歌】 水温转暖,湖光粼粼。燕子归来,正好是苏堤天刚亮的时刻。鱼儿潜入湖水,在水面上留下圆圆的波 纹,流水带走了缤纷狼藉的落花,还嘲笑东风不能把落花吹净。在荒僻的小桥下、断绝不通的水滨中,有小船从柳荫 深处翩翩而出。如今池塘里长满青草,好似当年谢灵运在诗中表达的梦境。 溪水和白云一起流出空山,流水年年冲洗落花,却为何花香不消?看到路上新绿乍生,回想起在这孤村路我曾和友人一 起游玩。友朋离别之情悠远,可惜当日结伴畅游,吟诗作乐的欢愉已成过去。朋友们归去后,上次游玩的地方,此时溪 上碧桃树是增加了还是有所减少?
答案
1.C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C项,本诗尾联较陶诗诗意更进一层,不仅写出了脱身官场生 活的欢喜,也写出了回首官宦生涯的不堪。 2.【参考答案】 ①以“舞”“拜”二字形容柳树、芦花在风中起伏的姿态,活泼而逼真。②“拜杀”一句用一个“杀”字,口 语入诗,语言通俗浅近。③不直写自己心情欢畅,却说柳树知我有喜,芦花不停拜贺,显得饶有趣味。(每点2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诗歌的语言特点主要指炼字用词、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等。 回答问题,应注重分析题干中的“活泼自然、通俗浅近、饶有趣味”在诗歌颔联中的具体体现。从用词上,可以考虑 动词、形容词等,比如“舞”“拜”“杀”;从语言风格上,可以从口语化的角度分析“诚斋体”的特征;从修辞上,可 以考虑“知”“拜”的拟人手法。 【诗歌鉴赏】 此诗堪称杨万里的《归去来兮辞》。诗的题目中说“是日行二百里”,含有因行程迅速而欣喜之意, 也暗示了此次行程因为有好风相送所以颇为顺利。开篇气势惊人,气格雄健,把风写得有惊天动地之势,长江之上风 急浪高,诗人不畏风浪在这样的天气乘船回乡,可见其迫切心情,而此日能日行二百里,也全仗了这动地强风。三、四 句写柳树翻舞、芦花起伏,既是风中的实景,又巧妙地写出行程中的喜悦心情。颈联用万山走马、风帆助力写出船行 之迅速。尾联用病鹤飞出金笼比喻此时的心情,不由得让人想起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 自然”,而杨诗“回首金笼始欲愁”在陶渊明诗上更翻出新意,回首往昔之“愁”,更衬托出当今冲出牢笼之喜。
元朝诗人方回的诗句大全

【导语】⽅回的诗,有不少反映现实社会⽣活之作。
⽅回倡江西诗派⼀祖三宗之说,诗亦学习黄庭坚、陈师道,⽽失之粗劲。
晚年⾃谓平易,却⼊鄙俚。
下⾯就给⼤家介绍下元朝诗⼈⽅回的诗句,欢迎阅读!【篇⼀】 【篇⼀】 1.⽴冬犹⼗⽇,⾐亦未装绵。
——⽅回《九⽉⼆⼗六⽇雪予未之见北⼈云⼤都是时亦⽆》 2.含桃豌⾖喜尝新,罂粟花边已送春。
——⽅回《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含桃豌⾖喜尝新》 3.天地诗⼈少,⼭林夏⽇长。
——⽅回《⽇长三⼗韵寄赵宾旸》 4.⽴冬犹⼗⽇,⾐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回 5.乃知古学者,尊师复重友。
——⽅回《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诗送赵然然·鲁语第⼀篇》 6.君之师友何,殆不⽌韩柳。
——⽅回《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诗送赵然然·鲁语第⼀篇》 7.今夜中秋⽉,危栏⼀病⾝。
——⽅回《⾟丑中秋曲⾩桥倚楼》 8.敢争天上中秋⽉,且种⼈间隔岁花。
——⽅回《中秋前⼀⽇⾬送罂粟戎葵⼦与刘元煇》 9.⼩⾬翻锄⼟带沙,戎葵罂粟送诗家。
——⽅回《中秋前⼀⽇⾬送罂粟戎葵⼦与刘元煇》 10.红闹枝头⼆⽉寒,中秋还许两回看。
——⽅回《再题通政院王荣之⼋⽉杏花·红闹枝头⼆⽉寒》 11.好画团圆明⽉夜,中秋天⾊变春光。
