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_中国旅游地理_第四版_徐飞雄
中国旅游地理学
![中国旅游地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cbd161d3195f312b3169a5d6.png)
收件人电话手机:出发日期月号-号周末人数人独立成团出发地北京线路名称野三坡百里峡、白草畔、鱼谷洞、十渡拒马乐园双汽三日游日期详细线路行程安排用餐住宿D1早晨7:00指定地点集合乘空调旅游车出发,赴世界地质公园野三坡,上午抵达野三坡后安排住宿、稍事休整用午餐。
中餐后乘车前往国家 AAAA 级旅游区、“天下第一峡”——百里峡(车程约30分钟,游览用时约4小时),通过汉城堡进入景区,置身于绝壁万仞的峡谷之中,溪流飞瀑、曲径通幽...游览百里峡最具特色的海棠峪和十悬峡,沿途欣赏《三国演义》、《水浒传》、《寻秦记》等影视剧作的拍摄外景,峡谷内奇险无比的老虎嘴、刀削斧劈的一线天、惟妙惟肖的回首观音、自然天成的天桥等绝景,构成一幅集雄、险、奇、幽为一体的天然画廊。
攀登2800级环保栈道,从第一步台阶开始,记载了华夏2800年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浪花,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挑战了自我。
后乘车返回宾馆用晚餐。
晚餐后赴百里峡大剧院欣赏大型歌舞史画《印象野三坡》(车程约30分钟,演出时间70分钟),全剧分为远古的记忆、文明的始祖、历史的铭记、岁月的变迁、辉煌的到来等5章21节,融入人类进化、黄帝合符、涿鹿之战、闻鸡起舞、祖冲之研学、平西抗日等历史事件,再穿插以火的发明、松鼠讨封等传说故事,使整场演出既不乏历史知识的阐述,又有民族精神的训导,既有慷慨激昂的鼓舞,又佐以风趣幽默的演绎。
/中晚野三坡D2早晨指定时间早餐,餐后乘车前往国家森林公园、京西四大高峰之一、野三坡至高点——白草畔(车程约1小时,游览用时约4小时),白草畔主峰海拔1983米,素有太行山中的“绿色明珠”之美誉。
园区内空气负离子含量为北京市区的126倍,是难得的“天然氧吧”。
漫步其中欣赏原始森林中奇特的六月冰川、蚂蚁岭、百思不解的风动石等绝景。
乘缆车或沿着游览路至山巅,可一览三山(太行山、恒山、燕山),登上高峰眺望远方,方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午餐后乘车前往以奇泉怪洞著称的鱼谷洞景区(车程约20分钟,游览用时约2小时),鱼谷洞全长约1800米,地质奇特,洞内的石花、云盆、鹅管、地质遗迹等景观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杰出作品,囊括了各种不同时期洞穴沉积物,令人叹为观止。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a42115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1.png)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原创版)目录1.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重要性2.教学考核与评价的方式和方法3.教学考核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4.教学考核与评价的改进措施正文【一、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重要性】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旅游业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旅游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在旅游业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教学考核与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考核与评价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和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笔试: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地理常识、旅游资源等。
2.口试:测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讲解旅游景点、旅游线路规划等。
3.实践操作:考察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如制定旅游计划、导游实务等。
4.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教学考核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考核与评价存在以下问题:1.考核方式单一,过于依赖笔试,忽视实践操作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考核。
2.评价标准不够明确,缺乏量化和具体的评价指标。
3.考核内容与实际旅游业需求脱节,学生所学知识难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教学考核与评价的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丰富考核方式,增加实践操作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考核,使考核更加全面、客观。
2.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建立量化和具体的评价指标,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优化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旅游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与旅游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
总之,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考核与评价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旅游旅游地理课件_
![中国旅游旅游地理课件_](https://img.taocdn.com/s3/m/bc161d2467ec102de2bd895e.png)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旅 游 地 理
C 复合 旅游 资源 景系
国家风景名胜区
国家公园景类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3、景型(共123个景型)
旅 游 地 理
★ 地景类
(1)地质现象景型 (2)火山熔岩景观景型 (3)河流地貌景观景型 (4)丹霞景型 (5)雅丹景型 (6)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景型 (7)洞穴景型 (8)黄土地貌景观景型 (9)海崖地貌景观景型 (10)风成地貌景观景型 (11)土林/沙林景型 (12)冰川地貌景观景型 (13)探险山地景型 (14)探险/徒步旅游地 (15)自然突变遗迹景型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第一节
旅游资源分类的意义
旅 游 地 理
1、有利于科学保护; 2、有利于合理开发与利用; 3、有利于取得良好的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
第二章 旅游资源概述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旅 游 地 理
这里我们仅从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和 特性两个方面考虑.就旅游资源的成因来 看,有自然赋存、人工创造、自然与人工 结合三种情况,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与之对应,按成因和属性划分,可将 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 资源和复合旅游资源三个并列的景系。每 个景系下面又可分为若干个景类,每个景 类下面又可分为若干景型。
旅 游 地 理
中云 科南 院滇 专池 家治 陈污 英费 鸿用 为已 治达 滇 40 不多 幸亿 殉元 职人 。民 币 。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例四:旅游活动对旅游景区清洁地面的污染
旅 游 地 理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在我国已开展旅 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 %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调查还 显示,我国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 受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现象。
电子课件-《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A11-2555 旅游地理 绪论
![电子课件-《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A11-2555 旅游地理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4c612a82eff9aef8941e06df.png)
广域性和 多样性
四、旅 游资源 的特点
永续性与 不可再生
性
季节性与 节律性
时代性与 变化性
刘婷
绪论
10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
刘婷
绪论
11
• 一、世界遗产及其由来
•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为了确定、保护