——⽅回《再题通政院王荣之⼋⽉杏花·种传董奉术韩湘》 12.湛湛长江枫,落叶逝流⽔。
——⽅回《秀亭秋怀⼗五⾸·秋风西北来》 13.北望中原阔,东视长江倾。
——⽅回《次韵送胡教论炳⽂如⾦陵⼆⾸·治郡愧坐啸》 14.长江破浪输君⼿,肯学村船逆上溪。
——⽅回《次韵仇仁近谢诗跋》 15.渊明归去庐⼭下,未少黄花酒⼀杯。
——⽅回《思家五⾸·世道駸駸似可咍》 16.侵寻半⽉是花朝,⼤雪漫天五⽇飘。
——⽅回《⼆⽉朔⼤雪已五⽇三⾸·侵寻半⽉是花朝》 17.重到庐⼭亦何喜,喜君知我我君知。
——⽅回《次韵谢喻岩叟》 18.今春⼤雪亦将尔,莺死⽆声社燕迟。
乳字的诗词

乳字的诗词1.饭云子而泛乳兮,引吟兴之未沫。
——宋·陈造《行春辞三首其一》2.好鸟声长睡眼开,好茶擎乳坐莓苔。
——唐·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3.张侯作诗召清风,渴读如饮雪山乳。
——宋·邓忠臣《初伏大雨戏呈无咎四首其一》4.落花满砚慵磨墨,乳燕归梁急卷帘。
——宋·方回《春半久雨走笔五首其一》5.母有众儿俱母怜,儿无别母儿谁乳。
——宋·蒲寿宬《子别母呈所翁陈先生》6.骄儿未绝乳,念之不能忘。
——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愈时在徐籍往谒之辞去作是诗以送)》7.将军意气吞八荒,欲入凉州倾马乳。
——宋·蔡肇《上呈子方乡丈》8.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清·林嗣环《口技》9.朱门当道拥高槐,拂晓鸣驺散乳鸦。
——宋·宋无《公子家》10.须藉水帘泉胜乳,也容双井白过磁。
——宋·李廌《杨元忠和叶秘校腊茶诗相率偕赋》11.深院无人自惊觉,夕阳芳树乳鸦啼。
——宋·范成大《题汤致远运使所藏隆师四图欠伸》12.尚方晨钵分云子,中使春杯献乳花。
——明·梦观法师《十七日谢恩奉天门》13.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
——宋·秦观《赠女冠畅师》14.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汉·班固《苏武传(节选)》15.乳燕衔泥春昼长,倚阑无语立斜阳。
——明·谢五娘《春日偶成》。
杜牧《村行》古诗赏析

杜牧《村⾏》古诗赏析
杜牧《村⾏》古诗赏析
村⾏杜牧
春半南阳西,
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
点点回塘⾬。
蓑唱牧⽜⼉,
篱窥茜裙⼥。
半湿解征衫,
主⼈馈鸡⿉。
杜牧诗鉴赏
这是⼀幅美丽的农村风景画。
仲春季节,南阳之西,⼀派⼤好春光。
美时,美地,美景,在春半南阳西中,隐约⽽⾄。
遍村柔桑,欣欣向荣。
着⼀过字,境界全出。
柔桑过村坞,在动态中,柔桑⽣长的姿态和鲜嫩的'形状,活现在眼前,这就把春天的乡村,点缀得更美了。
加之垂柳扶风,娉娉袅袅,春⾬点点,回落塘中,更有⼀种说不出的情趣。
再看,那农家牧童,披着蓑⾐,愉快地唱着歌;⽵篱笆内,可窥见那穿着绛黄⾊裙⼦的农家⼥的倩影。
⾏路征⼈,解松半湿的⾐衫,在村⾥歇脚,村主⼈热情地⽤鸡⿉招待客⼈。
这⾸诗,⾸联、颔联是写村景,颈联、尾联是写村情。
其景实,其情真,与诗题是呼应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集结体
——赏析:方回《春半久雨走笔》
方回(1227~1305),字万里,别号虚谷,元朝著名诗人、诗论家。
由宋入元的
方回,是由宋人各守门户到元人破除门户过渡中的诗论家。
他是江西诗派的后劲,始
则立“一祖三宗”之说为江西诗派拓展门户,以扩大后学眼界,纠江西诗派狭隘之病;
终则自破“一祖三宗”之说而主“诗备众体”,这就是从守门户到消除门户之间的过
渡。
《春半久雨走笔》是方回晚年的作品。
他一生虽傲睨自高,但他的人品行径常为时论所讥弹。
本诗写他要把"千愁万恨"消失在酒杯中,实际上表现出一种难以排解的矛盾心情。
万事心空口亦箝,如何感事气犹炎。
心空:佛教语。
谓心性广大,含容万象,有如虚空之无际。
亦指本心澄澈空寂无相。
唐王维《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诗:“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
” 唐庞蕴《杂诗》:“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箝:箝同“钳”。
限制,约束,紧闭。
唐元稹《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诗:"狂歌终此曲,情尽日长箝。
"感事:受外界事物的触动,因事兴感。
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避时难驻足,感事易回肠。
” 明刘基《题西旅献獒图》:“感事重怀古,因书戒矜夸。
” 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当其盛也,扬葩振藻,为敲金戛玉之音;及其衰也,感事哀时,多憔悴忧思之作。
”此句写诗人的一种矛盾状态:本是万事尽在身后,心中澄澈空寂无相,无所牵绊。
然而,正是“及其衰也”时,物景触发,回首往事,仍是忍不住郁结,心气哽,若灼若烧,让人难以自拔,是为矛盾。
落花满砚慵磨墨,乳燕归梁急卷帘。
乳燕:雏燕。
唐李贺《南园》诗之八:“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卷帘(卷簾)卷起或掀起帘子。
春雨下的落花总是感人伤怀的,它们独自飘零在砚台上无人会,诗人在桌前望着这残花,一种倦世的心态让他似乎无欲无求,更是慵懒而不想磨墨动笔舞弄文采。
然而,乳燕在春雨的驱赶下不得不回巢,产生的喧嚣却使诗人重新焕发光彩,他急忙卷起那挡住外面春色的窗帘,兴致勃勃地迎接燕儿们归来。
仿佛挂念已久的家人回来,心中满是欢喜。
这前后心情上有着巨大矛盾。
诗句妄希敲月贾,郡符深愧钓滩严。
妄:无。
敲月贾: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传说唐代贾岛于驴上得句"僧敲月下门",又想把敲字改作推字,吟中不察,冲了京兆尹韩愈仪仗,韩愈知情后,立马思考,说:"作敲字佳矣。
"见唐刘镰《隋唐嘉话》。
郡符:郡太守的符玺。
亦借指郡太守,秦汉官名,以后知州、知府也称郡守。
唐韩愈《祭马仆射文》:“于泉于虔,始执郡符,遂殿交州,抗节番禺。
”钓滩严:指汉代不仕的隐士严光(字子陵),严光隐于富春江,后人名其垂钓处为钓滩。
事见《后汉书·严光传》。
此句写作者自认写诗作文章无法与贾岛相媲美,出任官职又自觉深愧,还不如隐居退出仕途生涯。
这种悲观主义的心态与自己原本傲睨自高的性情是多么大的差距!矛盾之状更是鲜明。
千愁万恨都消处,笑指邻楼一酒帘。
酒帘:酒望子,酒店所用的幌子。
以布缀竿,悬于门首,作招徕酒客之用。
宋陆游《雨中出门闲望有作》诗:“説梅古谓能蠲渴,戏出街头望酒帘。
”正当由作诗词和做官都不尽人意的矛盾产生的千愁万恨无从发泄时,转身便是消愁之处:酒楼。
酒望子在春风里招摇着,仿佛呼唤着那些千愁万绪的人们来宣泄。
想必,方回是在纠结中含泪而勉强把失落寄托在酒帘后的消愁之酒处。
尽管貌似给自己找了一个出口,结局仍是笑得心酸啊!
此诗给人的感觉就是百感交集,失魂落魄又自我安慰的强烈矛盾。
诗人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写自己的心情和所处的环境与心境。
后两句用典,对比手法写自己的矛盾,还用虚拟的自我安慰的方式去假装坦然,欲扬又抑。
全诗贯穿的矛盾显而易见,可见诗人后期的生涯也是比较纠结的。
诗人也难以找回那种自恃其傲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