和恢复全人类的共同遗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通过
1.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 活动
2.理论与实用研究并举 3.研究领域日趋多元化 4.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成为主流
国际旅游地理研究大致趋势
1.旅游、节事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 旅游流等成为研究热点
2.跨学科交流促进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 3.注重学术规范单击此处输入文字 4.国内外研究的差距不断缩小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趋势
刘婷
绪论
4
• 二、旅游地理学概念
• 是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 科。它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 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在国际上亦称 休闲和旅游地理学(如英国)、游憩 地理学或闲暇地理学(如加拿大)、 观光地理学(如日本、韩国)等。
刘婷
绪论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绪论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概述 第二节 旅游资源概述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
刘婷
绪论
2
本章重点
►旅游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内容输入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范畴 ►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世界遗产的类型及中国的世界遗产概况
刘婷
绪论
3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概述
一、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史
中国旅游地理构建《徐学》教学内容探索——以科学版本科《中国旅
![中国旅游地理构建《徐学》教学内容探索——以科学版本科《中国旅](https://img.taocdn.com/s3/m/90bd6bff172ded630b1cb68a.png)
随着“ 中国徐霞客研究会” 及其全国各省( 市、 区) 乃 至县级 “ 徐 霞 客 研究 分 会 ” 所 举 办 的各 式 各 类 规 模 盛 大 的徐 霞 客 研 究 及 纪 念 活 动 、 “ 中 国徐 霞 客 研 究 会” 会刊《 徐霞客研究》 的广为发行 , 以及世界各个 国家或地区如美国、 新加坡、 韩国、 法国等 国家和相 关地区“ 徐霞客研究组织 ” 的成立 , 尤其是 2 0 1 1 年 国务院批复《 徐霞客游记》 开篇《 游天台山 1 3 记》 首 游1 3( 折合 为 公 历 5月 1 9 日) 为 中 国旅 游 日 , 表 明徐霞客及其《 游记》 已得到很大普及 , 《 徐学》 已成 为一门显学 。高校教材具有 鲜明的时代特 色性和 为 国家社会 建 设 服务 的应 用性 特 点 , 新兴 并 具 有 很 强应用性特色的《 徐学》 在中国高校教材 中应 占有 席 之地 。尤 其 是 中 国人 民 在 中 国共 产 党 和 中 国
摘 要: 我 国明代 杰出的旅行 家、 地质地理 学家和游记文 学家徐 霞客 , 为祖 国的地理科 学考察做 出了 巨大贡 献, 为 公认 的 中华之“ 游 圣” 。其旅行 考察实录《 游记》, 既是伟 大的地理科 学名著 , 也是 文辞灿 丽 的文 学巨著 。尤其是 他 那高贵的人格和伟 大精神都倍 受古人和今人推 崇, 毛泽 东主席 于2 O世 纪 5 0年代 曾两次号召学 习徐 霞客 , 前国 家主席 李先念也 曾为 纪念徐 霞客诞辰四 百周年题 词“ 热爱祖 国, 献 身科 学 , 尊重 实践” 。为倡 导和激 励青年 大 学 生弘扬徐 霞客精神 , 丰富旅游教 学 内容 , 科 学出版社 于 2 0 1 4年 出版 的《 中国旅 游地理》( 第四版 ) 进行 了构建 《 徐 学》 教 学内容 的尝试 , 主要 介绍 了《 徐 霞客 游记》 的景观 美 学价值与旅游开发价值 , 并将其精神 内容 引入到 相关旅 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之 中, 从 而提 升其文化品位。 关键词 : 高校教 材 ; 中国旅游地理 ; 徐 霞客及 其《 游记》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2 .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6 4 2 X( 2 0 1 5 ) 0 4— 0 0 7 7— 0 5
中国旅游地理(修订版)第一章绪论
![中国旅游地理(修订版)第一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eff4dceb83c4bb4cf6ecd137.png)
三、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研究; 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中国旅游交通研究; 中国旅游区划研究; 中国各旅游区旅游特色及代表性旅游资源研究;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度研究等。
整理课件中国旅游地理》 清华大学出 版社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没啥本事,只不过 “上知天文,下知 地理”,也有人说 俺有“经天纬地、 安邦定国”之才。 简历:曾任地理课 代表。
整理课件中国旅游地理》 清华大学出 版社
然而:古“地理”≠今“地理”
古“地理”
≠
风水学,“地理”
二字最早见于《易经》。
今“地理”
研究地球表面的自 然现象和人文现象 的学科。
古代地理研究专家:徐霞客、郭守敬、郦道元、沈括…… 间接地理研究者:张骞、班超、玄奘、郑和…… 间接影响地理研究兴趣的书:《山海经》、《镜花缘》……
一、中国旅游活动的时空发展
(一)、时间发展 1、古代的旅游活动起源很早(巡游、宦游、漫
游、云游、周游)。 2、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了“旅游
部”,标志着中国旅游业的诞生。 3、1949年以后,旅游业作为政治外事接待活动
和福利事业发展缓慢。 4、改革开发以后,旅游业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二)、空间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
整理课件中国旅游地理》 清华大学出 版社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学科性质和研究内
客;理解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的关系及其研究内容;掌握旅游资 源的分类、特点、开发原则、受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关键词】 旅游地理学 中国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 开发 保护
改革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专注培养旅游职业能力
![改革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专注培养旅游职业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148b7470783e0912a2162ab3.png)
旅游地理课程要培养学生旅游 职业能力 ,就要 研究职业
的具 体工作 岗位 。笔者通过研究认为 ,我院旅游 管理专业学
生将来 重要的工作 岗位之一是导游 ( 收入可能 可观 ) 。所 以, 本文 中的旅游职业能力专指导游 岗位 。对于导 游而言 ,带 团 过程 中 ,对 于某一 自然旅游资源 ,导游需 要应用旅 游地理所
革和探 究。
关 键词 :帝 国旅 游地理 ;教 学改革 ;职业能力
中图分 类号 :G 7 1 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1 4 2 2( 2 0 1 5 )0 1— 0 1 1 7—0 3
《 中国旅游地理 》 ( 以下 简称 《 旅 游地理 》 )是 高职旅 游管理专 业 的基 础 课 ,内容包 括旅 游 城 市 、旅 游线 路 和景 区 ,丰富多 彩 。教 师 采 用讲 授 或 者 学生 p p t 讲 解 等 方式 教
课程教 学改 革 要解 决 的 问题 。本 文 拟从 教 学理 念 、教 学 目 标 、教学 内容 和组 织 、教学方法 以及考 核方法等 方面论述 本
课题 。
一
根据前人研究 ,高 职旅游地 理课 程培养 的旅游职业 能力
包括 :收集 、分析旅游地理信息 的能力 ;旅游 景观观 察 、欣
二 、C B E理 念 下旅 游 地 理 课 程对 应 的旅 游 职 业
能力 与课程 教 学 内容
( 一) C B E理 念 下 旅 游 地 理 课 程对 应 的 对旅游一线 岗位工作 的作用 ,如何在 有限课 时 内 突出培养 学生旅游职业能力 ,较好完成 高职教 学 目标 ,是 该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优化探析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优化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5b2ac8ce2f0066f533226c.png)
的快速发展 、 电脑 的普及 , 特别 是智能手 中 国旅 游 地 理 以地 理 学 科 为 基 础 , 随着 旅 机 的广泛使 用, 使 学生获取 知识 、 信息 的 游 业 的发 展 , 中 国旅 游 地 理 的研 究 范 畴 不
带 有 鲜 明 的渗 透 性 。 如 中 国 旅 途径更 为便捷 , 也使 目前 的在校大 学生比 断 地扩 大 ,
战。
中 ,相 关 的 内容 与 很 多 其 他 课 程 相 重 合 ,
( 二) 思 维活 跃 , 自主 意识 强 。 三 本 院 比 如 : 旅游学概论、 中 国旅 游 文 化 、 旅游 美 校 学 生积 极 参 与 各 类 社 会 实 践 , 在 实 践 过 学 等 ,容 易 导 致 学 生 重 复 学 习 同 样 的 东
( 二) 教 材 版 本 多— — 适 用 性 差 中 国
从各类兼 西 , 让学生觉得厌倦 , 没有新鲜感。 中国旅游地 理是旅游管 理专业 的基 程中不断摸 索新 的思路和方法 ,
网店 、 工 作室 到 自主 创 业 , 充分体现 了 础课程之一 , 其涵盖 了地理学、 园林学 、 考 职 、 市面_ 』 : 古学、 建筑学 、 民俗 学、 历史学、 经济学 、 社 目前 三 本 院 校 大 学 生 的 思 维 方 式 比 以 往 高 校 旅 游 管理 专 业 教 学 层 次 较 多 , 会学 、 生物 学等学科 知识, 是 一 门集 趣 味 的大学生更加活跃 。同时 , 目前三 本院校 针 对 不 同层 次 的学 生 而 版 的 不 同 的 教
的教学模 式和方法, 是切 实提 高课 堂教 学 州升达经 贸管理学 院,则属于 “ 第 三 世 己 学什 么 , 对 自己不 熟 悉 的知 识 缺 乏热 情
第2章1-2节 中国旅游资源特点、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2章1-2节 中国旅游资源特点、中国自然旅游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03fcf0ddda38376baf1faea8.png)
2.1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2.1.2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
1.广袤的国土和多样的自然地带
2.复杂的环境结构与突出的地域差异 3.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4.众多的民族与多彩的民俗风情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CHINA MACHINE PRESS
2.1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CHINA MACHINE PRESS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表一)
典型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自然灾变遗迹、名山、 火山熔岩景观、蚀余景观、沙(砾石)地风景、小型 岛屿、洞穴、其他地文景观 风景河段、漂流河段、湖泊、瀑布、现代冰川、泉、 其他水域风光 森林、古树名木、奇花异草、草原、野生动物栖息地、 其他生物ACHINE PRESS
纳木错湖/青海湖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CHINA MACHINE PRESS
(4)涌 泉
豹突泉与虎跑泉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CHINA MACHINE PRESS
(5)瀑 布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CHINA MACHINE PRESS
2.1.3 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
1.资源类型多样,世界地位突出 2.资源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
3.资源地域组合特色突出,各地资源互补性强
4.各种资源交融性强,文化积淀深厚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CHINA MACHINE PRESS
2.2
2.2.1 2.2.2 2.2.3 2.2.4 2.2.5
地质地 貌类
自 然 旅 游 资 源
水文水 体类 生物 (动、 植物) 类
气象气 候类
[0054]《中国旅游地理》
![[0054]《中国旅游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6d617be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77.png)
49、旅游客流可以分为(持续性客流)和非稳定性客流。
50、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最大效益原则)。
51、陈传康老师认为,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层次)、(提高层次)、专门层次。
52、自然地理背景的一级差异是指(自然地带-基调景观差异)。
53、所谓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是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
54、泰宁位于闽西北,居两省三地市交界处,其自然景观奇特,以水上红色砂岩山峰、峡谷和洞穴奇观、原始生态为主要特点。
境内千姿百态、既有丹崖、深谷、奇石等地景、又有碧湖、幽溪、飞瀑等水景,还有珍禽异草等生态景观以及古城风貌、苏区风采等人文景致、例如有江南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明代民居尚书第建筑群甘露岩寺,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的梅林戏,以及原始粗犷的滩舞、灵趣盎然的桥灯等民俗风情等。
该地环境质量优异,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清新,水质优良,负氧离子含量高,为天然氧吧。
请根据案例回答:首先请分析此类旅游资源属于哪类?其次请分析它的特点?请进一步分析此类旅游资源该发展哪类旅游活动?泰宁为典型的丹霞地貌:红色砂岩山峰、峡谷、洞穴奇观、原始生态为主要特点。
结合案例中介绍的此地的旅游资源特点,可以看出此种地貌适合发展观光旅游、度假疗养旅游、文化旅游。
55、简述旅游客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城市人口比例、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旅游服务队伍素质的高低和社会安定状况等方面。
经济因素:经济发达程度、国家间地区经济贸易的开放程度、以及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电讯、邮电、信息传递手段的发达程度。
2、旅游资源因素组合:主要包括自然好人文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空间组合状况以及可利用时间状况。
3、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组。
(1)自然区位,在此要理解什么是自然区位?(2)行政区位:是否临近主要的旅游客源国或旅游接待国。
(3)交通区位:是否位于国际或国内的交通要道上。
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收获及对我国旅游资源的认识
![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收获及对我国旅游资源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c217d344336c1eb91a375d6f.png)
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收获及对我国旅游资源的认识通过这一学期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我收获很多,也对我国的旅游资源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课程收获旅游是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的活动,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中的主体之一,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让我对这一主体有了更好的了解,比如旅游资源的一些具体分类、旅游资源的价值所在等等。
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还使我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旅游地理课程尤其是对中国特定地域的了解,掌握各分区最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以及主要旅游区和景点及其重要旅游线路。
旅游地理是旅游业产生的自然背景,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学习中国旅游地理是为学习旅游管理打下的基础。
这门课令我对祖国美好河山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当别人问及我中国有哪些好玩的时候,也不会哑口无言。
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最大收获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而且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使我对祖国产生了深深的自豪感。
总之,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让我获益匪浅,不仅让我学到了旅游知识,而且也认识到了祖国的美好,让我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肃然起敬。
二、对我国旅游资源的认识我国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是指由地貌、气候、水体和生物等自然环境要素所构成,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地理环境部分。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由古往今来人类活动所产生,并具有旅游价值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还可以分为原生性旅游资源和萌变性旅游资源:原生性旅游资源是指经过漫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过程所形成,对于现今而言是先天赋予的旅游资源。
萌变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通过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投资因素新营造出来的认为旅游吸引。
我国国土广袤,山川锦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习俗迥异,所以旅游资源具有四大特征:1、以原生性为主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多彩,世界地位突出我国是世界原生性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其中又以山水风光、文物古迹等观光型旅游资源世界地位最为突出。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多种功能。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c9d155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2.png)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摘要:一、引言1.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重要性2.教学考核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二、教学考核内容1.旅游地理基本概念和理论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分布3.旅游地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4.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三、教学评价方法1.课堂测验2.期中、期末考试3.实践操作与实训4.课程论文与报告四、教学考核标准1.掌握旅游地理基本概念和理论2.熟悉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分布3.理解旅游地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4.掌握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五、教学考核与评价的反馈与改进1.分析考核结果2.针对问题进行教学改进3.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满意度正文: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地理知识的专业人才。
为了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与评价。
教学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地理基本概念和理论、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分布、旅游地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等方面。
这些内容是旅游地理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掌握这些内容对于学生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学评价方法包括课堂测验、期中、期末考试、实践操作与实训、课程论文与报告等。
这些评价方法可以全面、多角度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既能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又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考核标准主要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掌握旅游地理基本概念和理论、熟悉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分布、理解旅游地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掌握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学生需要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门课程的知识。
教学考核与评价的反馈与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考核结果的分析,教师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
中国旅游地理B卷试题及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B卷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6e9dd9102de2bd96058894.png)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试试卷(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B卷考试时间90分钟学生姓名:学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空,每空1分,共 18分)1、中国是多山国家。
世界著名的极高山(中国规定,海拔3500~5000米为高山,超过5000米为极高山)多数在中国境内或边界地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围。
其中有8000米以上的高峰14座,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4.43米)、第二高峰等。
2、中国花岗岩地貌分布广泛,其中以黄山、华山、泰山景色最为著名。
其中黄山又以、、、泉四绝著称。
3、中国熔岩地貌主要分布在3个地带:环蒙古高原带,如山西大同;青藏高原带,如云南腾冲火山群;和、如黑龙江长白山、台湾大屯火山群。
4、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地位。
今之“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 ,南岳 ,中岳。
5.世界四大古都分别是:——————————、——————————、罗马、——————————————。
6.——————————————、龙门石窟、————————————————与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7、南美瀑布群共有大小瀑布270余条,平均落差为80多米,总宽度最高时达到4000余米,让人彻底置身瀑布长卷之中,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
8、世界上最高瀑布天使瀑布又叫瀑布,位于南美委内瑞拉的丘伦河上。
它是以美国探险家的名字命名的,这位美国探险家原本是来南美洲找黄金的,没想到无心插柳找到了世界最高瀑布,遂以他的名字命名。
9、蝴蝶泉深不可测,人们叫它无底潭,概括起来有“三绝”:,和。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1.5分,共 30 分)(多选少选漏选和不选皆不得分)1、下列茶叶属于中国十大名茶之列。
A九江庐山云雾 B四川竹叶青 C苏州茉莉花茶 D祁红 E南投冻顶乌龙2、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
![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05f0b5ba6c30c2259019e9a.png)
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说课教师:彭灵芝大家好~今天说课的课程是《中国旅游地理》~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该门课程的整体构思~并以第七章为例说明教学实施过程~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课程整体设计《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而生动的中国区域旅游的一些知识~是其它任何课程不可替代的~同时也是旅游服务人员全面热情宣传中国~推介中国的知识源泉。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中国旅游实务~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考察、线路设计、市场调研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立志献身旅游强国事业。
前期我们将开设旅游概论、旅游管理两门课程做铺垫~打好基础~之后将开设导游业务、乡土旅游~加强对课程的运用能力。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以旅行社、景区、饭店等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实现对导游协调、组织、管理能力、景区规划与开发等岗位职业能力与素养培养。
地理学科是一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既要强调地理性、教育教学性~更要突出职业性~重在实践能力培养~强调教、学、做合一。
全书内容选取遵循地理科学的整体性、区域差异性与客观实践性、综合性原则~又强调旅游职业所需要的区域空间识别能力和基本的旅游产品设计、市场营销能力。
全书分为地理学科理论、旅游资源特征整体布局和八大旅游协作区二大板块。
将理论阐述和实战演练贯穿于能力内容之中。
内容按单元组合~知识结构上先总论后分论~技能结构上每单元先理论后技能。
全书共12章~1至4章总论用时20学时~5至12章分论用时40学时。
二、教学实施以第七章华东吴越淮河文化山水园林都市旅游区为例展示教学实施过程。
我们选用传统教学模式:章节式,单元式,教学模式~首先介绍整个区域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然后每个旅游省突出其旅游特色~如上海~重点突出大都市旅游气派特色。
第一步理论教学~首先提出问题~:?华东地区旅游业发展优势。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芙蓉镇为例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芙蓉镇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5f5e9b8f7ec4afe05a1df23.png)
A Study on the Perception of Tourism Imag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Based on Web Text Analysis--Taking Furong Town as an Example 作者: 田晴[1];徐飞雄[1]
作者机构: [1]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410200
出版物刊名: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7-12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6期
主题词: 网络文本分析法;芙蓉镇;旅游形象
摘要:该文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以蚂蜂窝旅游网的84篇游记为文本数据,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提取高频特征词,并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旅游活动四个方面分析了游客对芙蓉镇的旅游感知形象。
结果表明:(1)芙蓉镇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游客的认可;(2)芙蓉镇整体旅游环境安静、古朴、文化气息浓厚;(3)游客对芙蓉镇的消极感知主要来自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不完善;(4)芙蓉镇目前的旅游活动仅购物和赏景两项,没有独具特色的旅游活动,使得古镇的影响力并不够,游客量相对较少。
我国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试以湖南省为例
![我国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试以湖南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31b640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7.png)
我国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试以湖南省为例
徐飞雄
【期刊名称】《经济地理》
【年(卷),期】1990(10)2
【摘要】我国长期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簇国家。
除人口最多的汉族外,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
分布地区约占全国
总面积的50~60%,民族风清纯厚朴实,绚丽多姿。
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开发利用这种资源,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不仅适应当前被人们视为高档旅游而凤
靡全球的民族风情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发展经济、文化,
【总页数】4页(P48-51)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旅游资源;湖南
【作者】徐飞雄
【作者单位】湖南省商业管理干部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64
【相关文献】
1.黑河鄂伦春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以黑河中俄民族风情园鄂伦春风情区为例 [J], 陆凤埼
2.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
治州旅游资源开发为例 [J], 彭芳
3.湖南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J], 龙梅赞
4.把脉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以湖南通道县为例 [J], 晓愿
5.我国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及模式探讨——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为例 [J], 黎克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旅游地理分析
![中国旅游地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8ef609bd64783e09122b48.png)
中国旅游地理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学时数:48学时执笔人:林东编写日期:2005年9月任课教师:林东工作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第一章绪论一,旅游与地理的关系(一)旅游的特点1,审美性2,异地性3,流动性(二)旅游活动的组成要素1,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3,媒介―旅游业:A旅行社B旅游饭店C旅游交通(三)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规律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四)旅游与地理的关系1,旅游者与地理环境2,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1)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2)社会文化差异与地域,民族有关3,旅游业与地理环境受本地旅游资源,外在客源市场及地理条件的制约二,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研究人类旅游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学科(二)研究内容1,旅游者地理研究2,旅游资源地理研究3,旅游业地理研究4,旅游地图地理研究5,旅游规划研究6,旅游区划研究(三)旅游地理的学科性质1,地理学科属性2,应用学科属性3,边缘学科属性(四)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_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一)什么是旅游资源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产生旅游行为并且为旅游业所利用,产生一定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旅游地吸引性因素.二,旅游资源的分类几种旅游资源的划分方法P51―52(1)1992年(2)2002年10月执行的国家标准分: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气象气候与自然景象,遗址,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_三, 旅游资源的特征1,观赏性2,地域性(地带性差异,非地带性差异)3,整体性与组合性(综合性)4,季节性5,永续性(易损性)第二节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和特征一一,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一)__ 自然背景地理位置优越,幅员辽阔,跨多个自然带,地貌类型多,气候复杂.(二)__ 历史背景五千年的历史,每时代都留下大量的生产生活遗迹.(三)文化背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育了无数的文人豪杰.中国的东方文化.丝绸之路.二,中国旅游资源的特征__第三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第一节地质旅游资源地质旅游资源:具有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的地质体所构成的景观资源.一.重要地质剖面我国地层出露齐全,各个时代各种类型都有出露.建国以来,经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基本上查明了我国各时代地层的层序,界线和分布规律,并建立了一系列区域性地层剖面._二.重要化石产地自30多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生物迅速繁衍,并以化石的形式记录下了生物的各个门类及其演化过程.中国地域广大,古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地层中保存的化石也各具特色.三.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矿床产地许多矿物,岩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萤石,光卤石,玉石,水晶,玛瑙,碧玉,红柱石,翡翠,岫岩玉,寿山石,冰洲石以及太湖石,大理石等.四.重要地质构造遗迹台湾东海岸是举世闻名的大断裂构造形成的海岸.在这里,太平洋板块插入欧亚板块.特别是台湾东北海岸的清水大断崖,陡崖深洋,壁立千仞,是世界最高的断层海岸.大连"白云山庄莲花状构造",是李四光先生亲自命名的特殊构造现象.河南嵩山保存了前寒武纪的嵩山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三次构造运动的遗迹,是重力构造的典型,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_五.古人类遗址据生物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的研究,人是从猿(类人猿)演化而来的.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几十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五千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6〕,从古猿到直立人,智人(早期,晚期),现代人无一缺失(表3).这些遗址不仅对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有重要价值,而且在科普,旅游方面也有重要意义._第_________第二节地貌旅游资源一,中国地貌轮廓的特征见教材P18二,主要地貌类型及成因和旅游价值(一)按地貌形态分_ 高原2.平原3.盆地4.丘陵5.山地各种地貌的旅游价值见教材P21(二)按地貌形成因素和岩石性质分类11,_ 花岗岩地貌花岗岩是地面上最常见的酸性侵入体.它质地坚硬,岩性较均一,垂直节理发育,多构成山地的核心,成为显著的隆起地形,出露地表后,在垂直节理发的地方,在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下,易产生崩塌,形成峭壁悬崖,孤峰擎天,石柱林立等景观常形成挺拔险峻,峭壁耸立的雄奇景观.表层岩石球状风化显著,还可形成各种造型逼真的怪石,具较高的观赏价值.著名的如黄山莲花峰,炼丹峰和天都峰三峰鼎立,华山的东西南北中五峰相峙;天柱山的天柱峰,九华山的观普峰也非常典型.花岗岩块崩落在深谷悬崖之下,磊叠成许多曲折幽深的岩洞,如福建云洞岩,河南碴岈山,内蒙古嘎仙洞等.2,流纹岩地貌中生代流纹岩地质景观,不同于新生代火山玄武岩熔岩地质景观.由于流纹岩抗风化性强,在垂直节理发育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些造型奇特的石峰,石柱和洞穴.雁荡山最为典型,被誉为"天下奇凤",有"造型博物馆"的美称.3,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指发育在中生代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而坚硬的红色粗,中粒碎屑岩系之上,在构造运动及间歇抬升的作用下,受流水侵蚀及崩塌后退等外力作用,形成顶平,坡陡,麓缓的地貌形态.这种地貌具有奇,险,秀,美的丹崖赤壁及千姿百态的造型.丹霞地貌具有整体感强,线条明快质朴,体态浑厚稳重,丹山碧水,引人入胜的特点,因而有很高的游览和观赏价值,是我国重要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4,石英砂石峰林地貌石英砂岩在流水的侵蚀和重力崩塌,加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作用,造就了峰林,峰柱,方山,石林,峡谷,嶂谷,幽谷等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源风景区,是我国独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它像一座天然的艺术宫殿,莽莽苍苍,绵延数百里,浩渺高大,气势磅礴.它是张家界森林公园以及索溪峪,天子山两个自然保护区的总称,共有4000多处砂岩石峰,集神,奇,秀,野等特色于一体,峭壁万仞,千姿百态,世所罕见.武陵原砂岩峰林景区山清水秀,奇峰异石妙趣横生,具有原始性,单一性,时间延续性和季节变换性的特点,纯属自然风光类型,相继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和世界级风景名胜区,并被载入《世界遗产名录》._5火山地貌我国的火山地质景观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山西,山东,雷州半岛,海南岛,长江下游,闽浙沿海,台湾,澎湖列岛及滇西等地.全国现有火山1060座,仅东北地区即有火山40多处,800多座,受构造控制,大体沿断裂方向带状展布.长白山火山由巨型火山锥及近百个矮小火山锥组成,是我国最大的层状复式火山锥体,也是我国最高的火山.以上1到5的地貌是构造地貌.6,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和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包括漏斗,喀斯特盆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芽洞,天生桥等.高山钙华地质景观高山钙华是世界罕见的地质景观,以四川黄龙寺和云南白水台最为著名.黄龙寺五彩池成百上千,层层叠叠,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池水呈现五彩的原因为碳酸钙沉积含有不同杂质.黄龙沟主要钙华景观分布在长3.6km,宽30―170m的黄龙沟内,钙化堆积体根据微地貌特征分为:钙化滩流,钙化池,钙化瀑布和钙化洞穴.7,峡谷地貌雅鲁藏布大峡谷虎跳峡三峡8,海岸地貌海岸是临接海水的陆地部分.根据海岸动态可分为堆积海岸和侵蚀性海岸,根据地质构造划分为上升海岸和下降海岸;根据海岸组成物质的性质,可把海岸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平原海岸,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9,荒漠地貌10,冰川地貌11,黄土地貌三,中国著名山地旅游资源地貌按地貌形态分1.高原2.平原3.盆地4.丘陵5.山地(一)__ 五岳东岳泰山:泰山坐落在山东省中部,为中国五岳之首,古称"岱宗",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高度居五岳第三位,但它却被历代称为"五岳独尊".西岳华山: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县城南.海拔2160米,以险峻著称.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誉.南岳衡山:衡山位于湖南中部衡山等县境内,海拔1290米.南岳古木参天,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郁香,以风景秀丽著称北岳恒山: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东,海拔2017米.相传4000年前舜帝巡狩四方,见此山势雄伟,遂封北岳.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内,海拔1440米,以峻闻名(二),四大佛教名山金色世界――五台山银色世界――峨眉山琉璃世界――普陀山莲花世界――九华山(三),四大道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其他名山1,庐山2,_ 黄山3,_ 武夷山_第三节水体水景旅游资源一,水景与旅游1,水景与构景2,水体与旅游环境3,水体与游乐运动二,水体旅游资源的分类及其旅游价值1,_ 海洋海岸景观海岛景观,海滨山岳景观,海洋生态景观,海底景观,海洋历史文化景观,滨海城市景观__2,江河(1)长江:人文景观丰富,现代文化,江水,三角洲(2)黄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9个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古老黄河的孕育和诞生,约有150万年的历史.壶口壮景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万里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到达吉县境内,水面由400余米宽骤然收缩为50余米,飞流直下,跌入落差30多米深的石槽中,形如巨壶注水,成为世界第一黄色大瀑布.(3)钱塘江我国最大最壮观的潮汐是钱塘江潮,潮头高达8米左右,潮头推进速度每秒达近10米,其壮观景象,汹涌澎湃,气势雄伟,犹如千军万马齐头并进,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实为天下奇观.(4)漓江_3桂林漓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典型的岩溶峰林地貌."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素以"山青,水秀,洞奇"闻名中外,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湖泊成因:(1)河迹湖(牛轭湖)(2)构造湖(断层湖)(3)泻湖(海迹湖)(4)火口湖(5)堰塞湖(6)岩溶湖(7)风蚀湖(8)冰川湖(9)人工湖第四节气象,气候与旅游一,概念辨析1,气象2,气候3,天气二,气象,气候与旅游1,气象,气候是一种旅游资源(景观,背景)2,气象,气候对旅游的影响A气象,气候造成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差异B气象,气候对旅游客流导向作用C气象,气候形成旅游业冷旺季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1,_ 云雾雨2,_ 冰雪,雾凇,雨凇3,佛光,海市蜃楼,极光第五节植物动物旅游资源一,生物与旅游(一)生物与构景(二)生物旅游环境(康乐功能)(三)生物的文化意义二,中国的生物旅游资源(一)中国的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的特点1,生物物种丰富,多样,拥有众多珍稀动植物物种(突出特色)2,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现代城市绿化水平低(二)中国的生物旅游资源1,珍稀动物(1)虎(2)扬子鳄(3)丹顶鹤(4)金丝猴(5)大熊猫(6)白暨豚(7)蛇岛(8)猕猴2,植物(1)珍稀植物中国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仅高等植物就有470科,3700余属,约30000种. __ 观赏花卉中国十大名花-梅花――君子牡丹――花中之王兰花――天下第一香月季――花中皇后杜鹃花――花中西施山茶花――花中珍品荷花――花中仙子桂花――九里飘香菊花――四君子之一水仙花――凌波仙子第六节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_一,中国风景名胜区具体内容见教材二,中国的世界遗产(一)中国世界遗产01,长城02,北京故宫03,敦煌莫高窟04,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0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06,泰山_07,黄山08,九寨沟09,黄龙10,武陵源11,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12,孔庙,孔林,孔府13,布达拉宫14,武当山古建筑群15,峨眉山--乐山大佛16,庐山17,丽江古城18,平遥古城19,苏州古典园林20,颐和园21,天坛22,武夷山_23,大足石刻24,明清皇家陵寝25,龙门石窟26,青城山―都江堰27,皖南古村落28,云冈石窟29,三江并流30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 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第七节自然保护区一,什么是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而划出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加以保护的地区.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保护自然本底贮备物种,开辟科研,教育基地保留自然界的美学价值三,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别第一类是生态系统类,保护的是典型地带的生态系统.第二类是野生生物类,保护的是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第三类是自然遗迹类,主要保护的是有科研,教育或旅游价值的化石和孢粉产地,火山_第四章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第一节古遗址和历史纪念地一,古遗址(一) 古人类遗址1.猿人(直立人)2.早期智人3.晚期智人(二)古文化遗址古遗址是清代以前,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包括城堡废墟,宫殿址.村址,居址,寺庙址,还包括当时一些经济性建筑遗存,如采石场(坑),窑穴,窑址,贝丘等__1,_ 古城凤凰,丽江,平遥,大理,西安,高句丽开国王城2,_ 古战场三国,(湖北)合川钓鱼城(重庆)合川钓鱼城(重庆)位于合川市合阳镇嘉陵江南岸钓鱼山上,占地2.5平方千米.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传说有一巨神于此钓嘉陵江中之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3,_ 古道路栈道是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工程艰巨,路途险恶,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战国策・秦》记载"栈道千里于蜀汉".川陕之间的栈道始建于战国时代,拓展于秦汉两代.由于古代战火焚烧和2000年的蚀毁,古栈道留下斑斑痕迹,引人今人的感叹.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十九世纪,德国地质学家首次将这条最初运输丝绸的交通要道称为"丝绸之路"._三,革命纪念地农民起义:安徽宿县:陈胜吴广起义桂平县金田村:位于桂平县北,为185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革命纪念地资产阶级革命秋瑾故居,广州黄花岗起义,林觉民故居,武昌起义,孙中山遗址新民主革命五四运动源地(北大红楼),南湖,南昌,井冈山,古田,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革命领袖故居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二节中国古建筑旅游资源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3个最基本的特征:①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②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③总体性,综合性很强.二二,帝王宫殿中国古代帝王所居的大型建筑组群,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得到充分发展,宫殿是封建思想意识最集中的体现,在很多方面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为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表现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相对低小简单.由于中国的礼制思想里包含着崇敬祖先,提倡孝道和重五谷,祭土地神的内容,中国宫殿的左前方通常设祖庙(也称太庙)供帝王祭拜祖先,右前方则设社稷坛供帝王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社为土地,稷为粮食),这种格局被称为"左祖右社".古代宫殿建筑物自身也被分为两部分,即"前朝后寝":"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后寝"是皇帝与后妃们居住生活的所在. _三三,楼阁亭榭廊1,楼阁2, 亭3,水榭4,廊四,古代军事工程长城中国古代最雄伟的防御建筑.包括城墙,敌台,烽燧,城障等建筑(见长城).五,古代水利工程1,都江堰2000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灵渠建成于公元前214年, 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3,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4,坎儿井六,古桥中国古代桥梁形式多样,在建筑上极富特色.从结构与造型形式上可分为拱式桥,梁式桥,索桥,浮桥,悬臂桥等.七,古民居一带山水孕育着一方文化,一方土地滋养着一方生灵.在中华民族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至今仍保留着包括府邸,古桥,民居,牌坊,宗祠等一大批优秀的传统建筑.这些建筑在选址上主要利用阴阳五行八卦的道理,使人能有一个冬暖夏凉,饮水方便,朝向良好,避风防洪,利于防御,环境优美的居住地.(二)著名古名居1,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出决定,将中国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土楼中国闽西南一块大约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是福建漳州市南靖县,龙岩市永定县一带.3,福建闽清宏琳厝被称为全国最大民居的"宏琳厝",位于福建省闽清县坂东镇,它建成于1795年,系随闽王一起南迁的黄姓后裔,当地的名中医所建.纵观这座方形木结构建筑,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严密的防御系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4,平遥乔家大院_平遥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这不仅因为它拥有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墙,金井市楼,千年道场清虚观,还因为它的古色古香,商号云集,店铺林立,庭院纵深,更因为平遥人平实恬淡的风格,老字号商铺"童叟无欺,概不赊欠"的古商神韵._八,中国园林中国古代国林的特色(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一)按占有者身份分1,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2,私家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国,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1,北方类型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一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由于风格粗扩,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2,江南类型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3,岭南类型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荣的可园,番禹的余前山房等.九,宗教旅游资源(一),宗教概述11_ 佛教佛教是广泛流行于亚洲的宗教和哲学.它对东方世界的宗教,文化,社会生活发挥重要作用.佛教于公元前5世纪兴起于印度.2,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3,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传播范围最广的宗教.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人耶稣创立.基督教又分: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y),新教(又称抗罗宗) (protestantism)4,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公元7世纪阿拉伯先知穆罕默德所宣传的闪米特系宗教.(二),佛教建筑及艺术1,_ 寺庙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中国佛寺采用传统宫殿建筑形式.寺院一般以殿堂(又称正殿,大殿或大雄宝殿)为主体.殿堂建筑集中地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特点.一般佛寺的建筑,也以中间一条南北向纵轴线为主,主要建筑都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安排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山门的正面为天王殿,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法堂,再后面为藏经楼._1,_ 佛塔中国佛教纪念性建筑.塔的概念是随同佛教一起印度传入的."塔"字是梵文stūpa(□堵波)的音译略写,有时又借Bu-ddha(佛)的译音浮屠,浮图为塔陕西西安大雁塔法门寺宝塔法门寺地宫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佛塔地宫,由砖砌踏步,隧道,前室,中室,后室等组成,全用石头砌筑,共有石门四道,建筑构造宏伟壮观,为唐时所建.地宫内的珍宝,最为贵重的是藏于八重宝函之内的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山西应县木塔山西应县木塔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佛塔.(1)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举世闻名的佛教遗址,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前临宕泉,东向三危山. (2)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这里有一条伊水,河两岸是香山和龙门山.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师在这两座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的宝库.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 (3)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四十五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余尊,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4)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天水市东南四十五公里的北群山中.麦积山石窟约在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强烈地震,使崖面中部塌毁,窟群便分为东,西崖两部分.现存洞窟东崖五十四个,西崖一百四十个,保存了从四世纪未至十九世纪约一千五百多年间的泥塑,石雕等文物七千余件和一千多平方为的壁画,麦积山石窟有"东方雕塑馆"之称.(5)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与云岗,龙门鼎足而三,齐名敦煌,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她集我国石窟艺术之大成,把我国石窟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十,古陵墓旅游资源(一),陵墓旅游资源特点陵墓旅游资源,以帝王和名人陵墓为代表,有下列特点:1,雄伟的建筑2,珍贵文物3,优美的自然环境4,名人的魅力(二),陵墓的结构和历史演变1,封土根据封土形式和发展变化可分为三种:(1)方上是早期墓上封土坟头的一种形式.它在墓坑上用土层夯筑,形成上小下大的方锥体.(2.)以山为陵就是利用山的丘峰作为陵墓坟头,既能体现帝王的浩大气魄,又可防盗.(3).宝城宝顶明,清的帝王陵墓改变方上形式,发展为宝城,宝顶形式.2,墓室(1)木椁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
杨载田教授主编、由科学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的高校本科版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是湖南省普通高校新世纪教改重点项目“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创新研究与实践”、湖南省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建设项目《中国旅游地理》及普通高校21世纪课程教材建设项目《中国旅游地理》的后续研究成果,与同为由杨载田教授主编广东地图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全国高校地理旅游教学改革研究会协作教材《中国旅游地理》一脉相承,同时也是由杨载田教授主编的高职高专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姊妹篇。
20年之内能出版这么多版本的《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值得称赞的是“版版有创新,次次有提高”,而且其销售市场有不断扩大之势,足见其教材的质量上乘,受到全国大中专院校师生的喜爱和欢迎。
杨载田教授长期担任高校的地理科学或旅游管理系的主任,并一直坚守在中国旅游地理等旅游课程的教学岗位上,参与过一系列区域旅游规划实践,还曾受聘担任过中央电视台“徐霞客九集电视连续剧”的技术顾问,并曾有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理事、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学术委员、湖南省旅游学会首席专家团专家、湖南休闲农业协会专家等社会兼职,主编出版过《简明人文地理学》、《现代中国经济地理》、《乡土地理的理论与实践》、《旅游客源国概论》、《徐学研究纵横》、《湖南旅游研究》、《南岳名山文化》、《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探索》等教材和著作18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杨载田教授还是个旅行爱好者,其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正是杨载田教授进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的深厚根基。
作为杨载田教授的同行,是其《中国旅游地理》教材每一个版本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深刻体验到其整体上呈现出“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发展势头,每一个新的版本都有新的突破和发展,都经受了市场的考验,一直保持着独树一帜的特色优势。
《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既继承了之前各版本精华,又表现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和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新进展和新趋势,以及本科院校面临战略调整和转型发展等多重影响下的鲜明时代创新特色,无疑是目前中国教材市场上诸多中国旅游地理各教材版中属于最成熟、最完美的优秀教材之列。
《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除承继先前版本科学实用并得到广泛认同的三篇14章,即上篇2章阐述中国旅游地理一般理论与实践,中篇4章对中国的旅游环境、资源、市场、产品及区域划分进行分析和归纳,下篇8章对中国的八大旅游分区及34个旅游省旅游业发展条件特点及其布局进行全面展示的体例和内容外,还有旅游信息量更大更新更有特色、时代面向性更强更具针对性、特有的图形图像及区域地图系统更生动直观而完备等特点。
尤值得推崇和学习的是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使新版本教材又增添三个方面的内容,更加契合时代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一是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教育人民不忘历史、珍爱和平,构建了一个以抗战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系列,如沈阳“918事变博物馆”、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湖南衡阳抗战纪念城”,以及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均具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使教材的教育功能得到凸显。
二是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生态旅游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如增加了海洋蓝色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湿地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健康长寿养生旅游等内容,别开生面。
三是为回应国家对普通本科高校的战略转型,培养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编者构建了一个包括区域旅游考察与调研、旅游地图设计与应用、旅游环境问题与保护、旅游线路设计、旅游项目策划,以及区域旅游研究论文创作指导等技术技能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每一章之后创建了“实践演练”专栏,使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更加强化实践操作。
《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高,难度大,但《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的创作是成功的典范,肯定会受到广大师生和旅游爱好者的认同和肯定,也肯定会在国家“旅游强国”、“人才兴国”战略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飞雄)第34卷第12期经济地理Vol.34,No.122014年12月ECONOMIC GEOGRAPHY Dec.,2014。